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德甲联赛扩军问题东西德统一后首届德甲(1991/92年)就有20支参赛球队1990年柏林墙倒塌,东西德统一,东西德的足球也统一了。两支东德球队-罗斯托克和德累斯顿的加入使得德...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各球队之间的关系如何,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关于德甲联赛扩军问题

关于德甲联赛扩军问题

东西德统一后首届德甲(1991/92年)就有20支参赛球队

1990年柏林墙倒塌,东西德统一,东西德的足球也统一了。两支东德球队-罗斯托克和德累斯顿的加入使得德甲在1991/92赛季扩大到了20支球队。但是这一赛季后德甲又恢复到18支球队的规模。

《图片报》刚刚对德甲球员进行了一个民意调查,担心失业的不到20%,但对减薪和扩军支持的都不到一半,少拿薪水,多踢比赛,球员应该是不想当这种冤大头的。

对此,贝肯鲍尔表示坚决反对,他认为“18已经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数字了”。贝肯鲍尔同时反对额外进行冠军决赛,他指出现行的德甲赛制非常理想,围绕冠军的争夺也很激烈,“冠军头衔不可能在现行制度下依靠幸运获得”。

从18镇诸侯升级为20方豪杰,一旦德甲正式完成扩军,首要的变化就是各俱乐部在收入方面的增长。对于因基尔希媒体集团破产而纷纷陷入财政危机的德甲球队来说,本次扩军

意味着德甲联赛的轮次将从34轮增加到38轮,每支球队都会因此多了两次在主场卖门票以及4次赚取电视转播收入的机会,俱乐部在球员工资等方面却无需增加投入,这显然是一笔划得来的交易,难怪本次对扩军最为支持的声音大多来自于那些财政上已是捉襟见肘的中小球队,对于这些俱乐部而言,扩军的另一个好处无疑就是降低了自己降级的可能性。

不过扩军带来的害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增加联赛场次在带来更多收入的同时,也意味着球员会在更为密集的赛程中变得更为疲劳,尤其对于那些经常需要两线作战的强队而言,更多的国内联赛场次也可能会削弱他们在欧洲赛场的战斗力和关注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多出来的这些联赛究竟将安排在什么时间,德甲球队的赛程目前已经被联赛、杯赛以及欧洲赛事排得满满当当,如果一下子又要增加四轮联赛,那么唯一可以动脑筋的就是德甲联赛岁末年初长达6周之久的冬歇期。但是当初之所以会在这个时段安排专门的休整期,本就是决策者根据德国的寒冷天气以及运动生理学等多方面科学论证而作出的决定,如果现在取消或是缩短冬歇期的时间,那毫无疑问将增加球员在此期间受伤的概率。而且对于引援策略逐渐全球化的德甲球队来说,如此寒冷的天气对于他们队中的那些南美“外援”来说显然也是如同地狱般的煎熬,长此以往,德甲对于优秀球员的吸引力也可能会日趋下降。

奥地利国家男子足球队的德奥百年恩仇录

和睦,这是人们如今经常用来形容德国与奥地利两国关系的词语。相同的语言,相邻的国土,同属德意志民族的血缘,使得两个国家之间的交往没有太多障碍。然而,在足球领域,两个国家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一开始就被搞糟了。”人们这样来形容两国的足球关系。

糟糕的开局

德国和奥地利两国足球队第一次在国际大赛中碰面是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那是德国队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他们一上来就碰到了强大的奥地利队。但令人意外的是,德国人在上半场结束时以1比0领先。下半时开始后不久,德国门将阿尔贝特·韦伯走了霉运,他撞在对方球员的身体和门柱上,没有从脑震荡中回过神来的他随后连丢了两球。随后,又一次碰撞导致这位柏林前进门将失去知觉,最终不得不被抬出场。由于当时并没有换人的规则,因此德国队必须先征得奥地利队的同意才能更换门将。但奥地利人的反对使得德国队中锋沃皮茨基不得不站在球门前,10人应战的德国队最终被对手5比1逆转。

与奥地利队的前5次交手中,德国队未尝胜果——1平4负。好不容易在1922年和1924年连胜两场后,德国人自己又终止了胜利的步伐——德国足协禁止自己的国家队与奥地利比赛,因为奥地利是最早引入职业足球概念的国家之一,而德国足协则要保持业余足球的“纯洁性”。之后当德国人重新想比赛时,奥地利人又不愿意了,因此两个邻国直到1931年5月才再度交锋。

