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将来的事,谁知道呢?优质回答 文/姜宇辉学会思考,才能真正学会成长。没错。但这句话我并不想说给大学本科班上的小朋友们听,而是要说给我刚上一年级的女儿,以及那些她这个...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司空聊球周三德甲,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将来的事,谁知道呢?

将来的事,谁知道呢?

优质回答 文/姜宇辉

学会思考,才能真正学会成长。没错。但这句话我并不想说给大学本科班上的小朋友们听,而是要说给我刚上一年级的女儿,以及那些她这个年龄的小小朋友们。

跟一年级的小学生谈思考人生,即便说不上是残酷,也着实有几分荒诞了。一帮子还整天看着《海底小纵队》、翻着《米小圈》的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子们,真的会思考、能思考吗?或者再从根本上追问一句,对于他们/她们,思考真的有用、有意义吗?确实,这个问题是我想在这里跟大家聊一聊的。作为一个哲学老师,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明白,即便对于心智已经相当成熟的年轻人来说,思考往往都是一件奢侈品而非必需品。那么,对于那些幼小的心灵来说,思考真的能带来怎样的益处吗?大家都明白,拔苗助长并不可取。在一个看似并不适合进行思考的年纪硬要让孩子“成熟”起来,这充其量只能是家长们的一厢情愿乃至心理焦虑吧。在我们小时候,父母经常会带着规训的口吻说,快快成熟起来吧,别总像个小孩子。可是现在,我倒更想跟自己的孩子说,好好享受童年的快乐吧,毕竟,成熟总意味着纯真的一去不返。

不过,这当然也不是绝对的。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思考”意味着什么。思考(Thinking)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活动呢?大多数人会觉得思考很难,也很难得。这一方面是因为思考好像是人的比较高级的心灵活动,要动用到相当抽象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推理,因而势必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可能大家都会认同一点,就是在日常生活里面,真正需要你开动大脑进行“思考”的机会和场合并不多见。即便有,那也是很重要的时机,很关键的环节。这至少说明一件事情,“思考”和“思维”(Intelligence)是两回事。“思维”的能力大家都有。排个序,分个组,做个选择,甄别下真伪,这些都是思维活动的体现,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可以搞得很复杂,但往往就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思考可就不一样了。它涉及到的是对“整体”的把握,它追问的往往是“根本”的问题,它运用的始终是那些极为抽象的“大字眼”。这样说起来,思考就并不仅仅是动动脑筋那么简单日常的事情了,它几乎变成了人生里面最为重要而关键的一种活动。没有思考,你对人生就不可能有全面透彻的理解,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理解,你的人生就是晦暗不明的,甚至是混沌不堪的。思考给你一个明确的方向,给你一个值得追寻的意义。一句话,思考,就是让你活得清楚明白。

就此而言,思考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是贯穿整个生命历程最应该、最值得被培养和发展的一种能力。读书无用,这句话很多时候是正确的。因为盲目的读书,不仅会占去你短暂人生的很多宝贵时间,而且无序地在心灵里面塞进各种信息和知识,往往会造成迷茫乃至错乱。那么比照起来,思考就不仅是有用没用的事情了,而简直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不做就不行的事情。无论是读书也好,工作也好,或者就是浪着也好,在这里面都应该孕育出适合你自己的思考方式。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又怎能不从娃娃抓起呢?

