百川源源西甲、百川之源意思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百川源源西甲,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即心即是【节选】

内容摘要 : 本文以马祖道一的法言“即心是佛”起笔,管窥了世界修行文化圈,至丹派南宗张伯端的契语“始知三界是吾家”结束,旨在尝试着探索一次宗教文化的跨学科的简单对话。
关键词 :即心是佛 天人同构
万卷经书说的啥?
不是佛在说,就是在说佛,或是假名佛说。
佛是什么?“马祖向我道即心是佛。”
“如何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既然佛=心,《心经》之于佛教的重要性,不用说了吧——全经只有一卷,160个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可谓“提要”。
“我心未宁,乞师与安。”慧可找不到,为啥?
若是一个大件摆在眼前,谁又见不得?人曰“有目共睹”。
若是一粒尘埃呢?玄妙细微,高深莫测,其如微尘也似芥子犹若虚空,所谓“后台”所谓“大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所以佛法取来喻心言性。
吾人学法修道,在虚极静笃时分,六祖出示“一物”,元音老人笑曰“心中密”。
“宗门抑扬,那有规辙?”再听野老村夫说个:
读《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以佛法观之,哦“心花发明,照十方刹”——此花一开,“见风而长”,瞬间怒放(“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以至“大地平沉”、“虚空粉碎”——达摩云“宽则遍法界,窄也不容针。” 经书曰“破初关”。“渔父”歌唱道“哩棱逻,须弥作舞虚空和。”小说里说“悟空”自称“齐天”——堪称大圣者,唯吾人“心”。
所以面对“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高僧说法不一:“月落后”、“目前”、“掌内”、“舌头上”,和“脚跟下”。
高僧还说“眉头上”。
像不像孙悟空的那根大小由心、伸缩自如的“最初作为定海神珍的金箍棒”?
乖乖,没有搞错吧,原来竟然是佛祖的拐杖哈。
种种譬喻中,无非禅机,无非真谛! 若是再搁这里废话连篇问个不休,吼吼,“山僧不免重重指点去也。” 嗯嗯注意不要躲闪,老头要“指点”了,不是棒喝哈:
“天台楖栗木,南岳万岁藤。”说得比川剧变脸都快。
还不想说了,老僧“柱杖下座”,拂袖而去,留下一拨大众晕头转向。
尔时若悟,修行人
即刻会得 “芥子纳须弥” ;
即刻会得 “于一毫端现宝王刹” ;
即刻会得 “尽十方世界是一颗明珠” ;
即刻会得 “一口吸尽西江水” ;
即刻会得 “月落潭空夜色重” ;
即刻会得 “尽十方界如一铤墨” ;
即刻会得 “尽十方世界无一人不是自己” ;
即刻会得 “一粒粟中藏世界” ;
即刻会得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
即刻会得 “一身具千手眼” ;
即刻会得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
凡道人炼丹到这个地步的,也就知道了,换成丹派语言是个啥子塞? 就是 “黄庭一路皆玄关” 就是 “人身无处不丹田” 就是 “赤龙藏宇宙,白虎隐丹田” ——这说的就是 “无根树” 啊亲,禅曰 “本分田地” 。
感觉到头很大了的同学看“公式”:
吾心=芥子=一口=一粒粟=月=如来藏 ……
宇宙=三界=西江水=须弥山=千江=万法 ……
就是先天法界其大无外,而其小无内。 就是以小(人)摄大(天),大(天)小(人)无碍,就是“事事无碍”,就是“大小无碍”。所以,紫阳真人说“调合铅汞要成丹,大小无伤两国全。”
所以,换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概念吧—— 天人合一 ,可以不呢? 佛经还有公式?当然喽,佛陀曰“教外别传直指人心。” 故而曰,芥子与须弥,虽称呼不同,同指心源,不离性海。老子道“同出而异名”。
维摩诘说“芥纳须弥”,若请佛说,一个是“如来藏”一个是“如来”。让中国哲人说,“无中生有”其庶几乎?还有一个“天人合一”。 无中生有是“应激”过程,可谓“缘起”; 天人合一是结果,就是“性空”。 借用一下数学符号,表达更为清晰:
芥子=无;须弥=有
禅师说得是十分明白了: “大海注入一滴水”谓动态,“一滴水融于大海”谓寂静。
内丹学派提供了一些关键词,可以帮助你的想象力飞翔起来:“静极生动”、“感而遂通”、“天人合发”、“火里栽莲”、“水生金”、“子生母”、“冲气以为和”,是的,那位学物理的博士说对了,就是宇宙诞生之初的——“奇点”,是“膨胀”是“喷涌”,是The Big Bang!
