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求初中历史几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如下优质回答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两次世界大战、欧盟、三次科技革命、普法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十...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南北战争德甲,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求初中历史几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如下

求初中历史几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如下

优质回答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两次世界大战、欧盟、三次科技革命、普法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俄国:1861年改革、十月革命、两次世界大战、苏联成立、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美苏争霸。

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冷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工业革命、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

优质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

当硝烟散尽,昔日战场而今仅供凭吊之即。我们以后人的眼光可以为发生在1914-----1918年的那场战争设想诸多的理由。一批批的历史学家和历史著作在在努力的告诉我们,在19世纪末的欧洲,国际环境是多么的严酷。两大武装集团对峙下的和平,掩盖的是汹涌的怒火和近似疯狂的备战。持久和平已然不可救药,欧洲成了一个大火药桶,等待的不过是一个火星而已。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了,人们在灾难面前所需要的只不过是等待。

然而如果你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在上个世纪初的西欧,体会更多的应该是周边生活的显著改善。持续增长的实际工资是生产进步和海外殖民带来的红利。在法国人们成群的涌入电影院,每年举行的环法自行车大赛总是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而在德国,工人们的生活得到不同程度的保障,在退休以后已经可以领取一分稳定的养老金。在大不列颠,阳光沙滩也已不在是贵族们的专利了。20世纪初,大多数西方人都是规规矩矩的基督教徒,他们相信彼此之间的理性,而对于这个世界的未来充满了乐观和希望。而这一切在1914年的夏天发生了巨变。成千上万的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青年在一个地域空前广阔的战场上嘶杀。

在这个诞生了诸如莎士比亚、歌德、伏尔泰等伟大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者的土地上,人们一时间忘记了文明,抛弃了理性,有的只是无限膨胀的仇恨。战争改变了欧洲也改变了世界。在战火夹缝中诞生的十月革命,其影响甚至超过了一战本身,它为整个西方世界在长时间内拉响了红色警戒。

一节列强纷争

1资本主义强国矛盾的激化

当刚刚进入19世纪的时候,不可一世的科西嘉怪物拿破仑,败倒在欧洲列强的连手之下,沦为“圣赫勒拿岛之囚”。在此之后,虽然欧洲的列强诸如英、法、俄、奥、普,各有野心但却能相互牵制,竟然使得风起云涌、战乱频仍的欧洲达成一种微妙的均势。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静极思动才偶有波澜。先是意大利和德国统一的战争,后是70年代英国、俄国在近东相争不下,一时阴云密布、剑拔弩张,幸好在后来召开的“柏林会议”上有惊无险“和平”顺利过关。

几十年国际环境的相对平静,并不意味着世界发展的停滞不前。相反,平静之下孕育着巨变,这在70年代以后越发明显。

如果说法拉第对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现,使得“电”作为一种能源大规模利用成为可能。那么接下来成功试制的白炽灯,使这种可能成为了现实,电能的需要一发不可收。这种新能源注定要在产业领域引起一场新的革命。而这次革命的后果一方面固然极大的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修改了欧洲强国经济实力的座次表。德国这个欧洲国家中的后起之秀,在这次角逐中异军突起一跃成为了榜首,“德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与日见颓态的大英帝国的产品展开激烈竞争。

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德国在欧洲大陆腹地的戏剧性崛起,给早就习惯了“均势”的欧洲政治家们出了一个大难题。如何对待这个统一之后的德国,成了自德国统一以来对各国政治智慧的考验。这个难题似乎直到20世纪中期才得到一个今天看来似乎圆满的解决,不过为此已经有太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欧洲也永远的失去了维利亚时代在世界的风采了。我们一直把“铁血”看作俾斯麦的标志,这是有失公正的。他所设计的德国,是一个“克制”而温和的国家。俾斯麦很清楚自己国家的险恶环境,在欧洲被若干大国包围着。一旦战争爆发,两线作战一直是这位精明宰相的心病。为此他运用高明的外交手腕,把几乎水火不容的几个国家囊括到他所设计的大陆体系中。然而这个体系的脆弱性正如他开始成功的原因一样,过分的依赖他的缔造者,堪称国际关系大师的俾斯麦。这也就注定了这个联盟是一柄双刃剑。而不幸的是在1890年以后,它更多的是伤害德国自身。

当我们试图在风云变换、盘根错节的国际关系体系中找出一条线索。用它来对那场人类的浩劫的缘起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的话,那么两大颉颃的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出现,无疑是我们所需要的线索。

三国同盟的建立,是俾斯麦纵横捭阖的结果。他最开始的初衷是编制一张大网,网住一门心思想要复仇的法国。俾斯麦先是搞了一个包括奥地利和沙皇俄国的三皇同盟,不过他很快发现自己同俄罗斯的利益难以调和,神合固然是不可能的了,甚至连维持貌合也是不容易的。于是乎,奥地利这个昔日普鲁士打击的对象,现在到成了德国结盟的首选。1879年两个国家缔结了更为巩固的关系。后来加入的意大利,在一开始就存有某些投机色彩。法国在殖民地问题上让意大利失去的不仅仅是面子,而法国人对天主教根深蒂固的好感,让已经和教廷关系很僵的意大利政府感觉很不自在。于是,拉起德国这面大旗吓唬一下法国,成为当时意大利政治领袖们的最佳选择。而早已察觉如此的俾斯麦,顺势也把意大利揽到怀里。1882年,欧洲大陆上正式出现了三国同盟。

而随后的俾斯麦去职,在近代德国历史上,应当可以看作一个颇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此后柏林逐渐结束了他在政策上“节制”的俾斯麦时代,而代之的是雄心万丈,但却底气不足的“威廉二世时代”。取代俾斯麦的威廉二世当时年仅29岁的。这位年轻的统治者和他同时代大多数青年人一样,对国家的发展有一种急切的焦躁。他做王子的时候就时常想没有他的领导,是德国之所以没发展更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他父亲对他的一个评价“他 (威廉二世)有过高估计自己的倾向”。也许这种冲动对于一个普通的青年来说并没有什么,不过现在有这个想法的却是欧洲大陆第一强国的君主,这就足以构成一部悲剧的主元素了。怀着“外交无神秘“的他到处插手,但却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也许是想在英和俄国两个国家间搞平衡以显示自己的重要,但结果却是在欧陆上演了,化敌为友和化友为敌的180度大旋转。如果不计效果的话,他对欧洲政局的颠覆其程度不亚于俾斯麦。上台伊始,便结束了和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这也给两国皇室的传统友谊一个致命的打击。在经过努力以后大失所望的俄国人开始怀疑这个英国公主的儿子是不是要改变德国外交的航向。事实上这次俄国人真的是搞错了,威廉对待英国的感情固然是复杂,不过嫉妒要大于敬仰,因为这个岛国阻挡了他梦想成为世界级帝国君主的道路。不过当时的俄国人却不这么想,或者是不敢这么想,他们决定另想办法了。这个时候在一边一直苦苦等待的法国终于有了机会。几十年如一日的”法郎“外交,在俄国接出了丰硕的果实。沙皇虽然是勉强的,但确实是选择了与法国接近。事实上在当时沙皇在欧洲空前孤立,除了巴黎以外,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虽然在不久前即使在俄罗斯境内打口哨吹出马赛曲的调子也是要被流放的,而那正是法国的国歌。1891年法国等来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俄国同她签订了政治同盟,结束了法国这个国家长期孤立的状态。两年后,法俄关系发展为军事同盟。法俄军事同盟的成立,预示着俾斯麦在未来战争中两线作战的梦魇,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可能了。虽然在德国高傲的军官团眼中,俄国军队不堪一击,然而俄国毕竟是一个大国,准确的说是一个人多、地广的巨无霸国家。而在现代国家机器的组织下,这两个因素本身便具有了杀伤力。在接下来的两次大战中,俄国的表现也正是这样的。

与此同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也不得不面对现实,虽然是痛苦的。她放弃了坚持以久的“光荣孤立”政策。这时的英国远没有半个世纪前的那种雄距天下、独善其身的气度和实力了,反而日益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虽然列强在欧洲各自矛盾,但在海外却一致的与英国有间隙。然而德国的威廉二世并没有抓住英国最初对他的好感,反而在大陆联盟和世界政策上游移不定,这就不仅丧失了俄国的友谊,也最终失去了英国的好感。而德国扩建海军的计划和在中东的野心,使英国对德国的态度在失去好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敌意。

