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南泉寺的历史最佳答案建寺以来,由宋而元至明成化(1470年左右)凡三百余年。后来由于主持不得人,守规沦坠,法堂草深,明丙戌年(1406年)间,僧名德涌者,勤于法事,深得人缘,...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正德甲戌年,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南泉寺的历史

南泉寺的历史

最佳答案建寺以来,由宋而元至明成化(1470年左右)凡三百余年。后来由于主持不得人,守规沦坠,法堂草深,明丙戌年(1406年)间,僧名德涌者,勤于法事,深得人缘,将寺殿不断复新。不几岁殿阁巍然,佛僧丕盛,大改旧观。正德间(1510年左右),钦依弘戒宗师等又加大修葺扩充,寺容焕然一新,当时县知事王公还为此立了碑记。正德至明嘉靖辛亥年间(1551年左右)因年久失修,殿舍倾颓,几雨侵蚀,有黄庭铠者主持募捐,得到当时显达的赞助,又将寺殿僧堂门送修理一新。事后又立了碑记。当明清鼎革之际,复遭兵燹,此寺又一次荡为灰烬。

清康熙甲戌年(1694)有大龙主崇山德鼎禅师嗣楚薄玉崖上方天目开老人,慨叹南泉寺被废,乃携诸子结庐居废寺旁,筹划重新修建。得到县令唐际的帮助,由是十方檀越近悦远来,常年烟火不绝。这是南泉寺的鼎盛时期。

从康熙重修后,主持僧可考者有:崇山德鼎禅师嗣法门人行和、本山法养行见、祜玉、祜鉴、宗容、宗林、宗兰等庭目下只有深根尚健在,深根原姓蒋,七岁在南泉寺受戒,曾一度在藕花堂寺内住过,解放后住南泉寺所在的向阳村。1984年他作为宗教界人士代表任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1930年在南泉寺创办湘阴县立中学时,还只占用了一部分寺庙房屋,没有改变寺容。寺内还有和尚居住,香烟也没有断绝。抗日期间城内常遭空袭,当时的湘阴县政府曾两度迁到南泉寺办公。抗战胜利后,南泉寺又由寺僧安幸收回。据说安幸曾经当过县长。1952年湘阴县立中学迁到城北夏家坟山,另建新校舍,曾从南泉寺拆取建筑材料,留下一小部分办了南泉小学。后来小学失火,南泉寺便成了废墟。1958年这里办了茶桑场。而今仅有“潭州南泉山双林禅寺中兴记”的石碑存在,那口古井也在1978年改建茉莉花田时填塞了。昔日的双林禅寺荡然无存了。2002年元月,释来修和尚慕南泉寺名,云游至此,结茅庵作庙堂,广结善缘,千百善男信女慕名参拜,一时香火盛旺。2001年开始,广大善男信女面向社会各界募捐,共募集建庙资金120余万元,从2001年10月在南泉寺原地址上奠基动工,至2002年11月第一栋“三佛殿”竣工。

万历简介及详细资料

最佳答案概括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明穆宗驾崩。六月,朱翊钧即位,是为神宗显皇帝,改明年为万历元年。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驾崩,皇太子朱常洛以遗诏罢矿税、榷税及税监,发内库二百万两充边赏。八月,常洛即位,是为光宗,诏改明年元为泰昌(光宗在位仅一月即死,后遂以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不久,光宗病,服李可灼所进"红丸"药后,于九月驾崩,廷臣大哗,是为"红丸案"。光宗选侍李氏居乾清宫,廷臣逼之移哕鸾宫,是为"移宫案"。皇长子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惁皇帝,诏明年改元天启。

在位君主简介

朱翊钧(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代皇帝,年号万历。1572年-1620年在位。十岁即位,初年由张居正执政,改革政治,清丈全国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治理黄河,国势渐强。亲政后,不常视朝,大事建设,挥霍无度。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起,派遣宦官到各地任矿监、税监,搜括无厌,激起人民反抗。

