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大师作品】埃德加·德加作品欣赏优质回答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印象派重要画家。他出身于金融资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个画家,因此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非常关心艺术的...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芭蕾舞,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大师作品】埃德加·德加作品欣赏

【大师作品】埃德加·德加作品欣赏

优质回答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印象派重要画家。他出身于金融资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个画家,因此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非常关心艺术的家庭中。

他曾在巴黎艺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学习绘画,受到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的很大影响。德加富于创新的构图、细致的描绘和对动作的透彻表达使他成为19世纪晚期现代艺术的大师之一。

他最著名的绘画题材包括芭蕾舞演员和其他女性、以及赛马。他通常被认为是属于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画派风格。

证券所人像 1878-1879年 画布油画 100×82厘米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欧内斯特1923年捐赠)

德加用使人看出场景的总体性和不确定性的方式来安排他的构图。人物姿态的准确度和整体画面的安排都围绕中心人物欧内斯特·梅来确定。他是惟一可以辨认出来的人。欧内斯特·梅的孩子们更喜欢用《证券所里》这个题目,希望他们父亲的名字在谈到这幅画时不要被提到,但中心人物很早就被人认出来了,因此这幅画和其主人的名字一起出了名。这一大胆的场景设计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画面被巧妙地安排在一个垂直尺寸的狭小的空间里,德加经常用它来描绘男子群像。从侧面向下看,人物便缩小成几个碎片。批评家们多次讽刺他所钟爱的这一方法:“将画布任意切割,去掉人物的脚或腿,这可不像是画画。”画像似乎草率而成。大笔一挥很快就画成了深色服装。德加经常忽略细部爱德加·德加简介,用他喜欢的棕、浅灰、黑色来达到色彩的和谐,笔法遒劲有力,但是不均匀,给人一种未完成的感觉,构图的奇特更加深了这种印象。德加用一个动作或一个姿态来表示模特儿们的性情或气质,从而抓住“现代人的特殊之处”。这幅画可能由德加介绍给了公众,因为它在1879年和1880年的第4和第5届印象派画展的目录中被提到,但媒体未作报道。

卡莎特 蓝色扶手椅小女孩

德加与卡莎特有很深的交往关系,但两人都一直保持单身未婚,他们对自己生活形态的选择也大不同于流俗。对德加而言,与卡莎特相处,她的女性部分,仿佛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德加更赞叹的似乎是一个女性画家,能够有如此独立自主的创作风格,如此丰沛强大的生命力,他欣赏的恰好是卡莎特的自信、自主。他们并不依赖对方,不粘黏纠缠,在创作的风格上更是一直确守自己的特色。这样的关系,的确十分少见,他们是爱人,是师生,是知己,像朋友,却又如同陌生人,一旦分手,各自回到自己的创作,还是完全不受干扰的独立的自己。

去外省赛马场 德加 法国 1869年

画布油彩 36.5×55.9厘米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德加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热衷于描绘赛马的场景,这件作品便是这个时期的作品。作品的主体在画面的右下角爱德加·德加简介,一辆马车载着一对母子,天高云淡,如茵的广漠绿草地伸远到天际边,草原上点缀着浓重黑色的骑手和奔马作为背景,着重描绘前景人物和马车。作者有意将马车和马匹统一在黑色调中,使之形成一个浓重的黑色块,又以画龙点睛的白色,画马车坐椅中的母子形象,浅黄色的阳伞和灰色男子服装只是黑白间的一种过渡色,母亲的黑色领带和男子的黑色帽子构成黑色块的呼应与平衡,又与草原上的黑白色形成照应,另外母亲头上的红色带子,亦与远处骑手的红色裤子相呼应,这使画面的形体和色彩构图十分完美,体现他的古典主义内涵。

舞台上的 *** 约1877年 埃德加·德加 法国 60cm×44cm

粉彩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年轻女人像 德加 1867年 布面油画 27×22cm

巴黎奥赛博物馆

苦艾酒 1876年 埃德加·德加 法国 92cm×68cm

布 油彩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贝利尔一家 1860年 200×253cm 奥赛博物馆藏

戴手套的女歌手 德加 1878年 油画 53×41厘米

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藏

卡萨特

昂巴萨德尔音乐咖啡座 1876—1877 纸本色粉37.5×27.3cm 法国里昂博物馆藏

露台上的女人

巴黎歌剧院的乐师 约1870年 埃德加·德加 法国 56.5cm×46.2cm 布 油彩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熨衣妇 1884 布上油画 76×81cm 巴黎网球馆藏

