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甲辰年!正德甲寅年是哪一年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正德甲辰年,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嘉靖癸丑年是公元哪一年,嘉靖壬子年是公元哪年
- 2、段正淳、段正明、段正严的真实历史资料?
- 3、明朝甲辰年是哪一年,明治甲辰年是哪一年
- 4、明朝丁丑年十九年是哪一年
- 5、历史上的属虎名人和他们相关的故事?
- 6、王阳明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本文目录导航:
嘉靖癸丑年是公元哪一年,嘉靖壬子年是公元哪年
嘉靖癸丑年是公元哪一年
在柳州市中路的工贸大厦一带,曾经有过一座“科第世家”牌坊,是古代官府为表彰书香奕世(意为累世,代代)的莫氏家族而立。近日,这个家族更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明代莫抑的墓址,物部门发掘、清理后得以确认,墓主人的生平行实,也随文物出土水落石出。
图为古墓发掘现场。
岭上三座明代墓
因盗掘面目全非
莫抑为明代柳州府马平县人,其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考取进士,官至正四品的广东海道副使。他的儿子莫与齐也是进士出身,也曾历任副使一职,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到从三品的布政使司参政。在《柳州府志》等旧志中,莫抑、莫与齐均被列为乡贤,而且在如今的中路保险公司大楼一带,曾立有一座“宪台济美”牌坊,用于褒扬和纪念这对父子。
莫抑墓坐落于柳北区柳长路旁的欧阳岭上,旁边还有另外两座明代古墓,分别属于他的原配夫人赵氏和继室夫人王氏。由于古墓曾遭不法分子盗掘,导致墓碑缺失、受损,莫抑及其夫人墓长期鲜为人知,也从未列入文物部门的保护名册。
最近,因柳北区一重点项目建设,莫氏族人才在迁坟时,挖出了深埋土中的古墓墓碑。3月27日,文物部门接到报告后,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地发掘、清理,并最终确认墓主人之一为莫抑。
据了解,重见天日的莫抑墓墓碑,在出土前已断裂为十多块残石。莫氏族人认为,那是古墓时,不法分子故意砸烂并埋入土中的。与墓碑残石一道出土的,还有一个陶质粮食罐,应该是古墓里的随葬品。
残碑信息可识读
墓主身份得确认
值得庆幸的是,出土墓碑经过拼合,基本能够完整识读。
残碑经拼合,基本能够完整识读。
刻在碑面正中的一行大字,是“明中宪大夫显考吉亭莫公之墓”;碑面左边用小号字体署着墓主人的子孙姓名,排在之一个的就是长子莫与齐;刻在碑面右边的文字信息,则是墓主人的生平简介,其内容为:考讳抑,字允升,号吉亭。中嘉靖丙午举人,癸丑进士。授宿迁县尹,甲寅,调长洲县。丁巳,行取四川道御史。己未,陕西巡茶。辛酉,湖广巡按。壬戌,升广州府刺史。甲子,升海道副使。丁卯,致仕。生正德甲戌年十月日初八辰时,卒万历壬寅年六月十二日巳时,享年八十九岁……
据碑文可知,墓主人毫无疑问就是莫抑,他的每一段履历,上面都有交代。值得一提的是,旧志对莫抑的生卒年信息并无记载,碑文补上了这部分史料缺环;而且告诉人们,莫抑活到了89岁,这在当时是个很了不起的长寿记录。
在古墓墓址处,莫氏族人还找到另外一批碑石残片,能够识读出“奉天承运皇帝”“朕凡褒录臣工”“齐体之义”“当论恤者”等字样,疑为莫抑夫人的诰封碑碑文。而在他的继室夫人王氏墓中,考古人员还清理出另外一个陶罐。
“学霸”家族不简单
一门曾“七代连科”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考古人员此次发掘、清理出的文物十分有限,但已足以证明墓主人身份。而在柳州市的河东村,还有另外一处莫氏家族古墓群,近年已被文物部门登记在册,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点。莫氏族人打算将莫抑及其夫人墓也迁到那边,使之得到妥善保护。
据史料记载,柳州莫氏曾在明代创下“七代连科”的惊人记录——往上数,莫抑的曾祖父莫愚,祖父莫汝能,莫都曾考取举人功名;往下数,他的两个儿子莫与齐和莫与高,孙子莫元学、莫元敬、莫元教,曾孙莫俦,也都至少中过举人。
另外,《柳江府志》等文献记载的明代举人莫让、莫方、莫汝器等,也都出自这一“学霸”家族。有的族人甚至认为,柳州莫氏实际上是“八代连科”——这一说法有待核实,但仅就“科第世家”的称号来说,他们的确实至名归,是否锦上添花并不重要。
而作为本地首屈一指的书香名门,与柳州莫氏相关的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也将为文史工 深入了解古代广西的教育状况、簪缨望族的关系等,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材料。
编辑丨刘冬妮
本文由南国早报 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请勿。违者必究。
南国早报官微
新闻早知道
↓↓↓
就是与嘉靖癸丑年是公元哪一年相关内容,是关于文物的分享。看完嘉靖壬子年是公元哪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段正淳、段正明、段正严的真实历史资料?
