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安塔拉传奇详细资料大全答《安塔拉传奇》是一部堪与《荷马史诗》齐名的世界名著。在阿拉伯地区,它是比《一千零一夜》更为流传的英雄美人故事。在欧洲,它被比作“阿拉伯人的...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沙乌个人资料简介及生涯荣誉,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安塔拉传奇详细资料大全

安塔拉传奇详细资料大全

《安塔拉传奇》是一部堪与《荷马史诗》齐名的世界名著。在阿拉伯地区,它是比《一千零一夜》更为流传的英雄美人故事。在欧洲,它被比作“阿拉伯人的《伊利亚特》”。在历史上,安塔拉实有其人。他生活在公元五到六世纪,是一位志向高远的骑士英雄,又是一个爱情故事的主角,还是一个文采飞扬的诗人。经由民众、民间艺人长期的口头传述、演唱,又有若干文人进行综合加工再创作,最后才定型成书的,成书已有近千年历史。它反映了古老而原始的阿拉伯社会生活,表现出阿拉伯民族那种向往崇高、追求美德、慷慨大度、而又具有勇武精神的品格。

基本介绍

书名 :《安塔拉传奇》 又名 :Antara legend 作者 :民众、民间艺人 时代 :阿拔斯朝(750——1258)时期 男主角 :安塔拉·本·舍达德 女主角 :阿卜莱 故事来源 :埃及、沙姆及伊拉克 《安塔拉传奇》内容简介,安塔拉人物背景,《安塔拉传奇》背景,作品评价,评论:,

《安塔拉传奇》内容简介

阿拉伯古代长篇故事。系根据民间流传的贾希利叶时期悬诗诗人、骑士安塔拉·本·舍达德(525~615)事迹加工整理而成,包含许多神话和虚构情节。安塔拉是阿拉伯半岛某部落头人之子,但因母为黑人女奴,他从小随奴隶放牧骆驼和羊群。他长大后身躯魁伟、力大无比,爱上堂妹阿卜莱。由于当时习俗,父亲拒不认他为儿子,婚姻亦遭叔父拒绝 。他愤然出走,苦练骑射,决心用勇武去争取幸福和荣誉。他 仗义行侠,转战南北,深入敌阵劫夺伊拉克王的驼群,打败罗马巨人,多次击退敌人侵犯,成为名闻遐迩的神勇骑士 ,终与阿卜莱喜结良缘。故事通过安塔拉骁勇豪迈的气质、诗情横溢的才华及恋爱征战的事迹,反映了阿拉伯古代的社会生活与道德风尚,还编入一些神奇故事和诗歌,有东方学者称它为“阿拉伯的《伊利昂纪》”。本书编著者已难考定 ,一般认为是 9 世纪阿拉伯说书人艾绥迈伊据民间传说整理而成,后至10世纪由尤素福·本·易司马仪加工增补成书。全书最后定型不晚于14世纪。此书有两种通行本:希贾兹本较长,叙利亚本或伊拉克本较简。全书为韵文体,间有诗歌 。这部作品对后世作家影响很大,埃及近代诗人艾哈迈德·邵基曾据以写成诗剧《安塔拉》。

安塔拉人物背景

安塔拉,全名安塔拉·本·舍达德,约于公元525年出生于今沙乌地阿拉伯境内的内志(亦译作纳季德)地区。其父舍达德是阿卜斯部族的贵族,母亲名叫泽比白,是舍达德在一次战斗中俘获的一个哈卜涉哈卜涉:衣索比亚古称。女奴。蒙昧时期的传统规定,女奴所生之子自然为奴隶,只有当他们生儿育女后,他们的父亲才承认与他们的血统关系。因此,安塔拉在其父家里干的全是奴隶活,如放牧牛马、骆驼及挤奶等,培育了吃苦耐劳、勇敢刚强的品格。有一年,塔依部落侵犯阿卜斯部族,掠走了他们的大群骆驼,舍达德要求安塔拉出战,安塔拉说:“奴隶只会挤奶!”拒绝了父亲的要求。这时,父亲说:“你是自由人,冲锋陷阵吧!” 安塔拉这才应声出战,并追回了被掠夺去的骆驼。从此,安塔拉在阿卜斯部族中名声大震,被当作英雄赞颂。此后,安塔拉率兵接二连三进攻敌对部族,屡战屡胜,战绩卓著,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军统帅。然而赫赫战功并未能消除本部族对他的偏见,反招来嫉妒者对他的辱骂和中伤,更使他感到痛苦的则是他深深爱上了堂妹阿卜莱。因为肤色黑,下唇有裂口,加之母亲系非阿拉伯血统,故堂妹疏远他,就连姑娘的亲属也疏远他。但是,安塔拉的一生都在取悦堂妹,向堂妹表述自己的勇敢、诗才、慷慨和种种美德。安塔拉是一位志向高远的骑士英雄,又是一个纯洁的、备受折磨的爱情故事的主角。

