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出的惨案——德甲惨案制造者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出的惨案,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历史上五大联赛中降级球队中得分最高的是哪一只?
- 2、足球史上有哪些经典比赛?
- 3、足球5大联赛 乃个国家联赛更好看 德甲怎么样 我比较喜欢
- 4、详说利物浦与曼联的厉史仇恨!
- 5、足球比赛中有哪些经典的场面?
- 6、为什么世界杯每个国家都要带 3 个门将参赛呢?
本文目录导航:
历史上五大联赛中降级球队中得分最高的是哪一只?
最佳答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界定一下,就是只以降级球队的比赛成绩而论,而不把那些因为打假球、财政问题或者其他原因受到处罚而降级,或者主动放弃参赛资格的球队包括在内。
另外,五大联赛没有哪一家始终维持同样数目的参赛球队,所以总轮次并不完全相同,故不能一概而论。
特别说明,我在这里不进行2分制与3分制的换算,因为统一按2分制或者3分制换算再来比较的话,涉及的球队太多,工作量太大。
我们先分别看看五大联赛各自的降级队得分情况,然后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一、德甲联赛
职业化的德甲联赛从1963-64赛季开始,至今为止,出现过3种情况:最初两个赛季有16支参赛队,总轮次30轮;1991-92赛季因为两德统一,吸收了东德两支球队进入德甲,参赛队达到20支,总轮次为38轮,但只此一个赛季;除上述3个赛季外,其余赛季德甲联赛均为18支参赛队,总轮次34轮。从1995-96赛季起实行3分制。
1. 30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23分,明斯特普鲁士(1963-64)
2. 38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31分,罗斯托克、斯图加特踢球者(1991-92)
3. 34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2分制时代29分、3分制时代38分
2分制时代以29分降级的球队有3支,分别是1968-69赛季的纽伦堡、1979-80赛季的柏林赫塔和1984-85赛季的比勒费尔德。
3分制时代以38分降级的球队只有一支,就是1997-98赛季的卡尔斯鲁厄。另外,1998-99赛季纽伦堡曾以37分降级,1995-96赛季的凯泽斯劳滕和1997-98赛季的科隆都曾以36分降级。
二、意甲联赛
职业化的意甲联赛从1929-30赛季开始,迄今为止,参赛队数量出现过4种不同情况:16支球队,总轮次30轮(1934-35至1942-43赛季、1967-68至1987-88赛季);18支参赛队,总轮次34轮(1929-30至1933-34赛季、1952-53至1966-67赛季、1988-89至2003-04赛季);20支参赛队,总轮次38轮(1946-47赛季、1948-49至1951-52赛季、2004-05赛季至今);21支参赛队,总轮次40轮(1947-48赛季)。从1994-95赛季起实行3分制。
1. 30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27分,诺瓦拉(1940-41)
2. 40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34分,萨勒尼塔纳(1947-48)
3. 34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2分制时代30分、3分制时代40分
4. 38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2分制时代32分、3分制时代42分
在34轮联赛的情况下,2分制时代里,1992-93赛季的布雷西亚和佛罗伦萨、1993-94赛季的皮亚琴察都以30分降过级;3分制时代里,拥有斯库赫拉维、范斯奇普等名将的热那亚(还有个日本人叫三浦知良)在1994-95赛季创造了40分降级的纪录,当时他们与帕多瓦同分,在附加赛上凭借斯库赫拉维的进球与帕多瓦战成1-1,但是点球大战4-5惜败。
38轮联赛的情况下,2分制时代里,卢切塞在1951-52赛季以32分降级;3分制时代,博洛尼亚在2004-05赛季拿到了42分,仍需与帕尔马进行保级附加赛,首回合博洛尼亚在客场1-0获胜,但回到主场后以0-2失利(上图),吉拉迪诺在上半场补时阶段的进球把帕尔马留在了意甲赛场。
三、法甲联赛