明白了思考的重要性,那接下来就要进一步说清楚两个问题:思考什么,怎样思考。

首先,思考什么。刚刚区分了思考和思维,那么也就是说,思考是朝向那些最大的整体、最普遍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说到底无非只有两个:“世界是什么?”“我是谁?”换句话说,思考的终极对象,一个是外部的最大时空范围,就是世界;另一个就是内部的最深的本原,那就是自我。真正的思考,就是从世界返归自我,进而明白自我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和意义。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先是沉浸在“世界”之中。我们整天忙忙碌碌,了解这个世界的各种信息,处理各种事情,跟各种人打交道。所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会说,人一开始的自然状态就是“在世”(Being-in-the-world)。他还用了一个在中文里面挺贬义的词来形容这个状态,叫“沉沦”。这有点过了,其实说“沉浸”就好。沉浸,并不是不思考,而是说在这个初始的阶段,我们思考的终极对象是世界,而尚未或无暇转而思索自身。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我还是觉得思考有一个自然而然的顺序,这个是不能硬来的。所以不要一上来就整天思考自己,追问“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的生命有何意义?”,这只会造成困惑、障碍乃至创伤。所以对于孩子们的幼小心灵来说也肯定是这样,要让他们/她们先沉浸在世界里面,汲取知识,获取信息,探寻未知。先要激发出对世界的好奇和渴望,这才是思考的真正起点。不过也正是在这里,我们发现现有的学校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当然,所有这些书籍里面都在向孩子们传输各种各样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但我们说过,思考并非仅仅是获取局部的知识和单纯的方法,而是要获得整体、根本性的洞见。作为一个教育者,我自觉咱们国家在这个方面实在是做得不够,至少大家都没有积极主动地往这个方向上去引导。家长们会带着孩子去参加乱七八糟的补习,培养有用没用的能力,但似乎就是忘了,所有这些最终都是要汇聚到思考能力的培养。你可能会质疑,那么小的孩子,怎么教他/她那些深奥的大道理?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看:一方面,这些所谓的“大道理”不一定是硬教或机械灌输的,而是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面潜移默化地进行。因为它并不是一套僵化的条条框框,而是一个不断引导孩子向着更宏大的世界和更开放的思索运动的过程。在所有的学习和培养的过程里面,都应该把学会思索世界作为一个关键的引线。另一方面,也有家长会抱怨,“连我自己都从来没思考过这个世界,又怎样引导孩子?”这也不算是很大的障碍,因为毕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你不是很好的厨师,但也可以品鉴米其林三星的精湛手艺。同样,即便你从未思考过那些大问题,也仍然可以向孩子推荐相关的书籍。一起阅读,跟孩子一起学会思考,也未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但思考世界仍然不是终极的目的,甚至只能说是思考的起点和入门。真正的思考,就是要开始学会思考自身。所以你会明白,为何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哲学命题并非是“世界的本原是水”(泰勒斯),而恰恰是“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苏格拉底)。但“认识你自己”这件事情也没有那么玄乎。这无非就是说,要开始把你自己从沉浸在世界中的原始状态里面抽离出来,认识到你是一个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个体,如果把整个的外部世界描绘成一个四维的时空坐标系的话,那么你就是这个坐标系的中心。这当然不是自我膨胀乃至妄自尊大,而是首先让你明白,你的所有的行动和选择,其实最终都是从“自我”这个中心发出的,你有一些根本性的心灵的能力(意志、思索、欲望、 情感 等等)来发动、实现这个运动。进而,正是从这个原点出发,你开始重新认识、反思、建构“自我”和“世界”的关系。之前你所有那些关于世界的思考,如今要开始慢慢跟内在的自我这一极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无疑是思考的深化,持续的推进。

