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德甲为什么不舍得花钱?答估计你是个小球迷!下面引用一篇文章,德国和意大利 西班牙真的不一样德意志第一帝国:拜仁兴德国强三大杯称雄上世纪的70年代,堪称德国足球的第一个...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球队损失多少钱了一场,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德甲为什么不舍得花钱?

德甲为什么不舍得花钱?

估计你是个小球迷!下面引用一篇文章,德国和意大利 西班牙真的不一样

德意志第一帝国:拜仁兴德国强三大杯称雄

上世纪的70年代,堪称德国足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德国人横扫世界足坛,成为无敌的存在。在俱乐部层面,德国国家队成为了最具有统治力的力量。在当时的欧洲冠军杯上,德甲巨人拜仁慕尼黑在1974年到1976年夺得了欧冠三连冠,风头一时无二。而在1975年,门兴夺得了欧洲联盟杯。在1978-1979赛季德甲球队门兴、杜伊斯堡、柏林赫塔占据了联盟杯四强的三个席位,最终门兴夺冠。而在1979-1980赛季德甲球队拜仁、法兰克福、门兴、斯图加特包揽了联盟杯四强的席位,最后法兰克福夺冠。

而在国家队层面,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队也是无比强劲。在1972年的比利时欧洲杯上,德国队派出了被称作是“史上最强”的国家队阵容,带领拜仁横扫欧洲的足球皇帝贝肯鲍尔领衔,辅以布莱特纳、赫内斯、海因克斯、内策尔、盖德-穆勒等超级球星的西德队轻松夺冠,其他的参赛球队在西德队面前都像是配角一般。而凭借这一套超豪华阵容,西德队也夺得了1974年德国世界杯的冠军,成为当时世界足坛当之无愧的第一强队。而在70年代的金球奖评选中,德国人也占了四席。两夺金球的基冈当时也在德甲的汉堡效力。

德意志第二帝国:连续三进世界杯决赛90称王

上世纪的90年代,则是德国足球的第二个黄金年代,在这个时期,德国足球可以说是走向了最后的巅峰。在俱乐部层面,拜仁和多特蒙德各夺一次欧冠奖杯。1997年的欧冠决赛,面对强大的尤文图斯,多特蒙德奇迹般的取胜,夺得了队史上的第一个欧冠奖杯。而在2001年的欧冠决赛中,拜仁点球大战击败瓦伦西亚,球队在经历了99年欧冠决赛的遗憾失利后终于夺得改制以来的第一个欧冠奖杯。

国家队层面,上世纪的90年代则是德国国家队最近一次的辉煌时期。德国队在1982、1986年的世界杯上都闯入了决赛,但屈居亚军。在1990年的世界杯上,曾经作为球员夺得冠军的“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以国米的“三驾马车”为骨架,打造了战无不胜的德国铁军,球队最终战胜了拥有马拉多纳的阿根廷队夺得冠军,这也是德国队最近一次的世界杯冠军。而在1996年的欧洲杯上,德国人战胜了东道主英格兰挺进决赛,球队最终战胜捷克队捧杯。当时强大的德国队让英格兰传奇射手莱因克尔都只能感慨,足球是德国人必胜的游戏。

德意志第三帝国:12年第一冠只待德国队破冰

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最后辉煌后,德国足球陷入了近10年的低谷期。俱乐部层面,德国球队在2001年的拜仁夺冠后,已经连续10多年没有碰到过欧冠的奖杯,德甲联赛一度滑落到欧洲第五联赛。但随着德国足协加大投入,德甲联赛很快重新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赛季的欧冠赛场,德甲的拜仁和多特蒙德顺利会师决赛,已经为德甲锁定了一座欧冠奖杯。这次德甲球队会师决赛,也被称作是德国足球崛起的一个信号。

德甲联赛和球队的崛起,却无法掩盖德国国家队在荣誉上的缺失。虽然德国国家队从2006年的本土世界杯后开始了强势的发展,拥有出色身体的德国人也踢起了技术足球,这让球队在大赛中都够取得稳定的好成绩。但德国国家队在大赛中永远差一步,球队就是无法夺得冠军,这可以说是德国人永远的痛。现在拜仁和多特蒙德已经进入欧冠决赛,拥有14名德国国脚两支球队几乎可以代表德国国家队,勒夫也表示这对国家队发展有益。明年就是世界杯年,只要德国队夺冠,那么德意志第三帝国将正式确立。【详细】