上世纪30年代的奥地利队被称为“神奇球队(Wunderteam)”,是世界上最强的球队之一,球风和技术无出其右者,相当于那个年代的巴西队。奥地利队从门将鲁迪·希登到前锋辛德拉都是世界级球员,德国人将他们称为“咖啡馆球员”,因为维也纳的咖啡馆世界闻名。

这一次实力悬殊的交锋,以奥地利队在柏林6比0大胜而告终,这也是迄今为止德国队在正式比赛中的主场最大比分失利,加上客场则是第二大比分失利。当时的德语杂志《足球周刊》还这样来形容辛德拉在球场上的优雅举止:“他的高追求是一种优秀品质。”

同年9月,回到维也纳的奥地利队根本不把德国队放在眼里,排出了由辛德拉领衔的二线阵容,还是以5比0大胜。

队友,敌人

强大的奥地利队顺理成章地打进了1934年世界杯半决赛,遭遇东道主意大利。然而,被收买了的瑞典裁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纵意大利球员对辛德拉的恶意侵犯,导致后者缺席了后来的三四名决赛。0比1失利的结果宣告了这支“神奇球队”成为历史——从1931年4月12日到1934年6月3日,奥地利队31战21胜仅输3场,打进101球。

6月7日,德国人往奥地利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两支球队在世界杯三四名决赛中相遇。纳粹德国的主教练内尔茨赛前将拜仁慕尼黑后卫哈林格送回了家,因为后者违反队规在火车站吃了一个橘子。亚琛的明岑贝格被紧急征调入队,他为此推迟了婚礼。因为在比赛前要高举右手行礼,德国队在那届赛事中并不受欢迎。虽然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是同盟,但现场的意大利观众在莱纳为德国首开纪录后的狂热庆祝完全是形式上的。由于奥地利和德国的传统队服都是白色,谁都不愿意更换其他颜色的衣服,导致观众很难分清场上的球员。在德国射手科嫩将比分改写成2比0后,裁判中断了比赛,让双方猜硬币来决定哪一方更换球衣。奥地利人猜错了,只能穿上了那不勒斯当地俱乐部的红色队服。

比赛重新开始后,科嫩的传球被粗壮如牛的奥地利后卫塞斯塔截获,“球突然不见了,因为这家伙一屁股坐在了球上。”现场观众幸灾乐祸地哄堂大笑起来。中场休息前,塞斯塔试图故技重施,但科嫩吃一堑长一智,这回将球从塞斯塔的屁股下面捅了出来,然后传给了莱纳,后者梅开二度。德国最终以3比2获胜,享受到了报复奥地利的快感。

不久,战争爆发了。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虽然奥地利获得了1938年世界杯决赛圈入场券,但“大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图谋影响到了足球领域,奥地利队被并入了德国队。4月3日,两队进行了合并前的最后一场对抗,“足球莫扎特”辛德拉一点都没给德国人面子,打进了第一球,奥地利2比0获胜。之后,“大德国队”由13名“旧帝国”球员和9名奥地利人组成。奥地利头号球星辛德拉以自己太老为借口拒绝了主教练赫尔贝格的征召,这位犹太人于1939年1月23日被发现与情人一同死在了家中,官方说法是煤气中毒,但围绕他的死因流传着不同版本的说法。

在备战期间,奥地利和德国球员之间没有任何交谈,征战世界杯的计划从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政治上的强迫并不能带来足球上的统一。在法国,奥地利的消失使得他们的1/8决赛对手瑞典不战而胜。而混合组队的德国队在首战中遭遇了瑞士,1比1的比分使得双方不得不择日重赛,结果德国队以2比4失利,首轮即遭淘汰,这也是德国队迄今参加世界杯的最差战绩。赫尔贝格后来说:“那是一场让人害怕的比赛,已经不是一场完整的比赛了。”因为即使是在同一支球队当中,奥地利和德国球员还是把彼此当作对手看待。

