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西甲为什么看得人比英超和德甲的少?优质回答英超球队 西班牙选手多点的好像没多少 都是一两个 切尔西的玛塔和托雷斯 利物浦的雷纳 曼城的席尔瓦等等 西甲一个是播出时间晚 第二...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阿森纳巴萨青训时间表德甲,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西甲为什么看得人比英超和德甲的少?

西甲为什么看得人比英超和德甲的少?

优质回答英超球队 西班牙选手多点的好像没多少 都是一两个 切尔西的玛塔和托雷斯 利物浦的雷纳 曼城的席尔瓦等等 西甲一个是播出时间晚 第二个是西甲基本上是二人转 就是皇马 巴萨 没啥意思 另外你说的主力名单 我只等给你皇马的 我是皇马球迷 门将 卡西 后卫 右后卫阿贝罗阿 中间拉莫斯 佩佩 左边马塞洛 后腰赫迪拉 阿隆索 前腰厄齐尔 边锋 迪马利亚 C罗 前面 本泽马/伊瓜因

主力替补 就是埃辛 阿丹 科恩特朗 莫得里奇 卡卡 卡列红 瓦拉内 阿尔比奥尔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优质回答“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为何德甲和英超很难出现世界足球先生?

优质回答英超联赛诞生于1992年,而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奖项则诞生于1991年。抛开历史更悠久的金球奖不谈(毕竟1992年之前还没有英超联赛的概念),只说世界足球先生时代,英超联赛和德甲联赛的球员也很少斩获该奖项,个人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世界足球先生奖项创立以来,大部分获得该奖项的球员都是来自于意甲和西甲联赛,英超和德甲的球员很少获得世界足球先生奖项,这可能各个不同联赛的踢法有关。德甲注重整体,很少突出球员个人。而且强如拜仁,也只是在德甲内部当挖掘机,并没有在全世界足坛搞金元足球的习惯。因此德甲联赛没有世界杯足球先生,也是正常的。像卡恩,克林斯曼或诺伊尔,在世界足球先生排名靠前,几乎就是德甲球员这二十多年的上限了。

相比起四平八稳的德甲联赛,商业化程度很高的英超联赛,却也很少有球员获得世界足球先生奖项——实际上,在90年代以来,获得过世界足球先生的英超联赛球员,只有曼联时期的C罗。拿过金球奖的球员,也只有C罗和欧文两人。英超球星们的拿奖频率,远不如西甲和意甲。

这是因为大部分时候,英超联赛的平台都谈不上顶尖。不服气!我承认英超联赛的商业开发是最为深入,人气很高,我也承认有几个赛季英超的球队在欧冠足球赛场很强势。但话说回来,英超联赛崛起的时间比较晚。在90年代,与“小世界杯”意甲相比,英超联赛的号召力并不占据优势。

实际上,就算是坎通纳,佐拉,博格坎普,维埃拉,吉诺拉或亨利大帝这样的顶级外援,也往往是在其他联赛或在国家队并不得志,才“屈尊”前往英超,这就给人一种他们在英超联赛猴子称大王的感觉——那个年代,哪怕曼联获得“三冠王”,但齐达内,里瓦尔多和巴蒂斯图塔等球星都先后拒绝了弗格森的邀请。例子就是,坎通纳时期的曼联,虽然能够获得英超三连冠,但是英超当时在欧洲联赛的排名不高,连前四前五都未必能挤得进去。佐拉是在意甲联赛已经踢不下去了,才前往英超养老。博格坎普和亨利之前在意甲联赛也不够成功,只有C罗在英超联赛可以达到“全球现象级”的程度。

既然英超联赛当时的平台不够,就让英超球星们的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之路走得很艰难——2004年,亨利大帝带领阿森纳完成英超赛季不败,亨利本人也身兼英超射手王与助攻王双重身份,并拿下欧洲金靴奖。然而,亨利在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评选中,还是输给了意甲AC米兰的舍甫琴科和西甲巴萨的罗纳尔迪尼奥!

这就是英超在当时足坛地位方面的劣势,英超外援们如此,本土球员们就更别说了。英格兰队那么多年的战绩如何?大家都懂得。英格兰国脚们俱乐部跟外援们搭档看起来所向无敌,一旦到了世界杯,用全本土球员,那么英格兰队立马原形毕露!

