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突发死亡的症状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心脏病突发,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心脏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
- 2、什么是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病因及表现是什么?
- 3、猝死的前兆和表现
- 4、心脏猝死会有什么症状
- 5、心脏性猝死有哪些症状表现?
- 6、病人在突发心肌梗死致死前是种什么感受?
本文目录导航:
心脏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
答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声,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心脏骤停或心原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前驱期、发病期、心脏停搏和死亡期。
前驱期
许多病人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诸如心绞痛、气急或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及其他非特异性的主诉。这些前驱症状并非心原性猝死所特有,而常见于任何心脏病发作之前。有资料显示50%的心原性猝死者在猝死前一月内曾求诊过,但其主诉常不一定与心脏有关。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或气急的加重。但前驱症状仅提示有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而不能识别那些属发生心原性猝死的亚群。
发病期
亦即导致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小时。典型表现包括: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警告,则95%为心原性,并有冠状动脉病变。从心脏猝死者所获得的连续心电图记录中可见在猝死前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增快和室性早搏的恶化升级为最常见。猝死于心室颤动者,常先有一阵持续的或非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这些以心律失常发病的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清醒并在日常活动中,发病期(自发病到心脏骤停)短。心电图异常大多为心室颤动。另有部分病人以循环衰竭发病,在心脏骤停前已处于不活动状态,甚至已昏迷,其发病期长。在临终心血管改变前常已有非心脏性疾病。心电图异常以心室停搏较心室颤动多见。
心脏骤停期
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如不立即抢救,一般在数分钟内进入死亡期。罕有自发逆转者。
心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其症状和体征依次出现如下:①心音消失;②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10秒内,有时伴眼球偏斜;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20~30秒内;⑤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30秒后;⑥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出现。但此期尚未到生物学死亡。如予及时恰当的抢救,有复苏的可能。其复苏成功率取决于:①复苏开始的迟早;②心脏骤停发生的场所;③心电活动失常的类型(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电机械分离抑心室停顿);④在心脏骤停前病人的临床情况。如心脏骤停发生在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场所,则复苏成功率较高。在医院或加强监护病房可立即进行抢救的条件下,复苏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病人在心脏骤停前的临床情况:若为急性心脏情况或暂时性代谢紊乱,则预后较佳;若为慢性心脏病晚期或严重的非心脏情况(如肾功能衰竭、肺炎、败血症、糖尿病或癌肿),则复苏的成功率并不比院外发生的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高。后者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心脏骤停时心电活动的类型,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的预后最好(成功率达67%),心室颤动其次(25%),心室停顿和电机械分离的预后很差。高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复苏成功的因素。
急救措施
心脏骤停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千万不要坐等救护车到来再送医院救治。要当机立断采取以下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
1、叩击心前区:一手托病人颈后向上托,另 一手按住病人前额向后稍推,使下颌上翘,头部后仰,有利于通气。用拳头底部多肉部分,在胸骨中段上方,离胸壁20~30 厘米处,突然、迅速地捶击一次。若无反应,当即做胸外心脏按压。让病人背垫一块硬板,同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观察病人的瞳孔,若瞳孔缩小(是最灵敏、最有意义的生命征象),颜面、口唇转红润,说明抢救有效。
2、针刺人中穴或手心的劳宫穴、足心涌泉穴,起到抢救作用。
3、迅速掏出咽部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或倒流入肺,引起窒 息和吸入性肺炎。
4、头敷冰袋降温。
5、急送医院救治。
什么是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病因及表现是什么?
