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昨天世界杯误判的疑问答只要有裁判,就会有误判,因为裁判是人不是神。球迷们理解这点,国际足联也深知这点,这也是他们坚决不同意引进电子裁判做仲裁的最重要原因。其实...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最无耻的裁判是谁啊,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对于昨天世界杯误判的疑问

对于昨天世界杯误判的疑问

只要有裁判,就会有误判,因为裁判是人不是神。球迷们理解这点,国际足联也深知这点,这也是他们坚决不同意引进电子裁判做仲裁的最重要原因。其实,有误判不要紧,只要不是道德因素,还是能获得球迷的谅解的。像中国被逮起来的陆俊那样是专吃这一路的黑哨就另当别论了。西班牙裁判马延科在德塞之战中出示了一大堆红黄牌,把德国头号射手克罗泽罚下去了,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克罗泽的那两次犯规在德甲属于家常便饭,有可能连黄牌都没有,但查查马延科的小出身,他在西甲一贯以严厉著称,经常红黄牌满天飞,而且这场比赛尺度也一样,所以也没有更多人说他的坏话。

那么在裁判出现错判、误判的情况下,作为球员应该怎么办?很简单,除了忍受,就是认命,任何抵触情绪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因为国际足联认为裁判的权威必须维持,他们在足球场上的判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与加纳的比赛中,塞尔维亚后卫只因在被判犯规后不服气地咕哝了几句,立即被裁判出示第二张黄牌撵了出去。倒是巴西主教练邓加比较“狡猾”:卡卡中了对手的圈套,抬手碰了凯塔的前胸,凯塔立即捂住脸痛苦地倒在地下,裁判出示第二张黄牌将卡卡罚下。邓加尽管极度愤怒,也只是在赛后才提出申诉。因为他深知,如果他冲动地和裁判交涉,大吵大闹,只会“教练很冲动,后果很严重”,还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受牵连呢。

昨天不来梅和纽伦堡几比几?克洛泽进球了吗?裁判干了什么让他那么伤心?

与纽伦堡的比赛之前,克洛斯的不进球时间是1023分钟。比赛进入补时最后一分钟,克洛斯中场抢截之后获得单刀机会,但就在他满怀期待向着对方球门飞奔而去之时,主裁判瓦伊纳却吹响了结束的哨音。因为这“本赛季最不寻常的一声哨响(SPORT1语)”,克洛斯的不进球时间被无情地定格在1116分钟上面。克洛斯的懊丧是可想而知的。听到哨音之后,克洛斯径直走向主裁判和他理论,但已无济于事。在裁判的安慰下,克洛斯脸上勉强露出笑容,但每一个球迷都能看到他内心的痛苦。戴着世界杯最佳射手的光环却这么久都没有进球,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如此,而更痛苦的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决定离开还是留在不来梅,克洛斯已经渐渐失去了球迷的爱戴,如今的进球荒更是让他背上了各种各样的骂名。

球队感受到的痛苦更甚于克洛斯。“我们需要他的进球。”俱乐部体育主管阿洛夫斯这句话再直白不过了,球队长期的低迷和克洛斯的进球荒有着本质的联系。“我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进球功臣罗森贝里也为克洛斯鸣怨:“裁判太愚蠢了,他不明白米罗的进球对我们而言是多么重要。”

阿洛夫斯和主帅沙夫也都认为裁判判罚有误,瓦伊纳本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我太关注补时的3分钟是否已经结束了,所以没有关注克洛斯当时的处境。根据规则,我的判罚没有任何问题,但对于克洛斯来说这个判罚很不恰当,我很遗憾。”没能为进球荒画上句号,克洛斯成了本场比赛最可怜的人,不过俱乐部给了他莫大的安慰。罗森贝里深信克洛斯将在周四的联盟杯比赛中进球,阿洛夫斯则对克洛斯的表现提出了表扬:“外界的批评他都听见了,现在他在场上给出了回答。”

对于克洛斯不进球时间已经突破1000分钟大关一事,阿洛夫斯只能是给出疲惫的笑容:“那又怎样,克洛斯现在不总算成长为一名真正前锋了吗?”阿洛夫斯刻意回避这一话题是有原因的,《踢球者》列出了一个德甲顶级前锋不进球时间的排行榜,1980年欧锦赛最佳射手的阿洛夫斯以1500分钟赫然排在第二位,克洛斯和他相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尽管克洛泽这场比赛没进球,但他在联盟杯对阿尔克马尔这场比赛可独中两元.