在位年号

年号 公元 天干地支

万历元年

公元 1573年

癸酉年

万历二年

公元 1574年

甲戌年

万历三年

公元 1575年

乙亥年

万历四年

公元 1576年

丙子年

万历五年

公元 1577年

丁丑年

万历六年

公元 1578年

戊寅年

万历七年

公元 1579年

己卯年

万历八年

公元 1580年

庚辰年

万历九年

公元 1581年

辛巳年

万历十年

公元 1582年

壬午年

万历十一年

公元 1583年

癸未年

万历十二年

公元 1584年

甲申年

万历十三年

公元 1585年

乙酉年

万历十四年

公元 1586年

丙戌年

万历十五年

公元 1587年

丁亥年

万历十六年

公元 1588年

戊子年

万历十七年

公元 1589年

己丑年

万历十八年

公元 1590年

庚寅年

万历十九年

公元 1591年

辛卯年

万历二十年

公元 1592年

壬辰年

万历二十一年

公元 1593年

癸巳年

万历二十二年

公元 1594年

甲午年

万历二十三年

公元 1595年

乙未年

万历二十四年

公元 1596年

丙申年

万历二十五年

公元 1597年

丁酉年

万历二十六年

公元 1598年

戊戌年

万历二十七年

公元 1599年

己亥年

万历二十八年

公元 1600年

庚子年

万历二十九年

公元 1601年

辛丑年

万历三十年

公元 1602年

壬寅年

万历三十一年

公元 1603年

癸卯年

万历三十二年

公元 1604年

甲辰年

万历三十三年

公元 1605年

乙巳年

万历三十四年

公元 1606年

丙午年

万历三十五年

公元 1607年

丁未年

万历三十六年

公元 1608年

戊申年

万历三十七年

公元 1609年

己酉年

万历三十八年

公元 1610年

庚戌年

万历三十九年

公元 1611年

辛亥年

万历四十年

公元 1612年

壬子年

万历四十一年

公元 1613年

癸丑年

万历四十二年

公元 1614年

甲寅年

万历四十三年

公元 1615年

乙卯年

万历四十四年

公元 1616年

丙辰年

万历四十五年

公元 1617年

丁巳年

万历四十六年

公元 1618年

戊午年

万历四十七年

公元 1619年

己未年

万历四十八年

公元 1620年

庚申年

同期存在其他政权年号

崇康(1568年-1578年二月):莫朝-莫英祖莫茂洽的年号

嘉泰(1573年-1577年):后黎朝-黎世宗黎维潭的年号

元龟(1570年四月-1573年七月):日本正亲町天皇的年号

天正(1573年七月-1592年十二月):日本正亲町天皇、后阳成天皇的年号

延成(1578年二月-1585年):莫朝-莫英祖莫茂洽的年号

光兴(1578年-1599年):后黎朝-黎世宗黎维潭的年号

端泰(1585年-1588年):莫朝-莫英祖莫茂洽的年号

兴治(1588年-1591年):莫朝-莫英祖莫茂洽的年号

洪宁(1591年-1592年):莫朝-莫英祖莫茂洽的年号

武安(1592年十一月-十二月):莫朝-莫景宗莫全的年号

宝定(1592年十二月):莫朝-莫闵宗莫敬止的年号

文禄(1592年十二月-1596年十月):日本后阳成天皇的年号

康佑(1593年正月):莫朝-莫闵宗莫敬止的年号

乾统(1593年-1625年):莫朝-莫代宗莫敬恭的年号

庆长(1596年十月-1615年七月):日本后阳成天皇、后水尾天皇的年号

慎德(1600年正月-十月):后黎朝-黎敬宗黎维新的年号

弘定(1600年十一月-1619年五月):后黎朝-黎敬宗黎维新的年号

元和(1615年七月-1624年二月):日本后水尾天皇的年号

天命(1616年-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年号

隆泰(1618年-1625年):莫朝-莫光祖莫敬宽的年号

洪武(1619年四月):明朝时期李新的年号

天真混(1619年十二月):明朝时期李文的年号

永祚(1619年六月-1629年三月):后黎朝-黎神宗黎维祺的年号

大事记录

万历六年 (1578年)--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

万历十年 (1582年)--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

万历十二年 (1584年)--利玛窦绘制第一张中文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图》。

