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柏林之战属于二战各国合作吗?柏林战役(1945年4月16日~5月9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后,艾森豪威尔说,他之所以将柏林让给苏军...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柏林之战德甲,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柏林之战属于二战各国合作吗?

柏林之战属于二战各国合作吗?

柏林战役(1945年4月16日~5月9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后,艾森豪威尔说,他之所以将柏林让给苏军,是因为他知道柏林一役将使盟军至少付出10万名士兵的生命。

苏联功陷柏林时,希特勒手里有700万德军可用,为何要选择自杀?

众所周知,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装备精良,拥有数百万军队。在1939年以闪电之势侵入波兰,随后英法两国正式开始向德军宣战,从此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刚开始时,德国依靠坦克军团,势不可挡,很快就占领了西欧的大部分国家。

当时法国修建了著名的马其诺防线,但是没有想到德国居然绕过防线,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攻克巴黎,几百万法军投降或阵亡。

随后法西斯侵略分子展开攻势,德国率先违反与苏德互不侵犯的条约,公然入侵苏联,随后日本在12月份偷袭了珍珠港,这两国的举动直接加速了他们的灭亡。紧接着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数百万德军士兵被冻死在苏联,而日本也在珍珠港之后遭到了美军的疯狂报复。直到1945年5月2日,苏联攻陷柏林,发现了一具已经烧焦的尸体,经过调查得知,它就是自杀的希特勒。

直到今天,研究二战史的专家仍不解?为何希特勒在自杀之时,手底下还有700万德国军队,他为何不带领着剩余的残部,绕过正面交锋,经过休养生息,再卷土重来呢?再看看日本,从硫磺岛战役,再到冲绳战役,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伤亡,日军是以命抵抗,甚至不乏进行自杀式攻击,要不是美军及时扔下那两颗原子弹,不知道美军还要死多少人

其实从两国的训练中,我们不难发现。德日两国的训练方法、手段有很大的不同?普鲁士人认为,打仗是要经过训练的,有过战争经验的人才能取胜。但日本不同,日本后期的军人大多都是从田间拉来的农民、学校里拉来的中学生,十四五岁的年纪,就要端起枪到战场上去杀人。而希特勒认为,这700万德军士兵,大多是临时拼凑的,他们没有真正的作战过,到战场上也是去送死,所以它看不到任何希望,只有在苏联攻进柏林时,选择自杀。

二战后期,苏联大举进攻柏林,周边的数百万德军为何不回去援救呢?

希特勒不是不想让周边的德军回去救援,而是周边数百万德军已经被盟军和苏联围困,没有办法赶回去救援,同时那些外围的指挥官知道大势已去,也不愿意回去送死。

一、外围的数百万德军已经分身乏术。

周边的数百万德军,北部的德军驻扎在挪威,由于通往德国的波罗的海已经被盟军控制,德军40万精锐部队根本没有办法回去救援。

整个东线的德军被苏军围死死困在东普鲁士,南线的德军也基本被苏军歼灭了,残余的德军也被苏军围困在捷克斯洛伐克,西线德军正在跟英美军队对持,一旦他们撤退回去救援,他们就会遭受到英美联军的围攻,战线瞬间崩溃。

在柏林战役期间只有在德国中部的12集团军有能力回去救援,但是12集团军已经没有了汽油等资源,机动部队寸步难行,只靠士兵走路,由于距离柏林距离比较远,也无法及时赶回去救援。

也许希特勒也是在赌,想要在不把外围部队抽调回来的前提下守住柏林,给德军以后的反攻留有一线希望。

二、周边的德军指挥官已经不愿意服从希特勒的指挥。

在希特勒的独裁统治下,他的属下也对他产生了不满,尤其是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后,德国很多的指挥官已经对德国的局势不抱任何幻想了。

而且当时苏联节节胜利,德军那些外围的指挥官眼看大势已去,也不愿意听从希特勒的命令回去送死,所以柏林之战只有希特勒自己带着士兵抵死抵抗。

二战苏德战役资料

苏德战役,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二战苏德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二战苏德战役背景

