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德村90年照片;猎德甲子村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猎德甲子村,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广州冼村改造有什么困难问题
广州冼村拆迁为何陷入僵局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支持广州市拆迁、改造“城中村”,只是他们有一个特别的诉求:“要拆村屋,先治村官!”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杨峻 广州报道 2010年8月13日,广州一家报纸抢先发出的一则当天消息令全城关注:“为推动亚运工程---新光快速路北延线黄埔大道匝道的建设,今天凌晨,天河区组织对新光快速路北延线工程建设范围内的5174平方米冼村集体物业实施清拆。在拆除过程中,遇到了少数人员的暴力阻挠,现场的国土、城管、公安等部门保持了最大的克制,耐心劝解,最后依法拆除了该物业⋯⋯” 接到现场目击市民的举报,《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立即赶赴广州冼村及拆迁现场进行深入调查。调查发现,在天河区拆除冼村集体物业遭遇暴力阻挠的表象之下,其实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冼村人并非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们所谓的“钉子村”、“钉子户”,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支持广州市拆迁、改造“城中村”,只是他们有一个特别的诉求:“要拆村屋,先治村官!” 无独有偶。据本刊记者了解,在广州市,因为村官问题而令城市拆迁陷入僵局的可能并非冼村一处,其他一些“城中村”对村官的不满和投诉近期也愈演愈烈。先查村官,有问题的再治村官,恐怕是广州城中村拆迁改造要过的一道坎。 针对“暴力阻挠”的清拆行动 对于“8•13”冼村事件,天河区委宣传部以“负责人不在”为由,没有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的采访,之后宣传部通过电子邮件给了本刊记者一份书面答复,答复首先明确“此次清拆行动是依法进行的”。 该份答复声称:“2010年5月,冼村实业有限公司已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天河区国土房管分局也依据协议将补偿款全部支付给冼村实业有限公司。按照拆迁补偿协议约定,冼村公司必须于5天内拆除该地物业交地,但村公司在随后的几次拆除过程中,遭受一些人员的阻挠,并有村民长期聚集在该物业内,导致建筑物无法拆除,黄埔大道匝道的建设施工也无法开展。为加快推进新光快速路北延线黄埔大道匝道的建设,8月10日冼村村公司贴出告示,告知村民该物业已被征收,款项已补偿到位,近日将组织拆除,要求村民于8月12日上午8时将摆放在该地的物品、车辆等搬走。8月12日晚,天河区依法开展了此次清拆行动。” 该答复称:“在8月12日至13日清拆新光快速路北延线冼村东北侧集体物业拆除过程中,现场的国土、城管和拆迁人员遇到了少数人员的暴力阻挠,导致拆迁方两名人员被打伤、三台钩机受损。报警后,天河区公安分局出动警力到场维持秩序,最后依法拆除该物业。” 针对天河区委宣传部的答复,知情的冼村老村民们说:“既然是村集体物业,村民就应该有权知道,天河区国土房管分局究竟将多少补偿款支付给冼村实业有限公司,可是,冼村实业有限公司此前一直不愿公布具体的款项金额,令许多村民产生不信任感和抵触情绪,阻挠拆迁的责任不能全都推在那些村民身上。” 一位冼姓村民用手机拍下了强拆的主要过程,他一边指着录像,一边对本刊记者解释:12日晚上8时左右,城管、保安、防暴警察就开始在冼村小学集合,很有秩序,一个排坐一起,说话声音也很小,晚上灯光昏暗,这些人员只是偶尔用几个手电筒照一下,也不怎么走动。村民们在对面的冼村市场里聚集着,不时传出口号声、锣鼓声以示抗议。 13日零时刚过,防暴警察开始出动了,一排一排地前进,行动迅速而整齐,对讲机里喊着“面向群众,面向群众”,往马路对面的冼村市场开始冲锋,冲了两三次,都被对面的村民用石块砸了回来。3时左右,防暴队员又从几个方向发起了一次冲锋,大型钩机先是从市场东面将围墙推倒,之后又在北面推倒了一处围墙,紧接着,防暴队员就拥了进去。人员清场之后,钩机又开了进去,将市场内的铁棚屋成片成片地捣毁,到清晨基本结束。 村民们阻挠拆迁另有说法 14日上午,本刊记者来到“8•13”事件现场---冼村旧市场,发现这里数百米长的围墙已经被推倒,市场内数千平方米的铁棚和建筑也已被夷为平地,瓦砾成堆,一片狼藉,十几个施工人员不停地举起大锤子,用力敲打一些混凝土块,旁边有一些中老年人从敲碎的混凝土块中把钢筋和铁皮收集起来,运上车推走,他们说这些废物还能拿去卖点钱。 冼村的村民们此时已不敢靠近这个市场,他们都聚集在东侧村口的一棵大榕树下,榕树旁有一个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平常显示村里的公告,这时的屏幕正亮出“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的情况通报”,公示12日晚至13日凌晨因阻挠拆迁被刑事拘留的14个村民名单,随着名单一一列出,村民们都在小声议论着。当看到“冼章到,男,1933年生”时,村民们都唏嘘不已。 “清拆行动之前的几个月里,这些老人天天都在市场那里静坐,就是为了讨个说法,并没有过激的行为。”村民冼大勇(化名)回答本刊记者的疑问,“他们就是希望村里公开集体财务的明细账目。” 从2009年8月19日开始,为争取冼村实业有限公司(村民们习惯叫“村委会”)公开集体资产、集体物业的收益,冼村村民开始了长达一年的申诉、上访、静坐和游行活动。 “他们都是很理性地在维权,以前,他们从来没有采取过激或者暴力的行为,在前往街道、区政府、市政府的申诉、上访的过程中,他们没有影响政府办公、公共交通和社会秩序,他们最主要的诉求就是村里公开财务,让他们知道自己村集体的资产状况,自己村集体物业的收益还有多少。他们认为,自己完全应该拥有知情的权益。”冼大勇说。 “冼村实业有限公司至今都没有公开村集体财务的明细账目,公司主要领导称明细账目是‘商业秘密’,村民无权过问。”冼大勇忿忿不平地说,“村集体经济实行的是股份制,符合条件的村民都是股东,你应该给股东一个清楚的交待,至少要向股东代表公开。” 冼大勇介绍说,后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向街道和区里强烈抗议,今年5月份,公司主要领导才带着几个村民代表在市区转了一圈,坐在中巴车上指指点点,说这里是公司投资的项目,说那里是公司与外方合作的物业,但是一问到具体的收支情况,这位公司领导便缄默无语。 “公司应付了事的态度,让许多村民更加气愤。”冼大勇说,“这让更多的村民开始怀疑,失去信心,一些村民忍无可忍,才不断去市场静坐阻挠施工,他们完全被逼得走投无路,才出此下策,寄希望向市政工程施压,让市政府来管一管这帮‘村官’,并让账簿公开。” 正在褪去光环的“钻石村” 冼村许多村民,特别是那些年过半百的老村民,为何如此执著地要让村里公开集体财务的明细账目呢?据本刊记者调查,这其中还有另一层原因。 2009年年中,广州市已经传出许多“城中村”面临拆迁的消息。在冼村,有关部门派出的一批人员开始深入村屋摸查情况、测量房屋以及阳台、飘台的面积。“都已经传了很久了,看样子广州市这回要动真格了!”村民们心里都在嘀咕着,顿时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冼村村民一般分为三类人群,一类是外出工作或经商,这些人的收入高,生活殷实;另一类是自己空置的房屋出租,这些人的收入稳定,生活也不错;第三类是年老体迈或者是临时工,缺乏稳定的工作收入,基本依赖村集体的股份分红。