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与狂人共舞:德国“去纳粹化”运动,政界的纳粹高官优质回答 倒向苏联的纳粹将军们 如前所述,尽管盟国管制理事会制订了去纳粹化的原则和标准:完全解除德国武装、以战犯身份逮...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国内政部长支援德甲,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与狂人共舞:德国“去纳粹化”运动,政界的纳粹高官

与狂人共舞:德国“去纳粹化”运动,政界的纳粹高官

优质回答 倒向苏联的纳粹将军们

如前所述,尽管盟国管制理事会制订了去纳粹化的原则和标准:完全解除德国武装、以战犯身份逮捕纳粹党员、解散各类纳粹组织、实行民主化改造,但是美、英、法、苏四国在各自占领区内实际实施的去纳粹化却各具特色,并且随着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迅速变化,“去纳粹化”也走了样。

做为与西方意识形态对立的苏联,“去纳粹化”的动作最快,标准最严格,最具特色:苏联军管委从未正式使用“去纳粹化”,而是称为“ 社会 主义改造”。

1948年8月,东柏林的苏联军管会开庭审判前纳粹成员曼弗雷德·鲍姆(右站立者)

1945年8月,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内务部)官员率先到柏林甄别被关押的纳粹党核心成员,相比治下,美国军法机关在1946年10月才正式开始审查工作。到1947年,苏联占领区共拘捕67179人,其中8214人经审判后释放,获释者比例为12%,远低于获释)。

苏联将去纳粹化与对占领区进行“ 社会 主义改造”结合在一起。例如:德国工商界、旧容克贵族手里的生产资料、土地被没收、充公;律师全部被解雇,除非能证明拥有除纳粹德国外的他国法律资质;各城市街道凡是与相关的纳粹主义或帝国主义命名的,一律改成具有 社会 主义色彩的名字。纳粹德国占领的大部分东普鲁士被划归波兰,苏联指使波兰政府对该地区的德国裔居民进行种族清洗。因此,大批德裔居民逃离波兰,回到德国。

对于前纳粹德国的精英人才,苏联当然也不会放过将其收入囊中的可能,但是正如前文所述,许多像冯.布劳恩这样的精英人物害怕苏联的恐怖统治而逃往西方国家占领区(主要是美国占领区),因此落到苏联手中的有价值的人才不多,而且大都是投降或被俘的军人。

前德军第四集团军指挥官文森兹·穆勒(Vincenz Müller)中将于1944年7月向苏军投降并向苏联表明自己的反希特勒立场。他被关押在莫斯科附近的克拉斯诺戈尔斯克(Krasnogorsk)战俘营并参加了那里的反法西斯学校(die Antifa-Schule in Krasnogorsk)的学习班。1949年获释后,穆勒被安排到刚成立的民主德国,担任警察总督察、内务部副部长。

1953年,穆勒被任命为东德警察部队(KVP)参谋长,1956年任新改编的国民军的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然而,东德国家安全部(MfS)并不放心这位前纳粹德国将领,从1952年10月开始通过其私人秘书Heinz Sperling上尉对穆勒进行秘密监视。

穆勒在1955年、1956年曾代表民主德国政府在东柏林会晤当时的联邦德国财政部长弗里茨·谢弗(Fritz Schäffer,CSU),就德国与两德达成谅解的可能进行了会谈。他表示,民主德国的乌布利希特(Walter Ulbricht)政府即将被推翻,两德有可能统一。 1958年9月,前东德官方宣布,因穆勒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批准其退休的请求。

1943年1月,德军元帅保卢斯在斯大林格勒战场向苏军投降后,被送到战俘营

苏联手中最有名的人物当属前德军第6军团指挥官弗里德里希·保卢斯(Friedrich Wilhelm Ernst Paulus)元帅。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因部队被重重包围,无法逃脱,未避免全军覆灭,保卢斯元帅违抗希特勒的命令,于1943年1月向苏军投降,之后他先后被关押在不同的战俘营。他曾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出庭作证,很多人认为他应该像戈林、凯特尔、约德尔等元帅一样受审并被判刑。

然而,保卢斯没有被带回普通战俘营或监狱,而是被转移到了莫斯科附近托米利诺的一栋别墅,并配有厨师和勤务兵。那里还有另外外两位前德军将领,其中之一是上文提到文森茨·穆勒。享受这样的特殊待遇,预示他们将面临与其他战俘不同的命运。

1948年6月,保卢斯以帮助建立民主德国为由,请求回到德国的苏联占领区,但是未得到答复,相反,对他的监视加强了,其人身自由受到更多限制。奇怪的是,尽管1949年有足够的证据给他定罪,但苏联没有对他提出任何指控。

1954年保卢斯在东柏林出席新闻发布会

保卢斯的夫人和一对儿女生活在联邦德国,1949年他的夫人去世后,保卢斯再次申请返回东德。1953年9月,保卢斯与东德领导人乌布利希特会面之后,其请求得到批准。对此,他特别给苏联政府写了一封感谢信,此举让他成为西德民众心中的叛徒,然而他受到东德官方的隆重礼遇。

1953年10月26日,保卢斯终于回到德国,在东柏林,他受到东德统一 社会 党和政府领导的正式欢迎。他没有任何有影响力的职务,被安排了一个“卡瑟尼腾人民警察大学(die Hochschule der Kasernierten Volkspolizei)战争 历史 研究委员会负责人”的虚名。他被安置到德累斯顿附近的上洛施维茨(Oberloschwitz)一栋别墅中,并享受拥有手枪和西德欧宝 汽车 的特权。

然而东德政府对这位前元帅显然是不放心的,其日常生活受到秘密警察的监视,身边的工作人员是线人,他的信件被检查,电话和住所被监听。保卢斯为东、西德之间的交流做了一些工作。1955年开始,因 健康 原因淡出公众视线。1957年2月1日在别墅中去世。

无缝对接:从纳粹骨干到西德高官

在苏联占领区到后来的民主德国,对前纳粹党员或军、警人员的清查极其严密,东德官方定期向民间散发所谓《棕册子》,其中列出所有仍被东德政府通缉的在逃纳粹党员,任何加入武装部队的前纳粹成员一经查出,必马上开除并进行审讯。1949年民主德国成立后,只有12名前纳粹党员经严格审查后,被允许加入统一 社会 党。

相比之下,在联邦德国,前纳粹党成员能很轻易地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仕途也畅通得多。其中最具代表也是最具争议性的是汉斯·格罗布克(Hans Globke),他是从普鲁士帝国、纳粹德国到到联邦德国无缝对接的行政官员的典型。

格罗布克曾经是普鲁士帝国、纳粹德国内政部的行政律师,1938年7月,他升任助理部长。他领导编著了一系列种族歧视法案,诸如1935年颁布的《帝国公民法》、1937年颁布的《保护德国人遗传 健康 法》和《公民身份法》,他还帮助设计了盖在犹太人证件上的“ J”字样图章。

二战开始后,他多次前往占领地,参与指导将犹太人驱逐出境或送往集中营。格罗布克于1941年9月陪同纳粹德国内政部长威廉.弗里克 (Wilhelm Frick)访问附属国斯洛伐克,之后不久,斯洛伐克政府颁布《犹太法典》,成为迫害犹太人的法律基础,人们相信格罗布克的访问为斯洛伐克政府提供了帮助。

汉斯·格罗布克(左1)与纳粹帝国内政部长威廉.弗里克(左2)于1941年9月在纳粹附属国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

然而另一方面,格罗布克与地下反纳粹组织和民间团体保持联系,战后对前纳粹人员的审判中,他以证人身份参加,为公诉人作证。从1948年到1949年,格罗布克格洛布克担任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税务局副总裁。联邦德国成立后,他被康拉德·阿登纳总理任命为总理府国务秘书,后来成为阿登纳的私人顾问及核心团队成员。

