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柘荣县的社会答柘荣旧社会学校教育主要是私塾,经济条件好的村庄或个人延聘县内外名教师执教,多数村庄就地聘请教师,但就读者甚少。民国时期所办的中心校和国民学校,终因经...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宁德甲型流感疫情报告,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柘荣县的社会

柘荣县的社会

柘荣旧社会学校教育主要是私塾,经济条件好的村庄或个人延聘县内外名教师执教,多数村庄就地聘请教师,但就读者甚少。民国时期所办的中心校和国民学校,终因经费不足而招生率甚低。民国33年(1944)创办初中,本地生极少。1949年柘荣解放后,教育事业有了发展。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迅速。1979年柘荣成为宁德地区第一个基本无文盲县。1984~1986年,全县农村集资建校197座,总建筑面积46598平方米,总投资574.56万元,基本结束了许多农村长期借用祠堂或民房办学的历史。全县中小学基本实现“一无二有”(无危房、有教室、有桌椅)。1990年,全县有小学243所,在校学生10377人,普及初等教育“四率”达到省第一类型县的要求。有幼儿园(班)134班,入园幼儿3168人,幼儿入园率达56.93%。有完全中学2所,独立初中和初中班7所,在校学生3320人,其中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183人。在发展中小学和幼儿教育的同时,也抓了农民扫盲教育、干部职工业余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成人自学考试等成人文化教育,提高广大干部职工文化、业务水平。全县干部中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占79.72%,职工中初中毕业的占56.58%。柘荣人才辈出,历史上有明朝开国功臣、江西行省参政袁天禄和“三主法曹,无一冤案”的明代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万历年间《四川总志》编纂之一、《福宁州志》编纂总裁游朴等。境内出过进士2名、举人10名、贡生26名。新中国建立后的40多年来,为大专院校输送新生560多人,为中专学校输送新生1100人。

2009年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9%和98.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幼儿入园率分别为61.2%和98%。首批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样榜校通过省级验收。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重建、改建面积7001平方米。宝洋新区实验小学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发展。民国26年,柘洋特种区设卫生所,西医始传入境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逐步建立健全各种医疗卫生机构,并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治传染病和地方性疾病。经省、地卫生防病部门检查,1977年10月,柘荣基本消灭血丝虫病,1983年9月,柘荣基本消灭麻风病。至1990年,全县卫生医疗机构,县级5个、乡(镇)级8个、个体开业24个,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卫生防治医疗网。全县医务人员493人,平均每千人有5.7人;病床185张,平均每千人有2.1张。70年代后,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出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人口再生产走上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素质的轨道,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5年的24.46‰,下降到1990年的13.41‰。

2009年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县医院通过二级乙等医院评审。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依法、科学、有序进行。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计生一流村(居)、合格村(居)协会达标率为84.2%。万元GDP能耗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范围内。全年完成造林29776亩,完成“绿色通道”建设8175亩。死亡人口火化率保持100%,乱滥建坟墓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被评为全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先进县。 柘荣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1949年以来,尤以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后,县内加强领导,调整和充实机构,各类协会、学会和研究会相继成立,一个含理、工、农、医多学科,县、乡、村多层次的科技群众组织基本形成,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78年后,有科技成果100多项,应用推广70多项。科技队伍逐年壮大,全县现有各类科技人员1864人,其中高级职务20人,中级职务294人。

2009年顺利通过2007-2008年的全国科技进步县专家组考核。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1990年文化设施有:文化馆、新华书店、图书馆、电影院、影剧院、越剧团、电视差转台、卫星地面接收站,城关还安装有线电视,可接收10多台电视节目,收视率达90%。城关有20多家卡拉OK舞厅。

2009年,以屏南为主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遗产。新增4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和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文体综合馆完成主体工程。

寿宁县的社会

2007年寿宁县投入教育经费6896.2万元,比2006年增加1575万元,列入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6400平方米,新建校舍2954平方米。

2009年寿宁县投入教育经费1.35亿元,比增33.5%。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2966万元。省级“对县督导”教育评估顺利通过。寿宁一中重新确认为省二级达标高中。县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省级重点职业学校验收。寿宁六中完成教学楼基础工程,动工建设学生宿舍楼。一中田径场新建、二中扩容、中小学校舍危改等项目全面实施。总投资300多万元的农村远程教育项目投入使用。 1949~1978年,寿宁县的科研项目主要是围绕山区的特点,侧重科学技术的引进、应用与推广。30年间,经县计划委员会平衡选项,上报宁德地区计划委员会立项的有33项。其中,重点项目14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一编制科研项目。1979~1989年,列入计划的科研项目有48项。

2007年全县组织申报省市各类科技项目5项,4个项目通过省鉴定验收,三祥公司“一步法熔炼二氧化锆颗粒”对接项目被评为全省“6·18”十大优秀转化项目。宁德市新材料研发中心落户三祥,新材料研发水平进一步提升。 2007年寿宁县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继续改善,新增门诊病房2300平方米。

2009年投入7681万元,完成2009年度 617户3015人的安居工程建设,全县已累计完成1345户6365人的建设任务。县医院搬迁工程基本完成门诊楼主体和病房楼、医技楼基础建设,斜滩、南阳卫生院门诊病房楼投入使用。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扎实有效。全年免费接种一类疫苗13.29万人次。 2009年寿宁县完成梦龙文化公园一期工程;新建3家农村文化站、21家农家书屋。

2012年9月24日,在中宣部组织的颁奖晚会上,由寿宁县委、县政府,福建电影制片厂,福建省艺术摄影学会,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以寿宁县廊桥文化和民俗景观为原型的电影《爱在廊桥》获电影类“五个一工程”奖。

民俗风情

祭溪,是民间的一种信仰献祭仪式,通常在桥梁建造初始时进行,旨在祈求龙王治水庇佑建桥功成。

元宵拔烛竖灯茶:犀溪异俗。元宵夜,犀溪村拔烛竖灯,极其热闹,据先贤叶于润对犀溪村元宵竖灯茶礼俗的考证,此俗当始于康熙后期,后族甥进士韦希烈将外婆家元宵竖灯茶风俗带到清源。

寿宁斜滩台阁铁枝:以各种人物神态活灵活现、形象逼真,而深受大众喜爱。每年的正月十三,斜滩都有举行“搬铁枝”、“迎奶娘”的传统民俗活动,成为闽东地区颇有影响的民间节俗活动之一。

菊月迎请黄山公:黄山公是寿宁最具特色的地方神祇,民间信仰的影响范围广及寿宁以外的福安、周宁、政和、庆元、景宁、泰顺等闽浙两省数十个县市。 2007年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累计达到6355人,征收保费1120.8万元,发放1534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参合率达到 81.6%,受益群众达18.6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2002年底前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保险开始启动。三项医保共配套资金700万元全部到位。累计新增就业岗位795个,培训城乡劳动力2842人次,依托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700人农民转移就业6.9万人次,解决“4050”就业困难人员173名,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1%以内。增加财政投入200万元,提高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缴纳比率,全年归集住房公积金2020万元,比增32.5%,位居全市第一。

2009年全县列入低保对象7266户12700人,城乡低保保障线标准大幅度提高,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344万元。全县参加新农合对象17.88万人,参合率达到89.39%,新农合补偿力度加大,全年兑现医药费用补偿1541万元。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12万人,参加新农合2.6万人,合计参保率86%。养老、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障继续加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817人,农村劳动力新转移就业27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柘荣县的社会》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