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德甲子元历〕麟德建筑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麟德甲子元历,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麟德殿的考古报告
- 2、麟德殿遗址的介绍
本文目录导航:
麟德殿的考古报告
优质回答麟德殿的位置,在太液池正西隆起的高地上,西距宫城西墙仅90米。此殿的发掘,于1957年12月初开始,先在殿的背部试掘了一部分,了解了殿址保存的情况后,于1958年5月又继续发掘,直至1959年5月(中间曾停工数月)才基本上发掘完毕,前后历时将近9个月之久,但对殿址周围围墙等的发掘工作尚未结束。
台基
麟德殿遗址,主要是台基和殿堂两部分,由于殿堂的屋身全已破坏,对它的全貌和结构(梁架)等,已无从得知。唯台基的形制大体还完好,从它的形状还可看出该殿的大体轮廓。
台基是以土夯筑的,从残存的砖基来看,原来台基的周围砌有砖壁,因破坏的关系,现只有部分砖基和印痕。台基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30.41、东西宽77、55米。台基是上下两层的重台,在台基高出当时地面1.4米时,东西两侧各向内收进6.2米,南端则收进8米(北端因遭破坏,收进多少不详,但推测可能与南端相同),然后上起则为重台,高1.1、东西宽65.15米,殿堂、廊庑等即建在重台之上。据钻探得知,台基深入当时地面下平均3.2米左右,台基共厚5.7米,从台基的厚度和面积上可见工程之大。整个台基的上面及庑殿的断壁等,均被火烧过,其表土已成坚硬的红烧土,砖、石因经火烧多已变色,地面上还遗有不少的灰烬,从这些情况来看,该殿是被焚后废弃的。
殿址
殿址于台基的上面,位置居中,东西两山的方向和台基一致,都是南偏西1°。殿堂建筑已破坏无存,只存两山的墙基和柱础的坑位,山墙保存最高处只有0.6米。殿堂的柱础南北17排,东西10排(东西两山之外的两排为回廊的柱础,未计在内),共164各(其中前殿中间(东西)的一排是四个柱础),二完整未动的只有1各。柱础为覆盆式,因被火烧过,石已破裂,周边残缺不全,长、宽各约1.2米,覆盆已残,其直径不详。覆盆底的中间,凿有圆形榫眼一,直径0.15米。除此惟一的柱础外,其余均已无存,只有柱础的坑位尚都清楚。从殿堂的门址、隔墙及柱础的间隔等来看,殿堂是相连并列的,分前(南)、中、后(北)三殿,以中殿为主殿。
中殿
东西广9间,共为47.7米(山墙厚度除外),进深5间,是19.7米(前、后墙除外),除两侧的边间较窄为2.3米多以外,中部的三间宽度相同,均是5米。两端山墙的厚度略异,西山墙厚5.35、东山墙厚5.5米。前墙厚2.2、后墙厚2.4米。前、后各有三门,南北相对,除中间一门宽5.2米外,两侧二门均宽4.25米。前(南)面三门的门前各有夯土梁,高出当时地面0.1米多。土梁宽0.4米,长与门同,上面的铺砖已破坏无存,从位置来看,可能是门前的台阶或门限之类。在两侧穿堂间的里面一边,各有南北隔墙一,将殿分为三部分,两端各为两间,中部是五间。隔墙厚1.2米,在墙内各有长0.3、宽0.2米的长方形的暗柱础6对,有的柱洞还有烧过的灰炭,可能是立柱被烧后遗留下来的。中殿前墙的里边,有较小的柱础坑一排,共16个,仅中间的五间中有12个,柱础一半在墙内,各柱础的距离均是1.8米。在中间穿堂门(前门)内两侧还各有柱础坑一个,其位置稍向里,不与上述12各平行,这两个可能是门的柱础。两侧穿堂的两边各有1各,西穿堂西边的1个柱础尚完好未动。这些小柱础,除在门侧的可能是门的柱础外,其余或是前壁各窗的柱础,后墙则无。
上述中殿的各墙,除南面的墙保存一部分砖基,可能是砖壁外,其余各墙都是夯土的,亦未包砖壁,仅两面抹有白石灰的墙皮,与屋地面相接的墙根处,绘有一周紫红色的宽线,以为装饰。中殿的地面除最西边的一间是铺长、宽各0.5米的方砖外,其余均铺石,石面磨制光滑,对缝严密,铺地石都是长方形的石块,一般长0.6~0.8、宽0.4~0.5米左右,个别大块的长达1~1.5米左右,但厚度均是0.2米许。但铺地石所存无几,可能是被后来移走利用了。
前殿