大理皇族段氏一族历史始于公元937年,在《南诏野史》载:“段氏,河西四郡之武威郡人,羌族,祖上段俭魏为阁罗凤将,佐南诏大蒙国,唐天宝中大败唐兵,功升清平官,赐名忠国,拜相,六传而生思平”。而后 段思平任通海节度使,后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丁酉年)建国,称太祖神圣文武帝,成为大理国王。十四传而到段正明,已历150余年,而后大理国到段兴智结束,共经历24帝王,共318年。
段正明,白族人,是大理兴宗孝德帝段思廉孙子,其弟(一说其子)为大理中宗文安帝段正淳。保定帝段正明,大理国第十四位皇帝,祖父为大理兴宗段思廉,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即位,在位十三年(一说十二年),用过三个年号:保立(一说保定)、建安、天佑,但改元年均不详于史。“保定”则是他的帝号(大理国的“帝号”有与年号相同的,也有不同的)。
中间有宰相高升泰篡权夺政。绍圣元年(1094)自立为王,国号“大中”,在位二年,临终遗命还政于段正淳。曾用年号上治(1095)。
段正淳,即大理中宗,亦作段政淳,清代因避讳改淳为纯。他是宋代云南大理国(后大理国)第十五世国王,公元1096-1108年在位。白族。大理人。段正明弟(一说段正明子)。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取代大理国的大中国国王高升泰迫于传统势力及佛教意识,遗命其子高泰明还位与段氏,遂被高氏立为国王。
段正严(1083年―1176年),又名段和誉,文安帝段正淳之子,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1108年—1147年在位,在位长达39年,是大理国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
小说天龙八部的人物关系还是正确的。
明朝甲辰年是哪一年,明治甲辰年是哪一年
明朝甲辰年是哪一年
一.大明王朝的缔造者
朱元璋(1328年—1398年)安徽凤阳人。
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的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元朝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称帝,改元洪武,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于1398年,时年71岁。
二.明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
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集团,夺取了明朝,建元,是为明成祖。 1421年,并下令编纂了《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代宗朱祁钰,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对的进攻,迫使瓦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明朝版图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始,多为一帝一号。故自明朝时,便习惯以年号来称呼皇帝,年号按时间顺序依次为:
洪武、建文、、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
1.明太祖 高皇帝
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在位31年71岁
2.明惠宗 让皇帝
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即位1399年-1402年在位4年26岁
3.明成祖 文皇帝
朱棣(1360-1424) 年号“”。
1403年-1424年在位22年65岁
4.明仁宗 昭皇帝
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1425年在位1年。
5.明宣宗 章皇帝
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 1425年即位1426年-1435年在位11年。
6.明英宗 睿皇帝
朱祁镇(1427-1464) 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23年 。
7.明代宗 景皇帝
朱祁钰(1428-1457) 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在位9年 。
8.明宪宗 纯皇帝
朱见深(1447-1487) 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1465年-1487年 在位24年 。
9.明孝宗 敬皇帝
朱佑樘(1470-1505)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1488年-1505年 在位19年 。
10.明武宗 毅皇帝
朱厚照(1491-1521) 年号“正德”
1505年即位1506年-1521年 在位17年 。
11.明世宗 肃皇帝
朱厚璁(1507-1566)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1522年-1566年在位46年 。
12.明穆宗 庄皇帝
朱载垕(1537-1572)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1567年-1572年在位7年 。
13.明神宗 显皇帝
朱翊钧(1563-1620)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1573年-1620年 在位48年 。
14.明光宗 贞皇帝
朱常洛(1582-1620)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15.明熹宗 悊皇帝
朱由校 (1605-1627)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1621年-1627年 在位8年。
16.明思宗 烈皇帝
朱由检(1610-1644)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1628年-1644年在位17年38岁 。
1644年三月十七李自成两路会师城下十九日破城,崇祯帝朱由检煤山(今景山),明朝灭亡。
明朝(1368―1644)276年
皇帝年号公元干支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戊申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己酉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庚戌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辛亥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五年1372壬子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六年1373癸丑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七年1374甲寅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乙卯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1376丙辰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年1377丁巳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一年1378戊午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二年1379己未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庚申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辛酉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1382壬戌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六年1383癸亥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1384甲子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1385乙丑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九年1386丙寅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年1387丁卯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二年1389己巳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三年1390庚午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五年1392壬申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六年1393癸酉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七年1394甲戌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1395乙亥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九年1396丙子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1398戊寅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1399己卯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二年1400庚辰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三年1401辛巳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四年1402壬午
明成祖朱棣元年1403癸未
明成祖朱棣二年1404甲申
明成祖朱棣三年1405乙酉
明成祖朱棣四年1406丙戌
明成祖朱棣五年1407丁亥
明成祖朱棣六年1408戊子
明成祖朱棣七年1409己丑
明成祖朱棣八年1410庚寅
明成祖朱棣九年1411辛卯
明成祖朱棣十年1412壬辰
明成祖朱棣十一年1413癸巳
明成祖朱棣十二年1414甲午
明成祖朱棣十三年1415乙未
明成祖朱棣十四年1416丙申
明成祖朱棣十五年1417丁酉
明成祖朱棣十六年1418戊戌
明成祖朱棣十七年1419己亥
明成祖朱棣1420庚子
明成祖朱棣十九年1421辛丑
明成祖朱棣二十年1422壬寅
明成祖朱棣二十一年1423癸卯
明成祖朱棣二十二年1424甲辰
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1425乙巳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1426丙午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二年1427丁未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三年1428戊申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四年1429己酉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五年1430庚戌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六年1431辛亥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七年1432壬子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八年1433癸丑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九年1434甲寅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十年1435乙卯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1436丙辰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二年1437丁巳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三年1438戊午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四年1439己未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五年1440庚申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六年1441辛酉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七年1442壬戌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八年1443癸亥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九年1444甲子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年1445乙丑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一年1446丙寅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二年1447丁卯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三年1448戊辰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1449己巳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1450庚午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二年1451辛未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三年1452壬申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四年1453癸酉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五年1454甲戌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六年1455乙亥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七年1456丙子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1457丁丑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二年1458戊寅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三年1459己卯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四年1460庚辰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五年1461辛巳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六年1462壬午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七年1463癸未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八年1464甲申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1465乙酉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年1466丙戌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三年1467丁亥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四年1468戊子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五年1469己丑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六年1470庚寅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七年1471辛卯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八年1472壬辰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九年1473癸巳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年1474甲午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1476丙申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三年1477丁酉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四年1478戊戌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五年1479己亥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六年1480庚子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