应该说英国与法国和俄国的接触并非天做之合,更大的是一种两害相权。在非洲,英国和法国的军队险些走火。而在整个19世纪后半段,任何一个严肃的政治家,都不会把“鲸鱼”同“北极熊”的和解看成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问题。然而事情就是如此不可思议,英法在非洲问题的解决为进一步接触埋下了伏笔,而被战争失败和国内革命搞的焦头烂额的俄国也同英国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在进入到20世纪的最初几年里,这三个国家完成了彼此的协调。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出现,说明了自维也纳和会以来的欧洲均势时代已正式经寿终正寝,一个新的结盟时代降临了。表面上,这种变化似乎也是走向一种平衡,而实际上国际和平是在走一段危险的钢丝,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堕入深渊。这也就似的1905到1913年的国际关系很有那么一点惊心动魄的味道。“每一次危机都种下猜疑和怨恨的种子,使的战争逾发可能。”

在北非爆发了两个摩洛哥危机,每次都表现出德国统治者的大胆敢为,而谋划不足的特点。德国每次都是旨在威胁和打击法国,而得到英国和俄国支持的法国已不在是以前的羔羊了。两次危机中尽管德国一再兵戎相向、杀机必露,第二次危机中德国海军直接示威,然而这都被法国顶了回去,这在俾斯麦时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英国表现出与德国不惜一战的态度,这促使德国上下对英国的恼怒达到了极点。德皇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候所说的“大多数德国人都反对英国人。”在这时看来已经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略显保守了。而英国也不在把德国仅仅当成是假想敌,而是真正的敌人来认真对付。1906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军事人员已经开始研究对德作战的合作可能。

发生在巴尔干的两次冲突,使本就紧张的局势更为恶化,也使得早以躁动不安的巴尔干火药桶名副其实。1908年奥匈帝国认为土耳其爆发的革命是一个机会,乘机吞并了波斯为亚和黑塞哥为那。这就引起了视这两地为己土的塞尔维亚和塞尔维亚身后的俄国的强烈不满。沙皇政府以战争相迫。但在这个问题上柏林和维也纳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德国向俄国递交了一分态度极其强硬的声明表示对奥匈的支持,同日奥匈帝国部分军队进入“紧急状态”最终俄国退缩了。这个结果不仅使得塞尔维亚怒火中烧,沙皇政府也发誓不再受辱。

在1912年爆发的巴尔干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曲。原有的平衡在这里被打破了。战争以反土开始,而以同盟内部的纷争作为结尾。不论哪一方都视结束这次战争的和约为一纸空文。赢家要的是更大的斩货,而失败者心里只有报仇雪耻。眼前的和平不过是一种停战,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终于成为通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的路标。

2世界资本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深了资本主义发展对世界范围内的原料和市场的依赖。而伴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竞争压力的增大,19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垄断组织出现了。垄断组织凭借起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19世纪末与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最直接的表现便是一些大的垄断资本家同时也是政府的高官。如伯明翰的工厂主约瑟夫 张伯伦和德国的大银行家伯恩哈特 登伯格分别出任自己所在国家的殖民大臣。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地位的提高,自然的增加了国家为他们经济利益服务的自觉性。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强国自觉的充当着殖民扩张的开路机和殖民利益的守护神。

显著改善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一方面使得全球范围的资源和市场,在资本主义面前无所遁行;另一方面也让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缓冲地域逐渐缩小,列强间发生矛盾的可能性更大了。以往一个据点就可以垄断一国贸易的局面,而今必须要全部占领,否则不一会就被别人抢走了。殖民者努力拓土的动力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对自己兼并会获得什么的希望,而代之以对别人兼并后自己将要失去什么的恐惧。这种对“无”的恐惧使得他们草木皆兵。

在19世纪末海外领地被看作是通向强国俱乐部的入场卷,并被看作是欧洲大陆斗争局面的延续。这也就不难理解法国把殖民地的开拓和恢复国家的荣誉联系到一起,而德国在海外的拓殖有时甚至是得不偿失。

发生在19世纪后半期的经济领域的大变革,重组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排名,然而与经济息息相关的殖民地划分却依然建立在旧的秩序之下。这种局面也就意味着在列强掠夺和奴役带给广大的亚非拉美国家不平等的时候,在列强内部也存在着一个也许是更危险的不平等。而这一矛盾就作为挑战国家的一个绝好的借口。

非洲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19世纪末成为列强角逐的主战场。到了1912年几乎96%的土地已经为白人所有,而这个数字在1875年的时候还仅仅是11%。

在埃及开通的苏伊士运河,也同时把英国和法国在这个国家的争夺推向了一个新的局面。最终英国保持了对法国在殖民地争夺方面胜利的一贯性,最终把埃及变成了自己实际上的殖民地。虽然英国自己一再宣称是暂时性的,不过英国军队在埃及一直待到了1922年。

见情况不好的法国为了竞争起见加快了自己在非洲的殖民计划,制定了一个贯穿东西的宏大目标,这又与英国的打通南北的殖民计划相互矛盾了。1898年,两个国家的殖民军队终于在苏丹爆发了“法绍达危机”,英法两个国家险动刀兵。最后以法国的让步使得战争得到了避免,并为以后通向两国协约的道路打下了基础。

当然了,法国在非洲的争夺中并不是总是一无所获,法国在与意大利抢夺突尼斯的竞争中获得了先手,这也把意大利推到了德国那一边,殖民地的争夺已经与欧陆纷争连为一体。

在对非洲大陆的瓜分中,并非都是刀光剑影也有另一种没有硝烟的争斗。1884年到1885年召开的柏林会议就是一个明显的表现。这次会议上列强换上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确定了一系列的原则,协调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加速了对整个非洲的瓜分步伐。

亚洲这个曾经强大的大陆,在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也成了被瓜分的对象。在东南亚列强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并进行直接的统治。而对于诸如中国和奥斯曼这种老大帝国,帝国主义国家似乎更喜欢保留原来的统治者,而把自己的控制放在幕后。在中亚的争夺中,更多了几分紧张气氛,英国和俄国的矛盾在对诸如伊朗和阿富汗的较量中日见突出。1885年英国国会甚至已经批准了一批经费作为对俄作战之用。

19世纪80年代以后德国也成为殖民瓜分中的重要一员。他不仅开始插手在非洲的角逐,而且在亚洲也表现活跃。在中国率先划分了势力范围,而且在中东提出一个野心勃勃的巴格达铁路计划。获得德皇大力支持的这个铁路计划,是可以看作是德国世界政策的一部分的,如果成功那么柏林的意志就可以在中东大大的加强了。这就引起英法的不满,围绕这个铁路的明争暗斗一直持续到1911年。

在这段时间的列强的殖民扩张中,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德国、美国、日本他们在殖民扩张问题上更多的是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如美西战争中美国从欧洲的没落贵族西班牙手里抢出来的古巴、菲律宾等地就是这个方面的绝好体现。这段时期,作为后起国家挑战老牌殖民国家的最激烈战争应该是日俄战争,不过就其影响来说,规模和时间都比日俄战争小的多的英布战争也许更大。因为前者不过是改变了列强中两个次级的局部关系,而后一次战争却推动了英国和德国的矛盾最终成为列强矛盾的焦点。

第二节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历史上有许多人,他们个人的命运紧紧的与世界的历史结合在一起。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无疑是这样的一个人。激进的塞尔维亚青年的子弹,结束的不仅是大公的生命,也是同时结束了整个19世纪的世界和平。人们对新世纪可以有很多的冀望,然而20世纪的世界伴随着这位奥匈皇族倒入血泊,也就注定了要有一个血腥的开始。

