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抗美援朝中最经典的反击战?答抗美援朝中最经典的反击战横城反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战役。中国、朝鲜、韩国和美国军队参战,最终中朝军队歼敌12000余人,俘虏7800余人。战...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进攻最猛的是德甲,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抗美援朝中最经典的反击战?

抗美援朝中最经典的反击战?

抗美援朝中最经典的反击战

横城反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战役。中国、朝鲜、韩国和美国军队参战,最终中朝军队歼敌12000余人,俘虏7800余人。

战役经过

在美第1军、第9军在西线向汉江南岸猛烈进攻的同时,美第2师负有为美第10军和南朝鲜第3军团进行战场侦察任务,于1月31日开始,沿原州、砥平里轴线和原州、横城轴线进行威力侦察,2月2日,其一部队进窜横城,3日,该师第23团进窜砥平里。

2月5日,李奇微令美第10军和南朝鲜第3军团在中线和东线发起名为“围歼行动”的进攻。以美第10军指挥的美第2师和南朝鲜第8、第5师,以原州、横城、洪川为轴线向北攻击:以南朝鲜第3军团指挥南朝鲜第7、第9师由宁越、旌善向平昌及以东一线出击。美第7师和南朝鲜第3师为美第10军和南朝鲜第3军团的预备队,向忠州以北至横城一线集结。

志愿军为在东线创造歼敌条件,1月31日,彭德怀即令第42军主力于2月1日晚出动,集结于龙头里、砥平里地区,令该军在阳德院里地区的第125师控制砥平里及其以南地区,保持杨平至砥平里公路;令第66军第198师占领龙头里、洪川以南之要点阵地,阻击美第2师、南朝鲜第8师的进攻;联司令人民军第5、第2军团于横城至神林里地区就地展开防御,以掩护志愿军主力集结和寻机歼敌。

第42军主力和第66军第198师于2月2日晚出动,于4日和6日先后到达指定地区,第198师与人民军第5军团取得了联系,人民军第5、第2军团也就地完成展开,阻击敌军的进攻。人民军第3军团则迅速从金城地域前调。

志愿军第39、第40、第66军主力经紧张准备后,于2月5、6两日相继出动,第39军从高阳地区出发,第40军从东豆川地区出发,第66军主力从金化地区出发,向80~130公里以外的洪川以南、砥平里以北地区开进,经几个夜晚急速开进,9~11日先后到达预定集结位置,进行攻击准备。第40军位于横城西北贡谷、花田里、桃源里地区;第42军主力位于上古论里、上桂良地区;第66军位于横城东北博只坪、堂巨里地区;第39军位于白安里、儿柴里、龙头里地区。

志愿军主力出动后,彭德怀即考虑主力围歼哪部分敌军更有利的问题。2月7日,南朝鲜第5、第8师和美第2师2个营进至横城以北10余里及东西一线;美第2师第23团及法国营及美第21团1个营被志愿军第42军阻于砥平里,并继续北向广滩里、龙头里推进,可能先于志愿军主力到达广滩里、龙头里。而志愿军主力最早才能于2月10日全部到达上述地区集结。

如果志愿军主力能按时到达指定地区集结,那么是集中第66军和人民军第5、第3军团在第39、第40军协同下,歼灭横城以北南朝鲜第5、第8师?还是集中第39、第42军先打砥平里、广滩里的美第2师第23团等部然后再打横城之敌?还是打砥平里之敌同时以第40、第66军和人民军第3、第5军团打横城之敌?以何者为好?2月7日14时,彭德怀致电邓华并有关各军及韩先楚和第38军征询意见。

2月8日10时至14时,第38军、第42军、韩先楚、邓华先后回电,表明了各自的意见,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张各异。

此时,砥平里地区和横城地区两处敌军都已突出,有利于志愿军歼击,但以志愿军现有兵力尚不能同时攻歼两敌。先打何处则各有利弊:如先打砥平里之敌,可直接震撼“联合国军”在西线的主攻集团,有利于减轻西线志愿军第38、第50军的压力,并可使第39、第40军少走些路,减少疲劳。

但砥平里是美军5个营,比较集中,战斗力较强,并做了工事,不易迅速将其分割歼灭。攻击发起后,如一昼夜不能解决战斗,利川以南之英第27旅、南朝鲜第6师及原州、堤川之美第2师主力和第7师均可来援,横城以北之南朝鲜第5、第8师与在原州东北下安兴里之美空降第187团也可策应西犯或北犯。如两昼夜不能解决战斗,则四面水原方向之美军也可能抽出2至3个师支援。这样,态势将对志愿军和人民军极为不利。

横城之敌虽多,但战斗力弱,又处于运动中,态势突出,两翼暴露,有利于志愿军主力在人民军配合下围歼,初战将其打动打乱的把握较大。经过权衡利弊,联司首长决定:首先歼灭横城之敌,如攻击得手,再向原州、平昌及该线以南扩张战果,万一不利时,也可控制洪川地区,有利于尔后作战,11日黄昏至迟12日黄昏开始攻击,由邓华依据情况具体部署实施之。

2月9日14时,邓华决定集中第40、第66军全部、第42军主力及第39军1个师,共9个师歼灭横城以北地区南朝鲜第8师和美军1个团,要求各部于10日前集结完毕,11日17时发起攻击,具体部署是:

第42军(欠1个师又1个团)指挥第39军第117师并配属炮兵第25团1个营,在沓谷岘、丰水院地段,从西北方向向横城及横城西南攻击。以第124、第117师经上物安里、都仓村,向横城西北鹤谷里、上下加云方向进攻,切断南朝鲜第8师南逃退路,并向横城攻击;以第125师(欠1个团)前出至横城西南介田里、回岩峰地区,阻击原州方向可能向北增援之敌,并向东策应第66军作战。

第40军配属炮兵第44团2个营、第29团2个连,在洪川、横城公路以西丰水院、大三马寺地段攻击,歼灭横城西北丰水院、梨木亭、广田地区南朝鲜第8师部队。

第66军配属炮兵第40团、第29团2个连,在大三马寺、三巨里地段攻击,其第196师经横城东北弓川里向横城东南方向攻击,首先攻占德高山、曲桥里,与第42军第125师构成合围,切断横城之敌南逃退路,阻击原州之敌向北增援;第197师从大官垈里向横城东北红桃山、国士峰攻击,歼灭该地之敌;第198师由横城以北之五音山向雉洞、草塘方向攻击,坚决歼灭该地之敌。

第39军(欠第117师)为战役预备队,配置在龙头里东南地区,保证主力右翼安全,战役发起后,逼近并监视砥平里之敌,如敌南逃,则应以勇猛动作截歼之。第42军第126师和第125师第375团仍控制注邑山及砥平里以北地区,继续钳制砥平里地区之敌,并受第39军指挥。

另人民军金集团决心以第3、第5军团,在三巨里至乌项里15公里地段上实施反击。首先歼灭横城东北釜洞里、于屯里之南朝鲜第5师一部,然后向横城东南鹤谷里、乌原里方向突击;以带2军团配置于自主峰、泰岐山地区继续防御,积极钳制敌人,阻止南朝鲜第7、第9师西援。待反击成功后,各军团继续向平昌、宁越方向发展。

历史战争中,最惨列的PK战是哪个战?

个人觉得应该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遥远的北方帝国国都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宏伟的战役。它以1942年7月17日德军开始进入顿河大河湾为起点,到1943年2月2日苏联军队全歼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为结束,历时200天。战场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从辽阔的顿河草原一直延伸到陡峭的伏尔加河岸。在这次战役的高峰期,双方同时参加战斗行动的达200万人,2000辆坦克,25万门大炮和2300多架飞机。

一名经历过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德军军官在日记里写道:“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杀人炉灶……这里的街道不再是用米来计算,而是用尸体来计算。”

当时守城的苏军第62集团军指挥官崔可夫中将回忆说:“我们的部队在这里经受了从残酷到顽强程度来说都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恶战。斯大林格勒只会在一种情况下沦陷,那就是我们的最后一名士兵倒下”。

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重兵集团,于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性攻防战役。

双方企图与兵力部署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被迫放弃全面进攻,于1942年夏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企图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切断苏军的战略补给线。5月,德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中挫败苏军的进攻。7月中旬,德军“B”集团军群前出到顿河大弯曲部,逼近斯大格格勒。起初,F。保卢斯上将指挥的德军第6集团军受领攻占斯大林格勒的任务,该集团军辖13个师约2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3000门、坦克约500辆,由第4航空队(作战飞机近1200架)负责支援。会战中,德军统帅部不断增加该方向的兵力,先后参加会战的还有第4装甲集团军、第2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和意大利第8集团军。苏军最高统帅部为保卫斯大林格勒,于7月12日组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S。K。铁木辛哥,7月23日起为V。N。戈尔多夫中将),辖第62、第63、第64、第21集团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后第57、第51集团军和第1、第4坦克集团军相继编入该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任务是,在巴甫洛夫斯克至上库尔莫亚尔斯卡亚520公里正面上组织防御,基本力量集中部署于顿河大弯曲部。方面军开始遂行保卫斯大林格勒任务时仅有12个师1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200门、坦克约400辆、飞机454架,由远程航空兵(轰炸机150~200架)和防空航空兵第102师(歼击机60架)负责支援。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州人民群众支援下,在城市远接近地构筑两道防御地带,在近接近地构筑外层、中层、内层和市区四道城市防御围廓。先后参加会战的还有东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部队、伏尔加河区舰队、斯大林格勒防空部队。

会战经过 会战按苏军的行动性质分防御和反攻两个阶段。

防御阶段(1942.7.17~11.18) 包括远接近地防御、近接近地防御和市区防御战斗。

远接近地防御:7月17日,德军发起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集团军各前进支队在奇尔河、齐姆拉河一线英勇抗击德军六昼夜,迫使其第6集团军展开部分主力,从而赢得了改善基本地区防御的时间。23日,德军开始争夺第62、第64集团军主要防御地带,企图对顿河大弯曲部的苏军两翼实施包围突击,进至卡拉奇地域,从西面突向斯大林格勒。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集团军的顽强防御和第1、第4坦克集团军各兵团的反突击,打破了德军的企图。至8月10日,苏军退至顿河东岸,在斯大林格勒外层围廓占领防御阵地,阻止了德军前进。早在7月31日,德军统帅部即将第4装甲集团军从高加索方向调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其先头部队于8月2日进逼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今科捷利尼科沃市),形成从西南突向斯大林格勒的直接威胁。为防守这一方向,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部分兵力于7日组建东南方面军(辖第64、第57、第51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空军第8集团军,30日起增加第62集团军,司令为A。I。叶廖缅科上将),9~10日实施反突击,迫使德第4装甲集团军暂时转入防御。至17日,该部德军被阻于外层防御围廓。