匪夷所思的是,阿登纳在魏玛共和国期间担任科隆市长,因为拒绝与纳粹合作,他于1933年纳粹掌权后被解除职务,1934年“长刀之夜”中短暂被捕入狱,获释后流亡各地。944年7月暗杀希特勒失败后,阿登纳被怀疑参与其中,再次被捕。其任中尉的儿子亲自去柏林向秘密警察申诉,当年11月阿登纳获释。正因为他在纳粹时代的不合作,美国支持他出任之后首任联邦德国总理。一位纳粹的反对者却重用一名纳粹要员做自己的顾问,阿登纳的胸怀确实宽广。

1963年,汉斯·格罗布克出任西德首任总理阿登纳(左)的总理府国务秘书十周年,二人关系极为密切

所谓“总理府国务秘书”相当于联邦总理的办公室主人,其职责来自联邦政府《议事规则》(GOBReg)第7条,该规定至今未改变。格罗布克对阿登纳政府的决策发挥了重要影响。阿登纳经常与他一起在总理府官花园散步,就重要的政治决定征询他的意见,例如与以色列的赔偿协议。格罗布克向阿登纳提出了内阁人事建议,并负责监控内阁官员的忠诚度。他与基民盟/基社盟议会党团也保持密切联系,并管理基民盟的捐款。

1963年10月15日,阿登纳辞职四天后,向时任西德总统海因里希·吕布克(Heinrich Lübke)提出建议,授予格罗布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绩大十字勋章。同年,格罗布克退休,格罗布克准备移居瑞士,早在1957年,其夫人已在日内瓦湖的沙尔多纳(Chardonne VD)购买了土地并建造了别墅。

1963年秋天,沃州议会决定不准向格罗布克颁发居留许可。无奈之下,他只得放弃移居计划,他发誓要中断与瑞士的一切联系,当时的瑞士联邦总统路德维希·冯·穆斯(Ludwig von Moos)在议会宣布,瑞士政府因此避免了向他发布入境禁令。

关于格罗布克在战争期间的各项活动都被美国方面刻意隐瞒,其中最严重的包括希腊战区犹太人清洗行动及他与另一知名纳粹战犯艾希曼的联系。1961年5月,犹太裔法官弗里茨·鲍尔掌握到艾希曼在塞萨洛尼基处决两万余名无辜平民前曾与格罗布克洽商的记录,但是案件很快因为联邦情报局的介入,以证据不足为由而被迅速撤销。此外格罗布克的战时档案被列为不得向公众发布的机密。

与美国和西德政府对格罗布克的袒护不同,东德政府于1960年代初由政治局领导、国家安全部实施了大规模调查,目的是证明格罗布克是纳粹种族歧视法案和迫害犹太人的煽动者和组织者,并且与大屠杀的主要执行者艾希曼有联系。

1963年7月,由东德最高法院院长海因里希·托普利茨(Heinrich Toeplitz)主持对格罗布克的缺席审判,最终判决格罗布克反人类罪与种族灭绝罪成立,判处其终身监禁。虽然审判的实际作用,但是宣示了东德政府与西德政府的对立。

因为冷战,西德的去纳粹化虎头蛇尾,并不彻底。大批前纳粹份子被轻判、减刑、甚至被宣布无罪,还有许多潜逃到南美各国。以色列建国后,1949年成立的以色军事情报机构“摩萨德”致力于在全球范围追捕前纳粹人员,1962年将阿道夫.艾希曼从阿根廷绑架到以色列受审,堪称杰作。

出生于乌克兰的犹太人西蒙·维森塔尔先后被拘押在12个集中营,死里逃生活到战后。作为人数不多的大屠杀幸存者,维森塔尔开始了对纳粹战犯的不懈的追捕。1947年,他在维也纳成立了犹太文献中心,维森塔尔对前纳粹份子穷追猛打,绝不放弃。他跟踪调查了6千多起纳粹案件,让1千1百多名战犯被绳之以法。正是他追踪到艾希曼在躲藏在阿根廷的踪迹并通报给摩萨德,使得罪行累累的刽子手落入法网。

与魔鬼共舞:陪它下地狱

自古以来,乱世出各种各样的“雄”:英雄、枭雄、奸雄摩西、汉尼拔、凯撒、秦始皇、刘邦、项羽、曹操、李世民、成吉思汗、赵匡胤、拿破仑、斯大林、希特勒、丘吉尔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中有人名垂青史,有人遗臭万年,他们都是国家命运的主宰者,书写 历史 的人。

历史 绝不是偶然的,在特定的时刻,必然出现特别的人物来决定 历史 :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秦始皇灭六国,成吉思汗统帅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希特勒偏执地幻想优等的日耳曼人一统欧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论是福是祸,这都是注定的。这些主宰 历史 的人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也许是天使,也许是恶魔。他们带着使命来到人世间,全力以赴完成自己的使命:兴盛或者毁灭。

希特勒与“希特勒青年团”团员合影

具体到希特勒,早年的他是典型的失败者,游离在 社会 边缘,没有尊严。这是他人格扭曲、仇视 社会 的原因。他把对 社会 的仇视定向到对他认为的“劣等民族”、“有缺陷的人群”。在他的时代,德国正是一片凋敝、民心涣散的乱世,这个带着使命而来的“地狱使者”把自己的理论系统化成为《我的奋斗》,并一手创建纳粹党来贯彻之。

希特勒之所以能够将其“奋斗”付诸实践,得益于特定的国内外条件。打个比喻:如果说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是病变的细胞,当时的德国 社会 和德国人是他寄生的宿主,而英、法等国不在初期及时切除这病变的细胞,反而任由它吸收养分,促进它成长和扩散,最终成为致命的毒瘤。

在国际 社会 ,刚刚经历了一战、经济大萧条,英、法两国国力衰退,无力他顾,其主流政客们一厢情愿认为牺牲小国利益可以换来自己的安全与和平。结果是养虎为患,给自己和世界带来灭顶之灾。建政不久的苏联无法与西方世界建立正常的同盟关系,也无力对抗纳粹德国的兴起。大洋彼岸的美国出于自身利益,不愿介入欧洲事务。于是,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在国际 社会 得不到任何制约,可以为所欲为,公然践踏国际公约,以各种手段侵占他国领土,最终挑起世界大战。

在德国国内,希特勒以一手缔造的纳粹党为资本,在政治上逼退其他政党,最后用“国会纵火”这样的卑鄙手段将德国共产党清理出国会,使德国国会成了纳粹党的国会,纳粹主义通过立法成了德国的法律,德国进入纳粹专制时代。对于纳粹主义的怀疑者,希特勒毫不留情地清理和打压。

1933年希特勒当上“帝国总理”后,接连撤销了一批不支持纳粹主义的市长,第一批遭撤职的就包括时任科隆市长康纳德·阿登纳(Konrad Hermann Joseph Adenauer)——后来当选战后联邦德国的首任总理。生性多疑的希特勒对身边的追随者同样毫不留情。

1934年6月30日至7月2日,希特勒亲自指挥党卫军和秘密警察(盖世太保)在全德范围内对纳粹党进行了一次政治清洗(史称“长刀之夜”),拘捕了上千名被怀疑不忠诚者,处死数百人,其中包括早期跟随希特勒打江山的纳粹冲锋队首领罗姆。