芭蕾舞蹈练习 1874 布面油画

The Dance Class

在舞蹈教室 1897

白色芭蕾舞者

照镜子的女子 1885

女帽店 1879-1886布面油画 芝加哥美术馆

新奥尔良棉花市场 1873年 布面油画 73×92cm

法国波城美术馆

舞蹈课 德加 法国 1873--1876年 画布油画 85×75cm

巴黎奥赛博物馆

芭蕾舞蹈练习 1874 布面油画

阿拉贝斯克舞姿谢幕 1877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马蒂斯与德加的绘画风格比较

优质回答亨利·马蒂斯是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马蒂斯生于法国南部。因为一次生病住院,母亲送给他一盒颜料、一套画笔和一本绘画自学手册作为礼物让他打发无聊的时间,成为了马蒂斯开始艺术生涯的第一步。从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对马蒂斯影响最大的老师是奥古斯塔夫·莫罗,是他塑造了马蒂斯。莫罗曾对马蒂斯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显。”正是这句话引导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捷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一切,对他终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终于老师的引领使马蒂斯率领野兽派走上了艺术的舞台,在那次沙龙中他展出了“开着的窗户” 和一幅马蒂斯夫人的肖像,马蒂斯的余生,一直偏爱着这种主题。这里的内墙和窗扉,是由一条条宽宽的竖条构成,用了鲜艳的绿色、蓝色、紫色和橙色;户外世界,则是一片鲜艳的小笔触构成的装饰华丽的图案。笔触从绿色的小点,扩展到笔触更宽一点的淡红色、白色,还有海和天空的蓝色。

马蒂斯是一个善于吸取各种艺术门类的优点的人,“餐桌”是他1908年的画作之一,马蒂斯为了研究人体还专门的搞起了雕塑,曾将创作雕塑作品70余座。当马蒂斯70多岁的时候,他身体已经很差了,但是他对艺术的发狂始终如一,他没办法再画画,就在病床上拿起了剪刀开始剪纸,马蒂斯对艺术的这份执着是无法想象的。

印象派绘画艺术风格关于印象派绘画的文化内涵,择其要者而述之:

一是将绘画从客观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精神表现,反映印象派具有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印象派在艺术精神上对立于西方古典传统绘画,强调创造新时代的艺术形态;他们对主题性地再现现实不以为然,提出应自然而随意地表现生活与客观物象;他们游离于传统艺术所关注的社会功用与教育职能,离开了艺术表现现实的情节化和戏剧性结构,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注重画家对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和自觉表现,擅长对现实情景的生命状态和存在形式进行直觉式的客观再现与描绘,将绘画从客观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精神表现,以迎合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努力反映印象派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印象派并不反对以自然为师,只是强调“不要失掉你所感觉到的第一印象”。印象派认为“记忆”和“想象”可以“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塞尚还提醒画家“应防止倾向于文学”,在绘画中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毕沙罗的《农家女》的纯朴与率真、《牧羊女》的灵动与鲜活等,正反映了“以自然为师”,描绘了“感觉到的第一印象”。德加的《赛马》的投入与动情、《骑马散步》的闲情与潇洒、《舞台上的芭蕾舞者》的欢快与忘我等,正叠加了“记忆”和“想像”,试图“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塞尚《弯曲的树》的豁达与野趣、《马纳河上的桥》的静谧与清淳、《埃克斯近郊的巨松》的简练与张扬等,正依循了“色彩的逻辑”。印象派画家从具有“社会学功能”的传统艺术倾向中走出,又带着“绘画的独立性”步入当时的社会生活。马奈的杰出风俗画,如《咖啡音乐会歌手》、《咖啡馆里》、《弗利·贝杰尔酒馆》等,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劳特累克尽管出身贵族,却以带有讽刺意味的心情表现现实,他笔下的巴黎上流社会的夜生活,没有优雅高贵的生活情趣,却是一个堕落、污秽并充满欺诈的世界,他的《红磨坊的舞会》中喧嚣中的狂欢、《女丑角莎尤考》中人物形象的静思与无奈等,实是痛苦的呻吟。这里,也可以领悟印象派要真正反掉传统艺术中的“社会学功能”是不可能的,印象派生活在各种矛盾交杂的社会之中,即便再三强调具有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其实是无法真正步入游离于“社会学功能”的“独立性”之中的。

