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小球队故事—德布劳内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小球队故事,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德布劳内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
德布劳内在家乡俱乐部KVV德龙恩展开足球生涯,两年后转到亨克。2005年他加入亨克青年军,并在2008年提拔至一队。
2009年5月9日对皇家沙勒罗瓦的比赛中,德布劳内首次在职业联赛上场,球队以3-0落败。在下一赛季中,他成为一队的常规成员,并在2010年2月7日打进首个职业进球,助球队1-0战胜标准列日。2010/11赛季,他在联赛共上场32次,打进5球及交出16助攻,助球队赢得第3次比甲冠军。2011年10月29对布鲁日比赛中,德布劳内上演了帽子戏法并助球队以5-4取胜,在2011年1月28日对奥哈瓦里赛事中又梅开二度。1月31日冬季转会最后一天,英超球队切尔西以约£700万价钱签入德布劳内,签约5年半,并租借至母会至季末。
2012年8月2日,德布劳内被外借至德甲球队云达不来梅整个赛季。在9月15日对汉诺威赛事中取得首个进球,但仍以3-2落败。在紧接的另一场联赛再取得进球,以2-2战平斯图加特。在11月18日对杜塞尔多夫的比赛打进致胜的一球,使球队以2-1反胜。5月4日对霍芬海姆的比赛打进一球,以2-2战平。随后的两场比赛亦打进三球,整个赛季在联赛共上场33次打进10球。在云达不来梅度过一个成功的赛季后,虽然传出多特蒙德和勒沃库森对他有兴趣,但教练何塞·穆里尼奥表示德布劳内会在他的计划中,并回到切尔西准备新赛季。
2013年8月18日,德布劳内首次代表切尔西上场并取得助攻,最终球队以2-0战胜赫尔城。然而在8月26日对曼联的比赛后,他就被弃用,再也没有在英超上场。
2014年1月18日,德布劳内以£1,700万费用转投德甲俱乐部沃尔夫斯堡。德布劳内在沃尔夫斯堡表现出色,在2014-15赛季取得10个进球和21个助攻,打破德甲助攻记录,在所有比赛中取得16个进球和27个助攻。德布劳内被选为2014-15赛季德甲最佳球员。
2015年8月30日,德布劳内以5500万英镑转会至曼城,成为曼城身价最高的球员,以及英超第二身价最高的球员,仅次于迪马利亚。2015年9月12日,德布劳内首次代表曼城上场,在25分钟替补受伤的阿奎罗上场。9月19日,德布劳内在对阵西汉姆联的比赛中,射入代表曼城的首球。他在9月22日对阵桑德兰、9月26日对阵热刺和10月3日对阵纽卡斯尔联皆取得1个进球。
10月2日,德布劳内入选国际足联金球奖提名名单。10月21日,德布劳内在对阵塞维利亚的欧洲冠军联赛比赛中,于补时期间射入致胜一球,助曼城2-1绝杀塞维利亚。
扩展资料
凯文·德布劳内(Kevin De Bruyne),也叫丁丁,1991年6月28日出生比利时的德龙恩,是一名比利时著名的足球运动员,身高是181cm,体重是76kg,他惯用右脚,他穿17号球衣,司职中场,现效力于曼彻斯特城足球俱乐部,曾效力于根克足球俱乐部,沃尔夫斯堡足球俱乐部,切尔西足球俱乐部,不莱梅足球俱乐部。德布劳内2012年夏天加盟切尔西,被租借至德甲球队不莱梅足球俱乐部。2014年1月加盟德甲沃尔夫斯堡足球俱乐部。2015年8月,曼城已经与德甲沃尔夫斯堡队就德布劳内的转会达成协议,这笔交易的总价将达到8000万欧元(约5800万镑)。2017年10月9日,入选2017年金球奖候选名单。2018年,凯文·德布劳内参加了在俄罗斯举行的足球世界杯比赛。
欧洲青训之王的衰落:靠一群孩子,多特真的什么都赢不了?
