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明朝宣德年间的香炉大约值多少钱?答鉴炉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贾文忠宣德炉有很多难解之谜,比如:如何鉴定宣德炉真伪?宣德炉的用料和加工工艺之谜?宣德炉的样式...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宣德甲寅车,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明朝宣德年间的香炉大约值多少钱?

明朝宣德年间的香炉大约值多少钱?

鉴炉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贾文忠

宣德炉有很多难解之谜,比如:如何鉴定宣德炉真伪?宣德炉的用料和加工工艺之谜?宣德炉的样式到底有多少种?宣德炉的皮壳颜色有多少种?宣德炉的款式有多少种?宣德炉的存世量有多少?文人造炉如何鉴定?吴邦佐造炉如何鉴定?等等,现就吴邦佐造炉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吴邦佐造炉目前存世量极大,就跟宣德炉一样——随处可见,这是与人们对宣德炉的热爱分不开的。你想,皇帝喜欢的玩物,大臣哪个不喜欢,大臣喜欢文人墨客也就跟风崇拜,这就导致了全民的热衷。自明代宣德年起就开始仿造,到明末形成仿造高峰,直到清代各阶段最后至民国。近来,由于著名收藏家王世襄先生拍卖出几百万元的宣德炉,仿造的热潮又达到了一个高峰。

近期看到了几件带“工部尚书臣吴邦佐监造”的炉,现介绍一下其中两炉,其一是狮头耳炉,高9厘米,口径16厘米,底款为“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十六字款,整体颜色为旧黄铜色,据收藏者称“此炉原为浅栗皮色,由于原色上有一层脏,用水和酸将其清洗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其二是桥耳也称凤眼耳炉,圆形鼓腹,高12.5厘米、口径14厘米,内外有铭款,腹内底部为双龙抱款“内坛郊社”,腹外底部有“大明宣德六年工部尚书臣吴邦佐监造”十六字款,整体颜色为茄皮紫色。

对于吴邦佐造炉,笔者认为不应列为真宣德炉之列,宣德炉本应是宣德三四年宣德皇帝下圣旨督造的,其他年份造的、带宣德款的应示为仿,但目前宣德本年造炉很难辨认,也只好将其定为够明或称明仿、清仿、民国仿、现代仿,至于其他款如吴邦佐、李澄德均应列为仿宣德炉之列的私家铸炉,还有:琴书侣(吴邦佐)、玉堂清玩(严东楼)、仲师记、树德堂、品竹斋、宝鼎、赏心、清玩、王旭、杲竹山房、乾清宫、正德年制、松月侣、杏朴斋清正主人等。另外“文人造炉”虽然造型与宣德炉相同,但款式并没有“宣德”字样,只是文人自己的名号如:胡文明、石叟、张鸣歧等,这类应该称“文人造炉”。

目前常见的吴邦佐造炉除见到的两种十六字款外,还有八字款“宣德五年吴邦佐造”、“工部官臣吴邦佐造”,十字款“工部尚书敕赐炉宣德制”,十六字款“大明宣德六年工部尚书臣吴邦佐敬造”,二十一字款“大明宣德八年岁次癸丑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监制”等等。这些炉的制作年代最早可到明末,但数量极少,大多为清仿或民国仿制。

研究宣德炉首先要看记载宣德炉的古代文献,目前最为可靠的也是最早的,是由明吕震撰写的《宣德鼎彝谱》,初仅供进呈皇帝,不曾颁行于世,嘉靖年间流出宫禁,版本较多且均为传抄本,主要有《宣德鼎彝谱》(八卷)、《宣德彝器谱》(三卷)、《宣德鼎彝图谱》(廿卷)。吴邦佐为监造官,并没有他本人造炉的记录,凡有介绍吴邦佐款式的书籍资料都是传抄于明末或清人抄本。更何况在专制时代,未奉上谕而臣工可以随意书款者是不可能的,有可能是宣德帝死后吴邦佐才敢仿造宣德炉,更大的可能是明末好事之人借用吴邦佐的名字仿造的。