贝肯鲍尔率队友打造了德国足球第一帝国

德国队1996年欧洲杯夺冠是德国足球第二帝国的最后辉煌

本赛季拜仁和多特会师欧冠决赛标志着德国第三帝国的崛起

欧洲第一经济体造全欧最健康联赛

在全世界都处于经济低迷期,欧洲更是全面陷入欧债危机的大环境下,德国人却是受到影响最小的。严谨的德国人以最为科学的方式进行发展,现在是欧洲第一经济体,在整个欧洲是最大的“债主”。受到整个文化的影响,德国球队的发展也是以稳为主,很少贷款花钱。而且在俱乐部的收入方面,德甲球队也是信奉“细水长流”。在球票的价格方面,德甲的季票价格往往和英超的单场比赛价格相当。正是凭借这样的方式,德甲球队培养了一批死忠球迷,无论何时,低价进场看球的球迷总愿意为俱乐部的其他产品买单。

得益于严格的财政制度,德甲球队几乎不可能巨额亏损,亏本达到一定数额的德甲球队根本不可能继续参加德甲联赛。健康运营的德甲联赛,一直被当做是欧洲俱乐部的模范。德甲目前的两强:拜仁慕尼黑和多特蒙德,每个赛季都在减少银行的贷款额,拜仁主席赫内斯更是放出豪言,在拜仁还清贷款后,每个赛季多2000万欧元买人。多特蒙德更是接连打破财收纪录,正在逐渐复制拜仁的成功道路。而本赛季在欧冠赛场上两队的收入都已经超过了6000万欧元,下赛季补强阵容的拜仁和多特更加值得期待。

德足协十年青训计划掀起青春风暴

德甲联赛俨然已经成为了年轻球员成才的热土,这一切都得益于德国足协在国家队接连经历失败后加大了对青训系统的投入。除了各职业球队的青训投入外,每年德国足协都要投入上千万欧元进行全国性的青少年足球培养,优秀球员则有望进入职业球队的梯队。各支职业球队的梯队球探,也利用德国足协分布在各地的青训系统,挖掘有潜力的新人并进行培养,发展壮大本队的青训力量。而且由于德甲球队对于引援普遍兴趣较低,因此年轻球员也得到了更多的出场机会,德甲球队的平均年龄也在不断降低。

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德国新星“妖人”层出不穷,就得益于这样的青训体系发展。而随着本土小将的成名,加上俱乐部的大力培养,德甲球队正在逐渐培养属于自己的球星。拜仁有穆勒、克罗斯、巴德施图贝尔,勒沃库森有许尔勒。萨姆、沃尔沙伊德,多特有罗伊斯、格策、施梅尔策、本德、胡梅尔斯,沙尔克有德拉克斯勒、赫韦德斯。每支球队都有国脚级的青年才俊,假以时日,这批年轻人都将成为世界足坛的大球星。而随着他们的成才,德甲球队也将更具竞争力。

战术革新大力引援双管齐下获成效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德甲球队都是一些较为保守的球队,很少看到德甲球队大手笔引援。就算是德甲巨人拜仁,3000万欧元的引援都是屈指可数,这和最近几年疯狂买人的欧洲豪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随着德甲球队财政的健康发展,以及球队对荣誉的更大追求,德甲球队已经开始逐渐加大投入。以现在欧洲足坛转会市场的头号中心拜仁为例,去年夏天4000万引进马丁内斯体现了拜仁的决心。贝尔、苏亚雷斯、鲁尼等人都纷纷表态愿意加盟拜仁,而内马尔也被传是拜仁的引援对象。

除了在引援方面转变思路外,德国球队的战术革新也是取得佳绩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赛季的欧冠联赛,多特蒙德的“疯跑流”战术就让皇马和曼城等欧洲强队难以适应,尤其是皇马,不仅小组赛无法适应,在欧冠半决赛穆里尼奥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应对,最终只能被多特蒙德淘汰。而拜仁的战术思路则更具有针对性,球队在现在欧洲领先的控球战术的基础上,增加了边中结合的打法,并且更好的利用了德国球员的身体素质,这一点在对尤文和巴萨的比赛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详细】

健康的财政为德国足球的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猪和格策都是德国足球十年青训的佼佼者

罗本和里贝里登陆德甲是联赛影响力提升的一大标志

德甲缺巨星难比肩英西,英超语言文化仍强势

德甲联赛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只是拜仁独大的联赛,究其原因,主要是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绝大部分的德甲联赛球星都在拜仁效力,其他球队很少有世界级的球星。上世纪70年代拜仁和门兴的梦幻阵容对决,现在已没有机会看到。在目前的德甲联赛中,世界级球星基本都在拜仁效力,多特蒙德也仅仅是一支“青年军”而已。除了拜仁和多特蒙德,就算是沙尔克、勒沃库森这些杀入欧冠联赛的球队,阵中都没有世界级的球星。而且德甲联赛自从萨默尔得到金球奖后一直没有出过足球先生,这一点和拿先生拿到手软的西甲联赛尚有差距。

