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联赛极端球迷逼停〉德甲极端球迷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联赛极端球迷逼停,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德甲柏林联合对沃尔夫斯堡因什么原因中断?
- 2、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 3、11/12赛季德甲:多特1-0拜仁,莱万脚后跟巧射制胜,罗本失点
- 4、天下足球 关于恩克(天上的门) 的解说词
本文目录导航:
德甲柏林联合对沃尔夫斯堡因什么原因中断?
答主场极端球迷标语辱骂霍普,柏林联合与狼堡比赛中断11分钟
德甲联赛柏林联合vs沃尔夫斯堡的比赛中,有部分主场极端球迷打出标语,辱骂霍芬海姆老板霍普以及德国足协。比赛因此被迫中断了两次,第二次中断长达11分钟。柏林联合球员也前往看台对极端球迷进行劝诫。
此后比赛已恢复进行。柏林联合在主场2:0领先的情况下,被沃尔夫斯堡连追两球逼平。上半时第41分钟,主队利用任意球率先破门,特里梅尔主罚,安德森头球建功。第56分钟,弗里德里希为柏林联合再入一球,将比分改写为2:0。随后客队在第60分钟和81分钟时连追两球,将比分扳平。
此前进行的霍芬海姆vs拜仁的比赛中,客场的拜仁球迷对霍芬海姆老板霍普进行了辱骂,而这一事件目前仍在发酵中。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答“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11/12赛季德甲:多特1-0拜仁,莱万脚后跟巧射制胜,罗本失点
答北京时间2012年4月12日,德甲第30轮展开一场焦点大战,多特蒙德主场迎战拜仁,第77分钟,莱万多夫斯基脚后跟巧射破门,罗本在第85分钟罚失点球,最终多特1-0获胜,此役过后多特将积分榜的领先优势扩大为6分。
第2分钟,布拉什奇科夫斯基接京多安挑传突入禁区挑射偏出。
第6分钟,京多安巧妙分球给香川真司,后者得球横敲中路,格罗斯克罗伊茨拍马赶到铲射攻门被诺伊尔神勇化解,莱万跟进补射也被诺伊尔没收。
第30分钟,克罗斯禁区外围重炮轰门稍稍偏出立柱。
第37分钟,布拉什奇科夫斯基右路传中,莱万禁区后点甩头攻门遗憾中柱。
下半场开球前,极端多特球迷向拜仁禁区内投掷香蕉、打火机等杂物。
第60分钟,里贝里禁区左侧摆脱皮什切克抽射攻门偏出。
第64分钟,里贝里禁区内疑似被皮什切克绊倒,主裁判示意比赛继续。
第77分钟,多特开出战术角球,格罗斯克罗伊茨迎球抽射,莱万禁区内用脚后跟一磕改变皮球运行方向,诺伊尔扑救不及,多特1-0领先。
第85分钟,罗本禁区内被魏登费勒扑倒,主裁判判罚点球,荷兰人亲自操刀主罚推射球门右侧被魏登费勒候个正着。
苏博蒂奇冲到罚失点球的罗本面前怒吼。
第90分钟,阿拉巴左路传中,苏博蒂奇头球解围击中横梁,罗本跟进面对着大半个空门补射踢飞。
第90+2分钟,莱万单刀杀入禁区挑射击中横梁。
最终多特蒙德主场1-0战胜拜仁慕尼黑,将积分榜领先优势扩大至6分。
多特蒙德首发: 1-魏登费勒、19-格罗斯克罗伊茨、4-苏博蒂奇、15-胡梅尔斯、29-施梅尔策、26-皮什切克、5-凯尔、21-京多安(74`7-莫里茨-莱特纳)、23-香川真司(74`14-佩里西奇)、16-布拉什奇科夫斯基(89`25-奥沃莫耶拉)、9-莱万多夫斯基
未出场替补: 20-朗格拉克、22-斯文-本德、18-巴里奥斯
拜仁慕尼黑首发: 1-诺伊尔、27-阿拉巴、28-巴德施图贝尔、17-热罗姆-博阿滕、21-拉姆、30-古斯塔沃、39-克罗斯、7-里贝里、10-罗本、25-托马斯-穆勒(61`31-施魏因斯泰格)、33-戈麦斯(75`11-奥利奇)
未出场替补: 22-布特、13-拉菲尼亚、23-普拉尼奇、44-季莫什丘克
天下足球 关于恩克(天上的门) 的解说词
