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汉字“德”的演变以及寓意甲骨文德字是一只眼睛在看木桩的影子运行。金文德字是更形象,左侧两划表示行走的意思,右侧上部一竖叠加一点,表示星(还表示太阳照在木桩上),右...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文德甲婚礼,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汉字“德”的演变以及寓意

汉字“德”的演变以及寓意

甲骨文德字是一只眼睛在看木桩的影子运行。金文德字是更形象,左侧两划表示行走的意思,右侧上部一竖叠加一点,表示星(还表示太阳照在木桩上),右侧中部是一只眼睛在看,右侧下部是心。整个德字的含义,就是站在天文观象台中心点用眼睛观看七曜的运行。

德字的最早本意是七曜的自然运行轨迹。后来德引申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无,便成德。舍欲之得、得德。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

扩展资料

造字本义:动词,正而不邪,行君子之道,即不狠不诈、不掠不盗、不强取苛求,坦然获得,无愧于心。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在道家思想中,“道”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德”代表顺应自然律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古籍中“德”与“得”有时因同音而相互假借。

文言版《说文解字》:德,升也。从彳,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德,境界因善行而升华。字形采用“彳”作边旁,作声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德

"才""德"的详细权威解释

拼音:cái, 部首:扌 笔划:3

基本释义

(③④才)

cái

能力:才能。口才。这人很有才干。

指某类人(含贬义):奴才。蠢才。

方,始:昨天才来。现在才懂得这个道理。

仅仅:才用了两元。来了才十天。

笔画数:3;

部首:扌;

详细解释

cái

【形】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plant)newborn〗

才,草木之初也。——《说文》

有才能;有本领〖talented〗

试使斗而才。——《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才郎(有才学的郎君);才哲(才智卓越的人);才雄(杰出的人才);才英(指才华杰出的文人);才杰(杰出的人才)

cái

【名】

才力;才能〖ability〗

任人之才。——《淮南子·主术》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资治通鉴》

又如:才伐(才力门望);才格(才能。一说指才能高低的程度);才望(才能与名望);才理(才力和思路);才笔(写作的才华);才义(才思和义理)

人才。常写作“材”〖talent〗

乐里多才。——《列子·仲尼》

举贤才。——《论语》

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

又如:唯才是举;干才;广开才路;栋梁之才;廊庙之才

天赋的特殊才能〖gift〗。如:诗才;才调(才情风格)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personinregardtocapability,personality,character〗

夫管子,天下之才也。——《国语·齐语》

又如∶奴才;蠢才;天才;人才

通“材”。材资;本能〖aptitude〗

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孟子·告子上》

才能不及中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史记·滑稽列传》

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后汉书·马融传》

木有用叫做“材”,物有用叫做“财”,人有用叫做“才”。故“材”、“财”、“才”三字同源。——王力《同源字典》

当今乏才,以尔为柱石之用,莫倾人栋梁。——《世说新语·规箴》

cái

【副】

刚刚〖just〗

才数月耳。——《汉书·贾才传》

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汉书·晁错传》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刚才(刚要,刚刚);方才(才,刚刚)

这样迟,这么迟〖solate〗——前面有问原因的疑问词语。如:你怎么才来

仅,只〖only〗——表示数量少,程度低

初极狭,才通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又如:一共才十个,不够分;才属(仅能连续)

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而能怎么样。用于后一分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须、要、因为、由于”等词语〖then;thenandonlythen〗

惟正月才生魄。——《晋书·夏侯湛传昆弟诰》

才小富贵,便豫人家事。——《晋书·谢混传》

又如:要多练习,才能提高成绩;正因为有困难,才派我们去

强调确定语气〖indeed〗

才+形+呢。主要强调程度高。如:这才好呢!

才+〖是〗…。含有“别的不是”的意味。如:这才是好样的!

才〖+不〗+动+呢。肯定句少用。如:我才不去呢!