万历十二年 (1584年)--朱载堉出版《律吕精义》。

万历十二年 (1584年)--定陵开建。

万历二十九年 (1601年)--利玛窦将油画引入中国。

万历二十九年 (1601年)--杨继洲撰写《针灸大成》。

万历三十三年 (1605年)7月13日--海南琼州发生7.5级地震。

明朝皇帝年号

名 在世时间 年号 在位时间 朱元璋 1328年-1398年 洪武 1368年-1398年 朱标 1355年-1392年 - - 朱允炆 1377年-1402年 建文 1398年-1402年 朱棣 1360年-1424年 永乐 1402年-1424年 朱高炽 1378年-1425年 洪熙 1424年-1425年 朱瞻基 1398年-1435年 宣德 1425年-1435年 朱祁镇 1427年-1464年 正统 1435年-1449年 朱祁钰 1428年-1457年 景泰 1449年-1457年

朱祁 (复辟)

1427年-1464年 天顺 1457年-1464年 朱见深 1447年-1487年 成化 1464年-1487年 朱佑樘 1470年-1505年 弘治 1487年-1505年 朱厚照 1491年-1521年 正德 1505年-1521年 朱佑杬 1476年-1519年 - - 朱厚熜 1507年-1566年 嘉靖 1521年-1566年 朱载坖 1537年-1572年 隆庆 1566年-1572年 朱翊钧 1563年-1620年 万历 1572年-1620年 朱常洛 1582年-1620年 泰昌 1620年 朱由校 1605年-1627年 天启 1620年-1627年 朱由检 1609年-1644年 崇祯 1627年-1644年 朱由崧 1607年-1646年 弘光 1644年-1645年 朱聿键 1602年-1646年 隆武 1645年-1646年 朱聿鐭 1605年-1647年 绍武 1646年 朱由榔 1623年-1662年 永历 1646年-1662年

万历通宝

明万历朝铸行之铜币。万历四年(1576年)始铸。有*金背、火漆钱,每文重一钱二分五厘,*碹边钱,每文重一钱三分。初定金背八百文,火漆、碹边各一千文抵白银一两,后因钱价增高,金背五百文即抵银一两。后命南北宝源局拓地增炉铸钱,南钱轻薄,价低北钱三之一。

相关文献

张惟贤等《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

张廷玉等《明史》

历史学家黄仁宇用"大历史观"的角度,写了《万历十五年》这本研究明史的专著。

紫砂壶大师有叫拱春的吗?

最佳答案问题中的“拱”应该是供。供春是紫砂壶的鼻祖,是因为他对紫砂壶推广的作用。

供春(约1506—1566),又称供龚春、龚春。明正德嘉靖(公元1522年~1566年)年间人,生卒不详。原为宜兴进士吴颐山的家僮。吴颐山,名仕,字克学,与苏州唐伯虎等友善。正德甲戌年(1514年)进士,后以提学副使擢四川参政。据记载,吴颐山未中进士前,读书宜兴金沙寺(在今宜兴湖滏镇)。书僮供春“给使之暇”,发觉金沙寺僧人将制作陶缸陶瓮的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制成壶样。便“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坯茶匙穴中,指掠内外”,做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鉄”的茶壶,这就是后来名闻遐迩的紫砂茶壶。因壶为供春所制,通称“供春壶”。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就是他所制,造型古朴,指螺纹隐现,把内及壶身有篆书“供春”二字。

