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顺德春节民俗最佳答案一、特异之婚礼顺德县石垦乡及其附近南海县属七堡一带,至本世纪30年代初期,尚有这样一种特异的婚礼:不仅与外县不同,而且与该县其他地方也不同。一为彩...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顺德甲午园,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顺德春节民俗

顺德春节民俗

最佳答案一、特异之婚礼

顺德县石垦乡及其附近南海县属七堡一带,至本世纪30年代初期,尚有这样一种特异的婚礼:不仅与外县不同,而且与该县其他地方也不同。

一为彩舆隔日始回。如果定某月初一日为婚期的话,则真正结婚应是初二日。照当地规矩,男方迎亲之彩舆必须在初一日日落后方能到女家去,彩舆到后才给出嫁之女梳装打扮。但梳装打扮之事,不仅父母不能动手,而且连梳佣婢女也不能代劳,只能由闺中群伴为其装束,而群伴也不是当晚进行,待到次日天将破晓之时,始缓缓动起手来。故彩舆返回男家时,已是初二日的中午时分了。这种做法,实是使新郎和新娘无法在成婚的日期圆房。

二为迎亲时无鼓乐。不仅贫苦人家如此,就连富贵子女也是如此。这种做法是有其历史根源的。事情是这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大学士、太子大师梁储之三子公子梁三颠,石肯乡人,藉其父亲势力,横行霸道,胡作非为,霸占民女。一闻鼓乐之声,便访知乡邻某氏结婚,率同其走卒,突前往“迎亲”,占据婚礼上宾之位。如新娘略有姿色者,则将新郎囚禁起来,或驱赶出去然后霸占新娘。倘遇烈女,予以反抗,则往往遭其杀害,故惨死在其暴力之下者不知多少。畏其势者忍辱苟生,不服者控告官衙,官吏畏其势,反以诬告论罪。所以附近百数十乡,相戒迎亲时不行鼓乐,一直相传下来。

二、自梳女、不落家

旧社会里,顺德县的未婚少女均蓄留辫子,结婚之后则束髻。以辫与髻作为未婚与已婚的标志。但自梳女与不落家妇女仍很多,包括番禺、中山、南海各县,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所谓自梳女,是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行易辫而髻,以示决心不出嫁,以终身终老,称为“自梳”或“梳起”,也即自梳女。

顺德自梳女

所谓不落家,则是另一种少女,或迫于父母之命,不能梳起,只好在举行婚礼仪式之后,回归母家长住,避免与丈夫同居;或者,先自梳不嫁,将至半老,则另访可靠男子,出资为其立妾,代育后嗣,自己则居名义上之夫妻,以表示其不是未婚;或者,虽已出嫁,但父母以女缫丝每日所入一元数毛,不促其落家,即使回夫家,一年也仅是一至二次。有的甚至出资为其丈夫立妾,名曰已婚,实也独处。这些均称为不落家女。

然而,这种不落家也有被冲破的。据当时报载有这么一个故事。顺德半江村女子罗锦绣,向以缫丝为活,颇有积蓄。其父凭媒将其嫁给南海西樵人邓某为妻,自行婚礼后,结婚两年从不到男家居住。邓在广州经商,每当时节返乡,其母必佣舆迎锦绣,但都被拒之门外,或避匿,不与见面。邓毫无办法,相告其族兄弟。当清明节将届,邓欲返乡扫墓,族兄某甲为其出计谋,诱其妻出省。要邓诈死于来往顺省渡中,盖以烂席,由甲派使妈往邓妻处报丧,说邓返乡扫墓回省城途中,在渡内中痰而死。其岳母听后,信以为真,即令锦绣赴渡挂孝。锦绣痛哭至渡,见其夫盖以烂席,乃唱哀曲吊之:“妹今踏到船头见哥你面呀!见哥烂席冚(盖)青年呀,唉!”这时,轮渡已开行,邓即推烂席坐起,吓得其妻大惊失色。明知中计,但船已行驶,无法逃避,只好跟其夫到广州同居。