巴塞尔奇迹

1954年世界杯上,奥地利和德国终于等来了重新以两支不同球队的形式交手的时刻。奥地利队在小组赛中一球未失。但在1/4决赛中,奥地利队遭受当头一棒。开场后仅23分钟,他们就以0比3落后于东道主瑞士。奥地利门将施米德还在上半时遭遇雷击,队医整场比赛都守在球门后面,准备随时为施米德进行处理。不过,奥地利人后劲十足,他们以7比5反败为胜,打进了半决赛。不是冤家不聚首,在巴塞尔,他们遇上了死对头西德队,后者的主教练正是赫尔贝格。

然而,这场强强对话却出人意料地成为了一边倒。当德国人打进第4球后,奥地利电台的解说员迈塞尔说了一句解说员不该说的话:“我已经无语了。”当奥地利队再次失球时,这位解说员的愚蠢表露无遗,“(我)已经没有耐心了。”最终,赫尔贝格的球队以6比1获胜,第一次打进了世界杯决赛。

“巴塞尔奇迹”成为了德国人的流行语,只不过弗里茨·瓦尔特与他的队友们4天后在伯尔尼创造了一个意义更深远的“奇迹”,因此德国球迷提到伯尔尼的次数远远多于巴塞尔。“德国队从没这么棒过”,当年的《图片报》使用了这样的标题。而《踢球者》则骄傲地认为:“德国人并不是通过搏斗来击败对手,而是战术性击倒对手……像1954年6月30日时这支如此优秀的德国队恐怕不会重现了。”

“科尔多瓦”

奥地利人一直在寻找复仇的机会。终于在等待了24年后,在连续8场比赛不胜西德队后,阿根廷世界杯第二轮小组赛成就了奥地利人。“科尔多瓦”成为了奥地利足球辉煌的代名词之一,1978年6月21日成为了奥地利球迷永远铭记的时刻。

西德、奥地利、荷兰和意大利组成了第二轮小组赛的第一小组。按照规定,小组第一名进入决赛,而第二名则参加三四名决战。西德和奥地利的比赛被安排在最后一轮,此前奥地利队两战皆负,已经没有入围决赛的可能;西德队先后战平意大利和荷兰积2分,还存在进入决赛的可能性,前提是看荷兰和意大利比赛的结果:如果他们打平,西德完胜奥地利就可以直接参加决赛。两场比赛同时进行,“日耳曼战车”无论如何都要取胜。

赛前,德国媒体对球队获胜充满信心。不过,主教练舍恩已经对球队彻底失望,他宣布世界杯后不再执教,于是这场比赛也成为了他在西德队的告别演出。

比赛在科尔多瓦市进行,开局阶段的进程和两队大多数比赛一样:无欲无求的奥地利踢得很不错,但德国人率先破门。第19分钟,鲁梅尼格在右路与阿布拉姆奇克连续进行了三次撞墙式配合后突入禁区射门得分。这个进球的配合过程堪称教科书般经典。

比赛的高潮出现在第59分钟至第68分钟。首先,福格茨用膝盖把奥地利球员沙赫纳的边路传球磕进了自家球门,乌龙球,1比1!虽然比赛的结果对奥地利已经无关痛痒,但他们的球员却充满了德国人所说的“恶意”。奥地利解说员芬格是这场比赛的另一个焦点,他说出了很多至今仍广为流传的经典话语,当然对德国人而言有些不中听。在福格茨打进乌龙球后,他评论道:“嘿!这个贝尔蒂,这会让他发怒的。”

真正的“科尔多瓦英雄”是奥地利中锋克兰克尔。第66分钟,他在禁区右侧接队友的传中球,停球后凌空射门,2比1。2分钟后,德国人赫尔岑拜因接队友传中头球破门,将比分扳平。但是,奥地利人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第88分钟,萨拉从右路把球大范围转移到左路,德国后卫吕斯曼判断失误,让皮球落在克兰克尔脚下。维也纳快速射手带球连续晃过吕斯曼和卡尔茨,在福格茨封堵前攻破了塞普·迈耶的十指关,3比2!克兰克尔后来调侃说:“卡尔茨的身体太僵硬了,那个世界级中后卫到哪里去了?”而那个著名的解说员芬格则在高呼着:“Tor(进了)! Tooooor(进了)! Tooooor(进了)!”这成为了奥地利“永不消失的电波”。芬格说:“我们的队员互相拥抱,甚至亲吻。”“我快疯了!”这句话也成了标志性的语言。这是奥地利队近47年来首次战胜德国队(西德队),卫冕冠军也因此结束了又一次世界杯之旅。德国《图片报》出于报复,在赛后公布了克兰克尔的电话;一个德国人甚至为此而自杀。