而如果说,能引导孩子思考世界的书籍和资料已经是少之又少,那么,能进一步让他们/她们开始学习思考自我的书籍那简直就是难觅踪迹了。但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考虑到孩子们的思考特征,其实也不必把眼光完全局限在文字密集的书籍形态之上。图像、声音,乃至各种多媒体的素材都可以成为思考的媒介。这倒不是低估了孩子的思考能力,不是说他们/她们还不大识字,读不了大段的文字,所以就只能配上插图啥的增进理解,这样理解反倒是低估了图像和声音的那种促进思考的巨大潜能。一句话,图像/声音并非是对文字的“补充”性说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它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具有自身特性的思索活动。很多心理学家和媒介学家都强调过,图像思维相比文字思维最为突出的长处就在于,后者往往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前者,总是体现出一种直觉的、整体性的面貌。简单说,文字需要你一行行读,一步步想,而图像和声音则确实可以实现瞬间的跳跃和洞见。威廉·布莱克的那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即永恒。”短短四句文字,但呈现出的却是一幅极为鲜活生动的对于世界整体的洞见。所以,对于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图像和声音会是更为有效而积极的渠道。在这个方面,似乎日本动漫要体现出更胜一筹的魅力。国产动漫大多是 搞笑 和灌输,而且 搞笑 也往往无底线,灌输也往往很机械,所以鲜能真正激活孩子的思考世界和自我的能力和欲望。但在日本动漫里面,这样的主题就相当多了。责任、自由、选择,这些看似极为深刻的命题,却每每能跃然呈现于图像和故事之中,不禁令人感叹。别说孩子了,就说我自己的学生,很多也都是从日系动漫里面获取哲学思考的灵感。

不过最近收到师友相赠的一套童书,倒觉得有点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思考的魅力”系列。图文并茂之外,对哲学道理的讲述也是很贴近孩子。就像我这样教了无数遍哲学史的人读起来,也会觉得饶有趣味,这些自不待提。之所以想重点推荐一下这套书,主要还是因为它很呼应我上面所谈的从世界到自我的思考历程。书末的那句推荐语我一下子就非常认同,确实,“思想高度决定人生高度”。人生或许不是一个从低到高的爬坡运动,而更接近起起落落的海浪运动,但无论怎样,思考都绝对是人生的极致强度的高点,是值得我们不断努力去探寻去追求的,也理应是我们尽早开始培养和践行的。这一点,确实没有哪个民族比法兰西更为积极主动。从中学就开始进行系统的哲学教育,也确实堪称壮举。但也不必把这件事情一味地神化,只要我们由此充分认识到让孩子尽早开始思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可以了。那我们就和孩子一起来翻阅展玩这一本本有趣的色彩缤纷的小书。按主题来看,确实涵盖了对世界的思考和对自我的思索这两个基本方面:前者囊括了各种自小至大的主题,从足球、舞蹈、怪兽,一直到友谊、权力、时间、美等等根本性的大问题;而后者则更引人注目,甚至直接触及了衰老、死亡、自由等等对于成人来说也是极为困惑的深刻焦虑。

不妨结合其中的两本谈谈我自己的想法。就从《足球教会了我们什么》开始。选择这个主题,就是因为它看似是一个很日常很具体的题目,但作者确实就是从这样一个微观的生活细节慢慢地引导孩子去一步步思索世界和生命的大问题。功力和启示完全就体现在这里。试想如果我带孩子一起去看球,会跟她说什么呢?无非是规则、球队、球星、八卦等等,至多再跟她聊聊足球里面所体现出来的所谓 体育 精神吧,以此来激励她不断有勇气去克服生活上的种种逆境。但翻开这本小书,里面讲述的东西真的令我自己也大开眼界。因为作者不啻将足球真正作为“一沙”与“一花”,从中透射出了人生的百态, 社会 的万象,乃至 历史 的兴衰变革。书里面谈到了从野蛮到文明的进步,谈到了 游戏 精神的本质,谈到了人际关系的 社会 学模型,甚至还涉及到了很多基本但却绝不肤浅的经济学和政治学问题。掩卷沉思,我觉得真正的思考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吧,就是能从最具体的现象出发去理解整个世界的深刻哲理。这就是一种精神的提升,这就是一种真正的成长。就是让孩子明白,成长并非意味着变得老成世故,或者变得人云亦云、失去个性。同样,成长也并非仅仅体现在物质财富方面的数字累加。真正的成长,就是变得透彻,变得睿智,变得能够以更为开放和开阔的思想去面对这个世界,这场人生。足球如此,生命里那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看一场足球,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宝贵体验。

