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大德甲辰的公元年﹞公元1300年中国是什么朝代?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元朝大德甲辰的公元年,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公元1300年中国是什么朝代?
最佳答案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公元1300年五月(庚子 元成宗大德四年 五月)增云南至缅国十五驿,驿给园符四、驿券二十。同州、平滦、隆兴雹灾。扬州、南阳、顺德、东昌、归德、济宁、徐、濠、芍陂旱、蝗灾。真定、保定、大都通、蓟二州水。
2、公元1300年 六月(庚子 元成宗大德四年 六月)
诏各省自今非奉命毋擅役军。以缅内乱,伐兵征讨 初,诏立缅国王子窟麻刺哥撒八为缅国王。后因缅人僧哥伦作乱,王弟阿撒哥也率其党囚杀王,于是遣薛超兀儿率行省兵二千往讨。至八月,缅国王弟等赴阙自言杀主请罪。至此,遂罢征缅兵。
3、公元1300年 十一月(庚子 元成宗大德四年 十一月)
诏颁宽令 免上都、大都、隆兴大德五年丝银、税粮;附近饲养马驼之郡免税粮十分之三,其余免十分之一。徒罪各减一半,杖罪以下释之;江北荒田许人耕种者,原拟第三年收税,今并展限一年,著为令。
扩展资料:
特点:
其特点是将科技发展放在社会政治与历史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评述,既有重要科技人物与科技成就的评介,又把科技与当时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有机结合,体现出史的发展脉络。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又很有特点的朝代。
它的科技发展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些方面如数学、天文学等达到了中国科技史上的高峰期。它的显著特点是由于当时国内、国外交往的空前活跃,为国内各民族的科技交流和中外科技交流提供了空前良好的条件。这些都在本卷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朝
元朝皇帝顺序列表朝十六帝顺序
最佳答案孛儿只斤·铁木真元朝蒙古族
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
庙号:元太祖 谥号:圣武皇帝
登基时间:公元1206年
孛儿只斤·窝阔台元朝蒙古族
1186年-1241年12月11日
庙号:元太宗 谥号:英文皇帝
登基时间:公元1229年9月13日
孛儿只斤·贵由元朝蒙古族
1206年-1248年4月
庙号:元定宗 谥号:简平皇帝
登基时间:公元1246年
孛儿只斤·蒙哥元朝蒙古族
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
庙号:元宪宗 谥号:桓肃皇帝
登基时间:公元1251年7月1日
孛儿只斤·忽必烈元朝蒙古族
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
庙号:元世祖 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登基时间:公元1260年5月5日 (中统)
孛儿只斤·铁穆耳元朝蒙古族
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
庙号:元成宗 谥号:钦明广孝皇帝
登基时间:公元1294年4月16日 (大德)
孛儿只斤·海山元朝蒙古族
1281年7月19日-1311年1月8日
庙号:元武宗 谥号:仁惠宣孝皇帝
登基时间:公元1307年5月21日 (至大)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元朝蒙古族
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
庙号:元仁宗 谥号:圣文钦孝皇帝
登基时间:公元1311年4月7日 (皇庆)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元朝蒙古族
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
庙号:元英宗 谥号:睿圣文孝皇帝
登基时间:公元1320年3月11日 (至治)
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元朝蒙古族
1293年10月29日-1328年7月10日
登基时间:公元1323年9月4日 (泰定)
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元朝蒙古族
1320年-1328年
登基时间:公元1328年9月 (天顺)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元朝蒙古族
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
庙号:元文宗 谥号:圣明元孝皇帝
登基时间:公元1328年10月16日 (天历)
孛儿只斤·和世㻋元朝蒙古族
1300年12月22日-1329年8月30日
庙号:元明宗 谥号:翼献景孝皇帝
登基时间:公元1329年2月27日 (天历)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元朝蒙古族
1326年5月1日-1332年12月14日
庙号:元宁宗 谥号:冲圣嗣孝皇帝
登基时间:公元1332年10月23日 (至顺)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元朝蒙古族
1320年4月17日-1370年4月28日
庙号:元惠宗 谥号:元顺帝
登基时间:公元1333年6月8号 (元统)
元朝用什么记日期?