与中殿只隔一间通道,两山与中殿相对,均在同一直线上,厚度亦都相同,惟南部已被耕地破坏无存。此殿前后无墙,东西广亦9间(长与中殿同),除两端的两间进深为4间外,中间的七间进深为三间(18.5米),其当心间比两侧的宽,进深8.5米,两侧的各间进深5米。前殿的地面与中殿同一水平,亦全铺石,惟平铺者多已无存,而被翻扰的乱石却有很多。
后殿
后殿与中殿只是一墙之隔,两山与中殿相连,是同一个山墙的延长。由中殿北端向北有柱础7排,共是六间之数,但从两侧山墙来看,与中殿相连的后殿的进深,则是三间(17.2米),北边的三间是与后殿相连的另一建筑。后殿与中殿相接的一间略窄,宽4.4米,余均5.3米。在由东向西第三间西边的一排(南北)柱础之间,还残存一部分墙根及墙皮,西边未发现,可能是破坏了。根据这点墙根推测,或与中殿相似,也有二道间隔墙,但可能是东、西、中各隔为三间。
后殿北面的三排柱础,亦是东西九间,进深三间,大小与后殿相同。惟四周均无墙,仅在西端与后殿西山墙里边的同一直线上,有2米多长的一段基槽,槽宽、深均是0.1米左右,槽内有烧过的木灰痕迹,可能是替代山墙隔断的基槽。从间隔距离和柱础位置等来看,是与后殿相连的建筑物,其前后无墙的情况与前殿类同,惟无山墙,或即《长安志》所说的“障日阁”。其地面与后殿在同一水平面上,但比前、中二殿高0.1米(前、中二殿同一水平面)。地面铺的是素面方砖,大部分已破坏无存,但铺砖的印纹却非常清楚。
后殿与所谓障日阁(?)之间的两端,各有向外突出的耳室(?)一间,与后殿两山的北端相接。西边突出的一间,长宽皆5.35米,与西山墙的宽度相同。东、北两面因破坏较甚,已看不出墙壁情况,只在北边的中部有一扰坑,可能是柱础坑。西、南两面的墙壁还清楚,在墙的底部还保存有部分的石灰墙皮。其南壁即后殿西山墙的北面,西壁的北部已破坏,南部所存的墙基厚3.3米,其西边与殿台基(第二层台)的西边齐。地面与后殿的地面平,但铺地砖已不存,印痕也不甚清楚。在屋地的中间有一低下去的砖砌的圆形建筑物,建筑的形式是口大底小,类似盆形,口部直径为2.1、底径1.8、深0.33米。圆壁用梯形砖砌成,东北部因扰乱残缺了一部分,铺地砖也破坏殆尽,仅南边尚有数块。圆形建筑的口面外周,环砌铺地砖,砖亦成梯形(短而宽,近乎方形),铺砖已全无,仅存印痕。这一圆的铺砖地面比周围屋地面低约0.1米许。此屋的北、西、南三面均无门的遗迹,仅东面的外边,有一南北向的土梁,其情形与中殿前门的门阶相同,只是没有那样清楚。从土梁来看,此耳室的门可能是在东边,与后殿相通。
东边的一间,与西边的一间对称,他的南壁(后殿东山墙的北边)和东壁均还有墙根与白灰墙皮存在,北壁亦不清楚,西面是否也有门已看不出。根据南壁和东壁的界限来看,其大小和西边的一间相同,但屋内没有其他建筑物,地面与后殿平,所铺之砖也被破坏无存,但还有印痕。
上述两间耳室的用途,尤其西边的一间很难推测,从砖砌的盆形的建筑来看,却像是一间浴室(?),沐浴的澡盆或即安置于圆形建筑之内。
中殿前的过道及东西二门
中殿与前殿之间,为一东西过道,宽6.2米(以门的两壁宽度计算),地面与前殿相同,全是铺石。在过道的东西两边(前、中二殿的两山处)各有一门,二门东西对称。东门的门道及门外的阶道等保存较好,其平面形制还清楚,西门被破坏的较多,但从残存的遗迹来看,其形式、尺度等于东门全同,下面的叙述以东门为准,西门则从略。
门道宽6.2米,与前、中二殿地面平,为地面铺的是方砖,不是铺石。门道进深与殿的两山厚度相同,门道的南、北两壁即前殿与中殿两山相对的一边。两侧的柱础已不存,仅有坑位。门道外边与殿两侧的南北向廊庑相接,成十字形通道。惟廊的地面比门道低0.3米,东西宽3.3米(即回廊的宽度)。再向外(东)则是低下0.5米的平铺方砖的一级台阶。台阶东西宽3.4米;再向东一级是铺莲花转的斜坡阶道,宽1.8米。然后再成一平级,与上一级同,也铺素面方砖,宽亦3.4米,再外又是铺莲花转的坡道,宽2.5米,然后向外渐与当时地面平,共为三平、两坡的三大级的阶道,阶道南北宽5米。
在阶道的南边尚有柱础3个,由上向下(由西向东)柱础渐小,西边的一个长宽为0.77x0.74、中间的一个味0.6x0.58、东边的一个长宽皆为0.55米。柱础的厚度都是长宽的半数。三个柱础的中间均各有一个榫眼。北边的柱础已无,仅有一个坑位尚清楚,余均破坏。在阶道两侧的下面都铺有散水,多已破坏不全。从柱础和两侧的散水来看,阶道上是建有廊的。