多特又输球了。
在北京时间周六凌晨进行的德甲第18轮比赛中,多特作客2-4不敌门兴,哈兰德双响也难救主。这场比赛让门兴结束了对阵多特的12连败。
输掉这场比赛之后,多特以 9胜2平6负的战绩积29分位列德甲第四 。但近期球队状态糟糕 ,已经连续三轮不胜。
好消息是,哈兰德这块瑰宝越来越讨人欢喜,现在已经成为多特的真神。但令人着急的是,阵中其他几位被寄予厚望的天才小将,好像并没达到预期的水准。
成也青训,败也青训。靠一群孩子什么都赢不了这句诅咒,难道终将要在多特身上应验吗?
时间回到去年夏季转会窗,多特在转会市场上可以说是一个另类的大赢家。
一边强留桑乔,一边抢来令曼联垂涎已久的贝林汉姆,年轻化路线走得可以说是相当扎实。
尤其是贝林汉姆的加盟,狠狠地打了红魔高层的脸。 据说三德子已经在三月初带着贝林汉姆的父母参观了卡灵顿训练基地,希望尽快促成双方签约,但最终,还是被多特中途截胡。
之所以让那么多年轻天才趋之若鹜,多特在青训体系搭建,年轻球员的培养方面,固然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除了历任主帅、高层都十分重视年轻球员的作用之外,多特的青训体系还有三个区别于其他欧洲豪强的特点。
第一,针对性和科学性。
这是很多豪门青训都在标榜的一个优势,但少有俱乐部能做到像多特这么极致。
在 器械 上, 旨在提高球员接球、停球能力的发球机,能全方位配合传接球训练的足球机器人,都是多特的标配。 在5年前,整个德甲只有三家俱乐部拥有这套设备,而多特此时已经使用这套设备足足5年了。
在 场地 上,多特的青训基地和一线队的训练基地相邻,双方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比如在部分球队青训梯队中鲜见的天然草坪(而且还有近10块那么多……),比如不同梯队的独立更衣室和战术分析室,比如长期保障最优训练效果的恒温系统 等等。
而近年来备受各大豪门青睐的 高 科技 训练设备 ,多特也一应俱全。前面提到的发球机和足球机器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看得到的上升空间。
回想起当初格策和多特前队长凯尔在健身房谈人生、聊理想的往事,这种积极、团结还充满希望的氛围,的确令人无比向往。
第三,人性化。
用青训主管里肯的话来说就是, 足球是多特青训小将们人生此阶段最重要的事情,但成为职业球员不是他们漫长人生道路上的唯一追求。
众所周知,虽然职业球员风光无限,但各大豪门青训营的成材率其实也并不高。对于醉心足球,又始终没法获得职业合同的孩子们来说,从前对足球有多爱,足球就能伤他们有多深。
因此,德国在青少年足球培训上,一直遵循全方位发展的策略。
而多特,对于这一套规则十分重视。
这种操作模式,和巴萨的拉玛西亚如出一辙。果不其然,成功者的故事大都是相似的。
只可惜,风光的多特青训,如今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了。
回顾过去这些年, 从 格策、罗伊斯到穆科科,从莱万、奥斯曼·登贝莱到桑乔 ,无论是血统纯正的自家青训出品,还是后天来料加工转出口的天才少年,总能在多特历练过后迅速成长。
而他们的发展之路,也大多相似。
不管这条路是多特自己的选择,还是面对各路豪强金钱攻势无力反抗的悲惨故事,结果至少都没有那么糟糕—— 因为这一拨又一拨天才,除了能换回来钱之外,也能确保球队的成绩不至于崩盘。
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多特愿不愿意承认,青训都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这也是为什么,在疫情侵袭导致收入大减的情况下, 多特依然在去年价码2000万,对青训中心进行了扩建。
多特青训主管里肯也表示:
当哈兰德、桑乔等人如日中天,穆科科来势汹汹快速崛起的情况下,多特这套以青训为基础,配搭上低价收购天才球员加工出售的运作模式,运行得相当流畅。
然而,在莱比锡和门兴先后崛起之后,这条路似乎走不通了。
一来,吸引年轻天才的成本越来越高。 如今像切尔西、曼联、曼城这样的英超豪门,选材雷达都和多特出现明显重合。多特虽有威名在外,但想要留住天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二来,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莱比锡和门兴等新兴势力的崛起,意味着多特在国内赛场的地位已经愈发不稳。
或许,一个彻底失败的赛季,才是多特如今最需要的——因为这将为他们的重建,提供最好的契机。
如战争般的鲁尔德比,为何能成为德甲第一德比?