一件好的铜香炉应具备:款制大方、线条自然、款式端正、字体利落、做工精制、柔腻温润、色泽柔润、体厚量重、有一定年份,符合图谱所载及个人喜好的均可。目前在真宣德炉罕见的情况下,能得到一件质色俱美的铜炉,便堪称是无价之宝了,王世襄先生拍卖的价格最高的两件———崇贞和顺治的铜炉即可说明。

《中国教育报》2005年8月8日第4版

参考资料:

国内成交价:

1 清中期 洒金扁方宣德炉 估价:RMB 2.5-3.5万元 成交价:7.15万元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拍卖日期:2002-11-03 拍品号:1470

2 明 铜双凤耳宣德炉 估价:RMB 3.5-4.5万元 成交价:7.1万元

拍卖公司:中贸圣佳 拍卖日期:2002-12-07 拍品号:0984

3 明 铜片金宣德炉 估价:RMB 3-4万元 成交价:4.18万元

拍卖公司:北京盘龙 拍卖日期:2001-01-07 拍品号:735

4 明 铜三足宣德炉 估价:RMB 1-1.3万元 成交价:0.99万元

拍卖公司:北京盘龙 拍卖日期:2001-01-07 拍品号:734

5 清 铜宣德炉 估价:RMB 0.3-0.5万元 成交价:0.385万元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拍卖日期:2002-11-17 拍品号:1715

6 清 铜宣德炉 估价:RMB 0.25-0.35万元 成交价:0.275万元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拍卖日期:2003-01-12 拍品号:1804

7 清 铜宣德炉 估价:RMB 0.25-35万元 成交价:0.275万元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拍卖日期:2002-07-13 拍品号:1716

8 清中期 铜宣德炉 估价:RMB 0.2-0.3万元 成交价:0.22万元

中国嘉德 拍卖日期:2003-01-12 拍品号:1818

9 清 铜宣德炉(2件) 估价:无底价 成交价:0.055万元

中国嘉德 拍卖日期:2002-09-15 拍品号:1871

国外及中国香港成交价:

1998年4月 17/18世纪洒金铜香炉,径18.4厘米,成交价115000万港元

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

1998年6月 18世纪凤耳铜香炉,径17厘米,成交价1495英镑

拍卖公司:伦敦苏富比

1998年6月 19世纪嵌银丝铜香炉,径79.3厘米,成交价3220英镑

拍卖公司:伦敦苏富比

1998年9月 17/18世纪洒金龙耳铜香炉,高23.5厘米,成交价4025美金

拍卖公司:纽约苏富比

1999年2月 一对鎏金铜香炉,长32厘米,成交价1127英镑

拍卖公司:伦敦苏富比

1999年3月 18世纪长方耳铜香炉,高38.1厘米,成交价3450美金

拍卖公司:纽约苏富比

1999年3月 18世纪洒金龙耳铜三足炉,高18.4厘米,成交价17250美金

拍卖公司:纽约苏富比

1999年6月 18世纪嵌银丝“石叟赏玩”铭铜香炉,径28.5厘米,成交价690英镑 拍卖公司:伦敦苏富比

1999年9月 18世纪洒金铜炉,径18.4厘米,成交价4312美金

拍卖公司:纽约苏富比

1999年9月 明一组五个铜香炉,最大的径19.7厘米,成交价10800美金

拍卖公司:纽约苏富比

1999年9月 明一组六个铜香炉,最大的径24.1厘米,成交价5100美金

拍卖公司:纽约苏富比

1999年11月 16/17世纪鎏金胡文明铭铜香炉,径22厘米,成交价1380英镑

拍卖公司:伦敦苏富比

1999年11月 18世纪洒金“玉堂清玩”铭铜香炉,径16厘米,成交价6325英镑

拍卖公司:伦敦苏富比

2000年9月 明一组六个洒金铜香炉,最大的径26.7厘米,成交价19150美金

拍卖公司:纽约苏富比

2000年9月 明一组六个铜香炉,最大的径15.2厘米,成交价10800美金

拍卖公司:纽约苏富比

2001年6月 17/18世纪铜方鼎,长39.4厘米,成交价4800英镑

拍卖公司:伦敦苏富比

2001年6月 17/18世纪洒金铜香炉,径28.5厘米,成交价3120英镑

拍卖公司:伦敦苏富比

2001年6月 17世纪洒金铜香炉,径13.3厘米,成交价940英镑

拍卖公司:伦敦苏富比

2001年6月 18世纪冲天耳铜三足炉,径18厘米,成交价840英镑

拍卖公司:伦敦苏富比

2001年10月 19世纪洒金铜三足炉,径34.9厘米,成交价4560美金

拍卖公司:纽约苏富比

2002年9月 17世纪鎏金胡文明铭铜香炉,径22.8厘米,成交价3760英镑

大明宣德三足铜香炉

宣德炉,严格来说就没有真品存世。

宣德年间,暹罗国进贡了一批风磨铜给大明,宣德皇帝很是喜爱,便下令,用这批风磨铜铸造了一批铜炉,也就是我们说的宣德炉。这批风磨铜很快就用掉了,但是宣德炉的故事却流下来了。

后来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很多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

不过也正是因此,宣德炉在市场上的价格并不高,尤其是一些低劣的制品,就拿图中的宣德炉来说吧,铸工粗糙,足底无磨损,很显然是烂大街的地摊货。

大明成化年制访宋官窑双耳三足香炉?

大明宣德年制双耳三足铜香炉

口径:8.3cm

高:8cm

特点:存世数量稀少、收藏价值极高

焚香习俗在我国历史悠久,人们多用于祭祀、熏衣等,更有不少文人雅士喜欢在书房内焚上一炷香,颇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早在汉代前,中国就出现了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两宋时,瓷香炉的制造得到了推广。明代炼铜工艺进步,在宣德年间开创了黄铜铸炉的先河。

宣宗曾命令吕震等人参照《宣和博古图》诸书及内库中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烧制的款识典雅的器皿,绘成117种图谱,宣德三年,由工部吴邦佐正式开,反复进行冶炼,工序复杂。明代项元汴在《宣炉博论》中说“宣庙随敕工匠,炼毕十二,每斤得其精者才四两耳。”就这样。

此藏品工艺精细,包浆自然,线条柔美,轻轻擦拭,便泛出光泽,铜质非常精细,实属铜炉史上难得一见的精品。

近几年来,铜炉收藏势头不容小觑,宣德炉的涨幅之大大家有目共睹。宣德炉造型优美、质地精良,名扬海内。冒辟疆的《宣炉歌》赞其皮色:“如女子肌肤,柔软细可捏”。由于历代仿品流存诸多,以至于后来“宣德炉”已不仅是指宣德三年制造的炉,而成为带宣德款铜炉的统称。其中有些品质精良者,也是不可多得的古董珍玩。

这件铜双耳首三足炉,款识“大明宣德年制”,该器以精铜为材,质地细腻,。圆口折沿,短直颈,扁圆状鼓腹,下附三足,腹部两侧附对称的双桥耳,炉底款识“大明宣德年制”,字体端正,笔画均匀。胎质包浆淳厚润泽,宝色内涵,珠光外现,实为收藏中的佳品。

宣德炉(宣德三年炉)真的存世,您相信吗?

宣德炉当然是指宣德三年所铸的炉,且是奇在铜质金黄、妙指假色蜡茶、型工宋瓷祭器、威出压印铸款、登峰明汉文明、笑看后朝向背。真是:古不谙工理,今不通文墨。今惜国人无知,不识宣炉数百年。所玩铜炉多为臆造,炉型夸张变形不伦不类,铜质杂出、氧化色众,款式杂乱,皮壳做作,虞尔我诈、多为逐利者为!