《安塔拉传奇》背景

阿拔斯朝(750——1258)时期,特别是其中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城市中商人和市民阶层兴起,需要满足自己兴趣的文学、文艺样式。这种需要,催生了市井文学、文艺的产生和发展。当时,皮影戏、木偶戏,及各式各样的歌舞表演、杂耍、口技等娱乐性活动,遍布各种场所。其中最重要的是说唱艺术。这些说唱之处存在于各种公共场所,后来的咖啡馆、过往行人聚集的地方,无论是外来的故事,还是本民族的故事,都在由说唱艺人传讲著,这些故事变得越来越延展、越来越庞大,终于形成了数部长篇传奇和故事集,其中就有是《安塔拉传奇》 《安塔拉传奇》故事来源主要有三个国家,即埃及、沙姆及伊拉克。 语言学家艾绥迈伊,即艾卜·赛义德·阿卜杜·迈里克·本·古莱卜,是第一位著述关于安塔拉故事的人。 安塔拉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波斯、沙姆、衣索比亚、罗马乃至苏丹、阿尔及利亚,虽然其中的情节并不是安塔拉生平的真实写照。

作品评价

安塔拉传奇 》是一部堪与《荷马史诗》、《熙德之歌》、《罗兰之歌》齐名的世界名著。在阿拉伯地区,它是比《一千零一夜》更为流传的英雄美女故事。《一千零一夜》有很多故事源于印度、波斯等国,杂有很大舶来品的成分,而《 安塔拉传奇 》则是一部土生土长的纯粹歌颂阿拉伯本民族英雄的史诗式作品。在欧洲,它被比作“阿拉伯人的《伊利亚特》”。在历史上,安塔拉实有其人。他生活在公元五到六世纪,是一位志向高远的骑士英雄,又是一个爱情故事的主角,还是一个文采飞扬的诗人。关于他的神话式传说故事层出不穷,他成了英雄骑士和杰出诗人的最高典范。

评论:

西方很早就把它翻译并对它进行研究。将它称作“阿拉伯的《伊利亚特》(荷马史诗)”。称它推崇美妇人的作用,阿卜莱犹如《伊里亚特》中的海伦娜。而始终陪伴在安塔拉身旁的他的兄长舍布柏,则被比喻为《堂·吉诃德》中的桑丘·潘扎。 黎巴嫩学者汉纳·法胡里对此评论说:“围绕他编造了许多受到蒙昧时期环境、崇尚豪侠、忠诚和献身精神这些阿拉伯品质所启示的冒险故事。历史上的安塔拉被描绘成完美骑士、万能豪侠和卓绝诗人的最高典范。他极慷慨大度,而需要者更加迫切。他是常胜英雄、被压迫者的宝剑,为追求永恒光荣不惜牺牲一切。他对阿卜莱的爱强烈之至,对她的感情无法再深。横亘在他面前的困难异常险恶。敌人极为强悍,战斗难以计数,灾祸无法估量……。”他认为至少有四个因素可以引起读者兴趣:1,安塔拉的肤色;2,他的爱情;3,对英雄行为的歌颂;4,对出身和门第的推崇。 有的批评家认为《 安塔拉传奇 》有三个方面的价值:1,对种族主义的批判(一位黑人英雄爱上一位白种女人);2,主人公通过抗争、勇敢、冒险获得成功;3,与波斯、罗马战斗,为民族争得荣誉。(见黎巴嫩文学家拉拉伊夫·胡里的《阿拉伯文学简绍》) 法国美学家丹纳称此书堪与《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奥德赛》等世界著名英雄史诗并列。 ——季羡林主编《东方文学辞典》 读者手中的这部《 安塔拉传奇 》是全世界范围内第一种文字全译本。不熟悉阿拉伯文的中文读者在真正“原装”阿拉伯文版的《 安塔拉传奇 》问世近千年之后,终于可以看到这部描写英雄美女的巨著的全貌了。 ——译者序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唯中 我从该部巨著中看到了一种自卫精神,那是一位忠诚律师在不公正的审判席上为无辜受奴役者提交的辩护词,意在以自己的决心和意志使之获得自由。 ——大使序言 沙乌地阿拉伯王国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叶海亚·阿卜杜凯里姆·栽德 研究民间故事的学者把《 安塔拉传奇 》这部神话英雄爱情巨著,看作阿拉伯人的《伊利亚特》。 《 安塔拉传奇 》本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故把不同时期想像中发生的事情编写在一起。 ——博士序言 沙特利雅得大学教授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基布尔·苏鲁迈 《传奇》虽从表面上看写的是伊斯兰教前安塔拉的一生,但实际上却折射出自贾希利叶时期群雄争强至阿拔斯朝后期十字军东侵的500多年的历史。凭借虚构、想像而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的这部传奇,让安塔拉由一个黑奴变成阿布斯部落的英雄骑士,继而成为整个阿拉伯民族的英雄骑士,后又征服了苏丹、衣索比亚、印度、埃及、北非直至安达卢西亚(今西班牙、葡萄牙地区)。这仿佛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阿拉伯穆斯林在开疆拓域之后达到鼎盛,创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的预演。 ——仲跻昆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教授 《 安塔拉传奇 》更能反映古老的原始的阿拉伯社会生活,更能表现出阿拉伯民族那种向往崇高、追求美德、慷慨大度、而又具有勇武精神的品格。安塔拉代表了这一切。加上委婉缠绵、不弃不离的爱情故事,使它拥有了最广泛的读者群。 ——郅溥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阿卜杜拉·阿齐兹·伊本·沙特详细资料大全

