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德累斯顿教堂绘画——德甲德累斯顿写真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德累斯顿写真,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德累斯顿 巴洛克式的城市
优质回答横跨易北河(Elbe River)两岸的德累斯顿,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岁月。在18世纪,身为萨克森(Saxony)选帝侯和波兰国王的奥古斯都大力王(Augustus the Strong),致力把这座他钟情的城市,发展成当时欧洲的文化和艺术中心。二战末期猛烈轰炸下,盟军几乎把这个德国城市夷为平地。从战争遗留下的废墟中施工重建和修复,断断续续历时60年,至今城市还未完全恢复原貌。
深秋,轻纱般的薄雾笼罩着易北河南岸的古城。可歌可泣的历史与巴洛克(Baroque)的艺术风格,在朦胧中交织,化成如梦似诗的意境;既壮观又细腻,既磅礴又凄迷,既永恒又古老。
茨温格宫既壮观又细腻,既磅礴又凄迷,既永恒又古老。
巴洛克建筑形式源于罗马和巴黎,在17和18世纪之间,在欧洲盛行一时。其结合了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庭院设计等,孕育出华丽雄壮的效果,予以观赏者强烈的感官刺激。德累斯顿的茨温格宫(Zwinger)和赫夫基大教堂(Hofkirche),充分地流露着巴洛克的风格。在蒙蒙的雾霭和金黄色的阳光催化下,茨温格宫大庭院内雅致的喷泉、精细的草坪和四周灵妙的石雕,仿佛形成了时间的旋涡,把我们推向那远古的年代。前身为宫殿的茨温格宫,现已改建为博物院。
不远处的天主教宫廷教堂是萨克森的教堂。这座近300年的建筑物,外部竖立了无数英姿栩栩的雕像。里头的布道坛、圣坛和管风琴更是不同大师的设计。虽然奥古斯都的遗体葬在波兰,他的心脏却存放于教堂的地窟里,可见他对德累斯顿不懈的留恋。
巴洛克建筑风格的赫夫基大教堂。
森帕歌剧院(Semper Opera House)是19世纪同名建筑师Gottfried Semper的杰作之一。自1841年落成后,这歌剧院遭逢两次被摧毁的厄运,1985年第三度重新开幕。华格纳(Wagner)、史特劳斯(Strauss)、韦伯(Weber)等音乐巨匠,都曾是这演奏厅的常客。
德累斯顿有一幅101米长的瓷器壁画——王侯队列图(Procession of the Princes),追述韦廷王朝(Wettin Dynasty)的历代君主。国王以骑马列队的形态,生动地展现于画中。
福临大教堂(Frauenkirche)可说是德累斯顿的市徽,其巨型圆顶的轮廓,早已成了这城市风景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45年战火中抵抗不了炮弹的破坏,福临大教堂在完工后的两百多年轰然倒塌。留下的残垣断壁,在战后的共产时代,提醒着人们战争的残酷。教堂的重建计划终于在1992年展开,并在2005年10月31日重新开幕,重执其圣职。教堂的重建过程,尽可能地利用被炸毁后残留下来的砖块。所以,新教堂的墙壁中,依然清晰可见无数灰黑色石砖。新旧砖的衔接处,看似一道道的伤疤,唤起福临大教堂的旧创。尽管如此,教堂优美的线条依然壮丽非凡。
德累斯顿因其文化和艺术气息,而有“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之称。谁没见过德累斯顿,谁就没见过美。美,完全地被德累斯顿所定义。
教堂宫殿这种建筑内部屋顶有雕像之类的装饰的话应该叫什么?