对于德甲联赛的发展来说,语言和文化也是一大障碍。经过多年的职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营,英超的手段和巨大影响力早已远远抛开德甲联赛。天价转播费、加上小报八卦不断的报道,英超联赛的场内场外都是话题。而且英超联赛使用的语言是世界通用的英语,这对比德语来说也是一大优势。不仅对于球迷来说更加亲切,对于外援和世界名帅来说,融入的难度也是更小。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英超联赛已经吸引到了最多的世界级球星和名帅,而德甲大部分球队的球员和主帅都是德国人、或者是奥地利和瑞士人。

德国国家队尚缺大赛奖杯,近20年无冠难正名

一个国家的足球运动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和国家队在大赛中的成绩息息相关的。而德国足球,正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时刻。自从2006年在本土举办的世界杯开始崛起后,无数赞美声都送给了德国国家队,德国人已经成为了每一届大赛的热门。但每一届大赛的热门球队,却每一届大赛都铩羽而归。从2006年的世界杯开始,德国国家队每一届大赛都能够稳定在前四名的成绩,表现不错,德国队也算是一支强队。但近20年没有拿过大赛冠军的事实,这让德国队始终难以称作是世界顶级强队。

这一次,拜仁和多特蒙德会师欧冠决赛,而且两队在半决赛中击败的是巴萨和皇马。可以说,拜仁和多特贡献了大部分的德国国脚,而皇马巴萨则是德国队最惧怕对手:西班牙队的国脚大户。这两场比赛的胜利,让德国人再次对国家队充满了期待,人们都在盼望勒夫带领国家队击败西班牙和其他强队,在世界大赛中正名。

拜仁今夏换帅或遭遇动荡,多特恐被诸强拆分

德国国家队需要大赛冠军正名,而拜仁和多特蒙德虽然本赛季成功会师了欧冠决赛,但两队还是要保持这个势头才行。对于拜仁来说,这支已经被海帅调教的臻于完美的球队,将要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海帅的下课。在本赛季结束后,瓜迪奥拉将会接过海帅的教鞭。对于瓜帅来说,保持球队没有任何变化显然不是他的计划,而瓜帅的新战术打法是否适合拜仁的特点?这一点人们不得而知。总之在德国媒体的调查中,大部分人都不看好瓜帅可以复制海帅的成功。

拜仁将要进行调整,而多特蒙德将会迎来最艰难的一个夏天。随着本赛季球队的出色发挥,多特蒙德的新星们都引起了欧洲各大豪门的兴趣。格策已经被拜仁提前买断了合同,他在欧冠决赛中无法出场的决定被不少人看作是对新东家的“避嫌”行为。莱万多夫斯基的身后则有半个欧洲在追求,波兰射手走人基本是板上钉钉。京多安、胡梅尔斯、皮什切克等人都是豪门挖角的对象。对于克洛普来说,要想继续球队的神奇轨迹,那么就要尽可能的留下核心球员,并且处理好主力离队后的问题。【详细】

和英超相比德国足球仍有诸多不足

德国队尚缺一座奖杯来为自己正名

瓜迪奥拉入主令拜仁前景扑朔迷离

十年磨一剑,德国足球在经历了本世纪初的低谷之后,终于在今年夏天迎来了丰收的时刻,德国足球又一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一个全新的德国足球第三帝国也是呼之欲出!然而创业难守业更难,相信没有人比曾两度打造足球帝国的德国人更明白这一道理,要想真正称霸欧洲乃至国际足坛,德国队和德甲球队要做的还有很多。当然德国足球人从来不畏惧艰难险阻,让我们一道见证第三帝国的崛起!

连阿森纳都加入了欧洲超级联赛,为何没有拜仁、多特、大巴黎?