不进攻之战

奥地利和德国的足球战争也有达成“互不不进攻条约”的时候。4年后的西班牙世界杯,两支球队又分在了同一小组,这次奥地利人与德国人合作了一把,上演了臭名昭著的“希洪不进攻之战”。

那届世界杯,西德队在小组首战中就1比2爆冷输给了阿尔及利亚。小组赛最后一轮,阿尔及利亚和智利的比赛率先进行,阿尔及利亚3比2获胜。在西德和奥地利比赛前,积分形势如下: 球队 胜 平 负 得失球 积分 奥地利 2 0 0 3:0 4 阿尔及利亚 2 0 1 5:5 4 西德 2 0 1 5:3 4 智利 1 0 3 3:8 0 因为1比0的比分足以保证两支球队携手出线,剩下的80分钟完全变成了“垃圾时间”,双方都很默契地耍起了太极。控球一方总是尽量长时间地在本方半场内进行传递,对方球员上来阻截,就一脚回传守门员,因为当时还允许守门员手接回传球。即使是攻入对方半场,拿球队员也很难找到配合的队友,其他人都龟缩在本方半场。唯一一个还在不断努力的球员是奥地利的沙赫纳,但他一个人无法改变整个局面。在2007年接受《图片报》采访时,沙赫纳解开了谜团,“中场休息时,在德甲效力的奥地利球员和他们认识的德国球员达成了互不进攻的约定。”而沙赫纳本人当时并不知情。

全世界对1比0的看法都和荷兰《人民报》相同,“足球历史上的下流片段。”德国电视一台的解说员施坦耶克干脆停止了工作,他拒绝评论那些无聊的传递。阿尔及利亚球迷则挥舞着钞票,以示抗议。出生在德国的奥地利国脚贝恩德·克劳斯曾经效力于德甲的多特蒙德,他对这场比赛的回忆是:“是否有口头协定还有疑问,也许两队球员都知道应该如何做。”这场比赛震惊了国际足坛,之后所有大赛的小组赛最后一轮都在同一时间开球。而那场比赛的10年后,国际足联决定不准守门员手接回传球。

悲情代斯勒

4年之后,西德队在贝肯鲍尔的指导下成为墨西哥世界杯亚军。但同年年底,他们却在维也纳遭受惨败。奥地利队这场4比1大捷,被本国媒体称为“奥地利足球的重生”,这也是贝肯鲍尔执教6年里的最大比分失利。贝肯鲍尔认为执法的意大利主裁阿尼奥林应该对此承担责任,因为他判给了奥地利队两个点球,同时将骂他的马特乌斯罚下了球场。“如果这个裁判对比赛不感兴趣的话,他应该呆在家里。”有意思的是,贝肯鲍尔赛前还称阿尼奥林是“世界上最好的裁判”。出征2002年世界杯前,沃勒尔的德国队在勒沃库森与奥地利队热身。比赛的结果令人满意,克洛泽上演帽子戏法,博德独中两元,“陪练”的比罗夫卡锦上添花,德国队6比2大获全胜。这是自1973年在汉诺威4比0获胜以来,德国人在奥地利队身上取得的最大胜利。然而,对于这场比赛,德国人的回忆却是苦涩的。当比赛进行到第20分钟时,刚刚伤愈的代斯勒在与奥地利球员兰德尔拼抢时右膝再次遭受重创,这位德国足球的希望之星不但缺席了世界杯,而且从此变得无比脆弱,并最终在27岁时便因不堪伤病折磨而宣布挂靴。讽刺的是,这是默默无闻的兰德尔代表奥地利队参加的唯一一场正式比赛,他以一种尴尬的方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2004年8月,两队再次聚首维也纳,这是奥地利足协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赛,也是克林斯曼执教德国队的首场比赛。库兰伊完全没有给东道主任何面子,他的帽子戏法帮助德国队3比1获胜,也让自己和球队从2004年欧洲杯的惨败中缓过神来。这场胜利也昭示了很多即将发生的事情:赛前克林斯曼将队长袖标从卡恩的手臂上摘下,交给了巴拉克;在比赛中,克林斯曼派上了欣克尔、法伦霍斯特、胡特等新人,显示了改革的决心;中场休息后,莱曼替换了卡恩,德国队一号门将的位置从那一刻发生了变化,直到2006年世界杯前莱曼正式取代了卡恩。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关于意甲西甲德甲和英超的球队派系问题