优质回答引言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向大家介绍了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新教及天主教统治地区教堂建筑的具体区别,今天我们再来聊聊这一期间教堂内部装饰的具体特点,以及一些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建筑师及工匠手艺人。
由于当时流行着一种观点,要把每一座教堂都布置成地上的天堂。所以只要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一般都把教堂的内部装饰得美轮美奂,塑上天使和圣徒的塑像、画上巨大的湿壁画、制作闪烁着金光并配有艺术性很高的画像的圣坛、锻造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栅栏等等。
▲德累斯顿霍夫宫廷教堂
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特点
鉴于成千上万的教区教堂、修道院教堂和圣地教堂都需要重新装修,因此当时形成了绘画和雕塑艺术的繁荣,神圣罗马帝国南部的天主教地区尤其如此。北部的新教地区是在文学领域内出现兴盛。有些艺术史学家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即绘画的重点在天主教地区,而在以新教为主的地区,在这个领域的作为相对来说是乏善可陈的。格奥尔格·比尔曼早就指出,在帝国的南部,“绘画通过天主教的赞助得到了极大推动”,“对彼岸美好的想象、对天堂的向往”决定着教堂的布置格局。
▲教堂圣坛
因此,众多的艺人们创作了那些华美的巴洛克和洛可可教堂,这些教堂应该展现世上的天堂。他们制作了设在前部中央的圣坛和许多必需的侧坛,因为当时如在修道院中,每位教士必须每天做弥撒。此外,教堂内还制作了无数的圣徒和天使塑像、圣坛画像、大型湿壁画、石膏花饰和镶嵌等等。这些饰物使教堂成为有着一流艺术品的五彩洒金、美不胜收的上帝之家。例如I.京特创作的塑像,属于欧洲洛可可时期的珍品。
本诺·胡本施泰纳写道,从巴洛克中发展出来的“独具一格的德国南部的教堂洛可可风格,早就为世界所熟知”。“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是因为巴洛克式的宗教力量和巴洛克式的虔诚仍百折不挠地继续存在着……”。胡本施泰纳描述了晚期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教堂的本质,及其背后的精神。
▲洛可可式教堂内景
他写道:“明快的、充满生机的洛可可风格的教堂必须给人以亲切感和安慰,到18世纪的今天,它终于使教会和民众充分地融合在一起。17世纪时还是采用强迫和生硬的态度,面临着像在上普法尔茨和上奥地利的反宗教改革的压力,面对着宗教和信仰战争中的恐怖行为。现在,在天主教统治的德意志南部,从瑞士的舍博恩-兰登和天主教统治的各个州到波希米亚和匈牙利,过去的黑暗的重压已变为高声的欢呼。而巴伐利亚地区是这种博大文化状态的核心所在。”
诺贝特·利布描述过本尼狄克修士在士瓦本的奥托博伊伦修道院教堂,在此援引他的一段话来结束这个话题。他写道:“只有在那里,我们才能理解奥托博伊伦的建筑和装饰、关于这巨大艺术花饰的观点和管风琴音乐的语言。外面入口处上方的一行字道出了遵循的格言:‘上帝圣殿,天堂大门’。由大门通向圣坛的道路意味着进入美好的世界。
▲教堂穹顶壁画
教堂内给尘世间的芸芸众生提供集会的场所,让人类升腾、朝向那个由宗教维系着的目标。如果想到帕斯卡尔关于身体、精神和圣洁三个阶段和领域的理论,便不能否认,晚期巴洛克有理由用具有最高艺术水准的宝物去充实教堂,借以塑造那从圣坛的座位上照耀着众人的恩赐。这种宗教乐观主义的有效世界观可能与现代相距甚远,但是,它过去、现在都不是一条迷途。”
建筑大师与艺术家
由于天主教地区在教堂建设中大兴土木,业主们——尤其是修道院又资金雄厚,所以为当时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提供了显示身手的场所。在历史上,只在很少的阶段内,艺术家们获得如此多的就业、赚钱及展现他们非凡本领的机会。因此出现了一支由砌墙工、建筑工匠、粉刷工、画家、雕塑工组成的庞大队伍。他们的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忙碌在天主教会的教堂建设工地上。在这数量众多的人群中,许多有着高超水平的艺术家脱颖而出,他们创作了欧洲教堂建筑、绘画和雕塑中的杰出作品。
▲德国圣米迦勒修道院教堂