顺德自梳女的出现,是与30年代以前顺德缫丝业比较发达有直接的关系。顺德女子做缫丝女、养蚕女,经济上颇能自给,故许多少女均以“自梳”为满足。她们较有钱。比较讲究吃,能做一手好菜,能搞烹调。到了30年代,广东丝业受到外来丝的打击,一落千丈,这些自梳女或不落家女,纷纷因丝厂倒闭而失业,到广州、香港当“打住家工”,由于她们斯文、能做菜,很得主人喜欢。当时香港女佣中,百分之九十为广东籍人,而以顺德女子最多。

但不落家这种习俗并不可取,时不时总会出现“伤风败俗”的事情来。据《越华报》1930年4月17日报道,“昨有容奇彭家巷冯某,在小榄渡卖药为生,其女与牛肉仔有染,遂至豆蔻胎含。坊邻啧有烦言,始行将胎私下。讵因服药过量,竟至毙命。牛肉仔聆耗,亲往女家治丧,演陈村锦担幡买水一出怪剧,沿途频以巾拭泪。知其事者,成谓私情演出真情云”。

三、饮喜酒遗矢

顺德陈村一带,结婚宴请有一俗例,即结婚之日宴请时,大舅父应坐首席。待大舅父入席后,各亲朋始能入席,如大舅离席,各亲朋也须离席。

据报载,1930年5月18日,陈村旧圩茶巷李某,娶龙氏为妻,当天迎娶过门,大摆酒席庆叙。他的大舅父按俗例先入宴席,不久,突患痢症欲离座去厕所。但以刚入坐不久,如果离开,按例各亲朋也得随之离席,迫得勉强忍住。但俗说话:“官司不如屎尿紧”,虽然强忍,实十分窘迫,焦急万分,食而无味,又不便于讲出来,结果肚内作怪,遗矢裤中,臭气四溢,狼狈不堪。各亲朋也十分扫兴。大舅父面红耳热,不得已即奔回家中料理。座中亲朋均认为这项俗例极应加以革除。

四、七夕会

7月7夕,相传为双星一年一会之期,名之曰双星节。历古相沿,传为神话。一般见识少之女子,不惜耗费金钱,作大规模之展览,备极崇敬,礼拜至极,这种陋习,本也应予革除。但顺德女子,对此举多具热诚,尤以缫丝女为最。届时集合10多人或几十人不等,组织所谓七夕会。有的预先集合起来,按月派款,储以备用,是为长期会。有的临时集合,届期组织。款项一次派足,是为短期会。不论长期会还是短期会,都在节前几天,各任所事,分科备办。经几天准备工作,始告完成。诸如百花果、神衣、椅桌卧具,及其他细小器皿,有纸制的,有木制的,有芝麻砌成的,有色豆造就的,各式各样,光怪陆离。复盖搭葵棚,排桌陈列,衬之以古玩,助之以灯色。说是以此邀仙来赏识,并供人们观览。其规模大者,耗费千数百金。最简单者,也耗费百数十金,或一二百金。

年廿八 洗邋遢

——顺德过年风俗杂谈

今天是大年二十八。俗话说,“年廿八,洗邋遢”,这是粤语地区老少咸知的传统话语,而且是人们最必须付诸行动的指令,不过,这只是人们取其谐音而已,因按传统习惯,清洁大扫除从腊月廿三祭过灶神就已进入程序,一直到年廿九。所谓“年廿四,清洁房边地;年廿五,扫房掸尘土;年廿六,洗净禽畜屋;年廿七,里外洗归一;年廿八,家杂擦一擦;年廿九,脏物都搬走。”

人们清尘除旧,因“尘”、“陈”同音,因此新春扫尘除清屋洁舍外,还有除陈布新含义,也就是将一切“穷运”、“晦气”扫地出门。说到除尘扫屋,其实也有一些讲究。

笔者就此请教了一直留心本地风俗的李良晖先生,他说在昔日,因人们居住的都是中式古老大屋,因此,扫屋那天多择吉日,让家中长者手持清扫工具在门口、屋内和厨房略作打扫,以作仪式,然后由家人按照屋内、后座、厨房次序清洁。不过清洁工具不得用扫把,因它只能扫地,不得扫屋顶。扫屋工具多用黄皮叶、龙眼叶、葵叶扎成,因这些树叶带辟疫迎吉寓意。

谢灶

关于谢灶君日子问题,一般传统都说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其实在古代也不断调整。《礼记》说:孟夏祀灶。汉代以后则是腊日。唐宋后则小除夕或前一天。