答《天上的门》
汉诺威96队的队长,德国国家队的国门。
一个尽责的丈夫,一个慈爱的父亲。
不管是哪一份依恋,都没能成为恩克留下的理由。
2009年11月10日,恩克选择了以最极端的方式,与世人告别。他迎面走向了急速驶来的火车,把震惊和感怀留给了世界足坛,把谜团和歉意留在了身后,更把悲伤和心碎留给了每一个爱他的人。
在出事地点的十几米外,停放着恩克的奔驰旅行轿车,里面放着他的遗书。在离他200米外的地方,他的三年前不幸夭折的爱女,早已入土为安。而2.5公里以外,他与妻子的小屋,还在夜色中散发着温暖的光芒。32岁的恩克,选择了在夜幕刚刚降临时告别,而他带给世人的震惊,则像是浓重的黑幕,笼罩着整个德国。人们不经要问:“这个生活事业,都还算如意的男人,为什么会生活在绝望当中?”在恩克去世19小时后,恩克的妻子特蕾莎坚强的出现在了公众面前,虽然几次哽咽无法继续,但她强忍悲痛,把恩克6年来,深受抑郁症折磨的实情,公诸于众!
特蕾莎以为,爱可以让他们共渡难关,就如同三年前,当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儿,在一次手术中夭折时,他们也曾痛苦万分。但在短短六天后,恩克就再次站在了汉诺威的门前,只是在他右手手腕上,从此刺上了女儿“拉拉”的名字!但这道刺青,终究像一根刺,深深的扎进了恩克的心里,后来的每一天,他们都会到女儿的墓碑前看她。直到今年5月,在女儿去世32个月后,他们终于又收养了一个女婴,仍然为她取名为“拉拉”。也正是为了这个女婴,恩克更加不敢向公众坦白自己的抑郁病病情,他怕失去“拉拉”的抚养权,他怕离开心爱的足球,他怕面对那些或疑惑、或怜悯、或躲避、或鄙夷的面孔。爱没能带恩克走出泥潭,这是特蕾莎最不愿看到的事实!
恩克心中的第二道刺,则是足球。1996年,19岁的恩克从家乡耶拿来到德甲球队“门兴格拉德巴赫”,但连续两个赛季,恩克并没有获得上场机会。直到98到99赛季,他才成为球队的主力门将,但32次出场,没能为恩克带来荣耀。门兴脆弱的防线,让他们在整个赛季丢掉了79个球,失球数居德甲之首,最终没能逃过降级的厄运。
不过这却是恩克成长最快的三年。此时的恩克,牢牢占据着德国U21国家队的主力位置,正是看中了恩克的潜力,99到00赛季,恩克接到了名帅海因克斯的召唤,加盟了湖超豪门“本菲卡”队,成为了第一个从德国远渡到葡萄牙的德国球员。这是恩克最为开心的一段国外生活,作为“本菲卡”的队长,他真正受到了球迷的爱戴。三年内,他77次代表本菲卡出战湖超联赛,只可惜此时的“本菲卡”队正处于风雨飘摇当中,联赛取得的最好成绩也只是第三名。2002年恩克与顶级豪门“巴萨罗纳”签下了三年合约,但在范加尔的教鞭下,恩克只代表巴萨出场过一次国王杯的比赛,一场联赛和两场欧冠联赛。长达一年的板凳生涯,让恩克感受到了空前的职业压力。梦想的起点,正式在此时化作了悲剧的开幕式,再也无法主宰命运的恩克,成为了一叶扁舟,任由现实吞噬了他的理想。
一年后,身不由己的恩克被租借到了土耳其“费内巴切”队,但他只上场参加了一场比赛,就因为0比3惨败给伊斯坦布尔体育队,受到了本方球迷焰火和酒瓶的攻击,这深深伤害了恩克的自尊。而抑郁症,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在此时伸向了恩克。痛苦的恩克,选择了返回西班牙。2004年1月,恩克被再次租借到西乙球队“特内里贝”,正是在特内里贝半个赛季的出色表现,让他再次吸引了德国球队的目光,2004年6月,恩克终于重返德甲,加盟“汉诺威”队,也开启了自己职业生涯最为辉煌的时光。这是恩克最得意满的一年,女儿的呱呱坠地,让恩克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赛季末,恩克当选德国年度最佳门将,更让他体会到了事业成功的喜悦。2006年12月,汉诺威俱乐部与恩克续约三年,29岁的恩克在11年职业生涯后,才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喜悦,可谓感概万千!