除了这个见微知著的方面,整套书也大量涉及到了更为根本的难题。我们就直面“死亡”这个终极问题吧。确实,孩子经常会关心死亡的问题,而且绝非仅仅是觉得好玩,更是觉得困惑。我的孩子就很认真地问过我:“人死了以后去了哪里?”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怎样回答。我读过、写过很多关于死亡的哲学著作,但我当时真的就是无法找到向一个孩子进行恰当解释的方式。《为什么会有死亡》这一本的处理方式,我就觉得很值得赞赏。它同样是从一个极为日常的现象开始,将死亡和旅行、离开进行比较。而这就恰恰抓住了要点,因为孩子们对于死亡的困惑往往就是:经常在身边的人,怎么后来就再也不出现了呢?他们是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了吗?那个地方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吗?书里面随后就谈到了葬礼,因为这是我们面对死者的最直接、最真切的场合。然后作者又告诉孩子,重生、来世都是虚幻的安慰,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因为在人生里面,每个人都要面临着失去和离别,但这并不是多么可悲的事情。相反,只有从这些看似可怕的事情里面去学习,去领悟,才会真正体验到生命的可贵,自由的意义。“有了精彩的人生,就坦然接受生命的谢幕吧。”你可能会质疑跟一个孩子谈论这些是否过于残酷,但跟着孩子一起读完全书,你反而会觉得,同他/她一起去面对死亡,不仅让自己更深刻地领悟了人生的哲理,而且更拉近了两颗心灵之间的距离。终日的陪伴,物质上的扶助,知识的灌输,这些可能都并非是教育的真谛。唯有在阅读、在思考中跟他/她一起成长,才是真正的“爱的教育”。

“将来的事”来自那部口碑颇高的法国文艺电影,里面讲的正是一个中学哲学教师的困惑与反省。我用这个主题,其实只想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当孩子开始思索世界和自我,这并不是一件幼稚可笑的事情,相反,这恰恰标志着他/她的生命的真正起点。未来属于孩子们,那就让未来照顾好它自己吧。毕竟,将来的事,谁又知道呢?

(姜宇辉,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法国哲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哲学与艺术哲学。专著有《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画与真:梅洛-庞蒂与中国山水画境》,译著有《千高原》《普鲁斯特与符号》)

将来的事,谁知道呢?

优质回答 文/姜宇辉

学会思考,才能真正学会成长。没错。但这句话我并不想说给大学本科班上的小朋友们听,而是要说给我刚上一年级的女儿,以及那些她这个年龄的小小朋友们。

跟一年级的小学生谈思考人生,即便说不上是残酷,也着实有几分荒诞了。一帮子还整天看着《海底小纵队》、翻着《米小圈》的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子们,真的会思考、能思考吗?或者再从根本上追问一句,对于他们/她们,思考真的有用、有意义吗?确实,这个问题是我想在这里跟大家聊一聊的。作为一个哲学老师,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明白,即便对于心智已经相当成熟的年轻人来说,思考往往都是一件奢侈品而非必需品。那么,对于那些幼小的心灵来说,思考真的能带来怎样的益处吗?大家都明白,拔苗助长并不可取。在一个看似并不适合进行思考的年纪硬要让孩子“成熟”起来,这充其量只能是家长们的一厢情愿乃至心理焦虑吧。在我们小时候,父母经常会带着规训的口吻说,快快成熟起来吧,别总像个小孩子。可是现在,我倒更想跟自己的孩子说,好好享受童年的快乐吧,毕竟,成熟总意味着纯真的一去不返。