是阿卜杜·拉赫曼的儿子,出生于1880年,从小在科威特长大。1902年在科威特酋长穆巴拉克·萨巴赫的支持下,21岁的阿齐兹带领40多个勇士,骑着骆驼,向利雅得发起进攻,夺回利雅得,建立第三个沙特酋长国。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阿卜杜拉·阿齐兹·伊本·沙特 外文名 :Abdullah Bin Abdul-Aziz 国籍 :沙乌地阿拉伯 出生地 :科威特 出生日期 :1880年 逝世日期 :1953年11月9日  信仰 :伊斯兰教 简介,大事记,

简介

是阿卜杜·拉赫曼的儿子,出生于1880年,从小在科威特长大。1902年在科威特酋长穆巴拉克·萨巴赫的支持下,21岁的阿齐兹带领40多个勇士,骑着骆驼,向利雅得发起进攻,夺回利雅得,建立第三个沙特酋长国。

大事记

1904年,土耳其被迫承认阿卜杜勒·阿齐兹在内志的统治。 1913年,阿齐兹率兵征战,夺取了东部的哈撒地区,最终清除了土耳其的势力。 1916年,英国宣布承认阿卜杜勒·阿齐兹为内志和哈撒的埃米尔。 1920年,阿征服拉希德部落。 1924-1925年,阿又先后攻陷哈希姆家族统治的麦加、麦地那、吉达和汉志地区。1926年,沙特成为阿希尔的保护国。 1927年,英国正式承认阿卜杜勒·阿齐兹对东起波斯湾、西至红海整个阿拉伯半岛的统治。历经30年的征战,阿卜杜勒·阿齐兹终于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1932年9月23日,沙特宣布建立以其家族的名字命名的沙乌地阿拉伯王国。阿卜杜勒·阿齐兹成为第一代国王。1953年11月9日 病逝于塔伊夫。

葛培理详细资料大全

葛培理牧师(William Franklin Graham或Billy Graham,1918年11月7日-2018年2月21日),生于美国北卡罗莱那州夏洛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基督教福音布道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福音派教会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经常担任美国总统顾问,在盖洛普20世纪名人列表中排名第7。

2018年2月21日,葛培理在家中安详去世,享年99岁。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葛培理 外文名 :William Franklin Graham或Billy Graham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美国北卡罗莱那州夏洛特 出生日期 :1918年11月7日 逝世日期 :2018年2月21日 职业 :牧师 性别 :男 生平介绍,著作,获奖和荣誉,引用,传记,后代,