中国历代皇帝里哪个皇帝的年号最多

最佳答案明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元年 公元 1628年 戊辰年 明熹宗朱由校 天启元年 公元 1621年 辛酉年 明光宗朱常洛 泰昌元年 公元 1620年 庚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元年 公元 1573年 癸酉年 明穆宗朱载垕 隆庆元年 公元 1567年 丁卯年 明世宗朱厚熜 嘉靖元年 公元 1522年 壬午年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元年 公元 1506年 丙寅年 明孝宗朱佑樘 弘治元年 公元 1488年 戊申年 明宪宗朱见深 成化元年 公元 1466年 丙戌年 明英宗朱祁镇 天顺元年 公元 1457年 丁丑年 明代宗朱祁钰 景泰元年 公元 1450年 庚午年 明英宗朱祁镇 正统元年 公元 1436年 丙辰年 明宣宗朱瞻基 宣德元年 公元 1426年 丙午年 明仁宗朱高炽 洪熙元年 公元 1425年 乙巳年 明成祖朱棣 永乐元年 公元 1403年 癸未年 明太祖朱元璋 洪武元年 公元 1368年 戊申年 明惠帝朱允炆 建文元年 公元 1340年 庚辰年 南宋、金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宋卫王赵昺 祥兴元年 公元 1278年 戊寅年 宋端宗赵昰 景炎元年 公元 1276年 丙子年 宋恭宗赵显 德佑元年 公元 1275年 乙亥年 宋度宗赵禥 咸淳元年 公元 1265年 乙丑年 宋理宗赵昀 景定元年 公元 1260年 庚申年 宋理宗赵昀 开庆元年 公元 1259年 己未年 宋理宗赵昀 宝佑元年 公元 1253年 癸丑年 宋理宗赵昀 淳佑元年 公元 1241年 辛丑年 宋理宗赵昀 嘉熙元年 公元 1237年 丁酉年 宋理宗赵昀 端平元年 公元 1234年 甲午年 宋理宗赵昀 绍定元年 公元 1228年 戊子年 宋理宗赵昀 宝庆元年 公元 1225年 乙酉年 宋宁宗赵扩 嘉定元年 公元 1208年 戊辰年 宋宁宗赵扩 开禧元年 公元 1205年 乙丑年 宋宁宗赵扩 嘉泰元年 公元 1201年 辛酉年 宋宁宗赵扩 庆元元年 公元 1195年 乙卯年 宋光宗赵淳 绍熙元年 公元 1190年 庚戌年 宋孝宗赵昚 淳熙元年 公元 1174年 甲午年 宋孝宗赵昚 乾道元年 公元 1165年 乙酉年 宋孝宗赵昚 隆兴元年 公元 1163年 癸未年 宋高宗赵构 绍兴元年 公元 1131年 辛亥年 宋高宗赵构 建炎元年 公元 1127年 丁未年 北宋、辽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宋钦宗赵桓 靖康元年 公元 1126年 丙午年 宋徽宗赵佶 宣和元年 公元 1119年 己亥年 宋徽宗赵佶 重和元年 公元 1118年 戊戌年 宋徽宗赵佶 政和元年 公元 1111年 辛卯年 宋徽宗赵佶 大观元年 公元 1107年 丁亥年 宋徽宗赵佶 崇宁元年 公元 1102年 壬午年 宋徽宗赵佶 建中靖国元年 公元 1101年 辛巳年 宋哲宗赵煦 元符元年 公元 1098年 戊寅年 宋哲宗赵煦 绍圣元年 公元 1094年 甲戌年 宋哲宗赵煦 元佑元年 公元 1086年 丙寅年 