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何看待切尔西与拜仁都看上了乌帕梅卡诺这件事情?最佳答案上轮比赛,拜仁被门兴击败,但是好在第二名的莱比锡也输了球,因此积分榜上拜仁的优势依然存在,但是,眼下拜仁的...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头号挖掘机,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如何看待切尔西与拜仁都看上了乌帕梅卡诺这件事情?

如何看待切尔西与拜仁都看上了乌帕梅卡诺这件事情?

最佳答案上轮比赛,拜仁被门兴击败,但是好在第二名的莱比锡也输了球,因此积分榜上拜仁的优势依然存在,但是,眼下拜仁的阵容并不是很稳固,尤其是自己的中卫线,面临着更新换代,阿拉巴与博阿滕合约都快到期了,两人续约的概率都不是很大,卢卡斯尽管回归了,但是他在中卫线的表现远没有边后卫那么稳定,库阿西只是未来的投资,因此,眼下拜仁除了聚勒之外,还缺一个首发中卫,补充中卫成为当务之急。

据德国媒体《慕尼黑日报》报道,拜仁有意夏窗引进乌帕梅卡诺,这的确是一个最佳选择。乌帕梅卡诺是在德甲效力多年,适应不是问题,而只有22岁的他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他既是即战力也是潜力股,尤其是上赛季他在安联球场,几乎以一己之力挡住了拜仁群星的进攻球队0-0逼平了拜仁,那场比赛他也是全场最佳。

乌帕梅卡诺从萨尔茨堡加盟莱比锡之后每年都在进步,他是一个极其稳健的中卫,近三个赛季他的场均夺回球权次数都是德甲前三的水准,而且他的技术也很不错,近3个赛季他的场均传球数字都维持在80次,成功率在九成左右,协助后场推进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总之,乌帕梅卡诺攻守兼备,并且技术能力出众,绝对是一个世界顶级的中卫,如今他也已经入选了德尚的法国国家队,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今夏法国征战欧洲杯的主力。

这样的球员自然身价不菲,目前他的市场身价高达6000万欧元,但是这个价格肯定是不可能说服莱比锡放人的,预计他的成交价格应该会高于今夏刚刚离开的维尔纳,拜仁需要准备足够的金钱说服莱比锡放人。

拜仁是著名的“德甲挖掘机”,但是有鉴于其谨慎的作风,使得他们近几年在德甲的挖人似乎不是那么顺利,今夏两位曾经与拜仁传出绯闻的德国国脚——维尔纳与哈弗茨都被切尔西挖走,这严重损害了拜仁“德甲挖掘机”的名声,而切尔西似乎还没从拜仁手里抢够,这个乌帕梅卡诺,切尔西也想争一下。

《慕尼黑日报》面临着切尔西方面的强力竞争。切尔西对于中卫的需求程度也很大,尤其是缺乏一个像乌帕梅卡诺一样稳健的中卫,原本席尔瓦一度表现不错,但是,近期切尔西的防守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导致了球队的战绩下滑,所以,他们来抢人也不奇怪。

不过,切尔西本赛季从德甲花费超过1.3亿欧元吃下了哈弗茨与维尔纳,两人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事实上,切尔西从德甲挖来的人,大部分都没能打出身价,比如再往前的荷兰后卫博拉鲁兹,以及昔日的未来之星马林,在从德甲来到斯坦福桥之后表现都很糟糕,如今切尔西似乎还是不信邪,还想挖角德甲。

德甲转会,原因是什么?

最佳答案德甲转会原因有多种,总结以下有三点:

德甲转会原因一:挖掘机模式,通过削弱对手实力来变强

拜仁号称德国足球俱乐部的挖掘机,只要德甲有什么表现好的球员,都要挖过来,本赛季挖掘爪牙伸向莱比锡的萨比策,乌帕梅卡诺 、还有其他球队舒波莫廷。

萨比策在本赛季德甲比赛,证明他可以打多个位置,能给中锋莱万提供支援,虽然拜仁队里面有穆勒,格纳布里和萨内攻击人选,但是萨比策胜在年轻,穆勒已经没有办法场场打满90分钟,给穆勒准备一个轮换球员是很有必要。

乌帕梅卡诺是博阿滕替代者,年轻的法国中卫在本赛季表现出色,已经具备当年的博阿滕实力,完全解决了拜仁的后场之忧。

如果说萨比策是替代穆勒,乌帕梅卡诺是博阿滕替代者,那么舒波莫廷就是莱万多斯基备胎,但莱万状态依然火爆,舒波莫廷还需要等待时机。

德甲转会原因二:被别人挖掘,只好挖其他人墙角

莱比锡从德甲低级别赛场到德甲豪门球队,虽然球队的主教练走了,总监也走了,球员维尔纳,萨比策,凯塔和乌帕梅卡诺不是被拜仁挖墙脚,就是被其他豪门球队挖墙脚,但是他们的实力一直保持中上游水平,从别人家俱乐部挖掘过来的席尔瓦,安吉尼奥,西马坎,格瓦迪奥尔和亨里希斯,组成莱比锡红牛新的中轴线。