近接近地防御:8月19日,德军再度发起进攻,从西面和西南面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实施突击。23日,德军第6集团军第14装甲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突至伏尔加河,企图从北面沿伏尔加河实施突击并夺取该市。苏军统帅部从预备队中抽调第24、第66集团军,会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从北面对德军翼侧实施反突击,牵制德军第6集团军部分兵力,阻敌于西北市郊。德军统帅部继续增加兵力,并将主力转移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力图在最短期限内攻占斯大林格勒。

市区防御战斗:苏军V。I。崔可夫中将指挥的第62集团军和M。S。舒米洛夫少将指挥的第64集团军受领了保卫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任务。9月13日,德军攻入市区,次日攻占市中心的马马耶夫岗。巷战中,双方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对火车站反复争夺达13次之多。苏军近卫第1集团军和第24、第66集团军9月份在该市以北几乎不停顿地实施反突击,有力地支援了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保卫战。在斯大林格勒以南发动局部进攻战役的苏军第57、第51集团军也牵制了德军的重兵集团。2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司令为K。K。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9月底,德军指挥部命令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西北方向投入战斗。此时在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B”集团军群编成内作战的兵力已达80多个师。10月15日,德军在一个狭小地段突至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及其附近的伏尔加河地域。11月11日,他们最后一次企图攻占该市,并在“街垒”工厂以南冲到伏尔加河岸,但其攻势已成强弩之末。18日,斯大林格勒会战的防御阶段结束。这一阶段,德军死伤约70万人,损失火炮和迫击炮2000余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000余辆、作战飞机和运输机1400余架。德军统帅部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宣告破产。

反攻阶段(1942.11.19~1943.2.2) 苏军统帅部在防御阶段就制订了反攻计划,其企图是:从谢拉菲莫维奇、克列茨卡亚两地域的顿河登陆场和从斯大林格勒以南的萨尔帕湖至巴尔曼察克湖地域分别实施突击,粉碎德军各突击集团两翼的掩护军队,并沿卡拉奇、苏维埃茨基向心方向发展进攻,围歼直接在斯大林格勒附近作战的德军主力。反攻开始前,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展开的兵力有西南方面军(近卫第1集团军、第5坦克集团军、第21集团军、空军第17集团军,司令为N。F。瓦图京中将)、顿河方面军(第65、第24、第66集团军,空军第16集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第57、第51、第28集团军,空军第8集团军),总计110.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55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463辆、作战飞机1350架。苏军当面之敌是德军“B”集团军群(司令为M。von魏克斯元帅)所属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总计101.1万人、火炮和迫击1029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675辆、作战飞机1216架。双方兵力对比,苏军人员比德军多10%,火炮和迫击炮多50%,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2倍,作战飞机多10%。

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11月19日,西南方面军及顿河方面军之第65集团军从谢拉菲莫维奇和克列茨卡亚地域实施突击,揭开反攻序幕。至日终前,西南方面军前进25~35公里;第65集团军因遭敌猛烈抵抗,仅前进3~5公里。2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57、第51集团军及第64集团军左翼各兵团从萨尔帕湖至巴尔曼察克湖地域开始反攻,突破德军防御,保障快速兵团进入突破口。上述两个方面军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向卡拉奇、苏维埃茨基方向迅猛对进,并在拉斯波平斯卡亚地域合围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一部(23日投降);近卫第1集团军、第5坦克集团军、第51集团军则向西南面和南面发展反攻,对整个德军斯大林格勒集团构成合围的对外正面。23日,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快速兵团在卡拉奇、苏维埃茨基、马里诺夫卡地域会师,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共22个师另160多个独立部队,总计33万人。苏军步兵兵团到达后构成了绵亘的合围对内正面。30日前,苏军压缩合围圈,但由于兵力不足,未能从行进间分割和歼灭德军集团。与此同时,向西南和南面进攻的苏军沿克里瓦亚河、奇尔河、顿河、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以北一线构成了500余公里的合围对外正面。

粉碎德军救援集团:12月12日,德军统帅部集中第57装甲军另4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师从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地域实施突击,以解救其被围军队。苏军随即发起科捷利尼科夫斯基战役(12月12~30日),将这股援军全部击溃。顿河中游的苏军为发展反攻,于16日发起顿河中游战役,歼灭5个意大利师另3个旅,击溃5个罗马尼亚师和1个德军师,重创德军4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迫使德军统帅部最后放弃解救被围集团的企图。至12月底前,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合围对外正面击溃了驰援之敌,并将其残部击退150~200公里,从而为歼灭被围于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歼灭德军被围集团:1943年1月10日,顿河方面军(辖第66、第24、第65、第21、第57、第64、第62集团军,空军第16集团军)经猛烈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后转入进攻,开始歼灭被围德军。第65集团军从西面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炮兵在苏德战争中首次以徐进弹幕射击支援步兵和坦克冲击。12日,苏军逼近德军位于罗索什卡河的第二防御地带。为突破该地带,第65集团军转移到第21集团军地带。方面军各兵团于15日重新开始进攻,17日前到达沃罗波诺沃、大罗索什卡一线,遇到德军顽强抵抗。经22~25日的激烈战斗,苏军粉碎德军在该地的抵抗。26日晚,第21集团军在马马耶夫岗西北坡与从斯大林格勒迎面进攻的第62集团军会师。德军集团被分割成南北两部分。31日,德军第6集团军南集群停止抵抗,保卢斯被俘。2月2日,北集群投降。