大公被刺的消息在德国引起的反应甚至要大于奥匈帝国本身。奥匈帝国年迈的老皇帝在德国得到了超过他的预期的保证。德国的支持使得奥匈帝国相信俄国不敢轻举妄动,一切将会如第一次巴尔干危机那样,德奥的团结将震慑俄国。7月23日下午6时,塞尔维亚政府收到了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内容几乎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可接受的。在当时这个通牒就被人形容为“这是欧洲大战”。不过这个说法最后被证明是错误的,这次战争的范围和影响都远远的超出了欧洲。塞尔维亚接受了大部分但却对其中最关键几点进行了保留。1914年7月28日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总动员。随之,德国政府要求俄国在12小时之内停止总动员,并在8月1日照会法国,要求其表明立场。而法国的答复是“根据其利益”行事,随后用一个军事总动员来回答其利益所在。当晚7时德国对俄宣战,两天后对法国宣战。并在第二天越过比利时攻击法国,当天英国宣布与德国进入战争状态。在这一天钟声敲响12下的时候,欧洲主要大国(除意大利)都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英国的外交大臣格雷对此预言般的说“全欧洲的明灯都熄灭了,我们有生之年将不会看到再次亮起来。”事实不幸言中。

战争在各个交战国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拥护,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场被期待以久的浩劫。这些都是多年来洋溢在各国的沙文主义倾向的最终恶果。各国内部的各种力量和派别或者实现了“神圣联合”或者拥护类似的精神。在保卫祖国的口号下,举国一致对战时政策高度支持。很多国家诸如法国、德国,战前制定的镇压反战团体的计划束之高阁。适龄应征者尤其是青年人对战争的支持惊人。在柏林成千上万的青年几乎是如节日般欢呼着参军的,而在法国入伍率达到了95%其他国家也大体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是坚信自己行为的正义性,为的是保卫祖国或者是自由、解放之类的神圣字眼。然而他们的中的很大一部分,将在未来的战场上失去自己年轻的生命。

当战争爆发的时候,人们普遍以为,将仍然是一场“短平快”的19世纪战争。似乎没有人会以为1914年的圣诞节会在战火纷飞中度过。不久前的美国内战中暴露的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并没有得到当时主要战略家们的足够重视。战争是以战前早就处心积虑的计划为蓝本开始的。德国凭借其强势的陆军,实施的是“施里芬计划”。简单的说,就是集中全力用“左”“右”两个拳头猛攻法国的软肋。而奥妙就在于“左”拳基本上就是虚晃一招,全部杀招尽在“右”拳的致命一击中。而当时法国执行的计划恰恰是用自己的短处配合了敌人之长。然而德国人并没抓住这个机会,他的“右”拳凌厉有余,而后劲不足。终于望城兴叹,被阻于马恩河。在东线,沙俄65万大军声势浩大,但却基本不堪一击。沙俄在东线的溃败不仅再次证明了其政府的腐败无能,也同时成就了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两人的将名。这两个人不仅在战争后期实际掌握了德国这架战争机器,而前者更出任战后德国总统,并在1933年把总理的宝座交给了希特勒。不过俄国军队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行为的本身便意味着德国在战争一开始就不得不陷入两线作战的泥潭。

马恩河之役后,双方又发动了被称为“向海边竞走”的一系列战役。之后西线便进入了毫无生气,而杀伤力极大的战壕战,这个僵局的打破要等到一战的尾声。机枪和铁丝网的大范围运用,使得进攻一方每次都伤亡极大而收获有限。而更为重要的是工业革命已经使战争具有总体战、全民战的味道。这就注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19世纪的最后一场战争而是20世纪的第一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悲剧便是战略思想严重的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接下来的1915年,东线战场一种规律似乎已经形成,俄国可以战胜奥匈而之后被德国打败。在西线上,双方都对打破令人绝望的战壕战进行了一些努力。协约国在小亚细亚开辟了一块战场,而德国在战斗中使用了毒气。不过这些手段除了造成新的伤亡数字以外,对整个战局基本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到了1916年,不甘寂寞的德国海军对英国的海上霸权进行了一次不成功的挑战——日德兰海战。英国皇家海军在战争中维护了他们的荣誉,而德国海军之后更多的关注除战列舰外的其它海战形式,比如潜艇战。虽然这次英德之间的大海战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之一,但当年具有更大意义的战斗还是爆发在大陆,爆发于世仇德法之间。凡尔登注定是要流血的。一次大战被证明是空前的消耗战,而这次战役的目的却直接就是要消耗有生力,是要“耗尽法国所有有作战能力的男子”。一位士兵在日记中写道“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惊人的大屠杀,……地狱也不过如此。”整个战役中德国损失了35万人,而法国的损失数达到了40万。如此惊人的伤亡记录,却被随之而来的索姆河战役超过,那次战役中双方损失超过110万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虽然当时作用有限,但却在下一次更残忍的大战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战争带来的空前伤亡,使交战双方在嘶杀之余也都有了摇动橄榄枝的想法。德国和俄国秘密接触,甚至英国也有人动了和谈的念头。然而事实再次印证了“笔杆子”在“枪杆子”面前的无力。1916年德、奥连手制造的“新波兰”让和沙皇的和谈彻底无望了。之后的几次使和平一词蒙羞的举动,不过是再次证明了有时候橄榄枝可以是枪杆子的一种掩护。

战事进入1917年的时候,几件大事的接踵发生,使得几成死水的欧洲战局发生戏剧性变化。开始的时候协约国似乎岌岌可危了,后来上演大翻盘。

最开始不堪重负的是危机丛生的沙皇俄国,在那里发生了一场革命,尼古拉二世成了末代沙皇。列宁领导的新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在法国,在一次无效而且无望的进攻以后,士兵普遍不满,不满很快演变成了“集体哗变”。其程度严重到如果当时德军利用这个机会,可能战争的结局是会改写的。

不过在1917年也发生了一件让协约国安慰的事情,那就是美国对德国宣战了。美国的参战就表面原因是反对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和对其妄图威胁美国政府阴谋的恼怒,而更深层原因怕是要到美国和协约国之间更广泛的经济联系和文化理念的认同去寻找答案了。

即使是如此,在1918年5月底以前,美军对战局的直接影响几乎是理论上的。因为这个国家的军队极其有限,陆军仅仅为12.8万人。这相当于一次大规模战役中参战一方的伤亡人数。

德国人也确实利用了这个空隙,1918年3月发动了一系列攻势。虽略有战果,不过也大都是回光返照罢了。这一年的中期美国的巨大实力开始由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德国这架早就不堪重负的战车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先后结束力不从心的抵抗。这一年的11月只有德国孤军奋战了,而德国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再战的实力和意志了。兴登堡防线的溃退已经意味德国在军事方面的彻底失败。整个德国人心惶惶,人们在饥馑和恐惧中度日,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了。驻扎在基尔港的水兵首先发动起义,成为全国革命的导火索。在这次的革命洪流中霍亨索仑王朝同罗曼诺夫和哈布斯堡王朝一道成为了一战的牺牲品。

1918年11月11日11时大战结束!

从华盛顿到伦敦,从柏林到巴黎,人们尽情的欢庆这个日子的到来。的确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损伤太多了。然而战场上的停战不过是意味着有硝烟战争的结束,另一场虽不如此剑拔弩张倒也同样激烈的较量随之在法国的凡尔赛开始了。在这次被列宁称为“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上,即使与会代表的本意并非如此,但是这个会议的结果证明他们并没有比列宁所评价的干净多少。美国总统威尔逊揣着他的十四点协议和理想与信心,希望建立欧洲和国际的新秩序。这一方面再次说明了美国这个国家自命不凡的使命感,也同时充分证明了这个国家对欧洲政治环境的陌生。而法国的总理“老虎”克理孟梭,年纪已经很大了,大到有生之年亲眼目睹了祖国两次被人蹂躏,而敌人都是德国。获得战场上没有得到的机会,彻底的打垮德国是他的最高追求。即使是自称坐在耶稣和拿破仑中间的英国首相,也已然在临来的时候向他的国民保证榨干德国人口袋里面的最后一文钱。结果呢,德国得到的与其说叫做和约,不如叫做判决书来的更贴切。她的领土被肢解而且还要付出近乎天文数字的赔款。而她的战时盟国大都是同样命运。很明显威尔逊的理想被抛弃了或者可以说永久和平的努力被背叛了。虽然与会者也表现出对和平的诉求 ,一个先天无力的组织——国联被建立,然而很快它便和凡尔赛体系一样在冲突和矛盾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虚弱和无所作为。当时就有人看出这个处理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很不幸的是,他的“预言”奇准无比,准确的让人们感到莫名悲哀。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严重后果