二是注重绘画的光、色、形、意、美的融合,体现印象派的艺术与光学相结合的主要特征。印象派绘画在光与色的表现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在光、色中求形,以光与色的讴歌表现意和美,理解了光、色、形、意、美在绘画语言中的辩证关系,把闪烁的阳光和微妙的阴影引入画面,绘画随之变得清新明丽、生机盎然。在印象派绘画作品中,光和色是基本的绘画语言、艺术要素、快速跳动的音乐旋律和慢慢流淌的文化符号,光和色是形、意、美的艺术起始点,形、意、美在光和色中成形、达意、示美。印象派画家最基本的绘画技法是竭力探索一种有效方法,以突破物体单一的、表面看来一成不变的“固有”色;他们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自然呈现的瞬息色彩,那种受一定环境条件、空间距离和周围其他物体影响的颜色。他们从画水开始,把水波反射出来的五光十色描绘得惟妙惟肖。他们进而扩大到从建筑物到天空的光与色的表达。印象派对光与色的探索得益于19世纪初期科学家对光的本质的新发现,孕育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化跃迁。莫奈曾反复画不同时间的鲁昂大教堂和草垛,正是为了捕捉瞬间的光与色。这次珍品展展出的《鲁昂大教堂,从正面看到的大门,棕色的和谐》与《鲁昂大教堂,阳光的效果,傍晚时分》便是莫奈为教堂绘制的30余幅油画中的两幅。画这批画时,他曾在给妻子的信中写到,他每天都会有一些头天未曾见到的新发现,于是赶紧将其补上,但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三是采用原色并列、重叠和补色手法,形成印象派新的绘画语言。为了表现物体的动态变化和光色的斑斓绚丽、光怪陆离,印象派画家采用小笔触和色调并列方法,有些颜色不再在调色板上调配,而是红、黄、蓝三原色并列,时而重叠,并把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色补互对比,使色彩在强烈视觉冲击中产生新的和谐。印象派新的“光色”技法形成了新的绘画语言,令人耳目一新。

四是“把画架搬到户外”,成为印象派的重要绘画方式。它不是简单的绘画场所位移,而是绘画方式变革,改变了西方传统绘画方式,是为了在阳光下对景写生,捕捉和描绘物体在阳光照耀下色彩的微妙效果。雷诺阿喜欢在户外林下写生模特儿,以悉心研究模特儿身上、脸上的绿色反光和灿烂的斑点效果。雷诺阿从清新的自然风光中揭示色彩晕染流动的奥秘,感悟色彩的争妍与和谐、阳光的欢愉与变化、自然的节奏与坦诚、人生的明朗与温馨,于是,有了《打阳伞的丽丝》中的伞下阴影处、回眸一瞬间视觉色彩的晶莹剔透与丽丝眼神的非视觉色彩的真诚魅力,有了《夏杜的春天》的春光明媚、春色涌动、春讯汇集和春意荡漾,有了《泛舟塞纳河》的河水淌动、河光波动、小舟划动和泛舟人的灵动。“阳光下的绘画”,为印象派绘画的崛起和发展在绘画方式上奠定了基础。

五是变革西方传统绘画和借鉴各种画派,留下印象派叩开20世纪现代艺术之门的文化轨迹。印象主义艺术思潮随印象派绘画而生,印象派绘画又在印象主义艺术思潮的涌动中而兴。印象派之兴,在于对西方传统绘画的变革和对19世纪上半叶各种画派的借鉴,包括借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等。印象派绘画的反叛表现在众多方面。印象派很快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绘画特征和文化风采,在独树一帜驰骋19世纪下半叶艺术舞台的同时,也显现了自身的艺术选择和文化取向的局限性,以至于困惑、分化不断。在这种进程中,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相继而生。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衰落后,立体主义和20世纪各种理性化抽象艺术从中吸取了动力。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叩开了20世纪现代艺术之门。

印象派画家的文化肖像

在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演进中,出现了一些颇有影响的画家,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到印象派旗帜之下;有的虽然没有印象派的“团队意识”,但他们的笔下却吐露出印象派的艺术风格;有的虽然参加了印象派初期的艺术活动,但其总体艺术倾向更接近后印象派,或者成了后印象派代表人物。这次“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共选作品51幅,有4幅作品的为马奈、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德加、塞尚。马奈是印象主义的奠基者,他在绘画创作题材上开创了从日常生活和自然风光中取材的先河,强调绘画的色块运筹要高于描绘作用。莫奈是印象主义绘画运动的发起人、引领者和坚定不移的实践者,“光和色”的讴歌者。毕沙罗是点彩法的引领人。西斯莱在印象派中画风较为稳健。雷诺阿是法国印象画派的先驱,早期作品是典型的印象主义的真实写照,充满了闪烁的色彩和光线。德加被誉为表现动态人物的绘画大师。塞尚是后印象派杰出画家之一,现代绘画艺术之父,他的作品和思想对20世纪许多美术家及美术运动(特别是立体主义)的审美观念发展很有影响。

