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耶夫 ┛纳尔巴耶夫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巴耶夫,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揭秘苏联“头号原子城”兴衰:美国出钱销毁核材料
揭秘苏联“头号原子城”兴衰:美国出钱销毁核材料
在哈萨克斯坦北部的荒原上,静卧着一座被多数人遗忘的城市——塞米巴拉金斯克。冷战期间,这里作为苏联第一号核试验基地,是西方情报人员窥伺的目标。1991年8月29日,在苏联爆炸首枚原子弹的纪念日,即将成为哈首任总统的纳扎尔巴耶夫宣布将这座“原子城”废弃,为国际核安全体系做出重大贡献。此后20年间,昔日苏联大肆核爆留下的创伤未及彻底愈合,美、俄、哈三国围绕防范核扩散展开的新一轮合作,已然如火如荼地展开。
与“怪兽”比邻而居
二战末期,当美国总统杜鲁门骄傲地将成功造出首枚原子弹的消息告诉斯大林的时候,莫斯科已经花了3年多时间搜集有关这种超级武器的种种情报,贝利亚是所有这些情报的经手人。到1947年,苏联的原子弹研制工作已全面铺开,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核试验基地的选址工作。最终,他们看上了哈萨克斯坦一块几乎荒无人烟的土地。斯大林和贝利亚先后在选址报告上签下名字,哈萨克斯坦就这样将一只“核怪兽”迎进了家门。
这块距离最近的居民点也有70公里的无名土地,迅速被从全苏各地征调而来的专家和施工人员占据,克里姆林宫为它取了一个“莫斯科——400”的临时代号。当然,和其他苏联秘密军事基地一样,这座小城在普通地图上是根本查不到的。
1949年的首次核试验并非像外界广泛传说的那样,出于保密要求而完全没有通知当地人预防。一位曾参加此次试验的老兵詹布拉特·艾内尔对前来采访的俄罗斯记者称,他当年的任务便是向居民宣传躲避核辐射的方法,“遗憾的是,很多人根本没把警告放在心上,而是在核爆发生时跑到屋外欣赏‘壮观景色’。他们无一例外地受到了严重辐射。”
据艾内尔介绍,在核爆之前,军方在试验点附近摆放了坦克、汽车、动物、植物,以测定爆炸能产生多大破坏力。试验结束后,许多科研人员来到附近的居民区采集土壤样本,并对当地居民的体征状况进行观察,其结果都被用于研究工作。他表示,在这次以及随后多次核爆中产生的放射性烟尘随风扩散到哈萨克斯坦东部大片地区,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
核污染的幽灵在游荡
此后几十年间,苏联在当地进行了300多次核试验,无论防护措施多周密,都难免给哈萨克斯坦人的身心造成创伤。在2008年10月的第13届韩国釜山电影节上,哈导演阿布德拉什托夫的《给斯大林的礼物》被选为开幕影片。片中主人公在毫不知情的状况下直接暴露在核试验引发的狂风中,这既是对当年那段历史的重现,也是对如今哈萨克斯坦人内心伤痕的写照。
1960年,“莫斯科——400”被改名为“塞米巴拉金斯克——21”城,核试验仍在这里不断进行。某次试验前,当局提前通知居民撤离。核爆过后,居民们回到村庄内,发现到处都是通体烧伤的家禽,一些侥幸活下来的动物也在短时间内死去。
上世纪70年代,这座城市终于有了公开名称——库尔恰托夫,以纪念为苏联原子弹研制做出杰出贡献的同名核物理学家。在表面的平静下,城市中至今仍生活着大量因为当年的核试验遭到辐射,进而患上不治之症的无辜平民。一位名叫尼基塔的18岁青年生下来便无法行走、说话。尽管其父母的身体都很好,但他仍被认为是由于核辐射造成的基因突变而导致先天残疾。如今,尼基塔惟一的乐趣就是用父母制作的一个特制面具,借助脖颈的力量操纵一根触手,在键盘上打字写诗,并将作品发到互联网上。他因此得到了“蚂蚁人”的绰号。
另一位患者名叫谢尔詹卡里,如今只有10岁。与尼基塔一样,他的父母也很健康,但是他生下来就先天不全。他的病症是一种奇怪的“骨质疏松”,骨头脆弱到只要稍稍遭到撞击就会折断。如今,可怜的谢尔詹卡里只能整天蜷缩在父母为其特制的椅子上勉强生活。
更悲惨的是,尼基塔和谢尔詹卡里都是时隔多年之后才发病,不符合哈萨克斯坦当局制定的国家赔偿标准而无法获赔。类似的例子据信还有许多。
连土壤都是监控对象
如果说核试验造成的悲剧可以被视为日渐模糊的回忆,那么核材料流落到 *** 手中的可能性便是近在眼前的威胁。
从一片荒无人烟的土地到苏联最重要的核实验基地,塞米巴拉金斯克的人口一度达到数万人。在莫斯科因为经济停滞而出现供应紧张的时候,这里的人们却在享用全国最好的香肠、美酒乃至“ *** ”的百事可乐。当苏联解体、基地最终关闭时,数万名军人从这里撤出,整座城市一度只剩下500名哈萨克斯坦士兵来守卫。可是,俄罗斯军人的消失并不意味着这里已经彻底人去楼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仍存放在原处,成了核扩散的巨大隐患。
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担心,促成了美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之间最初也最成功的合作。美国拿出一大笔钱,将这些放射性物质销毁或者转移到俄罗斯境内保存。1992年,独立不到1年的哈萨克斯坦签署了关于不扩散和逐步拆除并运出导弹核武器的《里斯本议定书》,承担了不拥有核武器的义务,并宣布自己的领土为无核地区。1993年,美国同哈萨克斯坦签署协议后者解决裁减核武器所需的技术和经济支持。1995年,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军事工程部队成功地将哈萨克斯坦境内所有战略和战术核武器运回了俄罗斯境内。此后几年间,类似行动重复了数次,哈萨克斯坦成了第一个主动放弃核武器的国家。
然而,跨国恐怖势力对核材料的觊觎又成了令各方紧张的苗头。即使流传于国际核黑市上的原子弹制造技术不靠谱,单单几枚简易“脏弹”也会让所有国家吃不消,因此,防范核扩散远不限于避免核弹本身流失,防止核材料被盗同样是重点。塞米巴拉金斯克的“库存”自然处在被严密监控之列,非但如此,连那些曾经被污染的土壤也属于敏感目标——频繁的核爆让塞米巴拉金斯克的土壤中含有浓度极高的放射性物质。分析显示,这些土壤甚至可以直接用来制造“脏弹”。于是,美国人出了一个主意:用2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石板将受污染地区的土壤盖上,避免被不法之徒拿走。这一煞费苦心的做法被称为“土拨鼠行动”。