不过,这当然也不是绝对的。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思考”意味着什么。思考(Thinking)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活动呢?大多数人会觉得思考很难,也很难得。这一方面是因为思考好像是人的比较高级的心灵活动,要动用到相当抽象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推理,因而势必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可能大家都会认同一点,就是在日常生活里面,真正需要你开动大脑进行“思考”的机会和场合并不多见。即便有,那也是很重要的时机,很关键的环节。这至少说明一件事情,“思考”和“思维”(Intelligence)是两回事。“思维”的能力大家都有。排个序,分个组,做个选择,甄别下真伪,这些都是思维活动的体现,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可以搞得很复杂,但往往就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思考可就不一样了。它涉及到的是对“整体”的把握,它追问的往往是“根本”的问题,它运用的始终是那些极为抽象的“大字眼”。这样说起来,思考就并不仅仅是动动脑筋那么简单日常的事情了,它几乎变成了人生里面最为重要而关键的一种活动。没有思考,你对人生就不可能有全面透彻的理解,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理解,你的人生就是晦暗不明的,甚至是混沌不堪的。思考给你一个明确的方向,给你一个值得追寻的意义。一句话,思考,就是让你活得清楚明白。

就此而言,思考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是贯穿整个生命历程最应该、最值得被培养和发展的一种能力。读书无用,这句话很多时候是正确的。因为盲目的读书,不仅会占去你短暂人生的很多宝贵时间,而且无序地在心灵里面塞进各种信息和知识,往往会造成迷茫乃至错乱。那么比照起来,思考就不仅是有用没用的事情了,而简直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不做就不行的事情。无论是读书也好,工作也好,或者就是浪着也好,在这里面都应该孕育出适合你自己的思考方式。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又怎能不从娃娃抓起呢?

明白了思考的重要性,那接下来就要进一步说清楚两个问题:思考什么,怎样思考。

首先,思考什么。刚刚区分了思考和思维,那么也就是说,思考是朝向那些最大的整体、最普遍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说到底无非只有两个:“世界是什么?”“我是谁?”换句话说,思考的终极对象,一个是外部的最大时空范围,就是世界;另一个就是内部的最深的本原,那就是自我。真正的思考,就是从世界返归自我,进而明白自我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和意义。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先是沉浸在“世界”之中。我们整天忙忙碌碌,了解这个世界的各种信息,处理各种事情,跟各种人打交道。所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会说,人一开始的自然状态就是“在世”(Being-in-the-world)。他还用了一个在中文里面挺贬义的词来形容这个状态,叫“沉沦”。这有点过了,其实说“沉浸”就好。沉浸,并不是不思考,而是说在这个初始的阶段,我们思考的终极对象是世界,而尚未或无暇转而思索自身。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我还是觉得思考有一个自然而然的顺序,这个是不能硬来的。所以不要一上来就整天思考自己,追问“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的生命有何意义?”,这只会造成困惑、障碍乃至创伤。所以对于孩子们的幼小心灵来说也肯定是这样,要让他们/她们先沉浸在世界里面,汲取知识,获取信息,探寻未知。先要激发出对世界的好奇和渴望,这才是思考的真正起点。不过也正是在这里,我们发现现有的学校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当然,所有这些书籍里面都在向孩子们传输各种各样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但我们说过,思考并非仅仅是获取局部的知识和单纯的方法,而是要获得整体、根本性的洞见。作为一个教育者,我自觉咱们国家在这个方面实在是做得不够,至少大家都没有积极主动地往这个方向上去引导。家长们会带着孩子去参加乱七八糟的补习,培养有用没用的能力,但似乎就是忘了,所有这些最终都是要汇聚到思考能力的培养。你可能会质疑,那么小的孩子,怎么教他/她那些深奥的大道理?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看:一方面,这些所谓的“大道理”不一定是硬教或机械灌输的,而是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面潜移默化地进行。因为它并不是一套僵化的条条框框,而是一个不断引导孩子向着更宏大的世界和更开放的思索运动的过程。在所有的学习和培养的过程里面,都应该把学会思索世界作为一个关键的引线。另一方面,也有家长会抱怨,“连我自己都从来没思考过这个世界,又怎样引导孩子?”这也不算是很大的障碍,因为毕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你不是很好的厨师,但也可以品鉴米其林三星的精湛手艺。同样,即便你从未思考过那些大问题,也仍然可以向孩子推荐相关的书籍。一起阅读,跟孩子一起学会思考,也未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但思考世界仍然不是终极的目的,甚至只能说是思考的起点和入门。真正的思考,就是要开始学会思考自身。所以你会明白,为何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哲学命题并非是“世界的本原是水”(泰勒斯),而恰恰是“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苏格拉底)。但“认识你自己”这件事情也没有那么玄乎。这无非就是说,要开始把你自己从沉浸在世界中的原始状态里面抽离出来,认识到你是一个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个体,如果把整个的外部世界描绘成一个四维的时空坐标系的话,那么你就是这个坐标系的中心。这当然不是自我膨胀乃至妄自尊大,而是首先让你明白,你的所有的行动和选择,其实最终都是从“自我”这个中心发出的,你有一些根本性的心灵的能力(意志、思索、欲望、 情感 等等)来发动、实现这个运动。进而,正是从这个原点出发,你开始重新认识、反思、建构“自我”和“世界”的关系。之前你所有那些关于世界的思考,如今要开始慢慢跟内在的自我这一极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无疑是思考的深化,持续的推进。