印象派画家各有风采、各显个性,同时又共显亮丽,共具特征。

一是艺术思想的批判性。印象派绘画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叛逆”的,被正统沙龙排斥,又因排斥而增强了“叛逆”性,更坚韧地走上了探索之路。1874年一群青年画家假借巴黎著名摄影师那达尔的工作室举行首次画展,即是受正统沙龙排斥的产物,至1886年,印象派共举办8次画展。其间,印象派绘画曲折发展,印象派画家离合聚散。然而,整体而言,印象派艺术思想的批判性锐意不减。

二是艺术体系的独创性。印象派代表人物虽然仍保持了绘画的古典形式和一般审美理念,却撼动了传统绘画方式,松动了传承性极强的艺术之链,在美学理念、光色处理、视觉建构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创造了新的艺术体系。

三是艺术精神的探索性。印象派画家始终处于探索之中,起步于探索,发展于探索,在探索中走到一起,在探索中又新展艺术轨迹,在探索中冲撞而分手,在探索中从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走来,又向20世纪现代艺术走去。

四是艺术珍品的渐显性。印象派绘画被世人接受有个过程。当印象派画家作品被正统沙龙拒之门外时,其作品随之遭受冷落,甚至已买走的作品被要求退回。1933年7月,当雷诺阿的《小艺术家》在巴黎以17万法郎售出时,常书鸿先生曾感慨地在巴黎写了《雷诺阿的胜利》:“雷诺阿和莫奈可说是印象派前锋队伍中两个最独特的具备着卓绝的情操、艰苦奋勇穷毕生精力向时代挑战着的纯艺术家……人说雷诺阿是胜利了!然而请不要忘记他在仇视和讥刺中的奋斗,他不断地追求,而且这个胜利的报酬是在1933年距他死后14年的今朝。”在这里,艺术珍品的渐显过程经历了14个春秋!

五是艺术技法的借鉴性。印象派画家借鉴了巴比松派画家和英国画家的技法与审美理念。西斯莱曾对评论家阿道尔夫·达维尼埃说:“我喜欢的画家是谁?如果只说同代人,那就是德拉克洛瓦、柯罗、米勒、卢梭和库尔贝,他们都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热爱大自然并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巴比松派风景画家对印象派画家的影响显而易见。毕沙罗则承认:“我们的道路是从英国大画家透纳开始的……”印象派画家还从中国、日本等东方艺术中吸取营养。凡·高指出:“我敢预言,别的画家们会喜欢一种在强烈阳光下的色彩,喜欢日本绘画中那种晶莹澄澈的色彩。”“日本艺术……在法国印象派艺术家中生了根。”1870年,莫奈对日本浮世绘发生了兴趣,并且于1871年开始收集浮世绘版画。

美学 | 德加说,我不是印象派

优质回答在《蒋勋美学系列》中,德加是最“低调”的那个。他没有像 达·芬奇 、 梵高 那般所到之处,如明星般耀眼。

后人把德加归为印象派画家,因为他参加了著名的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大展,他与印象派主流画家往来密切。

然而,被贴上“印象派”标签的德加,一生似乎都在极力否认自己是印象派。从这一点上讲,德加似乎是想保留自己作为一个好的创作者的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空间,不想“心急火燎”的随大流。

印象派大展时,他已经四十不惑了。看到年轻的莫奈、雷诺阿等年轻一代的反学院运动,他能持平而不偏激。一方面鼓励、赞成,参与年轻人的新美术运动;另一个方面不盲目趋附运动,他深知传统学院美术优秀的技法,美学品质的可贵之处。

他似乎与印象“宣言”格格不入。

1.印象派宣称“外光画派”,说走要走到户外,捕捉自然光。 但是,德加长时间关注剧场中的光线。剧场舞蹈的作品,占德加一生作品一半,足以让他拒绝贴上印象派的标签。

2.印象派不赞成使用黑色。但是,德加的作品大量使用黑色,他认为黑色的层次很丰富,与光的互动很迷离。 这一点简直与印象派是基本的美学价值的差异。比如,德加21岁时的自画像,以黑色和黑褐色打底,逐渐堆叠出明暗亮度,他的自画像和家族肖像画里用了大量的黑色。

3.印象派要的看的是表象的浮华,德加却要不断地向内透视。 印象派的画作是明亮的、愉快的,画面明度与彩度都高,一贯的轻盈享乐的调性。德加常常是沉重的,古典的、庄严的,他的美学正好与印象派的轻盈相反。他的作品透露着孤独感,不只是表层的繁华,而是透视到更内在的心灵上的荒凉。

终其一生,德加保持着清醒、独立思考、创新却又不完全否定传统的态度。凝视繁华,穿过它,无比孤寂。

1.芭蕾舞系列

这是德加系列作品中流传最广的题材,记录表演者各种姿态、表演场景。在印象派画家中,不乏表现歌剧院表演艺术的画家。但是他们大多是表现观众,表现中产阶级的主人,绅士或淑女,德加关心的却是舞台上的表演者,《舞者》系列,千姿百态。