主场优势的关键问题:

任何一位球迷都坚信,他或她的球队被裁判黑了。主队球迷总会在裁判做出不利判罚时制造最大嘘声,而且总能想出最尖刻的语言攻击——裁判,如果你再长 一只眼睛,您就是基克洛普斯(独眼巨人)!当然也有不少缺乏创意的骂街——狗娘养的!我们发现,裁判的确有所偏袒,而偏袒的对象正是主队,而且球迷的声势 越大,偏袒的程度就越高。事实上,这才是主场优势的根本所在。

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如何评估裁判的偏袒。我们需要找出一项运动的某个环节,它由裁判控制,与此同时,裁判又不会受到球员的影响。我们在足球中找到了。这还多亏了一位每个周日晚上都做比赛记录的西班牙老奶奶,否则我们也许永远也无法发现裁判的偏见。

在足球比赛中,裁判有权决定伤停补时的长短。所谓“补时”,就是补上那些因为球员受伤、犯规以及换人等损失的比赛时间。来自伦敦经济学院的教授纳特修·帕 拉西奥斯-胡埃尔塔(Natxo Palacios-Huerta)带领一个研究小组,根据他母亲亲笔所做的比赛记录,来评估裁判的公正性。该小组研究了西甲的750场比赛后得出结论:在 胶着的比赛中,如果主队领先,裁判就会明显减少补时,反之则延长。如果主队在常规时间结束时领先一球,平均补时为两分钟;如果主队落后一球,则增加到四分 钟。有意思的是,两队打成平手时,场均补时三分钟。

那么,如果主队大比分领先或者大比分落后时情况如何?裁判不会有任何偏袒。主队在领先两球或落后两球时,平均补时基本相同。裁判的行为完全 可以理解。他们不但要照顾激动的主场球迷,还要考虑自己的名声、媒体的反应以及可能招致的处罚。如果补时已不可能影响比赛结果,为什么还要刻意延长或缩短 呢?

这种现象不仅仅在西甲中存在。研究人员发现意甲、德甲、苏超以及美国足球大联盟的裁判同样偏向主队,他们会在客队身上吹更多的犯规。我们回顾了英超、西甲 以及意甲的超过15000场比赛,发现主队的红黄牌获得数明显少于客队。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足球比赛中,主队胜率接近63%。 NBA的“黑哨”

在NBA中,主客队的罚球命中率相差无几,但主队要比客队平均每场多罚球1到1.5次,为什么?因为客队会被吹罚更多的犯规,尤其是投篮犯规。客队还会被吹罚更多的失误和违例。

让我们对主队和客队的犯规、失误以及违例仔细进行分析。有些判罚一目了然,比如24秒进攻违例,不需要裁判我们都能做出判断,篮板上就有计时表,如 果到时间还没出手,篮板后面的红灯就会亮起来。而某些犯规、失误和违例的判罚则更多需要裁判临场界定。比如那些场上莫衷一是的情况,吹与不吹模棱两可,却 又必须做出判罚,这往往是裁判发挥关键作用的时候。

现在让我们通过研究裁判必须做出的主观判罚,来探究主场优势到底表现在哪里。无球犯规和进攻犯规也许是篮球场上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判罚。泰德·伯恩哈 特曾是NBA的资深裁判,现已退休,他帮助我们分析:“阻挡和带球撞人是难度最大的判罚。”后来我们发现:对于进攻和无球犯规,裁判判罚对主队有利的比率 是其他个人犯规的两倍;而技术犯规相比之下则容易判罚得多,因为都是一些极端状况,此时主队获利的例子就较少。如果我们再看那些更有价值的犯规,比如那些 会造成球权交换的犯规,主队获利的可能性是非球权交换犯规发生时的4倍。