从1932-33赛季起至今,法甲联赛有过以下5种情况:20支参赛队分成两组,总轮次各为18轮(1932-33赛季);14支参赛队,总轮次26轮(1933-34赛季);16支参赛队,总轮次30轮(1934-35至1938-39赛季);18支参赛队,总轮次34轮(1945-46赛季、1947-48至1957-58赛季、1964-65赛季、1969-70赛季、1997-98至2001-02赛季);20支参赛队,总轮次38轮1946-47赛季、1958-59至1962-63赛季、1965-66至1967-68赛季、1970-71至1996-97赛季、2002-03至今)。1994-95赛季起实行3分制。
1. 18轮联赛的情况只有一个赛季,就是1932-33赛季,巴黎红星14分降级为最高分。
2. 26轮联赛同样也只有一个赛季,就是1933-34赛季,尼斯以17分降级为最高分。
3. 30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21分,昂蒂布(1938-39)
4. 34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2分制时代28分、3分制时代42分
5. 38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2分制时代41分、3分制时代44分
34轮联赛情况下,2分制时代里,雷恩和巴黎竞技在1952-53赛季均以28分降级;3分制时代里,南锡在1999-2000赛季拿到了42分,仍然不幸降级。
38轮联赛情况下,2分制时代里,南锡在1973-74赛季以41分降级;3分制时代里,摩纳哥在2010-11赛季拿到了44分,仍然未能逃脱降级的厄运(上图)。3分制本来就是为了鼓励球队进攻求胜,那个赛季的摩纳哥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他们整个赛季只输了12场,只比7支球队输球多,但摩纳哥的问题就在于平局太多(17场)、赢球太少(9场),他们只要多赢一场就能挤掉尼斯成功保级。
四、西甲联赛
从1929年至今,西甲联赛共出现过7种情况:10支参赛队,18轮(1929至1933-34赛季);12支参赛队,22轮(1934-35至1940-41赛季);14支参赛队,26轮(1941-42至1949-50赛季);16支参赛队,30轮(1950-51至1970-71赛季);18支参赛队,34轮(1971-72至1986-87赛季);20支参赛队,38轮(1987-88至1994-95赛季、1997-98赛季至今);22支参赛队,42轮(1995-96和1996-97赛季)。1995-96赛季起实行3分制。
1. 18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13分,欧罗巴(1930-31)
2. 22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16分,皇家贝蒂斯(1939-40)
3. 26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21分,阿尔科亚诺(1948-49)
4. 30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29分,马拉加(1950-51)
5. 34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31分,马拉加(1974-75)
6. 38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2分制时代31分、3分制时代44分
7. 42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45分(3分制)
1993-94赛季西甲有20支参赛队,最后两名直接降级,第17、18名则需与西乙第3、4名进行升降级附加赛,巴列卡诺以31分排名第17,附加赛对阵西乙第3名孔波斯特拉,主场1-1、客场0-0,当时总比分战平双方需要在中立场地重赛,巴列卡诺重赛中1-3告负,以38轮联赛2分制时代的最高分降入乙级。
有趣的是,击败巴列卡诺升入西甲的孔波斯特拉则创造了38轮联赛3分制时代的降级最高分,该队在1997-98赛季拿到了44分,排名第17位,与西乙第4名比利雷尔进行附加赛,客场0-0主场1-1,因为当时规定总比分战平的情况下比较客场进球,所以孔波斯特拉不幸降级。值得一提的是,那个赛季孔波斯特拉打进56球,攻击力高居西甲第6(20支球队),却没能在客场打进西乙球队哪怕一粒进球,也没能在主场比对手多进一球。
其实,38轮联赛2分制时代的降级最高分本该另有其主,而非巴列卡诺。1994-95赛季,阿尔瓦塞特以34分排在西甲第17名,在升降级附加赛上对阵西乙第4名萨拉曼卡。首回合,阿尔瓦塞特客场2-0取胜,6天后却在主场0-2失利。只能进入加时赛,结果阿尔瓦塞特被萨拉曼卡连进3球,总比分2-5惨败。