德加的“芭蕾舞”,视角始终在舞者身上,甚至在乐池、乐团中,他不表现观众。

他有机会和乐师做朋友,让他得以接近歌剧院,看表演。他像一位认真的研究者,不但在舞台边看舞者演出,也开始进入舞蹈学校,跟舞者一起上课,在舞者每一天的排练场,速写他们日复一日做的身体功课。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有一件《舞蹈教室》,创作于1870年,巴黎奥赛美术馆也有一件《舞蹈教室》,创作于1876年,哈佛大学有一件1878年的作品,耶鲁大学还有一件1891年创作作品,都是不同场景的同一个主题。可见他在这上面做的功课,留下了那个时代芭蕾舞训练的各个面向。

2.赛马系列

德加画赛马与他画芭蕾一样,许多画家画的是去观看赛马的人,德加画的却主要是骑士与马。同时,如果你关注更多他的作品,会发现他很少画纯粹的风景,他更关注人,关注场景。

在传统历史绘画里,骑士总是英雄,这也是德加最初对马的兴趣所在。他做马的素描练习时,并没有独立思考马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后来,他逐渐接触到中产阶级的赛马,这就是当时的炫富活动,穿着时尚的服装,彼此寒暄,是社交,是赌博,也是一种游戏。

德加出身贵族金融世家,他对中产阶级的游戏,不会不熟悉。

各种构图,《赛马前》、《赛马前的巡礼》、《赛马绕旗》,不只是绘画技巧,美学中的思想性更值得你注意。

他利用新发明的摄影技术,一格一格停格的方式捕捉马的动态。他不像某些画家,觉得摄影对绘画是威胁,也不仅仅利用摄影,做临摹。德加独立思考的能力再次展现,他试图发现视觉新元素,用来开创新的绘画空间。

3.时尚系列

德加一直单身,他专心于创作,多余的俗世热情似乎与他无干。

他似乎连赞美都不要,他要彻底的孤独。

玛丽·卡莎特是印象派时代最负盛名的女画家,她与德加相遇,“恋爱”。一旦分手,各自回到自己的创作,还是完全不受干扰的独立的自己。

两人都出身保守而教养严格的传统家庭,他们都在情爱世界仿佛有贵族式的洁癖,他们个性都成熟内敛,没有一般人想象的艺术家的浪漫。

德加因为陪伴卡莎特,就有合理的理由进出女性时尚场所。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卡莎特在精挑细选帽子、花饰、丝带,而德加就在一旁或者坐在休息椅上安静的看着,也许不是欣赏,而是观察。

德加创作了《苦艾酒》、《咖啡馆》、《女帽店》,以及他最主要的画作《未完成的卡莎特肖像》。为什么未完成?艺术家的心思很难猜。

德加绘画的谜团,可不止未完成的女友肖像。还有一张割破的画,《马奈和马奈夫人》,现藏日本北九州市立美术馆;一张一辈子没有完成,却一直留在身边的杰作《青年斯巴达》,现存英国伦敦国家画廊;女性裸体系列,画的是在完全个人私密空间里的动作,大胆、粗野、鄙俗,出身高贵、终身不娶,对人充满洁癖的德加,是什么原因让他画了这些画。

德加看到了城市的繁华,也透视到繁华背后人与人的疏离。

西方文明中现代人的疏离议题,第一次在绘画里被表现了出来。疏离是都会繁华的标志,陌生人靠得很近,却彼此冷漠。人群拥挤,在热闹的繁华中,人却特别孤独。

蒋勋说,德加事实上更具备现代性,更接近二十世纪初的许多现代绘画艺术流派。

德加不愿意被贴上标签,如果不得已,他宁可选择较为平实的“写实主义”。

—THE END—

有料   ▏有色  ▏有意

热爱视觉美学

埃德加·德加的作品赏析

优质回答中学毕业后,德加报考了美术学校,他在意大利学习意大利的艺术,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此同时,他又在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S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的一位得意门生路易·拉莫特(Louis Lamott)的画室里学画。那时的德加临摹了15-16世纪的许多绘画和素描;当他回到巴黎时,他已经是一个学到一手安格尔画派好手法的、功夫很深的素描行家了。这种素描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素描,是一种在学院里学习的素描(学院派),因此,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保罗·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在不久后都起来反对这种素描,但德加对它的态度则不同,他非常崇拜古典主义的素描。德加对素描有天生的爱好,他喜欢纤细、连贯而清晰的线条,认为这种线条是高雅风格的保证和达到他所倾慕的那种美的唯一方法。线条成了他的欲望。在线的运用上,他达到了所有安格尔的弟子及其追随者没有一个能够企及的、妙笔生花的地步。