大明宣德年制

宣德炉由于其仿古代名器造型制作和器物中掺入名贵金属而闻名,所以是历代工艺匠热衷仿制的对象。世上的真炉和仿品随着年代的推移,后人已经难以判别,并经朝代更迭,战乱和外国殖民者的入侵,散失和销毁了大量的器物,留存于世的已经不多,越发显得珍贵。

有传说:现在已没了真品,留下的质量好的多是明中期到清中期三百年之间制作的仿品。反正笔者是没见过真的,没比较;甚至有人都怀疑被蒋介石带到台湾去的几件国宝都是假的,现藏于大英帝国博物馆的几件藏品也是假的,这笔者就不敢苟同了。现在世面上假的多了,真的也变成假的了,这就印证了“假似真来,真亦假”这句话。难到蒋介石什么家当都扔了,就舍不得这几斤铜吗?难到英国殖民者看到中国人用铜香炉拜佛,也叫英国铜匠做几个出来拜拜圣母玛丽亚?

现在的世道,说假话不上税,说真话要负责任。专家对古董的判别只要说假的,大多数人都赞同,因为他们没有,这是妒忌;只要说真的,就要召来非议,有损专家形象,或者被人疑为“翘边”。质量差的,说成是假的,质量好的,说成是仿的,反正你也没见过真的,如果见过,也不会拿来鉴别,这就是玩古玩的窍门。

今天笔者要以一种比较科学的说法来改变人们对宣德炉真伪判断的观点:即科学的密度检测法,并辅助两点配合判别。

一﹑密度检测法

宣德炉是用铜铸成,铜这种物质的密度为8.9,溶点1184℃。宣德炉是否为纯铜铸成,回答肯定是不,那么纯度是多少呢?没人测定,高于95%还是低于95%,或者更低,它肯定还含有金属锡﹑锌﹑铅﹑铁等元素,那么它的密度一定不到8.9。

我们的先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知道用金属锡溶入铜溶液中,生成青铜做器皿,用金属锌溶入铜溶液中,生成黄铜。金属锡的密度为5.75,溶点为232℃,金属锌的密度为7.14,溶点为419℃。而青铜合金的密度因掺合的比例不同而不同,溶点大约在摄氏700~800℃之间,黄铜的溶点也在1000℃左右。

据史记载,宣德炉所用之铜是从暹逻国而来,共31650斤,添加了黄金640斤,白银2880斤,一批制作了3000件器物。在这批器物的制作过程中,对铜的钝度要求是比较高的,经6炼或12炼才得以铸制,也就是说先把原料加热到250℃,把溶点低的金属锡溶液沥掉(史书记载用铁筛网,铁的溶点为1535℃),把原料再加热到450℃,把金属锌溶液沥掉,以此类推,把溶点低于铜溶点的其它金属溶液全部沥掉,再加热到1200℃左右时滤掉(把不要的液体清除称沥,把不要的固体清除称滤)比铜溶点高的金属。而得到比较纯的铜。但这种解释要有个前提,从暹逻国进口的是铜矿粉而不是铜材,经12炼之后只得4成就能说明原料的优劣(我国从赞比亚进口的选精铜矿和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选精铁矿的出铜和出铁率都在65%),何况明朝前期的冶炼术,还只能冶炼铜合金,不能还原铜合金,就是现代溶炉冶炼技术,要把某些元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也还是很困难的。

但是笔者在此要说明的不是明朝前期的冶炼术,而是31680斤风磨铜经12炼后只得4成,也就是12672斤。我们现在假设这组数字的铜都是100%的纯铜,密度都为8.9(事实是不可能的,4个9的黄金还含有万分之一的铜元素),那么计算出的铜﹑银﹑金合金的密度分别为9.10和9.36。笔者据此提出一个新的论点,凡测得宣德炉密度在8.9~9.36之间的和底下铭款注有宣德年制的炉,都是真品,考虑到三种单质的原有纯度,笔者可大胆推论,凡密度接近8.9的炉,如密度在8.85的,都可视为真品。