放眼世界足坛,各国联赛最火爆的德比通常都是国内最强球队间的顶级碰撞,比如亚平宁半岛的意大利国家德比和米兰德比,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国家德比,阿根廷上演的河床与博卡青年的对抗……但在德国,国家德比的概念并不明显,反倒是地区德比火爆异常,最为引人瞩目的则是多特蒙德与沙尔克04间的鲁尔德比。
一场德比,甚至可以牵动两座城市的喜怒哀乐,球场上的火爆与激烈更是不言而喻。这就不难理解多特蒙德市长在疫情期间都不忘死敌了,他在呼吁民众观赛时说道:“这个周末,我们不仅仅是让沙尔克拿到0分,还要确保0例新增病例。”——复赛后的德甲揭幕战,正是鲁尔德比。
那么,鲁尔德比为什么能够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力,双方的敌对情绪又为何如此剑拔弩张?这或许还要从德国的地理与 历史 渊源说起。
即便不是球迷的中国人,对鲁尔区也不会陌生,在高中地理书中曾有这么一个章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本中阐述了鲁尔区的衰弱与转型,而多特蒙德和沙尔克04就身处这个地区。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境内。核心区域中人口密度达到2800人/平方千米,是德国最大城市群,也是欧盟第三大城市群。早在19世纪70年代,鲁尔区就开始走向腾飞,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人类从蒸汽时代跨越到电气时代,而鲁尔区在1870年就建立铁路系统,从而带动工业生产和人口增长。
早期时候,鲁尔区以采煤工业起家,通过煤炭发展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大量钢铁、化学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了机械制造业。因此,鲁尔区成了德国的战争发动引擎,也遭遇敌军在战争中的“重点照顾”。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鲁尔区的钢铁产业被限制,地区单一性产业结构的弊端开始显现,在一段时期内造成了衰弱。不过,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这片地区已经十分繁华,超过50万人口(首都柏林不到400万)的城市就有多特蒙德、埃辛和杜伊斯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城市群的地方就有竞争,鲁尔区同样如此。
沙尔克04于1904年在盖尔森基兴的沙尔克区成立,多特蒙德则是1909年在大城市多特蒙德诞生,两座城市都位于鲁尔河的沿岸,同为德国至关重要的工业输出地——盖尔森基兴以矿业闻名,而多特蒙德则以钢材和煤炭资源而著称,这就导致了两座城市经济发展上的激烈竞争,与之类似的有英格兰的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一条运河改变城市格局,城市战争更点燃了足球战争。
何况,地理因素促进了这种对抗,盖尔森基兴和多特蒙德的车程只有30分钟,这就像是不是同城德比的同城德比,你说火爆不火爆?