1482壬寅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九年1483癸卯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一年1485乙巳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二年1486丙午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元年1488戊申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二年1489己酉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三年1490庚戌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四年1491辛亥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五年1492壬子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六年1493癸丑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七年1494甲寅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八年1495乙卯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九年1496丙辰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年1497丁巳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一年1498戊午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二年1499己未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三年1500庚申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四年1501辛酉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五年1502壬戌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六年1503癸亥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七年1504甲子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1505乙丑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1506丙寅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二年1507丁卯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1508戊辰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四年1509己巳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五年1510庚午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六年1511辛未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七年1512壬申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八年1513癸酉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九年1514甲戌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年1515乙亥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一年1516丙子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三年1518戊寅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四年1519己卯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五年1520庚辰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1522壬午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年1523癸未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年1524甲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年1525乙酉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五年1526丙戌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六年1527丁亥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七年1528戊子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八年1529己丑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九年1530庚寅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年1531辛卯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二年1533癸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三年1534甲午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五年1536丙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六年1537丁酉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七年1538戊戌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1539己亥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年1541辛丑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一年1542壬寅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二年1543癸卯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四年1545乙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五年1546丙午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七年1548戊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1549己酉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年1551辛亥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一年1552壬子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三年1554甲寅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四年1555乙卯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六年1557丁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七年1558戊午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1559己未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九年1560庚申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年1561辛酉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二年1563癸亥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三年1564甲子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五年1566丙寅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元年1567丁卯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二年1568戊辰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三年1569己巳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四年1570庚午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五年1571辛未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六年1572壬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1573癸酉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年1574甲戌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年1575乙亥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年1576丙子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五年1577丁丑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六年1578戊寅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七年1579己卯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八年1580庚辰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九年1581辛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年1582壬午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一年1583癸未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二年1584甲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三年1585乙酉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五年1587丁亥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六年1588戊子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七年1589己丑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1590庚寅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九年1591辛卯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一年1593癸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二年1594甲午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三年1595乙未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四年1596丙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五年1597丁酉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七年1599己亥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四年16, 06丙午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1600庚子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九年1601辛丑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年1602壬寅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一年1603癸卯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三年1605乙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五年1607丁未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六年1608戊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七年1609己酉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1610庚戌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九年1611辛亥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年1612壬子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一年1613癸丑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二年1614甲寅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三年1615乙卯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五年1617丁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六年1618戊午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七年1619己未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1620庚申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1620庚申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1621辛酉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二年1622壬戌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三年1623癸亥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四年1624甲子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五年1625乙丑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六年1626丙寅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七年1627丁卯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1628戊辰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二年1629己巳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三年1630庚午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四年1631辛未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五年1632壬申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六年1633癸酉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七年1634甲戌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八年1635乙亥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九年1636丙子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年1637丁丑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一年1638戊寅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二年1639己卯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四年1641辛巳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五年1642壬午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甲申
南明福王朱由菘弘光元年1645乙酉