生平介绍

1918年11月7日,葛培理出生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镇附近牧场的一个长老会家庭,是家中的长子,家族有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血统。少年时代的葛培理除了爱打棒球,并无过人之处。1934年9月在一次哈姆牧师(Mordecai Ham)在镇上带领的奋兴会上深受感动,决志奉献,并更换宗派加入美南浸信会。这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 葛培理 1936年5月,葛培理高中毕业后,进入南卡罗莱纳州的鲍勃琼斯学院(今鲍勃琼斯大学,Bob Jones University)就读,因不适应那里严格的基要派气氛,1937年转入佛罗里达圣经学院,今佛罗里达三一学院,1939年,葛培理被按立为美南浸信会牧师。随后又进入伊利诺州惠顿学院(Wheaton College)进修,攻读人类学。1943年8月13日,他与因太平洋战争回国的宣教士的女儿钟路得(Ruth McCue Bell,1920年-2007年)结婚。钟路得在中国江苏清江浦(今淮安)出生、长大,父亲钟仁溥(钟爱华,Nelson Bell,1894年-1973年)是美南长老会著名的传教医生,在清江浦主持该会全球最大的教会医院仁慈医院。 在惠顿期间,葛培理受好莱坞第一长老会教堂的Henrietta Mears [1]的影响,相信圣经是神的话,完全无误。 婚后,夫妇二人曾短暂在芝加哥附近的西泉镇(WesternSprings, Illinois)牧会,并结识了加拿大裔著名歌唱家薛伯利(George Beverly Shea),终身合作布道的重要伙伴。1948年-1952年,葛培理任明尼苏达西北学院校长。 葛培理从惠顿毕业后参加了青年归主协会(Youth for Christ)。他作为福音布道士走遍了美国和欧洲,1949年9月,葛培理组成布道团,在洛杉矶举行布道会,引起轰动,原定3周,结果延到8周。带动了全国布道会的热潮。1950年,成立“葛培理布道协会”(The Billy Graham Evangelistic Association,BGEA),总部起初在明尼阿波利斯,后来搬到夏洛特。此后由他主领之布道会均统称为“葛培理布道大会”(The Billy Graham Crusade)。1954年他在伦敦的布道会持续了12周,1957年,在纽约市麦迪逊广场公园举行的布道会持续了16周。1956年1月,远赴印度南部喀拉拉邦布道,同样大受欢迎。至九○年代初,估计全球(在美国境外)共有超过一亿一千万人次亲身出席参加过他的布道会,葛氏的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大重点城市,冲破了种族、文化和政治的障碍。 1959年,他带领了澳大利亚历史上最成功的布道会,带动了此后15年的教会增长,建立了许多新教堂,组成许多家庭圣经小组,持续了35年。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是1970年代在南韩汉城(首尔),当时有一百万人出席。 2005年6月24至26日,87岁的葛培理在纽约的法拉盛草地公园主领了最后一场布道会,超过廿四万二千人出席,决志人数有九千多。 葛培理通过电视、广播、电影和网路接触的听众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多,超过2亿人,分布于185个国家。不过,葛培理已经88岁高龄,患有脑积水、柏金逊病和前列腺癌,2005年五月在北卡罗来纳州家中又跌伤骨盘,行动不便。出席活动时需要使用助行架。 “在成为总统之前,他们中的每一位我都认识很久了。我多次到他们家中做客,并一直称呼他们的名字,直到他们成为总统。”说这话的是葛培理,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布道家。自从杜鲁门总统以来,葛培理与前后11位总统交往,并担任艾森豪之后的每一位美国总统的精神顾问。 在美国,没有任何人能像葛培理一样,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近距离地观察白宫的一举一动。 为美国总统们解答死亡疑问 世界上最有权力的美国总统们想从世界最著名的布道者那里得到什么?“他们中有些人的私生活一团糟。但我爱他们,也仰慕他们。”葛培理说。 同样,白宫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葛培理。“我时刻警惕著政治危险。政治对我来说是肮脏的,但我已把它视为生活的一部分。我努力给总统们留下爱。” 葛培理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散发著天真、正直和诚实。所以,当葛培理在身边时,总统们都很放松,而不是紧张。和葛培理在一起探讨永恒、罪恶、死亡等精神领域问题,总统们感到很安全。 1955年,葛培理结识了第一个真正的总统朋友艾森豪。艾森豪常常问他,人们怎样才能确切知道自己死后是否能上天堂。甘乃迪总统更想知道世界如何走向末日。詹森总统则为自己的死亡所困扰。“他有点怕死。”葛培理说。有次,詹森请求葛培理陪自己乘飞机去开会,原因是当时天气恶劣,詹森担心飞机会掉下来。 作为一个布道者,葛培理没有教堂,他的一生都是在足球场上,对着成千上万的人进行布道。美国第一家庭给葛培理一个罕见的机会,让他成为一个家庭牧师。他给他们一个避难所,带领第一家庭熬过困难时期。许多总统希望葛培理能陪他们度过在白宫的最后一夜。1967年,在母亲的葬礼上,尼克森总统晕到在葛培理的怀里。2004年,里根总统去世时,南茜·里根第一个通知的家庭成员以外的人就是葛培理。20多年来,老布希夫妇每年夏天都邀请葛培理夫妇到自己位于缅因州的家中。1985年的某天,葛培理邀小布希一起到沙滩散步。小布希说,葛培理在他的灵魂里种下了一颗芥菜籽,它在第二年长了起来。葛培理把他领上了路,然后他开始行走,这是他生命改变的起点。 从强大的权力诱惑旋涡中逃出来 1964年,詹森总统有一次请教葛培理,谁适合做他的竞选伙伴。当葛培理正准备回话时,妻子鲁思在桌子底下踢他的脚。葛培理不解,问她为什么踢他。鲁思回答说:“你的建议应该仅仅限于道德和精神问题,不应该沾政治的边。”詹森望着葛培理说:“她是对的,你专注传道吧,我就专心政治。” 一个牧师如何把握尺度,才能使自己免于成为政治游戏的一部分?葛培理是这个世上最著名的布道家。当他站在总统的面前,为他们主持就职宣誓仪式时,不但是给总统本人祝福,也是给总统的政策祝福。每个总统都清楚这一点,但葛培理有时未必清楚。 尼克森曾让葛培理数次身陷尴尬之中。最狼狈的一次是1972年2月的密谈。尼克森说,他对犹太人控制媒体感到担忧,葛培理附和说,“犹太人是美国的癌症”。这次骇人听闻的谈话录音曝光后,葛培理不得不作出道歉。 尼克森是葛培理最喜欢的总统之一。1972年6月,水门事件前,葛培理一直认为尼克森是一个正直的人。水门事件的真相表明,葛培理被骗了。但葛培理不仅饶恕了尼克森,还在他的葬礼上发表讲话说:“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人无完人。所以,我原谅了他。” 和尼克森的交往给了葛培理一个深刻教训。他开始调整自己和白宫的关系,并刻意和政治保持着距离。葛培理如今仍旧关注政治,当然是在安全的距离上。他时刻关注著希拉蕊·柯林顿。1998年,在柯林顿被性丑闻缠身的日子里,葛培理给了她很大帮助,他劝告她,要饶恕,要饶恕。 或许,葛培理今后不再进白宫,但他密切注视着白宫的主人。葛培理每天祈祷。不论今后谁坐在椭圆形办公室里,葛培理都会为他祈祷。 葛培理布道协会的事工包括: * 抉择时刻,超过50年的全世界每周广播节目 此外,葛氏还创办了Gordon-Conwell 神学院。 政治 葛培理是自杜鲁门以来十一位美国总统的属灵顾问。政治上,葛培理一贯支持民主党。