才调

cáidiào

〖talent〗才气

徐陵大奇之,谓人曰:“才调极高,此神童也。”——《隋书·许善心传》

才分

cáifèn

〖inbornability〗人的聪明才智

才干

cáigàn

〖talent;ability;competence〗才能;办事的能力

增长才干

才高八斗

cáigāo-bādǒu

〖ofgreatliterarytalent〗《南史》形容曹子建文才出众,天下文才总共一石,他自己占了八斗。后世以此喻才智高超者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平妖传》

才高行洁

cáigāo-xíngjié

〖one’sabilityandvirtueexceltheaverage〗才智高超,操行纯洁,不同流合污

才华

cáihuá

〖talent;brilliance〗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艺方面的)

才华出众

才力

cáilì

〖forceofpersonality;talent〗才华;智力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四)》

一代宗师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之一)

才力超群

才略

cáilüè

〖abilityandsagacity〗才干和智谋

才貌

cáimào

〖talentandappearance;personalappearanceasreflectingability〗才华与容貌

才貌双全

才貌双全

cáimào-shuāngquán

〖talentedandgoodlooking〗才能与容貌俱佳

这等才貌双全的安公子。——《儿女英雄传》

才能

cáinéng

〖ability;talent〗∶才智和能力

才能不及中人。——汉·贾谊《过秦论》

没有进行抽象推理的才能

〖aptitude〗∶指天生的爱好或先天的潜在的能力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妇女有写作侦探小说的特殊才能

〖equipment〗∶禀赋

能言善辩也是一种才能

才能

cáinéng

〖will〗——表示将来的时候才会

过些时候我们才能说它是什么

〖belongto〗∶是合适的、恰当的或有利的(对人或对物)

唯独他才能胜任这种工作

才气

cáiqì

〖brillianceofmind;richtalent〗才华、才情

这个业务上很有才气的女专家

才人

cáirén

〖brilliantwriter;giftedscholar〗才子;有文学才能的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才识

cáishí

〖abilityandinsight〗才能与识别力

才识过人

才疏学浅

cáishū-xuéqiǎn

〖havelittletalentandlesslearning〗自谦学识浅薄,才能不大

一则深知自己才疏学浅,不称揄扬也。二则因这玉太尊声过大,到底看看是个何等人物。——《老残游记》

才思

cáisī

〖imaginativepower;creativeness〗文艺创作的思路;文思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唐·韩愈《晚春》

才思敏捷

才学

cáixué

〖talentandlearning;person'sscholarship〗才华和学识

饱有才学

才智

cáizhì

〖abilityandwisdom〗才华与智力

发挥聪明才智

才子

cáizǐ

〖giftedscholar〗∶才华出众的人

才子佳人

〖brilliantwriter〗∶长于文艺创作的人

才子佳人

cáizǐ-jiārén

〖popularromancewithahandsomescholarandprettygirl;giftedscholarsandbeautifulladies〗才华出众的男子和姿容艳美的女人

-----------------------------------------------------------------------------------

拼音:dé, 部首:彳 笔划:15

基本释义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恩惠: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姓。

笔画数:15;

部首:彳;

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ascend〗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感激〖begrateful〗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通“得”。取得,获得〖get〗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名】

道德,品行〖virtue;moralcharacter;integrity〗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恩惠;恩德〖kindness;favor〗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仁爱;善行〖kindheartedness〗。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心意〖heart;mind〗。如:同心同德

福〖happy〗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德才兼备

décái-jiānbèi

〖havebothabilityandpoliticalintegrity〗同时具有良好的品德和才能

德操

décāo

〖moralconductandpersonalintegrity〗道德修养

他的德操堪称楷模

德高望重

dégāo-wàngzhòng

〖beofnoblecharacterandhighprestige;withgreatvirtueandhighprestige〗道德高尚,声望重。多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德高望尊

dégāo-wàngzūn

〖beofnoblecharacterandhighprestige;withgreatvirtueandhighprestige〗道德高,声望高

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德化

déhuà

〖moralizeandchange〗旧指以道德感化人

德色

désè

〖hoitytoity〗自以为对别人有恩德而流露出来的神色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敦诚《寄怀曹雪芹》

面有德色

德馨

déxīn

〖beofnoblecharacter〗馨:散布很远的香气。品德高尚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刘禹锡《陋室铭》

德行

déxíng

〖moralcaliber;moralintegrity〗道德品行的素质

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国语·晋语》

德行

déxing

〖disgusting〗讥讽人的话,表示瞧不起别人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用此词

你看他那个德行

德性

déxìng

〖moralcharacter〗∶道德品性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清·刘开《问说》