“‘城中村’拆迁对第三类人群的心理打击最大”。一位退休的村干部分析说道。 那一阵子,村民老卢接连几天都没睡好,随着自己年近60岁,很多活已经干不了了,又没有空屋出租,常年来一家老小的生活就靠在村里的股份分红。然而一想到分红,不禁唉声叹气起来---他在冼村里虽然算是“顶股”(40股,属股份较多的村民),但是每股的分红10多年都没有变,300元一股,一年才能分红12000多元,加上自己的小孩5股(1500元),折算每个月一家的生活费只有1125元。 村民上访揭发村官涉嫌违法犯罪遭打击报复 2010年08月24日11:20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其实,像老卢这样的家庭,在冼村为数不少,并不是外界想象那般过着“包租公”、“包租婆”的生活,他们的日常开支基本依赖村集体股份的分红。面临“城中村”拆迁的他们,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福利分配上。这才是老村民如此关心村集体经济、关心村集体财务明细账目的真正原因。这位老干部进一步解释说,当然,其他村民也是关心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毕竟这也与他们的股份分红有关。 “问题的关键是,这么多年来,冼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发挥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这里有没有人为的因素,我们暂且不谈,但看一看这个村里公开的数据,1995年冼村股份改革时村集体资产总值为2.3748亿元,2009年12月31日村集体资产总值为5.801亿元,增值1.44倍。”这位老干部客观地分析道,“1995年至今正是冼村所处天河区、珠江新城经济发展最快、地价物价升值最快的时期,冼村拥有多片自留发展用地,也一直在与周边的商业、服务业等地产、物业项目合作开发,但是冼村集体资产增值的并不是很快,这自然会令外界难以理解,也令冼村村民难以理解。” 老干部回忆起当年冼村号称“广东第一富村”时的辉煌,他说:冼村之“富”是因为过去的“光环”--- 80年代,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冼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多种经营,尤以养猪业发达,1981年全村私人大规模养猪,1983年,媒体广为报道冼村养猪事迹。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广州城市迅速向东扩展,冼村的耕地至1994年底全部被征用完毕,冼村人“洗脚上田”,发展乡镇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一批人外出务工,一批人建新房出租。村里大规模建房是在90年代初期,当时为了解决村民居住问题,村里填了部分鱼塘作为宅基地,批给社员建房子,至2007年,村中民房已从60年前的667间增加到2152间。村民盖的房4~7层不等,由于楼高、间距小,形成街巷狭窄,有“一线天”和“握手楼”之称。村民盖的都是传统农村式房屋结构,与周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形成反差,成了典型的“城中村”,村民加盖的小楼有空置的,就会放租出去,由于房租便宜,又靠近工作场所,城里的白领和打工仔都选择在这里租屋,由此,房屋租赁收入成了冼村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冼村之‘富’还因为地理位置的‘光环’---地处广州新城市的中轴线上,地处广州CBD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黄金地段,与该村合作开发的商业、服务业等地产、物业项目都是市民心目中赫赫有名的,如海涛酒店、春都酒店、维家思广场、丰兴广场、保利心语、尚东美御等,商业价值极高,寸土寸金。”老干部感慨而言,“可惜,这个‘钻石村’,如今却在褪去耀眼的光环。以村民股份分红为例,冼村已被周围的石牌、杨箕、谭村、林和等拉开差距,排名天河区倒数第二!” 一批不再被村民信任的“村官” “如果有一个让大家放心的村集体经济领导班子,村集体经济的分红可以让村民有保障,那么城中村改造拆迁就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改造、拆迁对未来村民改善居住环境和条件有利。”冼村几个村民都不约而同地向本刊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但是在冼村,令村民们支持改造拆迁的这个前提条件似乎并不存在。多年以来,相当数量的村民对村官的所作所为表示不满,他们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证据,形成了一篇又一篇控诉村官涉嫌违法违纪的材料,向上级有关部门举报、上访。 “这已经是村民们爆发的第三次“上访”高潮了,尤以这次持续时间最长、行动表现最为激烈。”冼四海(化名)回忆道,1994年间,因众多冼村村民向天河区区政府上访投诉村委财务有问题,区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准备到冼村查账,就在此时,财务主管卢焕成突然失踪,第二天晚上,村委财务室又“碰巧”起火,室内的财务账簿被烧得一干二净,冼村村民的上访活动因无法查证而告终。 “第二次上访高潮是在2000年7~8月,因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征地,黄埔大道、金穗路、猎德路三条路涉及冼村208户村民房屋需要拆迁,部分村民开始上访反映村委会财务问题,上级有关部门派了一个调查组,但未查出结果。 冼四海说,从去年8月19日至今是冼村村民掀起的第三次“上访”高潮,其实这次申诉主要是为了让村里公开财务,公开村官的个人资产。“就是这些最基本的要求,村官们也不愿意做到,你让我们怎么信任这些村官呢?!” 冼四海还以照片作为证据举报:今年7月8日晚11时,当几十名上访的冼村村民从广州市政府门口出来之后,就在吉祥路遭到一大批不明身份的人士围堵殴打。冼四海还反映,冼村的上访村民经常遭到打击报复和恐吓,有的村民在上访后几天就被派出所叫去“问话”;冼村村民、前省人大代表卢华埠因多次带头检举、揭发村官涉嫌违法犯罪,其亲属就遭到报复伤害,2000年10月,也就是市、区派工作组到冼村查账期间,卢华埠的亲侄在回家路上被三四个不明身份的人打断一条大腿骨。卢华埠已经过世七年多,他当年弥留之际曾对家人和村民说:“我唯一遗憾和心痛的是,无良村官还在逍遥法外,我希望在我死之后,哪一天无良村官受到法律制裁时,千万别忘记到我的坟上烧一炷香,让我在九泉之下的灵魂能得到安息!”说完后就断气了,村民说,他死时眼睛还是张开着的。 2009年8月7日,一位村民代表通过广州市信访局市长电子信箱,代表冼村3000多名有选举权的村民,控告冼村村委及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等7个村委委员,请求依法撤换其职务,并依法查处其涉嫌职务侵占的犯罪事实。这份举报材料反映了村支部书记任人唯亲,村委会及村有关企业单位的领导或主管人员,有90%都是这个书记的亲属,冼村召开所谓的“村委会议”“党支部会议”“股东大会”,实质上就是村支部书记的家庭会议。举报材料还列举了冼村在与周边合作的地产、商业和服务业等工程项目中,一类是涉嫌以极低的价格发包给村官的亲属或朋友,然后再以市场价或者高价转租从中牟利;另一类由村官亲属或朋友垄断冼村的各项工程的发包权和承包权,抬高价格谋取私利。 “我们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我们是不会签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向本刊记者投诉道,村里今年3月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注册资金仅50万元,公司股东只有一个,是村官作为法人的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这位村民还反映,这个村官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不孝儿子,老父亲有病也不给治,任其在家里的阳台上风吹雨淋,他的斑斑劣迹许多村民都知道,这样的村官、这样的公司,凭什么与我们全村1900多户村民签订安置协议,万一这个村官出了问题或者这个公司出了问题,谁来保障我们迁出后3年半时间的利益。 在这么长的时间,有这么多村民反映村官的问题,为何这些村官还像“不倒翁”一般屹立不倒呢?一位知情者举报的一件事例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他介绍说,1999年投入使用的冼村农贸市场,经营铺位有550个,而公开出租的只有190个,且全是位置较差的铺位,而位置较好的铺位已被提前“预订”,因众多党员群众不满,村官为了暂平民愤,不得不公开铺位情况,这时人们才知道,那360个好铺位已经“孝敬”给了天河区政府、沙河镇、天河工商所等部门的重要官员。另一位知情者还举报,在冼村繁华的步行街上,当年建起了三幢8层楼、号称这条街最漂亮的房子,除了两幢是村官为自己和“兄弟”留的之外,还有一幢是为当时的区领导留下的。 按照广州市的规划部署,在今年亚运会召开前,广州将完成猎德、冼村、林和、杨箕、琶洲、小新塘、棠下(白云)、萧岗、三元里9个城中村的清拆工作。 广州市土地中心主任、“三旧”改造办常务副主任丁强今年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旧”改造特别是老城区连片改造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该区域的居民“要不要改造”的意愿。根据广州市今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旧城更新改造要进行两轮事前征询:第一轮主要征询改造区域居民意愿,同意改造的户数比例要达到90%,才能启动改造;第二轮则是对补偿安置方案进行征询,在规定时间内,签订相关协议的居民户数必须达到三分之二,才能具体实施拆迁。如果同意的户数达不到规定比例,改造计划就会暂时搁置。在冼村,拆迁、改造的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其实并不取决于村官或者是上层政府官员的意志,而是取决于村民对于政府公信力的信任。如果村官真有问题而不被查处,无疑会令拆迁改造陷入僵局。
猎德街道的历史沿革
猎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网交错,土地肥沃。祖辈以农业耕种为主,少部分人经商,极少数人海外谋生。猎德盛产杨桃、甜橙等水果,是有名的水果产地和集散地。除了水果,还种植水稻、蔬菜等作物。建国前土地私有。 建国后,经历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阶段,土地转为集体所有。计划经济时期,猎德人坚持为城市服务,为广州市提供了大量的蔬菜及农副产品。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使农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猎德村经济发展不快,村民生活水平较低。80年代改革开放后,猎德推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耕作自主权,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村民收入增加。90年代,随着土地大量被征用,猎德村以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1994年起,因建设珠江新城,猎德全部田地被征用,村利用征地补偿款,在还是荒凉之地的珠江新城兴建“美居中心”。“美居中心”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利雅湾、高德中心大厦等项目的启动,继续推动猎德经济持续发展。
建国前及建国初期,猎德村没有马路,没有电和自来水。从猎德到广州,靠走路或乘船。村民点的是煤油灯,吃的、用的全是猎德涌水。建国后,政府修建了猎德大道。尤其在90年代中叶珠江新城开发后,一批现代化宽阔的市政道路迅速修建起来。至2004年底,途经猎德的市政道路共有21条之多。地铁5号线猎德站正在兴建中。猎德村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1961年猎德涌上架起了开村以来的第一座水泥桥。同年,通电、通自来水。80年代末至90年代有了村自建路。80年代先后划出空地给村民建房,90年代配合珠江新城规划建设及广州市“一年一小变”的城市整治需要,再次划地建拆迁安置房。90年代村建的房屋全部纳入城市规划,建成花园式的农民住宅小区。1990年将全村的明渠改成下水道。1999年8月到2003年先后两次整治猎德路,1996年到2003年先后三次共民出资过百万元对猎德涌进行整治。同时,加强环卫保洁,进一步加强治安保卫度,猎德村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居住、休憩之地。
建国前,猎德村缺医少教,文化卫生落后。没有医院,只有一间民集资办的小学。文体活动不多,只有龙舟、舞狮、粤剧等几项。建国后,村重视教育,对已改为办公的猎德小学每年都有教育投入,2003年投入达200多万年。村委会尊师重教,奖教奖学。1988年普及初中教育,次年普及了高中教育。1998年3月至2003年12月,对青年村民进行素质培训,开办了三期村民素质教育学习班,共有青年村民400人完成高中学业。
建国后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1958年猎德大队建立保健室,并设立专职卫生保健员。1968年培养了“赤脚医生”,大队办期合作医疗。90年代初成立卫生所,猎德卫生所现有医护人员21名,村每年支出药费过百万元。
建国后,特别是90年代至今,猎德村文化活动开展活跃,村委重视,群众踊跃参加。1994年成立村文化活动中心,活动项目近20个。1998年8月,村出资一万多元购置乐器,成立猎德乐社。猎德在市和区的体育、曲艺、歌咏等比赛中多次获奖。龙舟与舞狮更是村民的骄傲,在赛事中屡获殊荣。村委会破除旧习,锐意创新,率先成立猎德女子龙舟队。龙舟大旗舍弃姓氏,打起“猎德”大旗,可谓天河第一家。
猎德村现有900多年的历史,世代以农业为生。随着广州城区东扩,1994年6月30日广州市公布规划珠江新城建设后,村全部农田被国家征用,猎德周边已城市化,自身成为“城中村”,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范围,村民成为城市居民,猎德村将成为历史。1997年4月,天河区开始撤村改制工作。2002年11月14日,天河区政府同意猎德村撤村改制。同年11月26日,猎德村成立猎德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实行撤村改制。从此,猎德人将沿着新的轨迹,再续辉煌!
2007年,猎德村作为广州第一条整体改造的城中村,进行旧村改造,原址复建村民回迁房共37栋,历时3年,在2010年9月,村民终于可以在亚运前入住新屋!