在宇宙“乒乓”的那个瞬间,开挂的星空已穿越亿万光年。 高道道“一粒粟中藏世界”,高僧曰“一粒破时全体露”。佛说“刹那即永恒。”
很有意思吧,宗教的布道有时“很有意思”,确实能和科学研究不谋而和。宗教也常常因此自豪不已常常穿凿不止……
规整一下:
“海洋注入水滴” 是静极生动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是“本来洞开”,是“我的发现”,是“水乡铅只一味”,是“邂逅真人”,是“一了”,是“观潮”,是“如来”。子曰“来而不往非礼也。”
“水滴融于海洋” 是动极复静是如如不动:
是“去无踪”,是“吾人消失”,是“坐忘”,是“浑化”,是“天人合一”,是“吾丧我”,是“玩失踪”,是“百了”,是“汐还”,是“一点落黄庭”,是“炁沉丹田”,是“如去”。
第一次读到卡比尔的诗文时,我还年轻,虽然懵懂未知,却如接受神谕般地震颤。 他的老乡奥修,也很崇拜这位中世纪的前辈。他说“他的洞见价值非凡,如果你能跟他的洞见建立和谐,你就会被充实——你会难以想象的被充实。”但是,他在讲那个卡比尔父子的故事时,的发挥,恰好是对他所尊敬的真神的不敬——卡比尔是没有问题的: 只有“大海注入一滴水”在先这个因,才有“一滴水融于大海”于后这个果。
古人这几句,在《印光法师文钞》里被啧啧赞叹为“可谓最善形容”:
“必用百川水”说的就是“海洋注入水滴”;
“已浴大海者”对应着“水滴融于海洋”。
换言之,或简言之: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感而遂通寂然不动。
上溯“海纳百川”之源,就到《老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也。”
“必用” 是经历、是过程、是用功、是有为,是“寻仙访道”,是(求证诸)一了。
“已浴” 是得道、是落实、是结果,是无为,是“吾丧我”,是(得到了)百了。
在丹法上,百川即为海水的源头,即“先天”即“本来”即“无极”即“虚无”。 这个动极复静的过程,紫阳真人在以 禅宗思想 结束他的巨著时诗曰:
所以,“ 大海注入一滴水 ”,它在中国丹派中,最与呼应的就是那一句(化自佛经的)“ 一粒粟中藏世界 ”——所以释子曰:“ 庐陵米价也寻常,一粒破时全体露 。”
在丹派中与其对应的,“必用百川水”亦即紫阳真人在丹炉里经“千锤百炼”奉献给世人的名句——“道自虚无生一气”,这段(瞬间的)过程(功夫),就是“大海注入水滴”,就是“海纳百川”,就是那个“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开窍”,就是那个学人“望之弥高却近在咫尺”的“觉悟”。 那么,留一个问题吧,普庵禅师的这一个偈子,又是在描述什么呢?
呵呵,这个窍一开,“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通俗的说具体而言,就是在你看到真经时即不假思索地你就知道它讲的是什么,不管换成什么样的寓言和语境,你也能与之“心心相印”,何须“五岳寻仙不辞远”哉?
看后两句。含元殿是大明宫的主殿,央视有一个纪录片《大明宫》,还记得有一首专门描述这座建筑的洋洋洒洒蔚为大观的《含元殿赋》。“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嗯,王维说的就是它。元者玄也,玄者天也、道也。李唐是奉老为祖的,这名字起得有来历有讲究。它在这里寓言的,就是那个内含“百川”的“大水滴”——“整个海洋”,具体而言就是“气穴”、“玄窍”。 如果吾之法身(“元神”)已经稳妥地坐在含元殿里面了,“随时随处,逍遥于庄子无何有之乡。不识不知,游戏于如来大寂灭之海”,哪还需要已经退位的“识神”前来饶舌多嘴,问“长安何在”?
这时候,你所乘之车、舟,包括长安乃至世界,一切都不知了去向,或者说“遍及一切处”…… 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也已经是“一无所知”和“一无所有”了,或者说“无所不有”……
啧啧,看见修行至于圆满的境界没有?