你以为这是足球问题,其实这很可能是欧洲的政治问题。

欧超联赛,目前共有12家俱乐部成为创始成员,集中分布在西班牙、意大利和英格兰联赛,分别是:

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马德里竞技;尤文图斯、国际米兰、AC米兰;曼联、曼城、利物浦、切尔西、阿森纳和热刺。

俱乐部跳出来自行组局,肯定要考虑利益的大小得失。欧足联的反制之下,各国足协施压,还能不能扛得住?关键就在英超六强的入局。

众所周知英国已经脱欧,而欧足联与欧盟一样,是一个被德国、法国人主导的组织机构,英国人反水是意料之中的事。拜仁作为德国利益的代表,目前是不太可能带头拆台的,老大没有发话,多特蒙德至今也只能仍然按兵不动了。

大巴黎不入伙欧洲超级联赛,原因在于其所有者卡塔尔 体育 投资集团与欧足联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旗下的子公司拜因 体育 (beln sport)买下了欧冠和欧联杯的转播权,如果欧超联赛搞成的话,欧冠和欧联无疑冲击最大,拜因 体育 要遭受非常大的损失。

另一大原因则是卡塔尔即将举办2022年世界杯,这需要国际足联和欧足联的支持。本身卡塔尔拿下本次世界杯举办权就是用了行贿手段,手法很不干净。现在又爆出世界杯场馆施工过程中有人权问题,以欧洲白左圣母作风,很容易又搞成热点。所以作为卡塔尔 体育 投资集团拥有者,卡塔尔政府和王室是绝对不会因为这点蝇头小利,去开罪欧足联和国际足联,做丢西瓜捡芝麻的事情。

德甲双雄拜仁和多特蒙德最主要原因还是政策性因素,受德甲50+1政策影响。50+1政策规定俱乐部会员在俱乐部重大事物和决定时拥有51%的表决权,在没有得到球迷会员充分支持之前,德甲球队无法做出这种决定。

更何况拜仁管理层现在处于非常敏感的时刻,六冠军功勋教头弗里克跟总监萨利哈米季奇的矛盾全面爆发,宣布赛季结束后离队。再加上拜仁老三巨头中最后一位鲁梅尼格要在今年卸任,由卡恩接班,拜仁的管理层处于重建和过渡时期,断不可能做出这种有巨大争议的决定。同时德甲俱乐部财务普遍要 健康 的多,特别是新一代欧洲黑店多特蒙德,志在培养小妖刷数据卖高价的大黄蜂除了没有冠军外,小日子过的相当滋润,财务状况非常良好。跟其他受疫情影响亏损严重,打算乾坤一掷博一把的豪门完全不同,没必要改变现状。

欧洲豪门俱乐部本土球迷对于欧超普遍持反对态度,但他们反对的实际上是过度商业化。欧超野心很大,计划3到5年内做到百亿美元级规模,但羊毛最终还是出在羊身上。这周打皇马,下周踢曼城的确很不错,但如果入场球票涨到一百欧元一张呢?直播费用要10欧元一场呢?他们担心到时候,中东富豪们打着“飞的”来看比赛,而本地球迷花超出以前的价钱,只能买的起边角落的位置看比赛。

但归根到底,还是欧足联吃相太难看,组织个比赛就刮走将近1/3的收入。还搞欧洲国家联赛,欧冠扩军并用瑞士赛制,简直是把球员当牲口一样用,榨干最后的剩余价值。跟欧足联比起来,某国足协居然算是相当有良心了。欧冠累死累活拿冠军也只有1亿收入,自己搞欧超联赛,过来玩就可以分3亿,你让俱乐部们如何想?

因为德国足球50+1政策,很难得到球迷通过。阿森纳是美国老板,欧超联赛本身就是美国资本搞出来的联赛。巴黎则是因为和欧足联关系太近,卡塔尔还有欧冠转播以及世界杯,不可能也不会去和欧足联搞僵关系。

拜仁和多特主要是俱乐部制度问题,需要球迷投票表决,欧超董事会给的他们考虑周期是三十天,毕竟初创的3.5亿欧奖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大巴黎主要是拥有者卡塔尔 体育 局也是欧冠转播多家公司的实际拥有者,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利益交割,但是从法甲的整体水平来看,大巴黎还是有很大希望会加入欧洲超级联赛的,给他们的考虑时间是十五天

虽然说欧洲超级联赛是大势所趋,但是也没想到来的这么快,疫情加速了这个过程吧,对欧洲足坛的发展有利有弊,高水平,高对抗得到了保证,当然收益也更高,尤其对于顶级俱乐部来说,不需要再去跟菜鸡兄弟分联赛转播收入,奖金什么的

但是也确实再看不到像阿贾克斯,波尔图这样的黑马神话了,不利于整体水平的提高,但是讲真的,会有人去看马尔默,特拉维夫这种小组赛十场球的球迷么

拜仁为何没加入,原因不明。

至于多特蒙德和巴黎圣日耳曼,很简单,当时他们还不够格。豪门俱乐部这个计划是21世纪初开始的,参与的基本都是百年豪门,当时多特和巴黎还不算豪门。

大巴黎还在谈。

德甲主要是50+1的运作模式,并不是纯资本市场,目前只红牛和霍芬海姆是纯资本运作,看看霍芬海姆老板被球迷抵制的情况。估计拜仁和多特也不敢,就算去了,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优势和管理经验沦为鱼肉。再者说,多特和拜仁的德国国脚可能也不愿意。

开什么玩笑?