当年顺德籍学者陈荆鸿先生说:“乡村人家,厨房里也必供奉一方牌位,上面写着定福灶君四字,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一样有送灶之举,除了香烛宝帛之外,还备有一碗清水,一片方糖,水是表示清白,糖是让菩萨吃点甜头。”

李良晖先生补充说,谢灶在顺德乡间十二月二十二日已开始,不过那天谢灶多为官宦之家,二十三日多为读书之家。

笔者也觉得当年孔子说,“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可能与此多少有点渊源。因为古时帝王祭天地,而士大夫则祭门、祭户、祭井、祭灶、祭中溜、是为五祭。李良晖先生继续讲,二十四日谢灶者多为商铺贾人之家,二十五六日已没人谢灶,因灶君已离开灶子到天府汇报工作去了,因此,当年顺德就有一句“好做唔做,廿五六谢灶”的说法调侃那些做事拖拉或于事无补的做法。

不过,祭灶都由男性操办,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或许与阴阳有关,因月为阴,宜女性祁福,灶为阳,宜男性禀神。昔日祭灶还有祭灶文,大户人家大多读完祭文放进路中与祭品一同焚烧,让灶君一同拿到天上禀告天庭。另外,顺德习俗祭品中多有糯米糍,因为好让灶君吃后禀告时说话囫囵,也好让自家蒙混过关。

堆英雄

顺德以前在旧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小除夕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风俗叫“堆英雄”。这个风俗流行在乡间。陈荆鸿先生回忆说,每年十二月二十四入夜后,大人们都拿着一个畚箕,放上一些禾秆草,一起放到门外烧掉,一边烧,小孩一边提着小灯笼在门口齐声用乡间俚语唱着儿歌:英雄英雄,日头红,富贵翁,白须公,担银入门栊。另外,每家都在门栊头、酒醋埕、米缸盖上点一盏小油灯,让一室尽光明。因而清末有一首竹枝词描绘其景:毕竟英雄何处唤,嫁家先点醋埕灯。这一古老风俗现已难寻旧迹。笔者专门询问了一直留意顺德风俗、家住容桂的书法家周冠登先生,他说小时候曾依稀听别人说过这种风俗,但从未经历和见过。

不过,奇妙的是,在番禺的小谷围上也有“堆英雄”的说法,但内容稍有差异。他们是将旧年的春联撕下来和红纸一起焚烧,燃起熊熊烈火。因在广东话中,春联的“红”与英雄的“雄”同音,因而他们以此期盼来年生活如火般红火。或者这是自远古一直流传至今的一种对火的崇拜遗风吧?因在古人眼中,能杀菌灭瘟的火具有神秘的力量。顺德人至今称“搬家”为“搬伙”,其实应写作“搬火”,因为原始时代火在他们生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家庭搬迁,他们最关注不是家具,而是那不灭之火。

压年

现在顺德不少家庭在大年三十还是喜欢用猪手放到米缸,意谓来年“横财就手”。在昔日,顺德人都是将煎干的两条鱼放到米缸上,谓之“压年”。这个“压”在这里读“责”音。这里顺带要说到晋朝阮孚,他一贫如洗,但总身挎一囊,里面放着一块钱,他说: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这个“看”字就等于这个“压”字,意谓守护,而鱼自然代表“年年有余”的“余”。其实这也是一种古老的风俗,据宋代刘安靖的《时镜新书》中说:岁暮,家家具有肴蔌,谓为宿岁之储,以入新年,名为送岁,留宿饭至新年十二,则弃于街衢,意谓弃故取新,除贫取富。看来,我们乡间一些看似寻常的风俗其实都完好地保存着许多充满古意的往日遗风。

看土牛

如今的顺德,乡间已难见春牛。但是,在顺德昔日一直流传着新春看土牛的风俗。县志上也有“岁时迎春日,竞看土牛”的记载。就这一古老风俗,笔者有特意咨询了周冠登先生,他一听我说土牛,马上说,他知道此事。他说他有清代著名诗人黄丹书的一首关于顺德春节风俗的七律,其中就有这一风俗的描写,于是他朗声背诵给我听:昨日迎春出东郭,今朝迎春入城楼。老农田伴试秧马,官长县中鞭土牛。逐暖鸡豚散晴陌,赛神箫鼓闹芳洲。野人解作玉霖颂,早晚如膏过碧畴。他说,“官长县中鞭土牛”就是这种特异的风俗。