宋神宗赵顼 元丰元年 公元 1078年 戊午年 宋神宗赵顼 熙宁元年 公元 1068年 戊申年 宋英宗赵曙 治平元年 公元 1064年 甲辰年 宋仁宗赵祯 嘉佑元年 公元 1056年 丙申年 宋仁宗赵祯 至和元年 公元 1054年 甲午年 宋仁宗赵祯 皇佑元年 公元 1049年 己丑年 宋仁宗赵祯 庆历元年 公元 1041年 辛巳年 宋仁宗赵祯 康定元年 公元 1040年 庚辰年 宋仁宗赵祯 宝元元年 公元 1038年 戊寅年 宋仁宗赵祯 景佑元年 公元 1034年 甲戌年 宋仁宗赵祯 明道元年 公元 1032年 壬申年 宋仁宗赵祯 天圣元年 公元 1023年 癸亥年 宋真宗赵恒 乾兴元年 公元 1022年 壬戌年 宋真宗赵恒 天禧元年 公元 1017年 丁巳年 宋真宗赵恒 大中详符元年 公元 1008年 戊申年 宋真宗赵恒 景德元年 公元 1004年 甲辰年 宋真宗赵恒 咸平元年 公元 998年 戊戌年 宋太宗赵炅 至道元年 公元 995年 乙未年 宋太宗赵炅 淳化元年 公元 990年 庚寅年 宋太宗赵炅 端拱元年 公元 988年 戊子年 宋太宗赵炅 雍熙元年 公元 984年 甲申年 宋太宗赵炅 太平兴国元年 公元 976年 丙子年 宋太祖赵匡胤 开宝元年 公元 968年 戊辰年 宋太祖赵匡胤 乾德元年 公元 963年 癸亥年 宋太祖赵匡胤 建隆元年 公元 960年 庚申年 唐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唐哀帝李祝 天佑元年元年 公元 904年 甲子年 唐昭宗李晔 天复元年 公元 901年 辛酉年 唐昭宗李晔 光化元年 公元 898年 戊午年 唐昭宗李晔 乾宁元年 公元 894年 甲寅年 唐昭宗李晔 大顺元年 公元 890年 庚戌年 唐昭宗李晔 龙纪元年 公元 889年 己酉年 唐僖宗李儇 文德元年 公元 888年 戊申年 唐僖宗李儇 光启元年 公元 885年 乙巳年 唐僖宗李儇 中和元年 公元 881年 辛丑年 唐僖宗李儇 广明元年 公元 880年 庚子年 唐僖宗李儇 乾符元年 公元 874年 甲午年 唐懿宗李漼 咸通元年 公元 860年 庚辰年 唐懿宗李凗 大中十四年 公元 860年 庚辰年 唐宣宗李忱 大中元年 公元 847年 丁卯年 唐武宗李炎 会昌元年 公元 841年 辛酉年 唐文宗李昂 开成元年 公元 836年 丙辰年 唐敬宗李湛 宝历元年 公元 825年 乙巳年 唐穆宗李恒 长庆元年 公元 821年 辛丑年 唐宪宗李纯 元和元年 公元 806年 丙戌年 唐顺宗李诵 永贞元年 公元 805年 乙酉年 唐德宗李适 贞元元年 公元 785年 乙丑年 唐德宗李适 兴元元年 公元 784年 甲子年 唐德宗李适 建中元年 公元 780年 庚申年 唐代宗李豫 大历元年 公元 766年 丙午年 唐代宗李豫 永泰元年 公元 765年 乙巳年 唐代宗李豫 广德元年 公元 763年 癸卯年 唐代宗李豫 宝应元年 公元 762年 壬寅年 唐肃宗李亨 上元元年 公元 760年 庚子年 唐肃宗李亨 乾元元年 公元 758年 戊戌年 唐肃宗李亨 至德元年 公元 756年 丙申年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元年 公元 713年 癸丑年 唐玄宗李隆基 先天元年 公元 712年 壬子年 唐睿宗李旦 延和元年 公元 712年 壬子年 