梗王就是流量担当,就是门票!

美国人,抱团呗

道不同,不相为谋!

俱乐部拒绝了

要么全力支持迪斯,要么换掉他

对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沃尔夫斯堡来说,绿色从来都不仅仅是一种颜色。

不管是德甲赛场还是欧冠赛场,来自德国的这股绿色永远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狠劲”,他们是战车更像是群狼,或许是因为名字,或许是因为这只球队的性格,中国球迷更愿意将沃尔夫斯堡称之为“狼堡”。

不管是何种级别的比赛,在阿尔勒河边的大众球场永远座无虚席,11月28日,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从场内上空传来,沃尔夫斯堡五比三逆转不莱梅,胜利的战歌向外飘去,飘向不远处的大众汽车集团。

大众集团CEO迪斯站在窗前,望向球场那边刚刚散尽的硝烟略有所思,在电脑上敲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我们如何改变大众》。

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大众

站在时代激流处的迪斯很清楚,对于长时间没有成绩的“狼堡队”而言,改革比胜利更为可贵,狼堡如此,大众更是如此。

“大众汽车集团非常复杂,并且股东的利益存在部分分歧。管理层在进行内部竞争,在急剧变化的时期,规模和历史可能会成为更大的负担。”

这样的吐槽被集团CEO向社会公开,这样的“内部信”实属罕见,无论是向集团施压,还是刮骨疗毒式的先破后立,迪斯知道他必须做点怎么,说点什么,“将这艘油轮成功带入未来,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尽管今天取得了部分成功,但我的目的是要让这家巨型公司及其所有利益相关者,重新思考并争取新技能。其中很多结构都是复杂的,小组中有不同的利益和政治议程,这使得原本就已经很大的项目变得更加耗时和复杂。”

在文章里面,迪斯极其罕见地将大众集团的内部矛盾公开挑明——臃肿的架构、复杂庞大的利益集团、陈旧的思想……所有的不满在这位CEO的笔下公之于众。

就在几天前的大众集团劳工委员会成立75周年的庆祝仪式上,身为集团首席行官的迪斯,并没有被邀请参加,这很有可能成为了迪斯落笔的导火索。

2018年,当意气风发的迪斯从穆勒手中接过大众这艘巨擘的桨舵时,他一定没有想过,人生为什么这么难。

今年六月份,大众集团监事会突然宣布了一项人事变动,大众汽车品牌首席运营官拉尔夫·布兰德施泰特接替迪斯,担任大众汽车品牌CEO。迪斯丢掉了大众品牌的CEO头衔,保留住了大众集团CEO头衔。

在官方的口径中,大众表示接下来有人替迪斯分担部分职责,他就可以全身心投入集团的改革工作了。事实情况外界心知肚明,迪斯被夺权了。

迪斯执掌大众集团以来,一直被视为传统汽车界最有力的改革者,刚刚年过花甲的迪斯在汽车掌舵人的年纪中还不算太老,他想做的还有很多,他想在大众这家全球首屈一指的汽车集团中完成自己职业经理人生涯的最后一站。

改革才刚刚开始,“续签”成为继续使命的最后一根稻草,按照德国惯例,企业通常只会在合同到期前一年,决定是否延长管理委员会成员的合同期限。

但这一次,在工会领袖Osterloh阻断迪斯改革努力后,迪斯强行提出了延长合同的问题。这个至少要在2022年4月份召开的会议,迪斯急迫地将其挪到了今天。

在公开信发表之后,在被工会拒绝多次之后,迪斯仍然向大众董事会提出了续签申请,大众集团执行委员会于12月1日召开集体会议,讨论迪斯是否将在其现有的合同上进行延期。

答案显然是模糊的,迪斯的请求没有被确认,“执行委员不会迫于压力做出决定,他们并不着急。”会议之后,德国媒体这样陈述道。

尽管迪斯的请求没能通过,只要改革要继续,这场旷日持久的较量就远未停止对于大众汽车集团来说,“大象转身”式的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巨大的勇气和牺牲。

公会的力量

自他接手大众以来,大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革新。迪斯不仅砍掉了持续亏损且投入巨大的辉腾业务,还一直推动削减成本,以帮助支付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340亿欧元投资,以及500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电池采购。