史无前例的人道主义灾难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之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更大的话,那么也一定就是战争本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零三个月、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2/3。2000多万人在战争中死亡,这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数字,每个数字都曾经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昨日的伴侣、慈父转瞬间在战场上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战争过后整个欧洲都笼罩在对亲人的哀伤之中。侥幸活着回来的人们,目睹的流血和牺牲已经远远得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这些人,他们的心智已经交给了死神”。

更有甚者,是对“人性”的无形颠覆肆虐于整个战时。德国军队对手无寸铁的比利时平民进行了屠杀。而协约国一方也义正词严的为他们的“战略轰炸”辩护,借此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将非作战人员囊入打击目标。

规模空前的物质损失

人类在一战中自己品尝了工业文明的所造成的苦果,而这恰恰就是科技发展的另一面。铁路网的改造和社会组织能力的提高使得战争真正具有了全民内涵。国内战场不再是一个口号和比喻/div>

回答者:sdkura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请教】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和什么综合因素导致了)意大利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优质回答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可以看到意大利的身影。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中途倒戈,投向了协约国一方,虽然被列入了战胜国一方,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二战初期,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军队曾经横扫一片,唯独意大利的军队屡战屡败。首战法国,占有绝对优势的意军竟然没有能使法军后退一步,再侵希腊,却被打得丢盔卸甲,抢占北非,几乎是每战必败。意大利为何屡战屡败,本文将从经济、军事、政治、外交等几个方面探析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屡战屡败的原因。

关键字: 两次世界大战 意大利 法西斯

意大利作为帝国主义国家,它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参与者,在激烈的战争中意大利军队屡战屡败,与其他国家的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什么因素导致意大利在战争中如此的软弱无力,不堪一击那。本文试图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自身的因素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来诠释意大利屡战屡败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经济落后,资源匮乏

现代战争中,能否保证战略物资的供应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战略物资来源一旦枯竭,军队就会丧失行动能力,法西斯意大利的致命弱点,恰恰就是经济基础薄弱和资源的匮乏。军事工业所需要的一切原料几乎都要依赖进口。

20世纪初期的国际上,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早已经开始在各地的殖民扩张了,其势力范围迅速蔓延开来。他们掠夺大量的财富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此时的意大利国内真正的经济发展区不过集中在北部极小的范围内,南部广大的农业区不仅人口较多,生产力水平较低,而且成了北方的销售地,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内的统治者不仅没有采取措施,还把多年战争造成的财政困难转嫁给劳动人民。社会动荡出现且日益加剧。意大利国内的商业自由资产阶级不仅想把产品从狭隘的市场推向国际市场,更想从广阔的海外获得原料以发展资本主义,意大利以经济利益为借口,开始了殖民扩张,但是意大利的经济实力不如英、法等。意大利的致命弱点恰恰就是经济基础薄弱和资源匮乏,在没有做好经济准备便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必然会力不从心遭到挫折。第一次世界大战, 意大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在巴黎和会上, 英法等不愿加强意在地中海和巴尔干的势力, 拒绝履行许诺。在“威尔逊总统的仲裁”会议上(奥兰多语) , 大部分的战利品为英法等攫去, 意大利总共获得10 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而英国的是250 万, 法国的是100 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中央政府近于瘫痪。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意大利雪上加霜。意大利为了摆脱经济上这种被动的情况,早在1937年就决定实施“自给自足计划”但是这一计划的实施未能缩小意大利原料生产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差距,以煤炭、钢铁和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的生产为例,l938年意大利仅产劣质煤148万吨,而同年美,英、法、德四国的煤炭产量分别为4.06亿吨,2.3亿吨、4600万吨和1.59亿吨;当年的铜产量,意大利为237.7万吨.美、英、法、德则分别为5000万吨、1400万吨,600万吨和2300万吨。意大利的石油生产情况就更糟。l938年它仅产原油l53265吨,而平时每年消耗石油400万吨.战时800万吨.所消费的石油几乎全部都要从国外进口。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年美国的原油产量则为1.7亿吨,英、法都因逐步形成有储量丰富的油田,因而原油产量也很高。此外,意大利的铜、镍、铅.锡等有色金属资源也很缺乏。其中情况较好的铜.1938年也仅产2963吨,而同年美国的铜产量为58万吨。

原料的不足使意大利的工业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欧美大国。例如,1938年,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为了实现军队的机械化和快速化,采取各种办法增加汽车的产量,从而推动了意大利汽车业的发展,但仍然无法同上述国家的汽车产量相比。l939年9月1日二次大战全面爆发时,意大利的主要战略物资储备己经告竭。当时,钢材还够用14天,煤炭只够用50天,情况好些的铁矿石也只够用180天为了解决战略资源短缺问题.

总之,到1940年6月参战时.意大利的经济远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这从意大利外交部长齐亚诺的日记中可以得到证实。l940年4月7目.在意大利负责军工生产的法瓦格罗萨将军的陪同下,齐亚诺察看了战略物资储备情况。齐亚诺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与他一起走马观花式地调查了我国金属储备情况。结果令人十分沮丧”。但更加令他不安的是法瓦格罗萨报告说.“意大利正在失去它所有的国外市场.即使动用我们少得可怜的黄金储备也买不来我们所需要的金属”。另外,从国内情况来看意大利的“资源极其缺乏.破铜烂铁的收缴也已达到极限。一切都完了”。并且说,“就物资储备而言,我们现在的处境实际上比去年9月份还要糟.现有的物资也只够打几个月的仗”。在听了法瓦格罗萨的上述这番话之后,齐亚诺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处于这样一种状况,怎敢参战呢!”意大利国内的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在国际上与英、法等国家无法相提并论。在没有做好准备的前提下便匆忙的参加到战争中这是致使意大利在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二、军事因素----装备落后,军队素质低下

战略物资的缺乏和经济的虚弱使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受到很大影响。二战开始后,纳粹德国闪电般的军事胜利给了墨索里尼无限的希望,他将二战视为获得权利的良机。1940年6月,德国进攻法国,6月10日,墨索里尼不顾美国的多次警告,对英、法宣战。意军32个师向法军发起了进攻,法国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当中。

虽然意大利国防大臣吹嘘可以动员1000万人.但因武器装备不足,到1940年6月l 0日意大利参战时,其陆军总数仅为45万人,编为74个二二制陆军师。据当时任意军总参谋长的巴多里奥元帅事后说:“法西斯意大利参战那天,74个二二制陆军师中。只有19个师人员满编,武器装备齐全”。当时。步兵是意大利陆军的主体。约占陆军总教的80%.但其武器装备的落后令人吃惊。士兵手中拿的还多为第一攻世界大战时使用的9l式步枪。自动步枪虽然已开始生产,但数量极其有限。步兵的落后还表现在缺少机动车辆上。士兵按条例规定每人背负一个重达35公斤的背包.因而行进十分缓慢,平均每天只能前进30公里。意大利决定参战后,步兵师开始实施所谓的“小机械化”,即给每个师配备少量汽车和自行车作为“补充装备”。自行车用来运送背包,士兵轮流坐汽车行军。这样一来,行军虽然略有提高.但却增加了团队间的矛盾,涣散了部队的纪律。步兵师配备的主要武器装备是:34门100毫米野炮、30门81毫朱迫击炮.8门47毫米反坦克炮。这些火炮有相当一部分是一战时从奥地利人手中缴获来的。其余部分也多半是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生产的老式部件所组装。由此不难看出.意大利军队使用的大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了。武器装备最差的是工兵。当时工兵部从的主要装备是功能落后的老式探照灯.士兵手中拿的就是锹和镐。陆军中装备略为好些的是那3个坦克师.总共拥有坦克1200辆。其中的近1100辆是3吨重的13轻型坦克.装甲很薄.步枪子弹也可穿透。其最大特点是没有安装火炮,携带的主要武器是一挺机枪。士兵中有人戏称这种早已被英法德淘汰的袖珍坦克是“胭脂盒”,也有人群之为。“沙丁鱼罐头盒”,事实上它不能用于作战。只能作为战时运送弹药的辅助工具。另外有大约100辆6吨重的16中型坦克.这种坦克一时还不能开赴前线,因为其火炮瞄准器有毛病,需要检修。当时英国坦克部队配备的多半是13吨的中型坦克,由此看来这几个坦克师也是徒有虚名。1939年格拉齐亚尼元帅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发现陆军装备和作战水平极差。墨索里尼叫他不要担心,并且说,在战场上陆军不过是做做样子,摆摆阵势,打仗不靠陆军。意大利海军和空军的情况与陆军有所不同。墨索里尼上台后十分重视扩充海军和空军,所以经过法西斯宣传机器的大肆吹嘘。意大利民众认为其海空军都是世界一流的。墨索里尼把海军看成是实现其扩张野心的一个重要工具。他说,意大利是一个伸入地中海的半岛。称霸地中海是意的要求,负责军工生产的法瓦格罗萨将军说,从武器装备情况来看,意大利只能打得起二至三个月的战争。