1-----英超派系曼联系:(1)维拉------忠实打手 (6)西汉姆 (2)桑德兰 (7)米德尔 (3)维冈 (8)热刺 (4)埃佛顿 (9)富勒姆 (5)博尔顿 (10)纽卡斯-----------降级2----德甲派系拜仁系:(1)柏林赫塔 (2)法兰克 (3)勒沃(4)卡尔斯----降级 (5)科特布------降级 不来梅系:(1)斯图加 (2)多特 (3)汉诺威 (4)波鸿 (5)门兴 (6)美因兹(2)比勒菲-------降级 (2)亚琛---就没升入甲级两年了3----意甲派系国米系: (2)罗马 (2)亚特兰 (2)都灵AC米兰系:(2)博洛尼 (2)拉齐奥 (2)乌迪内 (2)桑普多 (2)雷吉纳-----降级尤文系:(2)锡耶纳 (2)佛罗伦萨 (2)卡塔尼 (2)巴勒莫4----西甲派系巴萨系:(2)马洛卡 (2)塞维利亚 皇马系:(2)赫塔菲 (2)维拉利

不来梅和沙尓克关系好吗

不来梅和沙尔克俩人关系很好

勒沃库森果然没能打出大胜,药厂昨天的首发阵容较上轮有了较大变动,中锋弗兰德虽然没能首发,但入选了比赛大名单,主教练稳妥起见没能安排他出场。今天说的是沙尔克04和不来梅的比赛,一对难兄难弟。

德甲 沙尔克04 vs 云达不来梅

4平6负,沙尔克持续低迷

如果只看积分,沙尔克04算不上困难,但看看该队近期的战绩,实在是惨不忍睹。近10轮联赛,沙矿4平6负,若不是前期积攒的优势,现在恐怕要为保级而战了。战绩不佳,跟目前俱乐部的财务危机不无关系,作为一家矿区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球队,沙尔克非常重视传统,没有效仿其他多数德甲俱乐部把职业队从俱乐部分离,导致无法吸引更多投资者入股。

图片来源:沙尔克04官方推特

不过沙尔克暂时没有换帅的打算,前哈德斯菲尔德主帅瓦格纳依然帅位稳固,作为德甲历史上拥有教练次数最多的俱乐部,沙尔克本赛季的策略是以不变应万变。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沙尔克目前确实是“没钱了”,没了资金支持,沙尔克赛场上表现自然不能期待。

状态回暖,不来梅看到保级希望

不来梅在联赛重启后状态不错,近2轮先后击败弗赖堡、逼平门兴格拉德巴赫,少赛1场的情况下落后安全区5分,保级形势依然严峻,故而不来梅没有放松的可能。本场比赛之前,不来梅主帅科菲尔特表示剩下的7场联赛,场场都是决赛。不来梅的问题是缺少稳定的得分手,头号射手拉希察目前只有7粒入球,且遭遇了12轮球荒。

图片来源:云达不来梅官方推特

两支实力都一般的球队,不能期待踢得有多精彩,不来梅还要抢分保级,踢得必然会保守。

看法:小(2.5)

国内游戏:1球、2球

图赫尔是怎样与多特蒙德一步步走向决裂的?

虽然多特蒙德拿下了本赛季德国杯冠军——自球队在五年前成为双冠王后的第一个冠军奖杯,但由于陷入与俱乐部高层之间的权力斗争,加之难以赢得队内部分关键球员的支持,托马斯-图赫尔只能离开这支球队。

信任缺失和沟通失败导致了如今这番无可挽回的局面。

2015-16赛季前,作为克洛普的继任者,图赫尔成为多特蒙德主帅。图赫尔是一位年轻富有激情的教练,凭借执教美因茨所取得的成绩得到认可。在执教多特蒙德后,他帮助球队摆脱了克洛普执教最后一季的沉重感,引导球队走出死胡同,带队踢起了攻势足球。

