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苹果辟谣降价传闻,苹果不降价在中国还有市场吗?最佳答案最近苹果公司市值一再缩水且一度被微软超越,iPhone新系列销量不佳、高通将苹果告上法庭导致部分iPhone被禁售。特别是对...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中国德甲空场现状分析,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苹果辟谣降价传闻,苹果不降价在中国还有市场吗?

苹果辟谣降价传闻,苹果不降价在中国还有市场吗?

最佳答案最近苹果公司市值一再缩水且一度被微软超越,iPhone新系列销量不佳、高通将苹果告上法庭导致部分iPhone被禁售。特别是对于苹果特别重要的中国市场,苹果近日一反常态地要以降价换销量,这样的行为不免让很多人认为苹果是在展开自救行为,而由于这些年的发布会创新不足和中国国内的品牌崛起,导致了很多客户都被分流,因此苹果也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

‍‍其实苹果对产品进行变相降价,如果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实上,iPhone近年来从黄牛加价到上市即价格破发,已经看出市场对于苹果手机的态度有所转变。‍

价格降低并不是完全有效的收获市场的手段,缺乏技术层面的提升才是目前最大的痛点,在乔布斯离开了苹果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发布让人惊艳的产品和技术了,每一代的苹果手机只是非常小的提升,价格却一路攀升,而同时国产手机性能飞速发展,功能丰富,性价比又很高,抢夺了很多苹果的忠实粉丝。

所以在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销量走低之后,苹果也开始考虑把价格变相降低,来获取更多流量客户。

但是无论如何降低价格,总体还是相对于很多国产手机来说要贵一些,而真正选择苹果手机的用户,其实对于降价的营销手段并不敏感,收效甚微。如果能出现新的卖点估计还能重新燃起人们购买欲望。

国内足球俱乐部都是盈利的吗?不然为什么能给球员发这么高工资?

最佳答案足球,全球最受欢迎、受众群体最大的运动,也因为足球的高关注度,让足球几乎成为各国最被球迷关注的联赛之一。恒大的金元政策让俱乐部成为了中超的一面旗帜,这也让中超各队陷入了烧钱的恶性竞争,SO,问题来了,国内足球俱乐部都是盈利的吗?那啥,还请诸君听我往下细细道来。

国内的俱乐部能够盈利吗?

中超事实上就算一个很美丽的泡沫,市场庞大,球迷众多,然而球队真的赚钱吗?非也,恒大,已经算是中超商业运作最为优秀的球队了,2018年,恒大集团的财物报表显示恒大在这一年亏损了9.87亿元。而这样的现象对于整个中超球队来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根据统计,18年,中超的16支球队加起来亏损的金额高达40亿人民币,所以在中超俱乐部想要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俱乐部拿什么给球员发高工资?

俱乐部不赚钱,为什么球队还有拼命砸钱,球队又拿什么给球员发高工资。我们看一下一支中超球队有那些收入:1、门票 2、转播费用分成 3、各自的赞助商 4、联赛补贴 5、比赛奖金分成,根据统计显示,18赛季,全球年薪最高的足球运动员前20名,有10名来自中超,是的,这些方面的收入相比球员的开支,无异于杯水车薪,所以各支俱乐部当前几乎都走同样的模式就是母公司不断的输血,去争取成绩。

至于他们为什么要做,其实也很简单。比如詹姆斯当年所在的骑士,哪怕是骑士拿到总冠军的那一年,球队都是亏本的,但是老板吉尔伯特还是很乐意投资,为什么呢?因为经营骑士队,吉尔伯特获得了当地赌场的特许经营权,也就是说球队的存在能够为俱乐部的老板提供其他政策或者战略上的方便,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些输血的投入的金钱,这是其一。其二,中超水平不高,但是关注度巨大,一年砸上几亿,为自己的企业打广告,这钱也算值了,至于球队收入,仅当是额外的回报。也因为这些因素,才造就了中超繁荣的市场景象。

很不客气的说别做梦了!无论是中超、中甲还是中乙,目前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俱乐部想要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从中国职业足球顶级联赛的中超联赛来说,16支球队每一年征战都投入不菲,但是光靠那点球票、赞助费、球队周边商品以及中超公司的年终分红等等收入想要实现盈利在目前的来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细看中超十六支球队,这几年最成功成绩最出色的当属广州恒大,但是就是这支获得球迷无数关注和支持的七冠王球队依然是连年亏损!天河 体育 场场场爆满的疯狂球市依然无法帮助这支球队实现盈利,更别说一些受到关注比较少的球队了!那么为什么中超联赛俱乐部总是连年亏损,为什么球队还依然舍得各种天价年薪来招募球员呢?