阿尔瓦塞特本该以34分降入乙级,然而塞尔塔和塞维利亚因为财政问题被取消了西甲参赛资格,阿尔瓦塞特和巴利亚多利德顶替他们的位置而幸运地避免了降级的命运。之后西班牙足协为“两塞”提供担保,“两塞”得以恢复西甲席位,于是西甲在1995-96赛季出现了22支球队参赛的情况,那个赛季也是西甲首次实行3分制。
22支参赛队的情况只存在了两个赛季,1995-96赛季重返西甲的巴列卡诺又成了倒霉蛋。当时的情况仍然是西甲最后两名直接降级,倒数第3、4名与西乙第3、4名进行升降级附加赛。1995-96赛季巴列卡诺44分排名西甲倒数第4位(第19名),只能与西乙第4名马洛卡进行附加赛,巴列卡诺客场0-1、主场2-0保级成功。然而在1996-97赛季,巴列卡诺以45分名列第18(上图),本来应该保级,但是因为西甲要恢复20支球队,所以那个赛季最后4名直接降级,倒数第5名也就是第18名需要与西乙第3名进行附加赛,结果巴列卡诺又与马洛卡狭路相逢。客场0-1、主场2-1,马洛卡凭借一粒客场进球把巴列卡诺踢到了乙级,而45分也成为西甲历史上降级队的最高分(不计轮次)。
五、英甲/英超联赛
1888-89赛季至1890-91赛季,英格兰顶级联赛有12支球队,总轮次为22轮;1891-92赛季参赛队增加到14支,联赛共进行26轮;1892-93赛季继续扩军,参赛队增加到16支,总轮次30轮;1898-99赛季,参赛队达到18支,共进行34轮;到了1905-06赛季,英格兰顶级联赛就达到了20支球队、总共38轮(1905-06至1914-15赛季、1988-89至1990-91赛季、1995-96赛季至今);英格兰顶级联赛也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22支球队参加,总轮次42轮(1919-20至1986-87赛季、1991-92至1994-95赛季);而在1987-88赛季,英格兰顶级联赛还出现过一次21支球队参赛的情况,总轮次40轮。1981-82赛季起实行3分制。
1. 22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10分,斯托克城(1889-90)
2. 26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11分,达尔文(1891-92)
3. 30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24分,诺兹郡(1892-93)
4. 34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30分,伯明翰(1901-02)
5. 38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2分制时代34分、3分制时代42分
6. 42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2分制时代38分、3分制时代49分
7. 40轮联赛降级队最高分——42分(3分制)
1908-09赛季曼城积34分与布拉德福德同分,但因为净胜球少而降级,这也是38轮联赛2分制时代的降级最高分;38轮联赛3分制时代降级最高分出现在1989-90赛季,谢菲尔德星期三高于倒数第二名13分竟然都无法保级(当时3队降级),只因比同分的卢顿队少两个净胜球而不幸降级。而在之后的1990-91赛季,卢顿队只用37分就成功保级了。
42轮联赛的情况下,1927-28赛季的托特纳姆热刺积分38分,是2分制时代降级队的最高分;3分制时代降级队的最高分为49分,1992-93赛季英超元年水晶宫曾以49分降级,不过更惨的是1984-85赛季的诺维奇,不但以49分降级,失去了在欧洲赛场亮相的机会——诺维奇1-0击败桑德兰夺得了联赛杯冠军(下图),获得了1985-86赛季欧洲联盟杯的参赛资格,却正逢欧洲足联因为海塞尔惨案而禁止英格兰球队参加欧洲三大杯,真可谓祝不单行。
1987-88赛季,英格兰顶级联赛出现了21支球队参赛、总轮次为40轮的情况,结果切尔西积42分名列倒数第4位(4队降级),且在与米德尔斯堡进行的升降附加赛上告负,从而降入乙级。
六、五大联赛降级最高分
一、30轮联赛
我们可以看到,五大联赛都有过总轮次为30轮的情况,且都为2分制时代,而西甲的马拉加在1950-51赛季以29分降级,成为五大联赛30轮情况下降级队的最高分。
二、34轮联赛
五大联赛同样都有过34轮联赛的情况,2分制时代五大联赛降级队最高分同样由马拉加制造(1974-75赛季,31分),3分制时代五大联赛降级队最高分出现在1999-2000赛季,南锡不幸以42分降级。
三、38轮联赛
五大联赛都有过38轮联赛的情况,2分制时代的最高降级分同样由南锡制造,该队在1973-74赛季以41分降级,于是在1974-1975赛季,后来的三届欧洲金球奖得主普拉蒂尼经历了他职业生涯中唯一的乙级赛季。法甲和西甲球队则共同创造了38轮联赛3分制的降级最高分:孔波斯特拉在1997-98赛季以44分降级,摩纳哥则在2010-11赛季追平了这一纪录。
足球史上有哪些经典比赛?