根绝核威胁的路还很长
不仅是土壤,存留在众多地洞中的核物质也让各方头疼不已。苏联于1963年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此后便根据该条约将所有核试验都改为在地下进行。而按照专家们的测算,一次地下核试验往往只能消耗部分核物质,剩下的就长久地留在了为试验而修筑的地洞里。这些核物质如果发生泄漏,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为此,美国人再次决定用封存法预防核泄漏。他们尝试用技术手段将这些地洞统统密封起来,这项工程耗费了几年时间。1999年,美国印第安纳州参议员理查德·卢佳尔一度宣布,美国已经将地洞全部封死。但没过多久人们就听到风声,当地拾荒者居然用土办法将地洞重新打开了,并从里面偷取设备卖钱。至少有10名拾荒者因为接触放射性物质而死。
随着这些工作的深入,俄罗斯也显示出越来越高的积极性。在三国合作之初,莫斯科一直不愿与其他两国共享苏联留下来的、有关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设施的秘密档案。其考虑自然是不希望美国通过在塞米巴拉金斯克的工作,过多地获取俄罗斯核武器方面的机密。众所周知,俄罗斯的“家当”都是从苏联继承下来的。不过,随着三方互信的增强,莫斯科最终决定将这些材料拿出来共享。“9·11”事件之后,俄当局在这方面展现出了更大的积极性。
如今,在塞米巴拉金斯克的废墟间,三国的合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一些重要地段可以看到“不宜久留”的警示牌,有的地方干脆不让外人靠近,原因都是里面仍残留有辐射。在其他一些指定区域,偶尔还可以发现常驻的美国监察员。
几十年的沉浮让曾经神秘的塞米巴拉金斯克逐渐为外界所了解,除了科学家和军人,来自五湖四海的民间游客如今也喜爱来这里探险,重温那些悲伤、灰暗而令人警醒的往事。
苏联解体是谁的责任?
是戈尔巴乔夫总统。苏联解体(俄语: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长达69年的(前)苏联划上句号。(前)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和20个自治共和国组成。苏联解体后分裂出15个国家(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等)。
拓展资料
纳扎尔巴耶夫在自己写的书《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上》中就透露了自己对于苏联解体的看法,总得来说他认为任何单方面的因,都不可能使存在于世70多年的苏联解体, 苏联的解体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比如民族问题冲突问题: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苏联的土地上有着多达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民族占51%,并不能完全主导整个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由于苏联当局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选择用强硬手段解决民族问题,,结果导致了更严重的民族冲突,使得民族问题逐渐推向了死胡同。不过纳扎尔巴耶夫始终认为,苏联解体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一个人身上,那个人就是苏联最后的领导者——戈尔巴乔夫。
我童年时天空电影里的生人翁是谁
主人翁是哈萨克斯坦第一任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
《我童年的天空》(哈萨克语:Балалықшағымныңаспаны,俄语:Небомоегодетства),也译作童年的天空,是一部哈萨克斯坦电影。影片于2010年1月26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开机,原本打算在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70岁寿辰时公映。
扩展资料:
《我童年的天空》讲述的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童年与青年时代的生活。童年的纳扎尔巴耶夫名叫“苏丹”,是一名少先队员,梦想成为一名飞行员。
少年的苏丹是个学习优异的学生,放学后常常帮助家里干农活。农里有一公顷土地,只种甜菜,收获的时候要上交到农庄,一车的甜菜只换来25公斤的白糖。
在他中学毕业时,他考上了基辅民用航空舰队学院(今基辅航天大学)。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人,回到家却发现,父亲辛苦种的果树都砍倒了。原来,莫斯科下了命令,除了家里一棵果树外,其余的树都要缴税。父亲气不过,全砍倒了,这样就不用缴税了。
长辈们对苏丹去外地上大学的事看法不一,但大多数都希望他留在家乡照顾父母、学习一些技术。他遵从了父辈的教诲,决定从自己的家乡做起,放弃了他的飞行员梦想,因为他认为,得不到父母及长辈祝福的事业是干不好的,这是家乡的传统,这也是那一代人引以自豪的事。
“我想起儿时我的父亲嫁接不同品种的果树枝到一棵树上,让一棵树上同时结出苹果、梨、樱桃和杏子。就像我们的村庄切莫尔甘,许多不同信仰的人们和谐的生活在一起。”苏丹这样说。然而,命运让他走上了从政的道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 巴耶夫 ┛纳尔巴耶夫》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65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