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黑子,为什么瓜迪奥拉挑曼城胜过挑曼联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挖掘机联赛,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打脸黑子,为什么瓜迪奥拉挑曼城胜过挑曼联
- 2、如何看待切尔西与拜仁都看上了乌帕梅卡诺这件事情?
- 3、德甲和英超不在一个档次,原因是什么呢?
- 4、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本文目录导航:
打脸黑子,为什么瓜迪奥拉挑曼城胜过挑曼联
优质回答带着连续三年止步欧冠半决赛、被一些人认为是“失败”的成绩,瓜迪奥拉今夏离开了拜仁,接过了曼城的教鞭。在一些质疑者看来,巴萨和拜仁的成绩似乎仍然不足以让瓜帅“证明自己”。如果非要“证明自己”,那么曼城确实是最适合这位西班牙教头的新东家了。
英超最合适:老对手+竞争激烈
德甲连冠被扣上“拴狗冠”帽子
在拜仁夺得联赛三连冠,却让瓜帅遭到了“拴狗冠”的质疑,比如亚亚-图雷的经纪人塞卢克就表示“我爷爷带拜仁也能获得德甲冠军”。且不论上赛季图赫尔的多特蒙德对拜仁有多大的冲击和压力(多特上赛季积分换算到38轮的话是87分),也不说就连被奉为神帅的三冠教头海因克斯也丢掉过德甲——很多质疑者其实是看不到这点的——就凭拜仁接连打出的大比分和“挖掘机”的说法,“拴狗冠”这顶帽子就莫名其妙地给瓜帅扣上了。而即便在巴萨4年夺得3个联赛冠军,也会有除了皇马之外都是“虐菜”的说法。
英超竞争够激烈了
如今瓜迪奥拉来到了英超,而英超联赛一直是以强度高和竞争激烈著称的,“英超无弱旅”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观点。如果能在英超诸强的激烈绞杀中问鼎乃至建立王朝,无疑会让一位教头得到非常高的评价。更何况英超名帅云集,穆里尼奥、温格、克洛普和孔蒂都是欧洲大名鼎鼎的教头。在名帅厮杀中胜出,自然也是很有说服力的。这些名帅对手中,最值得关注的当然就是老对手穆里尼奥。在西甲交锋期间,瓜迪奥拉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但却被认为有“更熟悉西甲”的因素。如今来到英超,穆帅肯定是更熟悉这里的,瓜帅则是初来乍到的新人。如果在这里依然能够压倒穆帅,征服出了名地难适应的英超和难伺候的英国媒体,瓜帅的声望无疑又会提高不少。
曼城最合适:没有显赫历史,无关风格
为什么曼城最合适?
分析起来瓜帅来英超“证明自己”是最合适的,但关于他执教曼城,有人说这体现了瓜帅总是做“最安全”的选择——比如曼城本来就拥有不错的阵容,又能保证转会市场上的大笔投入。但所谓良禽择木而栖,选择一个条件好、适合自己执教的球队本来就没什么可指摘的,难道真的像图雷经纪人所说,“去萨拉戈萨或者桑德兰证明自己”?那么,为什么曼城就是最合适的选择呢?