在图赫尔执教多特蒙德的首个赛季,球队收获78个联赛积分,成为德甲历史上积分最高的联赛亚军。即便如此,多特蒙德本有机会在3月初缩小与拜仁的积分差距,却在主场与拜仁0-0战平。欧联杯四分之一决赛次回合比赛,多特蒙德在3-1领先利物浦的大好局面下被对手4-3逆转,无缘半决赛。而在德国杯决赛中,多特蒙德点球大战输给了拜仁,整个赛季没有冠军进账。

此时图赫尔已经在欧洲足坛颇有名气,不过他与俱乐部领导层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去年夏天,多特蒙德又一次未能留住队内关键球员,将姆希塔良、京多安和胡梅尔斯分别交易到了曼联、曼城和国内联赛最大竞争对手拜仁。

图赫尔不开心。图赫尔希望在2016-17赛季率队争夺冠军,他知道被交易的三名球员是球队在2015-16赛季的骨干,球队需要他们。多特蒙德俱乐部CEO瓦茨克曾经承诺,球队不会将三名球员都卖掉。然而他们都离开了,通过出售这三名即将进入与球队合同最后一年的球员,多特蒙德获得了超过1亿欧元资金。

多特蒙德决定加强球队的攻击力,在继续培养年轻人的同时引进拥有一定经验的球员。这家俱乐部签约了8名球员,其中包括登贝莱等小将,以及从拜仁回到多特蒙德的马里奥-格策,引援总费用超过了1.1亿欧元。但多特蒙德的引援政策让人感到有些奇怪——在球队签约的8名新援中,没有任何一人能够替代擅长串联中场的京多安,或擅长组织进攻的后卫胡梅尔斯。

与此同时,球队传奇人物、深受球迷喜爱但巅峰期已过的库巴和苏博蒂奇都被送走。不过受到伤病困扰的苏博蒂奇在多特蒙德多留了6个月后才离开。

图赫尔觉得,瓦茨克无法买到他想要的球员,例如拥有丰富德甲比赛经验的勒沃库森后卫托普拉克。去夏图赫尔形容球队重建过程“有风险”,瓦茨克却说球队的重建计划“雄心勃勃”。

从那时候开始,图赫尔与瓦茨克的关系急转直下。

甚至更早些时候,图赫尔与多特蒙德首席球探、曾经发现了莱万多夫斯基和奥巴梅扬的斯文-米斯林塔特(Sven Mislintat)在2016年1月份就被爆出了不和。据称俩人对是否引进马德里竞技中场球员奥利弗-托雷斯(Oliver Torres)有意见分歧,最终结果是图赫尔禁止米斯林塔特进入球队训练场地。在多特蒙德,米斯林塔特与俱乐部体育总监迈克尔-佐尔克(Michael Zorc)关系密切。

图赫尔自断退路,与俱乐部高层和球迷之间的裂痕不断扩大。图赫尔失去了米斯林塔特。而在球队内部,从图赫尔在2016年德国杯决赛后批评即将加盟拜仁的胡梅尔斯那一刻起,也有一些球员开始质疑他。

图赫尔还失去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多特蒙德球迷的支持。著名多特球迷、历史学家古鲁切斯基(Jan-Henrik Gruszecki)说:“图赫尔从来没有对俱乐部有过认同感。”

在上赛季欧冠小组赛阶段,多特蒙德的表现相当出色,以21粒进球领跑参加欧冠的所有球队。但在德甲赛场,圣诞节前多特蒙德只排名第六,比拜仁和莱比锡分别少了12分和9分。到去年12月份,人们已经意识到图赫尔很可能不会长期执教多特蒙德,瓦茨克在1月份时向图赫尔施压,称如果球队在德甲的最终排名掉出前三,将会令人失望。图赫尔与多特蒙德的合同只剩下18个月,但续约谈判被推迟了。

2017年初,多特蒙德继续动荡不安。在1月份,由于航班在当地机场无法着陆,多特蒙德与埃尔福特的一场友谊赛被取消;俱乐部购买了图赫尔从未听说过的一名球员:亚历山大-伊萨克(Alexander Isak)。