当然,削减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绕不过“裁员”,为了快速实现转型,迪斯试图比计划中削减更多的工作岗位,并提高其他方面的效率,但这也引发了劳工代表的不满。

在西方世界,几乎每一个大力削减成本提高效率的CEO,都会遇到来自工会的巨大阻碍。通用汽车的玛丽·博拉就是个例子,在美国推行的改革计划,甚至引来来了40天的大罢工。

明年,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和首席采购官即将要离职了,作为CEO的迪斯提出了自己的候选人名单,但是提名遭到了工会代表的反对,CEO改革的脚步在工会的限制下寸步难行。

一直以来,迪斯一直都想让大众集团“瘦身”,精简掉非核心的业务和品牌,甚至有过卖掉杜卡迪、布加迪等品牌的传闻。在迪斯看来这样精兵简政更利于集团向电动化、数字化转型。

要“瘦身”就会裁员,保证员工利益的工会决然不可能支撑迪斯的意见。矛盾激化下,公会对迪斯的不满慢慢上升到了个人,指责其能力不足。今年6月,大众的重磅新车ID.3在上市前遇到了软件故障的难题,不得已推迟上市,而这个机密信息却被监事会内的某些人透露给了媒体,导致外界对大众电动化和数字化能力的质疑。

迪斯愤然而起,大声疾呼,“这是犯罪!”当然,事情之后,冷静的迪斯为自己的冲动道歉且付出了代价,卸任大众品牌CEO的职务。

在大众集团的历史上,因为得罪工会被赶下台的CEO也不止一个,2002年-2006年担任集团CEO的Bernd Pischetsrieder、2005年-2007年担任大众品牌CEO的Wolfgang Bernhard都是这么下台的。

显然,迪斯不想重蹈覆辙。

在大众集团内部,保时捷-皮耶希家族是第一大股东,掌握53%的投票权,下萨克森州(大众总部所在地)政府控制着20%的投票权,是第二大股东,所以德国杜伊斯堡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杜登霍弗教授称大众集团本质上是一家“上市的国企”。

大众集团设有一个由20人组成的监事会,负责任命、监督集团管理层和批准公司重大决策,工会代表在其中不仅控制着监事会9个席位,还有权决定是否和CEO续签合同,得罪工会的结局往往只有一个。

迪斯的后半场

“要么全力支持CEO迪斯,要么就换掉他。”

这是德国媒体眼下最响亮的呼声,没人愿意看到斗争与内耗,在时代浪潮翻涌向前之时,任何的等待与停留都意味着后退,显然,大众没有时间了。

在执行委员会开会当天,大众股价出现下跌,跌幅超过1%。

大众股价下跌反映出了市场对大众集团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CEO迪斯能够顺利续约,那么外界会对大众集团的电动化和数字化战略未来持有更加积极的态度,反之如果CEO迪斯前途不明朗,那么会打压大众集团的市场人气。

两个月前,大众中国刚刚宣布,大众刚刚批准了一项1500亿欧元(178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并计划在未来五年斥资730亿欧元用于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研发。包括计划在2020年到2024年期间,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江淮大众共同投资150亿欧元用于电动车领域,一直以来迪斯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着数字化转型。

在公开信中,迪斯也提到了自己的计划,“新大众汽车集团2025转型战略分为三个阶段。目前,第一阶段已经结束,核心品牌恢复盈利,推出了第一款电动、全网络化和可持续汽车ID.3。我们现在的气候目标更加宏伟,这个目标也在加快转型进程。拥有IT业务能力的新晋竞争对手,比如特斯拉,正在跟上变革步伐,制定新标准。”

但事实上,摆在迪斯面前与外界眼中的仅仅都是计划。迪斯的去留,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众未来的走向。

在过去的这两年里,就在内部纠葛难解难分之际,外部市场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两年,特斯拉已经从“新势力”成长为真正的颠覆者,市值早已突破5000亿美元,比大众集团的五倍还要多,留给迪斯的时间真的所剩无几。

2022年底前,大众是否能在全球拥有16个用于生产电动汽车的工厂。

2023年,其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生产计划能否如约完成。

2025年之前,大众集团是否还能为电动化布局投入330亿欧元……

这些时间节点下的答案都等待着大众回答,只不过尚且未知这个答案还能否由迪斯来填写。

文/黄云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什么金融大鳄们都喜欢往英超投资,不注资德甲

1、论经济,德国虽然是欧洲第一,但是你说的欧债危机对德国影响小,跟此事毫无关系,因为英国虽然是欧盟国家,但是并不使用欧元,而是使用英镑,欧债危机和英国毫无关系。且英国的富商并不比德国少,愿意投资足球的,更是要超过德国。