“一个穷人不著裩。”可谓赤贫。 《世说新语·任诞》:“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世间法是斗富,赢家就有做人的尊严。
修行人是比穷啊,所谓“越穷越光荣。”
一丝不挂,一贫如洗地,只剩下了“清静无为“、“混沌无知”、“大寂灭之海”,或“一盆浆糊”、“孤家寡人”——“汝见大唐天子还自种田割稻么?”
呵呵,所以《隋唐》、《说岳》里,老道们出场,每每总是:“贫道这厢礼过去了。”“陛下莫慌张,贫道救驾来迟也。”所以“智闲禅师一听,便又作一颂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所以永嘉说“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所以,印光法师表态了,这句子好哇。
一个“本非有”即“真空”;一个“原来空”乃“妙有”—— 所以,佛法的汉化,或曰“中国化”,功在僧肇。
book不是书籍吗?
I难道不是我?
换言之,这个芥子,就是那一物;
这个须弥,仍是那同一物。
伍柳曰 “散则成炁聚则成形” ——
禅机未动时,比喻它藏于芥子,所以慧可寻觅不得; 天人合发时,直觉上真如法界等同天地囊括宇宙,于是乎二祖曰:
潇洒不?银瓶炸裂,色空无碍,道曰 “内通外亦须通” 。
修行人心中释放出来的密意,或谓 一物 或谓 一粒 ,种种所谓,无非所谓——所谓六祖“ 我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 。”所谓云门“ 一条柱杖子,化为龙,吞却乾坤去了也”——经云“遍及一切处 ”。
那就是《华严》之说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就是《涅槃经》之说 “芥子投针锋,佛出难于此。” 就是《普贤行愿品》之说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 这就是维摩诘之说 “芥子纳须弥”啊。
就是道生之说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就是雪峰之说 “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 就是沩山之说 “莫轻这一粒,百千粒尽从这一粒生。 ”
也就是庞居士说 “难难难十担油麻树上摊” 庞太太说 “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 ,就是唐僧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悟空拔一根毫毛而化身无数。
那就是法智的 “一身具千手眼,千手眼不离一身,乃表一念即千通慧 。” 就是天童和尚夸的 “好兄弟云门,拈十方世界,在柱杖头上,作个道场。尽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一切众生,总在柱杖头上结制 。” 就是憨山的 “何有一物,不是全身 。” 就是古雪的 “鼹鼠吸干沧海,露柱跳入灯笼 。” 就是象山先生的 “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
嗯嗯先生还说啥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换白话说,先生啥都不缺了,吾心已满足。河东先生曰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换家常话说,不大也不小,这鞋子真是合脚啊,走路可得劲了。
嗯嗯好吧让经典说话:
《指月录》者,非 “心” 何指? “ 理即一谛,相有千差。若非广引灵文,众生何所取则? ”
那就是“太上”的“指示”:“见诸天地,如一脱粟,是诸色相,各于微尘,刹中现之,无所不有,而实无有。”《金刚经》曰“一切法皆是佛法。”《信心铭》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也就是紫阳真人在修道中大悟 “得达摩、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 :
“如来妙体” 者,是佛,即心,真人取喻 “金丹大道” ——憨山曰 “一粒但能轻嚼破,始知佛法总无多 。”
这一粒粟或黍,让道家丹派那么一接手,就具体了、就形象了、就生动了:
就是一颗负阴抱阳、内含万物,摄受大千的有质有形的一颗金丹了。
可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它是从佛法里面舶来的啊,是禅道通行的啊。
人一旦悟透了禅机,人就知道,这 一粒粟中藏世界 与 一口饮尽西江水 ——两者之间完全可以划等号儿!
喏, 一粒粟中藏世界=一口饮尽西江水 ,
即 一粒=一口=心 !
世上炼丹的师傅们读了张三丰说 “此灵明宝珠(一粒粟),于虚空之中,包含万象,潜藏万有,发生万物,都是这个” 无不按图索骥、执象以求岂不可悲催?!陈泥丸 “故作《丹基归一论》,以付学者白玉蟾” 时,泥丸老交代得很清楚: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即金丹也,金丹即是也。” 白玉蟾在《钩锁连环经》里,绕来绕去地不知道绕了多少个圈子、绕了天地一样大的圈子后,到底“忍不住”地才说了 “心即道” ——直接启发了再传李道纯之“以心观道,道即心也。以道观心,心即道也。”助其徒孙开启了“中派”事业。于是乎,某种意义上:
南宗的金丹=中派的金丹=禅宗的心
心字有多少种写法我不关心,有研究家在研究。一但当我们觉悟了佛法之心即芥子即须弥即一口即三江水即一粒粟即世界时,我们还好,就这么笼统的就说佛教是唯心主义吗?我们还好“含糊其辞”地、稀里糊涂地就说佛教是“唯心主义”么?