贝利尼一家

但很快,德加锐敏的理智使他觉察到一股新的艺术气流,那就是“现实主义”。但这种理论主张放弃古希腊的美的理想,而代之以朴实、真挚地表现所见的事物。为了接近美的理想而又不脱离现实,德加创作手法就是运用干净的线条和运用明暗的技巧。如果要描绘现实,就必须使手法服从形象的个性化,这就是画肖像画。德加青年时期的肖像画准确地表现了他对素描的信仰、优异的技巧、细腻的感觉的过分的循规蹈矩。

如:油画“贝列里一家”描写的是画家的舅父母和两个表妹。这幅画的画幅之大和主题之复杂,可以使人想见这一任务的份量之重。这是一个写实的场面。但画家在这里未能表现出空间感,极为细腻的素描没有表现出体积感来,和谐而温柔的色彩(天蓝色、白色和黑色)没有达成色调效果,画家是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人物形象的描绘上了。人物似乎并没有摆姿势,但也不能说画家是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画中表现了贵族家庭文质彬彬的“良好教养”、他们的拘礼守法(画家也是如此)、他们那种绝不轻举妄动的不可一世和目中无人的神气。画家舅母的相貌表现得细腻入微,在画家看来,这就可以代替美了,可是它缺乏生活说服力。所有的人物,正如在德加的心目中一样,主要是唤起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这同整个油画以其卓越的素描而令人肃然起敬一样。这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是那么强烈,以致没有给艺术感染力留下任何余地。

棉花收购事务所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德加在1872年新奥尔良之行后创作的“棉花收购事务所”。此画的立意就是描写一幅当代生活场景,是追随马奈和他的现实主义画友以及未来的印象主义①画家所创造的时尚的。这是一部家庭肖像画集,画中的空间和环境陈设都渐次向深处展开,德加从前是未曾这样做过的。在这一类主题的处理上,色彩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是德加看来是忽视了它;色彩很俗气,譬如墙壁的红色。此外,尽管画中人物画得都很像,但人物的安排完全是偶然的,因此构图非常松散。德加企图像现实主义画家那样画,可是他并不相信现实主义;结果,他强调了这一题材的庸俗性。“棉花收购事务所”标志着德加风格发展上的那个可谓学院派现实主义时期的结束。他在这一时期是做了“形式的俘虏”。但是,在德加的一些草图中,也有一些主题和意境可以证明他在逐渐摆脱这一俘虏地位,这些主题和意境在他的创作的下一个时期得到了发展。

赛马

从1862年起,德加开始对赛马发生兴趣,这给他提供了一些多少总算比较完整的题材。 创作于1877-1880年之间的“赛马”就很容易看出:德加的观察方法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线条只是隐隐约约地显出,没有破坏根据明暗处理安排的色彩关系。色彩形成了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突出骑手身形的调子同显示地平线上的房子的调子同出一辙。从这种视觉形象的统一中,从绘画的“不完整性”中,也就产生了一种使画中所有对象都能自由呼吸的空气感。不错,形体是缺乏立体感的,空间没有表现出来,但这绝不是缺陷,因为这些因素并不影响印象的整体性。前景那个后背被画框截去的人物,是画家的一个不必要的独出心裁。然而,这些骑手却联合并活跃了总体的设色效果,他们上衣的斑杂耀目的黄色、玫瑰色、红色、浅蓝色,同背景上的一片片绿色、蓝灰色和黄灰色,非常和谐。这种效果的达到,是由于德加把人物沉浸在经过渲染的、令人容易呼吸的气氛之中了。可以想象,他是凭记忆而不是在外光下画了这幅画的;但他的记忆所刻画的,并不是抽象的形,而是“形色一体”的具体形象。

等待出场

大家都知道德加是一个以画芭蕾舞女而著称的画家。确实,任何别的题材都未能使他如此着迷,似乎也未能使他创作出他自己的风格来,他希望能画出空间感 ,画出从最意外的角度去看立体形状的印象,因此,他喜欢从芭蕾舞剧中选取题材,而不是从室外场面中选取题材。观看排练时,德加有机会从各个方面看到最富有变化的躯体姿势。从舞台上面向下看时,他能看到少女们在跳舞或休息,而且能研究复杂的短缩和舞台照明在人体造型中的效果。“等待出场”是德加用色粉笔画的速写之一。画中的布局看起来再随便不过了。一些跳舞者,我们只看到她们的腿,另一些只看到她们的躯体。只有一个人物能完全看到,而她的姿势复杂难辨。我们是从上面看到她的,她的头向前低下去,左手抓信踝部,一副有意放松的样子。德加的画里根本没有故事。他之所以对芭蕾舞女演员感兴趣,并非因为她们是漂亮少女。他似乎不关心她们的心情,他以印象主认者观察周围风景那种冷漠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她们。他关心的是在人体形状上的明暗的相互作用,是他可以用来表现运动或空间的方式。

