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甲状腺结节穿刺手术是怎么做的?答甲状腺穿刺是在超声引导下,拿个针从甲状腺结节里面抽取细胞送病理检查。如果我们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华西甲状腺自助开单图片,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甲状腺结节穿刺手术是怎么做的?

甲状腺结节穿刺手术是怎么做的?

甲状腺穿刺是在超声引导下,拿个针从甲状腺结节里面抽取细胞送病理检查。

如果我们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一,有微小钙化,说明这个结节恶性可能性会比较大,我们会建议患者做一个穿刺检查。穿刺的操作是指超声科医生在超声引导下拿一个很细的针戳到甲状腺结节里面进行抽取细胞,把抽出来的细胞送病理医生那边检查看看里面有没有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如果穿刺结果提示为良性甲状腺肿,我们不需要手术,只需要定期复查就可以,但是如果穿刺病理提示为乳头状癌,就需要尽早手术。

【拓展资料】

甲状腺结节穿刺手术是针对病因不明,怀疑高度恶性的情况下进行手术的。一般采用彩超技术下的手术穿刺,可以在彩超探头的引导下,将细的穿刺针植入甲状腺腺体,或者瘤体的中间,取出少量的甲状腺组织,然后根据结节的大小采取多个点位,多个靶点的进行取样,最大限度地能够避免漏诊的可能。另外,甲状腺结节穿刺手术也容易出现并发症,比如出血、感染的情况。因此出现了甲状腺结节,需要穿刺取病理手术的情况下,患者最好到专业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找到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穿刺诊断。

对于小的甲状腺结节,不能明确具体性质的可以用细针穿刺,做病理检查来进一步明确。细针穿刺一般在超声下进行,选用7mm的针来进行穿刺,穿刺完了以后有可能穿刺孔有疼痛,有可能结节内有出血,或者时间长了以后结节内有继发感染。对于穿刺孔的疼痛,一般口服一些止痛药对症处理就可以。如果是穿刺结节以后有出血,表现为甲状腺体积突然增大,伴有疼痛。如果出血比较多,可能还需要手术来把甲状腺切除。如果是少量的出血或者少量渗液以后继发细菌感染,也可以出现甲状腺疼痛,并且可能出现发烧,复查甲状腺超声的时候能够发现结节内有液暗区,一般也需要处理。

甲状腺肿瘤手术过程是怎样的

甲状腺肿瘤主要是运用手术方法治疗,通过手术可以延长患者生命,而且预后效果不错。但是,必须要注意术后的护理。我们先来了解 甲状腺肿瘤手术过程是怎样的?

甲状腺肿瘤手术过程是怎样的

1、术前准备:同甲状腺舌管囊肿切除术。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应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准备。

2、体位与切口:体位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胸骨切迹上2横指沿皮纹横行切开。切口宜靠近腺瘤,长度视腺瘤大小而定。

3、腺瘤露出:首先切开表面的甲状腺组织,接着用手指对腺瘤作钝性分离,最后钳夹蒂部。皮瓣分离和甲状腺前肌群的切断、分离均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显露甲状腺后进行全面仔细检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及性质。如腺瘤较小,向左右两侧充分拉开甲状腺前肌群即可,不一定常规切断肌群。

4、切除腺瘤:如为囊肿多系良性,可先缝扎或钳夹腺瘤表面甲状腺组织的血管,然后切开表面的甲状腺组织,直达甲状腺腺瘤表面,用弯血管钳或手指沿腺瘤周围作钝性分离直至蒂部,将腺瘤从周围的甲状腺组织中剥出,将蒂部钳夹、切断后结扎,切除腺瘤。在剥离过程遇有出血点时均应钳夹止血,待腺瘤切除后,血管钳所夹的血管组织须一一结扎。

最后,用细丝线间断缝合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包膜,以消灭腺瘤切除后所留下的残腔。如为实质性腺瘤,在切除过程中应将肿瘤周围的1cm正常腺体组织一并切除。