三、政治因素----墨索里尼好大喜功,指挥无能

意大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但它在大战中的地位却远远不及德国纳粹集团甚至军国主义的日本,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野心颇大而实力有限。喜欢耀武扬威实战能力又相当空虚,刚愎自用又少谋寡断,墨索里尼的指挥无能是意大利战争失败的重要因素。

1923年,墨索里尼确定扩张步骤,把大而弱的埃塞俄比亚作为扩张的首要目标,叫嚣必须征服埃国,以建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殖民帝国。但是,直到1935年,做事犹豫不决的墨索里尼才决定作战。10月2日,墨索里尼在威尼斯宫宣布战争总动员,嚣张地宣称:“我们已经忍耐了13年了……不能再忍了!”【8】装备精良的意大利军队在南北两线投入20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和大量飞机,准备一举拿下埃国。当时的埃军的武器只有步枪、数千挺机枪和几百门老式轻型火炮,根本没有坦克和能作战的飞机。两国实力相差悬殊。然而,事情却超出墨索里尼预想。意军在迅速攻占几个城市后,就连连受到埃国军队的阻击,以至于当时意外交大臣齐亚诺都悲观地说,“要打胜这场战争是不可能的。”1936年5月,疯狂的意大利法西斯竟用瓦斯弹、芥子气弹等化学武器,向埃国河湖和田野里倾撒毒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占领埃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建立了短暂的“东非帝国”。

1939年9月,纳粹德国“闪电”袭击波兰,欧洲战争全面爆发。意大利先是以国内经济困难和军事准备不足为由,等候有利的作战时机。还没等墨索里尼缓过神来,纳粹德国的“闪电”作战已横扫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1940年5月,德国军队迅速攻入法国并逼近巴黎。6月10日,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到,命令西方集团军群司令翁贝托亲王指挥32.5万军队驻扎在意法边界待命。17日,新组成的法国贝当政府要求停战,希特勒邀请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会晤。墨索里尼很顺利地得到法国部分割让土地。 然而,墨索里尼觉得这样的胜利有失尊严,又突然决定在停战协议正式签订前的21日和22日向法军发动闪电战。结果,在阿尔卑斯山地区,意军的闪电进攻非但没有让势单力薄的6个法国师后退一步,反而遭到法军迎头痛击,损失惨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伤,626人失踪,翁贝托亲王被迫宣布停战。

1940年6月,英国20多万远征军在敦刻尔克丢盔卸甲、败退英伦三岛。此时,墨索里尼认为抢夺英国非洲殖民地的时机已经到了。当时,英国军队的主力在欧洲,驻非洲和中东的英军只有10多万人,而意大利在非洲驻军近60万人。意军企图以东非的军队进攻英属索马里,控制红海南部的出海口;以北非的军队进攻埃及,夺取苏伊士运河。一旦实现目的,地中海便可能成为“新罗马帝国的内湖”。然而,墨索里尼却完全高估了自己。不到半年时间,驻守北非的数万英军凭借几次漂亮的战役俘虏意军达30多万人,包括百余名将军。北非战场失利后,墨索里尼非但没有自省,反而责备德国救援不及时,大骂“他们(德国人)应记住是他们使我们失去了一个帝国”。

为了改变自己在法西斯轴心国当中的配角地位,1940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动用8.7万兵力、163辆坦克、686门火炮和380架飞机,向希腊发起了全面进攻。可是,意军未能达到墨索里尼的预期。11月4日,希腊政府仅集结了15个师,花了一周时间就把意军赶出边境。21日,墨索里尼临时换指挥,增派14个师,发动新的一轮总攻。希军巧妙地利用地形,顽强抗击,意军始终没有扭转败局。墨索里尼心急如焚,一面把惨败的责任归罪于总参谋部,进而更换总参谋长,一面又通过希特勒要求希腊停战。可是为时已晚,希腊军队已全线发动进攻,意军死伤惨重,王牌师全部被歼,5名将军被俘,1名将军被打死。意大利人全都被打蒙了,他们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墨索里尼急切地跑到德国,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惴惴不安地坐在希特勒面前,请求救兵。希特勒同意出兵,并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向墨索里尼传授战略战术。墨索里尼回国后,仍然希望抢在德国之前靠本国的力量打败希腊,挽回面子。他下令急征新兵,组建一支50万人的增援部队。1941年3月2日,他以最高统帅的身份亲自督战,但还是以失败告终。墨索里尼怎么也想不通,人数和武器都占优势的意大利军队为什么攻不破希腊的防线。希腊一战进一步暴露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虚弱和无能,也使意大利沦为轴心国集团中的二流国家,只能作“配角”随德军进行从属战。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本想“单干”。墨索里尼认为德军必胜,如协同作战还可以分到战利品,于是,苦苦哀求希特勒答应意军参加对苏作战。结果,派往苏联的22万意大利精锐部队同样不堪一击,一半士兵被打死打伤或被俘,另一半则早早就逃回意大利,各种武器损失大都达80%。

意大利军队在战场上的连连失利使国内出现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人民反战和反法西斯情绪异常高涨。1943年7月25日,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被捕,法西斯政权倒台。关押中的墨索里尼始终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把失败归于“意大利人的软弱”。实际上,号称“世界上最精锐的殖民军”的意军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意大利领导人的无能。墨索里尼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缺乏指挥才能,不信任军队指挥,也不听取作战问题的建议与劝诫,却常以最高统帅身份剥夺了总参谋部的军事决定权,常突然改变军事计划,独断专行。除此之外,意军将军们庸碌无能,。这样,意大利法西斯过早垮台是可想而知的。

四、民众因素----民心士气低落,普遍厌战

墨索里尼认为意大利军队的失败是由于“意大利人软弱.不喜欢大胆的行动”.说“他们不是古罗马人的后裔,而是外藉奴隶、农奴和混血儿的后代”。实际上,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意大利民族素质的低下.而是民心和士气的低落.他们早已厌倦了这场战争。正如希腊雅典《芟斯诺斯》报所评论的耶样:“断言意大利军队不擅长打仗是不正确的。他们是往日的战士,但或许是这场战争没有激起他们的热情。“美国国际问题专家萨姆纳韦尔斯。1939年冬曾经作为罗斯福总统的私人代表访问罗马。他注意到.在意大利。很少有法西斯首领。一切有影响的力量几乎都反对战争。这固然主要是由于对纳粹德国普遍感到恐惧和仇恨,同时也由于普遍相信.不论意大利同英国和法国的人为摩擦有多大。很大一部分舆论反对战争.因为他们认识到这场战争甚至铸成大错.不论谁胜谁负.意大利是都将一无所得,并会丧失一切。1940年6月10日.墨索里尼宣战后,意大利广大老百姓却深最感到不安。这一夜的罗马市内,有如已经预知了即将来临的劫难.大街上沉静得异平寻常,一到傍晚.家家门面紧闭,委实叫人恐怖。在阿尔巴尼亚前线与希腊军趴作战的意大利部队处境悲惨,意军斗志消沉.士气促落。一个被俘的意大利军官在日记中记录了这种状况。这个军官尽管是法西斯分子,但他在日记中对意大利军事翠¤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憎恨。他抱怨说意军被告知希腊人都是胆小鬼,只有喝了白兰地之后才敢打仗。部队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宣传机器声称意大刹军队正在向南斯拉夫胜利进军.希腊已经发生了革命.但事实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一种致命的情绪逐渐地滋生开来:我们不是敌人的对手.抵挡他们是不可能的”。