著作

葛培理写过24本书,许多已经翻译成超过30种语言: * 与神和好 (Peace with God,1953) 中译增订本名为《人啊,你往何处去?》 * 喜乐的秘诀 (The Secret of Happiness,1955) * 我的回答 (My Answer ,1960) * 漫天烽火待黎明 (World Aflame,1965) * 挑战 (The Challenge,1969) * 耶稣的世代 (The Jesus Generation ,1971) * 天使: 上帝的秘密代理人 (Angels: God's Secret Agents,1975) * 如何重生 (How to Be Born Again ,1977) * 圣灵 (1978) * 浩劫前夕:苦难的透视 (Till Armageddon,1981)直译:直到哈米吉多顿 * 蹄声渐近 (Approaching Hoppfbeats,1983) * 面对死亡和来生 (Facing Death and the Life After ,1987) * 怎么办? (Answers to Life's Problem, 1988) * 困扰心灵的希望 (Hope for the Troubled Heart ,1991) * 暴风雨的警告 (Storm Warning,1992) * 自传照我本相或我就是我(Just as I am,1997)

获奖和荣誉

葛培理担任过好几位总统的牧师,包括主持一位总统的丧礼和一位总统的葬礼。

引用

* "我有一个信息:耶稣基督来;死于十字架;又复活了。他要我们为罪悔改并用信心接受他作主和救主,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所有我们的罪都被赦免。" 1948年,葛培理被问及,八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基督教协进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意在何为?葛培理答道,我认为他们将推选任命敌基督。但是,早在1966年,他自诩参加了1961在新德里召开的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大会,并且希望能参加1968 乌普萨拉(瑞典东南部城市)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大会。自那时起,至今葛培理只缺席了两届。) 1963年,葛培理称赞不相信耶稣神性的甘乃迪主教是美国基督教十位最伟大的传道人之一。 1973年,葛培理称天主教弥撒十分美丽,并且说拳王阿里信仰的伊斯兰教信条是我们都可以相信的。 1966年,葛培理说,我更接近天主教基督徒,而非激进的新教基督徒。我认为天主教正在进行第二次宗教改革。而第二次宗教改革一定已经在1978年完成。我认为我的信仰本质上讲与正统天主教一模一样。 1978年,葛培理说,我原以为边远国家的外邦人如果没有福音传给他们,他们会失丧灵魂,下入地狱。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我认为承认神的存在还有其他途径,比如通过大自然,所以,他们有许多其他机会接纳上帝。 1993年,《时代》杂志11/15/93期,葛培理否认地狱的存在。他说,我唯一可以确信的是地狱意味着与上帝的分开,我们与神的光和神的团契断开。这就是下地狱。我所宣讲的地狱的火不是字面意义的火,因为我对此没有把握。圣经中地狱的火可能是为描述地狱的可怕,不是字面意义的火。而是比火更可怕的,是无法熄灭的对神的渴求。 1948年时,葛培理反对天主教的立场鲜明。现在他也是天主教不遗余力的支持者。他多次接受天主教颁发的奖项。他称若望保禄二世是当代世界最伟大的宗教领袖。教宗是政治家,牧者和宣教士。

传记

* M. Frady:Billy Graham: A Parable of American Righteousness(1979); * W. Martin:A Prophet with Honor(1991) * 英国,蒲乐克(John Pollock):《葛培理传:世纪布道家的故事》(The Billy Graham Story) * 葛培理夫人路得:Footprints of a Pilgrim: The Life and Lovers of Ruth Bell Graham (2001)。