唐睿宗李旦 太极元年 公元 712年 壬子年 唐睿宗李旦 景云元年 公元 710年 庚戌年 唐殤帝李重茂 唐隆元年 公元 710年 庚戌年 唐中宗李显 景龙元年 公元 707年 丁未年 唐中宗李显 神龙元年 公元 705年 乙巳年 周武则天 长安元年 公元 701年 辛丑年 周武则天 大足元年 公元 701年 辛丑年 周武则天 久视元年 公元 700年 庚子年 周武则天 圣历元年 公元 698年 戊戌年 周武则天 神功元年 公元 697年 丁酉年 周武则天 万岁通天元年 公元 696年 丙申年 周武则天 万岁登封元年 公元 696年 丙申年 周武则天 天册万岁元年 公元 695年 乙未年 周武则天 证圣元年 公元 695年 乙未年 周武则天 延载元年 公元 694年 甲午年 周武则天 长寿元年 公元 692年 壬辰年 周武则天 如意元年 公元 692年 壬辰年 周武则天 天授元年 公元 690年 庚寅年 唐武则天 载初元年 公元 689年 己丑年 唐武则天 永昌元年 公元 689年 己丑年 唐武则天 垂拱元年 公元 685年 乙酉年 唐武则天 光宅元年 公元 684年 甲申年 唐睿宗李旦 文明元年 公元 684年 甲申年 唐中宗李显 嗣圣元年 公元 684年 甲申年 唐高宗李治 弘道元年 公元 683年 癸未年 唐高宗李治 永淳元年 公元 682年 壬午年 唐高宗李治 开耀元年 公元 681年 辛巳年 唐高宗李治 调露元年 公元 679年 己卯年 唐高宗李治 仪凤元年 公元 676年 丙子年 唐高宗李治 咸亨元年 公元 670年 庚午年 唐高宗李治 总章元年 公元 668年 戊辰年 唐高宗李治 乾封元年 公元 666年 丙寅年 唐高宗李治 麟德元年 公元 664年 甲子年 唐高宗李治 龙朔元年 公元 661年 辛酉年 唐高宗李治 显庆元年 公元 656年 丙辰年 唐高宗李治 永徽元年 公元 650年 庚戌年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元年 公元 626年 丙戌年 唐高祖李渊 武德元年 公元 618年 戊寅年 东汉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汉献帝刘协 延康元年 公元 220年 庚子年 汉献帝刘协 建安元年 公元 196年 丙子年 汉献帝刘协 兴平元年 公元 194年 甲戌年 汉献帝刘协 初平元年 公元 190年 庚午年 汉献帝刘协 永汉元年 公元 189年 己巳年 汉少帝刘辩 昭宁元年 公元 189年 己巳年 汉少帝刘辩 光熹元年 公元 189年 己巳年 汉灵帝刘宏 熹平元年 公元 172年 壬子年 汉灵帝刘宏 建宁元年 公元 168年 戊申年 汉恒帝刘志 永康元年 公元 167年 丁未年 汉恒帝刘志 延熹元年 公元 158年 戊戌年 汉恒帝刘志 永寿元年 公元 155年 乙未年 汉恒帝刘志 永兴元年 公元 153年 癸巳年 汉恒帝刘志 元嘉元年 公元 151年 辛卯年 汉恒帝刘志 和平元年 公元 150年 庚寅年 汉恒帝刘志 建和元年 公元 147年 丁亥年 汉质帝刘缵 本初元年 公元 146年 丙戌年 汉冲帝刘炳 永憙元年 公元 145年 乙酉年 汉顺帝刘保 建康元年 公元 144年 甲申年 汉顺帝刘保 汉安元年 公元 142年 壬午年 汉顺帝刘保 永和元年 公元 136年 丙子年 汉顺帝刘保 阳嘉元年 公元 132年 