德国

1933年1月30日,在欧洲中部地区,奥地利人阿道夫·希特勒担任德国,德国纳粹党上台。希特勒虽然挽救了在经济大萧条中经济几乎崩溃的德国,但是却同时在国内推行独裁统治,镇压反对党;对外宣称要打破凡尔赛枷锁,并夺取“生存空间”。

1938年3月11日,德奥合并。

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签署《慕尼黑条约》,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

1939年3月,希特勒又撕毁了慕尼黑协定,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和德国划分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苏联实际上已经成为德国的帮凶。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39年9月25日,在德国征服波兰后,苏德两国瓜分波兰。

1940年4月,德国进攻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并于1940年6月22日迫使法国接受和平条约,维希法国建立。之后,德国在“海狮计划”中失利,被迫中止征服英伦三岛的计划。

1941年4月6日,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希腊并将其征服。至此,在欧洲,除了英国,同盟国已经土崩瓦解,德国已经基本扫清了征服苏联的障碍。

苏联

在战前的苏联“大清洗”运动中,大量苏联军官被逮捕甚至枪决,这大大地削弱了苏联红军在战争前期的 军事 指挥能力。而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尤其是乌克兰,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大量乌克兰人饿死,导致乌克兰地区的叛乱大量发生,乌克兰对于莫斯科也愈发不满,甚至希望德军来“解放”乌克兰。

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以后,苏联成为了相对意义上的德国的仆从国,并且与德国一样开始对外进行大规模侵略。

1939年9月25日,苏德瓜分波兰。

1939年11月30日,苏联侵略芬兰,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获得胜利,获得了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区和图尔库军港。

1940年6月,苏联吞并波罗的海 三国 。几乎同时,苏联吞并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这样的行为直接导致芬兰、罗马尼亚加入了轴心国,并且使得波罗的海人民掀起了广泛的反苏斗争。在德国军队打进波罗的海三国的时候,人民都夹道欢迎德军的到来。

在远东地区,苏联与日本也是冲突不断,相继发生了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苏联为了减少远东的压力,迅速改变了之前对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敌对态度,转而支持国民政府的 抗日战争 ,对国民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军事援助。

在苏德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之时,苏联又大幅度改变了其在远东的战略,苏日两国在1941年4月13日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苏联不再对中国国民党政府进行援助,而是 决定 在中日战争中采取中立态度,并且承认了伪满洲国的现状,以此希望能够将远东的苏联红军调回苏德战场。但是在《苏日中立条约》签订之后,苏联仍然没能抽调远东的部队,而是直到苏联已经确信日本准备南进而不是北上的时候才调走了部队。

英国

英国早在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就与德国处于战争状态。在法国战败后,英国甚至有被德国入侵的危险。在北非,由于德军的介入,英军被迫从之前攻占的意大利在利比亚的殖民地中撤退。在巴尔干,德国和意大利征服了英国的盟友希腊。因此,英国此时最大的敌人就是德国。英国的国民对苏联也并不抱有什么好感,但是1941年既然苏联和德国爆发了战争,于是苏联便不再被认为是英国的假想敌,而是英国对抗德国的同盟国。

美国

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一直都恪守门罗主义,坚持不对欧洲爆发的战争进行直接的干预。但是在英国与德国爆发战争后,大英帝国风雨飘摇,美国不能容忍第三帝国占领全欧洲。因此,美国一直在给予英国军事援助。在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也开始借道英国给予苏联军事援助。可以说,英美给予苏联的军事援助是苏军能够击败德军的一个重大的原因。

日本

日本早在1938年就与苏联发生过边界冲突(张鼓峰事件),又在1939年与苏联发生过诺门坎事件,两国的关系不可不为紧张。因此,苏联不得不在远东驻扎大量的部队,日本也维持了庞大规模的关东军。但是,由于日本与美国的矛盾日益激化(美国坚持要保持中国的“门户开放”,日本必须从中国撤军,并且利用石油禁运逼迫日本就范),苏联也惧怕德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双方都无意再在远东地区维持如此巨大的兵力对抗对方,因此,苏日两国在1941年4月13日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双方决定互相恪守中立。至此,苏日双方一直到1945年的八月风暴行动之前都再也没有发生过冲突,苏联调走了远东部队对抗德军;日本则调走了关东军去征服东南亚,由于日本的消极配合,使德国在苏联战场陷入被动。