经过政治清洗,希特勒牢牢掌控了党卫军和国防军,保证了自己的政治安全。

对于德国民众,希特勒、戈培尔等人极尽所能,发挥其蛊惑、煽动能力,不遗余力地给民众洗脑。虽然希特勒文化水平极其有限,但是他却擅长演说,其滔滔不绝地脱稿演讲,加上特点鲜明的肢体语言,为他带来大量粉丝。当时留下大量希特勒演说的声像资料,几乎都是万人空巷、巍巍壮观。

单从演说能力来说,在内向木讷、不善言辞的日耳曼人中,希特勒可谓出类拔萃的佼佼者。组建纳粹党的第四年——1924年,希特勒得到一位“天才的宣传家”,后来成为纳粹理论权威、党内第二号人物。他就是保罗.约瑟夫.戈培尔(Paul Joseph Goebbels)。这位海德堡大学的哲学博士长期担任纳粹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长,是德国纳粹化的主要推手。1933年就任纳粹宣传部长,两个雨后即开始在大学焚烧非德意志思想家、作家的书籍,并开始系统地清洗文化界、知识界。

除了强力控制德国的意识形态何文化教育,戈培尔在给德国民众洗脑方面也“功不可没”,他的权威理论解释与希特勒的即兴演说相宜得彰,成功地迷惑、控制了大多数德国民众。

纳粹理论权威戈培尔:“如果你说的谎言范围够大,并且不断重复,人民最终会开始相信它。在谎言被确信期间,国家可以阻隔人民对谎言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后果的了解。”

对于“洗脑”,戈培尔总结出一套理论:“ 如果你说的谎言范围够大,并且不断重复,人民最终会开始相信它。在谎言被确信的期间,国家可以阻隔人民对谎言带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后果的了解。 ”可见,戈培尔很清楚纳粹理论是谎言,但是通过不懈的、全方位的洗脑,谎言会被人们相信,从而达到特定的目的。

为了实践自己的“谎言效应”,戈培尔成立德国文化协会,强迫媒体从业人员入会。通过收购、控股、清洗、审查、停刊等手段,全面控制德国媒体。对媒体发布每日指令,所有的报刊都必须与指令保持一致,否则强制停止出版。戈培尔还通过强制集体收听纳粹广播、所有公共场所都必须配备收音机、刑罚严惩收听国外电台等手段控制民众。

尽管德国民众是纳粹专制统治的受害者,但是,他们并不是无辜的。尽管纳粹用了各种流氓、暴力手段清除了其他政党,但是,它是被德国民众投票选举进入国会的。纳粹德国晚期出现了“白玫瑰”、施陶芬堡这为数不多的叛逆,然而在12年的黑暗统治时代,大多数时候、大多数德国人是认同、接受纳粹的,或者是沉默的。可以说当时的德国民众是纳粹疯狂集权专制、亡国、祸害全世界的帮凶,国破家亡也是他们应得的报应。

假如—— 历史 是冷冰冰的,没有假设。但是我们不妨假设:假如1921建党到1933年掌权,希特勒的一系列扩张特别是种族主义举措、暴力行动受到魏玛政府和法律的有效制约和惩罚,假如他们得不到容克地主和工商界的支持,假如德国人对特勒的煽动打问号、不认同纳粹理论、反对纳粹的种种非法暴行,他们会投票给纳粹党,将它推进国会吗?

假如德国民众不接受、不配合纳粹执政后推行的种种专制集权统治、种族清洗政策,甚至加以反抗,纳粹统治能够在德国畅行无阻吗?毫无疑问,沉默的大多数德国民众是纳粹的受害者,更是帮凶。“白玫瑰”英雄苏菲.绍尔总结得非常到位:“毕竟,有些人要做先驱,因为我们所写的,说的,也被许多人认同,但他们不敢像我们一样表达出来。”

神降下大洪水,惩罚崇尚暴行的、堕落的亚当的后代。纳粹时代与魔鬼共舞的德国民众,遭到了神的惩罚。

德国联邦警察主要的四个机构

优质回答二元化的警察组织模式由于受德国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德国警察系统主要呈现为二元化的特征,即德国的警察系统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联邦警察机构,受联邦内务(政)部领导;一部分是州警察机构,受州内务(政)部领导。联邦警察机构与州警察机构是组织上相互独立的两级警察机构,“他们各有自己的管辖权限和分工,他们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两级警察组织各有分工,在业务工作中互相配合,如在工作中出现矛盾或发生冲突,则通过全国内政部长联席会议解决。

德国联邦警察机构主要有联邦刑事警察局(署)、联邦边防警察局(署)、联邦水上警察局(署)和联邦铁路警察局(署)等,他们均受联邦内务部领导。联邦刑事警察局的总部在韦斯巴登,它是1953年根据联邦关于联邦警察局的法律建立起来的,“它是联邦德国的刑事侦查中心,向联邦内务部负责。

联邦刑事警察局的基本职责是侦破跨州界和跨国界的犯罪案件;保证重要人物的安全;协调各州刑事警察机构的工作;为全国警察机构提供刑事技术鉴定服务和犯罪信息咨询服务;指导各州刑事警察机构的工作;同国际刑警组织开展业务联系;收集全国犯罪活动的情报;为全国警察机构培训专门的侦查人才等。

2.“联邦边防警察局也是德国打击犯罪的一个重要工作机构,他创建于1951年,是一支直接对联邦内政部长负责的警察部队,“联邦内政部警察事务司专设一名联邦边防督察长,分管边防事务。”联邦边防警察类似于我国的武装警察部队,他们住在兵营,是一支机动化的联邦警察队伍。

联邦边防警察局的主要职责是维护边境安全和进行边境检查;在边界前沿地区消除危险和平定骚乱;缉捕各种刑事犯罪分子尤其是恐怖犯罪分子;警卫政府首脑机关、国宾馆和重要机场等;保卫外国使领馆以及来访外国贵宾等;支援各州警察机构评定骚乱的紧急行动;协助联邦警察局搞好国家领导人的警卫等。

3.由于德国境内水路众多,内河航运在全国交通运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德国设立了专门的联邦水上警察,

4.联邦铁路警察设立于1835年,他们“向联邦交通部长负责,……主要任务是维持铁路设施领域的安全与秩序。”

关于二战德国

优质回答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阿道夫·希特勒,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1921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被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即国社党(缩写音译为:纳粹党(德文:Nazi,即Nationalsozialismus的缩写)的主席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头号战犯。世界近代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人物。著名的演讲家、政治家和冒险的军事家、心理学家、画家。

[编辑本段]姓氏的由来

邓尼茨:卡尔•冯·邓尼茨[1](Karl Dönitz,1891年9月16日——1980年10月24日),德意志第三帝国第二任(也是末任)元首(兼任总理),作战部部长,武装部队统帅,北部战区与民防司令,海军总司令,潜水艇部队司令,海军元帅,德意志民族国家社会党党员,希特勒死后接任德国国家元首,纳粹主要战犯之一。

[编辑本段]邓尼茨生平

1891年9月16日:生于柏林近郊小镇格林瑙,幼年丧母; 1910年:加入德国海军,任帝国舰队“汉莎”号巡洋舰见习水手; 1912年秋季:任“布雷斯劳”巡洋舰海军候补军官; 1916年10月:以少尉军衔服役于德国海军U—39号潜艇; 1917年2月:以U-68号潜艇艇长身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10月:于海战中被英军俘虏,监禁于约克夏战俘集中营; 1919年7月:返回德国,再度加入海军; 1935年:任纳粹德国潜艇第一区舰队司令; 1936年:任海军潜艇部队总司令; 1943年1月:任海军总司令,同年被授予海军元帅军衔; 1945年5月1日:接任纳粹德国国家元首和最高司令; 1945年5月2日:在米尔维克——弗伦斯堡组成新政府; 1945年5月8日:代表纳粹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5月23日:被英国当局逮捕; 1946年10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被判有期徒刑10年; 1956年:刑满获释,从事自传的编写工作. 1980年12月24日:病逝。