这一风俗很古老,《吕氏春秋》就记载:出土牛。以送寒气。注解说:出土牛,令之乡县得立春节出劝耕土牛于东门外是也。这与黄丹书诗歌中描述十分吻合。

不过,这土牛并非真牛,而是用泥巴塑成水牛模样,在举行仪式前送到行政官署。等待立春那天,人们聚会官署前,等春官宣布立春时辰已到。于是,地方最高长官手持春鞭向土牛抽打第一鞭,然后地方官员乡绅按照身分高低依次鞭打土牛,直到打得粉碎为止。随后,人们就一拥而上,争抢土牛碎片,放到自己田中,期盼五谷丰登。不过,这一风俗如今已无。

春酒敬老

每年新春,顺德很多乡村都举行敬老活动。其实,这也是一种古老风俗。《诗经》就说“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小注中说:月令,仲冬乃名大酋,秣稻必齐。仲冬,周之春正月,十月做酒,以备春用也。人们一年到头,躬耕田畴,到阳春普照,负暄闲坐时,也确应把酒闲话,互敬安康,人们在享受“春灯儿女对良宵”的愉悦时,更将充满敬与爱的目光投向家中长老,并真诚地奉上春酒一杯,以贺长寿。

古书说:上敬老,则下益孝。上顺齿,则下益悌。这是一种自古以来的德政,人们都十分注重推行。孟子说:天下有达者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以前的重大宴席,都推出年龄最大者具酒祭神,谓之“祭酒”,这也是一种尊老的风俗。如今,顺德乡村新春敬老活动,家家扶得醉人归,其实正折射出一种德政与古风完好的融合。

表达内容:

顺德在改革开放近几年来,在全国调查恩格尔系数时,排名第一,说明顺德是一个富饶的好地方,然而顺德的风俗习惯也特别注重. 顺德风俗习惯有哪些方面的发展 历史文化:顺德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自古人文蔚盛,著述宏富.特别是明清两代,更是人才辈出,科果居于全省前列,诗社.文社.画会广布色内. 顺德内的美食可出名了.就是这么一向"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大良)"的美称。 顺德地外珠江三角洲腹地,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因蚕丝,蔗糖业兴盛而经济发达.X治大良有钱人.美食家荟萃之地.阔佬的X耳大屋内有花园天井,大万厢房高大宽阔.自逢嫁娶拜寿,他们喜欢在家里摆酒宴会,以增加喜庆热闹气氛.他们讲究排场,开数十席者比比皆是.菜肴肯定有鲍.参.翅.肚等山珍海味.举办喜宴的主人家当然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烹饪技术,因此约请酒馆上门会菜就势在必行了. 民俗馆:顺德的历史画卷 顺德历史上的四位状元.三字经的编辑人.粤剧大师.武术名家等等.顺德民俗馆里,几百年积淀下来的顺德民间艺术精髓.如龙舟竞渡,木鱼歌,香云纱等等.龙舟竞渡,水乡"开门见水,举步登舟"的生活,逐渐演化成顺德赛龙舟的习俗.每逢农历端午,各乡各镇均击鼓游龙,从示快乐.在庆典节日,举办的"五人桡"龙舟竞赛,热闹欢腾.锣鼓柜,木鱼书.龙舟说唱,这些民间说唱艺术,从歌词到典调都平实地反映出先辈的心情和生活状况.欢天喜地的传统锣鼓柜巡游是地方游艺中最值得欣赏的一项,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杏坛高赞,麦村等地尤其盛行.锣鼓柜表演者被分成两组,一组吹大唢呐,另一组吹小唢呐.

迎娶礼节

出发:由男家携带六或十二件礼品,鸣炮出发前往女家,将至女家时再鸣炮,女家亦鸣炮回应,表示准备妥当.

迎宾:媒人先下车,其余的人接着下车,新郎由女家幼辈请出.

介绍:男方亲友依序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认识,先介绍男方给女家.

讷征:男方抬礼物进入女家,女方接受后并绘予红包;将礼物陈列大厅,媒人将大小聘,金饰,礼单交女家长,女方亲友将礼物收好,并在神明桌上陈列供品.