失误和违例的情况又如何呢?24秒进攻违例是非常容易做出的判罚,所以对于主队和客队没有区别。5秒违例的情况也是类似,因为所有人都会读秒(尽管 裁判也许比其他人读得稍微慢或快一点,但也没有一个专门给5秒违例计时的钟),主队和客队之间也相差不大。事实上,主队5秒违例还要稍微多于客队。

考察NBA中的裁判偏袒并不容易,因为很多动作都不是独立的,需要结合当时场上的具体情况,而最具争议的判罚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无判罚”,也就 是没有鸣哨。如果说裁判的偏袒在足球、棒球以及橄榄球中都很明显,那么我们是否有理由怀疑:NBA裁判也受到了主场球迷的影响?

2009年2月25日,波特兰开拓者客场输给圣安东尼奥马刺15分。开拓者犯规13次,马刺14次,两队各失误6次。从这些数字上看不出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细究每一次犯规以及失误,就会发现开拓者的无球犯规比马刺多出一倍,而6次失误中,有5次来自更能体现裁判意志的判罚:一次走步、两次模棱两 可的出界、一次干扰球、一次有争议的脚踢球。相比之下,马刺的6次失误都显而易见:5次传球失误,一次24秒违例。除此之外,针对开拓者的判罚中有更多次 导致有利于马刺的球权转换。

几天后,两队再次相遇,这一次地点换成波特兰。开拓者赢了18分。马刺被吹了25次犯规和16次失误,而波特兰有18次犯规和13次失误。和之前那 场比赛一样,在犯规和失误的具体判罚上体现出了主客之分。在马刺的16次失误中,至少有11次模棱两可,包括几次有争议的出界球。另外,两位马刺球员甚至 被吹了翻腕,而NBA平均每6场比赛才会吹一次翻腕。开拓者的13次失误中有10次没有争议,包括两次24秒违例以及数次传球失误。比赛中有10次球被碰 出界,8次吹给了开拓者。

因此,NBA的主场优势中到底有多少来自于裁判偏袒?裁判通常会判给主队更多的罚球。在罚球得分方面,主队场均比客队多0.8分,而主队场均得分比 客队多3.4分,那么光罚球这一项就占了将近25%。如果我们把有关失误的争议判罚所导致的影响进行数据分析,这一项又占据了25%。而有关犯规的争议判 罚所导致的影响,也占据了25%。别忘了,NBA的主场优势中还有21%来自于赛程安排。

那么至此,NBA的主场优势我们已经基本明确:裁判因素超过70%,也就是说,裁判偏袒是NBA主场优势的根本所在。 裁判为什么偏袒主队?

首先我们声明:没有证据表明裁判被授意偏向主队。我们相信,绝大部分裁判有良好的职业精神,总是尽力做到公平公正。

然而,他们无法做到与外界压力彻底绝缘,正因为如此,我们相信裁判才是主场优势的真正来源。归根结底,裁判也是人。经过反复测试,心理学家发现社会 环境对人类的行为和决策存在巨大影响,尽管人们自己往往没有知觉。这种现象被定义为“从众”(Conformity)。换句话说,当人类面对巨大压力,比 如疯狂的主场球迷在几米外狂喊,你却要硬着头皮做出关键判罚时,自然会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减轻压力。而顺着球迷的意愿武断做出有利于主队的判罚,正是方法之 一。当他们对自己即将做出的判罚没有把握时,也容易被球迷左右。

如此看来,裁判并不是有意偏袒主队,只是在做他们认为正确的判罚,他们在不经意间“”了主场球迷的意见。同样一个动作,裁判和成千上万的球迷同时在看,假如成千上万的人都跟你的想法相反,那你自然会丧失底气。