[编辑本段]全文介绍版本一

1918年10月4日,德国潜艇“UB68”号巡弋在西西里岛附近。艇长在夜间发现了敌人的一个护航船队逼近。潜艇立即浮上水面进行射击,命中了一艘轮船。接着,艇长下达潜水命令,天窗在几秒钟之内就关闭了。紧接着,意外的事故发生了…… 潜艇头部沉重,像一块石头似的直向海的深处下沉。水手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不能设法阻止艇的下沉,水的压力就会把艇压碎。 深度表指向了90公尺。当水手们惊慌失措的时候,艇长发出命令,要把主水柜的空气充满。除此之外他没有其他选择。 压缩空气发出咝咝的声音冲进主水柜,并把水压了出去,艇身静止了几秒钟之后,如同离弦之箭似的向上冲去,浮出水面,暴露在敌人护航船队的包围之中。 潜艇立刻就被击沉。在获救人员之中也有“UB68”号的艇长邓尼茨。他虽然损失了一艘潜艇,但是他却发现了潜艇攻击的一种新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邓尼茨是潜艇部队司令,后来升任海军总司令。1959年,英国海军大臣肯宁安海军上将曾这样评论他:“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当德国放弃了侵英计划之后,邓尼茨想出了什么绝招来征服我们。他那永不停息的战略,其要点就是以炸沉我们的商船为手段,达到慢慢葬送我们的目的。他知道,大西洋是德国争取胜利的唯一战场,他极力反对把兵力分散于地中海,甚至北海。我要再次指出,这是唯一正确的见解。邓尼茨是继荷兰人德路特之后对英国最危险的敌人。” 毫无疑问,邓尼茨是一位有才干的海军将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潜艇指挥官,他把自己丰富学识运用到了战场上。 1891年,邓尼茨出生于柏林。他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他早在巡洋舰“布雷斯劳”号上实习时,就获得了初步的军事经验。他在魏玛的一所高中毕业之后,就入皇家海军任候补军官,在“赫尔塔”号上完成了舰上训练,最后毕业于弗伦斯堡-米尔维克海军学校的特别班 “布雷斯劳”号曾在1912年的巴尔干战争中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军舰一道为保护欧洲的利益而被派往地中海。11月初,“布雷斯劳”号开到小亚细亚,参加了对门的内哥罗的封锁行动,并于1913年5月被派往阿尔巴尼亚参加国际登陆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邓尼茨已是海军少尉。首先,“布雷斯劳”号在阿尔及利亚的波尼港突然袭击了正在装载的法国殖民军队。然后又和“居本”号一道被转让给土耳其,成为土耳其海军的主力。舰上官兵担负了训练土耳其官兵的任务,直到土耳其加入了同盟国,这两艘巡洋舰才归回原来建制。 邓尼茨服役的“布雷斯劳”号,曾轰击了俄国油港诺沃罗西斯克的油库和14艘俄国轮船,击沉过俄国战列舰“罗斯特拉夫”号,并于1915年3月初破坏了费奥多西亚的鱼雷制造厂。当“布雷斯劳”号需要大修时,舰上官兵被配属于岸上部队,担负防御英军在达达尼尔登陆的任务。邓尼茨则被派往驻加利波利的一个航空大队,在那里担任观测员和机场导航员。工作中成绩优良。 1916年3月,邓尼茨晋升中尉,9月被调回德国并派往潜艇部队服役,直至1918年10月4日因潜艇沉没而被俘。 潜艇被摧毁使他认识到,对敌护航船队的攻击不能仅*两艘潜艇,而必须使用一个潜艇群方能成功。 这种想法虽然产生,但离实现还差得远。邓尼茨于1919年7月从英国的俘虏营被遣返德国之后,立即回到海军继续服役。他未曾忘却他的潜艇群战术,并为此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邓尼茨于1921年晋升上尉,被派到波罗的海海军军区司令部服务,然后调到鱼雷监察部和驻柏林的海军总司令部。1928年,他晋升为海军少校,并任第4潜艇队队长,终于获得了发展潜艇群战术的机会。他进行了拂晓战与夜战的训练,并不断地证实了它们的效能。 1933年,邓尼茨晋升海军中校,并调任训练巡洋舰“恩登”号舰长,负责海军学校学生的训练。1935年10月,邓尼茨在晋升海军上校后担任“康迪根”潜艇队队长。这是依照德英1935年7月签订的舰队条约而成立的第一支德国潜艇部队。一年之后,他掌握了所有潜艇的编制情况。 邓尼茨担任潜艇队队长是称职的。自1918年以来,他的思想就未曾离开过潜艇。他要求把潜艇编为集群,主张建造中等吨位机动灵活的潜艇。他的意见均被,当他完成战术编组和潜艇司令部中央指挥系统的组建工作之后,又继续发展他的理论。他不仅要把各潜艇编为集群,更要实施中心指挥的夜间攻击。这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不同的。那时的潜艇只是单独对敌作战,而无战术上的统一指挥。 1939年元月,雷德尔海军元帅向*提出了Z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建造大型水面舰只编成战斗群,从德国的港湾经由北海而直插大西洋,以攻击英国的生命线。这一大型水面舰队计划将于1948年建成。 Z计划与邓尼茨的构想不相符合。按照当时的海军上校邓尼茨的意见,德国的地理位置不合适建立战斗群在大西洋上使用。因为英国面对着德国的各个港湾,并且恰好能挡住德国舰队的出海航路。还能控制其在大西洋上的作战路线。此外,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没有修理场所,一旦舰只被击中,其出境就很困难。还有一个不利条件:英国可以使用陆上飞机来攻击德国的水面舰只,而德国由于距离太远则不可能做到。与雷德尔相反,邓尼茨已经看出了空军的重要性,他认为飞机将发展成为一个决战的军种。1948年才能完成的大型水面舰只建造计划,势必与这种趋势相违背。鉴于德国在海上毫无防卫力量,邓尼茨要求建造三百艘供第一线使用的潜艇,因为只有这种水下舰只才适合实施切断英国生命线的任务。 今天的英美研究战争的人士都认为邓尼茨的见解是正确的。他们说,如果邓尼茨的潜艇建造计划被批准,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必然是另一种结局。