奉甜茶:女方长辈请男方亲属依长幼入座,新郎居末.新娘由一好命好人引导出堂,捧着甜茶向男方来宾敬茶.

庆茶杯:片刻后新娘出堂收茶杯,男方亲友需以红包压红包.

此后礼仪就告一段落了.

顺德水乡

苏杭有美丽如画的园庄,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在顺德杏坛也有一"小桥,流水,人家村落―逢简."纵横交错的河涌,奔涌着盈盈清水,流淌进近碧绿的田.密密的水道将和爱的街巷一块一块地分割开来,居民房屋临水而筑,前街,后河,街巷,河渠,桥梁互相联接,形成水陆交通网络.这里是顺德,这是杏坛的"水巷小桥多"的水乡景色.

“灯酒”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民间过年期间的一个传统习俗。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期间,顺德各乡村都要举办“灯酒”,全村男女老少以及邀请来的客人、亲朋好友等会聚一堂,吃年宵饭,叙旧、相互交流、联络感情,而且在活动中还进行花灯竞价,将写有诸如“身体健康”、“年年顺景”、“东成西就”、“大展宏图”、“财源广进”、“生意兴隆”等等吉祥内容的花灯在大家聚餐时进行公开竞价,价高者获得这盏花灯,竞价成交价一般都在二、三千元,最高时可达万元。并且竞价成功者每竞得一千元将获得明年“灯酒”的一围酒席,多竞多获,来年可自主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参加。竞价的钱必须在第二年的过年前交付。村里用这些钱来组织和进行各种公益活动。

满意请

顺德的习俗有哪些特色

最佳答案顺德县是广东珠江三角洲一个土地肥沃、经济比较发达的县。以往,这里有些比较特殊的风俗,或许是陋习,颇有风趣。这里特辑录几例。

一、特异之婚礼

顺德县石垦乡及其附近南海县属七堡一带,至本世纪30年代初期,尚有这样一种特异的婚礼:不仅与外县不同,而且与该县其他地方也不同。

一为彩舆隔日始回。如果定某月初一日为婚期的话,则真正结婚应是初二日。照当地规矩,男方迎亲之彩舆必须在初一日日落后方能到女家去,彩舆到后才给出嫁之女梳装打扮。但梳装打扮之事,不仅父母不能动手,而且连梳佣婢女也不能代劳,只能由闺中群伴为其装束,而群伴也不是当晚进行,待到次日天将破晓之时,始缓缓动起手来。故彩舆返回男家时,已是初二日的中午时分了。这种做法,实是使新郎和新娘无法在成婚的日期圆房。

二为迎亲时无鼓乐。不仅贫苦人家如此,就连富贵子女也是如此。这种做法是有其历史根源的。事情是这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大学士、太子大师梁储之三子公子梁三颠,石肯乡人,藉其父亲势力,横行霸道,胡作非为,霸占民女。一闻鼓乐之声,便访知乡邻某氏结婚,率同其走卒,突前往“迎亲”,占据婚礼上宾之位。如新娘略有姿色者,则将新郎囚禁起来,或驱赶出去然后霸占新娘。倘遇烈女,予以反抗,则往往遭其杀害,故惨死在其暴力之下者不知多少。畏其势者忍辱苟生,不服者控告官衙,官吏畏其势,反以诬告论罪。所以附近百数十乡,相戒迎亲时不行鼓乐,一直相传下来。

二、自梳女、不落家

旧社会里,顺德县的未婚少女均蓄留辫子,结婚之后则束髻。以辫与髻作为未婚与已婚的标志。但自梳女与不落家妇女仍很多,包括番禺、中山、南海各县,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所谓自梳女,是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行易辫而髻,以示决心不出嫁,以终身终老,称为“自梳”或“梳起”,也即自梳女。

顺德自梳女

所谓不落家,则是另一种少女,或迫于父母之命,不能梳起,只好在举行婚礼仪式之后,回归母家长住,避免与丈夫同居;或者,先自梳不嫁,将至半老,则另访可靠男子,出资为其立妾,代育后嗣,自己则居名义上之夫妻,以表示其不是未婚;或者,虽已出嫁,但父母以女缫丝每日所入一元数毛,不促其落家,即使回夫家,一年也仅是一至二次。有的甚至出资为其丈夫立妾,名曰已婚,实也独处。这些均称为不落家女。