##广州城中村的30天
广州这波疫情最厉害的是海珠区,而海珠区最厉害的是康乐村、客村、大塘村这一片延绵数公里的城中村。尤其是康乐村,成为这波疫情的主要发生地。在广州,城中村不仅记载了各氏族为了躲避战乱南迁、耕垦繁衍直至人丁兴旺成为望族的历史,更加见证了新一代移民在这座城市为梦想而打拼奋斗的艰难历程。如这次疫情笼罩的康乐村,就聚集了超10万外地人在此打拼。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2022年初,广州有293条城中村,分布在广州11个区中,不少城中村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广州另一个著名城中村——冼村旧改目前尚处于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
广州城中村的30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广州康乐村30天 有人怕感染不敢转运 有商家求免租金房东不理会
文 | 李晓芳 实习生 杨东海
编辑 | 周航
招工街上的打工妹
招工街安静了。这很不寻常。
街道长约900米,横贯广州康乐和鹭江两个城中村。过去它经常因“招工难”新闻出现在公众视野。沿途挤满制衣厂老板,他们身上搭着样衣,随手撕下一块纸箱皮,写好需要的工种和工价,就是一块招工牌。制衣工人像潮水一样围过来,问清工序,或是试图将计件工价再抬高一两块。有时聚集的人群太多,送货的面包车和小三轮陷在人流里,城管不得不拿个大喇叭反复播放提醒:“招工两边靠,别挡路中间”。喧闹人声能从早上8点持续至深夜,乃至凌晨。
它像一条流动的运河,源源不断地在制衣业每个环节输送劳动力,与满地金钱。
湖北姑娘陈悦第一次到街上,觉得这就是过年时的春运现场,“人山人海,全部是人头。”一个多月前,她刚到广州,由同乡领着去了招工街,找了份车卫衣袖子和领子的活。结果只干了一天,挣了100来块,封控就来了。
10月23日下午4点多,看到楼下的核酸点突然排起长队, 在出租屋里休息的她很是疑惑。在康乐村,遍布各个角落的小作坊式制衣厂基本不查核酸,平日里也没多少人排队。官方消息很快就出来了——10月23日,海珠区发现一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其活动场所涉及城中村、制衣厂,区域核酸筛查中还存在5份异常样本。
城中村的各个出入口都拦上了水马,只进不出。招工街已经迅速冷清下来,两旁的许多餐饮、服装店拉下了卷帘门,街上偶尔有行人走过。到了晚上9点,一位小型制衣厂老板收到社区通知,康乐、鹭江片区内的制衣厂从24日零时开始,停工停产3天。
人们起初在村里还能自由活动,没有太在意。过去三年,村里也开展过几次全民核酸和临时封控,短则三天,长则一周,就恢复如常了。在这之前,康乐村还没有出现过一例阳性。
陈悦也不紧张,只是在看到小超市货架上的泡面全抢光了之后,也跟着买了一些。还囤了点土豆,耐储存。刚搬来康乐村,出租屋里什么都没有,又买了个电热水壶,一个能下点面条的电煮锅。
更多的准备她也做不了了。出租屋里没有冰箱,囤不了物资。所谓厨房,其实也就是一个水槽,铺一张切菜板。
成为制衣工人之前,陈悦进过电子厂,卖过手机,也做过文员。两年前,她开始跟着表姐学习踩电机,裁衣服。她28岁,来自湖北荆门,在她的家乡,家家户户都在做衣服。有几个人的小作坊,也有几十个人的服装工厂,制衣的每道工序在她的家乡铺开,都是一条成熟的流水线。她觉得做衣服比她过去接触的所有工作都要累,坐在缝纫机前,没有十来个小时下不来,但收入也更高些。
陈悦到广州只是觉得,“外面工价应该比家里高”。她希望抓紧时间再干两个月,挣一笔钱回家过年。
招工街上的工人们几乎都抱着同样的想法。他们大多数都是临时工,从早上八点开始等活,干一天活挣一天钱。一位30岁的制衣工人说:“长工只能拿稳定工资,而临工在旺季有议价空间。”他可以因此多挣两三千元,早一点攒够钱回家娶媳妇。
说实在话,陈悦不太喜欢这里的生活。刚到康乐村时,她的第一印象是“人特别多,垃圾遍地都是”。中介带着看房,她得先付二十块看房费。最后选中一个单间,“很小很小”,房租却还要1000元,每月水电费还得另加三度。她不知道原因,但问过其他工人,他们都说,“这里都是这样的。”她接受了。康乐村有自己的运行规则,来到这里,就意味着要接受这一切。
也是在康乐村,她第一次知道还有十几块钱一晚的床位房,一个房间能住十几个人,里面的房客许多是上了年纪,很难找到工作,或者是附近布匹市场里的搬运工,他们不会任何制衣技术,只能卖力气。
这段时间,陈悦有时会想到住在这些房子里的人。这次广州疫情,以康乐鹭江村最为严重。随着管控升级,超市关了,菜市场也关了。到10月底,所有楼栋几乎都要求租客“足不出户”。她和室友好歹有电热水壶、电煮锅,那些挤在一个小房间里的人怎么办呢,很多人平日不做饭,“可能也没有热水没有碗”。
湖北老板的缝纫机
130平的厂房里第一次彻底安静了下来,听不见一台缝纫机的踩踏声,只有手机不定时响起的消息推送。
收到停工通知前,小型制衣厂老板李红刚接了两个客户,有三千件衣服要裁。她准备赶在双十一前忙活一阵,好歹拯救一下今年惨淡的生意。赶在封控前,其中一个客户把布料运进了村,催李红偷偷赶工。但李红可不敢冒险,“开工就罚款3万,封厂半个月。”
疫情几年,李红面对最多的就是这种不确定性。她二十岁出头就离开湖北到了广东,在广东地头上摸爬滚打近30年,在康乐村的打工时间也有10年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习惯将康乐村和鹭江村并称康鹭片区。两个城中村挨得极近,总面积只有大约1平方公里。它们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旁边就是中大布匹市场,高峰时期,中国有一半衣服出自中大市场。
上世纪90年代,一批服装加工厂涌进两个城中村,租下民宅开设工厂。老板们早上在中大市场订好布料,拐进康乐村就可以找人加工,晚上取货。当地村民开始大规模建楼,一幢紧挨一幢,间距极窄,打开窗就能和对面邻居手拉手,因此称之为“握手楼”。面积不够了,就开始向上生长,从两三层加建至六七层。公开数据显示,两个村子里只有六七千本地人,却有着超10万的外来人口。
10多万外来人口里,又以湖北人居多。他们是最早一批淘金客,靠着“老乡带老乡”的传统,给两个村子打下“湖北村”的别称。他们将青春投掷在一台台缝纫机上,有些人凑够了钱,又买下自己的缝纫机,招牌一拉,做起小老板。
李红和丈夫打了半辈子工,帮儿子结完婚,才在2018年底拿出积蓄,又借了10万,买下一个小厂单干。在康乐村,哪怕只是缝一颗纽扣,你也能找到专门的熟练工人。厂里的订单一整年没有停过。有时货量太大做不完,他们还会分给外头没接到订单的厂家。
头一年,他们还清了借债,2019年过完,买厂的钱也填上了,李红和丈夫计划着继续大干一场,“谁知道疫情来了。”即使康乐村没有疫情,但周边地区有疫情,工人少了,抢工人哄抬起来的工资就够她受的了。有一阵,一个临时工一天得给六百,手脚快的,甚至要给到九百、一千。
李红说,这两年下单的客户谨慎许多,当季需要多少就做多少,不敢备货,生怕遇上封控发不出货。她接的多是东南亚和非洲的外贸单,有的客户转到了别国下单,她只能到处联系寻找新订单,东拼西凑撑着厂子。
这次老实停工三天,李红觉得自己算是聪明了一回。“现在看,如果裁了就亏大了,偷偷做完也运不出去,最后只能当成垃圾货。3块钱一件卖掉,一件衣服布料就要10块左右,工钱12块,你说三千件衣服亏多少钱?”