他们为前面提及的17和18世纪时几乎包括了整个帝国南部的艺术景观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从在这里工作并还将创造欧洲艺术高峰的许多艺术家中,选择其中杰出的几位作为例子详作介绍。要介绍全部有名的建筑工匠和艺术家,因篇幅所限,当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先简单介绍大名鼎鼎的丁岑霍弗尔兄弟,有机会再继续介绍其他的建筑师们。
直到今天,在上巴伐利亚罗森海姆的南面,在圣玛格丽特附近,还有一个矿山农户宅院。这个宅院出生的众多兄弟姐妹中,有五个兄弟成为杰出的建筑工匠,他们曾在神圣罗马帝国南部的许多地方建造房屋。由于田庄太小,难以养活众多的兄弟,他们就与大姐一起,在17世纪的下半叶,到布拉格做建筑小工。因为姐姐嫁给了一名建筑工匠,所以丁岑霍弗尔兄弟们就帮着姐夫干活,学会了砌墙的手艺。后来,五兄弟成了建筑师,在不同的地方建造教堂和宫殿。
▲格奥尔格所建的圣三一圣地教堂(上普法尔茨)
其中,格奥尔格(1645-1689年)建造了位于上普法尔茨瓦尔德萨森的修道院新院舍和壮观的修道院教堂(1682-1689年),建造了圣地教堂卡珀尔(1685-1689年)和班贝格耶稣会修士教堂(1658年)。他的兄弟沃尔夫冈(1648-1706年)建造了米歇尔费尔德修道院的院舍和修道院教堂(1690年)、上普法尔茨的施派恩斯哈特(1691年)和恩托夫修道院教堂(1695年),此外还有安贝格的萨勒西安教团的女子修道院和教堂以及保罗纳修道院和修道院教堂。在沃尔夫冈于上普法尔茨忙碌的同时,他的弟弟莱昂哈德(1660-1707年)也正在法兰肯大显身手。
莱昂哈德在1686-1698年间和1710-1702年间,建造了埃布拉赫修道院的新院舍、一侧的图书馆和斋堂,设计了特劳特曼斯霍芬的圣地教堂(1686年),建造了库姆巴赫的朗海姆城堡。此外还建造了班贝格的卡尔梅里特修道院和教堂(1692-1707年)、班茨修道院。最后,还建造了米歇尔斯贝格修道院和班贝格的新宫殿。
▲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混杂的教堂
克里斯托夫·丁岑霍弗尔(1655-1722年)与他的哥哥格奥尔格一起,参加了瓦尔德萨森修道院院舍的建造工作,后来成为波希米亚的著名巴洛克建筑大师之一。他改建了普赖蒙斯特莱修会的特普尔或特普拉修道院。1692年建造了施毕塔尔修道院,1692-1693年间建造了姆尼泽克附近斯卡尔卡的马利亚一玛格达勒娜教堂,1695-1698年间在诺伊马克特(乌特里)建造了施洗约翰教堂,1702-1711年间在斯米里策建造了宫廷教堂,1703-1711年间参加了布拉格-克莱因赛特耶稣会修士教堂的建造工作,1708-1711年间建造了埃格河旁的修道院教堂圣克拉拉,1709-1722年间建造了布雷夫诺夫的修道院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1711-1718年间建造了布拉格一拉特辛的洛雷一施特德教堂。最后,于1721-1722 年间建造了洛雷托一施特德教堂的立面及拉特辛的耶稣出世教堂。不过,这座教堂最终是由他的儿子基里安·伊格纳茨·丁岑霍弗尔建造完成。
第五个兄弟约翰(1663-1726年),在1700-1711年间设计和建造了富尔达的修道院教堂和以后的大教堂,1709-1714年间建造了比伯施泰因(伦山)的宫殿和宫殿祈祷室。此外还建造了班茨的修道院教堂、维尔茨堡大礼拜堂的立面,1711-1718年间建造了波默斯费尔登的魏森施泰因宫殿,并于1715-1722年间建造了班贝格的伯廷根之家康科地亚。
▲洛可可式教堂内景
第六位丁岑霍弗尔是克里斯托夫的儿子,基里安·伊格纳茨·丁岑霍弗尔(1689-1751年),他作为波希米亚和西里西亚杰出的建筑工匠被载入史册。在布拉格,多幢教堂、修道院院舍和贵族的宫殿是由他建造的。如1720年布拉格-拉特辛城区的乌苏拉女子修道院的院舍和教堂、布拉格老城的圣巴托罗缪和圣尼古拉教堂,还有建于1724-1726年间的泼扎普利圣阿达尔贝茨教堂、建于1726-1733年间的位于波希米亚布劳瑙的本尼狄克修道院、克拉德劳(克拉德鲁比)修道院、1733-1737年间建成的卡尔斯巴德圣马利亚-玛伽达勒教堂、建于1747-1751 年间在帕施蒂克(帕施蒂基)的约翰内斯-d.-T.教堂等等。他在西里西亚建造过教堂和本尼狄克的修道院圣黑德维希,在瓦尔施塔特(今波莱格尼察省)建造了圣十字架教堂。