答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的射血功能突然终止,主要表现为突然昏迷、抽搐、呼吸停止、脉搏及大动脉消失。心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h发生的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病因】心脏性猝死的病因,以冠心病最为常见,尤其是急性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更易发生。其他心脏病如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风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肺心病、先心病、Q-T间期延长综合征及二尖瓣脱垂等都可以发生猝死,尤其是钾离子的过高或过低等亦可引起心肌损害和(或)心脏传导系统损害,进而发生猝死。
【病理】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脏性猝死患者最常见的病理改变,但这类患者的20%左右有轻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本的病理改变还包括弥漫性心肌病变(如广泛炎症、纤维化或坏死)、起搏传导系统损害等。从病理生理角度来看,缺血缺氧、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及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在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心脏性骤停常缺乏特异先兆。部分患者在猝死前数分钟或数天可有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心悸和乏力。若发生在睡眠中则死前可发出异常鼾声或惊叫声,也可无任何特殊表现,故不易被发现。
心脏骤停其症状和体征即依次出现:即心音消失,脉搏血压测不到;一般心脏骤停4s(秒)即可出现黑朦;5~10s因脑缺氧而昏厥;停搏15s可出现昏厥和抽搐(阿-斯综合征)。如不及时恢复,则进入持续昏迷状态;接着出现叹息样呼吸,在停搏20~30s内呼吸停止;45s后瞳孔散大,1~2min后瞳孔固定;4~6min将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甚至不可逆的损害,最终导致死亡。
猝死的前兆和表现
答猝死的前兆和表现
猝死的前兆和表现,所谓的猝死就是身体看起来很非常健康的,在突然的短时间内因各种疾病死亡,现在节奏快的生活方式以及不良习惯,年轻人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下面分享猝死的前兆和表现。
猝死的前兆和表现1
心前区疼痛别忽视
心前区疼痛是冠心病、心梗发作的主要表现,患者会明显感觉心前区有压榨、紧缩样痛感,在疼痛发作时,还会伴随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
由冠心病引发的心绞痛,在口含硝酸甘油后就可缓解,但是如果疼痛持续性存在,超过了20分钟,仍然没有任何减轻,就应立刻就医进行检查;
另外,如果近期在休息或夜间睡眠时,突然出现了心前区疼痛症状,疼痛感直接让你从梦中惊醒,需高度警惕心梗。根据临床多年的经验来看,夜间或休息后出现的心绞痛,都是心梗发作的先兆。
消化道有异常
如果突然出现了消化道异常症状,比如上吐下泻、浑身乏力、食欲不振等,但是却没有其他的异常症状,这也可能是心梗发作前的表现。
根据临床经验来看,在心梗发作前的3-24小时内,患者就可出现类似症状,这属于特定的内脏反应,部分患者还会伴随剑突部位的异常疼痛感,临床将其称为“心梗前综合症”。
异常的牙痛
牙痛是最容易被心梗患者忽视的信号,由心梗引发的牙痛,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心源性牙痛”。患者往往感觉牙齿有剧烈痛感,但却无法确定具体的.疼痛位置,服用止痛药物也没有明显好转。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心脏分布了大量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经,这些神经会接受疼痛信号。在神经向着大脑传递疼痛信号的同时,痛感就会反应在不同的脊髓段区域上,从而造成了患者的异常牙痛。
心慌、心悸
最近总是莫名感觉心慌、心悸,特别是在夜间尤为明显,心底往往会用处莫名的恐惧感,甚至能感觉到自己心跳明显加快,且持续了几分钟。
这其实就是心肌缺血的表现,由于冠状动脉已经出现了阻塞或硬化,导致心肌无法正常得到血氧供给,从而出现了一系列异常表现。
猝死看似突然,但在这背后却是长年累月的伤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学会保护自己,远离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另外,对于已经出现了三高疾病的人来说,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控制疾病发展,如此才能降低后期患急性心脑血管病的可能。
猝死的前兆和表现2
前兆一:发生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心跳减缓或者心跳骤停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晕厥。如果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晕厥,那就一定要提高警惕。
前兆二:突发胸闷
猝死的前兆之一就是近期突然出现胸闷或者胸闷加重的情况。特别是运动后出现的胸闷,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症状有所缓解,但这往往预示冠心病。如果运动之前就出现胸闷的症状,那就说明患冠心病的程度严重。
前兆三:感觉心慌
心慌也是猝死的前兆之一。心慌往往表明心率加快,如果大家不定期感到心慌,这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如果频繁地感到心慌,那就说明心律失常严重。严重的心律失常容易引起室颤,一旦室颤发作,猝死的风险系数就会增加,甚至几分钟内就会发生猝死。
前兆四:心跳过缓
心跳过快对心脏健康有影响,心跳过于缓慢对心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过于缓慢的心脏跳动严重时会引起心脏骤停,直接导致人体猝死。当然,心跳过缓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对于患有其他疾病者,特别是心脑血管病者来说,心跳过缓不容忽视。
前兆五:莫名疲劳
疲劳是现代人的常态,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大家就要小心了,因为疲劳也是猝死的一大前兆。如果莫名疲劳的同时还伴随有胸闷等症状,那往往提示患急性心衰。此时若还进行体力劳动,患者非常容易发生猝死。
猝死的前兆和表现3