除上述二门之外,于前殿的南边5米多处,在南面回廊的外边,有东西对称的斜坡阶道各一,宽5米,这两个斜坡道的位置与北面中殿两侧的穿堂门相对,斜坡阶道只存一级,向南已被破坏,上面的铺亦无。由斜坡阶道向南3米多即至殿台基的南边,在台基之下,与上面的斜坡阶道相对处,各有向南突出的砖基,可能是砖砌的台阶通到殿基之上。由台基向南20余米,探得有一条向南去的路,路宽近10米左右,向北正对麟德殿的中间,可能是到麟德殿的南面正路。麟德殿的北边被破坏的较严重,未探得路土,但推测向北可能也有路,以与北城的各殿相通。
此外在殿的周围,绕有回廊一周,惟东、西两侧的廊被后殿左右突出的两间耳室隔断,廊宽均3.3米。由耳室向南,东西两廊各为十五间(南北长72米),向南与南廊相接。南廊东西长为十三间(64米)。廊的外面有墙,里面却有柱础(坑位),而无墙基的痕迹。后殿的北廊多已破坏,仅发掘了西耳室以北的一部分,也因破坏,其范围已不甚清楚,但从铺砖及西侧台基之下散水来看,有廊是无疑问的。回廊之外与廊的散水,同时也可兼作通道。在西侧的第一层台基的北部(后殿西耳室的西侧),有两口井,直径1米。与此相对的东边,未作发掘,是否亦有井,则不得而知。
除上述殿址、回廊以外,在殿的东西两侧还掘出“楼”与“亭”一类的台基遗址各两座。
郁仪楼与结邻楼
在后殿的东西两侧,各有东西向的夯土台基一座,台基靠近殿址的一端,与殿基的第一层台基相连接,距殿两侧的回廊外壁(即第二层台基)仅2.5米左右。殿西边的一座仅发掘东端的一部分;东边的一座至写报告时尚未发掘完毕,但它的范围已找清楚。台基的平面为长方形,夯土的台基南北宽10(西边台基的宽度与此相同),东西长26.3米,夯土台的周围包有砖壁一层,惟多已破坏,现仅存有砖基。台基下大上小,倾斜的坡度很明显。西端还高出当时的地面将近5米,东部破坏的较多,高仅1米(西侧的台基保存的与此相似)。根据台基之高和它的面积、形状等来看,这两个台基可能是楼基座的遗址。《长安志》载麟德殿“东西皆有楼”,《雍录》卷四记载:“麟德殿东廊有郁仪楼,西廊有结邻楼”。这与我们发掘的情形相符,上述二台基或即郁仪、结邻二楼的楼基遗址。
在郁仪楼的东部,有与楼基相连的南北向“廊”址,廊东西宽5.2米,向南与前述麟德殿东门外(阶道)的东西廊相接,西边结邻楼与此相同。据《雍录》卷四记载:“麟德殿东廊有郁仪楼,西廊有结邻楼,学士院即在西楼重廊之外”。上述二廊当即《雍录》所谓之“东廊”、“西廊”,亦即东西“重廊”。
东亭、西亭
东亭、西亭在郁仪、结邻二楼南面相距3.8米处,有近乎方形的夯土台基各一,东西对称,其形状、大小亦相同。二台均与殿台基(第一层台)相同,夯土台也是下大上小,周围也砌有砖壁。南北宽10.15、东西长11.15米,残存高度均高出当时地面约5米。从其大小形状来看,当是亭、阁类的台基遗址。或即麟德殿左、右的“东亭”与“西亭”的基址。南部新书乙载:“(德宗)贞元十二年,上宴宰相于麟德殿之东亭,令施屏风于坐位之后,书汉、魏以下名臣,并列善言美事”。又《旧唐书》顺宗本纪:贞元二十一年(永贞元年)七月,“丙申皇太子(宪宗)于麟德殿西亭兄奏事官”。至于《唐会要》卷三十所载,于麟德殿前造“会庆亭”,可能是在殿址以南,当不在所发掘的东、西二亭之内。
除上述之外,在距殿址的西北、东北及东南角30余米处,各有近3米宽的残断的夯土墙基,这些墙基虽然残存不多,但从其方位来看,可能是麟德殿的外围墙的残址。根据断绩的夯土连城直线来看,其平面也是长方形,他的范围是南北长约170余米,东西宽约12余米。
麟德殿遗址的介绍
优质回答麟德殿遗址位于今西安市环城北路外龙首北路东端,在修复竣工的含元殿遗址西北面。麟德殿是大明宫内规模最大的宫殿之一,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664-665年),毁于唐僖宗光启年间(886年),使用和存在了约220年之久。麟德殿是皇帝举行宴会,接待外国使节、宾客的地方,位于宫区西北部,大明宫西正门——右银台门内北侧,太液池西隆起的高地上,由三殿(前殿、中殿、后殿)、两楼(结邻楼、郁仪楼)、二亭(东亭、西亭)组成,是一个三殿串联二层楼阁的组合建筑。现遗址夯土台基,南北长约130.40米,东西约80米,上下两层,共高5.7米,是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麟德甲子元历〕麟德建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71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