最佳答案在我的心目中,最为经典的一场足球比赛应该还是在2006年意 大 利 队和法 国 队为了争夺世 界 杯的 冠 军 赛。我之所以认为这场比赛是最为经典的一场比赛,是与这场比赛最终的结果既让我感到伤感,也让我感到高兴。这场比赛让我觉得伤感的原因,是齐达内最后一次代表法队打世 界 杯。在这场比赛的进行过程中,在齐达内的调 度 下,法队一度压着意队喘不过气,但是在比赛中出现了意外的一幕,意队的马特拉齐 激 怒了齐达内,最终齐达内用头顶了马特拉齐被红牌罚下。看着齐达内离场落寞的身影,我的内心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因为平心而论,这场比赛如果齐达内不离场的话,很有可能在常规比赛中,法队会战胜意队。但不管怎样,这场比赛我都认为是一场很经典的球赛,尽管时隔多年再回想这场比赛都会让我记忆犹新。还有这场比赛让我高兴的是因为我是一个意队的球迷,当年的意队中的内斯塔、因扎吉、托蒂、布冯等都是我特别喜爱的球星,对于意队能够最后进入 决 赛显然是让我特别高兴。我特别希望意队能够最终夺得世 界 杯的冠 军,最终的结果也是,意队在这场比赛中点球淘汰了法队,获得了该届 冠 军。我认为应该是86年世界杯,英格兰Vs阿根廷那一场!那场比赛不仅出现了世界杯上最卑鄙的进球(上帝之手),也出现了世界杯上最精彩的进球(连过五人)! 更重要的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球王也诞生了!这也许是世界杯历史上最错综复杂的一场比赛,场内场外都包含着足以令其成为经典的各类元素。1982年福克兰群岛之战(马岛战争)让比赛难免和政治挂钩,马拉多纳后来回忆说:“赛前采访我们当然说足球和政治无关,但我们脑子里想的都是复仇,为那些在马岛死去的阿根廷小伙子。”足球场上的战争取决于实力。英格兰拥有莱因克尔、霍德尔、布彻、希尔顿等知名球星,阿根廷则有马拉多纳。事实上在众多由马拉多纳决定胜负的比赛中,英阿之战是最经典的一场,虽然英格兰人在上半时拥有一些机会,但马拉多纳第30分钟擦柱而出的任意球预示着将要到来的风暴。第40分钟时,英格兰后卫布彻肘击了马拉多纳的脸部,他本指望以此激怒对手,但他面对的已经不是4年前的马拉多纳,阿根廷人爬了起来,开始了自己的复仇,和4年前不同,他没有再用脚去踢对方的小腹,而是用最令人惊叹的两种方式。下半时从第51到第54分钟,世界见证了一个伟大天才的复仇。在进攻中,马拉多纳直突对方禁区,英格兰后卫霍奇倒勾解围却踢向了自己的门前,没有人能够解释为什么马拉多纳还在奔跑,而且一直跑到了那里,这个1米68的矮个子高高跃起,抢在门将希尔顿之前用左手将球打进了球门。“我在赛后说那是上帝之手,但其实是迭戈的手,那种感觉就像是对英国人进行了痛快淋漓的劫掠!”马拉多纳后来在自传中回忆说,不惜一切向这个战争对手复仇,这是他当时心中的念头。3分钟后,阿兹台克体育场见证了一个神话的诞生,世界杯历史上最伟大的进球。马拉多纳在中圈后拿球,接连越过了里德、布彻、霍德尔、芬维克和门将希尔顿的防守,在被后卫铲倒之前,用左脚脚尖将球捅进了网窝!谈到这个进球,英格兰队主教练老罗布森说,“我们的队形保持的很好,没有错误,但对手是一个天才。”这4分钟也许是世界杯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4分钟,它完全属于马拉多纳的,英国人后来说,这4分钟甚至是球王一生的浓缩,魔鬼与天使、争议与天才,只有马拉多纳能在4分钟内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摧毁对手。第80分钟,巴恩斯的传中助攻莱因克尔破门,几分钟后,当英格兰的最佳射手准备用同一方式扳平比分时,奥拉尔蒂奇亚神奇的补位到门前,为阿根廷挡出了对手最后的子弹。2比1,都结束了,一场为了却恩怨而进行的比赛却带来了更多的恩怨纷争,马拉多纳击败了英格兰人,也成就了球王一生中最经典的一战。