有人会提出,后人仿制也掺入重密度的金属,也能以假乱真。这有没有可能呢?会,但可能性很小,以两点说明:①高密度的金属只有铅廉价,但铅铜合金的铜材表面氧化后会发黑,一看便知,蒙不了人;②除了皇帝老儿肯一掷千金的把金银混入铜中铸器之外,别人是舍不得的。仿造还是作假,都是为名利而来,为名:那些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皇孙贵族如果要仿,也是少量的,真的添加了金银,那器物就不亚于宣德年的制品,从明中期到末期的仿品制作工艺来看,远远超过宣德年间。为利:作假者在制品中决不会添加金银,否侧不是亏了吗?

因第一批3000件含金银器物得到宣德帝的肯定(平均每件器物重4斤),同年被令加铸(史料记载)15000件。此批器物大多数是大型的,都是实用型的,不含有金银,但添加了从日本进口的13600斤锌,6400斤铅,800斤红铜(比较纯的铜),640斤锡,溶炼成黄铜浇铸。这两批18000件就是有名的宣德铜器真品。到现在是不是都遗失了呢?笔者认为还大量存在,特别是大型器物,因仿的人少,存世的真品就多,象炉这种小件,因从成本上﹑工艺上容易仿,相比较真品就少。

如果您有宣德炉,不仿用排水法求其体积,除以重量得到密度的方法判别一下。 二﹑色质判定法

人们都知道,按照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排列,金属铁是易氧化物,铜是难氧化物,金是不氧化物。铁在空气中能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或四氧化三铁,形成铁锈,铁锈疏松透气,导至铁继续氧化,而铜和铝一样,它表面氧化后会形成致密的保护层,阻止空气和铜继续接触,金不和空气氧化,甚至不被强酸氧化。铜和元素周期表前面的金属生成的合金,易氧化,和后面的金属生成的合金不易氧化。

宣德小件铜炉的材料,经6炼到12炼之后,基本接近纯铜,所以颜色为紫红色的,虽添加了金银材料,因数量较少,并已充分溶解在铜溶液中,形成合金,对制成品的色质改变不大。这就是为什么在明中期或后期官仿或文人铸炉中不把金溶入铜料中的原因,而把金材料用洒金﹑鎏金﹑错金﹑割金等工艺装饰在炉表面,达到美观的效果。

宣德铜炉表面经长时间的氧化,会形成栗红色的氧化层,这就是判别真假宣德炉的基本色调。由于每炉铜原料在冶炼过程中,因冶炼技术水平局限和手工操作,其它金属成份数量的剥离不尽相同,使铜溶液的合金成份不同,会造成宣德炉材料颜色有差异,也导致这些铜合金表面的氧化层颜色的差异。但万变不离其中,笔者认为:真宣的表面颜色与栗红色相差无几。

因此,要从表面颜色上判别真假宣德炉已经很清楚了。如铜炉表面氧化层颜色显黑色或黑色带绿,那是铜材料中含铅太高,不属纯铜;如铜炉表面生成绿锈,那是含锡太高,已接近青铜合金;如铜炉表面一擦就黄烂烂的,氧化层不致密,那是含锌太高,是黄铜合金。从表面质地上看,如被氧化的粗糙﹑不平,或者能见到砂眼等,那是黄铜合金铸造或是粗铜铸造。从重量上看,炉直径12厘米的,重量大约在1千克,炉直径15厘米的,重量大约在1.7千克,炉直径18厘米的,重量大约在3千克,在考虑炉壁厚度相同情况下,近似半圆球环的体积。

明中期左右,也是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期,欧洲工业已相当发达,技术已相当领先。随着郑和下西洋的航海业发达,从阿拉伯世界带回了先进的冶铜术,如在硫化铜铁矿中,用硫酸先把铁置换出来,再用熔炉冶炼纯铜;在硫酸铜矿中,先让其生成硫酸铜溶液,再用铁置换铜。包括制模翻砂技术的提高,明中期后的铜制品质量越来越好。