芬兰

1939年11月30日,为了逼迫芬兰割让卡累利阿地峡以及汉科军港给苏联,苏联侵略芬兰。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苏联赢得了战争,芬兰被迫割让了卡累利阿地峡和汉科以及一些岛屿。这场战争显然激怒了芬兰,也就直接导致了芬兰在苏德战争中为了收回被苏联强占的国土而倒向了德国一方。不过,芬兰的倒向只是部分程度上的,芬兰由于不想招惹苏联,只是想收回国土,因此在收回失地后就不再积极进攻,而是坐山观虎斗,在战争后期德国已经无法避免要失败的时候芬军还采取了驱逐在芬兰德军的军事行动。

二战苏德战役过程

战争爆发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军兵分三路突入苏联(详见巴巴罗萨计划)。苏联在战前虽然从多个渠道获得过战争可能爆发的情报,但很多情报之间是互相矛盾的,具体入侵时间的情报相差非常大,使苏联政府并不知道德国入侵的具体时间甚至都不知道德国是否会入侵苏联。仅仅在开战前一天,苏联最高统帅部才知道德军的具体进攻时间,但是为时已晚。

在短短10天之内,德军突进苏联600公里。第一天的战斗,苏联红军损失1200架飞机,其中800架还未起飞就被炸毁。希特勒狂言三个月灭亡苏联。

北方战线由德军威廉·里特尔·冯·勒布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负责进攻。两个星期内苏联红军败退450公里,放弃整个波罗的海沿海地区,苏联红军24个师被彻底击溃,20个师损失60%的人员和装备,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很快进抵列宁格勒城下。波罗的海三国的百姓由于早就对苏联的统治有强烈不满,因此在德军入侵之时发起了针对苏联政权的暴动行为,进一步促使了苏联红军的败退。

中部战线是德军突击的重点地区,德军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从格罗德诺和布列斯特要塞方向进攻,通过一个双钳攻势完成了对苏联西部军区(即西方面军)的合围,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沦陷,苏联红军败退350公里,30个师被歼灭,70个师损失50%的人员。随后,德中央集团军群又在斯摩棱斯克地区展开了第二个钳形攻势,由于苏联红军有效地组织了防御,德军进展很慢。但是战役在历经两个月后,德军还是完成了合围,歼灭了苏联红军30万人。

南方战线上由德军伦德施泰特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目的在于占领苏联在乌克兰的农业和工业基地,并获得黑海港口作为补给站。当面为苏联基辅特别军区(即西南方面军)和敖德萨军区(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是苏联实力最强的一个军区,在战争初期,由于苏联红军在兵力和装备上对德军有明显的优势,德军在这个方向的进展最为缓慢。但由于德军的素质此时远在苏联红军之上,因而德军依然长驱直入抵达第聂伯河。由于西方方面军损失过大,西南方面军的右翼暴露又未及时转移。

1941年9月15日,德军中央、南方两个集团军群合作,在基辅战役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包围。苏联军队70个师血战10天,苏联红军少数突围,66万余人被歼灭,其中有6万名军官,包括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参谋长图皮科夫在内的多位高级将领在突围战中阵亡。希特勒将这次围歼战称为“史上最大的围歼战”。但是随后,在攻击罗斯托夫的战役中,由于主力部队都调往了莫斯科地区,德军遭到了失败。

在德军完成了对列宁格勒的包围之后,完全无力占领列宁格勒。北方集团军群为了稳定侧翼,发起了对提赫文的进攻,但是却遭到溃败。因此,德军对列宁格勒采取了封锁战术。由于苏联红军迅速在与德军的对峙中拥有了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德军不得不在北方战线采取了被动的守势。同时,芬兰由于不愿意攻占除了冬季战争中被苏联割去的卡累利阿地峡以外的苏联地区,芬军一直都没有进攻列宁格勒。

为了使德军得不到占领区的物资,斯大林采用了当年国内战争时的方法。斯大林于1941年11月17日令苏联红军实行焦土抗战,用大炮、火箭炮,并出动空军摧毁前沿阵地道路两旁40—60公里纵深地区的居民点,组织小分队,放火烧毁村庄、城市,而这些地方并无德国人。人民流离失所,数十万人死亡,苏联人民又蒙受一次灾难。