昔日的敌人认为,德国这一战争指导的错误构想,是其总体战略的一个决定性错误,它也造成了德国潜艇和邓尼茨海军元帅的悲剧。 当9月1日战争爆发而英国也同时宣战的时候,德国海军只有57艘潜艇,其中只有26艘能担负作战任务。因此每次只能派出8艘,之多9艘,而这样的兵力要去对大不列颠帝国的所有交通线进行决战实在是太少了。要让潜艇担负对英作战的主要任务,至少必须经常保持90艘与敌周旋,可见当时邓尼茨所要求的三百艘潜艇是绝不可少的。 尽管德国潜艇数量不多,仍然参加了战斗,而且在战争初期的数月内还获得了极大的成功。1939年9月,德国潜艇击沉了40艘舰船,其总吨位为153000吨。德国海军还用鱼雷击中了英国的战列舰“皇家橡树”号以及航空母舰“勇敢”号。这些辉煌战绩完全归功于邓尼茨的卓越指挥。 早在9月3日,他就命令各潜艇艇长依照海上战利品条例进行商业战。不久就发生了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相似的时间:U30号潜艇击沉了载有无辜妇孺客轮“雅典”号,导致海战更激烈地进行。英国海军部命令各商船采取防潜措施,夜航时也须熄灭灯火。邓尼茨则更肆无忌惮地实施潜艇战,并命令对所有船只不加警告即行攻击。 1939年10月,邓尼茨晋升海军少将。同月,他提出一份意见书,强调缩短航路进入大西洋的意义,并建议在挪威的德伦斯哈姆港设立一个最优良的潜艇基地。 1940至1942年的三年中,德国潜艇创造了辉煌的战绩。邓尼茨改进了他的潜艇集群战术,使人们对于这些海洋中的“灰狼”无不闻风丧胆。他让海军的远程搜索机构报告敌人船只的位置,并随之利用无线电指挥各潜艇群去攻击这些目标。同时,各潜艇群还攻击敌人的护航船只,使之陷入混乱,再行攻击别的船只。 1943年3月,邓尼茨的成功达到了最高潮。他的潜艇曾在二十天内击沉敌舰75万吨。英国海军史学家罗斯基尔上校曾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我们感到,虽然没有人肯承认,我们的失败是注定了。” 1940年,邓尼茨晋升海军中将。1943年元月30日,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因与*意见不合而获准辞职,邓尼茨即由雷德尔推荐而继任海军总司令,并晋升海军元帅。 这时,海战出人意料地激烈起来,邓尼茨发觉,虽然他的潜艇部队官兵勇敢,战术成功,但总的趋势已完全改变,大西洋海战必将归于失败。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在烟幕中浮出水面并加以伪装的潜艇,突然遇到敌机的攻击并被击沉,令人不胜惊诧,不知敌机如何能够发现这些伪装良好的潜艇。 原来,英国的远程轰炸机装备了一种新式的、准确程度极高的定向器。即所谓“鹿特丹器材”,从那时起,德国潜艇蒙受的损失不断增加,迫使邓尼茨暂停作战研究对付方法。 英国不仅依*新式定向器,而且还采用了一种新的护航战术对付潜艇群战术:各运输船队由飞机掩护,机上的定向器可以探知潜艇动向,船队侧面,则有反潜舰只实施警戒。北大西洋的空中被严密封锁了,迫使邓尼茨撤回所有的潜艇,这样,盟军的护航作战反败为胜了。 1943年6月1日,邓尼茨又派出435艘潜艇去攻击敌人的护航船队。此时,一种新型潜艇研制成功。这种潜艇的水下航速由7节增至16到18节,并且依*一种吸气装置能在水下停留更长时间。可惜这种潜艇未能大量投产。由于盟军对德国造船厂的轰炸,使邓尼茨终未获得海战形势的转机。 1945年,邓尼茨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被*任命为总统。*自杀后,他还在对德国国民的广播中发表了悼词。 邓尼茨做了三个星期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德国总统。他决定继续同东方作战,以免使德国军民陷入俄国人手中。为此,他还请求英美帮助,他的要求被艾森豪威尔严辞拒绝。邓尼茨本人最后被投入俘虏营。 在国际军事法庭受审判的时候,邓尼茨被指控的罪行是:指挥罪恶的海战和参与侵略战争的准备工作。审判过程中被告一方的辩护证明,邓尼茨并未采用犯罪手段指挥海战,因之在这一方面被宣判无罪,但因第二条罪行成立而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宣判之后,邓尼茨被押往施潘道监狱服刑。1956年10月刑满释放后定居于奥米莱。 泽特在其所著《德意志近百年史》一书中对邓尼茨任德国总统的几天评论道:“自斯大林格勒市和阿拉曼之战以后,战争已失去了军事意义。但在这八天内,邓尼茨指挥继续作战,使几百万德国军民脱离开俄国而转入西方……”。 德国海军元帅、纳粹德国潜艇部队奠基人邓尼茨 评价 邓尼茨主张击败英国的关键在于切断其海上交通线,以经济战来击败海上强国英国.而最适合执行这一战略任务的莫过于潜艇.他主张大量建造中,小型潜艇,对商船进行袭击战,破坏英国大西洋海上交通线.在潜艇的使用上,他强调把潜艇派到对方运输频繁而潜防御薄弱的海区活动,以取得最大的战果.在作战手段上,他主张采取"狼群战术",即多潜艇集群作战,实施近距离夜间水面攻击.德国潜艇运用此种战术击沉大量英国船只,曾给同盟国海上运输造成严重后果. 邓尼茨重视海空协同,在他的反复要求下德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航空部队--第40轰炸机联队.这只装备有FW-200运输机改装的"神鹰"飞机的空军部队主要负责与潜艇协同作战,报告同盟国护航运输队的方位与兵力组成.但由于空军元帅戈林对海空协同的轻视,以及FW-200运输机本身技术性的缺陷,海空协同效果并不是很好. 1942年底以后,英国,美国加强了护航制度,改进了反潜兵力兵器和反潜措施,使缺乏足够空军支援的德国潜艇遭受打击,德国的潜艇战最终失败.但应该肯定的是邓尼茨敢于顶住压力,舍弃大型舰艇正面战而采取潜艇战的判断能力.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其自传中以及英国海军军官罗斯基尔在其所著<海上战争>中均对其军事才能以及过人的判断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邱吉尔在回忆录中认为邓尼茨和德国潜艇是德国对英国海军最大的威胁,而罗斯基尔在战后得知纳粹政府醉心于大型舰艇建造的Z计划,并没有全力建造潜艇时感到十分不可思议.这些都是对邓尼茨和他的潜艇部队最好的证明.