〖disgusting〗∶同“德行”(déxíng)

德佑

déyòu

〖Deyou,titleoftheemperorZhaoXianinSongDynasty〗宋恭帝年号(1275—1276)

德语

Déyǔ

〖German〗主要在德国、奥地利及瑞士的部分地区讲的西部日耳曼语

德育

déyù

〖moraleducation〗道德教育的简称

德泽

dézé

〖bountiesreceivedformamonarch;benevolence;favor;grace〗恩泽,恩惠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德政

dézhèng

〖benevolentrule〗指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和政绩

既无德政,又无威刑。——《左传·隐公十一年》

德字出处,以及解释

1、“德”字是个会意字,其演变过程图见右。

[2]

-- 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边是“彳”( chì)形符号,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这个字的意思是: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这就是“德”。

-- 在金文中的会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是说:目正、心正才算“德”。

-- 在小篆中,仍然是会意:其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直心”为“德”。

-- “德”是现代楷书的写法。

2、“德”字的本义是“道德”或“品行”。

《荀子 · 非十二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问”、“学”、“让”才能算是有“德”。

《易 · 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唐孔颖达注:“德,谓德行;业,谓功业。”由此可知,“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如“功德、品德、德才兼备、德行”等。从“德”字的构型来分析,这里已包含有禁忌:要遵从一定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3、从“道德”又可以引申为“恩德”。

《史记 · 秦始皇本纪》:“刻石颂秦德。”意思是:用刻石树碑的方式来歌颂秦之恩德。

明 陈继儒《袁伯应诗集序》:“袁氏(袁可立)世德其忍谖乎!”

4、由名词变为动词,则指“感激”、“恩惠“。

《韩非子 · 外储说左下》:“臣不德君。”中的“德”字是“感激”的意思。(当然,这个“感激”是从恩德变来的。)

《左传 · 成公三年》:“然则德我乎?”

现代汉语中,则有“感恩戴德”、“德被四海”等。“德”,也是一个人或社会好的内在的品格和价值观。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德”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

由此可见,在作为西周文化的重要内涵的“礼乐文明”中,“德”是核心。德归纳为“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就是对德的最好总结。孔子当年之所以念念不忘“克己复礼”就是因为以德为核心的西周之礼是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道德标准,而“厚德载物”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遗产。是我们构建平安和谐文化的准绳。周人制作礼乐,隆礼重仪,确立了以“德”为先的价值原则。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是周人的基本的精神信仰。周人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德”是和“天”联系在一起的,个人、家族、国家有德,便能得到上天的垂顾,成为“受命之人”、“受命之族”、“受命之国”。周人认为殷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无德,天命转移到了有德的周人身上。《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德”的价值原则,被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德”成为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

6、“德”的外化即为礼,在心为“德”,发之于心而表现为行为即为“礼”。

《尚书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周人“制礼作乐”,系统整理审定了社会礼仪规范,严格规定了人的尊卑秩序和行为准则,将整个社会成员纳入到上下一统的尊卑有分、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轻重有别的社会关系中。周礼的诞生,为中国成功地建设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石,为文明社会道德政治秩序和伦理生活方式。

7、古代德也指河流,专指德水,即黄河下游今山东段。

在后世这些基本的价值观得到了展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形成了儒道法等各种流派道德理论思想融合而成博大精深、系统完备的中国传统文化。仁爱孝悌、精忠爱国、勤俭诚信、见利思义、谦和好礼等,这些美德成为中国民族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而世代相传,在今天依然发出绚烂夺目的时代光彩。

简单概括:德即是对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播。

道德两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什么

说文解字话“道德”

我们知道,汉字,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汉字以其独特的形式,记载和传承着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因此,当我们知道一个汉字的来龙去脉,当我们知道为什么这个结构叫这个字的时候,对于这个字的理解就会更深一步。比如“道、德”二字,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从文字学的角度看,有几个人能说清楚它们的本义呢?如果连其本义就说不清,哪还能正确理解它们那不断发展的引申义呢?看来,如果我们想下功夫研究一个字或词的意义,还真有必要从文字学的角度追根溯源一番。那就让我们先从“道”与“德”二字谈起吧!