南明唐王朱韦健隆武元年1645乙酉
南明唐王朱韦健隆武二年1646丙戌
南明唐王朱韦金绍武元年1646丙戌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元年1647丁亥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二年1648戊子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三年1649己丑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四年1650庚寅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五年1651辛卯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六年1652壬辰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七年1653癸巳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八年1654甲午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九年1655乙未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年1656丙申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一年1657丁酉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二年1658戊戌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三年1659己亥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四年1660庚子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五年1661辛丑
就是与明朝甲辰年是哪一年相关内容,是关于明朝的分享。看完明治甲辰年是哪一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朝丁丑年十九年是哪一年
明朝从公元1368到1644年共276年,60年一个甲子是一个轮回,这276年中有5个丁丑年,分别是:
1397 丁丑 明太祖朱元璋 洪武三十年
1457 丁丑 明英宗朱祁镇 天顺元年
1517 丁丑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十二年
1577 丁丑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五年
1637 丁丑 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十年
这中间没有哪一年是某朝十九年,请检查是否有误
另外只有1421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是辛丑年,有没有可能是这个呢
=========================================================
1368 戊申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元年
1369 己酉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二年
1370 庚戌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三年
1371 辛亥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四年
1372 壬子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五年
1373 癸丑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六年
1374 甲寅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七年
1375 乙卯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八年
1376 丙辰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九年
1377 丁巳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十年
1378 戊午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十一年
1379 己未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十二年
1380 庚申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十三年
1381 辛酉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十四年
1382 壬戌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十五年
1383 癸亥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十六年
1384 甲子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十七年
1385 乙丑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十八年
1386 丙寅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十九年
1387 丁卯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二十年
1388 戊辰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二十一年
1389 己巳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二十二年
1390 庚午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二十三年
1391 辛未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二十四年
1392 壬申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二十五年
1393 癸酉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二十六年
1394 甲戌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二十七年
1395 乙亥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二十八年
1396 丙子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二十九年
1397 丁丑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三十年
1398 戊寅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 洪武 三十一年
1399 己卯 明惠帝� 朱允炆 建文 元年
1400 庚辰 明惠帝� 朱允炆 建文 二年
1401 辛巳 明惠帝� 朱允炆 建文 三年
1402 壬午 明惠帝� 朱允炆 建文 四年
1403 癸未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元年
1404 甲申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二年
1405 乙酉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三年
1406 丙戌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四年
1407 丁亥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五年
1408 戊子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六年
1409 己丑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七年
1410 庚寅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八年
1411 辛卯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九年
1412 壬辰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十年
1413 癸巳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十一年
1414 甲午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十二年
1415 乙未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十三年
1416 丙申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十四年
1417 丁酉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十五年
1418 戊戌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十六年
1419 乙亥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十七年
1420 庚子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十八年
1421 辛丑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十九年
1422 壬寅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二十年
1423 癸卯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二十一年
1424 甲辰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二十二年
1425 乙巳 明仁宗 朱高炽 洪熙 元年
1426 丙午 明宣宗 朱瞻基 宣德 元年
1427 丁未 明宣宗 朱瞻基 宣德 二年
1428 戊申 明宣宗 朱瞻基 宣德 三年
1429 己酉 明宣宗 朱瞻基 宣德 四年
1430 庚戌 明宣宗 朱瞻基 宣德 五年
1431 辛亥 明宣宗 朱瞻基 宣德 六年
1432 壬子 明宣宗 朱瞻基 宣德 七年
1433 癸丑 明宣宗 朱瞻基 宣德 八年
1434 甲寅 明宣宗 朱瞻基 宣德 九年
1435 乙卯 明宣宗 朱瞻基 宣德 十年
1436 丙辰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 元年
1437 丁巳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 二年
1438 戊午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 三年
1439 己未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 四年
1440 庚申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 五年
1441 辛酉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 六年
1442 壬戌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 七年
1443 癸亥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 八年
1444 甲子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 九年
1445 乙丑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 十年
1446 丙寅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 十一年
1447 丁卯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 十二年
1448 戊辰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 十三年
1449 己巳 明英宗 朱祁镇 正统 十四年
1450 庚午 明代宗 朱祁钰 景泰 元年
1451 辛未 明代宗 朱祁钰 景泰 二年
1452 壬申 明代宗 朱祁钰 景泰 三年
1453 癸酉 明代宗 朱祁钰 景泰 四年
1454 甲戌 明代宗 朱祁钰 景泰 五年
1455 乙亥 明代宗 朱祁钰 景泰 六年
1456 丙子 明代宗 朱祁钰 景泰 七年
1457 丁丑 明英宗 朱祁镇 天顺 元年
1458 戊寅 明英宗 朱祁镇 天顺 二年
1459 己卯 明英宗 朱祁镇 天顺 三年
1460 庚辰 明英宗 朱祁镇 天顺 四年
1461 辛巳 明英宗 朱祁镇 天顺 五年
1462 壬午 明英宗 朱祁镇 天顺 六年
1463 癸未 明英宗 朱祁镇 天顺 七年
1464 甲申 明英宗 朱祁镇 天顺 八年
1465 乙酉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元年
1466 丙戌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二年
1467 丁亥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三年
1468 戊子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四年
1469 己丑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五年
1470 庚寅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六年
1471 辛卯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七年
1472 壬辰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八年
1473 癸巳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九年
1474 甲午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十年
1475 乙未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十一年
1476 丙申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十二年
1477 丁酉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十三年
1478 戊戌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十四年
1479 乙亥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十五年
1480 庚子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十六年
1481 辛丑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十七年
1482 壬寅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十八年
1483 癸卯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十九年
1484 甲辰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二十年
1485 乙巳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二十一年
1486 丙午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二十二年
1487 丁未 明宪宗 朱见深 成化 二十三年
1488 戊申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元年
1489 己酉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二年
1490 庚戌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三年
1491 辛亥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四年
1492 壬子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五年
1493 癸丑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六年
1494 甲寅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七年
1495 乙卯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八年
1496 丙辰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九年
1497 丁巳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十年
1498 戊午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十一年
1499 己未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十二年
1500 庚申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十三年