1925年, 历史 上第一场鲁尔德比上演了,那时的沙尔克是德国顶级强队,从1933年到1945年拿到过六座联赛冠军,自然在早期的德比战中对多特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在此期间进行的16次鲁尔区德比中,沙尔克04取得了14胜1平1负,其中不乏10比0、9比0、7比0和6比0这样的狂胜。
鲁尔德比最初并没有那么剑拔弩张,直到1943年,多特才取得首场胜利,打进制胜球的奥古斯塔-伦茨至今仍是大黄蜂球迷的英雄。此后德比因二战短暂中止,1947年才重新进行,四年之后,多特在地区决赛中3比2击败沙尔克,严重威胁到了后者北威州霸主的地位。不久之后,德国高级联赛开始进行,多特扭转了最初的劣势,开始成为德比的主角,这一时期战绩是15胜10平7负。
1963年,德甲成立,鲁尔双雄的竞争更加激烈,双方势均力敌,很少再出现大比分,更难以碾压对手。这之后,两支球队都经历过低谷,大黄蜂1972年降入德乙,三年后才重回德甲,矿工在1988年遭遇了同样的悲剧,不过在90年代初升级成功,并且立刻用一个5比2给了当时的联赛亚军的多特一记重击。
本世纪初,多特在巅峰之后陷入低谷,1998年至2005年,沙尔克德比战连续7年13场不败,然而,大黄蜂在苏醒之后就立刻蛰了矿工一口——2006/07赛季收官阶段,沙尔克只要赢下鲁尔德比就能收获49年来的第一个联赛冠军,结果他们0比2被死敌痛击,积分最终被斯图加特逆转,痛失冠军。
在搅黄了沙尔克的冠军美梦后,多特球迷专门租用小型飞机,在盖尔森基兴上空打出“你们永远拿不了冠军”的横幅,大黄蜂拥趸中甚至流传一句著名的口号:“宁可拜仁夺百冠,不要矿工一称王。”这样的鲁尔德比,媒体花式造势,警察如临大敌,绵延百年的恩怨,体现德国最剑拔弩张的死敌文化。
鲁尔双雄在德国足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特赢得过5座德甲冠军,沙尔克则三次加冕德国杯冠军,并多次获得德甲亚军。不过放眼欧洲,他们称不上顶级豪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曾拥有巅峰记忆。
让我们将时钟拨回到1996/97赛季,当时意甲正处于小世界杯时代,亚平宁军旅在欧洲赛场所向披靡,征战欧冠的多特和进军联盟杯的沙尔克并不是绝对主角。然而,小组第二出线的大黄蜂变得所向披靡,他们双杀欧塞尔,两个1比0爆冷曼联(间接导致),接着又在看衰声中3比1掀翻当时的“宇宙队”尤文,队史首次捧起欧冠奖杯。
沙尔克的故事就更加孤注一掷,以联赛季军身份参加联盟杯的他们,从一开始就放弃联赛专攻欧战,一路淘汰罗达JC(荷甲)、特拉布宗(土超)、布鲁日(比甲)、瓦伦西亚(西甲)和特内里费(西甲),最终在决赛里依靠点球大战击败了强大的意甲豪门国际米兰,不可思议地拿下联盟杯冠军。
毫无疑问,1997年是鲁尔双雄的巅峰,他们分别在欧战决赛击败全盛时期的意甲双雄,在足球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地区的球队在同一个赛季斩获欧战冠军,放眼足坛 历史 也是前无古人。时至今日,那段往事都是德国足球不会褪色的美谈。
从1925年的首次鲁尔德比至今,已经走过了95年光阴,在过去的179场比赛中,沙尔克获胜71场,多特赢下61场,双方47次握手言和,矿工的进球数为340个,远远多于多特的273个。不过在德甲赛场,双方是真正的势均力敌,分别赢下32场和33场,另有30场平局。
2010/11赛季,多特只在2014/15赛季排在德甲第七,落后于第六的沙尔克,其余8个赛季都压制着死敌。毫无疑问,大黄蜂正经历着队史的又一个黄金时代,而挣扎中的矿工,也从不会忘记自己的野心。近些年来,鲁尔德比也诞生不少名局,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2017/18赛季那场4比4,多特25分钟就取得4比0领先,结果绝地反击的沙尔克60分钟之后连扳四球。
看吧,这就是鲁尔德比,有地理竞争,也有 历史 恩怨,同时伴随着盛衰起伏的变迁,期间更是制造无数经典。这一次,空旷的威斯特法伦球场将迎来一场无声的德比,即便没有那黄黑色的城墙,对抗的因素依然会根植于双方球员心中。那么,是沙尔克阻止多特追赶拜仁的步伐,还是多特踩着沙尔克向拜仁宣战呢?“揭幕战”的鲁尔德比,我们拭目以待!
(南看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甲小球队故事—德布劳内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621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