2007年,30而立的他,当选了汉诺威队的队长,更重要的是,国家队的大门终于向他敞开,恩克第一次进入了德国队出征欧洲杯的大名单,名字仅位于莱曼之后,成为国家队的2号门将。虽然最终没能在欧洲杯上出场,不过在莱曼退役后,恩克成为了1号。在与德国的年轻一代阿德诺、诺伊尔的竞争中,国家队主帅勒夫,把天平倾斜给了大器晚成的恩克。13年的等待,在经历了无数痛苦与失意后,上天,终于把机会,交还给了他。掌握自己的命运,恩克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吧目标锁定在了2010年,南非,是个并不遥远的梦。
此时,一次意外的手部骨折,让恩克远离了国家队,他没有气馁,在经历了7月的挣扎和努力后,恩克跟随德国国家队来到了上海,在与中国队的比赛种,头部受伤的恩克,依然坚持的打满了90分钟,候继敏开场第5分钟的进球,也成为了恩克在国家队的最后一个失球。这或许是恩克,与中国球迷最近距离的一次接触。
上天对恩克的眷顾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短到只有720分钟,那是8场比赛的长度。2009年9月,当勒夫已经把恩克的名字写入德国队与俄罗斯队最后一场世界杯预选赛的大名单时,严重的肠道细菌感染,再次摧垮了恩克,这究竟是命运的巧合,还是上天的愚弄。
“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我已经经历了很多,我不知道,我的生活在被谁操控。我只知道,我终究无力改变。”
恩克
63天后,恩克回到了德甲赛场。10月31日,汉诺威队1比0击败了科隆队,11月8日,汉诺威2比2战平了汉堡,恩克,表现完美。在与汉堡队的比赛结束后,恩克走向了观众席,犹如14年中的每一场比赛后,面带微笑的他,向球迷击掌道谢,此时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次的道别,与往时不同,这是他最后一次面以数以万计为他欢呼的球迷,这是摄像机捕捉到的最后一个关于恩克的影像画面。这个内敛、低调、温文尔雅、乐于助人的好好先生,这个永远把球迷的爱,看作上天眷顾的儒雅绅士,在两天后,与我们永别……
想念,每一个爱他的和不曾爱过他的人。
悲伤,每一个了解他和对他不曾所知的人。
当飞速的火车,再一次在黑夜中穿过,当教堂的钟声,再一次在祈祷中响起。那是数以万计的人,在祝愿恩克安息,在遥远的葡萄牙、西班牙,在曾经“伤害”过他的伊斯坦布尔,在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许许多多的人,在为他祈祷。在汉诺威,恩克的1号球衣将被俱乐部永久封存。鲜花和蜡烛装点着整座城市,三万五千人在黑夜中自发聚集,那是想要陪伴他的人群,如果恩克知道,为他心碎的人又何止这些,他还会选择这条不归路吗?
在他生活的只有六百人的小镇里,安静依旧,但他和妻子养的八只狗,却再也等不回男主人。这是他在葡萄牙和西班牙街头捡回的流浪狗,他把它们带回了德国。善良的恩克像爱惜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惜所有的动物,却只忘了爱惜自己的生命。
11月10日,正是德国国家队集结的日子,但是已经没有人愿意再去“触动”足球,德国足协取消了周六与智利队的友谊赛,在这样的时刻,没有人再去关注一场比赛……
而我们看到的是在德国足协新闻发布会上,比埃尔霍夫难以抑制的泪水!
是在恩克的追思会上,巴拉克和勒夫,低垂的脸!
是十万人在汉诺威体育场,为恩克举行的告别仪式!
更是在人群的背后,女儿的墓碑旁,妻子孤独的身影,和母亲带她写给女儿的话:“拉拉,爸爸,来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甲联赛极端球迷逼停〉德甲极端球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66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