然而随着封控持续,她担心的不再仅仅是生意了。怕出租房出现感染,10月27日,她和丈夫带上被褥,住进了厂里,在一排脚踏缝纫机与一堵水泥墙的过道里,用板凳拼出了两张一米见宽的小床。唯一的做饭工具是一个电煮锅。
厂里8个长期工,都是李红亲戚朋友,3个主动去了外面隔离,另外两对夫妻住在一块,都不用李红操心。剩下一个51岁的单身女工,也一起搬到了厂里,跟李红挤一张“板凳床”,李红老公睡另一张。
李红一直睡不好,“睡不着,睡着也好像会惊醒,有几个群随时要看,宿舍的群、厂房的群,消息时时刻刻都在变动。”
房东与“大声公”
房产商冯仑曾设想过一个理想之城,在1平方公里的地方容纳10万人,在他的规划中,要使人们在里面愉快地工作、生活、娱乐,这栋建筑得跟上海金茂大厦一样高。
同样在1平方公里住着10万人,现实中的康乐、鹭江城中村则像完全相反的高密度居住版本。
在这里,天空只是一条狭长的线,被缠绕得像蛛网一样的电线切割得支离破碎。一楼商铺的雨棚有时将巷道遮掩,阳光透不进来。在巷道里做核酸,人们甚至没法排成两排。一位康乐村的租户说,她可以忍受城中村里的老鼠、蟑螂和透过口罩传来的湿垃圾味,却一直没能习惯狭小出租屋里长年的昏暗,那让她感觉自己“像是坐在深渊里”。
官方统计中,广州本轮疫情约九成感染者出现在海珠区,其中大部分又集中在康乐、鹭江城中村。要为这个庞大人群提供上门服务,可以想象当地面临的任务有多艰巨。
一位志愿者在接受财新采访时提到,发放生活物资时,他们估摸着一栋7层楼房可能住了50人,实际上却住了六七十人甚至上百人。“可能只有房东或者二房东才真正知道一栋楼里到底住了多少人。”这位志愿者说。
两个城中村所属的凤和经济联合社,试图将房东纳入防疫管理体系。一份发布于11月4日的通知要求,村内全体社员及出租屋主配合防疫,每栋楼必须提供一名临时管理员,负责本楼栋的联系管理工作,配合发放生活物资。若未落实,可能予以经济“制裁”,扣发年底分红。
很难说这一举措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疫情至今,陈悦的房东就没露过面,也没选出临时管理员。
接下去几天,陈悦收到了两次物资,都是社区防疫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来的。物资以速食品为主,泡面、自热火锅、午餐肉、牛奶、鸡蛋饼,少许蔬菜。
35岁的湖北武汉人张洋洋在鹭江村拥有一层铺面。铺面所在的这栋6层楼房,情况更复杂。楼房是一位本地老头建的,又给了自己的儿子。“但这儿子是个败家子”,一缺钱,就卖一层楼,六层楼最后有了六个房东,包括张洋洋。她觉得,即便要管,或许也很难调和出相同意见。
张洋洋13岁就和父母一块住进了康乐村。她的父母在康乐村经营一家服装辅料店,卖各种你能想到的用在衣服上的配件,比如绣花、钉珠。她也在这里结婚、生子,同样做起了服装辅料生意。
如今在外地创业的张洋洋,几乎不和自己的租客联系,“我知道那边的租客都不太喜欢房东,所以我基本就是签完合同,就从他面前消失了。”她形容村里租客与房东的关系,“既怕又恨,但又离不开。”
但她将康乐村看作另一个家乡,时常怀念这片生意场上热络的人情。在康乐村,人情往往比规则、合同更有用。“那边的人性格就是我喜欢你,我就让你赚钱。”张洋洋说,自己赚的钱,买下的铺面都是靠着他们的热心肠。这次,她主动给自己的租客发信息,免除一个月房租。
不是所有房东都有这样的好心肠,35岁的徐小珍试探跟房东提出,能否考虑减免房租,房东一直没回复。他们租的这个档口,每年得多交1万多“进场费”。张洋洋说,很多房东到期后故意不续签,“不给就让你走,反正不愁租。”
徐小珍在附近的布匹市场上班,丈夫在康乐村租下一个12平米左右的档口,专门做服装打版生意,这个档口既是铺面,晚上卷闸门一拉下,也是夫妻俩的宿舍。她很少见到房东,那个从父亲手里继承了一栋楼的中年男人,“每次来就是抄一下水电费,收个房租。”
联合社发布通知后,徐小珍的房东挑了一位租户做楼长。村里商店都关闭后,租户通过网上软件买菜。菜送到后,放在城中村出入口的7号岗亭,由防疫工作人员送进村里各个楼栋,再由楼长发放至各家各户。
流程很完美,但徐小珍记得,大约只执行了三天,就没有人送菜进来了。她听人说,是送菜的志愿者不少确诊阳性,人手大减。
徐小珍认识的一对夫妻还带着两个孩子,住在一条巷子深处。每次发物资,徐小珍总会记得跟夫妻俩说一声,提醒他们别错过了。“大家都是异乡人。”她说。
封控期间,许多制衣工人窝在出租屋里无事可干,只能睡觉,一不留心可能就会错过核酸检测。住在低层的制衣工人甚至有些庆幸,能够更清楚地听见“大声公”里传出的通知。11月5日凌晨1点多,住在二楼的陈悦听见工作人员举着喇叭喊,“本栋楼有阳,全部人大面积转移,收拾换洗衣服去隔离。”
一直等到早上7、8点,陈悦登上了前往惠州隔离的大巴车。
等待离开的人们
将人们集体转运,此前被多个大城市采用于城中村的防疫,也是广州此次的对策。据11月5日广州新闻发布会,在周边城市支持下,这座城市近三天转运隔离约3.1万人。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张周斌说,城中村内部多为小街窄巷,整个区域空气流通不畅,病毒极易在区域范围内形成难以短时间内消散的气溶胶。要解决这一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转运隔离,大幅度降低整个风险区域内的人口密度。
11月6日晚上9点,“大声公”来到了李红厂房的楼下:“大家出去隔离的赶紧收拾东西下楼,早点排队早点上车,迟了又要排长龙了。”
她本来还有点犹豫,靠在窗口询问楼上楼下的邻居,发现原本说不走的人都决定要离开了,于是赶紧和丈夫商量好收拾换洗衣服,下楼,抄近路走到卡口排队。
那晚的康乐村下着小雨,雨伞相互摩擦着。有戴N95口罩的,也有戴普通口罩的,还有站在李红前头拉下口罩抽烟的,她往边上站了站,用雨伞挡着。到了凌晨一点,有工作人员挤了进来,用喇叭告知大家没有空位了,但排队的人不愿回去,巷子里开始有抱怨的声音,“昨天等了七八个小时也说没车没酒店,今天又是这样。”
不愿离去的人一直挨到了三点,期间每过一会就有工作人员来喷酒精。李红身边有个四五岁的孩子睡着了,被他妈妈用衣服裹着,坐在屋檐底下。到了快四点,李红决定放弃,返回厂房。
每天看着新增病例和短视频里排长队转运的人群,李红总说自己害怕。她怕留在康乐,以后没人来管他们了。但她也害怕交叉感染,不敢再出去排队。
有确诊去隔离的朋友告诉李红:“好了以后没屁事,开始头疼没力气,就天天喝开水,后来就好了。”但也有人跟她说是有后遗症的,李红弄不清,“心理都没有底,不知道什么情况。”
在康乐村的出租屋,人们可以接触到阳光的地方仅剩阳台和窗户。然而随着病例增多,原来获取信息和光线的空间,也成了令人畏惧的存在。
李红关闭了厂房的所有门窗,只在太阳猛烈的时候,打开窗户晾晒衣服。有时在窗户里面往下看,不断有人拉着箱子去转运。
康乐村里,一对福建夫妇带着6岁的孩子,男主人有喝茶的习惯,特地在窄窄的一条阳台上摆张茶桌,备齐了整套茶具。后来对面楼出了两家阳性病例。男主人赶紧将茶几搬进了房间。女主人同样将门窗关得紧紧的,她说自己担心的是孩子万一感染,会留下后遗症。但具体是什么后遗症,她也说不上来。
徐小珍没有将窗户封死,她还得盯着窗户,看有没有人发物资,或者是通知核酸检测。只是她和丈夫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在屋里全程戴着口罩。她担心给防疫人员添麻烦,“他们也很辛苦,我不给他们添乱。”
她倒不怕感染。她怕的是年底前的制衣旺季就这样过去了。她有四个孩子,最大的刚上高中,处处是用钱的地方。还有父母在广东河源老家,也等着夫妻俩寄钱回家。