5、引流与缝合:仔细止血后,于腺瘤窝置一胶皮片,自切口侧角引出,然后逐层缝合切口。 手术治疗的风险比较大,复发率也高,并不适合所有的甲状腺瘤患者,推荐大家选择中医治疗。

男科检查 甲状腺肿瘤如何护理会更好

1.指导患者建立起规律的生活方式,保证良好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合理作息,努力保持心态平衡。

2.加强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气功、太极拳、各种健身操等,以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在活动时,应注意选择无竞争性的项目,避 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3.甲状腺癌是一组良、恶性极不均一,预后相差悬殊的疾病。因此手术切除后,应积极进行综合治疗,术后应遵医嘱长期应用甲状腺素治疗,有远处转移者应用131I治疗。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只要遵 医嘱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合理膳食,合理作息,加强自我保健,大部分患者可以长期生存,使患者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4.对恶性程度高的未分化或分化较差的甲状腺癌,应指导遵医嘱定期进行必要的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以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甲状腺癌晚期做好哪些护理事项

5.遵医嘱定期进行复诊。分化型甲状腺癌应定期复查甲状腺球蛋白、151I显影;髓样癌应定期复查降钙素及癌胚抗原(CEA).未分化癌或无亲碘性的分化癌应定期做B型超声、CT、MRI或核素铊(TI)显影 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灶及转移灶。

6.加强自我观察,患者应密切注意自身的细微变化,特别是甲状腺部位及周围的肿块、结节、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异常感觉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精彩推荐:

艾滋病 子宫肌瘤 宫颈糜烂 阴道炎 盆腔炎 有子宫肌瘤能过性生活吗 子宫肌瘤如何保守治疗 全身痒是艾滋病早期症状吗 宫颈糜烂能同房吗

以医生的角度“甲状腺切除术”具体手术步骤

甲状腺切除术~~一~进手术间,给病人插好导尿管,然后麻醉,一般是腰麻,再消毒,然后铺无菌手术单,准备器械。大夫消毒,洗手。穿无菌手术服,带手套,一般弄好这些病人就已经处于麻醉状态了。然后开始手术,1 割开皮肤,然后用电刀止血,结扎比较大点的血管。2找到甲状腺,然后分离甲状腺旁边的组织,结扎血管。3割下甲状腺。并止血。4处理里边的血管什么的。5缝合皮下组织,然后放置引流管。6缝合皮肤。结束了。术后观察病人的伤口渗出,引流液体的性质。一般三天左右拆除引流管一周左右拆线。一般是没问题了。然后就是定期复查~~答题步骤就这些了。再具体的话还不如我带楼主去手术室看看呢~~

四川甲状腺肿瘤晚期治疗方法?再也会不到以前熟悉的感觉了。

◆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癌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不酗酒,特别是不饮烈酒,饮用新鲜、清洁的水,不喝过烫的水,多吃新鲜蔬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肉类食物摄入量。——不妨再告诉你一个成都这边的,比较著名的像是华西医院和成都普济中医肿瘤医院。专为癌症研制出一套理论方法,还蛮有用,你至少先了解下。我听我朋友说他的亲戚就是吃了这家的中薬,现在体征一直很稳定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甲状腺癌的手术方法?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内分泌肿瘤,近年来其术前诊断率虽有所提高,但由于该癌肿的生物学行为多变、恶性程度高低不一,病理过程缓慢而隐匿,故临床上误诊,误治时有发生,以致癌复发或转移,需要再次手术治疗。我院1998年2月~2005年5月13例甲状腺癌的病人行再次手术治疗,占同期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32.5%(13/40)。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20~67岁,再次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间7天~7年,其中<3个月者5例(38.5%),3个月~1年者2例(15.4%),>1年者6例(46.2%)。临床表现为颈部触及复发性肿块或肿大的淋巴结9例,声嘶1例,B超证实残留癌性包块3例。

1.2 首次手术方式 甲状腺肿块切除或甲状腺患侧叶次全切除术8例(61.5%),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4例(30.8%),甲状腺患叶全切除术1例(7.7%)。