1501 辛酉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十四年
1502 壬戌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十五年
1503 癸亥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十六年
1504 甲子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十七年
1505 乙丑 明孝宗 朱佑樘 弘治 十八年
1506 丙寅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元年
1507 丁卯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二年
1508 戊辰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三年
1509 己巳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四年
1510 庚午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五年
1511 辛未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六年
1512 壬申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七年
1513 癸酉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八年
1514 甲戌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九年
1515 乙亥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十年
1516 丙子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十一年
1517 丁丑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十二年
1518 戊寅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十三年
1519 己卯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十四年
1520 庚辰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十五年
1521 辛巳 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十六年
1522 壬午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元年
1523 癸未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二年
1524 甲申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三年
1525 乙酉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四年
1526 丙戌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五年
1527 丁亥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六年
1528 戊子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七年
1529 己丑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八年
1530 庚寅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九年
1531 辛卯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十年
1532 壬辰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十一年
1533 癸巳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十二年
1534 甲午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十三年
1535 乙未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十四年
1536 丙申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十五年
1537 丁酉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十六年
1538 戊戌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十七年
1539 乙亥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十八年
1540 庚子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十九年
1541 辛丑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二十年
1542 壬寅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二十一年
1543 癸卯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二十二年
1544 甲辰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二十三年
1545 乙巳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二十四年
1546 丙午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二十五年
1547 丁未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二十六年
1548 戊申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二十七年
1549 己酉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二十八年
1550 庚戌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二十九年
1551 辛亥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三十年
1552 壬子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三十一年
1553 癸丑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三十二年
1554 甲寅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三十三年
1555 乙卯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三十四年
1556 丙辰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三十五年
1557 丁巳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三十六年
1558 戊午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三十七年
1559 己未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三十八年
1560 庚申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三十九年
1561 辛酉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四十年
1562 壬戌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四十一年
1563 癸亥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四十二年
1564 甲子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四十三年
1565 乙丑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四十四年
1566 丙寅 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四十五年
1567 丁卯 明穆宗 朱载垕 隆庆 元年
1568 戊辰 明穆宗 朱载垕 隆庆 二年
1569 己巳 明穆宗 朱载垕 隆庆 三年
1570 庚午 明穆宗 朱载垕 隆庆 四年
1571 辛未 明穆宗 朱载垕 隆庆 五年
1572 壬申 明穆宗 朱载垕 隆庆 六年
1573 癸酉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元年
1574 甲戌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二年
1575 乙亥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三年
1576 丙子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四年
1577 丁丑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五年
1578 戊寅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六年
1579 己卯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七年
1580 庚辰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八年
1581 辛巳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九年
1582 壬午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十年
1583 癸未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十一年
1584 甲申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十二年
1585 乙酉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十三年
1586 丙戌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十四年
1587 丁亥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十五年
1588 戊子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十六年
1589 己丑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十七年
1590 庚寅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十八年
1591 辛卯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十九年
1592 壬辰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二十年
1593 癸巳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二十一年
1594 甲午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二十二年
1595 乙未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二十三年
1596 丙申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二十四年
1597 丁酉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二十五年
1598 戊戌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二十六年
1599 乙亥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二十七年
1600 庚子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二十八年
1601 辛丑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二十九年
1602 壬寅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三十年
1603 癸卯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三十一年
1604 甲辰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三十二年
1605 乙巳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三十三年
1606 丙午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三十四年
1607 丁未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三十五年
1608 戊申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三十六年
1609 己酉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三十七年
1610 庚戌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三十八年
1611 辛亥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三十九年
1612 壬子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四十年
1613 癸丑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四十一年
1614 甲寅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四十二年
1615 乙卯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四十三年
1616 丙辰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四十四年
1617 丁巳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四十五年
1618 戊午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四十六年
1619 己未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四十七年
1620 庚申 明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四十八年
明光宗 朱常洛 泰昌 元年
1621 辛酉 明熹宗 朱由校 天启 元年
1622 壬戌 明熹宗 朱由校 天启 二年
1623 癸亥 明熹宗 朱由校 天启 三年
1624 甲子 明熹宗 朱由校 天启 四年
1625 乙丑 明熹宗 朱由校 天启 五年
1626 丙寅 明熹宗 朱由校 天启 六年
1627 丁卯 明熹宗 朱由校 天启 七年
1628 戊辰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元年
1629 己巳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二年
1630 庚午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三年
1631 辛未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四年
1632 壬申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五年
1633 癸酉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六年
1634 甲戌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七年
1635 乙亥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八年
1636 丙子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九年
1637 丁丑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十年
1638 戊寅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十一年
1639 己卯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十二年
1640 庚辰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十三年
1641 辛巳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十四年
1642 壬午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十五年
1643 癸未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十六年
1644 甲申 明毅宗 朱由检 崇祯 十七年
历史上的属虎名人和他们相关的故事?