“最害怕的是我关了20多天,到最后阳了,那前面的坚持都白费了。然后前面阳的人已经痊愈,可以自由活动了,我还要去方舱,去隔离,浪费时间是不是?”她说,“我现在都想着只要能出去,去别的地方找事情做,多多少少有收入,过年能挣点钱回去。”
双11过去很多天了,李红也还在怀念它。她说自己“今年亏得心都碎了”。这个湖北女人在广东“拼尽了青春”,“孩子也没顾上,孙子也没带”。如今回望人生,她觉得像回到了原点。
但现在,他们能做的是等待,不仅仅等待离开城中村,也在等待离开广州。
11月13日,凤和经济联合社发布公告告知书,将对康鹭片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综合治理工作,要求片区范围内全体出租屋主及居民群众暂时返乡或投靠亲友,待治理工作结束后,居民群众可再返回片区。同一天,李红在群里看到通知,“原定送回海珠凤阳街的客人统一集中送广州南站”。
告知书还写道,“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康鹭片区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来穗务工人员的创业港。”但也提到,因为前期规划欠缺,城中村存在诸多问题。
事实上,康乐村和鹭江村的更新改造早在日程中,计划2023年底前安置房开工建设,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安置房建设。投资之巨,是广州最大旧改项目。
李红不知道,明年那几个亲戚朋友还会不会继续跟着自己干,如果拆迁,她想把厂子卖了,回老家帮儿子办的厂干活。现在,和徐小珍夫妇一样,她和丈夫填好了返乡申请表和志愿隔离表,等着转运车辆的到来。
几天前,陈悦已经顺利度过7天隔离期,被送往广州南站。她联系上村委会,那里愿意接收她回家。只是家乡的服装生意也受到疫情影响,邻居家姐姐已经放假好些天了。下一份做什么,她还在想,但肯定用不了多久,她又会在干活了。毕竟,只要生活继续,挣钱就得继续。
(除张洋洋外,其余讲述者为化名)
- END -
疫情下的广州城中村
广州这波疫情最厉害的是海珠区,而海珠区最厉害的是康乐村、客村、大塘村这一片延绵数公里的城中村。尤其是康乐村,成为这波疫情的主要发生地。
在广州,城中村不仅记载了各氏族为了躲避战乱南迁、耕垦繁衍直至人丁兴旺成为望族的历史,更加见证了新一代移民在这座城市为梦想而打拼奋斗的艰难历程。一个个城中村就像一个个乌托邦,承载着外地人在广州的奋斗与乡愁。如这次疫情笼罩的康乐村,就聚集了超10万外地人在此打拼。
广州有多少个城中村?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2022年初,广州有293条城中村,分布在广州11个区中,不少城中村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甚至上千年。
城中村是如何形成的?
城中村是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如广州,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展,越来越多原在市郊的村庄被吞并进城市用地,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大厦所包围,出现了独特的“城市包围农村”的现象。城中村以城乡二元制度、户籍制度进行管理,原居民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土地是属于村集体所有,原居民拥有房屋的产权。
城中村的积极意义
一是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城中村为外来人口留在广州、建设广州、发展广州创造了条件,更好地推动了广州城市经济发展。
二是让历史文脉得以保护:城中村还保留着众多的本地历史文化遗产,城中村保持了一定“村”的特质,宗庙祠堂等历史文脉得以保护,如扒龙舟、乞巧节等习俗都在城中村得以保留。
城中村的问题
广州城中村,是散落在广州繁华都市下的点点星光,城中村的存在为广州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治安、交通、消防等城市管理的各方面的问题。城中村带来的问题及利益牵扯到方方面面,在城市历史的进程中,它终将会逐步走向更美好。
广州城中村的3次成功蜕变
猎德村、杨箕村、琶洲村,分别在天河区、越秀区、海珠区的城中村改造中起先驱示范作用,同时,在广州旧改历史进程中写下了光辉灿烂的浓抹色彩。
1、猎德村
猎德村从宋朝开村,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从当初郊区农村到如今广州第一土豪村,它伴随着珠江新城CBD的兴起和发展。猎德村于2010年9月全面完成改造,村民顺利回迁。
2016年2月,新华网广东新闻无人机队对2016猎德村大年初十808桌流水席年俗聚餐盛况进行了航拍。
2、琶洲村
琶洲村,明代建村,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借广州亚运会契机凤凰涅磐,同时迎来广州琶洲片区发展的历史机遇 ,成为广州东进发展的黄金区位。2014年11月琶洲村开始整村回迁,完成了全国首个由开发商(保利)主导的规模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3、杨箕村
杨箕村,建于明末清初,从一座900多岁的古老村庄到如今珠江新CBD旁的富力东山新天地综合体项目,见证了广州经济中心发展东移的沧海桑田。2016年10月2日,杨箕村回迁居民摆下1500桌喜宴庆祝他们的回迁。
广州城中村旧改进行时——冼村
广州另一个著名城中村——冼村旧改目前尚处于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就取材于2010年广州冼村强拆案,以一个横跨30年的故事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关于冼村的“故事”,至今网上还流传着《广州"百亿村官"外逃,背靠副市长掌控冼村33年》、《广州冼村拆迁为何陷入僵局》等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网络搜索脑补。
还在忍受房东乱涨价?这样买房比租房划算!
不租房的人一直以为:租房肯定没有买房这么大压力,到底真相是什么?今日来看一看在广州CBD工作的白领们的租房情况咋样!
海珠燕塘:两年内2房1厅从2000涨到2600
跟好多年轻人一样,14年毕业高峰的时候,阿豪和阿峰来一起来到广州寻找发展机会,为了上班方便,租住了燕塘地铁站附近一套72平房子,租金2000元/月,平摊下去是1000元/月,对于当时税后工资只有3500的他们来说,这燕塘旧宿舍房已经占了工资的1/3。
结果不到一年,阿峰投奔了他女票的怀抱,果断把阿豪一个人扔在合租房,这期间兜兜转转了2、3次磨合,阿豪才找到现在这个跟自己合拍的室友,据说那租金都是阿豪一个人啃了一个多月,所以现在阿豪都是要求合租房要一次过交3个月,3个月内退租不退款。
到了今年,看到周围房租都在涨,房东终于忍不住涨了价,每人多交了300元/月,这还是看在平时他家电脑出问题了,他们俩免费维修的份上.提的价。
番禺厦窖:20平城中村小房间650元/月 新小区小两房近地铁4千/月
小A和男票一齐租住在厦窖的某个城中村里,户型不大就20平,离地铁也不近,周边环境也不好,但胜在价格非常公道,才650元/月,如果你想在这附近住好一点的小区花园也不是木有的,100平方米的旧房子月租3000,如果要近地铁新花园,麻烦4000元/月!
