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三元九运时空划分法:三元九运速查表 三元九运速查表上元:一运坎(北方):一白星五行属水(1864年至1883年,一白星主事)当运。二运坤(西南):二黑星五行属土(1884年至1903年,...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正德甲戍年,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三元九运时空划分法:三元九运速查表

三元九运时空划分法:三元九运速查表

三元九运速查表

上元:

一运坎(北方):一白星五行属水(1864年至1883年,一白星主事)当运。

二运坤(西南):二黑星五行属土(1884年至1903年,二黑星主事)当运。

三运震(东方):三碧星五行属木(1904年至1923年,三碧星主事)当运。

中元:

四运巽(东南):四绿星五行属木(1924年至1943年,四绿星主事)当运。

五运(中宫):五黄星五行属土(1944年至1963年,五黄星主事)当运。

六运乾(西北):六白星五行属金(1964年至1983年,六白星主事)当运。

下元:

七运兑(西方):七赤星五行属金(1984年至2003年,七赤星主事)当运。

八运艮(东北):八白星五行属土(2004年至2023年,八但白星主事)当运。

九运离(南方):九紫星五行属火(2024年至2043年,九紫星主事)当运。

三元九运简表

三元九运,为三元风水所必知,故宜小心在意。现将三元九运详列,供诸君参考。

(古坟碑文所载立穴时间,多以年号为据,如:“乾隆六年夏月立”等,这就需要将年号转化为具体的时间,才能正确地定位立穴的元运)

上元自1504年弘治17年甲子至1563年嘉靖42年癸亥四绿

弘治在位:弘治1年1488戊申-1506丙寅18年

弘治17年1504甲子年上元一白

正德在位:正德1年1506丙寅至1522壬午17年

嘉靖在位:嘉靖1年1522至1567丁卯嘉靖46年

嘉靖3年1524甲申年上元二黑

嘉靖23年1544甲辰年上元三碧

中元自1564年嘉靖43年甲子至1623年天启3年癸亥五黄

嘉靖43年1564甲子年中元四绿

隆庆在位:隆庆1年1567丁卯年至1573癸酉年隆庆6年

万历在位:万历1年1573癸酉至1619己未万历47年

万历12年1584甲申年中元五黄

万历32年1604甲辰年中元六白

泰昌在位:1年1620庚申年

下元自1624年天启4年甲子年至1683清康熙3年六白

天启在位:天启1年1621辛酉年至1627丁卯年天启7年

天启4年1624甲子年下元七赤

崇祯在位:崇祯1年1628戊辰年至1644年甲申年崇祯17年

顺治1年1644甲申年下元八白

顺治在位:顺治1年1644年甲申年至1661辛丑年顺治18年

康熙3年1644甲辰年下元九紫

康熙在位:康熙1年1622壬寅年至1722壬寅年康熙61年

白马景区的景观遗址

白马景区内目前有两个景观,一个是白马洲,四面环水,有百亩大小。洲上有三国鲁肃的白马冢,有三国历史人文价值;2005年开发,目前,这里的洲头已经开发成了“花果洲”,光橘子园就占地50多亩。白马冢中的白马是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鲁肃的坐骑。

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面对曹操大军来袭,孙刘只有联合起来。鲁肃,是最积极的主联派,柴桑会盟后,他取得了孙权的同意,亲赴夏口与刘备联络。他骑上一匹白马,沿长江西奔。白马驮着主人跋山涉水,日夜兼程,铁打的马掌磨破了,肚子饿瘪了,依然奔波不歇。说是一日黄昏,鲁肃正策马奔驰,不料湖水挡住了去路,白马冲向湖中,陷进湖滩,再也不能动弹,直至倒下。鲁肃痛惜白马累死,遂将其厚葬于荒洲。后人为纪念这匹为联刘抗曹而累死的白马,便将此洲命名为白马洲。

原本这里有一个大墓的,可惜,文革期间被挖了。白马洲附近还有白马桥的遗址。

白马洲旁边是汤菱湖,水面面积5.081平方公里,汤菱湖是荒湖,湖面狭长,素面朝天,朴质无华。四外里荒草荆棘难行。

白马景区另一个是北洋桥。桥下之水直通东湖。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约公元1516年,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是武汉市区内现存最早的一座桥,是武汉市唯一尚存原貌的古石拱桥。该桥长12米,宽6.86米,桥的跨度为95米,桥身由红砂石砖砌成,引桥为青麻石踏坡。桥为单拱坡顶式,是一个典型的东方石拱桥。