五、外交因素---外交立场摇摆不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失去了过去的仲裁能力,俄国十月革命使欧洲和世界出现了两种社会制度体系的对立;由于奥匈帝国的瓦解、德国的战败和俄国的被排斥,传统的欧洲大国均势已无法重建;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首先冲击了传统殖民主义的欧洲老牌帝国;美国和日本这两个非欧洲强国的崛起,使列强的争霸更显尖锐和复杂。

世界正在崛起。然而,战胜国列强在与战败国缔结和约时却只是利用自己经过战争仍然存留下来或通过战争而获得的某种优势地位,殚精竭虑地试图建立起一种有利于自己的战后结构,而不去考虑这种结构是否适合变化了的世界形势。他们之间勾心斗角,激烈争斗:英国带着复杂的均衡考虑,企图维护原有的世界霸权,主宰欧洲,努力做到既削弱德国又保留一个未被肢解的德国;法国企图争夺欧洲领导权而迫切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德国问题;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是要利用美国的经济优势争夺世界领导权;意大利希望确立其在地中海周边地区的优势地位;日本的目标是独占中国,称霸亚太。凡尔赛格局中的意大利是一个既想维护现状又欲修正现状的特定力量, 欧洲列强在新的一轮争夺世界霸权与维护霸权的斗争中都希望把它拉到自己的阵营中去, 意大利在国际舞台上成了一个似乎左右逢源的被选择的对象。另一方面, 意大利国力相对薄弱, 属于二等国家, 没有独立的实力去实现其霸权目标, 而只能傍依某一强国集团, 利用列强争霸破坏稳定所带来的裂隙以实现自己的野心。《伦敦条约》允诺了它的全部野心: 取得蒂罗尔和伊斯特利亚以完成“民族统一”, 在亚得里亚海获得主宰地位, 在近东及殖民事务中的强国地位得到承认。但是, 以战胜国身份出席战后分赃会议的意大利, 在巴黎却被作为一个无足轻重的二等角色来对待,《伦敦条约》未获承认。尽管意大利通过《圣日耳曼和约》得到了伊斯特利亚、的里雅斯特、特兰提诺、达尔马提亚沿岸的一些岛屿和南蒂罗尔, 意奥边界也向北移到勃伦纳山口,兑现了意大利在欧洲的大部分领土要求, 但英法并没有满足意大利对东地中海和非洲的愿望: 在小亚细亚, 意大利一无所获; 在非洲, 没有一块前德国的殖民地委任给意大利统治。 凡尔赛因此在意大利人心目中成了“欺骗”的代名词和一种痛苦的回忆, 他们感到意大利获得的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胜利”“意大利赢得了战争, 但却失去了和平。意大利, 尽管有所获, 出现在和会上仍是一个不满意的国家”凡尔赛带给意大利的是一种奇耻大辱般的失落感。

墨索里尼正是利用意大利人的这种失落感, 打着修订主义的旗号, 做着洗雪凡尔赛之耻的许诺攫取政权,凡尔赛体系促成了意大利这种两面性政策选择, 而整个20 年代凡尔赛体系的相对稳定则又决定了意大利无须作什么新的选择。这种特殊的、矛盾性的两面政策一直贯穿在20 年代的意大利外交之中。

20 世纪20 年代末30 年代初, 整个世界遭受了经济危机的剧烈振荡, 凡尔赛和平结构因此而摇摇欲坠。20 年代相对稳定时期潜伏着的民族主义力量又以新的精力复活了, 尤其是德国。德国政府在裁军会议上提出了与其他大国享有平等权利的要求, 重整军备的呼声与日俱增, 随后的希特勒上台及其所推行的毁约扩军政策更是让凡尔赛体系下的欧洲惶惶不安。相对稳定的凡尔赛格局中, 意大利只不过是一个二等角色, 不足为列强所注意, 但是动荡的凡尔赛格局却使它成了一个为列强所争取的对象。希特勒早在《我的奋斗》和《第二本书》中就已把意大利作为争取的对象和有用的同盟者。英国认为,“在这个阶段, 意大利似乎不是一个主要威胁”, 比起“德国的纳粹统治来, 还不那么咄咄逼人, 还不那么无孔不入”, 应予争取, 甚至还有一些英国政客看中意大利跟自己一样超脱于法德冲突之上, 称它是“欧洲和平的关键”。法国虽和意大利有矛盾, 20年代两国关系一直互不融洽, 但是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毁约扩军, 也想争取意大利。法西斯意大利在欧洲舞台上似乎左右逢源。

在国际舞台的风云变幻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意大利由于本国的实力所限,始终倾向避免与其他大国直接交手,它最擅长的是仔细选择同盟伙伴以从中渔利。正如意大利外交政策的研究专家保罗克雷莫纳在1938年所说的:“意大利的外交政策从未受抽象的理念所支配,没有哪个地方比他的祖国更广泛地将马基亚维利的警句应用于单纯的政治术。”这种骑墙外交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实在是被意大利演绎得淋漓尽致了。这种政策也是意大利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无法确定自己的立场,最终失败乃至退出战争的重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经过

优质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起因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不宣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仿佛转眼间,距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过了60年。回顾历史,分析这场人类社会经历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程度最深的全球性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对今天的世界有着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认真吸取历史的教训,人类才能真正避免再次走入战争的深渊。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祸根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在法国巴黎东北的贡比涅森林签订投降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战争结束后,协约国集团于1919年和1922年在巴黎和华盛顿先后召开了国际会议,讨论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问题。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最终建立了战后初期的国际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德国问题。许多人认为:协约国不承认德国的大国地位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因此,当时许多欧洲政治家天真地相信:只要能够处理好这一问题,就可以使欧洲避免另一场战争。但是,英、法、美三国操纵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在处置德国时采取了“以暴治暴”的方法,使德国丧失了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在德国人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从而背离了制定这一条约的初衷。

一纸和约真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德国问题吗?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余年,无论协约国集团在处置德国问题时怎样大发仁慈,都难以改变德国老百姓心中约定俗成的基本认识:战争赔款是德国贫困的根源。不管是濒于破产的商人、收入菲薄的教师,还是失业的工人,都把他们贫困的原因归咎于战争赔款。在德国人看来,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普鲁士占领了100多年的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国际联盟和波兰共同管辖)成为了自由市,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同德国本土分割开,德国丧失了所有的殖民地,所有这一切带给德国的只有贫弱和苦难。德国人认为,摆脱困境的根本方法,是推翻压在他们头上的《凡尔赛和约》。此时,大多数德国人心中想的只是:复仇!复仇!复仇!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出现恰恰迎合了德国人这种急于报复的极端民族主义心理,因而轻易上台执政。

在巴黎和会上,意大利首相奥兰多没有获得他想要的特权,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奥兰多回国后政府倒台。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主要国家日本,其膨胀野心也与华盛顿会议上处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殖民地、重新划分远东政治格局有关。因此,后来的历史学家们不客气地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本身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分赃不均的产物,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孕育的畸形儿!

姑息养奸 法西斯泛滥世界

20世纪30年代,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以1939年纳粹德国侵略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结束,中间穿插着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在这十年中,世界从烽火点点到硝烟成片,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世界大战的深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普遍幻想今后永远不会再有另一场世界大战了,饱受战争之苦的欧洲各国“和平主义”思想过度泛滥。“和风”劲吹之下,欧洲各国大规模裁军,对纳粹党在德国上台可能造成的危害疏于防范,形成了它得以壮大的外部条件。同时,英、法、美等国家对于德、意、日在全世界的侵略行径不闻不问、姑息养奸,使得法西斯毒瘤泛滥世界,成为危害人类和平的重大隐患。

1933年,和平的热望鼓动着大多数英国人,法国人则在德法边境修筑了蜿蜒几百公里的马其诺防线,并在德国东部联合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组成制约德国的“小协约国”集团,自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永享太平了。与此同时,纳粹党执政后的德国却在悄然重整军备,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并秘密发展被《凡尔赛和约》禁止的空军和坦克部队。意大利和日本这两个法西斯国家也争相扩军备战,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政府一面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一面将希望寄托在英法主导的国际联盟身上,希望由“国联”出面制裁日本。英法把持的“国联”虽然高举“道义”的大旗,但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却裁而不制。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列强要维持与日本的经贸关系,另一方面,若翻翻历史书就会发现,它们中哪一个没有过类似侵略行径呢?此时,被世界舆论寄以厚望的美国罗斯福政府又埋头于“新政”,不愿涉足国际事务,这无异于鼓励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

国际联盟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开了一个既可悲又可怕的先例。在这之后,法西斯国家摸到了“绥靖政策”的脉搏,在世界各地频繁侵略,最终将世界推入了大战的深渊!