而如果说,能引导孩子思考世界的书籍和资料已经是少之又少,那么,能进一步让他们/她们开始学习思考自我的书籍那简直就是难觅踪迹了。但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考虑到孩子们的思考特征,其实也不必把眼光完全局限在文字密集的书籍形态之上。图像、声音,乃至各种多媒体的素材都可以成为思考的媒介。这倒不是低估了孩子的思考能力,不是说他们/她们还不大识字,读不了大段的文字,所以就只能配上插图啥的增进理解,这样理解反倒是低估了图像和声音的那种促进思考的巨大潜能。一句话,图像/声音并非是对文字的“补充”性说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它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具有自身特性的思索活动。很多心理学家和媒介学家都强调过,图像思维相比文字思维最为突出的长处就在于,后者往往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前者,总是体现出一种直觉的、整体性的面貌。简单说,文字需要你一行行读,一步步想,而图像和声音则确实可以实现瞬间的跳跃和洞见。威廉·布莱克的那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即永恒。”短短四句文字,但呈现出的却是一幅极为鲜活生动的对于世界整体的洞见。所以,对于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图像和声音会是更为有效而积极的渠道。在这个方面,似乎日本动漫要体现出更胜一筹的魅力。国产动漫大多是 搞笑 和灌输,而且 搞笑 也往往无底线,灌输也往往很机械,所以鲜能真正激活孩子的思考世界和自我的能力和欲望。但在日本动漫里面,这样的主题就相当多了。责任、自由、选择,这些看似极为深刻的命题,却每每能跃然呈现于图像和故事之中,不禁令人感叹。别说孩子了,就说我自己的学生,很多也都是从日系动漫里面获取哲学思考的灵感。

不过最近收到师友相赠的一套童书,倒觉得有点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思考的魅力”系列。图文并茂之外,对哲学道理的讲述也是很贴近孩子。就像我这样教了无数遍哲学史的人读起来,也会觉得饶有趣味,这些自不待提。之所以想重点推荐一下这套书,主要还是因为它很呼应我上面所谈的从世界到自我的思考历程。书末的那句推荐语我一下子就非常认同,确实,“思想高度决定人生高度”。人生或许不是一个从低到高的爬坡运动,而更接近起起落落的海浪运动,但无论怎样,思考都绝对是人生的极致强度的高点,是值得我们不断努力去探寻去追求的,也理应是我们尽早开始培养和践行的。这一点,确实没有哪个民族比法兰西更为积极主动。从中学就开始进行系统的哲学教育,也确实堪称壮举。但也不必把这件事情一味地神化,只要我们由此充分认识到让孩子尽早开始思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可以了。那我们就和孩子一起来翻阅展玩这一本本有趣的色彩缤纷的小书。按主题来看,确实涵盖了对世界的思考和对自我的思索这两个基本方面:前者囊括了各种自小至大的主题,从足球、舞蹈、怪兽,一直到友谊、权力、时间、美等等根本性的大问题;而后者则更引人注目,甚至直接触及了衰老、死亡、自由等等对于成人来说也是极为困惑的深刻焦虑。