北洋桥是武汉市唯一尚存原貌的石拱桥,与赵州桥结构相似,始建于唐代,历经战乱,屡毁屡建。现在人们看到的北洋桥,是明弘治甲子年(1504年)重新建造的,离现在整整500年。

近代保护北洋桥最惨烈的一次斗争发生在1938年。古稀老人陈大华、高天保回忆:有一天,一群日本兵开着一辆坦克企图从北洋桥上通过,当天上百村民拿着锄头、镰刀、棍棒守在桥头,与日本兵发生“火并”,两名日本兵被打死。次日遭到日本兵的疯狂报复,一名村民被枪杀,所有青壮年男女全部外逃,北洋桥却得以保存。

68岁的陈国永老人站在桥边讲述,“文革”期间破“四旧”,桥上石碑的碑檐被砸烂,石碑被推倒,村民心疼得直落泪。村民王树声和另外几位村民用“牛车”将最大的一块记录有“此桥兴自唐代……”的石碑运到一地沟边,假装当“跳板”使用。石碑逃过灭顶之灾。

据悉,北洋桥村规划以古桥为中心,建一条“仿明清一条街”,使这一文物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明朝那些事儿 大事年表

1368 洪武 太祖(朱元璋,1328-1398)即位 ,同年灭元

1369 倭寇侵山东沿岸,倭寇之忧起

1370 定科举法

1370 施耐庵(1296-1370)逝,著有《水浒传》

1380 胡惟庸( -1380)入狱,废止宰相

1373 颁布大明律

1381 行里甲制

1384 甲子年

1384 再定科举取士制

1385 画家王蒙(1308-1385)逝

1385 徐达(1332-1385)逝

1387 《鱼鳞图册》问世

1398 惠帝(朱允炆,1377-1402)

1399 建文

1400 罗贯中(1330-1400)逝,著有《三国志演义》

1402 成祖(朱棣,1360-1424)

1402 方孝儒( -1402)被杀

1403 永乐

1405 郑和(1371-1435)七次下西洋( 1405-1433)始

1407 《永乐大典》问世

1420 北京设东厂

1421 迁都北京

1424 仁宗(朱高炽,1378-1425)

1425 洪熙

1425 宣宗(朱瞻基,1399-1435)

1426 宣德

1435 英宗(朱祁镇,1427-1464)

1435 宦官专政开始

1436 正统

1444 甲子年

1449 土木堡之变,英宗(1427-1464)被瓦剌军也先( -1454)俘

1449 景帝(朱祁钰,1428-1457)

1449 瓦剌军也先( -1454)攻北京

1450 景泰

1457 天顺 英宗(朱祁镇,1427-1464)

1462 画家戴进(1389-1462)逝

1464 宪宗(朱见深,1447-1487)

1465 成化

1487 孝宗(朱佑樘,1470-1505)

1488 弘治

1502 《大明会典》问世

1504 甲子年

1505 武宗(朱厚照,1491-1521)

1506 正德

1506 王阳明(1472-1529)贬贵州

1509 画家沈周(1427-1509)逝

1510 宦官刘瑾( -1510)逝

1521 世宗(朱厚熜,1507-1566)

1522 嘉靖

1550 瓦剌军围北京

1552 画家仇英( -1552)逝

1559 杨慎(1488-1559)逝

1559 文征明(1470-1559)逝

1562 严嵩遭罢免

1557 葡萄牙获澳门居住权

1563 俞大猷(1504-1580),戚继光(1528-1587)于福建破倭寇

1564 甲子年

1566 穆宗(朱载《后工》,1537-1572)

1566 海瑞(1514-1587)非难世宗(1507-1566)入狱

1566 葡萄牙人建设澳门

1567 隆庆

1570 缔约承认蒙古对西藏宗主权

1570 李攀龙(1514-1557)逝

1572 神宗(朱翊钧,1563-1620)