最佳答案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未建年号。直至1260年五月忽必烈才正式建年号中统。中统五年八月改元至元,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国为大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攻占南宋首都临安,十六年(1279年)在崖山海战中灭掉南宋的余部统一全国。
1368年明朝建立后北伐,元顺帝弃大都北遁,元朝在内地的统治结束。1388年脱古思帖木儿被也速迭尔所杀后,北元不再使用年号。
本文列举1206年至1388年期间元朝(含北元)的年号以及同期在中国存在的其他政权、势力的年号。
前期
1206年(太祖元年/金泰和六年):春,铁木真即大汗位,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1207年(太祖二年/金泰和七年):秋,蒙古再伐西夏。
1209年(太祖四年/金大安元年):1、三月至十二月,蒙古军第三次伐西夏。2、蒙金决裂。
1211年(太祖六年/金大安三年):1、二月,蒙古军大举伐金,年底直逼中都,不克乃去。2、七月,西夏神宗即位,国策由附金抗蒙转变而为附蒙攻金。3、八月,蒙金野狐岭之战,金军大败。4、是年,屈出律篡夺西辽政权,奉耶律直鲁古为太上皇。
1212年(太祖七年/金崇庆元年):1、正月,耶律留哥在隆安反金自立。2、年底,蒙古军破金东京城(今辽阳)。
1213年(太祖八年/金至宁元年):1、八月,金宣宗即位,改元贞祐。2、秋,蒙古大军分三路伐金。
1214年(太祖九年/金贞祐二年):1、三月,金献岐国公主请和。2、五月,金迁都南京(开封)。
1215年(太祖十年/金贞祐三年):五月,蒙古占领中都。
1217年(太祖十二年/金贞祐五年):蒙古第四次伐西夏。
1218年(太祖十三年/金兴定二年):1、遣长子术赤征讨林木中百姓。2、哲别灭西辽。
1219年(太祖十四年/金兴定三年):六月,成吉思汗统军西征花剌子模(蒙古第一次西征)。
1223年(太祖十八年/金元光二年):1、十二月,金宣宗崩,完颜守绪继位。2、十二月,西夏献宗即位。
1224年(太祖十九年/金正大元年):1、西夏再次联金抗蒙,并于次年九月达成和议约为兄弟之国。2、成吉思汗平定西域,西征结束。
1226年(太祖二十一年/金正大三年):正月,成吉思汗率军攻西夏;七月,夏献宗病死,李睍即位。
1227年(太祖二十二年/金正大四年):1、七月,成吉思汗病逝六盘山。2、西夏降,国亡。
1229年(太宗元年/金正大六年):1、八月,窝阔台即蒙古大汗位。2、遣搠里蛮攻打扎兰丁重建的花剌子模国,逾二年灭之。
1232年(太宗四年/金天兴元年):三月,蒙古围汴京,不克,乃议和。十二月,哀宗弃汴京奔蔡州。
1233年(太宗五年/金天兴二年):九月,贵由领军灭东真国,俘蒲鲜万奴,至此辽东尽入蒙古版图。
1234年(太宗六年/金天兴三年):1、正月,宋蒙联军克蔡州,金哀宗自缢,金亡。2、南宋收复失地失败,蒙、宋开始正面交锋。
1235年(太宗七年/宋端平二年):1、六月,窝阔台大举兴兵伐宋。2、八年至十四年,窝阔台汗遣拔都等诸王率军西征(蒙古第二次西征)。
1240年(太宗十二年/宋嘉熙四年):拔都征服翰罗思大部分地区。
1241年(太宗十三年/宋淳祐元年):1、西征军侵入孛烈儿、马札儿等地。2、十一月,窝阔台死,乃马真后称制。
1243年(宋淳祐三年):春,拔都以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为都城,建立钦察汗国。
1247年(定宗二年/宋淳祐七年):吐蕃诸部归附蒙古。
1248年(定宗三年/宋淳祐八年):定宗贵由死,海迷失后摄政。
1251年(宪宗元年/宋淳祐十一年):蒙哥即汗位。
1252年(宪宗二年/宋淳祐十二年):蒙古军第三次西征开始。
1254年(宪宗四年/宋宝祐二年):蒙古军灭大理。
1256年(宪宗六年/宋宝祐四年):旭烈兀的西征军攻灭盘踞里海以南诸山城的木剌夷国。
1258年(宪宗八年/宋宝祐六年):1、西征军灭黑衣大食。2、蒙哥统兵入蜀。
1259年(宪宗九年/宋开庆元年):1、蒙宋钓鱼城之战,蒙哥战死。2、西征军进攻叙利亚。3、忽必烈在鄂州与宋权臣贾似道私下达成和议。
中期
1260年(中统元年/宋景定元年):1、三月,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五月仿汉制建元中统。2、四月,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3、十二月,封八思巴为国师。
1264年(至元元年/宋景定五年):1、七月,阿里不哥势穷而降。2、十月,宋理宗崩,度宗即位。
1268年(至元五年/宋咸淳四年):宋蒙襄樊之战打响。
1269年(至元六年/宋咸淳五年):1、塔剌思大会,八剌、海都等联合对抗忽必烈。2、蒙古推行八思巴创制的文字。
1271年(至元八年/宋咸淳七年):十一月,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并颁布《建国号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把“大”字加入国号的朝代,之前的大汉、大唐、大宋等“大”字皆是尊称。
1273年(至元十年/宋咸淳九年):正月,元军克樊城;二月,襄阳守将吕文焕投降。自此,南宋门户大开。
1274年(至元十一年/宋咸淳十年):1、正月,忽必烈在大都正殿接受百官朝贺,元朝从此定都于此,都为夏都。2、七月,宋度宗崩,赵㬎即位,由谢太后听政。3、十月,元军自高丽第一次进攻日本。
1275年(至元十二年/宋德祐元年):1、正月,贾似道再遣使伯颜议和,伯颜不允。2、二月,丁家洲之战,宋军主力尽失,贾似道因此被贬。后为押解官员郑虎臣所杀。3、三月,元军占领建康(今南京),临安告急,宋廷下诏勤王 [1] 。
1276年(至元十三年/宋德祐二年):二月,谢太后携帝投降,元军入据临安,伯颜。五月初一,赵昰在福州被拥立为帝,改元景炎。此时闽广仍为宋控制,东川张珏、淮东李庭芝仍在为宋坚守,江西、湖广的争夺也未结束。
1277年(至元十四年/宋景炎二年):二月,宋广东诸郡降元。四月,宋军收复广州。十一月,广州降元。
1278年(至元十五年/宋景炎三年):1、二月,重庆失陷,元军至此平定东川。2、四月,赵昰病逝,群臣拥立赵昺,改元祥兴。3、文天祥兵败海丰被俘。
1279年(至元十六年/宋祥兴二年):1、正月,钓鱼城降,元军至此平定巴蜀。2、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没,陆秀夫负帝投海,宋朝至此终结。