会战结局 会战中,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被歼灭。法西斯集团损失官兵近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苏军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折的主要标志。苏军从此基本掌握战略主动权,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会战的胜利坚定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必胜信心,巩固并扩大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法西斯集团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震撼了整个法西斯德国,动摇了仆从国对它的信任。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显示了苏军不断增强的军事威力和较高的军事学术水平。苏军最高统帅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战略指导和战役指挥。在防御阶段,构筑大纵深防御体系,适时占领防御阵地;及时前调预备队,组建新的方面军;不断实施反突击和反冲击,大量消耗敌人,阻止了德军进攻,为尔后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反攻开始前,最高统帅部适时制定周密的反攻计划,隐蔽实施反攻准备,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和确定反攻时间。反攻中,3个方面军先后在7个地段上实施突破,使德军不能判明苏军主要突击方向和集中使用其预备队;各方面军和集团军之间密切协同,并以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组成快速集群,同时而迅速地构成合围的对内、对外正面,并在对外正面发展反攻;首次充分运用了炮兵进攻这一形式和单层徐进弹幕射击支援步兵和坦克冲击的方法;航空兵第一次采取进攻样式,并协同高射炮兵成功地实施了对被围德军集团的空中封锁等,从而保证了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其军事上的主要原因是:战略企图与实力相脱节,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兵力部署分散,形不成进攻重点;后勤供应困难等。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1918年后改称斯大林格勒。它位于伏尔加河下游、顿河以东约60公里处,是苏联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的中转站。也是来自高加索的石油转运站和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1942年4月5日,希特勒下达了第41号作战指令:“要集中一切力量用于在南段实施主要战役,消灭顿河以西的苏军,以便进而夺取高加索的石油产地”。为此,德军最高统帅部拟定了代号为“蓝色作战”的南方作战计划,改组了原南方集团军群,将其分为A、B两个集团军群。

A、B两个集团军群共拥有97个师计90万人,1200辆坦克,17000余门火炮和迫击炮,1640架飞机。南面的A集团军群由利斯特元帅指挥,辖有第17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和意大利第8集团军,其任务为征服高加索地区;北面的B集团军群由冯.包克元帅指挥,辖有第4装甲集团军、第2、第6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其任务为掩护A集团军的北面侧翼,其手段则为占领斯大林格勒。此外在克里米亚,还有曼施泰因指挥的德第11集团军。

1942年5月8日,曼施泰因指挥的德第11集团军在克里米亚发起了春季攻势,一周后占领了刻赤半岛。7月4日攻占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拿下了整个克里米亚。

6月28日,德军两个集团军群分别从库尔斯克东北、哈尔可夫东北、斯拉维扬斯克、斯大林诺一带发动进攻,苏军被迫后撤100-300公里,德军侵入顿河大弯曲部。南面的A集团军群继续向高加索油田区推进,北面的B集团军群则以斯大林格勒为目标。

德军最高统帅部指定由B集团军群的由保卢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第6集团军是当时德国较强的集团军,辖6个军(其中两个装甲军)共18个师,约25万人,坦克740辆,火炮或迫击炮7500门,由第4航空队1200架作战飞机进行支援。

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心在斯大林格勒组织坚守。为此,苏军于7月12日在西南方面军原有基础上组建了由铁木辛哥元帅为司令(7月23日起改由戈尔多夫中将接替)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其编成内有从苏军战略预备队调来的第62、第63、第64集团军和原西南方面军的第21、第28、第38、第57集团军及空军第8集团军、海军伏尔加河区舰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实际能投入的力量有12个师,约16万人、2200门火炮和迫击炮、近400辆坦克、飞机454架。其任务是固守巴甫洛夫斯克至库尔莫亚尔斯卡亚的长约530公里、纵深为120公里的防御地带。

近郊恶战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拉开序幕。德军第6集团军在炮兵、航空兵的支援下,分成南北两个突击集团,企图从行进间突破苏军防御,向卡拉奇总方向发展进攻,围歼顿河右岸的苏军,从西南方向突向斯大林格勒。7月23日,德军突破苏军第62集团军右翼防线,形势告急。斯大林任命年轻的第64集团军司令戈尔多夫中将取代年迈的铁木辛哥元帅指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并派素有“苏联红军智多星”之称的华西列夫斯基上将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协助指挥战事。

7月25日,德军以2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的强大兵力对由苏军第第64集团军的第229师5个营驻守的右翼阵地发起攻击,企图在卡拉奇附近强渡顿河,直扑斯大林格勒。次日,兵力薄弱的第229师被击溃。苏64集团军被迫退过顿河。