1572 张居正(1525-1582)为首辅,高拱(1512-1578)遭罢免

1573 万历

1578 李时珍(1518-1593)著《本草纲目》(Great Pharmacopoeia)问世

1580 张居正(1525-1582)丈量田亩

1582 吴承恩(1510-1582)逝,著有《西游记》

1583 申时行(1535-1614)任首辅

1584 耿定理(1534-1584)逝

1590 王世贞(1526-1590)逝

1592 日本丰臣秀吉(1536-1598)出兵朝鲜

1593 文人徐渭(1521-1593)逝

1596 耿定向(1524-1596)逝

1596 日本第二次出兵朝鲜

1601 意大利耶稣教会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到北京

1602 李贽(李卓吾,1527-1602)狱中自杀

1604 顾宪成(1550-1612)重建东林书院

1606 袁黄(袁了凡,1533-1606)逝,著有《了凡四训》

1610 袁宏道(1568-1610)逝

1615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定八旗制

1616 汤显祖(1550-1616)逝

1620 光宗(朱常洛,1582-1620)

1620 泰昌 熹宗(朱由校,1605-1627)

1620 官宦之争起

1621 天启

1623 魏忠贤(1568-1627)为东厂长官

1627 思宗(朱由检,1611-1644)

1628 崇祯 西北大饥荒,李自成(1605-1645)乱起

1630 袁崇焕( -1630)遭磔刑

1636 董其昌(1555-1636)逝

1637 宋应星(1587-1666)著《天工开物》

1642 洪承畴降清

1644 李自成(1605-1645)陷北京,明朝灭亡

南明(1644-1662)

1644 吴三桂(1612-1678)降清

1644 弘光 安宗(朱由嵩, -1646)福王即位南京

1645 隆武 绍宗(朱聿键,1602-1646)唐王即位福州

1646 绍武注1 唐王(朱聿𨮁, -1647)即位于广州

1646 永历 桂王(朱由榔,1623-1662)即位肇庆

1650 郑成功(1624-1662)以金门、厦门为据点抗清

1658 郑成功(1624-1662)封延平郡王

1659 桂王(1623-1662)逃缅甸

1661 郑成功(1624-1662)攻台湾,驱荷兰人

1662 吴三桂(1612-1678)杀桂王(1623-1662)