对六位丁岑霍弗尔事迹的全面介绍,深刻地展示了他们在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作用。H.G.弗兰茨指出,克里斯托夫·丁岑霍弗尔和他的儿子基里安·伊格纳茨·丁岑霍弗尔对“波希米亚独具特色的巴洛克风格建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强调说;“丁岑霍弗尔这个建筑工匠之家,在1680年和1750年的这段时间里,在波希米亚、法兰肯和黑森起着主导的作用,他们由普通的建筑小工成长为建筑大师,无疑应该感谢他们在艺术上的创新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他们才能对已过时的建筑、室内装饰和布局体系进行改革,使它们显得生动活泼和形式新颖。”
参考资料:Lieb,Barockkirchen,S. 110 ff. S. Tafel IX.Lexikon der Kunst,Bd. 2, Leipzig 1989,S. 520.Lieb,Norbert: Die Vorarlberger Barockbaumeister. München/Zürich 1976,S. 21-32.
谁如果丢失了信心,就来看看重建的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
优质回答德累斯顿,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
文 | 黄茜
一趟音乐之旅,二十天走过了十个地方,没想到,最喜欢的竟然是这里——德累斯顿。易北河畔的这座小镇,有着"易北河畔佛罗伦萨"的别称,它是一个很容易让你一见钟情的地方。我只是在那里呆了一天,就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它。那天,我们驱车两个小时来到了易北河畔的这个著名的美丽城镇。一下车,就被凉爽的空气所包围。触目所及,都是古建筑群和磨得发亮的石板路。德累斯顿,就这么让人由衷地喜欢起来。
德国第二大城市德累斯顿被誉为“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一种来自中古时代的人文气息,安静而美好。德累斯顿人口只不过五十多万,却有着和人口比例极不相称的36座歌剧和戏剧院、50座博物馆、60座画廊。漫步城中,你看到的那一座座造型各异的美丽建筑,可能是一座皇宫、一座教堂、一座歌剧院,或者一座博物馆。这个城市和艺术相关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音乐方面有森珀歌剧院、德累斯顿国立乐团、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德累斯顿圣十字合唱团、欧洲规模最大的传统爵士乐盛会——国际迪克西兰爵士音乐节。艺术方面,有由15个博物馆组成的德累斯顿州立艺术博物馆、位于它茨温格宫的历代大师画廊、位于德累斯顿城堡的世界上最大的珍宝馆之一——绿穹珍宝馆、现代大师画廊和雕刻馆、阿尔贝提努博物馆、土耳其艺术收藏馆。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很多文化遗产,像茨温格宫、森珀歌剧院、圣母教堂、布吕尔平台、国都王宫、易北三城堡等等。它们带着岁月的痕迹,在易北河畔无尽地诉说着这座城市久远的 历史 。
我一直相信,欧洲的灵魂都藏在一座座小镇和古堡中。岁月无声,那些属于这座城市的似是而非的动人传说,顺着有脉络的易北河水流淌着,滋生成一片独特的人文景观。虽然时间短暂,我们仍然以一种随意的姿态,慢慢地踩着石板路,感受着斑驳的墙面和青苔固守着执着,寻访这古朴的小城的个性特征。
布吕尔平台——欧洲的阳台
德累斯顿的城市不大不小,沉静中透着优雅的气质。易北河蜿蜒曲折,包围着这个曾被悲伤掩盖的城市。漫步城中,被时光打磨的石板路旁,矗立着一部活的建筑史:古希腊、古罗马、巴洛克、文艺复兴、哥特式、折衷主义等等。而最多的是巴洛克建筑,因此,德累斯顿也被称作是“巴洛克城市”。而巴洛克建筑的代表,就是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
马丁路德广场和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
午后时分,初夏温暖的阳光洒在马丁路德广场上,那些被岁月打磨的黑石板变得更加熠熠生辉。广场上,有来自圣彼得堡的街头音乐家在表演,还有一位钢琴王子坐在一台巨大的白色钢琴前弹奏钢琴,音乐引来游客驻足。蓝天下,大人漫步歇息,儿童嬉戏玩耍,白鸽觅食飞舞,一派和谐宁静。我们走过广场,走过广场上屹立着的那座威风凛凛的马丁·路德雕像,德累斯顿最突出的地标建筑——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映入眼帘。教堂前矗立着一段残垣断壁,那是被毁的大教堂的一部分,上面记录着这座教堂悲惨的 历史 。
德累斯顿街景