1941年9月30日,德军集中74个师约100万人,在1700辆坦克,11000门火炮支援下,发起意在夺取莫斯科的攻势,即台风计划(莫斯科会战)。战役的第一阶段以德军在维亚济马地区歼灭苏联红军60余万人的全面胜利而结束。随后德军迅速占领了莫斯科外围,摧毁了数道苏联防线。苏联在危急时刻进行了 历史 上规模最大的工业转移计划,转移的设备、物资超过100万节车皮,同时从西伯利亚、中亚、远东地区调来了25万的精锐预备队,以朱可夫大将为核心重组了西方面军的部队和防线,组织大量妇女修筑防御工事,并派出大量携带炸药和地雷的工兵分队破坏德军后勤补给线。此时苏联严酷的冬季已经降临,德军作战部队和后勤补给受到了极大限制,由于德国军队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导致大量的士兵冻死冻伤,许多武器也无法使用。苏联红军对德军进行了殊死抵抗,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和名言,比如“苏联虽大,但已无路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

1941年11月7日,在德国迫近莫斯科之时,苏联依然按时组织了红场阅兵,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阅兵之一,受阅部队在阅兵结束后直接开赴前线。

1941年12月6日,苏联发起反击,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200-300公里,莫斯科会战以苏联胜利而结束,德军损失了50多万人和大量的技术装备,这也是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第一次受到重大损失,希特勒“三个月灭亡苏联”的狂言彻底破灭。莫斯科局势得以稳定。

1941年冬天,苏联红军在各条战线上发动冬季攻势。在南部,苏联红军越过刻赤海峡,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在北部,苏联红军试图解列宁格勒的围并且歼灭包围列宁格勒的德军和收复迭米扬斯克。但是由于苏联红军的训练拙劣,准备仓促不足,指挥失当,这两个方向的攻势均以失败告终,苏联红军损失巨大。[2]

1942年5月,苏联又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起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试图收复哈尔科夫,但被德军分割包围后歼灭。同时,曼施泰因指挥的德军席卷克里木半岛,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并在刻赤战役红军彻底击溃。最终,苏联红军的冬季攻势以失败告终。

转折点

成功 击退了苏联红军的冬季攻势后,德军认为占领莫斯科十分困难,因此转变进攻重点,改为向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展开进攻。进攻初期,德军先在哈尔科夫歼灭了苏联红军20余万人,并迅速南下,席卷整个高加索地区。但是,由于苏联红军在前一年的大溃败中吸取了足够的教训,德军没能在高加索地区大规模歼灭苏联红军,苏联红军虽然无法抵挡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但是得以保全力量。

随后,为掩护南下高加索的德军(为了获取巴库油田的石油),德军意图占领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随之在斯大林格勒展开了与苏联红军旷日持久的大会战(即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在战役开始前对斯大林格勒展开了大规模轰炸,把城区炸成了一片废墟,但事实上这是在给自己添麻烦,因为被轰炸后的斯大林格勒是一片废墟,公路 自然 也被废墟堵上,因此德国的坦克很难在满是废墟的城区里作战,甚至连行驶都是问题。战役主要在斯大林格勒城内和接近地展开,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甚至每一堆废墟都要反复争夺,进展往往按米来统计,战斗极为残酷和血腥,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在300万人,苏联红军坚强的抵抗,使德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此时苏联上百万的预备队已经在两侧聚集,于1942年末在德军两侧发动钳形攻势并包围了德军33万部队,并于1943年2月2日将其全部歼灭。苏联红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大部,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以及配属的大量技术分队和支援部队被歼灭,双方损失始终没有精确统计,一般认为德军损失在85-100万人左右,苏联损失更大一些。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同时期发生的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海战胜利,构成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严格的说,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战役,无论是双方投入的力量、持续的时间以及损失情况,均远远无法与斯大林格勒战役相比,过去有些 历史学 教科书认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有一定道理的,这里综合东西方的观点。)。