答案显然是这点投入可以为这些中超俱乐部身后的老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中国作为时间认人口大国,拥有着数以亿计的球迷,虽然他们中并非都会去看中超联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最近这些年中超联赛日益火爆还是吸引了很多球迷去关注!有关注就会有广告效应,中超联赛每一次出镜其实都是在为母公司做广告!而且比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会各种引起讨论,无疑更加能扩大俱乐部的影响力了!花那么十亿八亿养一支中超球队比直接在电视台打广告来的效应要好的多!

一个赛季的联赛一整年,持续性的比赛带来持续性的关注度,参考恒大集团当初投资广州恒大由一个原本并不是十分出名的房地产公司一跃成为中国最赚钱的房地产公司,广州恒大这支球队的广告宣传起到了绝对的推动作用!参考目前恒大集团一年几千亿的收入,投资广州恒大这支球队的开销就让人觉得那么微不足道了!

足球俱乐部的老板都是有实业的人,不单单靠足球挣钱的,投资足球赚的不单单是直接的钞票,而是许多方面的,或许是老板需要广告效应,或许老板是足球迷乐意花钱投资足球,哈哈对吧亲。

中国足球目前虽然自称是中超职业联赛,但是其实俱乐部的动作都很不职业。基本上都是赔钱赚吆喝,而且球队老板要的就是这个吆喝!

中超联赛这么多球队基本上都是依靠主营业务的收入来养活球队,俱乐部基本上除了卖球员和广告费以及中超联赛的分红就没有别的收入了。球员的工资比五大联赛中下游球队还要高很多倍,这样的收入每年都要赔很多钱,但是俱乐部老板就是拿球队当广告牌使,谁让中国球迷基数大呢,生意场上跟人说我有自己的中超球队,那就代表着你雄厚的财力,另外本地的政府也会给补贴,比如前几年中超基本上清一色都是房地产个企业在做足球,就是为了拿地!高额的主营业务收入,根本不在乎球员的这一点工资。

明确告知,不挣钱。

而且,亏很大。

以2016年的恒大为例:

恒大2016赛季在中超已经投入了9600万元,亚冠小组出局,所以只投入了1700万元。再加上各种杯赛,恒大年投入达到了1.2个亿。

2016年,埃尔克森离队,J.马丁内斯加盟。

4200万欧元。

折合人民币3亿1千500万。

总投入,4.25亿。

而他们本赛季的收入是多少呢,算上广告、门票和周边,收入为520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3.5亿人民币。