在文人制炉的历史中,造出了很多铜炉精品,如用洒金花工艺,在炉的外面或内外面错落有至的镶嵌碎金花,达到装饰效果;用错金和割金技术,在炉的外面绘有云龙文饰﹑连枝文饰或人物山水图案,使之不但成为一件精美的铸器工艺品,还是一件艺术绘画,这是真宣德炉没有的。

特别要提到的是明末清初,有一位叫石叟的僧人,他不但是一位出色的冶炼专家,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雕塑艺术大师,一位画家,他所铸的铜炉有他的特点,他不仿宣德炉的式样,自成一体,他制的铜佛像栩栩如生。在他制作的铜炉上,都用银割丝绘有精美的图画,连枝文饰等,他用银割丝把佛像上的衣裙装扮的生动活泼。英国收藏家这样评价到:石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艺术家。目前在英国博物馆内还收藏着石叟制的铜炉和铜佛像。现在石叟制的铜炉和铜佛像传世极少,价格不菲。由于石叟制的铜器异常精美,后人也有仿制,但由于技术原因很容易识别,石叟在铜器上的银割丝细而匀称,且石叟制的铜器中含有金属镍,表面的氧化层颜色呈佛经纸色。

因此,从质量和制作工艺上说,宣德三年制的铜器质量远不及明中期后制作的仿品,真宣德炉只在器物造型和材料中含有金银而闻名,难怪专家在真伪之间难下定论。 三﹑铭文识别与判断

自明朝以来,好的手工艺品都留有铭文或字号,这是手工艺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宣德铜炉和瓷器一样,也留有印记。如何来识别和判断呢?这要从当时的习惯﹑规定等情况考虑,也可以用现代人运用的常理进行推测。

我们现在的产品,如是内销的,有生产地址和厂名,如是出口的,有中国制造和相应的英语标识,不可能同时出现国名﹑地名﹑厂名等繁索的标识,这是常识,我想明朝也一样。

宣德炉查明的款识一共有四种,即一字﹑二字﹑四字﹑六字款,图形有方形和圆形。宣德帝制炉时没考虑到出口,他的制器官坊也就不必要把国号和年号同时打印在炉上,因此笔者认为:四字年号款是真宣德炉的识别款,一字和二字款是民坊制品,六字款是清朝的仿品。因为自清朝后,大多数手工艺品才出现国号﹑年号一起上的款识,此外,清朝的制品中还出现年号与人名号一起上的假货,如“大清乾隆年制”石叟款,石叟可是明代人,又来了一出”关公战秦琼”。

另外还有一个鉴别误区,就是有的专家把宣炉底下注明朝代年号﹑皇帝年号﹑和人名的器物断为仿制,笔者认为不妥,宣德三年制的炉是真品,妇孺皆知。要仿就仿真品,仿个假品算什么?再说,从历代到当今,制假贩假不是死罪,仿真品才利厚人皆共知,就是死罪,那更要仿真品。举个例子:强盗知道抢劫是死罪,他会去抢平头百姓吗?财主和钱庄相比较,肯定去抢钱庄。例子虽不恰当,但笔者认为是一种常理。

用宣德炉的监造官吴邦佐名字做铭文的炉也很多,笔者认为:那些炉基本上和宣德炉同年代出品,肯定是非官方制炉。铜在我朝计划经济时代,是国家控购原材料,明朝也一样,宣德年国泰民安,铸炮用不了多少铜,一些有门路的民间作坊弄到铜,苦于没有朝庭批准不能买卖铜制品,只得挂靠臣官吴邦佐,适时宣德炉在民间广受欢迎,作坊得利,吴邦佐也得到孝敬,何乐而不为。就象现在掌管大型基建项目的权力人物,让工程队多挂靠几支,项目再拆细点,大家有饭吃,红包多收点一样道理。所以把有这些铭文的炉断为清仿,很难认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宣德甲寅车,宣德炉存世》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