足球5大联赛 乃个国家联赛更好看 德甲怎么样 我比较喜欢
最佳答案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FA Premier League),成立于1992年2月20日,前身是英格兰足球甲级联赛。在1985年海瑟尔惨案后,英国俱乐部球队被禁止参加国外比赛5年。所以英超联赛在成立初期水平相当低下,而球员以酗酒著称。比如当时效力于阿森纳的著名球员亚当斯和保罗·默森,都因为酗酒被送进疗养所多次。
在1996年举行欧洲杯前后,英超球队开始了技术化的改革,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长传冲吊打法。尤其是法国人温格入主阿森纳以后,带入了许多大陆派教练的打法,改变了英超传统的4-4-2平行站位,开始在中场实行菱形站位,并取得了成功。
英超的特点是攻防较快,双方都在高速运动下处理球。边后卫在阵地战防守时尽量靠近禁区,边路由中场球员协防。中后卫转身普遍较慢,但是头球很好。另外,英超的门将在扑地面球时,也是比较糟糕——这也是为什么英格兰外籍门将越来越吃香的原因。
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真正的繁荣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普拉蒂尼,马拉多纳以及荷兰三剑客为首的外籍球员迅速繁荣了意甲联赛。在90年代,意大利球队多次在欧洲三大杯(冠军杯,联盟杯和已取消的优胜者杯)上夺冠。并且在1992年,意大利球队甚至包揽了欧洲三大杯冠军,意大利人自豪的称自己的联赛为“小世界杯”。但是,随着禁药、假护照、裁判以及最近的电话门等事件的消极影响,意甲联赛很难再现当年的辉煌了。
意甲联赛的最大特点是:防守水平很高,而且凶狠。任何一个意甲后卫都秉承着球过人不过的坚定原则。在防守中,动作凶狠甚至粗野,是被看作勇士。所以马特拉齐这样的硬汉会入选国家队。另外要说明的是:意大利球队进攻并非不犀利,只是因为防守水平高。能够在意甲联赛获得最佳射手的前锋,在其它联赛也有非常高的进球率:比如维埃里(西甲最佳射手)、阿暮鲁索(德甲最甲射手)以及克雷斯波。
另外,意甲强队的战术素养很高。像现在流行的所谓4-3-2-1“圣诞树”阵型,4-2-3-1,和4-3-1-2等等为人所熟知的阵型都是从意甲发扬光大的。
西甲联赛的特点是技术细腻。无论是进攻或是防守球员都力求完美和优雅,很少有粗野的犯规。巴西人罗纳尔多在巴塞罗纳时曾经多次上演过五关斩六将,都是因为后卫防守不下黑脚。在意甲这种球早就被犯规。
西甲的后卫在防守意识上也是比较业余的。除了普约尔之类的少数球员,几乎没有称职的后卫。
法甲联赛是五大联赛中外援比例最高的球队。在05/06赛季中,法甲的外援比例达到55%,其中大部分是来自非洲的球员。事实上,齐达内、图拉姆、维埃拉这些世界杯功臣都是出生非洲的法国籍球员。
因为外援众多,所以法国年轻球员被迫到其它联赛谋生。法甲联赛的战术性和纪律性不强,但球员的个人能力比较高,比赛中经常有出人意料的个人表演,不过单打独斗比较多。
在里昂称霸之前,法甲联赛是实力最平均的联赛,整整10年没有球队可以卫冕成功,争冠军团数量众多,每个赛季都杀的刺刀见红。但是,在里昂称霸之后,这种现象有所好转。
德甲联赛是比较中庸的联赛,水平一般。最大的特点是一枝独秀,拜仁慕尼黑作为德甲老大,长期垄断冠军。即使偶尔有球队可以成功篡位也很难卫冕。而德甲联赛,也是使用亚洲球员比例比较高的联赛。像80年代效力于汉堡的日本人奥寺康彦以及效力于法兰克福的韩国人车范根,都在德甲联赛获得了相当高的荣誉(欧洲联盟杯冠军)。而我国的杨晨也是在德甲获得了成功。
从年龄结构上讲,德甲的本土球员越来越年轻,80后的球员越来越多。但是外援还是在相当数量的球队里占据主导地位。