中超冠军奖金7000万。

合计4.2亿。

恒大还是亏了。加上青训出成绩慢,前期投入较大,姑且算4000万,亚冠早早折戟,没有持续投入。

恒大在国内俱乐部算是佼佼者, 但是还是亏。

但是,恒大利用其足球对的实力,成功营造了本身品牌效应,其自身品牌放大,绝对不是10个亿可以概括。

加上许家印有心进军政治,这些钱,兼职是花的相当到位。

不管怎们说,老许还是实实在在的给了中国球迷一剂强心针。

要知道。

那场5比1摩擦全北现代,让多少人又回到了电视机旁边。

球员的背景。中国男足之所有在国内收收丰厚,主要是球员的背景。理由是,如此业绩,在国内门票收入、广告收入多少?可能赞助更多一些。如果被我言中,……

从账面上来看,几乎都是亏,你肯定是要问为什么赔本赚吆喝的事情情况题目都要干,其实他们真的就是为了赚吆喝才做的。

我们来看看去年年初的各中超财务年报,中超联赛在国际上影响力越来越大,但那都是赚来的吆喝。只有算算账本,才知道中超的未来在哪里。

中超烧钱 游戏 何去何从

中国足协审计合作方是著名的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调查数据显示,2016-17赛季中超16家俱乐部收入高达70.82亿人民币,但是其投入是更高的110.14亿元,一个赛季下来整体浮亏约4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家俱乐部亏损2.5亿。相比中超土豪,中甲俱乐部的亏损只有8亿多人民币。但是相比中超一年收入超70亿元,中甲的收入只有10.92亿,而支出达到19.15亿,亏损幅度比中超更甚。

中超各俱乐部的财报显示,商业赞助占总收入的64%,赛事转播收入占14%、球员交易收入占11%、政府补贴占6%、比赛日门票收入占3%,其他收入另占2%。而在支出费用中,人工成本即球员和教练工资占67%,球员资产摊销占18%,青训成本占5%(上赛季新政未实施),管理费、比赛运营及其他成本合占10%。

人工成本也就是球员、教练团队的薪酬待遇,此前根据英国媒体给出的数据,中超球员平均年薪高达78万美元。紧随欧洲五大联赛之后,成为世界上薪资最高的第六大联赛,但是中超的营收能力与五大联赛不可同日而语。要知道薪酬压力最大的英超,人工成本也只占整体开支的58%,德甲更是只有42%。

再来看看几家俱乐部18年的年报

去年冠军上海上港:上港年报中显示,上港俱乐部2018年的营收达到了23.3776亿,营业利润为-2700万,净利润仅为184万人民币。上港俱乐部2018年能“扭亏为盈”,主要与上海 体育 局的一笔3000万的奖金有关。

广州恒大淘宝俱乐部公布了2018年的年报,恒大去年的营业收入为6亿,但营业成本达24.3亿。其中恒大向巴萨买断保利尼奥的费用为3.75亿(约5000万欧),而恒大为塔利斯卡支付给本菲卡的费用同样高达2.76亿(约3600万欧)。亏损18亿。

那我们来看看这些俱乐部赚到了什么?

2009年,即恒大入主广州足球俱乐部之前,其合约销售金额为303亿元,5513亿元,2019年销售目标更是定在了6000亿,可以说10年时间恒大集团有一个地方知名企业,一跃成了全国房地产也的头排。

2015年,上海上港收购了上海东亚足球队,当年上港集团销售净利润67.76亿元,带了2017年就达到了115个亿的净利润。

还有一个传销公司,就不点名了,要不投资足球,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公司?

这就是他们赔本赚吆喝的原因。

单从俱乐部方面看的话,应该都是亏损的。中超俱乐部的收入主要有:门票、赞助商的赞助、电视转播的分成、联赛的分成等等。现在的中超俱乐部一年的运营费用高达几亿甚至十几亿,账面上都是亏损的。

虽然俱乐部层面上是亏损的,但是俱乐部背后的母公司通过运作球队得到了曝光,宣传了企业,提高了知名度,也相当于做广告了。现在央视或者一线的地方卫视的广告费也是动辄上亿的。恒大集团、中赫集团、建业、华夏幸福等企业通过运营球队,名气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提升了公司的形象,直接间接的也可以得到各种资源。如果算总账的话,这些企业还是赚钱了的。

据统计,当前中超联赛俱乐部的投入费用已经高踞世界第六,仅次于欧洲五大联赛,这也是国内球迷调侃中超世界第六联赛的原因之一吧。但是投入的排名和国足的世界排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这方面来说的话,中超还是泡沫有点太大了。

个人觉得,下一步足协和中超各俱乐部还是要在运营上下功夫,给球员适当的薪水,不要过于捧杀,多加强青训等基础建设,多和球迷进行互动,增强球队和球迷的黏性,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这样中国足球才能 健康 和持久的发展。

放眼全世界,至少五大联赛,九成都是赔钱的,球员收入,纳税,球场养护,宣传等等,基本原则上说都是赔钱的,俱乐部盈利方式主要是广告,赞助,球迷周边,有的还有球迷会员会费等等。转会转出转入有赚有赔就不再赘述了。