天河猎德:69平1房1厅4600元/月
作为土豪村,能租住在里面的都是土豪中的土豪,小编看了看,这间出租房装修很不错,环境风景没啥好说的,光一个月的租金比小编工资还要高:4600元/月!
也有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原因,毕业没多少年就在广州“扎根”买房的!
比如跟阿豪一起来广州的阿峰,当初他为了女票而抛下兄弟,第二年就说要结婚了。为了结婚,他咬咬牙在广州荔湾买了一套二手楼,总价100万出头,刚开始的时候,阿峰为了这套房子,省吃省喝,拿阿豪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一套房成居家男了,而那个时候阿豪因为没还款压力,做一个月光族好不自在。而阿豪还在坚持他的租房原则。
到底是像阿豪这样一辈子在租房,还是像阿峰那样咬咬牙买房,更划算?
广州租金7年上涨5成 还款利率却连续9次下降
现在的房子只会涨不会跌,作为业主,附近涨声一遍,无论是卖出去还是租出去,肯定会考虑涨价,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广州以44.19元/m2/月位居全国第6,同比上涨5.46%,远远高于全国去年12月份2.6%的租金涨幅。而且,广州房租7年上涨近五成!所以,作为一个广漂租客,你过去七年可能忍受着同等价位水平却越来越差的出租房,或者接受房租越来越贵这个事实。
反观房奴的生活,反倒是越来越好了!
2011年-2016年商业贷款利率
从2011年开始,房贷利率连续9次下降,从7.05%跌到4.9%,按一套房90㎡房,总价150万贷款105万来计算,每月还款从8172元降到6871元,足足少了1301元,这样想,租金是越来越贵,而且在结婚以后,肯定要考虑到平方数较大的出租房,更贵了;反而月供是越来越少,而且怎么贵都好,这房子都是自己的,跟租房不一样,是个填不完的洞。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买房才会比租房更划算?
1,地段&地铁是重中之重
作为初次在广州置业,首先考虑的不是神马专家所说的投资价值,而是考虑方不方便,周边有能满足生活所需的商业配套,如菜市场、综合市场等,步行能在15分钟以内就好;另外,医院、学校、幼托设施等也不能缺少,还有诸如银行、餐饮店等也应有分布。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出行要方便,延着轨道交通来找房子。就像现在还没有开通的地铁上盖,或者老城区地铁旁的二手房,性价比更高。
2,小户型有“三低”
分别是总价低、首付低、月供低!你情愿买周边什么都没有的别墅,还是买配套齐全交通方便的小两房?虽然说地段好跟近地铁的房子均价会高一点,但考虑到生活比地段差的房子方便好多,当然是买地段好的小户型比较实际了,而且如果你的生活需求发生变化,比如结婚或者换改善房。那凭着地段交通优势,这套小户型房还是很容易转手出去的。
3,月供应在月收入的30%~40%
刚开始还款的时候,生活肯定没有租房的时候这么好,所以买房之前拿起小本本记着买房之后的各种花销,以免刚开始还款的时候措手不及。
A 计算首付能力
计算自己的首付能力时,一定要加上房屋的装修费用,因为你不可能住在毛坯房子里。
B 计算月供能力
如果你是贷款购房,你每月的月供应该控制在你月收入的30%~40%左右,因为你不但要考虑到贷款利率上升的因素,还要考虑到你收入减少的因素。此外,你在贷款购房时,预留出一年的按揭款最有保障。
C 计算养房能力
养房的成本包括物业费、水电费、网费,如果你购买的房子距离上班地点很远,你还要考虑到交通费用。因此,你每月的月供应该控制在你月收入的30%~40%左右,如果每月还款不能满足你需要的贷款总金额,可以适当延长贷款期限,这样可以避免因房贷产生过重的经济负担!
4,等额本息还款压力最小
贷款方式有三种: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和组合贷款,公积金贷款虽然利率较低,但在额度上是有限制的,一个人可申请60万元,两个人共同购买一套自住房可申请100万元;商业贷款只要你有足够的偿还能力都可以申请;组合贷款就是公积金贷款后多出的部分可以申请商业贷款的意思,也是贷款金额较大的购房者的贷款方法。
而还款方式有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办法,简单来说,月光族请选择等额本息,土豪请移步等额本金,从还款总额来说,等额本金比等额本息支出更低,但等额本金前期压力会很大。
还款问题解决后,有些已婚人事会问,孩子读书咋办?
5,外地户口天价读书 本地户口9年学费全免
(回答发布于2016-11-0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广州地铁5号线的工程特色
这是充分体现城市交通人性魅力的一条地铁线路,为“长途”旅行的人修建厕所、为车卡自动调节温度、在列车与月台之间增加防空踏板……本着“安全、实用、经济、高效”的原则,遵循“以人为本,技术创新”的设计理念。
这条一次性开通线路里程最长、车站数最多、转乘站最多的五号线,有着无数振奋人心的闪光之处,在此为您全景解密十大亮点。 五号线列车爬坡能力强 转弯半径小
五号线列车,以蓝白为主色,外观采用流线型结构,外形简捷明快,车体呈柔和的弧线,侧面为鼓行设计,整个车体设计显得既简单明快,又代表了现代运输系统的时尚。据广州地铁车辆中心新线部樊嘉峰经理介绍,五号线列车“最高时速为90公里/小时”,它和四号线列车一样,都是青岛四方机车厂制造的,也都是属於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的日本系列列车,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四号线列车是4节编组,五号线列车是6节编组。
与其它线路的列车相比,五号线列车最大的特点有两点:第一,五号线爬坡能力强,“千分之60的坡度都没问题”;第二则是转弯半径小,“最多可以转过150米的半径”,即使如此,乘客也不用担心,仍然会坐得非常稳当。 LCD显示屏15寸变成17寸 观看节目更舒适
每卡车卡设有6扇门,6个中英文对照的线路转换指示屏,24个手拉环,8排座椅,其中靠近中间的4排座椅长3米左右,4排靠近两端的长1.2米左右。
据广州地铁车辆中心总经理朱士友介绍,五号线列车内部设计更加人性化。与四号线列车相比,五号线列车上的LCD显示屏由15寸变成了17寸,显示图象大了,将来乘客观看节目时将更加舒适。另外每卡车卡的4块LCD显示屏改为6块,使更多的乘客能观赏到地铁电视。 列车会自动调卡车卡温度
五号线列车全长约为107米,车体最大宽度为2.9米,额定载客量为1402人/抽,超载情况下载客量更可达到2012人/抽。但是,就算车卡里人很多,车卡内的温度也会很舒适。
据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号线列车门的密封性很好,同时列车采用的是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即列车会自动根据内外部环境来改变车内的温度,车内温度设置在23℃~29℃之间。” 车站墙面、天花板设计有讲究
五号线车站在设计和装饰上,与其他线路有何区别?据了解,五号线车站天花装修采用A、B分区的形式, A区天花采用统一形式、材料、颜色,为白色穿孔铝板天花;B区天花为白色铝合金格栅天花,大面积露空,形成车站开阔、通透的视觉感觉,天花效果更趋於整体、简洁大气,体现地铁作为公共建筑的特点;地面均采用芝麻白花岗岩铺地的形式。