魏源
魏源(1794--1857年)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邰阳金滩人。出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五行处肖为“木虎”。
李时珍
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明正德十三年,农历戊寅年出生,五行生肖为土虎。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人。明代著名中医学家,被已故学者、诗人郭沫若誉为“医中之圣”
王阳明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王阳明年谱原文及翻译有以下内容:
1472年 宪宗成化八年壬辰夏历九月三十日亥时,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龙泉山附近瑞云楼。先生母亲怀胎14个月,在祖母岑氏“神仙驾祥云送子”的梦中,先生诞生。祖父竹轩翁给先生取名“云”。
1473年 成化九年癸巳,二岁,余姚。
1474年 成化十年甲午,三岁,余姚。没有咿呀学语,父母很着急,爷爷竹轩翁(1421-1490,名王伦,字天叙)坚信“贵人语迟”。
1475年 成化十一年乙未,四岁,余姚。
1476年 成化十二年丙申,五岁,余姚,仍未开口说话。有神僧过而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竹轩翁为先生更名 “守仁”,即能说话,且能背诵竹轩翁所读之书。
1477年 成化十三年丁酉,六岁,余姚。
1478年 成化十四年戊戌,七岁,余姚,沉迷于中国象棋。母亲反对,在一次震怒后把象棋扔进河中,先生写《哭象棋》诗。
1479年 成化十五年己亥,八岁,余姚。
1480年 成化十六年庚子,九岁,余姚。
1481年 成化十七年辛丑,十岁,余姚。父龙山公王华中状元,入京师。
1482年 成化十八年壬寅,十一岁,入京师。竹轩翁因龙山公迎养,携先生入京师。途经金山寺,先生赋诗《过金山寺》和《蔽月山房》。
1483年 成化十九年癸卯,十二岁,京师。请教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师说:读书登第,汝父也。先生说:恐未是,当读书做圣贤耳。
1484年 成化二十年甲辰,十三岁,京师。生母郑氏去世,先生为母守孝三年。先生叹生命有限,为先生后来修道家神仙养生术埋下伏笔。守仁“被窝藏鸟”智斗继母,迫使继母态度大改善。
1485年 成化二十一年乙巳,十四岁,京师。
1486年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十五岁,京师。先生出居庸关(今北京昌平区境内),逐胡儿骑射,凭吊古战场,缅怀先辈于谦,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经月始返,夜梦拜谒伏波将军马援庙。
1487年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十六岁,京师。先生感慨时事,屡次欲上书皇帝,被父龙山公止之。
1488年 孝宗弘治元年戊申,十七岁,洪都。七月,与诸氏完婚于江西洪都(今南昌)。诸氏名“芸”,浙江余姚人,父诸养和时任江西布政使参议。新婚日,偶入铁柱宫,与道士相对而坐忘归。新婚期间,潜心书法,书艺大进。
1489年 弘治二年已酉,十八岁,寓江西,先生始慕圣学。十二月,携夫人归余姚,乘船路经广信(今江西上饶),识理学大儒娄谅(号一斋),信“圣人必可学而至”。一改活泼性格,严肃求成圣人。
1490年 弘治三年庚戌,十九岁,余姚。受一斋先生所授“格物致知”之学,遍读朱熹著作,思宋儒“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格竹七日,无果,患咳嗽病。是年,竹轩翁在京仙逝,王华扶竹轩翁灵柩归余姚,丁忧三年。龙山公嘱咐弟王冕等人为守仁讲经析义,先生学业大有长进。
1491年 弘治四年辛亥,二十岁,余姚。王家搬迁至山阴(今浙江绍兴越城区王衙弄19号),余姚老宅由钱氏居住。
1492年 弘治五年壬子,二十一岁,在越城。杭州秋闱,中举浙江乡试。孙燧和胡世宁同举,后宁王造反,“三人好做事”。父王华丁忧期满,回京复命。
1493年 弘治六年癸丑,二十二岁。京师春闱,会试不第,首辅李东阳戏曰:待汝做来科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先生拈笔而就。有忌者曰:此子若取第,目中无我辈矣。归余姚,结诗社于龙泉山寺,对弈联诗。
1494年 弘治七年甲寅,二十三岁。龙泉诗社,吐故纳新,吸收了很多当地知识分子。