德甲联赛最大的优点是:1、裁判水平高,争议少,尽管2006年初有霍伊泽事件,但是德国裁判这个群体依然被认为是同业中最敬业最优秀的群体之一;2、体育场漂亮,草皮质量好,由于今年的世界杯,德甲大多数球队都对自己的球场进行了翻新,有的球队还新建了体育场(安联体育场),比起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草皮,德甲的草皮给人带来的是视觉上的享受;3、转播水平高,每场德甲联赛都有20台机位,球场上甚至是观众席上的一些精彩的画面也会被捕捉到,在世界杯上,德国人的转播水平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详说利物浦与曼联的厉史仇恨!
最佳答案或许曼联和利物浦的中国球迷仇恨不算多深,但在英国本地,那简直是地狱级别的仇恨,其实,两座城市之间的仇恨早在俱乐部成立前的英国工业革命就种下了,19 世纪初,Manchester 已经快速发展为英国工业中心,城市里有许多制造工厂,而这些工厂需要的原材料却要从美国南部船运到英国,而到达英国的港口,恰恰就是 Liverpool,也就是说,原材料要到达 Manchester,必须经过相隔只有 35 英里的 Liverpool, 本来这一切都好好的,可是有一天,Liverpool 港口单方面向 Manchester 的进口商加大额入关税,造成了整个 Manchester 的不满,为了报复 Liverpool, Manchester 方面自己开挖了一条人造运河,这样原材料就可以不经过 Liverpool 港口直接到达 Manchester, 货船、运河现在仍然能在曼联和曼城的队徽中找到。
一直以来,Liverpool 人看不起 Manchester 人,嘲笑 Manchester 的人是靠以制造业为生的蓝领,而 Liverpool 人是以搞金融、船运业为生的白领,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There’s the Liverpool gentleman and the Manchester man". Manchester 的人则嘲笑 Liverpool 人为 "Scousers", 因为 Liverpool 人以前靠吃一种名叫 "scouse" 的煎牛肉为生。Scousers 在 Manchester 人口中说出来是贬义,但 Scouse 却成了 Liverpool 的中性代名词,英国有种难懂的方言叫 Scouse, 也就是 Liverpool 方言。(之前看 Rooney 一张 DVD 自传,Rooney 的话我听懂的不超过三句)如今的 Manchester 和 Liverpool 两座城市又在为争当“英国第二城”打响了战争……
曼联与 Liverpool F.C. 首次交锋是在 1895 年 10 月,当时 Liverpool 7 比 1 狂扫曼联,但在一个月的次回合,曼联回敬一个 5 比 2, 从此两个敌对城市的两支敌对球队你争我夺的好戏上演了。两家俱乐部的辉煌年代可以用年代来划分,20 世纪 50 60 年代是曼联的,而随后的 70 80 年代则全是 Liverpool 的了,90 年代至今,又是曼联的,70 80 年代的强盛 Liverpool 让他们至今在荣誉方面领先曼联,联赛冠军领先 1 个,欧冠领先 2 个,Liverpool 球迷宣称他们是英格兰历史上最佳俱乐部,面对曼联球迷,他们就伸出四个指头大叫 "We've Got FOUR!" (现在是五个指头,We've Got FIVE! 了),曼联球迷则宣称他们是英格兰的标志,面对 Liverpool 球迷,只需要伸出 10 个指头!在 Anfield 面对曼联,球场上的旗帜都是挑衅曼联的,很遗憾,Old Trafford 在若干年前禁旗了,如果不禁旗,各种挑衅旗帜是少不了的!