古希腊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就点意思了没有?
古典的 “天人同构” 的雏形和现代 “全息论” 的端倪,看到没有?
参考文献 :
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M].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
守一子编纂.道藏精华录[M].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谢群教授,成都人。 研究方向为舞美艺术与宗教哲学。 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道藏源流考》整理出版的主要参加人,著有《女丹经典》(中医古籍出版社2019)一部,发表《漂浮在丝绸之路上的祥云》等论文三十余篇。
随元音老人研修心密
全真道华山派祥真曹师关门弟子
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大自然环境保护委员会 会长
中国《道教学译丛》编委
这个县城方圆不大,却浓缩了整个西藏
很多人都说西藏往西才是真正的西藏,那里就是“万山之祖,百川之源”——西藏阿里。西藏阿里地区有着世界级的神山(冈仁波齐),有着圣湖(玛旁雍错),还有百公里之阔的札达土林和拥有七百多年 历史 的古格王朝遗址。阿里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许多想要了解它的人望而却步,正因如此,这里极致的风光才保持着纯朴。普兰是阿里地区管辖的一个县城,是阿里的腹地,在普兰境内,那些神山、圣湖还有在这里生活的居民一直保持着很久之前的风俗。
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峰是中国冈底斯山脉主峰,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位于普兰县境内。冈仁波齐峰,它的神秘之处在于,山的向阳面,终年积雪不化,白雪皑皑;而神山背面,长年没雪,即使被白雪覆盖,太阳一出,随即融化,与大自然常规刚好相反。每年来这里朝圣的队伍络绎不绝。
玛旁雍措
玛旁雍措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的冈底斯山脉主峰──冈仁波齐峰和喜马拉雅山脉纳木那尼峰之间,它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高的淡水湖泊。天气晴朗时湖水蔚蓝,碧波轻荡,白云雪峰倒映其中,湖周远山隐约可见,景色奇美。玛旁雍措佛教称“圣湖”。每到夏秋季佛教徒扶老携幼来此“朝圣”,在“圣水”里“沐浴净身”以“延年益寿”。
科迦村
在普兰有一个有着上千年 历史 的寺庙叫科迦寺,有了科迦寺,周边就形成了一个村,叫科迦村。对于普兰人来说,神山圣湖固然令人敬畏,却也有着这样一种衣服,它却是当地祖辈传承下来的财富。从头到脚,装饰有黄金、白银、松石、玛瑙、珊瑚、珍珠、田黄等珠宝,重达十多斤,价值数百万元,可以说每一件衣服的存在,都是世代家产集于一身。它叫作普兰飞天,据说已经流传上千年。每一件飞天服都不可能一模一样,因为它全靠手工缝制,并且由于每家经纪状况不同,绿松石、蜜蜡、珍珠和宝石缝制的规格也不可能一样。然而每一件普兰飞天的珍贵程度都是不可能分出伯仲,因为普兰服饰不仅华丽,而且稀有,目前存世的主要是普兰县科迦村的7户人家所保存的7套,已经传承了几百年。
普兰这个县城的面积虽然不大,却浓缩着西藏高原典型的自然与人文特征。
阿里海拔
*** 阿里海拔多高
*** 阿里平均海拔5000米,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
阿里
阿里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 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 *** 自治区的一个地区级行政区划,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
2013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96亿元。
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地貌
阿里地区有高山、沟谷、土林、冰蚀、冲击扇、冰碛和火山等类型, 历史上曾经把这种特征概括为冰雪围绕的“普兰”、岩石围绕的“古格”、湖泊围绕的“玛宇”,总称为“阿里三围”。
能源
1. 地热能:阿里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能,有狮泉河──雅鲁藏布江地热带,昆仑山──可可西里地热带,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热带。
2. 水能:阿里地区湖泊星罗棋布,水流资源蕴藏量达2万千瓦,全地区有大小河流80多条,湖泊60多个;境内总流程9500公里,流域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源于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山的四条大河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分别向西北、西南和东南方向流入印度、尼泊尔,成为印度河、萨特累季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游,最终汇入印度洋和 *** 海。阿里因此被称为“千山之巅、万川之源”。水资源总量达167.5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75.93万千瓦。
3.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30多种,矿点254处,其中有盐、硼、铝、芒硝、铬、银、金等。
阿里的海拔有多少米
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
阿里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 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 *** 自治区的一个地区级行政区划,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0″~86°11′51″,北纬29°40′40″~35°42′55″。地域面积约30.4万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全地区总人口95803人。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
阿里地区的面积有30.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宁夏 *** 自治区的面积;从阿里地区现在的首府狮泉河镇向东到 *** ,有1750公里,相当于京杭大运河的全长;阿里的平均海拔4660米,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在这片少人涉足的高亢原野之上,包含了许多令人神醉的自然景观和亘古遗存。