2、英格兰球迷,是世界上最好的球迷。英超联赛的上座率几乎都在98%,别忘了英超球票可是世界最贵的。德甲的上座率仅仅是欧洲第二,比英超还要略逊一筹。再者,英超球队,或者说英格兰球队,每一支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吉祥物,都有自己的理念。大球会就不说了,上赛季传统英式打法的桔子布莱克浦,给英超球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最后差一点保级。一直以砍杀战术闻名英超的博尔顿,今年只是由于卖掉了马修·泰勒,形势才岌岌可危。防守著称的农场主富勒姆,技术流的灯笼裤西布朗,让人欢喜让人愁的喜鹊纽卡斯尔等等,都是英格兰亮丽的风景。只有富勒姆、西汉姆、米尔沃尔这种球队出现,才可能在伦敦这样的城市,和老牌劲旅查尔顿、热刺争夺球迷。在这种争夺中,阿森纳和切尔西已经后来居上。

最重要的是,德甲无论有多少支球队夺冠,最后在欧冠上只能上靠拜仁,而王者拜仁再次,也是冠军的争夺者,是德甲的巨无霸。这对于每支球队其实本身就是一种伤害。比如这些年比较火的勒沃库森、不莱梅、沃尔夫斯堡和多特蒙德,前三支已经被拜仁瓜分,如果多特蒙德再夺冠,被拜仁直接买来重要球员,导致成绩一落千丈,也是很有可能的。埃尔伯曾经说过:“在德甲,想进巴西国家队,只能去拜仁。”

3、我不知道你从哪里得到的这个结论,英格兰球员的能力,一点不比德国球员差。如果你拿世界杯成绩衡量英格兰球员的能力,是相当不公平的。英格兰联赛的球员,现在每年打38场联赛,杯赛还要至少多打1场。德国球队联赛只有34轮。以前,英格兰联赛由22支球队,每年要打42场联赛,比德甲多8场,4年就是32场。参加世界杯,本来就不在一个疲劳程度。何况德甲除了拜仁的球员,其他球队几乎没有欧战压力,休息的时间更长。

另外导致英格兰世界杯成绩不好,还有三个大问题:1、英格兰强队多,球员矛盾深。德国的好球员最终都要去拜仁,何必给自己找罪受,以后都是队友么;2、英国和大陆国家有着根深蒂固的矛盾,几乎每届世界杯都要受到黑哨问题的打击。比如2010年世界杯,如果那种明显的进球的都不算进,你让英格兰怎么打?3、德国是一个国家,在落后或者场面比较艰难的时候,国家凝聚力就能发挥比较打的作用。英格兰是个地区,没有这样的国家荣誉感,所以也没必要特别拼命。

即使德国世界杯成绩好,但是在欧冠成绩上,德甲也远逊于英格兰联赛。德甲的5个欧冠奖杯,还不如利物浦一支球队多。英超还有曼联、维拉、诺丁汉森林三支欧冠冠军球队。英国还有凯尔特人。需要说明的是,英格兰球队除了99年、05年、08年三次外援较多,剩下的9次夺冠,基本都是英格兰球员为主,三岛球员为辅的班底。

即使在今天,英格兰球员身价有所下降,德国球员身价有所上升的时候,英格兰球员无论从能力还是身价上,也不比德国球员差。我这么说,主要是照顾德国球迷的情绪。且以德国球员为班底的球队,即使真的组建了,在欧冠上也毫无竞争力,比如沃尔夫斯堡。而以英格兰球员为主体的球队,至少能挺进16强,比如热刺。没有欧冠的高回报,谁会去白花钱呢?

4、曼联、曼城、切尔西、阿森纳稍逊于拜仁?你哪来的这种自信?拜托你去看看,拜仁仅仅夺过4次欧冠,近10年1次夺冠,近5年仅仅进过1次决赛,对阵英超球队,仅仅两次胜利。失败多少场,我是数不过来了。英超仅仅曼联1支球队,成绩就远胜于拜仁。切尔西和阿森纳都进入过决赛,如果不是黑哨,都能夺冠。要不是得到了黑哨的便宜,以拜仁的实力,也配进决赛……

看看联赛里,从领先10分,被多特蒙德反超,王者拜仁了,这样的超级强队,真是令人钦佩!