后代

葛培理夫妇有3个女儿和2个儿子,20个孙子女和25个曾孙子女。长子葛法兰(Franklin Graham)和次子葛纳德(Ned Graham)。葛法兰和父亲一样,是一名布道家;葛纳德现在领导东门国际事工(East Gate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在中国赞助印制圣经、建造教堂,其中最大的一所能容纳4000人,位于钟路得的出生地江苏淮安。葛纳德的妻子葛郭瑞玉则是曾国藩的玄孙女。 已届八十六高龄的葛培理牧师,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都是基督新教福音派的象征,深受世界敬重。在几个月前葛培理牧师来到纽约作最后一次布道演讲,谁料这次布道却引起了一阵“茶杯里的风波”。在某次聚会中,柯林顿夫妇也有出席,葛培理牧师赞扬柯林顿夫妇伟大,并且说:“我觉得他(柯林顿)离开总统职务之后,应该去做传道人。”此话方罢,全国教牧协会(National Clergy Council)会长史镇克(Rob Schenck)马上离场,事后许多福音派基督徒表示不满。几天之后,葛培理的儿子葛法兰克(Franklin Graham)以葛培理布道团的名义,澄清他父亲说柯林顿应该做传道人只是开玩笑。 其实,葛培理牧师一定知道为柯林顿说好话的后果,因为这有前科可鉴。一九九八年莱温斯基丑闻曝光,柯林顿被千夫所指,但葛培理牧师在接受全国广播公司(NBC)访问时,宣称自己原谅柯林顿:“我原谅他,因为我知道人性是如何脆弱,我知道(胜过试探)是多么困难。”著名传道人奥特(Stephen Olford)致函予葛培理牧师,表示不认同他过于宽大的态度。 柯林顿并不是第一个令葛培理牧师招惹批评的总统。因水门事件而黯然辞职的前美国总统尼克逊,亦是葛培理牧师的好朋友。一九七零年葛培理牧师到田纳西大学举行布道大会,尼克逊总统被邀请为大会嘉宾,那段期间越南战争正如火如荼,反战人士来到葛培理布道会抗议,令场面十分尴尬。水门事件之后,葛培理牧师对尼克逊仍然作出高度评价,在他的自传《我就是我》(Just as I am 又译《照我本照》)中提及尼克逊时,葛培理牧师强调:评价一个人,应该看其整体,而不是单看一次事件。一九九四年尼克逊逝世,葛培理牧师在他的丧礼中发表悼辞,表示一位伟人沉下了,这个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世界公民,美国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保守派、开明派两面夹攻 葛培理牧师的温和态度,与许多基督教领袖形成强烈的对比,“九一一事件”几天之后,国家大教堂举行了哀悼仪式,多位宗教领袖,包括葛培理牧师,在哀悼仪式中发表演说,葛培理牧师的信息是强调在哀痛中重拾希望,以爱化解仇怨,整篇讲词没有半句批判穆斯林。但其后,科威尔(Jerry Falwell)牧师、罗伯逊(Pat Robertson)牧师、和他的儿子葛法兰克却先后公开批评伊斯兰是鼓吹暴力、缺乏宽容精神的宗教。葛法兰克的作风更加和他父亲南辕北辙,第一次波斯湾战争爆发,沙乌地阿拉伯禁止美军携带三样东西到中东:酒精、色情刊物、圣经。葛法兰克对圣经和酒精、色情刊物并列一起大为反感,他将几千本阿拉伯文圣经偷运到沙乌地阿拉伯的美军营地,美军总指挥史大将(Norman Schwarzkopf)勃然大怒,说此举会分化美国与沙乌地阿拉伯的联盟。 此外,葛培理牧师对很多具有争议性的议题都保持中立,例如堕胎、同性恋。在人类如何得到救赎方面,葛培理牧师也采取开放的态度,一九九七年他接受加州水晶大教堂主任牧师萧律柏(Robert Schuller)访问时指出:世界上有一个无形的“基督身体”,这身体由基督徒和其他很多人所组成,有些人虽然从来未听过耶稣的名字,但上帝仍然可以呼召他们加入这个“基督身体”。不消说,这观点受到保守的基督教会严厉批评。有趣的是,葛培理牧师出身于基要派的背景,基要派是基督教中比较保守的一个阵营,接受圣经的字面意义是真理,但是,早在一九四九年,葛培理牧师已开始对基要派的道理抱保留态度,他认为地狱未必一定是一个大火坑,所谓地狱,可能是指一个永远与神隔绝的地方;当时他感到其他宗教人仕也有可能从别的途径找到上帝。 一九五七年葛培理牧师到纽约举行布道大会时,他声称所有教会,不论派系,都会被邀请赴会,甚至天主教亦无妨。这做法招致保守派强烈抗议,但葛培理牧师认为教义差别并不足以构成不相往来的理由,他说:“我爱这些人,他们都是上帝的子民。”

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的国籍统计

各国获奖人数大排名(获奖者的国籍以他获奖时的国籍为准,双重国籍者,亦不重复计算):

A.诺贝尔物理学奖(162人,分属于16个国家)

1.美国——71人(其中有五位华裔,他们分别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崔琦,朱棣文)

2.德国——21人

3.英国——19人

4.法国——12人

5.俄国——8人

荷兰——8人

6.瑞典——4人

7.意大利-3人

奥地利-3人

丹麦——3人

日本——3人

8.加拿大-2人

瑞士——2人

9.爱尔兰-1人

印度——1人(拉曼,1930年)

巴基斯坦——1人(萨拉姆,1979年。他是1984年成立的第三世界科学院的主要发起者,该学术机构的首任院长,著名的核物理学家)

B.诺贝尔化学奖(135人,分属于19个国家)

1.美国--48人(有一位华裔,李远哲)

2.德国--26人

英国--26人

3.法国--7人

4.瑞士—5人

5.瑞典—4人

6.加拿大-3人

荷兰——3人

7.奥地利-2人

日本——2人

8.芬兰,挪威,丹麦,意大利,比利时,俄国,匈牙利,捷克,阿根廷均为1人

C.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72人,分属于20个国家)