芭蕾舞剧场的休息室

“芭蕾舞剧场的休息室”是一幅迷人的细密画,构图很好,空间深度展开得也很好。古典主义的互描细致、优美地强调了舞女的全部优美姿态。主要的调子是灰色、灰蓝色、暗黄色。但当我们看够了这幅画之后,我们会觉得它并不是一个大作。

盆浴

德加晚年把主要精力投入了女子裸体的主题。他比谁都更努力于把裸体画从学院派传统的禁锢中解脱出来。他不断研究形体、光线、运动、人体器官及其作用。他企图做一个“人—兽”的肖像画家,但是,他对人体机器及其动作和活力的赞赏是如此之大,以致冷冰冰的理性构想在他的形象中全然消失了。不但如此,这些形象还反映了他的全部热情,有时甚至是他的全部挣扎。

从1880年开始,德加主要是画色粉画。色粉画使他能够用素描方法画色彩,并且在无损于素描的情况下取得丰富的设色效果。“盆浴”是一幅光与形相结合的色粉画杰作。

出浴

十来年以后,德加画了另一幅同一题材的画 “出浴”,这幅画上,粉笔线条涂得没有那么均匀,形体磨得没有那么光滑,而色彩却更丰富、更深厚。看来,裸女就像是出现在五光十色(白色、黄色、蓝色和紫色)的星雨之中似的。由此可见,德加在其创作活动中的后二十年间,不仅取得了他前所未有的丰富的设色效果,而且在创造他所特有的形体,他利用彩点克服了形体的孤立,使形体渗透在色彩的流动之中。

是哪个画派将色彩解放出来,开创出一种划时代的新的革命心态,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革新创造了基础。

优质回答毫无疑问是印象派,主要看下文中第二至第五点

印象派绘画,是指发生在19世纪下半期,以法国为中心风靡全欧并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印象主义绘画现象。印象派绘画以莫奈的《日出的印象》最初被人讥笑而得名,却在短短一二十年中跃然成为世人瞩目的艺术运动。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并不多,他们是领军人物莫奈、灵魂人物马奈、开拓者塞尚、中坚者雷诺阿、毕沙罗和德加,而先驱巴齐耶于1870年11月战死在博讷拉罗朗德,未能加入印象派画家以后的探索,但是印象派却以其富有鲜明个性的时代感悟、审美理念、艺术倾向、造型法则、绘画特征、语汇情趣、文化取向、人文精神等艰难崛起、执着追求、开拓创新、蔚为大观。印象派绘画在发展进程中,有互动创新、顺逆相兼、悲欢离合、起伏跌宕,复杂而多元,挤压而演进,坚韧而不拔,衰退而新生,但是其艺思变,其势前驱,其史傲立,其神长存。印象派绘画文化含量丰富,人文精神矍烁,清晰可见依附于艺术之链的文化冲撞、文明凝聚、人文关怀与岁月屐痕。

关于印象派绘画的文化内涵,择其要者而述之:

一是将绘画从客观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精神表现,反映印象派具有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印象派在艺术精神上对立于西方古典传统绘画,强调创造新时代的艺术形态;他们对主题性地再现现实不以为然,提出应自然而随意地表现生活与客观物象;他们游离于传统艺术所关注的社会功用与教育职能,离开了艺术表现现实的情节化和戏剧性结构,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注重画家对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和自觉表现,擅长对现实情景的生命状态和存在形式进行直觉式的客观再现与描绘,将绘画从客观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精神表现,以迎合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努力反映印象派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印象派并不反对以自然为师,只是强调“不要失掉你所感觉到的第一印象”。印象派认为“记忆”和“想象”可以“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塞尚还提醒画家“应防止倾向于文学”,在绘画中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毕沙罗的《农家女》的纯朴与率真、《牧羊女》的灵动与鲜活等,正反映了“以自然为师”,描绘了“感觉到的第一印象”。德加的《赛马》的投入与动情、《骑马散步》的闲情与潇洒、《舞台上的芭蕾舞者》的欢快与忘我等,正叠加了“记忆”和“想像”,试图“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塞尚《弯曲的树》的豁达与野趣、《马纳河上的桥》的静谧与清淳、《埃克斯近郊的巨松》的简练与张扬等,正依循了“色彩的逻辑”。印象派画家从具有“社会学功能”的传统艺术倾向中走出,又带着“绘画的独立性”步入当时的社会生活。马奈的杰出风俗画,如《咖啡音乐会歌手》、《咖啡馆里》、《弗利·贝杰尔酒馆》等,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劳特累克尽管出身贵族,却以带有讽刺意味的心情表现现实,他笔下的巴黎上流社会的夜生活,没有优雅高贵的生活情趣,却是一个堕落、污秽并充满欺诈的世界,他的《红磨坊的舞会》中喧嚣中的狂欢、《女丑角莎尤考》中人物形象的静思与无奈等,实是痛苦的呻吟。这里,也可以领悟印象派要真正反掉传统艺术中的“社会学功能”是不可能的,印象派生活在各种矛盾交杂的社会之中,即便再三强调具有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其实是无法真正步入游离于“社会学功能”的“独立性”之中的。