在“从众”理论的基础之上,心理学家进一步推断:球迷数量越大、情绪越高、需要判罚的行为越模棱两可,裁判就越容易受到影响,主场优势也就越为明 显。前文所提到的西甲研究小组也发现:观众越多,补时的偏向性就越明显。更有趣的一项研究来自德国。德国的许多足球场同时也是田径场,边界线外的跑道起到 了隔离墙的作用,使球迷距离球场更远,距离裁判也更远。你猜怎么着?主场哨下降了一半。

NBA也是一样。一般情况下,主队被吹罚走步的几率比客队低15%,在观众人数最多的比赛中,主队被吹走步的几率比客队低28%。NFL大部分比赛 球票都能售罄,观众越多的场地,在犯规与失误方面主队与客队的差别就越大。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都一样,观众越多,主场优势就越大。反之,观众越少,主场优 势就越小。在NBA观众最少的比赛中,主队胜率只有55%,而观众最多的比赛主队胜率高达69%。NHL体现得也很明显,两项数据分别为52%和60%。 欧洲足球联赛差别更大,分别为57%和78%。

2001年,研究人员剪辑了足球比赛中的一些铲球画面,分别让两组裁判来看。第一组看到的录像中保留着原始声音,第二组看到的则是静音画面。结果第 一组裁判更容易顺着球迷的意愿做出判罚,也就是说,客队的铲球更容易被吹犯规,而主队的铲球更容易被视作合理动作。第二组裁判并未表现出偏袒主队。此外, 第一组裁判对自己的判罚更焦虑、更没把握,因为球迷的声音让他们感受到压力。想想看,如果他们真的身处球场之中,压力会有多大。

更具说服力的案例,可能要数没有观众的比赛。两位瑞典经济学家研究了21场无人观看的足球比赛,他们惊讶地发现:在这些比赛中主场哨大大减少,其中犯规减少23%,黄牌减少26%,红牌减少70%。而无论有没有人观看,球员的表现是一致的。

裁判的倾向性不仅解释了主场优势的来源,还解释了为什么主队胜率在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保持不变。很多体育项目都改变了规则,比如NBA引进了24秒计时以及三分线,但是裁判所扮演的角色并未改变。裁判仍然要吹犯规、判点球,他们仍然是人,仍然无法逃脱人类的心理模式。

我们无法对所有裁判的每一次判罚都做出评估,但是我们坚信:如果我们看到一部分判罚偏向了主队,那么很可能还有我们没有看到的偏袒判罚。这就如同一 位父亲回到家,撞见未成年的女儿正在和男朋友接吻,他一定怒火中烧,而最让他生气的肯定不是接吻,而是在他没看见时,女儿都干了些什么。

41岁的比比安娜结束裁判生涯,德甲第一女裁判那些精彩回忆瞬间

41岁的比比安娜结束裁判生涯,德甲第一女裁判留下精彩回忆瞬间!

德国超级杯决赛,比比安娜完成了她职业生涯的谢幕战。

“和很多人在疫情期间一样,我深思熟虑了很多事情,最终,在权衡多方面因素之后,我决定结束自己作为裁判的职业生涯。”

比比安娜从2007年起开始执法,在2017年开始执法德甲,拿到过6次“年度最佳裁判”的称号。

里贝里曾经趁着弯腰摆球的机会,调皮的给她解开鞋带。被她还击两记粉拳。

里贝里直接罚进了任意球。

这样的任意球要是不罚进去,里贝里没办法交差。

瓜帅曾经拍着她的肩膀套磁,对我的球员温柔一点儿,没犯规吧?

出身警察部的她直接甩开瓜瓜的手臂,放尊重点儿!

德甲的第一女裁判,终于要谢幕了。

主裁判在场上的跑动距离,和球员。

虽然她可以用对角线法的标准裁判跑动方法跑动执法,尽量减少无畏的跑动,但是也不能距离球太远。

这样的风景,在德甲很难得。

里贝里也该送上退役的祝福了吧?