1.美国--85人

2.英国--24人

3.德国--16人

4.法国--8人

瑞典—8人

5.瑞士—6人

6.丹麦—--4人

澳大利亚-4人

7.比利时——3人

8.奥地利-2人

荷兰-2人

俄国-2人

意大利-2人

9.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加拿大,阿根廷,日本,南非(欧洲裔科学家)均为1人

D.前述诺贝尔三大科技类奖总排名(469人,分属于26个国家)

1.美国--204人

2.英国--69人

3.德国--63人

4.法国--27人

5.瑞典—16人

6.荷兰—13人

瑞士--13人

7.俄国--11人

8.丹麦--8人

9.奥地利-7人

10.意大利-6人

加拿大-6人

日本--6人

11.比利时--4人

澳大利亚-4人

12.匈牙利--2人

阿根廷--2人

13.挪威,芬兰,捷克,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南非,印度,巴基斯坦均为1人

E.菲尔兹数学奖排名结果(此奖由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约翰·菲尔兹(1863—1932年)发起倡立,因其高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被公认为“国际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每四年评选一次,每一次限定在2--4人,并且原则上只授予40岁以下的青年数学家。每位获奖者获得1500美圆奖金,奖章上刻有阿基米德的头像。本奖于1936年在挪威开幕的第10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首次颁发,至2000年,累计已有43人获奖,分属于9个国家。):

1.美国——16人。丘成桐(1949年—— )在1982年第19届ICM波兰华沙大会上成为迄今为止获此殊荣的华裔第一人。另一名美籍华人陈省身获得过沃尔夫奖(1983、1984年连续两届)。沃尔夫数学奖由美国犹太裔实业家沃尔夫捐资设立,1978年起逐年颁发,其名气和地位逊色于菲尔兹奖。

2.法国——7人

英国——7人。 1998年,在第23届ICM德国柏林大会上,45岁的安德鲁·怀尔斯凭借1996年破解了著名的费马大定理的杰出成就而破例获奖,获得“特别贡献奖”。

3.俄国——5人

4.日本——3人

5.比利时—2人

6.德国

意大利

瑞典 均为1人

F.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排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中央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中央银行经济学奖”,获奖者亦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本奖自1969年起逐年颁发,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至2000年,累计已有46人获奖,分属于12个国家):

1.美国——30人

2.英国——4人

3.瑞典——2人

挪威——2人

4.法国、德国、荷兰、加拿大、奥地利、俄国、印度(森,1998年)、 圣卢西亚(W.A.刘易斯,非洲裔经济学家,1979年)均为1人

G.各国大学获奖人数前10强(仅限于对诺贝尔三大科技类奖项的获奖统计。由于某一名获奖者不同阶段可能在不同的学校就学,因此,本统计结果不排除重复计算):

1.剑桥大学——56人(英国)

2.哈佛大学——38人(美国)

3.哥伦比亚大学—32人(美国)

4.芝加哥大学—22人(美国)

5.巴黎大学——19人(法国)

6.牛津大学——18人(英国)

7.加州大学——17人(美国)

8.加州理工学院—16人(美国) 柏林大学——16人(德国)

9.慕尼黑大学—15人(德国)

10.麻省理工学院—13人(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13人(美国)

小计:美国有7所大学入围、英国有2所大学入围、德国有2所大学入围、法国有1所大学入围。另外,获奖人数排名在第11—16位(7—12人)的还有15所大学。其中,美国6所,德国2所,法国2所,英国、瑞典、丹麦、奥地利、日本各1所。

日本国际奖详细资料大全

日本国际奖(日文:日本国际赏,英文:Japan Prize)是国际科学技术财团所颁发的奖项。“日本国际奖”由日本国际科学技术财团于1983年设立,1985年首次颁奖。该奖评审会于每年1月公布获奖者名单,同年4月在东京举行颁奖仪式。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日本国际奖 外文名 :Japan Prize 颁发单位 :国际科学技术财团 确定时间 :1983年 简介,得奖者,

简介

该奖项授予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独创性的和飞跃性的成果,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和平与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获奖者多为世界有名的科学家。获奖者可以得到奖状,奖牌及5000万日元的奖金。该奖项只授予在世人物。 在1981年,提出了日本也需要和诺贝尔奖所匹敌的奖项的构想。1983年确定了奖项的设立,1985年在国立剧场举行了第一次颁奖仪式。颁奖仪式上,天皇,皇后,首相,两院议长和最高裁判所长官都会出席。