壬申年 汉顺帝刘保 永建元年 公元 126年 丙寅年 汉安帝刘祜 延光元年 公元 122年 壬戌年 汉安帝刘祜 建光元年 公元 121年 辛酉年 汉安帝刘祜 永宁元年 公元 120年 庚申年 汉安帝刘祜 元初元年 公元 114年 甲寅年 汉安帝刘祜 永初元年 公元 107年 丁未年 汉殇帝刘隆 延平元年 公元 106年 丙午年 汉和帝刘肇 元兴元年 公元 105年 乙巳年 汉和帝刘肇 永元元年 公元 89年 己丑年 汉章帝刘炟 章和元年 公元 87年 丁亥年 汉章帝刘炟 元和元年 公元 84年 甲申年 汉章帝刘炟 建初元年 公元 76年 丙子年 汉明帝刘庄 永平元年 公元 58年 戊午年 汉光武帝刘秀 建武中元元年 公元 56年 丙辰年 汉光武帝刘秀 建武元年 公元 25年 乙酉年 西汉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东盆子 建世元年 公元 25年 乙酉年 成家公孙述 龙兴元年 公元 25年 乙酉年 汉孺子婴 初始元年 公元 8年 戊辰年 汉孺子婴 居摄元年 公元 6年 丙寅年 汉哀帝刘欣 元寿元年 公元 前2年 己未年 汉哀帝刘欣 建平元年 公元 前4年 丁巳年 汉哀帝刘欣 太初元将元年 公元 前5年 丙辰年 汉哀帝刘欣 建平元年 公元 前6年 乙卯年 汉成帝刘骜 绥和元年 公元 前8年 癸丑年 汉成帝刘骜 元延元年 公元 前12年 己酉年 汉成帝刘骜 永始元年 公元 前16年 乙巳年 汉成帝刘骜 鸿嘉元年 公元 前20年 辛丑年 汉成帝刘骜 阳朔元年 公元 前24年 丁酉年 汉成帝刘骜 河平元年 公元 前28年 癸巳年 汉成帝刘骜 建始元年 公元 前32年 己丑年 汉宣帝刘询 黄龙元年 公元 前49年 壬申年 汉宣帝刘询 甘露元年 公元 前53年 戊辰年 汉宣帝刘询 五凤元年 公元 前57年 甲子年 汉宣帝刘询 神爵元年 公元 前61年 庚申年 汉宣帝刘询 元康元年 公元 前65年 丙辰年 汉宣帝刘询 地节元年 公元 前69年 壬子年 汉宣帝刘询 本始元年 公元 前73年 戊申年 汉昭帝刘弗陵 元平元年 公元 前74年 丁未年 汉昭帝刘弗陵 元凤元年 公元 前80年 辛丑年 汉昭帝刘弗陵 始元元年 公元 前86年 乙未年 汉武帝刘彻 后元元年 公元 前88年 癸巳年 汉武帝刘彻 征和元年 公元 前92年 己丑年 汉武帝刘彻 太始元年 公元 前96年 乙酉年 汉武帝刘彻 天汉元年 公元 前100年 辛巳年 汉武帝刘彻 太初元年 公元 前104年 丁丑年 汉武帝刘彻 元封元年 公元 前110年 辛未年 汉武帝刘彻 元鼎元年 公元 前116年 乙丑年 汉武帝刘彻 元狩元年 公元 前122年 己未年 汉武帝刘彻 元朔元年 公元 前128年 癸丑年 汉武帝刘彻 元光元年 公元 前134年 丁未年 汉武帝刘彻 建元元年 公元 前140年 辛丑年 汉景帝刘启 后元元年 公元 前143年 戊戌年 汉景帝刘启 中元元年 公元 前149年 壬辰年 汉景帝刘启 前元元年 公元 前156年 乙酉年 汉文帝刘恒 后元元年 公元 前163年 戊寅年 汉文帝刘恒 前元元年 公元 前179年 壬戌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南泉寺的历史》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