还有个隐形价值叫品牌价值,比如国内的恒大。这个只有精算师能准确估计,属于无形价值。再比如阿森纳和AC米兰,再差品牌价值也不低。

但是总得说,足球完全是一个赔钱的项目,糙点说就是赔本赚吆喝,有的可能吆喝都没有只有板砖。但是有个俱乐部不走寻常路,就是阿森纳,在亨利出走开始算起,卖队长加争四进欧冠,外加英超在那几年蓬勃成长,阿森纳在转会加转播费加球迷周边外加欧冠奖金,居然少有的盈利了!也算个奇葩了。

俗话说,文体不分家,可以参考中国电影的现状……

醉翁之意不在酒,老球迷都知道……

中国市场到底需要什么?

最佳答案1、最缺是诚信 放眼看看现在的药品 食品 包括现在的企业老板 药品假的太多 食品有毒的太多 老板欠薪的 强拆的 涉黑打人的 律见不宣 这些错都归功于法制不完善 执法者的腐败 所以现在的市场国家法制的大力扶正驱邪 如若不然 国民怕吃 怕就医 怕社会乌烟瘴气 那么还会有市场吗 还会有内需吗 工厂没了市场 裁员 停产 倒闭 就是必然的 那么国家的经济又会如何那? 民似水 水能浮舟 也能覆舟 是国家该深思的时候了

2、未来30年养生保健将会快速发展 原因是我国现已刚刚进入老龄化阶段 而且现在人们十分注重健康 未来3年 按摩 针灸 足疗 推拿 将会是保健行业的领头羊 药膳 食疗 会是餐饮行业的领头羊 健身房 将是娱乐行业的领头羊 以后的粮食类食品 价格也将随季节而波动 比如我国民间常说的一句话 冬吃萝卜夏吃姜 很明显冬季萝卜涨价 夏季姜涨价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了 就连中医也被美国所认可了 未来发展最快的将是中医保健 中药药材 也将会须黄金 楼盘后又一炒作对象 看看我国的绿豆价格就该清楚一二了。

你认为韩系车会退出中国市场吗?

最佳答案你认为韩系车会退出中国市场吗?

自然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同样适用于汽车市场。一片繁荣时,车企们一荣俱荣鸡犬升天,一片萧条时,车市弱肉强食的本质便显现出来。

国内车市出现28年来首次销量下滑,车市寒冬到来,汽车市场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销量下滑趋势不减,进一步下滑15%,暴跌过后,车企一片哀鸿。其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韩系车。

韩系车整体销量为118万台,相较暴跌61.2万台,现代汽车集团净利润暴跌60%。

与销量相对的是现代起亚富余的产能,8家工厂总产能255万台,产能空余高达139万台,为降低运营成本,现代起亚已经接连关闭两大中国工厂,削减产能30万台。在形势一片唱衰下,现代起亚似乎将同铃木一样退出国内市场。曾经与日系车一时瑜亮的韩系车,怎么会落到如此境地?

1、产品力及产品特点不够突出

市场上的各个车系都有其鲜明的特点,美系车的豪华性和出色的隔音静谧性,德系车的出色的行驶质感和机械素质,日系车使用保养的省心都是其品牌调性,韩系车初期以日系车作为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并凭借较出色的质量稳定性、出色的外观设计、高配置丰富度占领市场,但同时韩系车每一个产品特点都不够突出,配置丰富度没有自主品牌高,质量稳定性不及日系,曾经以“流体雕塑”为代表的外观设计已经创新乏力优势不再。

虽然质量稳定性较高,但是耐操的代价,就是落后的技术、丑陋的外观、廉价的内饰、松散的底盘、孱弱的动力……韩系二手车的不保值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全球车企加速四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韩系车在技术创新上的步伐显得有些滞后。