8月1日,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加入进攻,得到加强的德军突破了苏第51集团军的防线后,攻占列蒙特纳亚并逼近了科捷尔尼科沃。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为了阻止德军,于8月3日组成了拥有4个师又2个旅(后又增加了1个师)的“战役集群”,与德军激战两天后被迫退到阿克赛河北岸,5日,德军已前出到阿勃加涅罗沃地域。在这危急关头,斯大林签发了著名的《第227号命令》,要求苏军部队“不许后退一步” 。苏军接着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和反击,至17日,苏军退守斯大林格勒外层围廓。

8月中下旬,德军统帅部调整部署,集结了21万人,2700门火炮和迫击炮,600辆坦克和1000多架飞机,以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和霍克的第4装甲集团军分别从西北、南部两个方向对斯大林格勒发起“钳形攻势”。

22日,德第6集团军的第14装甲军和步兵第8军的3个步兵师、2个摩托化师及1个装甲师突破了苏第62集团军在韦尔加奇和彼斯科瓦特卡地段的防线,强渡顿河,将苏军分成两部分,苏第62集团军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切断了联系。23日,德军推进到斯大林格勒以北的叶尔佐夫卡地域,前出到伏尔加河,对市区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日,德军先出动飞机几百架,入夜又出动2000架次的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了自侵苏以来烈度最强的狂轰滥炸,使该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战后英国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一书对此评述道:“这是一次纯粹的恐怖袭击,其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屠杀和平居民,压垮苏军,瓦解士气,散布恐慌气氛”。但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德第6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的副官在这一天的战地日记中写道:“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市民的支援下实施反攻击。市民们也拿起了武器,表现得非常英勇。在战场上可以看到被打死的身穿工作服的工人,他们那已僵硬的手还握着步枪和手枪。在被击毁的战车驾驶舱里,呆坐着被打死的工人。类似这样的情况,我们从未见过”。

在南路进攻的德第4装甲集团军,在阿勃加涅罗沃西部地区突破了苏军防御,29日,进至加夫里洛夫卡地域,威胁到斯大林格勒正面防御的苏军后方。

苏军最高统帅部面对这一严重形势,将一切能够动员的兵员物资,都派往斯大林格勒地区,并任命朱可夫为最高副统帅,赶赴斯大林格勒前线督战。8月下旬和中旬,苏军从南北两面发起了几次反击,虽减轻了对斯大林格勒城区的压力,但未能歼灭突至伏尔加河的德军,双方经过激列争斗,伤亡都很大。至9月12日,苏军撤至市区围廓,外围防御地带已全部丧失。

市区争夺

最高副统帅朱可夫将崔可夫中将调任为第62集团军司令,该集团军的任务是防御斯大林格勒城区。兵力约4万人,德军攻城兵力共13师,约17万人,比苏军多四倍。崔可夫表示:“斯大林格勒对我们全体苏联人民至关重要,这个城市的失守将挫伤人民的斗志。我发誓决不离开这座城市,我将采取一切办法坚守。我决心要么守住城市,要么就战死在那里”

9月12日,希特勒从东普鲁士飞抵乌克兰的文尼察,召见了B集团军群司令包克元帅和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要尽快把那座城市拿到自己手里,不要让它变成人们长期瞩目的焦点,更不能让它牵扯我们更多的精力。要知道,德国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他面带愠怒之色对他俩说。随后,他命令第6集团军于次日起发起猛攻,不惜任何代价迅速占领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巷战

9月13日,市区争夺战全面展开,德第6集团军组成两个突击团向市区中部和南部进攻。守城部队顽强抵抗,实施猛烈反击。14至15日,德军对苏第62集团军实施强攻,双方在马马耶夫岗等城郊进行激烈的街巷战斗。经过两天激战,德军死亡2000人,苏军也损失惨重。接下来的战斗更加激烈,崔可夫说∶“我们的部队在这里经受了从残酷和顽强程度来说都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恶战”。守卫斯大林格勒城南粮仓的近卫步兵第35师师长杜比扬斯基在给崔可夫的战报中说∶“情况在不断变化着。原先,我们在粮仓的上面,德国人在下面。我们刚刚把德国人从下面赶出来,他们却又钻到了上面”。

9月25日,德军占领了城市南部和中部,27日继续向北部工厂区突击。战斗是惨烈的,参战的德国将军汉斯. 德尔在《进军斯大林格勒》一书中写到:“敌我双方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为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能相比。我们早晨攻占了20公尺,可是一到晚上,俄国人又夺了回去”。

至11月初,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眼看天气又要冷下来,倒霉的冬天即将来临,希特勒让几乎没有多少越冬物资储备的保卢斯趁天气还暖和再作一次努力。11月11日,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城区内,向苏军据守的阵地发动了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保卢斯以5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和2个工兵营在宽5公里的正面上发起强攻。战斗队形高度密集。一天之内,双方为争夺每寸土地、每一座房屋,都进行了异常激烈的战斗。守卫阵地的苏军,顽强抵抗,其中有的师仅剩下不足1个团的实力,仍没有丢失自己据守的地段。在伤亡数千名官兵的情况下,保卢斯被迫于次日停止了进攻。