[编辑本段]全文介绍版本二

1891年,邓尼茨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贵族家庭。他l9岁加入德国海军,从此开始了长达35年的海上冒险生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邓尼茨时任轻巡洋舰"布雷斯劳"号上的一名尉官。l9l6年,邓尼茨被调往潜艇部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潜艇,但他立即迷上了这种新型海战武器,并由此踏上了他辉煌的海军事业起点。两年后,邓尼茨升任UB68号潜艇的艇长,在地中海战区执行任务。邓尼茨与德军最富冒险精神的潜艇指挥官施泰因鲍尔共同研究了潜艇攻击的新战术,把传统的潜艇攻击的时间由白天改到夜晚,在夜色掩护下溜过敌方驱逐舰警戒线,直接向商船发动攻击。 1918年10月3日,在与英舰的一次战斗中,邓尼茨指挥UB68号潜艇躲过了英军驱逐舰并击沉l艘商船,然后悄然撤出。但邓尼茨指挥UB68在潜航时突然失控,被迫上浮,暴露在英军驱逐舰的正前方。在英舰炮火的密集轰击下邓尼茨只好下令弃艇。他和艇员们成了俘虏,被送往英国关押。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的潜艇部队不复存在,获释回国的邓尼茨转入水面舰艇服役。 1934年9月,德军重新组建潜应部队。邓尼茨被任命为为海军“首席潜艇官”接着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对邓尼茨极为赏识,把有关艇艇的发展计划、战略战术、训练等所有事宜都交给他全权处理。邓尼茨大权在握,终于可以一展宏图了。在短短4年间,他使德军潜艇部队发展为一支几乎要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演上力量。在战前的日子里潜艇部队是德国海军中的“宠儿”。邓尼茨亲自选拔和训练潜艇部队官兵,不遗余力地向他们灌输自己的作战思想。他视潜艇兵为自己的孩子,每当潜艇出海归来他都亲自到码头迎接,官兵们称他为“教父”。对他无比忠诚。他且大的愿望是向英国人雪耻复仇。他把这种意志也传输给了潜艇都队的官兵们。从而训练出了一批凶狠狡诈的海上杀手。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9月3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在海上则对德实行封锁。然而,英国政府宣战的话音未落,邓尼茨的U-30号潜艇即大开杀戒,把英国客轮"雅典娜"号送入了淹底。德国潜艇随即倾巢出动,向英国舰船全力攻击。尽管邓尼茨的潜艇数虽不多,但仍创造出了耀眼的战绩,其中U-47号潜艇躲过英军层层警戒,潜入英国斯卡帕湾基地,一举击沉英国战列舰“皇家橡树”号,轰动一时,邓尼茨因此晋升为海军上将,就任潜水舰队总司令。 从1940年3月,德国潜艇共击沉舰船200艘。l940年夏季,德军占领法国。这使得德国潜艇进出大西洋的航程缩短了80O海里。可以直接进出大西洋腹地,不必为溜过英军封索的海域而浪费时间与燃料。同时,德国的潜艇数量迅速增加。邓尼茨将潜水舰队指挥部迁到法国,以法国沿海港口为潜艇基地,放出一批批“狼群”向英国船队展开全面攻击。“狼群”战术立显奇效。从6月到11月,德国潜艇共击沉舰船272艘,共计1,395,000吨,这是“狼群”狩猎的第一个“黄金时日”。在整个作战期间,邓尼茨对每一艘潜艇都实施严格控制.只有在开始攻击时才让他的艇长们自由发挥。但何时攻击和何时做出战斗则由他来决定,并要求严格执行。邓尼茨的"狼群"在大西洋肆意施虐,使盟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丘吉尔称:"在战争中,我唯一担忧的就是潜艇的威胁……对我来说,这方面的战斗,要比英伦本岛的空中决战更加令人担心。 为了扼制并挫败"狼群"的攻击,英、美海军开始全力实施反潜作战。随着强大的护航舰队的建立,严密的空中、海上监视网的形成,特别是用于反潜作战的新型雷达和新型深水炸弹投入实战,盟军在大西洋上布下了围捕"狼群"的天罗地网。"狼群"的末日到了。德目潜艇的受损数量不断增多,最终不得不于l943年5月下旬退出大西洋。大西洋之战以盟军的胜利而告终。邓尼茨使出浑身解数,力图挽回败局。他下令建造使用通气管的XXI型潜艇,但新潜艇的建造受盟军战略轰炸的影响,直到1945年4月才正式服役出航。此刻,邓尼茨已不可能有所作为了。然而邓尼茨的官运却始终吉星高照,由于希特勒的赏识,他于1943年出任海军总司令,又晋升海军元帅。希特勒自杀前,指定他继任国家元首,做了3个星期的首相。 1945年5月8日,邓尼茨签署文件,宣布德国无条件投降。他本人于22日被盟军俘虏,判处10年徒刑。1956年,邓尼茨刑满出狱,赋闲在家,直到1980年病逝。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尼茨宣布投降时,由他一手调教指挥的德国潜艇部队却拒绝放下武器。随着总部下达的一道代号"彩虹"的暗语命令,尚存的200多艘德国潜艇在世界各地全都凿艇自沉。这是"狼群"的最后一次疯狂。

[编辑本段]邓尼茨的历史评价

邓尼茨主张击败英国的关键在于切断其海上交通线,以经济战来击败海上强国英国。而最适合执行这一战略任务的莫过于潜艇。他主张大量建造中,小型潜艇,对商船进行袭击战,破坏英国大西洋海上交通线。在潜艇的使用上,他强调把潜艇派到对方运输频繁而潜防御薄弱的海区活动,以取得最大的战果。在作战手段上,他主张采取“狼群战术”,即多潜艇集群作战,实施近距离夜间水面攻击。德国潜艇运用此种战术击沉大量英国船只,曾给同盟国海上运输造成严重后果。 邓尼茨重视海空协同,在他的反复要求下德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航空部队——第40轰炸机联队。这只装备有FW—200运输机改装的“神鹰”飞机的空军部队主要负责与潜艇协同作战,报告同盟国护航运输队的方位与兵力组成。但由于空军元帅戈林对海空协同的轻视,以及FW-200运输机本身技术性的缺陷,海空协同效果并不是很好。 1942年底以后,英国,美国加强了护航制度,改进了反潜兵力兵器和反潜措施,使缺乏足够空军支援的德国潜艇遭受打击,德国的潜艇战最终失败。但应该肯定的是邓尼茨敢于顶住压力,舍弃大型舰艇正面战而采取潜艇战的判断能力。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其自传中以及英国海军军官罗斯基尔在其所著中均对其军事才能以及过人的判断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邱吉尔在回忆录中认为邓尼茨和德国潜艇是德国对英国海军最大的威胁,而罗斯基尔在战后得知纳粹政府醉心于大型舰艇建造的Z计划,并没有全力建造潜艇时感到十分不可思议。这些都是对邓尼茨和他的潜艇部队最好的证明。

[编辑本段]邓尼茨所著书籍

《十年和二十天》 《我风云变幻的一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求德国第三帝国帝国大元帅戈林的资料

优质回答戈林

赫尔曼·戈林

(1893~1946) 纳粹德国元帅,法西斯德国首要战犯之一。1893年1月12日生于罗森海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空军上尉,任飞行中队长,得过最高战功勋章。战后在丹麦任民航试飞员。1921年学习国民经济和历史学。1921年与A.希特勒相识。1922年加入纳粹党,希特勒委以整编和领导冲锋队重任。1923年参加希特勒暴动,失败后逃往奥地利。1927年回国,参加纳粹党竞选活动。1928年为国会议员。1932年任国会议长。1933年任不管部长,航空总监、普鲁士总理、内政部长、狩猎部长,利用国会纵火案镇压共产党人和反法西斯主义者。建立国家秘密警察(盖世太保)和集中营。1935年兼任航空部长和林业部长。1936年任扩军备战的“四年计划”的全权总代表。1938年获陆军元帅称号,1939年被希特勒立为继任人,1940年获德国元帅称号。对英空战失利后,政治影响骤减。

戈林是纳粹党的主要领导人,纳粹法西斯国家的重要设计者,第三帝国建立空军、重整军备和实行战时经济的主要主持人。他多次充当希特勒的巡回大使,利用职权搜刮犹太人的财产,并大肆掠夺被占领国家的财富和艺术珍品。战争末期试图取代希特勒与同盟国谈判,1945年4月被希特勒撤职。同年 5月8日被美军俘获。1946年10月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刑前于10月15日在纽伦堡服毒身死。

补充赫尔曼·威廉·戈林(1893-1946)帝国元帅

纳粹德国的第二号要人,德国进行侵略战争的元凶之一。他既是德国法西政治、经济与军事的首脑,也是制定奴役劳工计划、镇压残杀犹太人和其他种族的主谋,因此,纽伦堡审判判定他是“仅次于希特勒而集全体被告罪恶活动之大成的人物”。

1893年1月12日,戈林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外交官家庭。12岁时被送进卡尔斯鲁赫的军校,16岁时又进入柏林附近的格罗斯利希特费尔德高级军校。他对军校的学习和生活非常满意。 1912年戈林从军校毕业后进入驻米尔豪斯的步兵团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米尔豪斯被法军占领,他两次率突击队打入该城。他注意到空军在当时和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想方设法进入空军。1915年,戈林从飞行学校毕业后,驾机重返前线,立志要作最出名的战斗机飞行员。1917年因作战勇敢,获得3枚勋章。次年获最高战功勋章,并担任德国空军的王牌--里希特霍芬战斗机大队大队长。