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阿里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南部和西南部为深切的沟、谷及零星的冲击扇地带;东部及西北部地势相对平缓,形成宽谷和一望无际的草原戈壁。总的地势特征是从南到北高原面次第抬升,而各大山脉主脊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
阿里地区的面积有30.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宁夏 *** 自治区的面积;从阿里地区现在的首府狮泉河镇向东到 *** ,有1750公里,相当于京杭大运河的全长;阿里的平均海拔4660米,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在这片少人涉足的高亢原野之上,包含了许多令人神醉的自然景观和亘古遗存。
*** 阿里的海拔是多少?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共辖7个县,人口仅8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全区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
阿里简介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 *** 自治区的西部,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东起唐古拉山脉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西及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印度、尼泊尔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南连冈底斯山中段,临日喀则地区仲巴县、萨嘎县;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中国的新疆 *** 尔自治区相邻。全区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共辖7个县,人口仅8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
阿里地区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相汇聚的地方,又是境内外几条著名江河的发源地,故而,阿里又被称为“万山之祖”、“百川之源”。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原野辽远无际。因此,阿里地区的地貌以冰雪、册岩和湖泊为其特征,历史上曾经把这种特征概括为冰雪围绕的“普兰”、岩石围绕的“古格”、湖泊围绕的“玛宇”,总称为“阿里三围”。
*** 阿里地区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1、 ***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
2、阿里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有人说,不到阿里等于没有真正到 *** 。不到阿里不能成为真正的探险家。阿里是信徒们的圣地,探险家的乐园,登山家的向往,旅行家的天地。
3、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 *** 自治区的西部,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全区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共辖7个县,人口仅6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这里地广人稀,周围遍布雪山圣湖,无数的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在这里自由奔跑。被藏传佛教徒视为“世界中心”的神山冈仁波齐与神女峰纳木那尼遥遥相望,两峰之间是圣湖玛旁雍错和鬼湖拉昂错。还有神秘的古格王国、古老的托林寺和拥有独特地貌的扎达土林等古象雄文化。
4、 *** 阿里地区景点主要有:托林寺、扎达土林、狮泉河冈、仁波齐、古格遗址、拉昂错(鬼湖)等,是旅游者和朝圣者心中的天堂。
*** 阿里的海拔是多少
阿里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 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
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 *** 自治区的一个地区级行政区划,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
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0″~86°11′51″,北纬29°40′40″~35°42′55″。地域面积约30.4万平方公里。
截至2010年,全地区总人口95803人。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
阿里地区的面积有30.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宁夏 *** 自治区的面积;从阿里地区现在的首府狮泉河镇向东到 *** ,有1750公里,相当于京杭大运河的全长;阿里的平均海拔4660米,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在这片少人涉足的高亢原野之上,包含了许多令人神醉的自然景观和亘古遗存。
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阿里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南部和西南部为深切的沟、谷及零星的冲击扇地带;东部及西北部地势相对平缓,形成宽谷和一望无际的草原戈壁。
总的地势特征是从南到北高原面次第抬升,而各大山脉主脊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阿里地区的面积有30.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宁夏 *** 自治区的面积;从阿里地区现在的首府狮泉河镇向东到 *** ,有1750公里,相当于京杭大运河的全长;阿里的平均海拔4660米,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
在这片少人涉足的高亢原野之上,包含了许多令人神醉的自然景观和亘古遗存。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百川源源西甲、百川之源意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57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