2、竞争对手夹击下优势不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韩系车的竞争对手们不断下探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从20万左右的价位来看,二线豪华品牌沃尔沃凯迪拉克终端优惠上不断扩大,旗下中级车基本已经下探到20万元的价格区间。日系三强凯美瑞引入TNGA架构,雅阁下调指导价,天籁搭载可变压缩比的同级最强动力。同时,自主品牌不断提高产品力,领克/WEY等品牌开始冲击高端汽车市场,并且相比韩系车售价更低,配置丰富度更高,韩系车性价比优势的护城池被攻破。2018年德、日、美、韩和法五大车系分别生产了508.05万辆、444.63万辆、247.79万辆、118.05万辆和30.70万辆乘用车,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占比分别为21.43%、18.75%、10.45%、4.98%和1.29%,韩系车的市场份额被不断侵蚀。

3、其他因素

自进入中国后,韩系车销量一路上升,最高逼近200万台,而起亚集团也跻身全球第五大车企集团。但好景没几年,现代起亚的销量又迅速下跌,沦落到关闭工厂的境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韩系车的衰落不是短期内造成的,而是来自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种下的苦果,萨德事件等政治因素、韩系车的售后问题较差也是其中原因。

尾巴:经历堪称“断崖式”下滑后的韩系车,要想快速走出阴影,单靠产品力显然不足以解决问题,大幅度降价成为救命良方,但是这同时也是一杯毒药,在大幅降价的同时,品牌地位也会被进一步拉低。随着来自日系和自主品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韩系车想要重现往日荣光已经不再可能,如何守住仅存的市场份额成为韩系车的当务之急,至于是否会步铃木后尘,不妨拭目以待。

三大主流细分市场丢冠,大众在中国会败给日系吗?

最佳答案在中国汽车市场,大众是绝对的老大。无论是销量,还是品牌力,在同级没有对手。尽管“两田一产”组成的日系军团也很猛,但一直无法撼动大众的地位。

但现在,大众的地位发生了微妙变化。一方面,品牌力有下降趋势,“比较高级”竟被炒成了段子。另一方面,价格也在不断下探,变得越来越“亲民”。

在日系军团的围追堵截下,大众确实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今已经失去A级轿车、B级轿车和紧凑型SUV三个关键冠军。那么,大众在中国会败给日系吗?

丢了三个关键的冠军

在中国汽车市场,大众在各大主流市场一直都极具话语权,尤其在轿车领域一直长期霸榜。比如在A级家轿市场的朗逸,在B级轿车市场的帕萨特和迈腾,在紧凑型SUV市场的途观。就算是推全新车型杀入陌生领域,也能迅速上位,比如一汽-大众的SUV车型探岳等。但是,今年以来,大众的成绩表现一般,尤其是上汽大众,表现甚至有些糟糕。

首先朗逸的“家轿王”地位被东风日产轩逸抢走了,而且轩逸的地位越来越稳。7月,轩逸的销量达到了44,236辆,1-7月累计252,461辆,而朗逸销量为35,925辆,1-7月累计206,557辆,只能区居第二,轩逸已经遥遥领先。另外,在捷达单飞后,速腾和宝来面对卡罗拉和雷凌,销量也落后了很多。

其次,在B级轿车市场,帕萨特领先了好长时间,价格更高的迈腾也可圈可点,两车在B级轿车市场可以说呼风唤雨。但现在,雅阁已经稳稳地坐在了冠军宝座上,7月销量超过2万辆,几乎没啥优惠的凯美瑞竟然紧随其后,7月销量近1.8万辆,而帕萨特自从中保研碰撞翻车后就一直没起来,虽然凭借巨大的优惠,帕萨特销量依然在1万+,但是却排不进20名了,受其影响迈腾销量也上不去了。

而在SUV领域,本田CR-V和丰田RAV4荣放销量已经超过大众的途观和探岳。7月,CR-V销量为20,128辆,1-7月超过10万辆,丰田RAV4荣放销量为19,181辆,1-7月超过9.8万辆。而7月途观L销量为17,967辆,探岳为12,256辆,两车1-7月累计都是8万辆左右,均落后于“两田”的竞品。