1495年 弘治八年乙卯,二十四岁,越城。
1496年 弘治九年丙辰,二十五岁,京师。春闱,竟为忌者所抑,会试再不第。先生曰: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是年,钱德洪(1496—1574)出生于余姚瑞云楼,后撰《瑞云楼记》。
1497年 弘治十年丁已,二十六岁。寓京师,时边关甚急。苦学诸家兵法,以果核列阵为戏,想借雄成圣,但被人讥笑为赵括“纸上谈兵”,且无施展舞台。
1498年 弘治十一年戊午,二十七岁,京师。接受现实,立下探究理学之志,苦读朱熹《四书集注》,循序致精,居敬持志,然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偶闻道士谈养生,产生遗世入山的念头。
1499年 弘治十二年己未,二十八岁,京师。春闱会试第二名,殿试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七(全国第十名),观政工部,全国第217名是伍文定。结交李梦阳等前七子。秋,钦差督造威宁伯王越墓,竣工,出威宁伯宝剑赠先生,与梦相符,欣然接受。是年,因“会试泄题案”,唐伯虎落第,不得为官。
1500年 弘治十三年庚申,二十九岁。在京师,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上书《陈言边务疏》。
1501年 弘治十四年辛酉,三十岁,在京师。奉命到直隶、淮安审决积案重囚,平反多件冤案。游九华山,出入佛寺道观,做《九华山赋》。
1502年 弘治十五年壬戌,三十一岁。五月复命,八月告病归越城,筑室会稽山阳明洞天,静坐行导引术,能先知,后因其簸弄精神,不能成圣,摒去。自号“阳明子”,人称“阳明先生”。是年,先生渐悟二氏之非。
1503年 弘治十六年癸亥,三十二岁。来杭州西湖疗养,劝归虎跑寺已闭关三年的得道高僧回乡孝母。
1504年 弘治十七年甲子,三十三岁,京师。秋季,主考山东乡试,撰写《山东乡试录》,拜谒孔庙,登泰山。九月改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正六品)。是年,穆孔晖(1479~1539,今山东聊城人)中解元。
1505年 弘治十八年乙丑,三十四岁,京师。开门授徒。与湛若水(1466~1560,号甘泉,广州府增城人)定交,共倡圣学。后,若水为阳明撰写墓志铭。
1506年 武宗正德元年丙寅,三十五岁,京师,徐爱拜师,未收。刘瑾擅权,二月,先生为南京言官戴铣上疏,下诏狱,廷杖四十,贬谪贵州修文龙场驿驿丞。父王华明升暗降调任南京吏部尚书。
1507年 正德二年丁卯,三十六岁,南下赴谪,刘瑾派刺客追杀,至钱塘江,假言投江脱之,过武夷山,去南京看望时任南京吏部尚书的父亲。十二月回越城,正式收徐爱为首席大弟子。
1508年 正德三年戊辰,三十七岁。春,至贵州修文县龙场,途中收多名弟子,包括冀元亨(1482-1521)。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龙场作《瘗旅文》和《象祠记》收录于《古文观止》。
1509年 正德四年己巳,三十八岁,贵阳。受提学副使席书聘请主讲文明书院,始揭“知行合一”之旨。
1510年 正德五年庚午,三十九岁。刘瑾伏诛,三月,任江西庐陵知县,路过辰州、常州时教人静坐工夫。十一月入京,住大兴隆寺,和若水、黄绾(1477-1551,字宗贤、号久庵,浙江省黄岩县洞黄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订终日共学。十二月升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
1511年 正德六年辛未,四十岁,京师。正月调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二月为会试同考官。十月升文选清吏司员外郎。
1512年 正德七年壬申,四十一岁,京师。三月升考功清吏司郎中,穆孔晖、黄绾、徐爱等几十人同受业,讲学内容由徐爱记录整理,名《传习录》。十二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赴任南京便道归省,徐爱升南京工部员外郎,与先生同舟回越城。
1513年 正德八年癸酉,四十二岁,二月回越城。十月至滁州,督马政。地僻官闲,日与门人游琅铘山水间。新旧学生大集滁州,教人静坐入道。
1514年 正德九年甲戌,四十三岁。四月,升南京鸿胪寺卿,五月至南京,在南京教人“存天理、去私欲”。
1515年 正德十年乙亥,四十四岁,京师。上疏请归,不允。八月写《谏迎佛疏》,用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衬托出了佛家思想的各种不足,未上。立正宪为嗣子,时年八岁。