1、眩晕,一过性的眼前发黑。如果在通宵熬夜或者长时间加班后出现眩晕、眼前发黑的状况,一定要注意了,这可能是体力透支后身体发出的警报,因为眼前发黑,眩晕都是由于脑部短暂出现供血不足导致的,所以这个时候最好是静卧休息补充体力并且及时送医,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2、胸闷、心慌、心率不齐。如果没有心脏病史的人突然感到胸闷、心慌、恶心时一定要注意,因为这可能是是突发性心肌缺血的前兆,突发性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脏出现快速搏动,也就是临床上经常说的心率失常。
病情进一步发展,心脏搏动过速时则会形成“室颤”,当机体发生“室颤”时心脏泵血功能丧失,血液在血管中不再流动,身体内的组织器官因为缺血丧失机能,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抢救,一旦发生脑组织缺血,等待患者的只能是死亡。
另外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更容易产生猝死,因为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血液粘稠度高,血液流速慢,血管弹性差,最终会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随时引发心肌缺血,所以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随时会有猝死的可能。
目前医学并不能解释猝死的病因究竟是什么,所以想要预防猝死的发生,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熬夜,并寻找适当的减压方法,学会自我纾解。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虽然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病魔。
心脏猝死会有什么症状
答心脏性猝死的过程是: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有的出现抽搐;呼吸迅速变得不规则,呈叹息状,随之呼吸停止,脉搏摸不到,用耳朵贴在左胸前区也听不到心跳; 病人两眼瞳孔随后很快散大,用手电光线照射也不见瞳孔缩小。 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的心室颤动,其次是大片心肌梗塞。 后者是指冠状动脉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有的人患急性心肌梗塞没有典型症状,无疼痛或胸前区轻微疼痛,有时疼痛位于上腹部,容易被误诊为胃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部分病人一发病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而无明显疼痛症状。 由于心脏性猝死发生突然,往往没有时间进行救治,因此预防重于治疗。
心脏性猝死有哪些症状表现?
答当发生心脏骤停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如未能及时救治,患者很快发生心脏性猝死,此时心跳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反射消失。
在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及时有效的抢救仍有可能避免心脏性猝死的发生。若超过4分钟仍未施行有效的心肺复苏,病人将失去生存的可能,即使呼吸心跳恢复,脑部也可能已有不可逆的损伤,变成植物人。
但是,我国每年有54万的猝死患者,抢救成功率不足1%,危害性极大。对于猝死高风险患者,需要更为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安装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目前猝死预防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其疗效比抗心律失常药物更显著。它可以24小时全天候监测和保护心脏,一旦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它可以迅速识别并针对多种心律失常发放不同的治疗,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电转复、高能量电击除颤及抗心动过缓起搏等治疗功能,有效预防猝死的发生。有数据统计,ICD可以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使心脏性猝死风险减少80%。
病人在突发心肌梗死致死前是种什么感受?
答大家常常听说急性心肌梗死有致死的可能,究竟心梗致死前是种什么感受?很难有亲历者来描述。通常课本里用“濒死感”来形容。
对于临床一线的心内科医生,经常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也有个别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而不幸罹难。这里就结合实际的抢救经历说一说这个话题。
一、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为何会致死?
随着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完善以及冠脉介入水平的提高性心肌梗死致死率已经大大下降。但严重心肌梗死患者依然具有生命危险。其致死主要由于:
下面我们来分别解释:
二、恶性心律失常
恶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致死的常见诱因,比如室速室颤,如果不能及时复律,将诱发心脏骤停。
此时的患者会出现意识突然丧失,呼之不应以及双眼目光僵直的症状。我曾在抢救成功后询问患者,病人已经丝毫不记得发病前后的事情。
三、心脏破裂
发生心梗后心肌发生大面积坏死,此时的心脏十分脆弱,随时会因为心脏跳动和血压导致心脏破裂。
可能心脏破裂前的患者还在和家属谈天说地,但下一秒就毫无征兆的意识全无、不幸逝世。
四、泵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会诱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情况。而心功能与呼吸功能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基础,如果这两项重要机能被“摧毁”,患者也会出现致命的情况。
这类的患者往往表现的更为痛苦,比如呼吸困难,只能端坐呼吸,无法平卧,甚至伴有大汗,有的病人甚至大量出现粉红色泡沫状痰。
急性心肌梗死是十分危险的疾病,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大家一定要做到“早诊早治”,平日里就要积极去除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以免“一病误终身”!