在歼灭德军第6集团军后,苏联红军乘胜紧逼罗斯托夫,在高加索的德军后撤,苏军并迅速夺回了高加索地区。但是,由于苏联红军过分展开,在其进攻哈尔科夫时(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遭到曼施坦因的反攻,进攻部队被击溃,德军得以稳固自斯大林格勒失败以来不断后退的战线。此时,在前线形成了库尔斯克突出部,德军希望能够利用这个突出部歼灭苏联红军主力部队以夺回战场主动权。1943年7月5日晨,库尔斯克决战打响,但在苏军准备充分的防御阵地面前,德军的进攻步履维艰,12日,双方在库尔斯克南部奥博场方向的普罗霍洛夫卡发生坦克大会战,以帝国师为首的德军装甲部队和以近卫第五坦克军为首的苏军装甲部队发生的遭遇战,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虽然苏军损失高于德军,但德军始终无法推进,随着苏军在奥廖尔附近的进攻和盟军登录西西里,德军被迫终止了进攻,退回到了出发阵地,8月23日,苏军收复哈尔科夫,库尔斯克战役以苏军胜利而结束。

至此,德军再也没有在苏德战场上发动过战略进攻,而是转向了战略防守,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可谓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此时苏联经济已经完全转入战时轨道,生产了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同时根据《租借法案》获得了来自美英等同盟国大量援助,军事力量有了很大提高。而德国本土由于美英两国规模越来越大的战略轰炸而遍地废墟,工业生产能力大幅下降,又在北非战场惨败,其仆从国也开始有了反战、反德的倾向,德国已经越来越没有能力与苏联抗衡了。

苏联红军反攻

随着德国在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被迫后撤,越过了第聂伯河,同时实施“焦土政策”,这使得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村庄变为了废墟,庄稼也被德军烧毁。

此后,苏联红军相继发动了10次大型反击战役(史称十次斯大林突击),将德军完全赶出了苏联国土。之后,苏联红军横扫东南欧,在盟军于1944年6月6日发动诺曼底登陆后,德军不得不从东线调出大量部队以守卫西线,苏联红军更加势不可挡,并且相继攻占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在渡过奥得河之后开始了进攻柏林的战役,4月21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25日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27日突入市中心,30日苏联红军的三名士兵将苏维埃的红旗插在了柏林国会大厦的楼顶,同一天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自杀。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苏联也获得了苏德战争的最后胜利。

二战苏德战役苏联胜利原因

苏联之所以能力挽狂澜,并最终取得战争胜利,主要有以下因素:

雄厚的人力物力。

1941年,苏联人口约为1.8亿。战争爆发后,苏联共动员了3450万人。二战结束时,苏联红军总兵力达1280万人。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飞机13.41万架、坦克10.28万辆、火炮和迫击炮82.52万门。

广阔的疆域为苏联抵抗德军侵略提供了战略纵深。苏联陆地面积为2227.4万平方公里,地跨11个时区。二战初期,虽然德军很快占领了欧洲各国,但却无法一口吞下庞大的苏联。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苏联政府仍控制着2/3的国土。此外,严寒的天气也帮助了苏联。莫斯科的严寒,让德军和1812年入侵沙俄的拿破仑军队一样,在莫斯科城下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3]

美英等国的大力援助。

苏德战争期间,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美英两国给苏联以大量的援助,包括枪械、弹药、坦克、飞机、车辆等军用物资。如果没有这些盟友的援助,苏联要从1941年的大崩溃中恢复过来甚至击败德国,都将会更加的困难。

拥有先进的作战理论。

苏联红军军事理论家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早就提出了大纵深作战理论。战争期间,苏联红军成功解决了组织与实施宽正面、大纵深的战略进攻等一系列军事问题,保证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此外,苏联红军还涌现出了以朱可夫元帅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统帅和将领。

1941年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国防委员会,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的 口号 。为理顺指挥关系,8月8日设立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为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苏共向前线派去了150万名党员和350万名共青团员。战争期间,苏共吸收了531.9万名党员。

苏联人民的战斗精神。

为祖国而战,每个苏联人都英勇杀敌,涌现了以彼得罗夫斯基、马特洛索夫、卓娅为代表的一批英雄典型。据统计,战争期间,苏联军民共有1.16万余人成为“苏联英雄”,700万苏联军人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