得奖者

1985年:约翰·罗宾森·皮尔斯(John R. Pierce)与伊弗雷姆·卡齐尔 1986年:大卫·吞布尔(David Turnbull)与威廉·约翰·克福(Willem J. Kolff) 1987年:亨利·贝切尔(Henry M. Beachell)、戈·辛·库西(Gurdev S. Khush)与希尔多·哈罗德·梅门(Theodore H. Maiman) 1988年:乔治·房德里耶斯(George Vendryes)、唐纳德·亨德森(Donald Henderson)、蚁田功(Isao Arita)、法兰克·芬奈尔(Frank Fenner)、吕克·蒙塔尼耶与罗伯特·卡洛(Robert C. Gallo) 1989年:弗兰克·舍伍德·罗兰与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 1990年:马文·闵斯基、威廉·杰森·摩根(William Jason Morgan)、丹尼尔·麦克肯泽(Dan McKenzie)与萨维尔·勒·皮雄 1991年:贾各路易·里翁(Jacques-Louis Lions)与约翰·朱里安·怀尔德(John J. Wild) 1992年:格哈德·埃特尔与恩耐斯特·约翰·克里斯多佛·波巨(Ernest John Chrisher Polge) 1993年:弗兰克·普莱斯(Frank Press)与凯利·穆利斯 1994年:威廉·海达德·皮克林与阿尔维德·卡尔森 1995年:尼克·何伦亚克(Nick Holonyak Jr.)与爱德华·F·奈普林(Edward F. Knipling) 1996年:高锟与伊藤正男(Masao Ito) 1997年:杉村隆(Takashi Sugimura)、布鲁斯·艾姆斯(Bruce N. Ames)、约瑟夫·F·恩格尔佰格(Joseph F. Engelberger)与吉川弘之(Hiroyuki Yoshikawa) 1998年:江崎玲于奈、茹泽夫·谢尔(Jozef S. Schell)与马克·冯·蒙塔谷(Marc C. E. Van Montagu) 1999年:威廉·威斯利·皮特森(W. Wesley Peterson)、杰克·L·斯特罗明格(Jack L. Strominger)与唐·克雷格·威尔利(Don C. Wiley) 2000年:英·玛哈(Ian L. McHarg)与石坂公成(Kimishige Ishizaka) 2001年:约翰·B·古迪纳夫与提摩西·R·帕森斯(Timothy R. Parsons) 2002年:蒂姆·伯纳斯-李、安妮·麦克拉伦(Anne McLaren)与安德烈·塔克斯基(Andrzej K. Tarkowski) 2003年:本华·曼德博、詹姆士·A·约克(James A. Yorke)与小川诚二(Seiji Ogawa) 2004年:本多健一、藤岛昭(Akira Fujishima)、凯斯·J·桑斯博里(Keith J. Sain *** ury)与约翰·H·劳顿(John Lawton) 2005年:长尾真、竹市雅俊与埃尔基·鲁奥斯拉蒂(Erkki Ruoslahti) 2006年:约翰·霍顿与远藤章 2007年:阿尔贝·费尔、彼得·格林贝格与彼德·萧·艾什顿(Peter Shaw Ashton) 2008年:文特·瑟夫、罗伯特·卡恩与维克托·麦库西克 2013年:日本国际科学技术财团理事长矢崎义雄1月30日在东京宣布,今年的日本国际奖授予3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生物生产、生命环境领域”和“物质、材料、生产领域”的突出贡献。73岁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格兰特·威尔森,美国拉特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的名誉教授约翰·弗雷德里克·格拉斯尔;68岁的沙乌地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让·弗雷谢。 2015年1月29日,日本国际科学技术财团在东京宣布,今年的“日本国际奖”授予1名日本科学家、1名美国科学家和1名法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资源、能源、社会基础”和医药学领域的突出贡献。 该财团理事长矢崎义雄当天在记者会上介绍说,88岁的东京大学荣誉教授高桥裕获得“资源、能源、社会基础”奖。获奖原因是这位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水灾与社会活动的关系,经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高桥裕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提倡重视流域自然环境与人类共存的治水理念,开拓了包括治水、疏导和河流环境保护在内的日本“河流工学”领域。1997年日本修改《河川法》时了高桥裕的学说。此外,容易遭受热带气旋灾害的孟加拉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也了高桥裕的建议,为减轻当地水灾危害、改善河流环境作出了贡献。 79岁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部小儿科教授西奥多·弗里德曼和65岁的法兰西学院教授阿兰·菲舍尔获得医药学奖。弗里德曼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基因治疗概念,带动了早期基因治疗基础研究。菲舍尔则对致死性“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儿实施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并且证实基因治疗能够发挥显著疗效,使基因治疗理念成为现实。 本年度“日本国际奖”的颁奖仪式将于2015年4月23日在东京举行,届时将向获奖者颁发奖状、奖牌和奖金。两个领域的奖金均为5000万日元(约合42万美元),弗里德曼和菲舍尔将分别获得医药学奖金2500万日元。 2017年2月2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珍妮弗·道德纳 ,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学研究所工作的法籍科学家——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获得2017年生命科学领域的“日本国际奖”;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教授——阿迪·沙米尔,获得2017年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日本国际奖”。 2018年1月30日,锂离子电池发明者吉野彰获得2018年资源·能源·环境·社会基础设施”领域“日本国际奖”;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马克斯·库珀、澳大利亚“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雅克·米勒获得2018年“医学和药学”领域的“日本国际奖”。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安塔拉传奇详细资料大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