然而,这种不落家也有被冲破的。据当时报载有这么一个故事。顺德半江村女子罗锦绣,向以缫丝为活,颇有积蓄。其父凭媒将其嫁给南海西樵人邓某为妻,自行婚礼后,结婚两年从不到男家居住。邓在广州经商,每当时节返乡,其母必佣舆迎锦绣,但都被拒之门外,或避匿,不与见面。邓毫无办法,相告其族兄弟。当清明节将届,邓欲返乡扫墓,族兄某甲为其出计谋,诱其妻出省。要邓诈死于来往顺省渡中,盖以烂席,由甲派使妈往邓妻处报丧,说邓返乡扫墓回省城途中,在渡内中痰而死。其岳母听后,信以为真,即令锦绣赴渡挂孝。锦绣痛哭至渡,见其夫盖以烂席,乃唱哀曲吊之:“妹今踏到船头见哥你面呀!见哥烂席冚(盖)青年呀,唉!”这时,轮渡已开行,邓即推烂席坐起,吓得其妻大惊失色。明知中计,但船已行驶,无法逃避,只好跟其夫到广州同居。

顺德自梳女的出现,是与30年代以前顺德缫丝业比较发达有直接的关系。顺德女子做缫丝女、养蚕女,经济上颇能自给,故许多少女均以“自梳”为满足。她们较有钱。比较讲究吃,能做一手好菜,能搞烹调。到了30年代,广东丝业受到外来丝的打击,一落千丈,这些自梳女或不落家女,纷纷因丝厂倒闭而失业,到广州、香港当“打住家工”,由于她们斯文、能做菜,很得主人喜欢。当时香港女佣中,百分之九十为广东籍人,而以顺德女子最多。

但不落家这种习俗并不可取,时不时总会出现“伤风败俗”的事情来。据《越华报》1930年4月17日报道,“昨有容奇彭家巷冯某,在小榄渡卖药为生,其女与牛肉仔有染,遂至豆蔻胎含。坊邻啧有烦言,始行将胎私下。讵因服药过量,竟至毙命。牛肉仔聆耗,亲往女家治丧,演陈村锦担幡买水一出怪剧,沿途频以巾拭泪。知其事者,成谓私情演出真情云”。

三、饮喜酒遗矢

顺德陈村一带,结婚宴请有一俗例,即结婚之日宴请时,大舅父应坐首席。待大舅父入席后,各亲朋始能入席,如大舅离席,各亲朋也须离席。

据报载,1930年5月18日,陈村旧圩茶巷李某,娶龙氏为妻,当天迎娶过门,大摆酒席庆叙。他的大舅父按俗例先入宴席,不久,突患痢症欲离座去厕所。但以刚入坐不久,如果离开,按例各亲朋也得随之离席,迫得勉强忍住。但俗说话:“官司不如屎尿紧”,虽然强忍,实十分窘迫,焦急万分,食而无味,又不便于讲出来,结果肚内作怪,遗矢裤中,臭气四溢,狼狈不堪。各亲朋也十分扫兴。大舅父面红耳热,不得已即奔回家中料理。座中亲朋均认为这项俗例极应加以革除。

四、七夕会

7月7夕,相传为双星一年一会之期,名之曰双星节。历古相沿,传为神话。一般见识少之女子,不惜耗费金钱,作大规模之展览,备极崇敬,礼拜至极,这种陋习,本也应予革除。但顺德女子,对此举多具热诚,尤以缫丝女为最。届时集合10多人或几十人不等,组织所谓七夕会。有的预先集合起来,按月派款,储以备用,是为长期会。有的临时集合,届期组织。款项一次派足,是为短期会。不论长期会还是短期会,都在节前几天,各任所事,分科备办。经几天准备工作,始告完成。诸如百花果、神衣、椅桌卧具,及其他细小器皿,有纸制的,有木制的,有芝麻砌成的,有色豆造就的,各式各样,光怪陆离。复盖搭葵棚,排桌陈列,衬之以古玩,助之以灯色。说是以此邀仙来赏识,并供人们观览。其规模大者,耗费千数百金。最简单者,也耗费百数十金,或一二百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顺德甲午园》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