莱比锡在赛季上半程能能在积分榜前列,终归还是依靠夏季成功的转会运作,席尔瓦在法兰克福打入了28球,同样也可以在莱比锡进更多的球,同时A席和波尔森的双高组合是本赛季上半程最大亮点。

德甲转会原因三:低价购买新人,高价卖出 

这个赛季转会窗口,多特蒙德成功留住哈兰德就是最大胜利,同时多特蒙德一直以来都是低价购买新人,高价卖出 ,哈兰德,桑乔,贝林厄姆和雷纳都是多特蒙德低价淘回来的宝贝。

但是夏季窗口他们只卖出桑乔一个人。低价引进荷兰人马伦,并且迅速拟补了桑乔离去的空白,直接和哈兰德搭档中锋,组成一高一快组合,虽然进球不多,但至少为哈兰德助攻了多个进球,并成功吸引对方火力。

综上所述,德甲转会原因无非三点,通过挖掘其他俱乐部实力球员,来填充自己的实力,以及通过低价购买新人,高价卖出 ,获取利润。

足球青训哪家强?盘点各球星和培养他们的球队(上)

最佳答案青训在足球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每支足球俱乐部来说有着类似的作用,只是根据球队综合实力不同分的层级不同。大部分球队都有自己的青训系统,综合实力稍差一点的球队,他们可以通过青训一来补充自己的战斗力,二来抽奖抽到好苗子卖了换钱。而对于综合实力很强的球队,只分重不重视青训。重视青训的球会由于经验的积累,反而早早会去搜罗好苗子进行培养,在补充战斗力和赚钱方面,相对前面提到的小球会享受的都是好资源。笔者今天就为大家盘点我们熟悉的球星和他们的青训球队。

曼联的青训大家都非常熟悉,贝克汉姆,吉格斯,斯科尔斯都是大名鼎鼎的红魔名宿。近来的拉什福德显得差了那么点意思,还有青训出身在外成长后回归的博格巴,现在又传着要走。这里能否用:“一届不如一届”?

阿贾克斯这支荷兰老牌劲旅为欧洲五大联赛输送了很多优秀球员,包括西多夫,戴维斯,拉斐尔-范德法特,埃里克森,德里赫特等。

老佛爷治下的皇马买人策略,让其青训显得不受人关注,但是皇马的青训也是很强的。还是那句话,有钱不但能买现成的好球星,也能买好苗子,至于成长后能否进一线队做主力就看造化了。从环境稍微恶劣的皇马青训走出的球星我们都不陌生,代表有古蒂,劳尔,卡西利亚斯,卡瓦哈尔,巴斯克斯。

德甲挖掘机也不是只靠挖,自己青训也能培养,至于在青训里怎么挖笔者就不知道了。拜仁的青训代表有:拉姆,施魏因施泰格,克罗斯,胡梅尔斯,穆勒。

多特蒙德的青训相比拜仁就显得稍微弱一些,毕竟德甲的环境大家都懂。多特的青训代表有:罗伊斯,格策,普利西奇,施梅尔策,沙欣。

(欧洲足球时评-二毛毛)

为何德甲和英超很难出现世界足球先生?

最佳答案英超联赛诞生于1992年,而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奖项则诞生于1991年。抛开历史更悠久的金球奖不谈(毕竟1992年之前还没有英超联赛的概念),只说世界足球先生时代,英超联赛和德甲联赛的球员也很少斩获该奖项,个人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世界足球先生奖项创立以来,大部分获得该奖项的球员都是来自于意甲和西甲联赛,英超和德甲的球员很少获得世界足球先生奖项,这可能各个不同联赛的踢法有关。德甲注重整体,很少突出球员个人。而且强如拜仁,也只是在德甲内部当挖掘机,并没有在全世界足坛搞金元足球的习惯。因此德甲联赛没有世界杯足球先生,也是正常的。像卡恩,克林斯曼或诺伊尔,在世界足球先生排名靠前,几乎就是德甲球员这二十多年的上限了。

相比起四平八稳的德甲联赛,商业化程度很高的英超联赛,却也很少有球员获得世界足球先生奖项——实际上,在90年代以来,获得过世界足球先生的英超联赛球员,只有曼联时期的C罗。拿过金球奖的球员,也只有C罗和欧文两人。英超球星们的拿奖频率,远不如西甲和意甲。