这只能说,当时英格兰本土球员们,在个人实力和状态方面,大部分时候,确实达不到世界足球先生或金球奖级别(欧文除外)。英格兰大部分外籍球员状态方面也往往不是全球最为顶尖( C罗除外)。像亨利,贝克汉姆,杰拉德,兰帕德,萨拉赫还有范迪克等球员,能在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评选中排名靠前,这几乎已经是英超球员的上限。

总结就是,因为这些原因,那么比起当年的“小世界杯”意甲联赛,相比起巨星政策的西甲联赛(梅西和C罗在西甲加起来就占据了世界足球先生三分之一的数量),英超联赛和德甲联赛就很难获得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这并非因为偏见!你觉得英超联赛未来最有可能获得世界足球先生的球员是谁呢?上图的英超外援们,你还能认出几个?欢迎一起讨论。

拜仁是德甲毒瘤还是促进了德甲发展,没拜仁的德甲会比现在好还是不如

优质回答胡梅尔斯从多特加盟拜仁

随着多特蒙德和拜仁2016年5月10日先后宣布胡梅尔斯转会的消息,多特队长的转会大戏也迎来了最终的结局。出自拜仁青训营的胡梅尔斯将回到母队,与博阿滕和诺伊尔组成德国国家队级别的后防组合。据德国媒体的消息,拜仁为胡梅尔斯掏出了3500万欧元左右的转会费。加上此前的格策和莱万多夫斯基,拜仁过去三年已经从主要对手多特蒙德阵中签下三名核心级别的球员。有人认为这是在“伤害”德甲,但也有人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

从药厂三杰到多特三杰

泽-罗伯托和巴拉克同年从药厂转投拜仁

过去14年拜仁已经从德甲其他参加欧冠的球队阵中签下14名球员,如今多特蒙德的情况就和本世纪初的勒沃库森有相似之处:同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样获得过欧冠亚军,也同样在杀入欧冠决赛之后不久的赛季就一度徘徊于降级区。2001-2002赛季勒沃库森获得“三亚王”,就在那个夏天,拜仁从药厂阵中签下了泽-罗伯托和巴拉克两员大将;2004年夏天,巴西后卫卢西奥也转会拜仁,三位老队友在拜仁重聚。这三名球员在加盟拜仁之后,也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多特蒙德的三名队友同样在拜仁重聚,这也令人回想起了当年的“药厂三杰”。

克洛泽从不莱梅转会拜仁

除了勒沃库森和多特蒙德这两支球队之外,曾经连续5年参加欧冠的不莱梅队也有3名球员转会拜仁。最著名的无疑是克洛泽,K神当年还因为私自接触拜仁俱乐部一事向俱乐部管理层和球迷道歉。此外诺伊尔和戈麦斯两位德国国脚,以及范比滕和丹特这两位在德甲打出良好表现的外籍中卫,也都是从当赛季打入欧冠的德甲球队转投拜仁的。虽然这些俱乐部在把球员卖给拜仁获得转会费之后,也引进了相应的替代者(比如姆希塔良和奥巴梅扬),但不少人认为拜仁这么做还是削弱了主要对手的实力。

拜仁“伤害”德甲?

多特上次捧起德甲沙拉盘还是5年前

对于拜仁从主要竞争对手阵中引进球员的做法,反对的声音不在少数。有人就在《世界足球论坛》网站评论道:“德甲曾经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联赛,但现在愈发朝着拜仁一家独大的方向发展了。在争冠的激烈程度方面,德甲一度能和英超相提并论,但如今正在快速沦为拜仁垄断冠军的联赛。”这一说法乍一听有些夸张,毕竟英超是以竞争激烈而著称的。但从21世纪以来两大联赛的冠军球队数来看,英超有5个冠军(曼联、阿森纳、切尔西、曼城、莱斯特),德甲同样是5个(拜仁、多特蒙德、不莱梅、斯图加特、沃尔夫斯堡)。其中夺冠次数最多的曼联为16年7冠,拜仁则是16年10冠。

这四人中只剩罗伊斯留在多特蒙德

从统治级球队的表现来看,拜仁在德甲当然比曼联在英超优势更大。不过能有5个不同的冠军,也说明德甲绝非死水一潭。英超有曼城最后一分钟夺冠的神迹,德甲也有帕特里克-安德森最后时刻的任意球绝杀夺冠,冠军大戏持续到最后一两轮的情况至少有5次。但德甲除拜仁外的其他球队都难以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不少人认为这就和拜仁的“挖角”有关。法兰克福主席布鲁赫哈根就表示:“拥有博阿滕和胡梅尔斯的中卫组合,拜仁将会扩大他们的优势,第二名的多特蒙德则失去了胡梅尔斯——这对德甲来说并不是个好的决定。”