我再费心问问您,德甲冠军有什么用?德甲联赛夺冠,还没有英超前8给的钱多。如果比赛激烈,最终降级的球队也会得到1800万甚至更多的电视转播权。1800万什么概念,对于除了拜仁以外的任何德甲球队,几乎可以称得上天文数字了。而冠军能得到9000万电视转播权。这样的回报,已经和欧冠的奖金,甚至略胜与欧冠,所以才出现了英超很多球队的疯狂投资。维拉大幅度投资的时候,稳稳能进联盟杯,几个赛季都是联赛第五,也算比较有成果了。只是后来经济危机,球队采取财政紧缩,不投资,才导致球队成绩下降。普斯茅斯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投资,买球员最多的那年,成绩是英超第9,对于一直升降机球队来说,也是相当不错了。只是后来财政危机,球队负债7000万,导致球队被扣9分,才降级的。热刺已经从一直衰落的老牌劲旅,一下子成为欧冠的有力竞争者,今年已经力压三大豪门,被很多媒体和资深球迷认为是第三名的不二人选,何来碰一鼻子灰?上赛季如果不是后期崩盘,欧冠席位本应该是他的。富勒姆如果02年的时候,还算大幅投资的话,在英超王朝年代,富勒姆的投资力度很一般,虽然也引入了哈格兰德、邓普希等实力派,但是也没有什么大的投资。不过农场主的实力还是不可小视的,本赛季击败了阿森纳、利物浦就是最好的证明。状态回升的富勒姆,和斯托克城、埃弗顿、维拉等队,都是第7名的有力争夺者。反观纽卡倒是有些底气不足。

也就是说,我投资一个英超俱乐部,即使保级,甚至降级,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降级有升降级奖级)。反之我投资一个德甲俱乐部,除非我能买下拜仁,否则只有亏损的份,比如大众。

看来你对足球俱乐部的财政,还是不甚了解。足球俱乐部,讲的不是利润。或者换句话说,利润已经用于新的投资,也就是英超俱乐部号称的“良性债务”。当然,这是有风险的,比如利物浦、普斯茅斯、伯明翰等等球队,都遇到了债务危机。所以,足球俱乐部盈利与否,不是这个俱乐部赚钱不赚钱的标志。如果你是搞金融的,你就会更明白,财政报表没有任何意义,那都是给别人看的。且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在英超投资,没有任何风险。比如利物浦,亏损了3、4个亿,虽然几经周折,还是有人填这个悬。吉列和希克斯虽然没有赚到什么钱,但也没有亏,还捞到了一定的知名度。小俱乐部来说,比如普斯茅斯,他降级之前,被英超委员会托管,降级后,被英冠委员会托管,直到有财团接手。降级以后,普队的价值大打折扣。如果没人收购,继续降级的话,那么普斯茅斯球迷群体,或者普斯茅斯球迷中的富商都能买得起,球队也会回到正轨。也就是说,英超的制度,极大保证了投资人的利益,也是商人愿意投资英超的原因。且英超球队肯定比德甲球队挣钱,只是不愿意反馈到报表上而已。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看,如果你是商人,你收购一个美国公司,和收购一家埃及公司,哪个难度大?同等水平,肯定是美国公司难度大点。德国经济比英国好,相对的,投资难度也大些。

还有,德国的俱乐部,都和足协有联系。想收购德国或者其他国家俱乐部,比如通过足协、俱乐部两方面同意,而英超球队,只需要和英超球队的老板,甚至仅仅和中介的经纪人谈谈,就可以完成收购,这对于任何商人,都是一个省事的办法。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多特蒙德算豪门么?

多特蒙德8日公布的上一年度财政报告显示,这家曾在1997年获得欧洲冠军的俱乐部如今已经在德甲创造了史无前例的高额债务记录。

在今年6月底结束的2003/04赛季中,多特蒙德俱乐部的负债额已达到1.188亿欧元,比前一赛季的7350万欧元又有大幅增加。在收支平衡项目中,俱乐部在2003/04赛季亏损6770万欧元,而前

一赛季尚能盈利330万欧元。

俱乐部主席尼鲍姆承认多特蒙德在过去几年中有过不少投资失误和财政漏洞,但他们正在“挽起袖子努力苦干”,在赛场内外均要力争好成绩,尽一切可能重建俱乐部的财政,早日摘掉“德甲第一亏”的帽子。(

大家对德甲联赛和球迷以及转播质量的看法?

德甲开赛较早(不论是联赛开始时间还是开赛时间),所以较得球迷喜欢。而且相对于沉闷的意甲,德甲节奏更快,进球更多,看着很过瘾,虽然水平不最高,但的确好看。,相对于其他国家,德国的足球流氓确实很小儿科,他们把球球看做一个消遣运动,也真心热爱 因为是白天开赛,自然感觉转播清楚点,而且德国富,科技技术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甲亏损》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