同时,五号线的墙面打破固有传统,使用了搪瓷钢板、彩色丝印玻璃两种形式,有所创新。据悉,地铁五号线共有7个车站采用搪瓷钢板墙面板,分别为西场站、西村站、广州火车站、小北站、区庄站、动物园站、珠江新城站,搪瓷钢板具有色彩艳丽、明快、耐腐蚀性强的特点,尤其在弯板、弧形板加工方面具有优势,所以五号线各暗挖车站均采用搪瓷钢板墙面板,以利於弧形墙面的装饰。此外,其余各车站均采用玻璃墙面板,玻璃墙板具有块面大、使用寿命长、色彩绚丽不易褪色、适合於明挖站公共区墙面的装饰。 地下首设公厕 免费对乘客开放
人有三急,广州地铁如何解决乘客的如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五号线到底会否在这一问题上做出怎样人性化的改变呢?记者日前从地铁公司得到准确的答复:广州地铁五号线滘口站、坦尾站、西场站、西村站、五羊邨站、车陂南站和鱼珠站建有配套公厕。2009年12月28日,五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後,这些公厕也将同时向广大乘客免费开放。其中,滘口站和坦尾站为架空站,公厕建在地上站厅付费区;西场站、西村站、车陂南站和鱼珠站公厕建在地面出口处,五羊邨站公厕建在地下站厅出口处,是广州地铁首座地下公厕。
鱼珠站公厕:建在鱼珠地铁站C出口处,离出口雨棚仅几步的距离。
车陂南站公厕:建在车陂南地铁站C出口雨棚旁边。男厕、女厕各内设3个独立隔间,还设有两个面盆,以及穿衣镜。
五羊邨站:建在地下一层A出口处。有男、女、残障三个厕所,男女厕所与车陂南站厕所规格相当。 列车与月台之间设有防空踏板
2009年10月,记者提前探班五号线珠江新城站时就发现,在列车与月台之间5公分左右的缝隙里,装有一排橡胶带。
据广州地铁总公司建设总部副经理邹东介绍,这是为了防止乘客踏空引发危险而专门设计的防空踏板,“五号线开通时,全线每一个车站月台都会有这种防空踏板。”
此外,由於信号调试等多方面原因,三、四号线开通以来,月台电视上一直未能显示列车到站信息,同样的情况会否在五号线上重演呢?对此,邹东明确表示,五号线开通时,月台电视上除了显示列车到站信息和告示,还可提供各类丰富的资讯。 新售票机屏幕更大 出票更快
五号线自动售票机以墨绿色为主色调,外观与现有一、二、三、四号线售票机相似,不过在标识上就更为清楚明了。比如它不仅详细标识了一、二、三、四、五号线的站点名称,还标识了可收面额为5元、10元的纸币以及1元、5角面额的硬币。
至於新售票机有哪些特别,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相比现有售票机,新售票机的屏幕有19寸,比以前的大了2寸,机器识别功能更强,操作上更便捷,“出票提高了30%”。 街区图导向牌信息更丰富
“五号线车站设计在继承既有线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有诸多创新之处。”地铁五号线高级工程师廖景介绍,五号线遵循“以人为本,技术创新”的设计理念,处处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
首先,充分吸取既有线路运营的经验,导向设计在牌面内容、遮挡问题上做了改进。比如,街区图导向牌的信息更丰富,在原来只表现三维街区图和出入口信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大量的票务、管理制度等信息。
其次,月台层尽可能多地设置了长凳,便於乘客休息;出入口普遍设置上下行扶梯方便乘客进出车站;站内扶梯除设置上行扶梯外,普遍增加下行扶梯,通行更快捷高效。 初期高峰时5~6分钟一趟,当时开通时行车间隔最短线路(6号线开通以3~4分钟一趟超越5号线)
地铁一、二、三、四号线开通时,行车间隔都没有踏进10分钟以内(一号线为30分钟,二号线为12分钟,三、四号线均为17分钟,四号线为33分钟)。五号线开通时会给街坊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据地铁运营总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号线在开通初期的高峰期行车间隔将维持在5~6分钟,这个行车间隔时间在当时开通史上已经是最快的了(6号线首期在开通初期就实现3分59秒的高峰行车间隔成为了广州地铁有史以来新开通线路初期行车间隔最小的线路),”而半年後间隔时间可以缩短至4分钟,远期更可达到2分钟一趟。据最新统计数据,截止到2009年12月9日,五号线已有26列车抵达鱼珠车厂,这也为五号线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辟广州“大交通”时代
当时与1、2、3、4号线均可转乘(现今还可与6号线转乘,将来还可与7、8、11、12、13等线路转乘),广州地铁逐步走向蛛网时代。
五号线呈东西走向,在广州市“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发展战略中,承载“东进、西联和中调”的使命。
五号线滘口至文冲段全长31.9公里,共设24站:滘口(预留转乘佛山条件)、坦尾(与六号线转乘)、中山八路、西场、西村(与八号线转乘)、广州火车站(与二号线转乘)、小北、淘金、区庄(与六号线转乘)、动物园、杨箕(与一号线转乘)、五羊邨、珠江新城(与三号线转乘)、猎德、潭村、员村、科韵路、车陂南(与四号线转乘)、东圃、三溪、鱼珠(与十三号线转乘)、大沙地、大沙东(与七号线转乘)、文冲。
五号线是目前地铁线路中可转乘线路数最多的一条线,通过这些转乘站,将地铁各条线密密实实地串起来,届时,乘客搭乘五号线,就可线路之间潇洒转乘,行遍广州无忧。
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五号线全部建成後,也将为落实《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发挥积极作用。在起点滘口站,预留与佛山南海轨道交通的转乘条件;五号线二期到达黄埔客运港站,预留向东莞方向延伸的条件。这样,通过五号线,不仅促进广佛同城化进程,也为穗莞深等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号线员村以东九个站,每站至少开通5条接驳公交。
为了方便包括广州开发区、萝岗、黄埔区、天河区东片等广州东部地区居民搭乘地铁五号线,交通部门将在员村以东的员村、科韵路、车陂南、东圃、三溪、渔珠、大沙地、大沙东和文冲等9个站点,以及地铁四号线北延段尚未开通的奥林匹克中心站,每站拥有的接驳公交线路都将超过5条,而大沙地、车陂南等部分重要地铁站点的接驳公交线路更将超过10条。接驳公交的形式包括BRT公交线、常规公交线以及地铁接驳中小巴等。其中,除三溪站之外,五号线沿线8个地铁站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9个站点都将开通BRT公交线接驳。
由此一来,地铁的服务范围将得到有效扩展和延伸。包括天河东部小新塘、东圃、黄埔中心区、南岗、萝岗科学城、穗港码头、永和、云埔工业区、黄埔工业区、萝岗新城等各大组团的居民,都可以通过接驳公交的形式享受到搭乘地铁出行的便捷服务,为东部地区居民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猎德村90年照片;猎德甲子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79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