战争结束后,戈林先后到丹麦和瑞典闯荡。1921年回国,进入慕尼黑大学学习。他对《凡尔赛和约》的条款极为不满,听了希特勒的讲演后,觉得与他的思想完全合拍,遂主动参加纳粹党。1922年戈林投*希特勒后,希特勒把从失业者中招募算来的冲锋队员交给他。戈林按正规部队的要求,把他们组织起来,成为冲锋队指挥官,戈林很快就成为希特勒不可或缺的左右手。1923年5月1日,戈林佩戴着勋章参加啤酒店暴动,大腿中枪,被迫流亡瑞典和奥地利。由于受伤不能及时治疗,为减轻痛苦,每天注射吗啡,戈林逐渐对吗啡上了瘾,变得意志消沉,嗜毒如命。

1927年大赦后,戈林回到德国,先后任数家飞机公司和汉莎航空公司的顾问。次年国会选举,戈林成为纳粹党12名国会议员之—。1932年,戈林当选为议长,成为第一流的政客。1933年初,希特勒担任总理后,戈林任不管郭长,兼任普鲁士的内政部长。他利用职务之便,以4万冲锋队、党卫队、钢盔队人员组成一支辅助警察部队,牢牢控制了占德国面积2/3的普鲁士的局面。他利用“国会纵火案”,逮捕纳粹的反对者,巩固希特勒政权。同年4月,他把政治警察改为国家秘密警察,即盖世太保。不久,他取代巴本成为普鲁士总理。他没法使希特勒相信,罗姆可能策划政变,促成希特勒血洗冲锋队。1933年5月,他被任命为航空部部长后,立即着手准备建立空军。

西班牙内战时期,戈林秘密派出空军参战。他让飞行员不断轮换,让尽可能多的飞行员积累实战经验。1938年2月,希特勒接管整个武装部队指挥权后,授予他元帅军衔。1940年7月,希特勒又授予他位居其他元帅之上的大德意志帝国的帝国元帅军衔。他还获得独一无二的大十字勋章。

戈林仇视犹太人,在主持德国经济后,就着手掠夺犹大人的财富,把犹太人驱赶出国,只留下他们的财产。提议在城市建立犹太人隔离区和犹太人移民局,通过屠杀来最后解决犹太人问题。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悍然发动侵波战争,希特勒在演说中宣布,如果战争时期他遇到不测,戈林将成为他的继承人。这样,戈林就获得了希特勒法定继承人的地位。在侵波战争中,戈林出动他的机群对波兰空军突然袭击,使波军的许多飞机毁于地面。德国的轰炸机还对波军的防线和城市进行狂轰滥炸,使许多城市化为灰烬。戈林的空军对于使波兰抗战三周就被迫投降起了重要作用。

空军在侵波战争上的胜利,使戈林更加野心勃勃,狂妄自大,总以为空军能够解决战争中的一切问题。1940年5月24日,德国装甲部队已经到达距离敦刻尔克20英里的阿运河地区,准备对处于包围圈中束手待擒的30多万英法联军实施围歼。但希特勒突然命令陆军停止前进,把消灭敌军的任务留给空军。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戈林向希特勒建议用他的空军来单独消灭被包围的敌军,以减少宝贵的装甲部队的损失。实际上戈林是要为空军取得最后决战的机会,捞取“唾手可得”的胜利果实的荣誉。但由于气候恶劣影响了德国空军攻击的效果,同时德国空军还受到英国新型喷火式飞机的有效抗击,故而戈林的空军虽然破坏了敦刻尔克港口,炸沉243艘英国运输船,但戈林向希特勒夸下的歼灭英国远征军的海口,并没有兑现。英法联军在德军的鼻尖下从敦刻尔克海滩上夜以继日地撤离,创造了历史的奇迹。

德军横扫西欧以后,1940年8月,希特勒发布从空中和海上消灭英国海空军,为登陆英伦三岛扫除障碍的命令。戈林认为单*空军就能使英国屈服,海军也认为只有取得制空权,才能渡海作战。戈林组织并发动代号为“鹰”的对英国大规模空中攻势。戈林深信4天内就能摧毁英国战斗机在英国南部的防御,2-4周就可以完全摧毁英国皇家空军。早在7月,戈林就指挥空军对英国的港口和军舰进行不断的试探性攻击,企图引诱英国战斗机出来作战,但未得逞。

8月15日,戈林把他的3个航空队的大部分飞机都投入英伦空战,共出动战斗机1149架次,轰炸机801架次。德英空军战斗的结果是,德军损失75架飞机,皇家空军损失34架。按这个比例,德国很难战胜英国空军。

从8月24日到9月6日,戈林平均每天派出1干多架飞机,正确地把摧毁英国空军防御力量的核心——战斗机作为主要目标。德国空军数量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英国前线机场都遭到巨大的破坏,指挥空战的通讯系统也处于被摧毁的边缘。被击毁和严重损伤的战斗机达446架,飞行员的伤亡已达1/4,局势对英国皇家空军非常不利。德国空军如果坚持作战,英国就会完全丧失空中防御力量,德军的登陆作战就有可能成功。然而就在这一关键时刻,德国空军的战略改为大规模夜袭伦敦。事实证明,这是戈林的第二个重大失误。这一变化,拯救了被打得晕头转向的皇家空军,为皇家空军恢复元气提供了喘息之机,成为史无前例的英伦空战的转折点。由于戈林不能取得制空权,9月17日,希特勒开始无限期推迟“海狮”计划的实施。戈林因在英伦空战中没有取得希特勒所期望的、他曾经在其它战场上取得过的惊人胜利,使德军无往不胜的神话第一次破灭,而在希特勒面前开始失宠。此后,戈林就把指挥空军实际作战的权力委任给别人,自己退到第二线。

在准备入侵苏联的计划中,希特勒指定戈林负责掠夺苏联经济财富工作,夺取苏联的经济资财,供德国使用。戈林把已被德国占领的国家的经济并入德国战争经济之中。1942年冬季,苏军发动冬季攻势,在斯大林格勒包围德国第6集团军以及第4坦克集团军一部。在最后讨论被围部队坚守或是突围的时候,戈林满面春风地出现在会议室,庄重地向希特勒保证,可以通过空运接济被围部队。戈林的一句大话,使希特勒坚定了不准突围的决定。此后戈林不断被希特勒叫去汇报,他总是借口天气忍劣,不能按计划出动飞机.保证一旦天气好转,如数把给养运到。但是一直到1943年1月底被围德国第6集团军全军覆没,戈林的保证也没有实现。为此,戈林不断受到希特勒对他领导空军不力的严厉批评。戈林一怒之下甩手不干,作长时间的休假。此后,戈林成为空军乃至德军历次败绩的替罪羊。希特勒在战争形势讨论会上经常当着高级将领的面,用最尖刻和侮辱性的语合辱骂帝国元帅,戈林从此名誉扫地。

1945年4月20日,戈林参加最后一次希特勒的生日聚会之后,同面临死神的希特勒告别,带领满载金银珠宝的汽车大队撤离柏林。他相信,希特勒的死期将近,自己就要成为继承人了。4月23日,戈林在科勒的鼓动下,准备出山担任和平谈判的使者,遂召集顾问商议。大家认为希特勒既然决定留在柏林,业已与外界和政府断绝联系,事实上已不能视事。根据希特勒1941年6月29日发布的公告,戈林有责任接管政权。于是戈林电告希特勒,要求把这一权力委托肯定下来。

希特勒收到电报后,在纳粹党办公厅主任马丁·博尔曼的挑动下怒不可遏,回电说戈林已犯下叛国罪,如马上辞去全部职务,可免一死。博尔曼为了扫除通往最高权力之路的障碍,电令在贝希特斯加登的党卫队总部,以叛国罪逮捕戈林及其部下。这样,第三帝国的二号人物,德国历史上唯一的帝国元帅就成了阶下囚。希特勒在自杀前一天的政治遗嘱中,重申撤销戈林的一切职务,并把他开除出党。希将勒死后,戈林才重新获得自由。