中国历代皇帝里哪个皇帝的年号最多

明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元年 公元 1628年 戊辰年 明熹宗朱由校 天启元年 公元 1621年 辛酉年 明光宗朱常洛 泰昌元年 公元 1620年 庚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元年 公元 1573年 癸酉年 明穆宗朱载垕 隆庆元年 公元 1567年 丁卯年 明世宗朱厚熜 嘉靖元年 公元 1522年 壬午年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元年 公元 1506年 丙寅年 明孝宗朱佑樘 弘治元年 公元 1488年 戊申年 明宪宗朱见深 成化元年 公元 1466年 丙戌年 明英宗朱祁镇 天顺元年 公元 1457年 丁丑年 明代宗朱祁钰 景泰元年 公元 1450年 庚午年 明英宗朱祁镇 正统元年 公元 1436年 丙辰年 明宣宗朱瞻基 宣德元年 公元 1426年 丙午年 明仁宗朱高炽 洪熙元年 公元 1425年 乙巳年 明成祖朱棣 永乐元年 公元 1403年 癸未年 明太祖朱元璋 洪武元年 公元 1368年 戊申年 明惠帝朱允炆 建文元年 公元 1340年 庚辰年 南宋、金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宋卫王赵昺 祥兴元年 公元 1278年 戊寅年 宋端宗赵昰 景炎元年 公元 1276年 丙子年 宋恭宗赵显 德佑元年 公元 1275年 乙亥年 宋度宗赵禥 咸淳元年 公元 1265年 乙丑年 宋理宗赵昀 景定元年 公元 1260年 庚申年 宋理宗赵昀 开庆元年 公元 1259年 己未年 宋理宗赵昀 宝佑元年 公元 1253年 癸丑年 宋理宗赵昀 淳佑元年 公元 1241年 辛丑年 宋理宗赵昀 嘉熙元年 公元 1237年 丁酉年 宋理宗赵昀 端平元年 公元 1234年 甲午年 宋理宗赵昀 绍定元年 公元 1228年 戊子年 宋理宗赵昀 宝庆元年 公元 1225年 乙酉年 宋宁宗赵扩 嘉定元年 公元 1208年 戊辰年 宋宁宗赵扩 开禧元年 公元 1205年 乙丑年 宋宁宗赵扩 嘉泰元年 公元 1201年 辛酉年 宋宁宗赵扩 庆元元年 公元 1195年 乙卯年 宋光宗赵淳 绍熙元年 公元 1190年 庚戌年 宋孝宗赵昚 淳熙元年 公元 1174年 甲午年 宋孝宗赵昚 乾道元年 公元 1165年 乙酉年 宋孝宗赵昚 隆兴元年 公元 1163年 癸未年 宋高宗赵构 绍兴元年 公元 1131年 辛亥年 宋高宗赵构 建炎元年 公元 1127年 丁未年 北宋、辽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宋钦宗赵桓 靖康元年 公元 1126年 丙午年 宋徽宗赵佶 宣和元年 公元 1119年 己亥年 宋徽宗赵佶 重和元年 公元 1118年 戊戌年 宋徽宗赵佶 政和元年 公元 1111年 辛卯年 宋徽宗赵佶 大观元年 公元 1107年 丁亥年 宋徽宗赵佶 崇宁元年 公元 1102年 壬午年 宋徽宗赵佶 建中靖国元年 公元 1101年 辛巳年 宋哲宗赵煦 元符元年 公元 1098年 戊寅年 宋哲宗赵煦 绍圣元年 公元 1094年 甲戌年 宋哲宗赵煦 元佑元年 公元 1086年 丙寅年 宋神宗赵顼 元丰元年 公元 1078年 戊午年 宋神宗赵顼 熙宁元年 公元 1068年 戊申年 宋英宗赵曙 治平元年 公元 1064年 甲辰年 宋仁宗赵祯 嘉佑元年 公元 1056年 丙申年 宋仁宗赵祯 至和元年 公元 1054年 甲午年 宋仁宗赵祯 皇佑元年 公元 1049年 己丑年 宋仁宗赵祯 庆历元年 公元 1041年 辛巳年 宋仁宗赵祯 康定元年 公元 1040年 庚辰年 宋仁宗赵祯 宝元元年 公元 1038年 戊寅年 宋仁宗赵祯 景佑元年 公元 1034年 甲戌年 宋仁宗赵祯 明道元年 公元 1032年 壬申年 宋仁宗赵祯 天圣元年 公元 1023年 癸亥年 宋真宗赵恒 乾兴元年 公元 1022年 壬戌年 宋真宗赵恒 天禧元年 公元 1017年 丁巳年 宋真宗赵恒 大中详符元年 公元 1008年 戊申年 宋真宗赵恒 景德元年 公元 1004年 甲辰年 宋真宗赵恒 咸平元年 公元 998年 戊戌年 宋太宗赵炅 至道元年 公元 995年 乙未年 宋太宗赵炅 淳化元年 公元 990年 庚寅年 宋太宗赵炅 端拱元年 公元 988年 戊子年 宋太宗赵炅 雍熙元年 公元 