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没有竞争力怎么办,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 2、德甲落后西甲和英超俱乐部老板们怎么说?
- 3、巴拉克下赛季要离开拜仁去哪?
- 4、德国、意大利!
- 5、德甲球迷进来探讨一下!
本文目录导航: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最佳答案“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德甲落后西甲和英超俱乐部老板们怎么说?
最佳答案同欧洲其他顶级联赛相比,德甲有自己的优势(例如球迷,俱乐部梯队等),但同时也有明显的弱点(欧战中竞争力不足,联赛中几乎没有超级球星)。整体而言,现在德甲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比起英超和西甲来确实要稍逊一筹。
对于这种情况,勒沃库森俱乐部的体育总监沃勒尔表示:“德甲所有的球队都鼓励进攻,想要获得更好的名次。但是拜仁的实力远远超出其他球队,他们在德甲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这同他们从其他球队挖人没有关系。” 法兰克福的明星球员凯文-博阿滕表示:“”德甲对所有的球员都很有吸引力,这里有杰出的联赛组织,几乎每一场比赛球场都爆满。德甲融合了其他联赛的特点,英超的快节奏,西甲的技巧,意甲联赛的战术,几乎是完美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你需要1.25亿欧元才能买到一名世界级的球员,我认为一个联赛不流出那么多的资金是一件好事情。”
沙尔克04俱乐部的经理海德尔表示:“如果德甲联赛‘50+1’的政策不改变,情况就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为像拜仁这样的俱乐部总是会比其他俱乐部从股市当中获得更多的钱。”
莱比锡RB的首席执行官Oliver Mintzlaff表示:“为了不落后于其他顶级联赛,投资者们需要变得更精明。同时,投资者们不应该把足球当成玩具。我们必须制定一些规则来建立一个框架,使这种平衡(缩小差距)成为可能。”
柏林赫塔队长伊比舍维奇表示:“如果你想跟上其他的联赛,就必须废除‘50+1’政策。
注:德甲“50+1”政策大致意思是,除了在政策制定前就已经投资并且拥有球队超过20年的拜尔制药(勒沃库森)和大众集团(沃尔夫斯堡),职业球队50%的股份必须由会员制的球迷俱乐部持有。也就是说,德甲俱乐部的最终话语权是在会员制的球迷俱乐部。
巴拉克下赛季要离开拜仁去哪?
最佳答案如今的德甲联赛竞争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巴拉克在这样级别的联赛里确实有些浪费了,转会的念头也就不是一两天的事。拜仁在德甲联赛虽然一手遮天,但在欧冠却无所作为,这恐怕是催动巴拉克转会的第一要素。
下家是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能强力冲击欧冠、能满足高额薪水。
这些球队里,切尔西无疑是首选。薪水在切尔西看来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填写支票的程序。以阿布的财力,打造一支完美阵容不会是件难事,目前的这个球队只要对个别位置修补一下。但思考一下,巴拉克转会切尔西却是无可能的。
首先是巴拉克在德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切尔西在欧洲足球人士眼里除了以务实的足球风格著称,就是以强力的金元大棒打压对手。转会切尔西留给国人的第一印象只能是冲钱去的,而这与巴拉克本人声称的寻找新的动力背道而驰。
再次,切尔西并非那么奢侈浪费。以CEO肯扬的经营理念,要把切尔西打造成为新一代的曼联,这样无休止的买入巨星是不可行的。以切尔西目前的中前场人员搭配,中场似乎不需要巴拉克,且兰帕德十分优秀的情况下一上难容二虎。
对于巴拉克来说,皇马和曼联属于同一类型的球队。两支球队都处于大规模重建阶段,相对来说C罗、鲁尼逐渐挑大梁的曼联要强于老迈的皇马。