“绥靖政策”将世界推入大战

希特勒上台伊始,恰逢德国陷入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之中。凭借手下能臣沙赫特(时任德国经济部长)的经济才能,德国的经济实力几乎发挥出了全部的潜能。但是,饱受《凡尔赛和约》制裁的德国军队早已不再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力量了。甚至到了大战爆发的1939年,德国人还根本没有为一场长时间的战争做好充足的准备。

那么,是什么力量导致法西斯国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冒险孤注一掷,但又不断得手,从而将整个世界拖入一场几乎灭绝人类的世界大战中去呢?答案是:“绥靖政策”。

什么是“绥靖政策”?一般的解释是:西方列强为防止战火烧到自己头上,以牺牲弱小国家为代价换取自身的苟安。

如果没有此时英法等世界主要国家所奉行的“绥靖主义”,希特勒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政客、一个跳梁小丑而已。那么,英法等国是如何“绥靖”希特勒的?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悍然撕毁《凡尔赛和约》,3.5万德军奉命进入了莱茵非军事区。当时的德军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与驻扎在莱茵河对岸的法军有很大差距,因此希特勒在入侵之前还下了这样的命令:一旦遇到法军的抵抗就立刻撤退!但法国政府在希特勒的挑战面前畏缩不前,英国政府又采取“超然”态度,使得希特勒顺利度过了“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希特勒挑战《凡尔赛和约》的第一个动作得逞了。

同年年底,德、日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意大利宣布加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正式形成。

1938年3月,奥地利总理舒士尼格与国内民族主义者矛盾激化。11日晚8时,纳粹党人赛斯·因夸特在德国的支持下就任奥地利总理。当晚9时10分,赛斯·因夸特发出电报,请求德国援助。但希特勒早在当晚8时45分就已命令德军进军奥地利。3月13日,奥地利正式并入德国。其实,当时德军在入侵之前根本没有做好作战准备,其车辆有70%在路上抛了锚。

德奥合并,更准确地说是德奥合并的方法和结果,使希特勒摸透了“绥靖主义”者的底牌,使他在通往大战的路上走出了关键的一步。德军入侵奥地利的整个过程进行得出奇的顺利,以至于希特勒本人也被这种胜利的情绪所感染。

在这之后,他以在民族问题上处理不当为由,抓住捷克斯洛伐克不放,迫使捷给予其境内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以“自治”。拥有几十个师、数十万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队装备还是比较精良的,其战斗力足以抵抗德国军队的入侵。但这支雄师在英法“绥靖政策”的压力下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1938年9月15日,英国首相张伯伦生平第一次乘飞机出行,赶赴希特勒在慕尼黑郊外的别墅伯希特斯加登。根据会议记录,张伯伦没有问过能否保持一个领土完整的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也没有问过这对西方列强会产生什么样的战略影响,甚至根本没有考虑过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完整,就拍板把捷克斯洛伐克出卖给了希特勒。当然,人们也不会忘记慕尼黑会议上的另一个“绥靖主义”者。在9月18日的会议上,法国总理达拉第力图使英国人相信:希特勒是个诚实办事的人,他在获得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人居住地之后,绝不会再寻求其他非德意志人居住的领土。张伯伦则说:“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现在向他们提出的建议并确定不会同时发生军事政变的话,英王陛下政府准备参加拟议中的保证。”达拉第的一句话把英国推进了世界大战,而张伯伦的一句话又把捷克斯洛伐克投入了民族苦难的深渊。

9月29日,张伯伦与达拉第、墨索里尼、希特勒在慕尼黑举行了四国首脑会议,正式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协定签字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才被叫进会议厅,张伯伦和达拉第向他们宣布协定的内容,还告诉他们:“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决词”。

返回伦敦,面对机场上欢呼雀跃的人群,张伯伦不禁高喊:这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将伟大的和平从欧洲大陆带回!

但是,没过多久,法西斯的炸弹就落到了他们的头上。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同日对英美宣战,大战真正具有了世界规模。“绥靖政策”的苦果终于砸到了绥靖者自己的头上

国外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优质回答1、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战争以南方联盟炮击萨姆特要塞为起点,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战争之初,北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战,后来,演变为一场消灭奴隶制的革命战争。

4、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又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及其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

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了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5、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工业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工业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北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国大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荣革命

凡尔赛宫殿的建筑材料,建筑时期,内部的布置和建造背景

优质回答凡尔赛宫: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1682年至1789年是法国的王宫。

历史

凡尔赛宫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森林和沼泽荒地。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荒地,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当时的凡尔赛府邸拥有26个房间,二楼有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一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

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参观财政大臣富凯(Fouquet)的沃子爵城堡(Chateau Vaux-le-Vicomte),为其房屋与花园的宏伟壮丽所折服,当时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宫——圣日耳曼宫、凡塞讷宫、圣克鲁宫等无一可以与其相比。路易十四愤怒他不尽职守之余将富凯以“贪污”罪名投入巴士底狱,并命令沃子爵府邸的设计师勒诺特(André Le Nôtre)和著名建筑师勒沃(Louis Le Vau)为其设计新的行宫。

由于16至17世纪的巴黎市民不断发生暴动,在1648年至1653年还发生了两次规模巨大的投石党叛乱,所以路易十四决定将王室宫廷迁出混乱喧闹的巴黎城。经过考察和权衡,他决定以路易十三在凡尔赛的狩猎行宫为基础建造新宫殿。为此征购了6.7平方公里的土地。勒诺特在1667年设计了凡尔赛宫花园和喷泉,勒沃则在狩猎行宫的西、北、南三面添建了新宫殿,将原来的狩猎行宫包围起来。原行宫的东立面被保留下来作为主要入口,修建了大理石庭院(Marble Court)。

1674年,建筑师孟莎(Jules Hardouin Mansart)从勒沃手中接管了凡尔赛宫工程,他增建了宫殿的南北两翼、教堂、桔园和大小马厩等附属建筑,并在宫前修建了三条放射状大道。为了吸引居民到凡尔赛定居,还在凡尔赛镇修建了大量住宅和办公用房。为确保凡尔赛宫的建设顺利进行,路易十四下令10年之内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其他新建建筑使用石料。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将法兰西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凡尔赛宫主体部分的建筑工程于1688年完工,而整个宫殿和花园的建设直至1710年才全部完成,随即成为欧洲最大、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并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在其全盛时期,宫中居住的王子王孙、贵妇、亲王贵族、主教及其侍从仆人竟达36000名之多。在凡尔赛还驻扎有瑞士百人卫队、苏格兰卫队、宫廷警察、6000名王家卫队、4000名步兵和4000名骑兵。为了安置其众多的“正式情妇”,路易十四还修建了大特里亚农宫和马尔利宫。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在凡尔赛宫花园中修建了小特里亚农宫和瑞士农庄等建筑。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凡尔赛宫作为王宫的历史至此终结。在随后到来的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中,凡尔赛宫被民众多次洗掠,宫中陈设的家具、壁画、挂毯、吊灯和陈设物品被洗劫一空,宫殿门窗也被砸毁拆除。1793年,宫内残余的艺术品和家具全部运往卢浮宫。此后凡尔赛宫沦为废墟达40年之久,直至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才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

建筑特色

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凡尔赛宫的建筑风格引起俄国、奥地利等国君主的羡慕仿效。彼得一世在圣彼得堡郊外修建的夏宫、玛丽亚·特蕾西亚在维也纳修建的美泉宫、腓特烈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无忧宫、以及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修建的海伦希姆湖宫(Schloss Herrenchiemsee)都仿照了凡尔赛宫的宫殿和花园。

但是,凡尔赛宫过度追求宏大、奢华,居住功能却不方便。宫中没有一处厕所或盥洗设备,连王太子都不得不在卧室的壁炉内便溺。路易十五极端厌恶寝宫,认为它虽然宽敞、豪华,却不保暖。