1281年(至元十八年):1、元世祖再派大军分别从高丽、浙江出发进攻日本,因遇飓风,加之日本顽强抵抗,最终大败而还。2、颁行《授时历》。
1282年(至元十九年):1、元军攻占城。2、文天祥在大都就义。
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1、诏修《大元大一统志》,大德七年正式定稿。2、太子真金(元裕宗)因禅位风波忧惧成疾而死。
1287年(至元二十四年):三月乃颜叛乱,五月,世祖扶病亲征。
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1、改总制院为宣政院,管理西藏地方事务。2、元军从安南撤兵。3、遣宋帝瀛国公赵㬎赴藏学习佛法。
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1、元代第一部法典《至元新格》颁布。2、确定行省制 [2] ,改行尚书省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3、马可波罗返国。先是,马可波罗于至元十二年抵达上都,自此客居中国十七年。
1293年(至元三十年):1、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2、远征爪哇大军失败返国。
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世祖崩;四月,铁穆耳即位于上都,是为成宗。
1301年(大德五年):1、兴兵八百媳妇。2、贵州彝族土司之妻蛇节起兵反元,乌撒、乌蒙、东川、芒部等地少数民族纷起响应。元将也速锂儿、刘国杰率兵前往镇压。3、叛王海都、都哇大举攻北边,海山在和林与塔米尔迎战,海都退走,旋死。
1307年(大德十一年):四月,成宗崩。爱育黎拔力八达发动政变杀阿难答,迎立海山即位,是为武宗。
1311年(至大四年):正月,武宗崩。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于三月即皇帝位,是为仁宗。
1314年(延祐元年):恢复科举制(延祐复科)。
1320年(延祐七年):正月,仁宗崩。三月,其子硕德八剌即位,是为英宗。
1322年(至治二年):英宗在右丞相拜住辅佐下推行新政(至治新政)。
1323年(至治三年):八月五日,以铁失、也先帖木儿等为首的保守势力刺杀英宗及拜住于南坡,史称南坡之变。九月四日,也孙铁木儿即皇帝位于龙居河。
1328年(泰定五年/致和元年/天历元年):七月,泰定帝崩于上都。九月,左丞相倒刺沙等在上都立皇太子阿速吉八为帝,改元天顺。同月,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迎立武宗次子怀王图帖睦尔于大都即位,改元天历。两都之战爆发。十月,大都军围上都,倒刺沙降,天顺帝被杀,图帖睦尔削天顺年号不纪。
1329年(天历二年):正月,武宗长子周王和世瓎在和林即皇帝位,是为明宗。图帖睦尔遣使迎之。八月六日,明宗暴死,十五日,图帖睦尔于上都称帝,即元文宗。
1332年(至顺三年):八月,文宗病死上都。十月,遵文宗遗命立明宗次子懿璘质班即位,是为宁宗。十一月,宁宗病逝,在位52日。
1333年(至顺四年):六月,明宗长子妥懽帖睦尔即位于上都,是为惠宗,同年十月改年号元统。
1335年(至元元年):十一月,废除科举制。
1337年(至元六年):1、三月,脱脱逐权相伯颜。先是,伯颜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帝不允。2、十月,脱脱任中书右丞相,大兴文治,史称“脱脱更化”。3、十二月,恢复科举制。
1343年(至正三年):三月,诏修辽、金、宋三史,以脱脱为都总裁官。至正四年三月,《辽史》成;十一月,《金史》成。至正五年十月,《宋史》成。
1348年(至正八年):浙东方国珍反元,后又时降时叛。
1351年(至正十一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起兵反叛,其部下自称红巾军。十月,徐寿辉在蕲水称帝,国号“天完”,建元治平。
1352年(至正十二年):郭子兴在濠州起兵反元。同年,二十五岁的朱元璋投奔郭子兴。
1353年(至正十三年):泰州张士诚起义。
1354年(至正十四年):1、正月,张士诚在高邮称周王,年号天祐。2、年底,丞相脱脱讨张士诚高邮之战,将克,帝罢脱脱,遂败。
1355年(至正十五年):1、二月,刘福通等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年号龙凤。2、三月,脱脱被流放云南,十二月,被中书平章政事哈麻派人毒死。
1356年(至正十六年):1、元相哈麻谋废顺帝,事泄被黜,后被杖死。2、是年,中原大宋红巾军与元军激战。3、三月,朱元璋克集庆路改称应天府。小明王封朱元璋为江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1357年(至正十七年):1、夏,大宋丞相刘福通派三路红巾军北伐。2、八月,张士诚降元。
1358年(至正十八年):五月,刘福通克汴梁,宋政权迁都于此。十二月,关先生所率中路北伐军破上都。
1359年(至正十九年):八月,察罕帖木儿破汴梁,刘福通携韩林儿走安丰。
1360年(至正二十年):1、五月,陈友谅杀其主徐寿辉,自立为帝,建国号曰“大汉”,改元大义。闰五月,陈友谅东讨朱元璋,兵败龙湾(今南京西北)。2、是年,中书平章政事孛罗帖木儿与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察罕帖木儿在山西争战不息,此后,两军冲突不休。
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正月,小明王封朱元璋为吴国公。
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1、察罕帖木儿在进攻山东益都时被降将田丰、王士诚刺杀,元廷“自此无人矣“。2、扩廓贴木儿和孛罗帖木儿两军持续冲突。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1、正月,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国号夏,年号天统。2、三月,张士诚攻安丰,刘福通战死,朱元璋迎韩林儿至滁州。3、七月,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大败;八月,陈友谅突围不成中矢身亡。4、九月,张士诚自称吴王。5、十月,扩廓帖木儿破孛罗帖木儿于石岭关,孛罗渐弱。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1、正月,朱元璋称吴王。二月,朱元璋督师武昌,武昌陷,陈理投降,汉亡。2、帝与太子争权,各结外援。时奇皇后与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欲谋内禅,终未果。