984年 甲申年 宋太宗赵炅 太平兴国元年 公元 976年 丙子年 宋太祖赵匡胤 开宝元年 公元 968年 戊辰年 宋太祖赵匡胤 乾德元年 公元 963年 癸亥年 宋太祖赵匡胤 建隆元年 公元 960年 庚申年 唐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唐哀帝李祝 天佑元年元年 公元 904年 甲子年 唐昭宗李晔 天复元年 公元 901年 辛酉年 唐昭宗李晔 光化元年 公元 898年 戊午年 唐昭宗李晔 乾宁元年 公元 894年 甲寅年 唐昭宗李晔 大顺元年 公元 890年 庚戌年 唐昭宗李晔 龙纪元年 公元 889年 己酉年 唐僖宗李儇 文德元年 公元 888年 戊申年 唐僖宗李儇 光启元年 公元 885年 乙巳年 唐僖宗李儇 中和元年 公元 881年 辛丑年 唐僖宗李儇 广明元年 公元 880年 庚子年 唐僖宗李儇 乾符元年 公元 874年 甲午年 唐懿宗李漼 咸通元年 公元 860年 庚辰年 唐懿宗李凗 大中十四年 公元 860年 庚辰年 唐宣宗李忱 大中元年 公元 847年 丁卯年 唐武宗李炎 会昌元年 公元 841年 辛酉年 唐文宗李昂 开成元年 公元 836年 丙辰年 唐敬宗李湛 宝历元年 公元 825年 乙巳年 唐穆宗李恒 长庆元年 公元 821年 辛丑年 唐宪宗李纯 元和元年 公元 806年 丙戌年 唐顺宗李诵 永贞元年 公元 805年 乙酉年 唐德宗李适 贞元元年 公元 785年 乙丑年 唐德宗李适 兴元元年 公元 784年 甲子年 唐德宗李适 建中元年 公元 780年 庚申年 唐代宗李豫 大历元年 公元 766年 丙午年 唐代宗李豫 永泰元年 公元 765年 乙巳年 唐代宗李豫 广德元年 公元 763年 癸卯年 唐代宗李豫 宝应元年 公元 762年 壬寅年 唐肃宗李亨 上元元年 公元 760年 庚子年 唐肃宗李亨 乾元元年 公元 758年 戊戌年 唐肃宗李亨 至德元年 公元 756年 丙申年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元年 公元 713年 癸丑年 唐玄宗李隆基 先天元年 公元 712年 壬子年 唐睿宗李旦 延和元年 公元 712年 壬子年 唐睿宗李旦 太极元年 公元 712年 壬子年 唐睿宗李旦 景云元年 公元 710年 庚戌年 唐殤帝李重茂 唐隆元年 公元 710年 庚戌年 唐中宗李显 景龙元年 公元 707年 丁未年 唐中宗李显 神龙元年 公元 705年 乙巳年 周武则天 长安元年 公元 701年 辛丑年 周武则天 大足元年 公元 701年 辛丑年 周武则天 久视元年 公元 700年 庚子年 周武则天 圣历元年 公元 698年 戊戌年 周武则天 神功元年 公元 697年 丁酉年 周武则天 万岁通天元年 公元 696年 丙申年 周武则天 万岁登封元年 公元 696年 丙申年 周武则天 天册万岁元年 公元 695年 乙未年 周武则天 证圣元年 公元 695年 乙未年 周武则天 延载元年 公元 694年 甲午年 周武则天 长寿元年 公元 692年 壬辰年 周武则天 如意元年 公元 692年 壬辰年 周武则天 天授元年 公元 690年 庚寅年 唐武则天 载初元年 公元 689年 己丑年 唐武则天 永昌元年 公元 689年 己丑年 唐武则天 垂拱元年 公元 685年 乙酉年 唐武则天 光宅元年 公元 684年 甲申年 唐睿宗李旦 文明元年 公元 684年 甲申年 唐中宗李显 嗣圣元年 公元 684年 甲申年 唐高宗李治 弘道元年 公元 683年 癸未年 唐高宗李治 永淳元年 公元 682年 壬午年 唐高宗李治 开耀元年 公元 681年 辛巳年 唐高宗李治 调露元年 公元 679年 己卯年 唐高宗李治 仪凤元年 公元 676年 丙子年 唐高宗李治 咸亨元年 公元 670年 庚午年 唐高宗李治 总章元年 公元 668年 戊辰年 唐高宗李治 乾封元年 公元 666年 丙寅年 唐高宗李治 麟德元年 公元 664年 甲子年 唐高宗李治 龙朔元年 公元 661年 辛酉年 唐高宗李治 显庆元年 公元 656年 丙辰年 唐高宗李治 永徽元年 公元 650年 庚戌年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元年 公元 626年 丙戌年 唐高祖李渊 武德元年 公元 618年 戊寅年 东汉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汉献帝刘协 延康元年 公元 220年 