二战苏德战役影响

为赢得这场战争,苏联人民遭受了惨重的伤亡。据统计,苏联共有2700万人死亡,其中1800多万为平民,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员伤亡。战争还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苏联共有1710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和31850个工业企业全部或部分被毁。

德国则因为与苏联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实力,大量德军无法撤出苏德战场,甚至被大量歼灭,因而极其有力地支援了美英在北非、意大利的作战以及盟军第二战场的开辟。战后,德国被分割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国家,被苏联和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的经济也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得到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后才得以恢复。

东欧各国,包括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由于均受到了苏联红军不同程度的占领,其国家政权被苏联清洗,换以听命于莫斯科的共产党傀儡政权,其政权形式完全仿造苏联,并且都留有大量的苏联红军驻扎在这些国家,因此这些国家从战后一直到东欧剧变期间都是苏联的卫星国。

二战令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战前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被彻底打垮,英国和法国也大伤元气。这使得美苏成为了对欧洲有支配性力量的大国。为了争夺对欧洲以及世界的控制权,美苏从战争期间的同盟走向了对抗,甚至进行冷战。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对西欧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以争取西欧诸国;苏联则通过扶持东欧和巴尔干诸国的共产党政权来达到控制东欧的目的。

朱可夫是如何失去斯大林信任的?

自古以来,统治者就和功绩、民望高的下属不对付;尤其是哪些行事说话肆无忌惮的下属最是遭最高统治者猜忌和冷落,这种情况不管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是如此的。苏联的朱可夫元帅在二战期间,为苏联可谓是立下赫赫战功;是柏林战役中第一个攻打下国会大厦的苏联将领。当初他深受苏联总统斯大林的信任和厚爱,不仅给了他优先立功的机会;还给了他绝世的荣耀和极高的威望。就比如在二战那场最后的柏林之战,为了让他成为第一进攻的将领;斯大林竟让老资历的科涅夫元帅给他让路。这种偏爱的程度,不知让当时多少将士对朱可夫极度羡慕嫉妒;简直是恨不得取而代之。

然而二战结束以后,斯大林就全力打压这位苏联军中唯一被授予四枚“金星勋章”,且被苏联人视为“胜利象征”的朱可夫元帅。他不但接二连三地利用各种名目剥夺了朱可夫手中的权力,而且还揭制苏联人民对朱可夫的赞美舆论;直接让朱可夫退出大众的视野之中。导致这种局面,无疑是说明了斯大林不再重用朱可夫;甚至对他产生厌恶和不满。曾经深受信任军中重将是因何种原因才落得如此境地的?

其实不论是斯大林还是赫鲁晓夫,他们决定打压拿下朱可夫的重要原因就是朱可夫在苏联军队的威望实在太高;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统领和掌控军队。此外,还有一个非常的因素;那就是苏联军队一长制和双长军制的问题。所谓一长军制指的是单一的军事首长制度,也即是苏联的各级军事指挥员是其所在部队的唯一领导者即军事首长。简而言之,实行一长军制整个部队都是有一人说了算,政工部门只能是军队业务部门;负责提高军队将士的士气以及士兵们的福利问题,在实际的军事指挥中不能对指挥员进行干预。而双长军制说白了就是政委军制,虽说一般情况下政委不能干预军事首长的对战决策;但是政委却对军队如何行动有最终决定的权力。

若是政委发现军事首长在对国家的忠诚度上有问题,对于上级下达的军事命令公然违抗等;那么政委就会使用手中的最终决定权否决军事指挥员的军事决策。这政委制其实是斯大林的政敌托洛茨基为揭制军事首长的权力发明出来的,所以斯大林虽和他很不对付但是他却并不反对这项军制。当时托洛茨基之所以创出政委制度,是因为他在建立红军的时候发现布尔什维克根本就没有军事干部。

这就导致赤卫队镇压小规模的对战不会出现问题,可一旦加入到大规模的战役时就会出现极多的问题。而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各级军队中没有专业军官为军队骨干,很难保证对战时将领们对上级命令的执行度和忠诚度。要知道当时的苏联军官很多都是沙俄时期培养出来,对于布尔什维克是否是忠诚有很大的不可把控性;于是用来监督各级军队的军事首长忠诚的政委军制就诞生了。然而双长军制虽然的确是有效地解决了忠诚问题,但它存在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会导致军事决策产生一定的混乱。如果军队政委不懂多少军事,只是生硬地执行上级派达的指令;那对瞬息万变的战事而言无疑是会产生极大的干扰,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己方战事失利。