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顺帝密遣人刺死孛罗帖木儿。
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1、夏太祖明玉珍去世,子明升即位,改元开熙。2、十二月,朱元璋遣廖永忠自滁州迎小明王归应天,至瓜步沉之于江中。
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1、九月,平定”东吴“张士诚势力。2、十月,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3、十二月,方国珍向朱元璋投降。4、是年,元关中诸将推李思齐为盟主,共拒扩廓帖木儿。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2、八月初二,明军攻克大都。自此元朝势力退居塞外,史称北元。
北元时期
1370年(至正三十年/明洪武三年):1、正月至十一月,明太祖派兵北伐。2、四月,帝崩于应昌,元臣上上庙号惠宗。明太祖以其“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特谥曰“顺帝”。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是为昭宗。
1372年(宣光二年/明洪武五年):是年正月至十一月,明军发起第二次北伐。
1375年(宣光五年/明洪武八年):北元太尉扩廓帖木儿病逝。
1378年(宣光八年/明洪武十一年):四月,帝崩于金山,脱古思帖木儿即位,次年六月改元天元(一说没有天元年号,天元实际是大元的误写) [3] 。
1380年(天元二年/明洪武十三年):二月至三月,明军发起第三次北伐。
1381年(天元三年/明洪武十四年):1、正月至八月,明军发起第四次北伐。2、傅友德、沐英平云南,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自杀。
1387年(天元九年/明洪武二十年):1、正月至闰六月,明军发起第五次北伐。北元太尉纳哈出兵败势穷而降(金山之役)。2、九月至二十一年四月,明军发起第六次北伐。明将蓝玉在捕鱼儿海大败元军(捕鱼儿海战役);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在逃跑途中被也速迭儿所杀,随后也速迭儿自立为帝,元朝不再立年号。
元朝纪年表(1264年—1368年)
编辑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元年
公元1264年
甲子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二年
公元1265年
乙丑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三年
公元1266年
丙寅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四年
公元1267年
丁卯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五年
公元1268年
戊辰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六年
公元1269年
己巳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七年
公元1270年
庚午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八年
公元1271年
辛未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九年
公元1272年
壬申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十年
公元1273年
癸酉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十一年
公元1274年
甲戌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十二年
公元1275年
乙亥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十三年
公元1276年
丙子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十四年
公元1277年
丁丑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十五年
公元1278年
戊寅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十六年
公元1279年
己卯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十七年
公元1280年
庚辰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十八年
公元1281年
辛巳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十九年
公元1282年
壬午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二十年
公元1283年
癸未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二十一年
公元1284年
甲申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二十二年
公元1285年
乙酉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二十三年
公元1286年