马特乌斯没少批评瓜帅
曼城没有那么显赫的历史。瓜帅到来时,曼城只有4次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从来没有连冠,两个英超冠军都拿得跌跌撞撞。欧洲赛场只有46年前的一座优胜者杯冠军,去年才史上头一次进欧冠四强。当瓜迪奥拉拿下曼城多年的功勋哈特时,批评他的是曼奇尼、乔伊-巴顿这些人;而当他在拜仁没有让德国的世界杯功臣格策焕发光芒时,就遭到了不少拜仁名宿的质疑,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欧冠、欧洲杯乃至世界杯冠军得主。在对瓜迪奥拉不那么感冒的德国名宿中,世界杯冠军、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得主马特乌斯就是很突出的一个。两相比较,对瓜迪奥拉的包容程度当然有明显的区别。
海帅三冠王让瓜帅压力陡增
曼城没有那么辉煌的近期战绩。在瓜帅决定接过拜仁教鞭之后的几个月,发生了一件对他在拜仁的舆论环境有着很大影响的事情——海因克斯率队拿到了三冠王。海帅光荣退休之后,继任的瓜迪奥拉接手的就成了三冠王球队,而他们一年前还是三个亚军。如果海帅没有拿到三冠王,那么瓜帅即便在拜仁无缘欧冠,或许也不会受到如此猛烈的质疑。当然历史是没有假设的,瓜帅因为没能拿到欧冠,自然也被赋予“不如海帅”的评价。在瓜帅接手前,拜仁四年三进欧冠决赛,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瓜迪奥拉时都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你的确是世界名帅,但俱乐部也完全有理由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在曼城,瓜帅显然是更为强势的一方。
卡恩和埃芬博格都批评过瓜氏拜仁缺少德国风格
曼城的改造不会涉及风格之争。瓜帅在巴萨把Tiki-Taka体系推向巅峰,但他在拜仁试图引入传控风格时,却遇到了很大的压力。不同风格的碰撞引发了无休止的讨论,很多德国名宿就认为随着许多西班牙球员的加盟,拜仁正在丢失德国球队赖以生存和在欧洲征战杀伐的法宝,“德式风格不再”的观点也经常见诸报端。然后就引申到了成绩:埃芬博格和卡恩等拜仁功勋球员就认为,瓜帅必须证明用自己的体系打造的拜仁也能在欧洲称雄。又因为没能称雄(尽管有伤病和运气因素,况且拜仁拿欧冠也并非手拿把攥),引来了不少质疑。而在改造曼城时并不涉及风格之间的冲突,蓝月军的传控旋风令球迷和英媒耳目一新。对于曼城这支缺少明确气质的球队来说,如果瓜帅能够带来一种全新的气质,那么毫无疑问能够体现出他的过人之处。
拜仁时期在欧冠不敌巴萨
曼城没有极大的急切成功压力。在一家独大的拜仁,德甲再难打也被很多人一眼就判定为是囊中之物,一到欧冠有点闪失就可能面临铺天盖地的批评。而在曼城,瓜帅并没有任何明确的成绩指标。拿到英超冠军就是很好的成绩,如果欧冠能够年年进入四强自然也很好,但即便没能做到也没太大关系。毕竟瓜帅接手的拜仁是欧洲三巨头之一,目前的曼城则还没有达到与这三支球队抗衡的水准。率领拜仁碰上皇马巴萨,瓜帅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而如果带曼城碰上皇马巴萨,即便英媒非常挑剔,但若失利指向瓜迪奥拉的批评应该也不会那么多,他能获得相对比较宽松的舆论环境。
其实,他已无需证明自己
21座奖杯
执教7个赛季,瓜迪奥拉已经获得了21座冠军奖杯,其中包括2座欧冠和历史上唯一一次六冠王。在他执教期间的巴萨,堪称历史上最具统治力的球队之一。在巴萨他迅速获得了球员们的信任,以初出茅庐的教头身份打造了一支超级球队,更引领了一股战术潮流;在拜仁他让球队在德甲更具备统治力,并且让三冠王球队保持新鲜感和饥饿感,挖掘了拉姆、阿拉巴等球员的新位置,并且提携了数位新人。
瓜帅已有两座欧冠在手
如今来到曼城,如果瓜帅能给“蓝月亮”带来自己的风格和统治力,赢得英超乃至带领曼城赢得欧冠奖杯的话,这可能会是他执教生涯最大的成功。但即便是他在曼城的三年里没能拿到大耳朵杯,都不应该成为“他还需证明自己”的理由。他的杰出甚至会让人们以近乎荒谬的标准要求他取得成功,并对他的一些失败大肆渲染。没有哪位名帅面临过瓜迪奥拉如今的处境——似乎他只有拿到第三个(第三个!)欧冠,才能“证明自己”。
其实,他已无需证明。而如果非要向质疑者们“证明自己”的话,如今的曼城无疑是最合适的地方了。
如何看待切尔西与拜仁都看上了乌帕梅卡诺这件事情?