严惩不君子行为毁掉德甲大战,拜仁多特渔翁得利

当拜仁慕尼黑与多特蒙德双双在周六下午3点半开球的比赛中轻松获胜,晚上才登场的莱比锡RB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在主场与门兴格拉德巴赫这场德甲半程冠亚军之战开球之前,“红牛”暂时被拜仁夺走了霸占5轮之久的积分榜头把交椅。而在打完噩梦般的上半场并以0比2落后之后,莱比锡的夺冠形势更是急转直下,而门兴也看到了首次在德甲“擒牛”并在积分榜上反超对手的希望。然而,一张突如其来的红牌,导致莱比锡与门兴两败俱伤,拜仁与多特蒙德则渔翁得利。

成也普莱亚,败也普莱亚

经历惨遭蹂躏的上半场之后,莱比锡在中场休息后立即调整,少帅纳格尔斯曼派上两名中锋希克和优素福·波尔森,撤下右后卫穆凯莱和中场指挥官福斯贝里。首发双箭头韦尔纳和恩昆库拉边,把中锋位置让给两名替补,后腰泰勒·亚当斯则改任右闸。与其说这依旧是开场的442,不如说已经变成了疯狂的424。

下半场开始不到5分钟,希克就扳回一城。不过这谈不上是纳格尔斯曼战术调整的成果,而纯粹是门兴的馈赠。看到于帕梅卡诺斜长传吊入禁区,佐默直接冲到了点球点附近跳起摘球,结果下落时与队友扎卡里亚相撞导致脱手,让身旁的希克捡了漏。不过,这个意外失球并没有打乱门兴的部署,而莱比锡这个疯狂的四前锋阵型也没有立即展现出足够的破坏力。

直到比赛来到一个小时的节点,场上风云突变。门兴完成一次成功的禁区内防守后转入反击,首开纪录的法国前锋普莱亚快速带球时遭到扎比策干扰而脚下绊蒜,主裁判施蒂勒没有吹哨。普莱亚愤怒地朝着裁判咆哮,并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要求吹罚任意球。施蒂勒此时吹停了比赛,但不是判罚扎比策,而是黄牌警告言行过激的普莱亚。

好戏才刚开始。看到施蒂勒的黄牌之后,普莱亚并没有停止抱怨,还连续挥动右臂两次以表达自己的不满。没想到的是,施蒂勒立即再出一张黄牌,将门兴头号射手红牌罚下!看到这张红牌,普莱亚才终于冷静了下来,默默地转身离开,反倒是队友纷纷冲向施蒂勒申辩,场边的 体育 主管埃贝尔更是极其不满,施蒂勒最终还给最激动的瑞士后卫埃尔韦迪出了黄牌。

恩昆库89分钟绝平

这短短十几秒之内的连续两张黄牌,彻底点燃了场上球员的火气,双方拼抢动作越来越大,施蒂勒的哨声此起彼伏,最后半小时的比赛变得断断续续。少打一人的门兴固然吃亏,占了人数便宜的莱比锡也谈不上获益。只剩10人的门兴干脆全军退守,只留下替补前锋恩博洛一人在前场骚扰和偷鸡,留给莱比锡的进攻空间变得更小。

纳格尔斯曼不得不索性撤下亚当斯,换上第5名前锋——刚刚加盟的西班牙新星奥尔莫,变阵343,奥尔莫和恩昆库一人一边突击。奥尔莫出场后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一脚禁区前沿的劲射迫使佐默作出扑救,接着又在禁区右侧小角度似传似射击中了近门柱。

到了最后10分钟左右,莱比锡干脆只留下于帕梅卡诺和克洛斯特曼两名后卫,身高1.87米的左闸哈尔斯滕贝格冲到最前面,与希克以及波尔森一同充当高点。随着体能下降,门兴形势愈发险恶,而纳格尔斯曼的豪赌最终得到了回报:恩昆库第89分钟的一脚远射穿过人丛直挂球门右侧,视线受阻的佐默没能作出反应。