苏军反攻

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于在斯大林格勒发动全面反攻行动,以围歼该地域的德国重兵。反攻前,苏军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秘密调集了大量兵力。至11月中旬,共展开了三个方面军,除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外,还有顿河方面军及西南方面军。三个方面军总兵力达11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55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463辆,作战飞机1350架。

德军方面,经过增援,德B集团军群所属第6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等,共有兵力101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029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675辆、作战飞机1216架。但德军战线延长,铁路运输无保障,前线和后方都缺乏战略预备队,物资供应也不足。

19日晨7时30分,苏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共110余万部队在纷飞的大雪中发起强劲反攻,首先突向对方最薄弱的罗马利亚军阵地。

23日,苏军攻占了顿河左岸的重要支撑点卡拉奇,在拉斯波平斯卡亚地域包围并歼灭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第4、第5军,俘敌27000人。随后,苏军三个方面军合围了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一部分兵力,共22个师,总计33万人,将其压缩在150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

德国新任陆军总叁谋长蔡茨勒将军力劝希特勒同意保卢斯趁苏军合围刚刚形成迅速突围,他几乎已经把元首说服了,然而,大言不惭的空军司令戈林却向希特勒保证说,他可以保证第6集团军的空中补给,要多少有多少。希特勒遂于11月24日命令保卢斯坚守阵地。为救援第6集团军,希特勒将曼施泰因元帅从列宁格勒前线调往斯大林格勒担任新组建的顿河集团军群司令,要他杀开一条血路为第6集团军解围。12月12日,曼施泰因的“冬风计划”反攻作战开始了。至12月19日,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所属的第57装甲军已突进到离南面包围圈30英里以内。曼施泰因命令保卢斯迅速突围与第4装甲集团军会合。然而保卢斯在没有接到希特勒的直接命令之前,没有突围的意图,他以燃料不足为由拒绝了曼施泰因的命令,放弃了这最后一次机会。12月27日,第4装甲集团军的主力第57装甲军在苏军的强大攻击下,终于退回了原来的阵地,救援第6集团军的行动失败了。

1943年1月初,被围的德第6集团军阵地被压缩得越来越小,且受到苏军的严密空中封锁,空运补给几乎中断,濒于弹尽粮绝的地部。总兵力减至25万人、坦克300辆、火炮和迫击炮4130门、作战飞机100架。

苏军最高统帅部制定了歼灭德第6集团军的“指环”作战计划,由顿河方面军负责实施。该方面军共7个集团军,由空军第6集团军负责空中支援,计有39个师和10旅,共有兵力21.2万人、坦克257辆、火炮和迫击炮6860门、作战飞机300架。

1943年1月8日,顿河方面军向被围的德军发出最后通牒,敦促德军投降。保卢斯电告希特勒,要求准予他相机行事,但希特勒驳回了他的请求。10日,苏军向被围德军发起攻击行动。23日,冲进市区,攻占马马耶夫岗,与守城的第62集团军胜利会师。1月24日,保卢斯向希特勒报告说:“部队已不能支持了,继续抵抗已毫无意义,请准允我们投降。”他得到的答复是:“投降是不可能的,第6集团军应在斯大林格勒尽到其英勇的责任,直到最后一人为止。”1月31日,苏军第64集团军的第38摩步旅打到了保卢斯的司令部,刚刚被希特勒授予元帅军阶的保卢斯及其手下的步兵第4军军长普费费尔中将、第51军军长库尔茨巴赫中将、第295师师长科尔费斯少将等德军高级将被迫投降。两天后,在斯大林格勒其他阵地上的德军也全部投降了。与保卢斯一同被俘的,有23位将官,2000名校级以下军官和9万名士兵。至此,历时200余天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此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正如德国陆军总叁谋长蔡茨勒将军所说:“我们在斯大林格勒损失25万官兵,那就等于打断了我们在整个东线的脊梁骨”。

最惨烈的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法军于1916年2~12月在法国凡尔登筑垒地域进行的战役。

战役经过2月21日7时15分,德军开始炮火准备。为隐蔽主突方向,德军炮兵在宽40公里的正面上同时实施炮击,航空兵首次对法军阵地实施轰炸,摧毁部分防御阵地,并杀伤大量有生力量。16时45分,德军步兵发起冲击,当日占领第一道防御阵地。在以后四天中,又先后攻占第二、第三道防御阵地,向前推进5公里,占领重要支撑点杜奥蒙堡。2月25日,法军统帅部任命第2集团军司令H.P.贝当为凡尔登前线指挥官(5月1日起由R.-G.尼韦勒继任),并调集一切可以动用的部队,决心在凡尔登地区与德军决战。26日,贝当下令夺回杜奥蒙堡。法军经四天激战,损失惨重,未果。自2月27日起,法军利用唯一与后方保持联系的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又称“圣路”),源源不断地向凡尔登调运部队和物资,一周内组织3900辆卡车,运送人员19万、物资2.5万吨。这是战史上首次大规模汽车运输。法军大批援军及时投入战斗,加强了纵深防御,对战役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至月底,德军弹药消耗很大,且战略预备队未及时赶到,攻击力锐减,从而丧失了突破法军防线的时机