盟军占领德国后,戈林5月21日被押送到卢森堡边境的蒙道尔夫美军战俘营,9月又被押到纽伦堡监狱。在纽伦堡审判中,戈林顽固坚持法西斯立场,一再否认自己的罪行。1946年10月1日,法官劳伦斯勋爵代美国际军事法庭宣读对戈林的判决,确认戈林犯有策划战争罪、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判处绞刑。此后,戈林提出他作为军人应以枪毙处决,但遭到拒绝,遂决定自杀。1946年10月15日晚,戈林这个法西斯罪魁服毒自杀,结束了他丑恶的一生。

纳粹德国26位元帅分别是谁

优质回答纳粹德国元帅名单 :

一、帝国元帅(1名)

赫尔曼·戈林Herman Wilhelm Goering (1893-1946) 空军元帅1935 帝国元帅1940 总理兼内政部长。

二、陆军元帅(19名)

1、维尔纳·冯·布洛姆贝格Werner von Blomberg (1878-1946) 陆军元帅 1936 国防部长。

2、瓦尔特·冯·布劳希奇Walter von Brauchitsch (1881-1948) 陆军元帅 1940 陆军总司令。

3、费多尔·冯·博克Fedor von Bock (1885-1945) 陆军元帅 1940 B集团军群总司令,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4、威廉·凯特尔Wilhelm Keitel (1882-1946) 陆军元帅 1940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

5、约特尔·汉斯·冯·克卢格Guenter Hans Von Kluge (1882-1944) 陆军元帅 1940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6、威廉·约瑟夫·弗朗茨·冯·勒布Ritter Wilhelm von Leeb (1876-1956) 陆军元帅 1940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7、威廉·利斯特Siegmund Wilhelm List (1880-1971) 陆军元帅 1940 A集团军群总司令。

8、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Karl Rudolf Geld von Rundstedt (1875-1953) 陆军元帅 1940 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D集团军群总司令,西线总司令。

9、埃尔温·冯·维茨勒本Erwin von Witzleben (1881-1944) 陆军元帅 1940 D集团军群总司令,西线总司令。

10、瓦尔特·冯·赖歇瑙Walter von Reichenau (1884-1942 )陆军元帅 1940 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11、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Georg von Kuechler (1881-1969) 陆军元帅 1942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12、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Fritz Erich von Manstein (1887-1973)陆军元帅 1942 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

13、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 (1891.11.15-1944.10.14) 陆军元帅 1942 北非远征军司令,意大利北部集团军群总司令,驻法国B集团军群总司令。

14、恩斯特·冯·布施Ernst von Buseh (1895-1945) 陆军元帅 1943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15、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Ewald von Kleist (1881-1954) 陆军元帅 1943 A集团军群总司令。

16、弗雷德里克·威廉·保卢斯Friedrich Paulus (1890-1957) 陆军元帅 1943 6集团军司令。

17、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Maximilian Baron von Weichs (1881-1954) 陆军元帅 1943 F集团军群总司令。

18、瓦尔特·莫德尔Walter Model (1891-1945) 陆军元帅 1944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19、费迪南德·舍尔纳Ferdinand Schorner (1892-1973) 陆军元帅 1945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三、空军元帅(5名)

1、埃尔哈尔德·米尔奇Erhard Milch 空军元帅 1940 空军总监。

2、阿尔伯特·凯塞林Albert Kesselring (1885-1960)空军元帅 1940 空军南军区总司令,西线德军总司令。

3、胡戈·施佩勒Hugo Sperrle (1885-1953) 空军元帅 1940 驻法国空军总司令。

4、沃尔夫冈·冯·里希特霍芬Wolfram Baron von Richthofen 空军元帅 1943 第二航空队司令。

5、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Ritter Robert von Greim ( 1892.6.22~1945.5.24) 空军元帅 1945 空军总司令。

四、海军元帅(2名)

1、埃里希·雷德尔Erich Raeder (1876.4.24—1960.11.6)海军元帅1939 海军总司令。

2、卡尔·邓尼茨Karl von Donitz(1891.9.16-1980.10.24) 海军元帅 1943 海军总司令,海军潜艇部队司令、德国总统。

扩展资料

一、戈林

戈林(1893年-1946年),帝国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犯,德国纳粹党的重要头目。出生于巴伐利亚的罗森海姆。16岁参加德国陆军,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于1915年转入陆军航空兵部队,成为著名的战斗机驾驶员,到1918年战争结束前,担任战斗机中队长。战后复员,受聘在丹麦和瑞典当民航驾驶员。

1921年与希特勒相识,次年加入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被委任为冲锋队队长。从此与希特勒合谋,为挑起和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了一系列罪恶勾当。1923年,他参与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的“啤酒店暴动”,事败受重伤,逃到奥地利。

1927年回国,在纳粹党内恢复领导职务。1928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932年当选为国会议长。希特勒于1933年1月上台执政后,他随之出任普鲁士总理兼内政部长、航空部长。

作为希特勒最得力的打手,戈林策划制造了德国近代史上骇人听闻的“国会纵火案”,建立了秘密警察组织“盖世太保”,在国内取缔德国共产党,设立集中营,迫害和屠杀了许多人士和犹太人。

1935年德国正式建立空军,他出任空军总司令。1936年负责制定与实施“四年经济计划”。次年又接任经济部长,将德国经济引上战争轨道。戈林于1939年被宣布为希特勒的继承人,曾是纳粹党内的第二号领导人物。

他几乎参与了希特勒所有战略决策和作战计划的制定,并指挥德国空军配合地面部队进行了疯狂的作战行动。在吞并奥地利、闪击波兰和法国、轰炸大不列颠、滥炸苏联等进攻中,都负有直接的战争罪责,并且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大量财富。

戈林因辅佐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有功,早在1938年便晋升为陆军元帅,1940年又获得德意志第三帝国独一无二的“帝国元帅”称号。

1945年4月20日,在苏军兵临柏林之际,他出逃到巴伐利亚,因企图取代希特勒的地位未能成功而于23日被解除了一切职务。德国战败投降后被盟军逮捕。1946年由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行刑当天服毒自杀。

二、卡尔·邓尼茨

卡尔·邓尼茨(Karl Doenitz,1891年9月16日—1980年12月24日),出生于德国柏林近郊小镇格林瑙,二战期间德国的著名将领,德国总统、国防军最高统帅、海军元帅。

卡尔·邓尼茨于1891年9月16日出生在柏林。在一战中,他担任潜艇艇长,1918年10月被英军俘虏。直到1920年才返回德国,并再次加入德国海军。回国后,邓尼茨倾心研究潜艇战术,研究潜艇,训练潜艇人员,复苏德国潜艇力量。

二战开始后,邓尼茨成为德国潜艇部队指挥官。他发明了“狼群战术”。运用这一战术,让盟军损失了2491艘舰船。1943年1月,邓尼茨担任海军总司令,同年被授予海军元帅军衔。1944年1月30日希特勒曾送他一枚金质纳粹党章,因此他认为自己是纳粹荣誉党员。

1945年4月20日,邓尼茨被任命为德国北方部队和民防司令。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在死前留下了一份政治遗嘱。在遗嘱里,任命邓尼茨为德意志帝国总统和国防军最高统帅。在纽伦堡审判中,邓尼茨被判处10年监禁。

1956年10月1日,邓尼茨被释放。出狱后,继续宣传纳粹精神及复仇主义。居住在德国北部。1980年12月24日,邓尼茨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9岁,是德国二战时期的27名元帅中最后一个去世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德国元帅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国内政部长支援德甲.与狂人共舞:德国“去纳粹化”运动,政界的纳粹高官》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