庚子年 汉献帝刘协 建安元年 公元 196年 丙子年 汉献帝刘协 兴平元年 公元 194年 甲戌年 汉献帝刘协 初平元年 公元 190年 庚午年 汉献帝刘协 永汉元年 公元 189年 己巳年 汉少帝刘辩 昭宁元年 公元 189年 己巳年 汉少帝刘辩 光熹元年 公元 189年 己巳年 汉灵帝刘宏 熹平元年 公元 172年 壬子年 汉灵帝刘宏 建宁元年 公元 168年 戊申年 汉恒帝刘志 永康元年 公元 167年 丁未年 汉恒帝刘志 延熹元年 公元 158年 戊戌年 汉恒帝刘志 永寿元年 公元 155年 乙未年 汉恒帝刘志 永兴元年 公元 153年 癸巳年 汉恒帝刘志 元嘉元年 公元 151年 辛卯年 汉恒帝刘志 和平元年 公元 150年 庚寅年 汉恒帝刘志 建和元年 公元 147年 丁亥年 汉质帝刘缵 本初元年 公元 146年 丙戌年 汉冲帝刘炳 永憙元年 公元 145年 乙酉年 汉顺帝刘保 建康元年 公元 144年 甲申年 汉顺帝刘保 汉安元年 公元 142年 壬午年 汉顺帝刘保 永和元年 公元 136年 丙子年 汉顺帝刘保 阳嘉元年 公元 132年 壬申年 汉顺帝刘保 永建元年 公元 126年 丙寅年 汉安帝刘祜 延光元年 公元 122年 壬戌年 汉安帝刘祜 建光元年 公元 121年 辛酉年 汉安帝刘祜 永宁元年 公元 120年 庚申年 汉安帝刘祜 元初元年 公元 114年 甲寅年 汉安帝刘祜 永初元年 公元 107年 丁未年 汉殇帝刘隆 延平元年 公元 106年 丙午年 汉和帝刘肇 元兴元年 公元 105年 乙巳年 汉和帝刘肇 永元元年 公元 89年 己丑年 汉章帝刘炟 章和元年 公元 87年 丁亥年 汉章帝刘炟 元和元年 公元 84年 甲申年 汉章帝刘炟 建初元年 公元 76年 丙子年 汉明帝刘庄 永平元年 公元 58年 戊午年 汉光武帝刘秀 建武中元元年 公元 56年 丙辰年 汉光武帝刘秀 建武元年 公元 25年 乙酉年 西汉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东盆子 建世元年 公元 25年 乙酉年 成家公孙述 龙兴元年 公元 25年 乙酉年 汉孺子婴 初始元年 公元 8年 戊辰年 汉孺子婴 居摄元年 公元 6年 丙寅年 汉哀帝刘欣 元寿元年 公元 前2年 己未年 汉哀帝刘欣 建平元年 公元 前4年 丁巳年 汉哀帝刘欣 太初元将元年 公元 前5年 丙辰年 汉哀帝刘欣 建平元年 公元 前6年 乙卯年 汉成帝刘骜 绥和元年 公元 前8年 癸丑年 汉成帝刘骜 元延元年 公元 前12年 己酉年 汉成帝刘骜 永始元年 公元 前16年 乙巳年 汉成帝刘骜 鸿嘉元年 公元 前20年 辛丑年 汉成帝刘骜 阳朔元年 公元 前24年 丁酉年 汉成帝刘骜 河平元年 公元 前28年 癸巳年 汉成帝刘骜 建始元年 公元 前32年 己丑年 汉宣帝刘询 黄龙元年 公元 前49年 壬申年 汉宣帝刘询 甘露元年 公元 前53年 戊辰年 汉宣帝刘询 五凤元年 公元 前57年 甲子年 汉宣帝刘询 神爵元年 公元 前61年 庚申年 汉宣帝刘询 元康元年 公元 前65年 丙辰年 汉宣帝刘询 地节元年 公元 前69年 壬子年 汉宣帝刘询 本始元年 公元 前73年 戊申年 汉昭帝刘弗陵 元平元年 公元 前74年 丁未年 汉昭帝刘弗陵 元凤元年 公元 前80年 辛丑年 汉昭帝刘弗陵 始元元年 公元 前86年 乙未年 汉武帝刘彻 后元元年 公元 前88年 癸巳年 汉武帝刘彻 征和元年 公元 前92年 己丑年 汉武帝刘彻 太始元年 公元 前96年 乙酉年 汉武帝刘彻 天汉元年 公元 前100年 辛巳年 汉武帝刘彻 太初元年 公元 前104年 丁丑年 汉武帝刘彻 元封元年 公元 前110年 辛未年 汉武帝刘彻 元鼎元年 公元 前116年 乙丑年 汉武帝刘彻 元狩元年 公元 前122年 己未年 汉武帝刘彻 元朔元年 公元 前128年 癸丑年 汉武帝刘彻 元光元年 公元 前134年 丁未年 汉武帝刘彻 建元元年 公元 前140年 辛丑年 汉景帝刘启 后元元年 公元 前143年 戊戌年 汉景帝刘启 中元元年 公元 前149年 壬辰年 汉景帝刘启 前元元年 公元 前156年 乙酉年 汉文帝刘恒 后元元年 公元 前163年 戊寅年 汉文帝刘恒 前元元年 公元 前179年 壬戌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正德甲戍年〉正德甲子年》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