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之称。战役中,法军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组织防御的经验,成为大战后各国修建要塞工事的依据。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用了当时的先进武器,比如法国使用了大口径跑巨炮,德军使用了喷火器和毒气弹,对一战有重要影响

揭秘抗日战争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揭秘抗日战争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姜玉贞率领部队直奔抗日前线。行军途中他接到了“死守原平7天”的命令。此时的日军正在聚集大批兵力向平原进发,姜玉贞连夜奔赴平原,后终于在日军赶来之前到达的原平,并提前修建好了战斗工事。

1937年10月1日,日军到达原平后立马聚集兵力发起了进攻,姜玉贞亲临前线指挥,196旅奋勇抵抗,接连击退日军的多次进攻。当时,原平南门外的汽车站是险要阵地,双方为了此地不惜血本相互争夺,每次我军夺回此地后,日军便立马组织兵力,再次发起强攻夺回,经过几天激烈的争夺战后,我军伤亡越来越惨重,已经无力反击。

姜玉贞只好组织部队袭击敌人,可敌人的兵力和火力却在不断地增援。为了减少伤亡,姜玉贞只好放弃此地,命令全体战士撤入城内,固守城恒。

10月6日,日军聚集大批兵力,采取波浪式战术向我军发起进攻,我军战士拿出手榴弹将日军炸得身首分离,可一波敌人才刚刚被灭掉,后一波敌人又马上冲了上来,在日军的不断冲锋下,我军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和弹药。

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原平城东北角被敌人突破,姜玉贞只能率领战士们在每一条街上与敌人展开了厮杀。

10月7日,在196旅的奋勇抵抗下,我军完成了“死守原平7天”的任务,可正当姜玉贞筹划如何撤退时,上级却又发来了一个新的命令:“再次死守原平3天”。这时我军的伤亡已经过半,而且弹药所剩也不多,战士们在意见上产生了分歧,毕竟人不多,也没弹药,怎么打仗?这不是等死的节奏吗?所以也要不少人主张撤退,但姜玉贞坚决表示与原平共存亡!

10月8日,在弹药不多的情况下,平原城很快就被日军多面攻破。此时,大批的日军蜂巢而入,我军情势十分危急,姜玉贞率领部队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此时,城内杀声震天,方圆几里的动物无一敢靠近城墙,日军每前进一部,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10月10日,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我军伤亡惨重,被敌人围堵在东北角的一片院落。姜玉贞命令战士们爬到房顶上,用居高临下的姿态迎击敌人,激烈的战斗再次展开。到了傍晚,一个庞大的旅团仅剩200多名战士,被敌人围堵在一个小院内,此时死守平原的任务已经完成,姜玉贞让幸存的战士们在预先挖好的一个土洞下突围。

可是他们刚突围不久,日军再次追了上来,双方再次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姜玉贞的左腿不幸中弹,卫兵抬着他撤退。姜玉贞担心这样行动太慢,为了不拖累大家,他要求卫兵把他放下,卫兵不放,他就拼命挣扎。无奈之下,卫兵只好将他放了下来,隐蔽在附近的庄稼地里。

由于流血过多,姜玉贞昏迷了过去,不幸被追来的日军发现,最后日军用刺刀杀害了他,姜玉贞壮烈牺牲,时年43岁。

原平之战,姜玉贞以及全旅大部分战士英勇殉国,此战换来了成功坚守10天的胜利,而日军在此战也损失惨重,不得不停下来修整,从而让中国主力部队在忻口的布局争取了大量的时间,所以196旅战士为忻口之战的胜利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

老山战役: 最关键的战斗, 炮管通红用冷水冲后接着打, 战士累吐血

自从老山战役结束之后,在老山这个地方就再也看不见任何比较激烈的冲突,甚至连规模的战斗都十分罕见。偶尔发生过的一两次战斗,一般都会在两个小时之内结束战斗。可是到了1987年,却有了一个例外,这场战斗总共持续了10个小时,从早上7点中开打,直到下午5点钟才宣告结束。

这次战斗就是当时非常出名的一战“1.7拔点战”。仅持续了10个小时的战斗,足以看出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战斗的主要场地就是167高地,这个高地有30米高,在这个高地上还有十多个大小不同的洞穴,而越军就是靠着这些洞穴,修建了极其坚固的防御工事。

由于167高地是当时我军必须要经过的地点,所以我军决定一定要拿下这块高地。但战争始终是残酷的,特别是此次作战的主力部队417团四连,他们被任命作为突击队,提前一天埋伏到越军阵地前沿,而且他们要在那里等待24个小时,只有大部队发起冲锋号才可以冲锋。

要知道,当时的越军可不比日军差,他们的狡猾程度甚至高于日本人,此时的四连战士要在敌人的眼皮底下静静的埋伏一天,可想而知,这是需要多大的耐力。不过那个时候的战士,即使是被敌人随意的射中而受伤,他们也不会出声,而是一直保持沉默,直到计划能够顺利的开展。

1月7号凌晨7点,战斗第一枪正式打响,我军开始对他们发起猛烈进攻,其实在老山战役上,我军主要都以炮战为主,无论是任何拔点战斗,只要几发炮弹压制过去,基本上部队就可以打扫战场。

针对167高地的地形特点,我军便集结了10多门大炮对准中央地界的越军工事,一阵炮轰过去,越军也被打醒,于是他们便开始利用炮弹回击。

据当年战士回忆,这场战斗打响之后,炮兵就没有停过,炮管接二连三被烧红几次,紧接着再用冷水冲洗一番继续开打,因为炮弹十分沉重,再加上作战进行的十分迅速,所以有些战士被累的吐血。战前刚刚运来的一车炮弹,在这一战上全被用光。

战斗快要结束时,我军再次用炮弹对敌人高地轰炸了一番,原本是岩石的167高地,最后打扫战场时,看到的全是一层层的粉末。

被称得上是逆天的军事行为,近现战争史上的神来之笔的战役是哪场?