(图)多特蒙德在签下伊萨克前,并没有征求图赫尔的同意

2月份,由于多特蒙德在主场与莱比锡一役中发生球迷暴力事件,球队被罚在接下来与沃尔夫斯堡比赛时关闭南区看台……多特蒙德还爆冷输给保级区球队达姆施塔特,图赫尔再一次抨击俱乐部的引援规划。格策因代谢紊乱于2月份宣告赛季报销;在3月份,由于糟糕的天气原因,多特蒙德与洛特体育(Lotte)的比赛被推迟进行。奥巴梅扬因为戴上耐克面具庆祝进球引发争议(注:彪马是多特蒙德的股东和赞助商),而他将转投其他球队的传闻也经常出现。

很快,图赫尔与多特蒙德管理层之间的不和见诸报端。某些媒体站在俱乐部的立场,也有媒体披露了一些被多特蒙德认为是由图赫尔的顾问奥拉夫-迈金(Olaf Meinking)泄露的秘密。有人认为迈金在幕后操盘,目的是让客户(图赫尔)看上去拥有比实际水平更高的执教能力。

“这些歪曲事实的说法是几个匿名人士散布的。”迈金说,“这很不道德。匿名谣言大范围传播,但跟我无关。作为图赫尔最亲密的知己,我也受到了某些人的攻击。”

4月11日欧冠四分之一决赛首回合前,多特蒙德大巴在开往赛场的路上遭遇了三次爆炸物袭击。总的来说球队相当幸运——只有球队后卫巴尔特拉因受伤被送往医院。在爆炸袭击事件后,多特蒙德与摩纳哥的比赛被推迟到了次日进行,多特蒙德CEO瓦茨克同意了欧足联对比赛时间的重新安排。

比赛必须继续,但图赫尔和多特蒙德的球员们不开心。图赫尔猛烈抨击欧足联的决定,并称对于比赛的延期安排,他只收到了短信通知,但这也意味着他对瓦茨克不满。多特蒙德球员感觉他们就像动物一样被对待。

多特蒙德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被摩纳哥淘汰。这可以理解,球员们很难专注于踢球——在次回合比赛前,多特蒙德球员不知缘由地坐在俱乐部大巴内等了20分钟,随后大巴才开始驶往赛场。

图赫尔曾凭借其强烈言论赢得了一些舆论,他在充满动荡的2017年继续这样做,但在多特蒙德,并非每个人都相信他。

“在最后几个月,图赫尔的沟通只为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自己免于遭殃。” 古鲁切斯基说。

在5月初,经过一系列事件后,瓦茨克指责图赫尔没有说出关于爆炸袭击事件余波的真相。瓦茨克首先证实他与图赫尔“意见不合”,然后他告诉《南德意志报》,他是通过打电话(而不仅仅是短信)通知了比赛延期的消息……简直就像小孩子之间的一场幼稚斗争。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有媒体开始洗白多特俱乐部高层,并将图赫尔描述成一个发表言论时不尊重事实的人。不过迈金说:“托马斯(图赫尔)在与人沟通时总是开放和光明正大,这是最重要的。”

多特蒙德和图赫尔原本计划通过谈话弥合分歧,但后来双方的沟通目的变成了协商出一种不会伤害俱乐部和教练声誉的分手方式。瓦茨克在5月份曾说夏季休赛期的谈话重点将是“战略、沟通,以及除了体育因素之外的信任”,图赫尔的顾问也重申他们“将以平等的立场进入预先宣布的谈判”——遗憾的是图赫尔在多特蒙德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以至于俱乐部管理层、球员和工作人员都反对他。

上周六,在多特蒙德击败法兰克福并夺得德国杯冠军后,图赫尔与一部分球员的裂痕再次暴露在公众面前。魏格尔因为脚踝受伤缺阵,但球队领袖之一沙欣却依旧未能进入比赛大名单。多特蒙德的正副队长施梅尔策和马尔科-罗伊斯都对沙欣没有进入大名单感到“震惊”,并且公开称他们完全支持队友。

在图赫尔与多特蒙德之间的关系中,所有信任已经被耗尽,谁都无法再回头。

对于每个夏季都会经历剧变的多特蒙德来说,今年夏天同样会充满各种不确定性。这家俱乐部的当务之急是寻找一位接替图赫尔的主教练,让球队远离场外混乱,并再一次在德甲和欧洲赛场展现竞争力。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甲各球队之间的关系如何:德甲球队关系图》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