政治活动

为了消除势力强大的法国地方贵族(如孔代亲王家族)的割据和叛乱危险,凡尔赛宫落成之后,路易十四即将全国主要贵族集中于凡尔赛宫居住。从1682年到1789年,法国的政治、外交决策都在凡尔赛宫决定,凡尔赛成了事实上的法国首都。

为了显示王权的威严,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经常在宫中举行场面浩大壮观的典礼、晚会、舞会、狩猎和其他娱乐活动。1751年路易十五为庆祝长孙勃艮第公爵降生而举办的烟火晚会消耗了66万里弗尔的焰火,1770年路易十五为王太子举行的婚礼花费达900万里弗尔。在其颠峰时代——路易十五晚期和路易十六早期,维持凡尔赛宫廷的费用占法国岁入的四分之一。但这些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路易十四登基以前势力雄厚、心怀不满、屡屡反叛的法国大贵族至路易十四时代已被奢靡的宫廷生活所笼络腐化,甚至以受邀居住于宫中为荣,争先恐后地仿效国王及宫中的礼仪、着装,担心失去国王的宠幸。

1789年6月20日,法国国民会议会场被封闭后,会议中的第三等级代表和一些下级僧侣、激进贵族前往凡尔赛宫室内网球场集会,签署了著名的《网球场宣言》,宣誓称如未能为法国制订出一部成文宪法,就绝不解散。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凡尔赛宫被普鲁士军队占领,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镜厅内加冕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同年2月26日在凡尔赛与法国签订了初步和约。此后入住凡尔赛宫的梯也尔政府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行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于1919年6月28日在镜厅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1920年6月4日在大特里亚农宫签订了同匈牙利王国的《特里亚农和约》。1937年,凡尔赛宫作为历史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法国总统和总理多次在宫中和花园中举办外事活动,召开国际会议,签署国际条约。

著名景观

1789年的凡尔赛宫平面图凡尔赛宫的主要景观集中于主楼二层和花园中。

大理石庭院:凡尔赛宫的正面入口,是三面围合的小广场。中央的建筑原为路易十三的狩猎行宫,路易十四时加以改造,保留原来的红砖墙面,并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镀金装饰。庭院地面用红色大理石装饰。庭院正面一层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私室和沙龙,二层为国王寝室。

海格立斯厅(Salon d'Hercule):位于主楼二层东北角与北翼的连接处,连接中路宫殿和北翼与王家教堂。路易十四时代,这里是王家小教堂,后改为国王接见厅。

丰收厅(Salon de l'Abondance):在海格立斯厅之西,北面为花园的拉冬娜喷泉。前临楼梯,丰收厅为入宫觐见国王的礼仪路线主要入口。厅内存放有历代国王的奖章及珍宝收藏。

维纳斯厅:又名金星厅。在丰收厅之西。路易十四时代,厅内有台球桌和一整套纯银铸造、精工镂刻的家具。这些家具后来被熔化铸造银币,以弥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开支。

狄安娜厅:又称月神厅,位于主楼二楼北侧,维纳斯厅之西,墙壁用各种精美瓷器装饰。

玛尔斯厅:又名战神厅或火星厅,在狄安娜厅之西。天花板上有奥德朗的油画《战神驾驶狼驭战车》。大厅内壁炉两端有大理石平台,曾经布置台球桌。波旁王朝时期的国王经常在此召开宫廷音乐演奏会或赌博牌会。

墨丘利厅:又名水星厅或御床厅,在玛尔斯厅之西。厅内有一张大床,围以银质栏杆,还有一座纯银大壁橱。墙壁上围有金色和银色锦缎。路易十四的幼子安茹公爵(后来成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曾在此居住。

阿波罗厅:又名太阳神厅,是法国国王的御座厅。布置极为奢华绮丽,天花板上有镀金雕花浅浮雕,墙壁为深红色金银丝镶边天鹅绒,中央为纯银铸造的御座,高2.6米,位于铺有深红色波斯地毯的高台之上。由于路易十四自诩为“太阳王”,因此凡尔赛宫内主要的大厅均以环绕太阳的行星命名。与二楼各大厅的位置相对应,一楼北侧为法国公主居住的套房。

战争厅(Salon de la Guerre):在主楼的西北角、阿波罗厅之西,北、西两面面向花园,南面通往镜厅。厅内的装饰由孟莎和勒布伦完成,主要为反映路易十四征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兰等功绩的油画。镀金壁炉之上为路易十四的骑马浮雕像。

镜厅(Galerie des glaces):又称镜廊,在战争厅之南,西临花园。凡尔赛宫最著名的大厅,由敞廊改建而成。长76米,高13米,宽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园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00多块镜子组成的巨大镜面。厅内地板为细木雕花,墙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贴面装饰,柱子为绿色大理石。柱头、柱脚和护壁均为黄铜镀金,装饰图案的主题是展开双翼的太阳,表示对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为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亚水晶吊灯,以及歌颂太阳王功德的油画。大厅东面中央是通往国王寝宫的四扇大门。路易十四时代,镜廊中的家具以及花木盆景装饰也都是纯银打造,经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化妆舞会。

和平厅(Salon de la Paix):在主楼的西南角、镜厅之南,为一方厅,装饰风格与镜厅相似,但壁炉上的油画主题为“路易十五创造和平”。厅内装饰以罗马帝王像、狮子、法国和纳瓦拉王国国徽为主题。

国王套房:位于主楼东面,路易十三的旧狩猎行宫之内。中央为国王卧室,内有金红织锦大床和绣花天篷,围以镀金护栏,天花板上是名为《法兰西守护国王安睡》的巨大浮雕。这里是凡尔赛宫的政治活动中心,在这里举行起床礼、早朝觐、晚朝觐和问安仪式。寝宫北边为小会议室,南边为牛眼厅,得名自通往国王寝室的大门上方牛眼形状的天窗,是亲王贵族和大臣候见的场所。牛眼厅之东为大候见室和卫兵室。

王后套房:位于主楼南侧,包括王后卧室、王后私室、王后候见厅、宫妇退居室、王后卫兵室等七间房间。王后套房的楼下为王太子套房(Apartment du Dauphin)。

剧场:由路易十五下令修建,位于北翼。设计师为加布里埃尔(Ange Jacques Gabriel)。剧场深26米,宽22米,可以容纳750名观众,为其照明需要3000多根蜡烛。1789年10月2日剧院最后一次举行演出,招待路易十六招来保护王宫的佛兰德斯卫队。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凡尔赛政府的国民会议曾设于此。

教堂:在北翼楼群的南端,1700年修建,路易十四称这座教堂是奉献给圣路易的。路易十四修建凡尔赛宫是为了在气势上胜过西班牙的埃斯库里亚尔宫(修道院、宫殿综合建筑群),但没有把教堂布置在主要轴线上,反映出在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兰西,王权已经高于神权。路易十五、王储路易(路易十五的王太子)、路易十六、普罗旺斯伯爵(路易十八)和阿图瓦伯爵(查理十世)都曾在这个教堂里举行婚礼。

战争画廊:在南翼建筑群中。曾为王子和亲王的住处。展出众多战争主题的绘画作品,如《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普瓦蒂埃大捷》、《里沃利战役》、《亨利四世进入巴黎》等。

花园:现存面积为100公顷,以海神喷泉为中心,主楼北部有拉冬娜喷泉,主楼南部有桔园和温室。花园内有1400个喷泉,以及一条长1.6公里的十字形人工大运河。路易十四时期曾在运河上安排帆船进行海战表演,或布置贡多拉和船夫,模仿威尼斯运河风光。花园内还有森林、花径、温室、柱廊、神庙、村庄、动物园和众多散布的大理石雕像。

大特里亚农宫:1687年由路易十四为其情妇曼特侬夫人建造,只有一层,室内装潢相比之下比较朴素。路易十四时期,国王有时厌倦豪华的凡尔赛宫,也会到这里居住。1805年至1815年,拿破仑经常居住于此。

小特里亚农宫:路易十五为其王后建造。为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主要的房间有大沙龙、小沙龙、画室、卧室、化妆室等。附近有路易十六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修建的瑞士农庄,有茅屋、磨坊、羊圈,王后常化妆为乡间牧羊女在此游玩。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南北大战凡尔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