1950年朝鲜,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要在这个半岛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及以其为首的联合国军首次对抗。

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许多英雄部队及战斗英雄,被称为“万岁军”的范天恩就是其中之一。

入朝之处,范团长刚度过新婚蜜月,在誓师大会上他给自己定下目标,“以我一个团消灭敌人的一个团”。

或许连范团长自己都想不到,他和他的团,将在一个叫飞虎山的高地上,与敌一个师又一个团殊死一搏。

在云山遭遇打击的美军,此时正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由芥川和军隅里向北发动“钳形攻势”。

潜伏在朝鲜北部山区的志愿军,面临美军步步紧逼的威胁,而迟滞美韩部队北上、保护大军侧后,就必须将敌死死钉在飞虎山。

领到命令的范天恩带着他的三三五团迅速占领了飞虎山,随即转入“就地防御”。

彭德怀在部队选择上是做了一番考量的,三十八军是主力军,一般担负作战尖刀的角色,之所以将阻击这样的任务交给他们,就是因为敌军战斗力很强,因此必须用最强的部队。

后来的事实证明,彭总的选择没有错,因为飞虎山在美韩第九军和南韩第七师、美五团之间,在敌军中间扎钉子,势必招来敌疯狂打击。

如若飞虎山顶不住,美韩军队再往前一步,就可直抵鸭绿江,那里可是祖国啊!

在修筑工事时有个趣事,由于进攻时战士们为了方便,就把小揪和小镐都扔了,等到要挖战壕了,战士们不得不冒着冷雨,用双手和刺刀在坚硬的石头上作业,不少战士双手都被石头划破。

这时完全没有战斗经验的文化教员穿越敌人火力封锁,把先前丢弃的小揪和小镐送到阵地。连范天恩团长都忍不住夸这名勇敢的教员,“你这个知识分子行”。

这或许是文化教员给战士们上过最生动的一场爱国主义教育课,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我们英勇无畏的革命战无不胜!

然而美韩联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支援下,进攻还是十分猛烈的。飞虎山阵地原本坚硬的石头都炸得粉碎,繁茂的树枝也变得光秃秃,到处都是浓烟和烈火。

三三五团的战士们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潜伏在阵地侧翼,待敌军十分靠近时,突然以密集的手榴弹招呼,敌人立马被炸得滚回山下。这阵势日本山崎大队在《亮剑》里见识过~

短短一天时间,敌军七次进攻全部被打退,但我军也伤亡惨重。三三五团六连的连长和指导员先后重伤被抬下来,营教导员立马带着通信员到阵地上查看,只见六连的阵地上只剩一个班长。

后来,这名班长被任命为排长,他摸索着把活着的战士从土里扒拉出来,又重新投入到战斗中。

此时飞虎山阵地不仅面临当面之敌的火力攻击,甚至连芥川的联合国炮兵也在炮火覆盖过来。

在三三五团五连的阵地上,敌我反复争夺了竟有16次之多,几乎每次都是肉搏战, 最艰难的时候,五连的一个排就剩排长和三名战士,他们依靠收集而来的弹药,勉强支撑着。

抗美援朝,我军最艰苦的除了战斗,还有后勤保障。飞虎山阻击,粮食迟迟送不到前线,战士们竟然把石头放进嘴里啃,原因是啃石头分泌大量唾液,能让人感到不那么饥饿。

在狙击战的最后一天,双方都杀红了眼,美军80多架飞机、数百门火炮一齐开火,五公里的阵地上蔓延着肉搏的嘶喊声和呻吟声。

敌人知道我军没子弹了,肉搏一阵后,后退20米,喘口气又接着攻上来。战斗就这样从日出持续到日落。

终于,师部命令三三五团撤退,范天恩团长还不愿意,表示后退就回到鸭绿江了。在师长的严令下,三三五团才结束战斗,后撤30公里。

在飞虎山的五昼夜,三三五团以轻武器,成功阻击韩军一个师及美军一个团的疯狂进攻,歼灭敌军1800余人。

随后三三五团边打边撤,还一路释放俘虏,目的就在于向美军表明,我军无力继续介入战争,造成我军示弱的假象,诱使美韩联军继续向北深入。

这种一面坚决阻击,一面又快速消失隐蔽的战术,只有侵华日军和逃到台湾的蒋军见识过,他们根本无法理解,我军士兵是如何做到仅凭几根玉米棒、风餐露宿、有限的火力,就能抵挡现代化钢铁洪流。

这逆天的军事奇迹,创造者属于“最可爱的人”——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进攻最猛的是德甲__进攻最猛烈的战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