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联赛一股清流-尤文想用920万美元签下雷诺兹,对此你怎么看?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联赛一股清流,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尤文想用920万美元签下雷诺兹,对此你怎么看?
- 2、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的水平上不去,是什么原因呢?
- 3、德甲上座率为什么那么高?
- 4、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 5、法甲跟德甲影响比较低是因为球星都老去了吗
本文目录导航:
尤文想用920万美元签下雷诺兹,对此你怎么看?
答与一众豪门有所不同的是,德甲南大王拜仁十分节俭,他们不会去花费太高的价格,从而签下一名球员,而是一直在寻超值的球员,所以拜仁的引援策略也算得上是足坛中的一股清流。
此前,在引进加拿大球员阿方索戴维斯时,拜仁只花费了1000万欧元的转会费。结果在加盟了拜仁后,戴维斯迅速的成长,在坐稳球队主力左后卫的情况下,还成为了FIFA年度最佳左后卫。目前的戴维斯虽然只有20岁,但是已经拥有了8000万欧元的身价,令其他豪门所羡慕不已。
结果当尤文看到拜仁所取得的成功后,尤文要效仿拜仁,因为尤文也在北美寻宝,目标瞄准了美国19岁球员雷诺兹。并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尤文在冬窗中出手了。
据名记斯基拉报道,尤文已经正式地向美职联球队达拉斯FC队提供报价,尤文想用920万美元带走这名右后卫球员。一旦尤文签下了雷诺兹,首先会将他给租借到卡利亚里,在赛季结束后,才会让雷诺兹正式加盟球队。此外,《米兰体育报》表示雷诺兹同意去尤文,尤文在雷诺兹的争夺战中接近胜利。
总之,雷诺兹加盟尤文,这将是板上钉钉之事,而具体的转会费则会达到920万刀,他大概率会是尤文在冬窗时的第一笔签约。值得注意的是,雷诺兹的球风与拜仁边卫戴维斯很相似,因为他的特点也是快、突破犀利,并且单防能力出色,身体素质劲爆,是一名潜力股后卫。
此前,当戴维斯加盟拜仁后,他用了一个赛季的时间便逐渐地证明了自己,并将阿拉巴给挤到了中卫位置。现在,属于尤文的“新戴维斯”加盟在即,他或许也会迅速地踢出身价,并最终将夸德拉多给挤出主力阵容。
在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出色的北美球员,无论是普利西奇、戴维斯、麦肯尼、雷纳还是其他球员,都有光明的未来。现在,雷诺兹接近加盟尤文,他或许会成为尤文的欧冠拼图,让我们期待着尤文完成这笔转会!
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的水平上不去,是什么原因呢?
答德甲的水平是不低的,但一直不是五大联赛最强的,一直是处于中游的位置。德甲目前的状况可以说跟拜仁是息息相关的,拜仁在德甲联赛是非常有统治力的,德甲一旦涌现出优秀的年轻球员,最后大部分都会被拜仁收入麾下。所以德甲的情况就是,拜仁负责取得荣誉,其他球队负责培养球员,这就使得德甲的竞争远远没有其他联赛激烈,所以水平也就一直上不去了。而且德甲对于大牌球星的吸引力也不够,球星没有其他联赛多,吸引的关注度也不够,现在连一些德国的年轻球员都被英超挖走了,这对于德甲联赛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另外就是德甲的50+1政策,对于资本的引入是非常不利的,现在的足球就是资本的时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的德甲的发展。
德甲联赛的球队里,拜仁是老大哥一样的存在,其他的球队成绩都不是特别稳定,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能够保持好成绩的,除了拜仁就是多特了,但是多特每次打出成绩,队里的年轻球员就被会更大豪门瓜分,然后进入低谷。
其他的比如勒沃库森、沙尔克04都是这个轨迹,不过虽然联赛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德甲这种拜仁独大的模式对于德国队水平的保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德国国家队直接就是以拜仁的球员为主要框架组成的,这样战术和阵容方面都比较熟悉,所以他们的成绩就非常稳定。
不过现在的拜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德国年轻球员流向其他联赛,拜仁在引援方面也更加广泛,这也是无奈之举,而且德甲也出现了莱比锡红牛这样的球队,对于德甲联赛的发展,这样是好是坏还不知道。
德甲上座率为什么那么高?