“道 dào”,即道路。现今供车马通行之路都可以称为道路。然而,古代的“道 ”则指有别于小路的大道。甲骨文的“道”字“从行从止”,用十字大路和一只脚来表示行走之路。金文的“道”字,演变为“从行从首”。这是说,“道 ”在此时,已指那种直通大路,很远之处可以看清楚人的面目的宽广大路。小篆的“道”字,承接第二款的金文,成为一个“从辵从首”的会意字,楷书缘此而写作“道”。

《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记载了商周时期交通大发展,远在千里之外的诸方国,已经融并在以商周王国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之中的情景。两周时期,为了使各地封建诸侯与王室保持密切联系,更为了适应兵车战争的特点,在全国修筑了“其平如砥,其直如矢”的“道”,即称之为“周行”、“周道”者。这就是“道”字构形发生演变的缘由。

“道”的本义为大路,即“康庄大道”。其词义,由道路的通达,又引申为方向、途径,如“志同道合”一词。由循行、通达之义,又引申为“道理”,即探究事理的原则、标准。又由道理、标准引申出“道德”之义。又引申指主张及方法,如“门道、医道、道行”等;又转指述说,如“道谢、一语道破”等。

“道”又指“道家”,乃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又指“道教”,乃东汉末年张道陵所立,奉老聃(dán)为教主。

“德dé”,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德”字中的“ ”形符号,表示道路;“

”则表示用眼睛直视前望。两形会意,表示目不斜视,双脚不偏离道路,直达目标。金文的“德”字在“直”下又添加了一个“心”的象形图案,强调了不仅要按目光直视,走通行大路的准则去“行”,而且必须这样去“想”。小篆秉承金文,楷书缘此写作“德”。

“德”的字面中,含有正直、公开以及去行、去想四层意义。从“德”字的构形来分析,这里已包含有禁忌:不去想、不去做那些走小路、抄近路的投机行为。

“德”用作动词,则指恩惠,如《左传·成公三年》:“然则德我乎?”现代汉语中,则有“感恩戴德”、“德被四海”等。

“道”和“德”的引申义不止这些。比如,“道”的引申义还有:

(1)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曰道。如《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2)仁义礼乐称为道。如《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3)善事、美德曰道。如《论语·公冶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有德行者曰道。如《论语·颜渊》“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5)施行、实施曰道。如《荀子·议兵》“必道吾所明,勿道吾所疑。”

(6)僧侣曰道。如《南史·梁武帝纪》“道俗五万余人”。

“德”的引申义还有:

(1)善道曰德。如《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2)万物之本性曰德。如天有好生之德,又如《大戴礼记·四代》“有天德、有地德、有人德,此谓三德也。”

(3)品行曰德。如《易经·乾卦》“君子进德修业”。

(4)指有道德的贤明之人。如《书经·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5)感恩、感激曰德。如《豫让吞炭》“但人心素德赵氏,不忍判离”。

(6)福曰德。如《礼记·哀公问》“君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

(7)教化、善教曰德。如《礼记·内则》“降德于众兆民”。

(8)德目曰德。如三德、四德、七德。

(9)心意曰德。如同心同德、离心离德。

(10)四时旺气曰德。如《礼记·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通过对“道”与“德”字形结构所作的溯源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字是紧密相连的。《中庸》云: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提醒我们不要只顾埋头奔走,走累了要停下来,走不通的时候,也要停下,回头看看自己走得对不对,有没有越来越偏离?要随时校正方向,不可偏离正道。“德”就是要我们一心一意顺道而行,不偏不倚走人生该行的道路。又提示我们,凡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皆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警示中,随时警策自己要谨慎地沿正道而行。

人生就是一条道路。如何把握方向顺利走好这条道路,是每个人终生的愿望。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踏上这条康庄大道。因为,光明的人生大道,它需要智慧的学习与努力实践,才能走得上。

附言:

中国人每天都离不开汉字。我们现今能见到的最早汉字是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甲骨文。甲骨文的主体符号约有300余个,汉字就是根据这些符号排列组合的,目前人们能识读的甲骨文有1500字。接着有了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金文有3700多字。到了秦汉时代的小篆,约有8700多字。

转自: 浪花里的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文德甲婚礼』德甲骨文解释》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