真正让两家成为死敌中的死敌,则是源于双方各自的悲剧,曼联的慕尼黑空难后,一些激进 Liverpool 球迷对惨案进行嘲笑,并编出了很多嘲笑惨案的歌曲在双方比赛时大场歌唱!80 年代,Liverpool 也发生了希斯堡惨案,不幸的是,一些报复心切的激进曼联球迷以牙还牙……
曼联与 Liverpool 的仇恨关系却和皇马-巴萨,国米-米兰不同,这两支球队之间不会直接交易球员,最近一次直接交易要追溯到 1964 年了,去年 Heinze 执意想去 Liverpool, 曼联打死不同意,从而造成了 FM2008 中曼联讨厌的人中多了个 Heinze .
其实双方球迷对对方俱乐部都是又恨又怕,英国有句话叫 "You hate who you fear". Liverpool 毕竟是最成功的俱乐部,曼联一直是追赶者的角色;而曼联在近 20 年全面力压 Liverpool, 现在 Liverpool 的主要球迷群体都是从小看着 Liverpool 被曼联压着长大的,-_-.
曼联与 Liverpool F.C. 恨就一个字,大曼彻斯特地区(兰开夏郡)与默希塞德郡,恨就一个字!
足球比赛中有哪些经典的场面?
最佳答案对足球比赛这种赛事种类广泛,包含元素多,众星云集的赛事,我想每个人对“最”经典的这个最字看法不同。如果你喜欢某一位球星,最经典的一定是他有高光表现的某场球;如果你喜欢足球的某种元素,比如逆转,那最经典的无疑是伊斯坦布尔奇迹这样的比赛(再次鞭尸米兰哥);而如果你喜欢一支球队,那最经典的一定是对那支球队意义深远的比赛。在足球史上可以被称为最经典的比赛太多太多了,其他的回答也说了不少。那我就根据个人情感,回顾下对我来说最经典的10年世界杯决赛。
10年的世界杯决赛,西班牙和荷兰在约翰内斯堡会师。荷兰队在范马尔维克的带领下,决赛前六战全胜,以横扫之势昂首晋级,这支队伍不再有以往的内讧,没有急躁,似乎就要创造荷兰足球的历史。而另一边,西班牙虽然首轮不敌瑞士,但随后的五场比赛也取得全胜佳绩,更何况他们具有强大的中场控制能力,老帅博斯克全面任用巴萨的中场战术,哈维、伊涅斯塔、布茨克斯、佩德罗再配上阿隆索,这支新科欧洲冠军用传控足球让所有的队伍都为之胆寒。
开场阶段由西班牙控制着场上的局面,第5分钟拉莫斯就制造出头球冲顶的机会,但被斯特克伦博赫封出,紧接着拉莫斯和比利亚又制造出机会但被化解。
范马尔维克在这场比赛中,采用了拼命跑动和高压逼抢造成干扰的战术,企图遏制西班牙人的传控。或许是考虑到韦伯宽松的判罚尺度,这种方式运用到比赛当中就显得有点脏了,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8分钟德容蹬在阿隆索胸口的这一名场面。
德容这一脚仅仅被黄牌警告,主裁判韦伯在赛后被不少人质疑
范马尔维克的实用足球还是取得了成效,荷兰队在之后的比赛中慢慢立足脚跟,斯内德和罗本也时常威胁着卡西掌管的大门,双方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你来我往,上半场以0-0结束。
下半场双方未做换人调整,依然是攻势不减。但后场防守出色,皮克,普约尔,拉莫斯等人有效地阻击了荷兰的反击;老将范布隆克霍斯特用其老到的经验掌管着荷兰队的防线。双方的门将也是高接抵挡力保城门不失,斯特克伦博赫延续着世界杯的高光表现,扑救和出击都及时果断,圣卡西更是表现神勇,扼杀了荷兰队夺冠的希望。
对,就是第62分钟那个可能让罗本遗憾一生的单刀不进
有点糊,求不喷
斯内德中场直传直塞西班牙身后,罗本高速插上形成单刀,禁区线附近打门,当所有人都以为荷兰就要取得领先的时候,圣卡西用他的腿把球挡了出去。
第83分钟,罗本再次突破形成单刀,但普约尔在身后的拉扯干扰影响了他的重心,球被卡西没收。两脚单刀,成就了卡西的伟大,也成为了罗本挥之不去的梦魇。
比赛来到了令人窒息的加时赛,最后时刻的每一脚射门都有可能绝杀比赛,这对防守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第109分钟,海廷加拉倒伊涅斯塔,拿到第二张黄宝石卡被罚下,荷兰人为自己的防守付出了代价,也让胜利的天平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倾斜。
116分钟,法布雷加斯一脚短距离斜塞找到伊涅斯塔,小白反越位成功后大力抽射,皮球直入球门,绝杀了比赛。
为什么世界杯每个国家都要带 3 个门将参赛呢?
