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答“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目前欧...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霍芬教练是谁,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霍芬海姆队简介?

霍芬海姆足球俱乐部(TSG 1899 Hoffenheim)是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辛斯海姆(Sinsheim)的霍芬海姆地区的足球俱乐部。2007年决定采用“1899 Hoffenheim”作为队名的简称,代替传统的“TSG Hoffenheim”。

球队历史编辑

村庄球队

现代的霍芬海姆是由于1899年7月1日成立的“霍芬海姆体操会”(Turnverein Hoffenheim)及于1921年成立的“霍芬海姆足球俱乐部”(Fußbankverein Hoffenheim)在1945年合并而成。直到1990年代初,霍芬海姆仍然在国内第七级的“巴登-符腾堡甲级联赛”(Baden-Württemberg A-Liga)中角逐。

约在1990年,曾在霍芬海姆青年队受训的迭特马·霍普(Dietmar Hopp)重返母会,作为欧洲最大的软件企业SAP共同创办人之一的霍普以金钱投资霍芬海姆,成绩立竿见影,在1996年已升上第五级的“北巴登联邦联赛”(Verbandsliga Nordbaden);在2000年获得“北巴登联邦联赛”冠军而升级上第四级的“巴登-符腾堡上级联赛”(Oberliga Baden-Württemberg);翌年再获冠军晋升到第三级的地区联赛(南部赛区)(Regionalliga Süd)。在地区联赛的首个赛季(2001/02年)只能以第13位完成,接着连续两年排第5位,2004/05年稍跌到第7位,翌年即反弹升上第4位。

霍芬海姆于2003/04年首次亮相德国杯,先后淘汰德乙的特里尔(Eintracht Trier)及卡尔斯鲁厄、德甲的勒沃库森,晋级八强才被德乙的吕贝克(Lübeck)1-0击败而出局。

而合并霍芬海姆、瓦尔多夫(FC Astoria Walldorf)及桑德豪森(SV Sandhausen),组成一支名为“海德堡06”(FC Heidelberg 06)的新球队的商讨,因后两者的反对而于2005年放弃,其中主因是新球队的主场位于海德堡或埃佩尔海姆(Eppelheim)未能取得共识。

升入德甲

由2000年开始,获得SAP公司创始人迪特马·霍普(Dietmar Hopp)不断注资。霍芬海姆开始扩张,于2006年增聘具德甲经验的球员及教练,包括曾任教斯图加特、汉诺威96及沙尔克04的拉尔夫·兰尼克(Ralf Rangnick)出任主教练,签约五年,而球员则有约亨·塞茨(Jochen Seitz)及托米斯拉夫·马里奇(Tomislav Marić)等。投资获得回报,霍芬海姆获得2006/07年地区联赛(南部赛区)亚军,收官日以5-0击败菲尔特,压倒已获升级资格的科隆获得亚军,连续升级德乙。2007/08年赛季结束后,两年升级来到顶级联赛的德甲。

黑马首秀

在他们首个德甲赛季(2008/09赛季),他们延续了三年三级跳的疯狂态势。凭借前锋三叉戟伊比舍维奇、登巴·巴、奥巴西的出色表现,霍芬海姆在第17轮战平沙尔克04后,以17轮35分成为了继凯泽斯劳滕后第二支升班马成为半程冠军的德甲球队,其中,伊比舍维奇更有着17轮打进18球的惊艳表现,夺得德甲半程射手王。但由于冬歇期后球队伤病增多,特别是在上半赛季有着惊艳表现的伊比舍维奇在冬歇期对阵汉堡的热身赛中十字韧带撕裂导致赛季报销,霍芬海姆无法延续上半赛季的疯狂,更吞下连续12场不胜的苦果。赛季结束后,他们仅名列第七,与欧洲赛场失之交臂。[1]

逐渐平庸

在经过第一个德甲赛季的洗礼后,首秀惊艳的霍芬海姆逐渐褪去黑马本色,在随后的2009/10赛季,霍芬海姆在赛季初保住前五的位置。然而,俱乐部再次遭受了大量的伤病和停赛。在下半赛季的17场比赛中,霍芬海姆只赢下了四场比赛。最终,霍芬海姆在赛季结束后仅排在令人失望的第十一位。

2010/11赛季冬歇期,霍芬海姆队中发生了地震。在冬歇期之前,球队在德甲联赛中排名第五,并且打进德国杯八强。然而,球队老板霍普在冬季转会窗首日就以1700万将中场核心路易斯·古斯塔沃卖给德甲霸主拜仁慕尼黑;由于霍普在未通知球队主教练拉尔夫·兰尼克的情况下将古斯塔沃卖掉,功勋教练兰尼克在转会达成的第二天愤而辞职,球队由当时的助理教练马尔科·佩扎伊沃利(Marco Pezzaiuoli)接过教鞭。在赛季结束后,霍芬海姆从冬歇期的联赛第五下滑至十一名。

在2011年4月19日,霍芬海姆宣布时任圣保利主帅霍尔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Holger Stanislawski)将在赛季结束后接过霍芬海姆的帅位。[2] 2012年2月9日,在德国杯1/4比赛中主场败给德乙球队菲尔特后,霍芬海姆解雇了执教球队半个赛季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由柏林赫塔主帅马库斯·巴贝尔(Markus Babbel)代替成为新任霍芬海姆主帅。球队在赛季结束后连续第三个赛季排名联赛第十一位。