不妨结合其中的两本谈谈我自己的想法。就从《足球教会了我们什么》开始。选择这个主题,就是因为它看似是一个很日常很具体的题目,但作者确实就是从这样一个微观的生活细节慢慢地引导孩子去一步步思索世界和生命的大问题。功力和启示完全就体现在这里。试想如果我带孩子一起去看球,会跟她说什么呢?无非是规则、球队、球星、八卦等等,至多再跟她聊聊足球里面所体现出来的所谓 体育 精神吧,以此来激励她不断有勇气去克服生活上的种种逆境。但翻开这本小书,里面讲述的东西真的令我自己也大开眼界。因为作者不啻将足球真正作为“一沙”与“一花”,从中透射出了人生的百态, 社会 的万象,乃至 历史 的兴衰变革。书里面谈到了从野蛮到文明的进步,谈到了 游戏 精神的本质,谈到了人际关系的 社会 学模型,甚至还涉及到了很多基本但却绝不肤浅的经济学和政治学问题。掩卷沉思,我觉得真正的思考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吧,就是能从最具体的现象出发去理解整个世界的深刻哲理。这就是一种精神的提升,这就是一种真正的成长。就是让孩子明白,成长并非意味着变得老成世故,或者变得人云亦云、失去个性。同样,成长也并非仅仅体现在物质财富方面的数字累加。真正的成长,就是变得透彻,变得睿智,变得能够以更为开放和开阔的思想去面对这个世界,这场人生。足球如此,生命里那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看一场足球,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宝贵体验。

除了这个见微知著的方面,整套书也大量涉及到了更为根本的难题。我们就直面“死亡”这个终极问题吧。确实,孩子经常会关心死亡的问题,而且绝非仅仅是觉得好玩,更是觉得困惑。我的孩子就很认真地问过我:“人死了以后去了哪里?”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怎样回答。我读过、写过很多关于死亡的哲学著作,但我当时真的就是无法找到向一个孩子进行恰当解释的方式。《为什么会有死亡》这一本的处理方式,我就觉得很值得赞赏。它同样是从一个极为日常的现象开始,将死亡和旅行、离开进行比较。而这就恰恰抓住了要点,因为孩子们对于死亡的困惑往往就是:经常在身边的人,怎么后来就再也不出现了呢?他们是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了吗?那个地方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吗?书里面随后就谈到了葬礼,因为这是我们面对死者的最直接、最真切的场合。然后作者又告诉孩子,重生、来世都是虚幻的安慰,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因为在人生里面,每个人都要面临着失去和离别,但这并不是多么可悲的事情。相反,只有从这些看似可怕的事情里面去学习,去领悟,才会真正体验到生命的可贵,自由的意义。“有了精彩的人生,就坦然接受生命的谢幕吧。”你可能会质疑跟一个孩子谈论这些是否过于残酷,但跟着孩子一起读完全书,你反而会觉得,同他/她一起去面对死亡,不仅让自己更深刻地领悟了人生的哲理,而且更拉近了两颗心灵之间的距离。终日的陪伴,物质上的扶助,知识的灌输,这些可能都并非是教育的真谛。唯有在阅读、在思考中跟他/她一起成长,才是真正的“爱的教育”。

“将来的事”来自那部口碑颇高的法国文艺电影,里面讲的正是一个中学哲学教师的困惑与反省。我用这个主题,其实只想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当孩子开始思索世界和自我,这并不是一件幼稚可笑的事情,相反,这恰恰标志着他/她的生命的真正起点。未来属于孩子们,那就让未来照顾好它自己吧。毕竟,将来的事,谁又知道呢?

(姜宇辉,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法国哲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哲学与艺术哲学。专著有《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画与真:梅洛-庞蒂与中国山水画境》,译著有《千高原》《普鲁斯特与符号》)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司空聊球德甲』司空聊球周三德甲》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