优质回答上轮比赛,拜仁被门兴击败,但是好在第二名的莱比锡也输了球,因此积分榜上拜仁的优势依然存在,但是,眼下拜仁的阵容并不是很稳固,尤其是自己的中卫线,面临着更新换代,阿拉巴与博阿滕合约都快到期了,两人续约的概率都不是很大,卢卡斯尽管回归了,但是他在中卫线的表现远没有边后卫那么稳定,库阿西只是未来的投资,因此,眼下拜仁除了聚勒之外,还缺一个首发中卫,补充中卫成为当务之急。
据德国媒体《慕尼黑日报》报道,拜仁有意夏窗引进乌帕梅卡诺,这的确是一个最佳选择。乌帕梅卡诺是在德甲效力多年,适应不是问题,而只有22岁的他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他既是即战力也是潜力股,尤其是上赛季他在安联球场,几乎以一己之力挡住了拜仁群星的进攻球队0-0逼平了拜仁,那场比赛他也是全场最佳。
乌帕梅卡诺从萨尔茨堡加盟莱比锡之后每年都在进步,他是一个极其稳健的中卫,近三个赛季他的场均夺回球权次数都是德甲前三的水准,而且他的技术也很不错,近3个赛季他的场均传球数字都维持在80次,成功率在九成左右,协助后场推进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总之,乌帕梅卡诺攻守兼备,并且技术能力出众,绝对是一个世界顶级的中卫,如今他也已经入选了德尚的法国国家队,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今夏法国征战欧洲杯的主力。
这样的球员自然身价不菲,目前他的市场身价高达6000万欧元,但是这个价格肯定是不可能说服莱比锡放人的,预计他的成交价格应该会高于今夏刚刚离开的维尔纳,拜仁需要准备足够的金钱说服莱比锡放人。
拜仁是著名的“德甲挖掘机”,但是有鉴于其谨慎的作风,使得他们近几年在德甲的挖人似乎不是那么顺利,今夏两位曾经与拜仁传出绯闻的德国国脚——维尔纳与哈弗茨都被切尔西挖走,这严重损害了拜仁“德甲挖掘机”的名声,而切尔西似乎还没从拜仁手里抢够,这个乌帕梅卡诺,切尔西也想争一下。
《慕尼黑日报》面临着切尔西方面的强力竞争。切尔西对于中卫的需求程度也很大,尤其是缺乏一个像乌帕梅卡诺一样稳健的中卫,原本席尔瓦一度表现不错,但是,近期切尔西的防守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导致了球队的战绩下滑,所以,他们来抢人也不奇怪。
不过,切尔西本赛季从德甲花费超过1.3亿欧元吃下了哈弗茨与维尔纳,两人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事实上,切尔西从德甲挖来的人,大部分都没能打出身价,比如再往前的荷兰后卫博拉鲁兹,以及昔日的未来之星马林,在从德甲来到斯坦福桥之后表现都很糟糕,如今切尔西似乎还是不信邪,还想挖角德甲。
德甲和英超不在一个档次,原因是什么呢?
优质回答德甲和英超不在一个档次的原因是因为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一样,德甲是拜仁一家独大,虽然有多特、莱比锡红牛这样的球队在,但是很难对拜仁造成什么麻烦。而英超的竞争就非常激烈了,不仅是冠军的争夺很激烈,欧冠资格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德甲因为50+1政策和工资帽的存在,限制了资本的投入,即使拜仁这样的超级球队,也无法像曼城切尔西那样组建超级全明星的阵容。但是德甲球队的精英情况还是不错的。而英超在各大资本涌入之后,在资本的加持下,从其他联赛买入了大量球星,联赛的关注多非常高,再加上竞争激烈比赛好看,所以在欧冠的成绩也非常好,所以英超慢慢成为了第一联赛,也和德甲拉开了档次。不过德甲有拜仁在撑着,实力也是不差的。
英超的成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除了球队的实力强,英超的宣传也做得非常好,拥有众多的豪门球队,传统豪门曼联利物浦,新贵的切尔西曼城,还有阿森纳热刺都是拥有非常多的球迷。不论哪支球队,在欧洲赛场上都能和强队打得有来有回。
英超的球队除了明星球员以外,还有众多的明星教练,瓜迪奥拉、弗格森、贝尔萨、索尔斯克亚、穆里尼奥、孔蒂、安切洛蒂、拉捏利这些教练都在英超执教过,给联赛带来了非常多的流量。而且很多球队之间的恩怨也吸引了球迷的关注。
英国的媒体也非常大,在英超影响力提升的过程中,媒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相对于其他联赛,英超联赛比较注重身体对抗,所以比赛非常激烈。不仅吸引了球迷,也吸引了很多资本的进入,在沙特财团收购纽卡斯尔之后,英超会变得更加激烈了。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优质回答“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打脸黑子,为什么瓜迪奥拉挑曼城胜过挑曼联》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63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