答对职业足球来说,丑闻是具有致命杀伤力的,意甲被“电话门”大伤元气,英超球员的酗酒、斗殴事件不仅让这项运动蒙羞,对球员和球队都没有好影响,现在的“艾滋门”更是搞得英超球星人人自危。与之相比,德甲却像是一股清流,一向严谨的德国人虽然前几年也闹出过“黑哨事件”,但由于球员的自律,俱乐部的管理,舆论的监督,德甲整体上与丑闻没什么“交情”,新赛季,拜仁主帅范加尔新官上任,第一件事也是要求球员管好自己的“私生活”。绯闻少,丑闻更少,让球员可以专心投入到球场上,让德甲可以保持一个纯粹干净的环境,也使得球迷可以更安心的欣赏比赛,而不是在社会新闻版看到他们心爱球星或是俱乐部的丑态。
一个国家的职业联赛是否有生命力,最直观的指标就是联赛的上座率,有球迷捧场,才有联赛的未来,上赛季,德甲在上座率方面勇冠欧洲,场均观众达到了42641人,上座率高达90.9%,与之相比,排名第二的英超场均观众仅有34237人,上座率最高的20家俱乐部中,德甲就占了9席之多!
近年来,联赛声势上,德甲比不上肯花巨资引进球星的英超、西甲,但凭借更为健康的发展模式,德甲也在稳步提高中,长远来看,这对球队的战绩同样有帮助,过去两个赛季,欧洲联盟杯中,德甲已经显示出“集团优势”,上赛季,末代联盟杯中不来梅更是打入决赛。联赛的健康发展,球队自身的努力,联赛精彩程度上去了,竞争愈发激烈了,球迷也就多了起来。
终归一句话,健康的联赛发展是吸引球迷来到球场为球队加油的必要因素,在这种健康的职业体制运作下,必然会带来精彩的比赛及竞争的白热化,球迷也就会为之动容,也就会来到球场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加油。摆脱了负面新闻影响的德甲联赛,其冠绝欧洲的上座率也就没有什么惊奇的了。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答“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法甲跟德甲影响比较低是因为球星都老去了吗
答不是,法甲和德甲自身的球队经营发展模式不同造就了现在的联赛比拼格局以及表面上的球星数量的比较差异而不是因为球星的老去。
下面是具体分析:
1、法国是一个多名族融合的国家,税收又是出了名的高,那培养出的球星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肯定不愿意留在国内,那培养转口各大联赛豪门就成了法甲自我寻找出的一个球队发展的突破口,低价买入非洲或者本国联赛内的好苗苗,加以培养然后转卖国外赚取转会费循环投入这样的模式是法甲各俱乐部的立队之本。
2、法国本国的青训造血功能的丧失导致的人才的凋零,不为自己国家所用的外援只是俱乐部自身的保障。
3、 德甲不像皇马巴萨这样的会员制俱乐部,大把得烧着球迷的钱来追求眼球效应,也不会像近几年的英超成为外资侵蚀下的牺牲品,利物浦和曼联这样的老字号已经有些不堪重负了,而德甲严守着自己刻板的那些规矩,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任何联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德甲有最理性的转会。 没有会员或大老板的“慷慨解囊”的环境下,德甲各队的转会市场上向来精打细算,尽管这让他们无缘C罗、卡卡这样的巨星,但德甲的贫富分化要小于英超、西甲,避免了“军备竞争”引发财政危机的可能性。
另外,德甲球队的运营成功与他们的成本控制密不可分,尤其是在球员工资方面,三大联赛的球员工资占总收入的比例均超过60%,德甲却只有50%。而且,德甲各队也无意打破这种局面,戈麦斯加盟拜仁后,收入一年最多只有600万欧元,沃尔夫斯堡为留住哲科开出顶薪也不过是500万欧元,而这只是英超顶级球星的“起步价”。
5、德甲干净的环境对球员发展非常有利。
对职业足球来说,丑闻是具有致命杀伤力的,意甲被“电话门”大伤元气,英超球员的酗酒、斗殴事件不仅让这项运动蒙羞,对球员和球队也有影响,本赛季的“艾滋门”更是搞得英超球星人人自危。与之相比,德甲却像是一股清流,一向严谨的德国人虽然前几年也闹出过“黑哨事件”,但由于联盟处理迅速,且球员足够自律,德甲整体上与丑闻没什么“交情”。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甲联赛一股清流-尤文想用920万美元签下雷诺兹,对此你怎么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63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