瓦茨克曾表示拜仁在摧毁多特

《每日邮报》的名记马丁-萨缪尔也谈到了此事:“如果拜仁总是挖角德甲联赛第二好球队中的核心球员,他们怎么会被击败?但是问题是,拜仁会在德甲实现统治,但是如果是在英超,他们做不到。”当莱万加盟拜仁时,不少人认为这是终结德甲悬念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在多特2015-2016赛季表现非常强势的情况下胡梅尔斯又选择投奔拜仁,这一论点又要被拿出来谈论一番了。多特CEO瓦茨克也曾抱怨称:“拜仁在摧毁多特。”根据《体育图片》2014年的报道,因为鲁梅尼格公开讨论罗伊斯的毁约金问题,当时瓦茨克做出了与鲁梅尼格“断交”的决定。

生意就是生意,其他豪门也挖

勒沃库森当时没把比达尔卖给拜仁

尽管拜仁的“挖角”引起了不少非议,但也有不少人表示这就是正常的转会交易,不必大加挞伐。勒沃库森体育总监沃勒尔就不认同瓦茨克的“拜仁摧毁德甲”的言论:“拜仁一直都希望得到好的球员来增强实力,他们需要世界级球星,就像皇马所做的那样。他们也有这个经济实力,生意就是生意。虽然他们也曾从我们这里带走过巴拉克和泽-罗伯托,但这都是符合规则的引援,不过在比达尔和本德的问题上我们获得了成功,留住了他们。多特蒙德的情况不太一样,格策是因为有解约金,而莱万则是自由转会。”当年比达尔希望转会拜仁,但药厂CEO霍尔茨豪泽明确表示不会把比达尔卖到拜仁,最后智利球星去了尤文图斯。

从德甲球队转会国外的部分球员

球员追求更多的冠军奖杯和更高的薪金待遇是很正常的现象,在足球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拜仁在赛场内外取得的成功也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资金来吸引球员。药厂和多特蒙德高层都曾表示,在球员薪水方面无法与拜仁竞争。对于在德甲踢球的球员来说,愿意留在德国是很自然的选择,而如果要追求更好的待遇和冠军机会,选择拜仁也不难理解。正因为薪金待遇难以与豪门匹敌,其他德甲球队想要留住自己的球员也并不容易,即便拜仁不挖也会有其他豪门出手。像罗西基、范德法特、厄齐尔、赫迪拉、默特萨克、迭戈、沙欣、贝尔巴托夫、德布劳内、香川真司、哲科、许尔勒、特尔施特根等球员,就选择了加盟皇马巴萨或者投奔英超。

70年代杀入欧冠决赛的门兴,也很难留住核心阵容

克洛普曾表示多特蒙德不是一个能留住球员的俱乐部:“总是会这样,我们最优秀的球员往往到了一定时候就会选择离开。”那么假如拜仁不挖人呢?1970年代的门兴格拉德巴赫就是一个例子。在1969-1977年的8个赛季中,门兴5次夺得德甲冠军,压倒了拜仁的3次,还在1976-1977赛季杀入欧冠决赛。这段时期内门兴没有将任何球员出售给拜仁,但核心内策尔、两大德国主力国脚邦霍夫和施蒂利克,以及获得过金球奖的阿兰-西蒙森都选择了投奔西甲。门兴并不想把西蒙森卖给巴萨,但他等到合同到期之后还是转投国外。而福格茨、海因克斯等一些核心成员,则选择留在球队。这也就像沃勒尔所说,有的留下球员的努力失败了,有的则成功了。

正如多特名宿里德尔所言,德甲的其他球队很难与拜仁比较,他们总是希望获得最好的球员。这些事情确实会发生,或许未来还会继续,但你很难阻止这一切。挖角竞争对手,这对被挖角的球队肯定有伤害,但这也是足球转会中的一部分。

请分析下本赛季英超、西甲、意甲和德甲的争冠形势以及保级球队与搅局球队,形式往大了说,说说看?

优质回答英超方面,大曼城红魔车子将前三,娜娜莉莉热刺争夺第四。搅局者看好QPR.灰喜鹊.太妃糖,降级可能南安普顿.诺维奇.桑德兰

西超方面,巴萨皇马各有机会。西甲方面马竞.塞维利亚.马拉加依旧领先,降级看不出。

意甲方面,尤文不转出人的话会继续强势,两个米兰沦为搅局者。锡耶纳亚特兰大可能会占据两个降级名额。

德甲方面,拜仁强势回归。多特降为搅局者吧,新上来的三个最可能降级。

纯粹个人观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阿森纳巴萨青训时间表德甲--西甲为什么看得人比英超和德甲的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