因此,朱可夫是极为倡导一长制;是这样军制的绝对拥护和支持者。他所在军队中,实行的就是一长军制;他直接主导着军团的军事决策。而苏联上级之所以会同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是农夫儿子出身;并且还是贫农自小就到莫斯科谋取生计。在当时那个苏联时期,这种身份无疑是极为可靠的;加之他又是俄罗斯籍的红军党员,所以苏联很是放心由他来担任军队的军事首长。不过朱可夫这种情况在苏联仅是少例,苏联红军中主要实行的是双长军制。

在二战苏德对战之时,双长制弊端很大。因为军队政委极大多数都是从地方派来的干部,他们对于军事决策和工作几乎是一窍不通;可偏偏他们手中握有很大的权力。所以导致这些政委经常干出非常荒唐的时期,比如士兵不能排成散兵队形,必须要以紧密地队形进攻;导致敌人一个炮弹下来就会死去一大批士兵。当苏德战局进入紧迫状态,斯大林只能对朱可夫做出让步,在军队中恢复了一长制减低政委的权力和地位。这个时期,可谓是朱可夫战绩辉煌的巅峰时刻;他的名声和威望在苏联煊赫一时,就是斯大林都只能勉强盖过他的光芒。

等到二战结束了,斯大林自然是立即推行双长军制。然而朱可夫依旧坚持实行一长制,这种情况不管是斯大林还是赫鲁晓夫都是无法容忍的;毕竟这会严重影响统治者在军队的领导权威。要知道国家军权对于统治者来说是多么重要,只有把军队权力牢牢把握在手中其政权才能稳固;所以朱可夫的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在挑衅斯大林。哪怕他心中对苏联在是忠诚贡献在大,斯大林也是不能容忍他的狂妄举动。

于是仅在迎来和平的三个月,朱可夫这人人称赞的大英雄;苏联红军中的陆军大元帅地位超过其他军队总司令,就落得被剥权下调受时刻监视的下场。若不是他当时在军中的威望太高,斯大林不想因他的死而使军队产生混乱;绝对会用狠厉手段灭杀朱可夫。若是朱可夫多了解历史明白功高震主选择低调行事或是干脆辞去所有职务,他也不至于遭到斯大林的猛烈打击;郁郁不得志地在一个小队后勤工作。可惜朱可夫脾气倔强又口无遮拦喜欢吹牛自夸,统治者无论如何都不会容忍他的存在;没有落得一个凄惨而亡的结果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二战中苏德战场双方各伤亡多少人

苏德战场双方伤亡人数:德军1180万,死亡及失踪380万、伤病约700万 。苏联红军2960万,死亡及失踪915万、伤病1832万。

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间德国和苏联卷入了一场规模宏大的鏖战,这场战争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在苏德战争中,当时世界上最为训练有素的德国国防军试图打败苏联红军,从而为德国在东方占领辽阔的版图。

战争之惨烈前所未见。德国入侵苏联是战争的开始,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柏林战役是战争的高潮。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在渡过奥得河之后开始了进攻柏林的战役,4月21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25日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27日突入市中心,30日苏联红军的三名士兵将苏维埃的红旗插在了柏林国会大厦的楼顶,同一天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自杀。

1945年5月9日德国向苏联无条件投降,苏联也获得了苏德战争的最后胜利。

扩展资料

阿道夫·希特勒认为进攻苏联将赢得战争史上最为辉煌的胜利。但苏德战争却以德国的惨败而告终,德军不但没有闪电般地占领苏联,反而遭到了灾难性的失败。这一失败使得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从此灭亡。

为赢得这场战争,苏联人民遭受了惨重的伤亡。据统计,苏联共有超过2700万人伤亡,其中苏联红军部队累计死亡人数为865.6万人左右,包含300万上下死亡的俘虏,其余1800多万伤亡为平民,全国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员伤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德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德战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柏林之战苏德战役.柏林之战德甲》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