皇马对于更多的球员来说,是有这一种荣誉上的吸引力。皇马新主席上任后已经将前任的巨星政策推翻,各大巨星逐渐受到冷落,巴拉克此时未必能够成行。巴拉克加入,意味着齐达内或者某些人要遭到清洗。
曼联稍微要好些,目前在曼联的中场并没有绝对强势球星,巴拉克的介入至少可以保证自己的核心的地位。而曼联老板在各界压力下,以寻求新发展,也极有可能花大价钱买入巴拉克。
这两家球队都面临巨大波动,在欧冠赛事中并没有把握,近几年成绩也相当糟糕。就算是在各自联赛,面临巴萨、切尔西两大欧洲巨人的重压也力不从心。可见皇马、曼联不会是巴拉克的落脚处。
尤文和巴塞罗那是目前欧洲赛场里运作最为健康的球队,也是最有竞争力的球队。巴拉克落脚其中之一会是不错的选择,但问题也不少。
加盟巴塞罗那的首要问题就是战术打法问题。巴萨以中场快速传递、高强度压缩的打法早已经成型,并延续至今。这种打法要求的球员的脚下技术和配合默契程度,身材高大的巴拉克未必能够适应。即使成行,巴拉克也势必将德科或者范博梅尔的其中之一排挤,巴萨能不能将这两员30左右的老将安个适合地方或者清理掉就是一大问题;巴萨的资金并非十分充裕,在和主要球员相继续约后有无能力吸收巴拉克是个问题。
尤文图斯在吸收维埃拉后极有可能吸收巴拉克。卡佩罗喜欢大个子前锋,不知道这个嗜好是不是扩展到大个子中场了。尤文在欧洲足球人士眼里的稳定是吸引巴拉克的第一因素,尤其是名帅卡佩罗的魅力。但巴拉克应该考虑到一点,如内德维德、图拉姆、卡纳瓦罗这些老将在世界杯后还能持续这几年的突出表现吗?尤文在持续竞争中未必会强于巴萨。
最后是米兰双雄。这两支球队一向是转会市场上的大买家,对于买入巨星那是家常便饭的事。但目前两队却有截然不同的情况。
国际米兰可能是所有球队里最有诚心邀请巴拉克加盟的,但却同时是底气最不足的。多年来苍白的成绩无法对以追求新挑战为目的的巴拉克形成诱惑,而最近连续暴出的内乱也让人望而却步;不稳定的经营方式和球队的动荡,让很多球星擦肩而过。
贝隆的出走再所难免,虽然球队高层有吸引巴拉克加盟以开始新的政策,但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没有什么可能性,况且当初给下350万薪金封顶的政策不能轻易被毁掉。
AC米兰可能是巴拉克的最大买家。以近几年米兰在欧洲冠军杯的突出表现来看,这是最大的资本。薪水不是问题,关键要看巴拉克与米兰的战术思想是否合适。
米兰的中场一直是最强大的,却有个瓶颈---其防守任务集中在加图索身上,尤其是对高空防守上几乎毫无办法。偏左西多夫这个角色在AC米兰也是争议颇多,粘球而防守不积极。巴拉克的特点似乎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而习惯在偏左活动的巴拉克顺理成章的代替西多夫,米兰的中场至少看上去完美些。
但别忘了一些其他的事,巴拉克这种级别的球星似乎到哪都要给个老大地位,至少是个核心。与皮尔洛、卡卡的共存问题,不知道是否能不能再找到一个当初的4个10号方略
德国、意大利!
最佳答案五大联赛现在其实渐渐演变为3大,英超、意甲和西甲,而德甲和法甲似乎都要落后很多。德甲目前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体制对俱乐部的限制使其无法引来大牌球星,而且拜仁一枝独秀也制约了德甲的发展,不过这两年已经有所改变,俱乐部们加大投入,不来梅和沙尔克的崛起也带动了竞争的局面,相信德甲的总体水平会提高起来
德甲球迷进来探讨一下!
最佳答案沙尔克04正在以巨资引进球员 不来梅等传统强队也正在行动 主要是以前的强队 像慕尼黑1860 门兴格拉德巴赫应该赶快升级 吸引欧洲有潜力的年轻的球员加盟 并且应该加强二线队的教育 主要还是现在的德甲球星不应该加盟其他三大联赛 还有 即使德甲因为积分退出五大联赛 而葡超因为积分跻身五大联赛 下个赛季 也不太可能保持 毕竟德甲上个赛季爆冷 斯图加特和沙尔克04打进欧冠 而这两支球队在欧战成绩并不理想 而这个赛季 不来梅 拜仁将打进欧冠 这两支球队的成绩都不错 特别是拜仁 很有可能凭借欧冠的积分 拿回德甲五大联赛的头衔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76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