这座始建于11世纪的圣母大教堂,原是一座罗马风格的建筑。拆除后,于1726年,由巴洛克建筑大师乔治·贝尔重建成巴洛克建筑。教堂最显著的特色是它巨大的砂岩圆顶。完成后的教堂,成为德累斯顿的名片。但谁能想到,这样一座人类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没有在战争中幸免于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一阵狂轰乱炸。三天时间,让这座教堂和这座城市一起毁于战火。幸运的是,教堂的碎片都被保留下来。悲伤的德国人并没有被打倒。1989年,在一位叫居特勒的音乐家提议下开始重建。他们用留下的一堆瓦砾,用照片、回忆文字、壁画、橡木大门、穹顶,尽量还原 历史 。德国人用59年的时间又重建了一座一模一样的教堂,2005年重新启用。于是,新建好的教堂上便有了不一样颜色的外墙砖,那经过战火硝烟的黑砖就像皮肤的伤疤,刻满了 历史 的痕迹。重建的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像凤凰涅槃,带着自己的风格,带着不容遗忘的 历史 ,自信地示人,又成了易北河畔的一道美丽的风景,重新在易北河畔向世人展现出它的风貌,它也成了人类残忍、毅力、创造力的象征。正如德国联邦总统科勒在庆祝仪式致辞中所说:“谁如果丢失了信心,就来看看重建的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真是很佩服德国人的这种精神,正视 历史 、铭记 历史 ,专注地、不懈地、一丝不苟地打造一座教堂、一座城市,就这么惊艳了世界。
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前的残垣断壁
德累斯顿大教堂虽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天主教教堂,但它辉煌宛若剧院的格局,出众的声响效果,也变成了全世界音乐家期盼的梦幻场地。自修建完成后,世界上许多音乐家都慕名而来,巴赫也曾在这座大教堂中多次演奏管风琴。重建后,除了平日的常规演出,外来的音乐会演出也从没间断。据我所知,2016年,新加坡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水蓝,就曾带领SSO参加德累斯顿音乐节,和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吉尔·沙汉姆在这座教堂演出过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勋伯格的《升华之夜》、拉威尔的《圆舞曲》。我无缘聆听现场,但后来通过乐视视频观看过转播,那真是一场无比美妙的音乐盛宴。
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内部
旅途中最大的幸福就是收获意外的惊喜。没想到,我只是在德累斯顿匆匆而过,就这么几小时,还赶上了一场巴赫音乐会。于是,我在这座全世界最美的建筑之一———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在曾经被夷为平地的建筑里,听了一场巴赫的音乐会。当我随着当地人走进厚重的橡木门,才发现教堂里面真是美轮美奂,淡雅的色调,配上精美的装饰,真有“让眼睛怀孕”的感觉。里面的音效更是超级棒,当天,虽只是一个小型的管弦乐队和一个小型合唱团,但出来的效果足以媲美整个交响乐团。穹顶之下,纯净的人声、丰富的和声、配上弦乐、管风琴混合成天籁之音。坐在完全的西方听众之间,聆听巴赫的合唱与乐队音乐在空旷的教堂屋顶下回荡。此时,你的身心也完全进入到另一个世界,真的会感动得落泪。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是巴赫的管风琴作品。当巴赫的音乐被4873根声管和4个键盘恢弘地演奏出来时,那种被圣乐包围的感觉真是美妙无比。此曲结束后,观众竟然停了半分钟才开始鼓掌。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的这场巴赫音乐会,真是非常美好的视听体验。
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音乐会
德累斯顿,一个浴火重生的城市。德国人用他们的毅力和坚守,让废墟里重新飘出了音符,唱出了优美的歌。
- THE END -
欢迎关注《音乐周报》
快手、抖音账号
北京合唱节开幕,音乐周报与北京音乐家协会邀全国合唱团晋京展演
张国勇:由一次历险而想到……
《梁祝》诞生60周年,见证者终于还原作品创作 历史 真相
童声合唱是个慢活儿不得
歌唱的高音技术可以速成吗?