1516年 正德十一年丙子,四十五岁,在南京。九月,经兵部尚书王琼特荐,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十月,回越城看望祖母和父亲,祖母岑氏九十七高龄。
1517年 正德十二年丁丑,四十六岁。正月至赣,二月先平漳寇,四月班师驻军上杭,五月奏设福建平和县,六月上疏请疏通盐法,九月改授提督南赣汀漳等处军务,得旗牌,可便宜行事。十月平横水、桶岗等地,行十家牌法,自此,伍文定并肩作战。十二月班师,闰十二月奏设江西崇义县。
1518年 正德十三年戊寅,四十七岁。正月,征三浰,三月上疏乞致仕,不允,平大帽山、浰头,四月班师,立社学教化沿途当地百姓。五月奏设广东和平县。历经一年又三月,危害多年的四省流民暴乱被阳明先生平定。六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世袭百户,辞免,不允。七月,刻古本《大学》、《朱子晚年定论》。八月,门人薛侃在赣州刻《传习录》。九月,修濂溪书院,四方学者云集于此。徐爱卒,先生为之恸哭。十一月,再请疏通盐法。
1519年 正德十四年已卯,四十八岁,在江西。六月,奉命勘处福建叛军,至丰城,闻宁王朱宸濠反,遂返吉安,起义兵,平宁王之乱。仅43日,宁王之乱宣告失败,先生安葬娄妃(娄素珍,宁王妃,一斋先生小女儿,始终劝说宁王勿反)。八月,武宗南下,与前来抢功悦君的宦官张忠、许泰群小周旋。祖母岑氏仙逝,乞便道省葬,不允。
1520年 正德十五年庚辰,四十九岁,在江西。王艮投门下,艮后创泰州学派。阳明自言在应付宦官刁难时全靠良知指引。十二月,武宗回驾入宫。
1521年 正德十六年辛已,五十岁,在江西。正月,居南昌,始揭“致良知”之教。三月,正德崩。世宗嘉靖上台,冀元亨先前被群小折磨,出狱几日卒。五月,集门人于白鹿洞。六月升南京兵部尚书。八月回越城,九月归余姚省祖茔,访瑞云楼,钱德洪等拜入门下。十二月,归越城为父王华祝寿,封“新建伯”,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兼两京兵部尚书。
1522年 壬午 世宗嘉靖元年。五十一岁,山阴。正月,疏辞封爵,二月,父王华仙逝,享年七十七,丁忧。首辅杨廷和旨意倡议禁遏王学。
1523年 癸未 嘉靖二年,五十二岁,山阴。来从学者日众。南京刑部主事桂萼大礼议得宠。九月,改葬龙山公于天柱峰,郑太夫人于徐山。
1524年 嘉靖三年甲申,五十三岁。山阴。正月,门人日进,南大吉拜入门下。四月,服阕,朝中屡有荐者,有人以大礼见问,不答。八月中秋,宴门人于天泉桥,盛况空前。十月,南大吉续刻《传习录》,增五卷。
1525年 嘉靖四年乙酉,五十四岁,山阴。正月夫人诸芸卒,四月祔葬于徐山。应门人绍兴知府南大吉邀请为嶯山书院书院撰写《尊经阁记》,收录于《古文观止》。六月,礼部尚书席书力荐先生入阁,未果。九月,归余姚省祖茔,会门人于龙泉山中天阁,决定每月四次在中天阁授课。十月,建阳明书院于越城。
1526年 嘉靖五年丙戌,五十五岁,在绍兴系统讲授心学理论。十一月,继室张氏生子正聪,七年后,黄绾为保护孤幼收为婿,改名正亿。十二月为“惜阴会”作《惜阴说》。
1527年 嘉靖六年丁亥,五十六岁,山阴。五月命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征广西思恩、田州。九月,出征广西思恩、田州。出发前夜,天泉桥上证道,与钱德洪、王畿立善恶四句教法,谓“天泉证道”。十二月,抵达广西梧州,开府议事。十二月命兼任两广巡抚。
1528年 戊子 嘉靖七年,五十七岁,在梧州。二月平定思田之乱,然后兴学校,抚新民。七月破八寨、断藤峡之乱。九月,冯恩奉钦赐至广州,赏思田之功。十月,病重,上疏请告,被桂萼压住。期间,拜谒伏波庙,祀增城先祖庙。
十一月,启程返家,二十九日辰时 (公元1529年1月9日8时)许,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铺码头舟上,年五十七岁,门人周积等人陪伴,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临终遗言。
1530年 嘉靖九年庚寅,十一月魂归浙江绍兴洪溪(今兰亭),苍天为之哭泣。洪溪离越城三十里,为先生亲自选择。
1567年 隆庆元年丁卯,五月,下诏赠先生为新建候,谥文成,永为一代之宗臣,实耀千年之史册。
1584年 万历十二年甲申,先生从祀于孔庙,奉祀孔庙东庑第五十八位。“立德、立功、立言”,先生乃“真三不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正德甲辰年!正德甲寅年是哪一年》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726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