丙戌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二十四年
公元1287年
丁亥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二十五年
公元1288年
戊子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二十六年
公元1289年
己丑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二十七年
公元1290年
庚寅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二十八年
公元1291年
辛卯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二十九年
公元1292年
壬辰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三十年
公元1293年
癸巳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三十一年
公元1294年
甲午年
元成宗铁穆耳
元贞元年
公元1295年
乙未年
元成宗铁穆耳
元贞二年
公元1296年
丙申年
元成宗铁穆耳
大德元年
公元1297年
丁酉年
元成宗铁穆耳
元贞三年
公元1297年
丁酉年
元成宗铁穆耳
大德二年
公元1298年
戊戌年
元成宗铁穆耳
元贞四年
公元1298年
戊戌年
元成宗铁穆耳
大德三年
公元1299年
己亥年
元成宗铁穆耳
大德四年
公元1300年
庚子年
元成宗铁穆耳
大德五年
公元1301年
辛丑年
元成宗铁穆耳
大德六年
公元1302年
壬寅年
元成宗铁穆耳
大德七年
公元1303年
癸卯年
元成宗铁穆耳
大德八年
公元1304年
甲辰年
元成宗铁穆耳
大德九年
公元1305年
乙巳年
元成宗铁穆耳
大德十一年
公元1307年
丁未年
元武宗海山
至大元年
公元1308年
戊申年
元武宗海山
至大二年
公元1309年
己酉年
元武宗海山
至大三年
公元1310年
庚戌年
元武宗海山
至大四年
辛亥年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皇庆元年
公元1312年
壬子年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皇庆二年
公元1313年
癸丑年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延佑元年
公元1314年
甲寅年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延佑二年
公元1315年
乙卯年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延佑三年
公元1316年
丙辰年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延佑四年
公元1317年
丁巳年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延佑五年
公元1318年
戊午年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延佑六年
公元1319年
己未年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延佑七年
公元1320年
庚申年
元英宗硕德八刺
至治元年
公元1321年
辛酉年
元英宗硕德八刺
至治二年
公元1322年
壬戌年
元英宗硕德八刺
至治三年
公元1323年
癸亥年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泰定元年
公元1324年
甲子年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泰定二年
公元1325年
乙丑年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泰定三年
公元1326年
丙寅年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泰定四年
公元1327年
丁卯年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泰定五年
公元1328年
戊辰年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致和元年
公元1328年
戊辰年
元文宗图贴睦尔
天历元年
公元1328年
戊辰年
元文宗图贴睦尔
天历二年
公元1329年
己巳年
元文宗图贴睦尔
天历三年
公元1330年
庚午年
元文宗图帖睦尔
至顺元年
公元1330年
庚午年
元文宗图帖睦尔
至顺二年
公元1331年
辛未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元统元年
公元1333年
癸酉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元统二年
公元1334年
甲戌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元统三年
公元1335年
乙亥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元元年
公元1335年
乙亥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元二年
公元1336年
丙子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元三年
公元1337年
丁丑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元四年
公元1338年
戊寅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元五年
公元1339年
己卯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元六年
公元1340年
庚辰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元年
公元1341年
辛巳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二年