最佳答案世界杯每个国家至少都要带3名门将,这才保险。万一门将两个全伤了,即使不是一场比赛伤两个,四五场比赛伤两个也够呛,有第三个要保险一些,能够防患于未然。三门不是要上去才有用,三门首先是二门正常发挥的保险,其次是对所有守门员的一种保护。 门将属于球场上的特殊工种有专门技术特点,其他位置的人就是字面意义上的门外汉。 其他位置,前锋中场后卫,任何位置凑合都能用,前锋长期改后卫,后卫长期改前锋都有很多成功案例,门将就几乎不存在这种先例。 所以如果只带两个门将,一旦主力门将受伤让二门上阵,就等于没有门将替补了。这时对面对二门狠一点,二门也担心一旦挂了球队就完了,自然也可能畏手畏脚。 二门再伤,找谁顶上都是一个门外汉,十几二十分钟也许还好,一场决定生死的比赛上个门外汉守门,说有信心谁会信? 换句话说,若只有两个门将,其实只要一门意外跪了,这队的防守基本就很难正常发挥了。 或者,门将不得不强行带伤上场,不谈防守质量,只谈在1个月的密集赛程中,很可能加重球员伤势影响其职业生涯,这显然不合理。 所以,三门制度是比较科学的。
主力门将,顾名思义大部分比赛都是主力门将踢,如果极端情况门将被罚下或者受伤就会需要替补门将登场,并在主力门将禁赛期担当主力门将,也就是所谓第二门将。另外比赛时门将被罚下如果还有换人名额,一般会用替补门将换下一名前锋,如果没有换人名额,只能找一名球员换上守门员球衣进行守门。第三门将是更极端情况,也就是第一、第二门将都无法比赛,只能派出第三门将守门,一般是无奈之举。 另外有些国家队会把一些绝活哥安排上比如14年荷兰队克鲁尔,在对阵哥斯达黎加最后时刻被换上用来扑点,最后荷兰果然晋级。 门将具有一定专业性,而后卫中场前锋没有太多界限,有些后卫还被评为带刀后卫;门将就不是了,门将的训练由守门教练训练,练习的内容也不太相同,而门将是球队防守的最后防线也是核心,所以要有3名门将。确实,三门被迫登场的概率是极低的。因为世界杯夺冠也只需要踢7场,7场比赛伤2个门将的概率着实不高。 FIFA最初也确实没有硬性规定,强制要求三门是2002年才有的。 做这种规定主要还是因为门将位置特殊,作为场上唯一能用手的球员,从平时的训练,到需要掌握的技术都完全不同。所以一旦出现伤病或者红牌,就只能对位换人。多一个三门就是一根保险丝,也许用途不大,但是可以给球队一个心理安慰。 至于说到底有没有球队被迫上三门,世界杯历史上确实不多。不过联赛里并不少,比如著名的切尔西VS雷丁,切尔西遭遇“灭门惨案”,首发门将切赫和二门库迪奇尼都被踢伤下场。由于没有换人名额,只能由特里客串门将。而之后的联赛就只能上三门了。 当然,这种一场比赛伤2个门将的情况是很罕见的,但是毕竟不能不考虑。现在FIFA为了提高世界杯的观赏性,半决赛都让黄牌清零,避免重要球员决赛缺席。那自然不可能不考虑门将的问题,多带一个,保证球队不会因为太奇怪的问题影响实力。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甲出的惨案——德甲惨案制造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74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