二是注重绘画的光、色、形、意、美的融合,体现印象派的艺术与光学相结合的主要特征。印象派绘画在光与色的表现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在光、色中求形,以光与色的讴歌表现意和美,理解了光、色、形、意、美在绘画语言中的辩证关系,把闪烁的阳光和微妙的阴影引入画面,绘画随之变得清新明丽、生机盎然。在印象派绘画作品中,光和色是基本的绘画语言、艺术要素、快速跳动的音乐旋律和慢慢流淌的文化符号,光和色是形、意、美的艺术起始点,形、意、美在光和色中成形、达意、示美。印象派画家最基本的绘画技法是竭力探索一种有效方法,以突破物体单一的、表面看来一成不变的“固有”色;他们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自然呈现的瞬息色彩,那种受一定环境条件、空间距离和周围其他物体影响的颜色。他们从画水开始,把水波反射出来的五光十色描绘得惟妙惟肖。他们进而扩大到从建筑物到天空的光与色的表达。印象派对光与色的探索得益于19世纪初期科学家对光的本质的新发现,孕育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化跃迁。莫奈曾反复画不同时间的鲁昂大教堂和草垛,正是为了捕捉瞬间的光与色。这次珍品展展出的《鲁昂大教堂,从正面看到的大门,棕色的和谐》与《鲁昂大教堂,阳光的效果,傍晚时分》便是莫奈为教堂绘制的30余幅油画中的两幅。画这批画时,他曾在给妻子的信中写到,他每天都会有一些头天未曾见到的新发现,于是赶紧将其补上,但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三是采用原色并列、重叠和补色手法,形成印象派新的绘画语言。为了表现物体的动态变化和光色的斑斓绚丽、光怪陆离,印象派画家采用小笔触和色调并列方法,有些颜色不再在调色板上调配,而是红、黄、蓝三原色并列,时而重叠,并把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色补互对比,使色彩在强烈视觉冲击中产生新的和谐。印象派新的“光色”技法形成了新的绘画语言,令人耳目一新。

四是“把画架搬到户外”,成为印象派的重要绘画方式。它不是简单的绘画场所位移,而是绘画方式变革,改变了西方传统绘画方式,是为了在阳光下对景写生,捕捉和描绘物体在阳光照耀下色彩的微妙效果。雷诺阿喜欢在户外林下写生模特儿,以悉心研究模特儿身上、脸上的绿色反光和灿烂的斑点效果。雷诺阿从清新的自然风光中揭示色彩晕染流动的奥秘,感悟色彩的争妍与和谐、阳光的欢愉与变化、自然的节奏与坦诚、人生的明朗与温馨,于是,有了《打阳伞的丽丝》中的伞下阴影处、回眸一瞬间视觉色彩的晶莹剔透与丽丝眼神的非视觉色彩的真诚魅力,有了《夏杜的春天》的春光明媚、春色涌动、春讯汇集和春意荡漾,有了《泛舟塞纳河》的河水淌动、河光波动、小舟划动和泛舟人的灵动。“阳光下的绘画”,为印象派绘画的崛起和发展在绘画方式上奠定了基础。

五是变革西方传统绘画和借鉴各种画派,留下印象派叩开20世纪现代艺术之门的文化轨迹。印象主义艺术思潮随印象派绘画而生,印象派绘画又在印象主义艺术思潮的涌动中而兴。印象派之兴,在于对西方传统绘画的变革和对19世纪上半叶各种画派的借鉴,包括借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等。印象派绘画的反叛表现在众多方面。印象派很快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绘画特征和文化风采,在独树一帜驰骋19世纪下半叶艺术舞台的同时,也显现了自身的艺术选择和文化取向的局限性,以至于困惑、分化不断。在这种进程中,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相继而生。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衰落后,立体主义和20世纪各种理性化抽象艺术从中吸取了动力。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叩开了20世纪现代艺术之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芭蕾排演 德加》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