公元1342年
壬午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三年
公元1343年
癸未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四年
公元1344年
甲申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五年
公元1345年
乙酉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六年
公元1346年
丙戌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七年
公元1347年
丁亥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八年
公元1348年
戊子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九年
公元1349年
己丑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十年
公元1350年
庚寅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十一年
公元1351年
辛卯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十二年
公元1352年
壬辰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十三年
公元1353年
癸巳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十四年
公元1354年
甲午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十五年
公元1355年
乙未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十六年
公元1356年
丙申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十七年
公元1357年
丁酉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十八年
公元1358年
戊戌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十九年
公元1359年
己亥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二十年
公元1360年
庚子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二十一年
公元1361年
辛丑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二十二年
公元1362年
壬寅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二十三年
公元1363年
癸卯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二十四年
公元1364年
甲辰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二十五年
公元1365年
乙巳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二十六年
公元1366年
丙午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二十七年
公元1367年
丁未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二十八年
公元1368年
戊申年
同期其他年号
编辑
本表列举1206年至1388年间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势力年号。使用时长为所跨年数,西夏、西辽、南宋、理、东夏、后辽、金、明有专门介绍,不列入。
国号
称号
君主
年号
时间
时长
对应元朝纪年
天王 杜可用 万乘 1280四月 1月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
镇闽开国大王 陈吊眼 昌泰 1281——1282 2年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罗平 林桂芳、赵良钤 延康 1283三月 1月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大兴 杨镇龙 安定 1289年三月—十月 7月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
金 朱光卿 赤符 1337年正月—七月 6月 元惠宗至元三年
周 张士诚 天祐 1354——1357 4年 元惠宗至正十四年——十七年
宋 小明王 韩林儿 龙凤 1355——1367 13年 元惠宗至正十五年——二十七年
夏
太祖(庙号)
明玉珍 天统 1363——1366 4年 元惠宗至正二十三年——二十六年
明升 开熙 1367——1371 5年 元惠宗至正二十七年——元昭宗宣光元年
注:徐寿辉曾于1351年称帝,国号天完,先后用过治平、太平、天启、天定4个年号,但据出土文物证实徐寿辉的国号是宋,没有治平和天定的年号,陈友谅的年号是天定,被误写成大定,这些因记载有争议不列入。
大德元年 是啥朝代?
最佳答案元朝,公元1297年。
大事记
大德元年(1297年)二月置福建平海等处行中书省,“以泉州与求相近,或招或取易得”,遂徙治于泉州。高兴任平章政事,3年后撤销。是年福建亳州万户府(客兵)、福新万户府、湖州翼万户府(客兵)、延平万户府、邵武万户府、汀州万户府等9个万户府,兵员约在36000人。
是年减福建提举司每岁所织缎3000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元朝大德甲辰的公元年﹞公元1300年中国是什么朝代?》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65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