你所不知道的巴黎圣母院和音乐的故事
音乐教师有哪些隐性负担?| 争鸣
足不出户,跟世界排名前30音乐院校导师直接上课
订阅2019年《音乐周报》,戳这里!
民族管弦乐队座位究竟怎么排?
唱合唱,你的声音“炸”吗?
Q:想订阅《音乐周报》?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
十大名画
优质回答十大名画:
1、《沉睡的维纳斯》
《沉睡的维纳斯》(Sleeping Venus)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大师乔尔乔内创作于1510年的一幅布面油画,现藏于德国德累斯顿的历代大师美术馆。画作显示了希腊神话爱神维纳斯赤裸沉睡的情景。乔尔乔内未完成该画,后由提香完成景观和天空。
2、《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Mona Lisa)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3、《占卜者》
《占卜者》是法国画家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于1590年至1593年创作的一幅画布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该画作描绘的是一个流浪的吉普赛女仆正在给一个贵族子弟看手相,贵族青年摆着稚嫩的架子,显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而吉普塞女仆露出一幅自尊的、真诚的表情,并没有给人半点低下的感觉。在画家的笔下,这两个人物呈现出一种含蓄的对立状态。
4、《抱着南瓜的小女孩》
世界名画每一幅都给人灵动的梦幻,画家传递给人们美的享受。在美好的大自然中,秋季的美,让人淘醉,秋日,秋雨,秋风,秋景,秋叶,都是那么美!绘画是凝固的音乐。
5、《秋天的森林》
风与我共舞,雨滋我更美。新芽赋春光,叶稠遮酷阳,叶落晓秋韵,入泥冬沧桑。无言万木昌,映绿碧水长。青山常伴装,雨露与风霜。风卷叶离去,枝干显凄凉。待到春来时,傲发枝头上。
6、《秋叶》
初秋的风,轻柔、凉爽、惬意,还时不时带着一些冬季来临之前的温暖。秋风吹抚着发黄的叶片,带着它摇摇摆摆,一直把应吹向那曾经给予它生命的地方,在那里相聚,在那里等待,等待重生。
7、《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画里的人物,活泼生动可爱,天趣存在的意境,具有画外之音,真正具有能使人陶醉的韵味。
8、《灵魂诗,太阳光》
秋天的油画,各有风格流派的诗意神境,但色彩总是以秋天之色为基调,并色彩丰富灿烂浑厚秀丽。在画面中都有生活的内在生活情调的意境境界存在,并十分逼真。
9、《珍妮皇后和她的儿子》
唯美画面,秋天,在画家眼里竟是这么生动,这么美;人在秋天里更美!
10、《秋天的树林》
冬天,我们永远不要再见,让人有一种对秋天的眷恋的感觉。秋天气息季之韵,调色润笔入画中。画家在画中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大同世界!在画家笔下,秋天是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金色世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国德累斯顿教堂绘画——德甲德累斯顿写真》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695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