尽管施蒂勒补时将近7分钟,莱比锡还是没能一鼓作气反败为胜。2比2的结果让“红牛”得以保住在德甲面对门兴的不败纪录,但未能保住榜首位置。对于两队来说,这都是一场难以接受的平局。终场哨响后,纳格尔斯曼甚至还跟门兴后防中坚金特尔在场上发生了争执。

在下周日客场挑战拜仁之前,莱比锡与卫冕冠军对调座次,从领先2分,变成了落后1分。而本有机会升至第2的门兴,反而被多特蒙德超越而跌至第4,而且他们在联赛中已连续5个客场不胜(2平3负),这是个非常不妙的势头。

施蒂勒:上头要求严惩

心有不甘的门兴球员赛后纷纷将矛头指向主裁判施蒂勒。场上队长佐默直言:“这张红牌扭断了我们的脖子。”而打进第2球的约纳斯·霍夫曼则认为这是个“非常严厉的判罚”,“托比(施蒂勒)站在他前面,看到了他所做的手势。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说法语,又或者是‘拉索’(普莱亚)说了些其他什么。”反正这连续两张黄牌是“决定比赛的一幕”。门兴副主席邦霍夫更加火大,这位67岁的德国足球名宿暴怒道:“我从来没见过像这个裁判所干的破事!他是不是收到命令要让比赛踢成2比2?”

相比于弟子和副主席,门兴主帅罗泽的赛后发言相对委婉,“我不想对此说些什么。这有些多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在那之后,10人作战当然非常困难。”除了罚下普莱亚,施蒂勒随后也对有类似不君子行为的埃尔韦迪、韦尔纳以及罗泽先后出示黄牌。

罗泽是在恩博洛疑似遭哈尔斯滕贝格肘击倒地后在场边激烈抗议而染黄,“我在比赛中有2次因为我们的球员头部受伤倒地而表现激动。我只是想让比赛停下来。我的反应过激了,并因此得到了今天的其中一张黄牌。”施蒂勒赛后解释,罗泽吃黄牌的原因是他“抱怨”和“离开了教练指挥区”。施蒂勒肯定了罗泽吃牌之后的表现,“他吃了黄牌,然后像男人一样忍住了,并没有再次抱怨——跟他的球员不同。”

换言之,施蒂勒向普莱亚连出两黄,是因为法国前锋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赛后,施蒂勒强调这个充满争议的判罚没有问题,“基本上,这没什么可讨论的。”普莱亚第一张黄牌是因为他要求判任意球未果,然后做了不礼貌手势,“他不接受这张黄牌,反复表示轻蔑,做出不尊重的手势,最终导致两黄变一红。”

《踢球者》网站赛后立即做了民调,暂时有六成投票者认为施蒂勒的判罚“过严”。但《图片报》指出,这个判罚虽然严厉,但按照最新的规则精神,裁判确实要对这类行为加大惩罚力度。施蒂勒就强调,对于球员这种不君子行为作出严格判罚是德国足协和欧足联的最新要求,“我刚从欧足联的冬季学习班回来。我们正好看过这种案例,欧足联不想看到这类情况出现。这是关乎足球的形象。”这个判罚在很大程度上也表明,德甲在今后几个月会严打不尊重裁判的行为,“上头要求我们裁判在赛季后半程持续严惩这类不君子行为。这类行为是不可接受的,这绝对不是足球所要起到的榜样作用,特别是对于业余足球而言。”

普莱亚的一时不理智,不仅令门兴在这场大战中蒙受巨大损失,也导致自己因自动停赛无缘下轮主场对阵科隆的莱茵地区德比。雪上加霜的是,中场大将克拉默在上半场中段倒地拼抢时被跑动中的韦尔纳顶中头部受伤,不得不由施特罗布尔换下。这已经是“小晕菜”继2014年世界杯决赛被阿根廷后卫加拉伊撞晕以来,第5次在比赛中头部受伤了。这会不会影响他参加下轮比赛?罗泽赛后表示:“我希望克里斯不会以为自己再次参加了世界杯决赛。说认真的:他已经感觉好多了,只是轻微脑震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对于昨天世界杯误判的疑问》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