市场份额依然优势明显

但是,就此说大众败给了日系还为时尚早,大众的基本盘仍在,在总销量上大众依然遥遥领先。2019年,大众在中国获得大丰收,不仅在全球市场以1097万辆再次力压丰田,夺得冠军。在中国市场,更是以423.36万辆毫无悬念的夺冠,南北大众双双破200万辆。

今年,虽然各细分市场主力车型相继失守,但是大众的总体销量依然不错。1-7月,一汽-大众销量为103.3万辆,同比微降4.6%,市场份额达到11.1%。上汽大众虽然较惨,同比下滑了22.5%,但前七月销量仍达到了80.2万辆,市场份额只有8.6%。

相对比较,由丰田、本田和日产组成的日系军团虽然总体市场份额已经和大众,甚至略胜一些,但是单个企业仍很难与大众相提并论。以销量最高的东风日产为例,1-7月销量为58万多辆,市场份额6.3%,比上汽大众仍有不小的差距,而南北丰田销量之和只是达到上汽大众的水平。可见,大众的销量优势短期内仍无法撼动。

当然,日系车的增长很快,增长潜力也很大。目前,除了日产严重掉队,仅靠旧款轩逸(轩逸经典)的低价支持,B级轿车天籁、SUV奇骏和逍客都严重落伍,丰田和本田都冲得很猛。尤其是丰田,1-7月广汽丰田销量竟逆势增长8.9%,与一汽丰田一起销量突破39万辆,一汽丰田的降幅也只有6.4%,远远领先于大盘。

大众的隐忧与反击

日系的丰田和本田这两年冲得猛,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技术升级,二是丰富产品线。

技术方面,本田的地球梦发动机,动力强还省油,圈粉无数,带动着思域、雅阁和CR-V三款明星车型迅速增长,思域以性能车的身份竟然杀进轿车头部,雅阁和CR-V都是各自细分市场冠军。

而丰田的TNGA架构推出后,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三大件儿全部升级,同样成了在市场上攻城拔寨的撒手锏,几乎每一款车在各自细分市场都很火,要知道丰田现在的价格一直非常坚挺。

在车型方面,日系车也开始玩儿“姐妹双车”战略,卡罗拉和雷凌、RAV4荣放和威兰达、凯美瑞和亚洲龙、CR-V和皓影、XR-V和缤智等,并且基本都实现了1+1>2的效果,双车并没有分流客户,而是做大的市场。比如亚洲龙杀入B级车腹地,但是凯美瑞销量并未受影响,本田CR-V和皓影也是同样情况。

而大众目前在技术上处于下风,TSI+DSG的黄金动力组合,当年也是火爆异常,但这套动力已经用了十多年了,说出去远不如地球梦、油电混动和TNGA等概念冲击力强。

在新车方面,大众是最早玩“南北双车,多代同堂”的,所以可挖掘的潜力相对较小,最大的亮点就是一汽-大众的“探”系列SUV,算是提供了增量。而捷达单飞之后,贡献的销量或者还不如以前的捷达车型多,增量有限。

更严重的是,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主流,而大众的铁杆用户群现在正在变老,而对年轻人心智空间的争夺上,大众力度远不如日系,这对大众的未来发展是一个考验。

当然,大众目前也在努力“换挡”,也在努力进行技术升级,首先就是换发动机,大众已经用1.5L换掉了原来的1.6L,市场反响不错,接下来将用全新的1.5T替代现在的1.4T,新发动机在油耗方面将有更大的惊喜,根据国外奥迪A3和8代高尔夫的表现,综合油耗可以到达5L以下,几乎可以媲美丰田的油电混合动力了。要知道,中国消费者对油耗是相当在乎的,而这款全新的发动机全面列装,将是大众的一个“王炸”。

还有就是新能源方面,大众是传统车企巨头中转型最快的,投入也是最大的,在中国已经建了两个MEB工厂,首款新车也将上市,同时还与江淮深度合作,相信和30年前一样,在中国电动车的赛道上,大众也有望抢得了先机。当然,丰田和比亚迪的合作也同样实力不凡,接下来的较量将更为激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德甲空场现状分析】不走寻常路,德甲想靠亲民挖掘中国市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