心肌梗塞是由于心脏血管动脉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堵塞引起的心肌坏死性期有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的有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需要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这种疾病性期需要做冠脉造影,可以采用溶栓或植入支架的方法,将狭窄的血管打开,至于死亡的原因,有休克,心力衰竭或严重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行动过速或室颤,多数死亡表现为突然心脏骤停,意识丧失
这个问题,葛大夫曾经在别的问题时解答过。只不过,你的问题更狠,直接就是心梗中最严重的一种结局---死亡。其实目前医学很发达,临床心梗死亡率显著降低,就医及时也就1-2%死亡率了。
那么姑且认为这个心梗患者很不幸,没有得到有效救治或者属于十分严重的类型,导致了最后的死亡。
致死前,患者如果不是由于猝死于恶性心律失常(室颤等),那么他一定非常的痛苦的、有个词叫“濒死感”。
一、胸闷胸痛型:
这种情况最多见,程度因人而异,有的轻微、有的显著,总之患者多数自己能够自觉地来医院就诊,因为患者认为,这是严重的情况,要不然不会主动来就医的。
二、呼吸困难型:
这种情况,是因为心梗后心肌坏死严重,出现了严重的泵衰竭,也就是心衰,心脏收缩力减弱导致不能够将肺部(氧合的动脉血)循环起来,那么就会出现肺部淤血,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就和溺水的人一样窒息而亡。
葛大夫入行第一个心梗后急性左心衰的病人,至今还是记忆犹新。当时,我值班,一个中年患者由于心梗夜间突然左心衰,端坐在病房的床边,周身大汗淋漓,张开大口喘气,可是仍呼吸极度困难,濒死的眼神、渴求生命的求生欲望,至今难忘。
三、心律失常型:
心梗后可以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有房颤、各种早搏、心律不齐、还有最严重的就是室颤。室颤几秒钟人就没有意识了(心脏骤停),如果不能及时心肺复苏、除颤(救命神器)的话,死亡是注定的了,这是痛苦最小的了,葛大夫见过很多几秒钟前还活蹦乱跳,室颤一发作就撒手人寰的了。
我记得,我有个心梗的病人,他的家人从北京回来伺候他,他反复出现室颤、室速,我至少给他除颤过30-50次,因为每次发作都能抢救过来,几天后再发。生命力十分顽强。家人也非常配合我们工作。最后,进过3-4个月最后猝死了。北京的家属也成为我的朋友,回北京前还送了一封感谢信,也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我十分的欣慰,作为医生,尽心尽力就好。
总结一下 ,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病,只要发作必有损伤,或者说肯定会有“后遗症”,只不过有些人就医及时,心肌细胞损伤较少,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后续的损害。所以,一定要规范的用药,避免再发,减少减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为自己和家人负责。
葛大夫科普、一定靠谱。
近年来我们国家心肌梗死的发病几率非常高,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有关心脏方面的疾病。这类疾病对于身体 健康 危害是非常大的,不仅会单纯的出现心肌梗死,还有可能诱发人出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提前预防心肌梗死,想要更好的预防心肌梗死,要了解心肌梗死在发病之前会有什么前兆。
1、虚弱疲惫
在没有生病,没有运动,也没有熬夜的前提之下,如果突然间感到特别疲惫人很虚弱就需要警惕起来了。会突然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人的血液循环受到了阻碍,血液循环受阻就容易造成心肌梗死。
2、胸痛
胸痛如果发生在休息期间或者夜间睡觉的时候,那么很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前兆。这是心绞痛的一种表现,一定要引起重视。
3、心慌憋闷
大多数人在心脏 健康 的状况之下,是不会出现胸闷乏力等问题的,如果在休息或者是运动期间出现气短胸闷等问题,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加重一定及时就医配合相关治疗。
4、躯体疼痛
人身体过于劳累,或者是一直处于激动的状况之下,很容易出现躯体疼痛的问题。但是如果总是出现牙痛,下恶痛或者是腹痛,局部疼痛就要引起重视了,极大可能是心肌梗死导致的。
5、其他症状表现
大多数患心肌梗死的都是中老年人群,中老年人群一旦患上心肌梗死,还容易出现心源性休克或者是心衰竭等问题。如果身体上有其他的慢性疾病,很有可能是综合心脏问题所导致的,平时一定要多多注意,预防心肌梗死的到来。
谁知道突发心肌梗塞致死前是何感受?我突发过心肌梗塞,但没死!只是知道发病时,心痛厉害,大汗淋漓!
出冷汗头晕前心疼后背像背了一块铅板似呢
应该很痛吧,痛苦是肯定的
这个大家怎么知道啊,大家又不是医生,只为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么感受.不好评论,
下一位,继续
没有死过,怎么知道?
这个只有等到你突发心肌梗死时就亲身体会了,不用问别人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心脏病突发死亡的症状》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69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