这是因为大部分时候,英超联赛的平台都谈不上顶尖。不服气!我承认英超联赛的商业开发是最为深入,人气很高,我也承认有几个赛季英超的球队在欧冠足球赛场很强势。但话说回来,英超联赛崛起的时间比较晚。在90年代,与“小世界杯”意甲相比,英超联赛的号召力并不占据优势。

实际上,就算是坎通纳,佐拉,博格坎普,维埃拉,吉诺拉或亨利大帝这样的顶级外援,也往往是在其他联赛或在国家队并不得志,才“屈尊”前往英超,这就给人一种他们在英超联赛猴子称大王的感觉——那个年代,哪怕曼联获得“三冠王”,但齐达内,里瓦尔多和巴蒂斯图塔等球星都先后拒绝了弗格森的邀请。例子就是,坎通纳时期的曼联,虽然能够获得英超三连冠,但是英超当时在欧洲联赛的排名不高,连前四前五都未必能挤得进去。佐拉是在意甲联赛已经踢不下去了,才前往英超养老。博格坎普和亨利之前在意甲联赛也不够成功,只有C罗在英超联赛可以达到“全球现象级”的程度。

既然英超联赛当时的平台不够,就让英超球星们的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之路走得很艰难——2004年,亨利大帝带领阿森纳完成英超赛季不败,亨利本人也身兼英超射手王与助攻王双重身份,并拿下欧洲金靴奖。然而,亨利在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评选中,还是输给了意甲AC米兰的舍甫琴科和西甲巴萨的罗纳尔迪尼奥!

这就是英超在当时足坛地位方面的劣势,英超外援们如此,本土球员们就更别说了。英格兰队那么多年的战绩如何?大家都懂得。英格兰国脚们俱乐部跟外援们搭档看起来所向无敌,一旦到了世界杯,用全本土球员,那么英格兰队立马原形毕露!

这只能说,当时英格兰本土球员们,在个人实力和状态方面,大部分时候,确实达不到世界足球先生或金球奖级别(欧文除外)。英格兰大部分外籍球员状态方面也往往不是全球最为顶尖( C罗除外)。像亨利,贝克汉姆,杰拉德,兰帕德,萨拉赫还有范迪克等球员,能在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评选中排名靠前,这几乎已经是英超球员的上限。

总结就是,因为这些原因,那么比起当年的“小世界杯”意甲联赛,相比起巨星政策的西甲联赛(梅西和C罗在西甲加起来就占据了世界足球先生三分之一的数量),英超联赛和德甲联赛就很难获得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这并非因为偏见!你觉得英超联赛未来最有可能获得世界足球先生的球员是谁呢?上图的英超外援们,你还能认出几个?欢迎一起讨论。

哈兰德表现如此神勇,他的下家会是谁?

最佳答案哈兰德在近两年表现神勇,现在效力德甲多特蒙德的他,下家或许是英超或西甲豪门。

挪威魔童

出生于2000年的挪威天才少年哈兰德,在19岁时开始崭露头角,向世人展现出了自己的过人的天赋。彼时效力于萨尔茨堡红牛的他,单赛季出场22次,为球队打入了28粒进球,尤其是欧冠的舞台上,天才少年大放异彩,让全世界都认识他,6场小组赛打入8球。其恐怖的进球效率令人咂舌,正因为此,哈兰德被称为“挪威魔童”。

技术特点

哈兰德身材高大,但是具备出众的反击,门前抢点能力同样超群,同时还拥有精湛的射术,这让他在打防守反击时的效率奇高,像一辆极速的重型装甲车冲击着对方防线。于此同时哈兰德的球商极高,踢法有着和他年龄不符的成熟,无球跑动十分出色,这也是他能拥有如此之高的进球效率的原因所在。

但是年轻的哈兰德并不是完美的,现阶段他还存在很多的技术短板,比如小技术相对粗糙,在面对密集防守时办法不多。此外,虽然身材高大强壮,但是哈兰德不具备背身拿球的技术,这会他的进攻方式变得十分有限。但在如此年轻的年纪就展现出了绝对的实力,哈兰德的未来值得期待。

未来下家

2019年末,德甲豪门多特蒙德从萨尔茨堡红牛队签下了哈兰德,挪威天才来到了更大的舞台,加盟德甲的几个月里,他再次展现出了自己超群的进球能力。对于这位年轻人而言,德甲或许并不是他最终的归宿。

要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哈兰德的最好前往英超和西甲,这两个联赛的整体实力更强,曝光度也更大,同时自己的技术也会打磨的更加全面。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最佳答案“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甲挖掘机目标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