1.3 再次手术的原因 首次手术不当致癌残存和肿瘤复发10例,占76.9%,术中漏诊2例,快速冻切片误诊1例。

1.4 再次手术方式 第二次手术行甲状腺癌扩大切除术,残留或复发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除术7例(53.8%),甲状腺扩大切除加改良或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5例(38.5%),单纯颈清扫术1例(7.7%)。

2 结果

2.1 首次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 乳头状癌9例(69.2%),滤泡状癌2例(15.4%),混合癌1例(7.7%),未分化癌1例(7.7%)。

2.2 再次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再次手术涉及甲状腺及周围瘢痕组织的8例中,病理检查残瘤癌2例(25.0%);涉及颈部淋巴结的9例中,病理检查发现转移癌3例(33.3%)。

2.3 再次手术的并发症 本组术后出现声音嘶哑1例,手足抽搐1例,淋巴瘘1例。

2.4 随诊及结果 本组距第1次手术时间>1年的6例中,3例出现复发性肿块;<3个月的5例中,未发现复发性肿块,两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术后获随访9例,随访期1~7年,5年生存率为100%.

3 讨论

3.1 甲状腺癌的误诊与首次手术 甲状腺癌术前诊断较困难,其临床误诊率也较高,尤其是单发甲状腺结节。由于对甲状腺的误诊势必造成了第1次手术方式的错误。本组按良性甲状腺肿瘤行甲状腺肿块切除术或甲状腺患叶全切除术的占54%,是实施第2次手术的主要原因,除了单发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困难外,也有些传统观念导致误诊,通常认为多中心腺癌呈多中心病灶,据文献报道〔1〕其发生率为18%~78%,另外甲亢、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甲状腺囊性肿物与甲状腺癌并存,临床上也有时存在〔2〕。有时冰冻病理切片对分化好的甲状腺滤泡癌的诊断也存在一定困难,病理科医生常见到包膜完整而未见到血管侵犯,则难以肯定为癌。由于存在一定误诊,一些医院采用了肿瘤切除术,这一手术极易造成癌残留。所以我们主张对性质不明的甲状腺实质性肿块行患侧加峡部切除,在有怀疑的情况下,同期行同侧气管旁淋巴结清扫。若气管旁有转移灶,可以行二期颈淋巴结清扫术。

3.2 关于甲状腺癌再手术 由于甲状腺癌的术前存在一定误诊率,首次手术可能不够彻底而导致术后残癌率高,因此,我们认为对肿瘤>1cm的甲状腺癌患者,如果首次行腺叶切除或腺叶部分切除的必须进行2次手术。本组甲状腺残癌率为25.0%,颈部淋巴结残癌率为33.3%,这说明再次手术是必要的。至于再次手术的时机,本组第1次手术间隔>1年的6例中有3例(50.0%)再次就诊时已发现颈部复发性肿块,其中1例出现转移,而间隔<3个月的5例中,未发现复发性肿块,两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另外,首次手术后或残余甲状腺及周围组织粘连,解剖层次不清,再加上某些类型的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待颈部出现复发性肿块时,再次手术的难度明显加大,也易出现手术并发症,所以,我们主张再次手术的时间选择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3个月。

再次手术的方式应根据病灶范围、病理类型、首次手术方式及病人的全身情况而予以综合考虑。我们所以再次手术的基本方式为残留或复发的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的次全切除及喉返神经区的淋巴、脂肪组织一并切除。若遇到颈前肌与残留的腺叶或病灶有粘连,予以一起切除。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做改良根治或传统根治术,双侧颈淋巴结转移者予以一次廓清;对无颈淋巴结转移者我们也不主张做预防性清扫术,但术中必须仔细检查气管前、气管食管沟、胸骨上窝及胸锁乳突肌后有无可疑淋巴结,若有可疑须送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为选择更合理的再次手术提供根据。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四川华西医院甲状腺手术怎么才能做到啊》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