惊险保级

在连续三个赛季排名德甲十一名后,霍普决定加大引援力度,先后引进云达不莱梅的德国国门维泽,以及勒沃库森的瑞士前锋德尔迪约克,希望进军欧洲赛场。然而,2012/13赛季成为霍芬海姆升上德甲以来最为动荡的一个赛季,在经历马库斯·巴贝尔(Markus Babbel,2012.12.03被解雇)、弗朗克·克拉默(Frank Kramer,2012.12.03-2012.12.18,代理主教练)、马尔科·库尔茨(Marco Kurz,2012.12.18-2013.04.02)、马库斯·吉斯多尔(Markus Gisdol,2013.04.02上任)四名主教练后,霍芬海姆在最后一轮以2:1逆转多特蒙德[3] ,成功超越杜塞尔多夫(杜塞尔多夫足球俱乐部)排名联赛16,获得德甲升级附加赛资格,杜塞尔多夫及菲尔特降入德乙。

2013年5月24日的首场附加赛比赛中,霍芬海姆在主场以3:1战胜凯泽斯劳滕(凯泽斯劳滕足球俱乐部),罗伯托·菲尔米诺打进两球,席普洛克打进一球。[4]

2013年5月28日的第二场附加赛比赛中,霍芬海姆又在客场以2:1战胜凯泽斯劳滕,两名中后卫亚伯拉罕和韦斯特高为球队建功。霍芬海姆在德甲升级附加赛中以5:2的总比分击败凯泽斯劳滕,成功留在德甲。[5]

2球队主场编辑

霍芬海姆曾采用建于1999年的迭特马·霍普运动场(Dietmar Hopp Stadion)作为主场球场,可以容纳5,000名观众,其中1,620个为坐席。

莱茵内卡河体育场

2006年霍芬海姆的管理层决定兴建全新30,500座的莱茵-内卡竞技场(Rhein-Neckar-Arena),球场的规格适合举行德甲比赛。原定选址海德堡,因未能就环保与当地政府达成协议。最终在人口只有35,000人的辛施海姆(Sinsheim)找到合适地点兴建新球场,位于“辛施海姆汽车和技术博物馆”(Auto- und Technikmuseum Sinsheim)的对面,于2007年5月25日动工,预计2009年1月建成启用。新球场可能成为2011年女子世界杯的比赛球场之一。

新球场外观

在德甲首季的前半程采用位于曼海姆的卡尔-奔驰体育场(Carl-Benz-Stadion),可容26,022人。2009年,莱茵-内卡竞技场正式启用,造价6,000万欧元,霍芬海姆队在2009年第一场德甲联赛主场比赛中以2-0击败科特布斯,赢得新主场开门红[3]。

2011年7月22日,霍芬海姆俱乐部在官方网站宣布,俱乐部与德国著名太阳能能源科技企业沃尔索太阳能公司成为商业合作伙伴,合约时间为期三年。在这三年里,霍芬海姆俱乐部主场莱茵-内卡竞技场将被冠名为沃尔索·莱茵-内卡竞技场。[6]

3球队教练编辑

主教练

姓名:马库斯·吉斯多尔

外文名:Markus Gisdol

出生日期:1936年8月17日

出生地点:德国 盖斯林根

身高:184cm

体重:78Kg

球员时代位置: 前卫

曾效力俱乐部:SSV罗伊特林根05、 SC盖斯林根、FC普福尔茨海姆等。

吉斯多尔曾在格洛萨斯帕赫,乌尔姆足球俱乐部,和霍芬海姆二队担任教练一职。 吉斯多尔在沙尔克04出任助理教练。2013年4月2日马尔科·库尔茨被霍芬海姆解雇后,他被任命为主教练。他作为霍芬海姆主教练的首场比赛是3-0战胜杜塞尔多夫。

助理教练

姓名:弗朗克·弗勒林

外文名:Frank Fröhling

出生日期:1978年2月15日

出生地点:德国 卡尔斯鲁厄

身高:185cm

体重:82Kg

姓名:弗朗克·卡斯帕里

外文名:Frank Kaspari

出生日期:1970年11月3日

出生地点:德国 盖斯林根

身高:192cm

体重:78Kg

姓名:奥特马·勒施

外文名:Otmar Rösch

出生日期:1961年8月26日

出生地点:德国 菲尔茨特滕

身高:185cm

体重:77Kg

4球队球衣编辑

霍芬海姆俱乐部官方公布了球队2013-14赛季新款主场球衣,俱乐部新赛季主场球衣属于彪马经典的KING系列,蓝色球衣搭配白色的细节,球衣上排满斜向的折纹压花。新赛季客场和第二客场球衣将沿用上赛季款式,胸前的广告换成SAP广告。[7]

2013/14赛季队服(6张)

5

拜仁为什么骂霍芬海姆

北京时间3月1日凌晨,德甲联赛第24轮比赛继续打响。领头羊拜仁慕尼黑客场6比0大胜霍芬海姆,然而比赛中却出现了不和谐一幕:部分极端拜仁球迷打出辱骂霍芬海姆老板霍普的标语。这导致比赛两度被中断,在比赛恢复之后,两队球员最终以互相传球、聊天的方式表示抗议,最终草草结束了这场比赛。据德媒报道,拜仁可能会将因此受到处罚,但本场比赛的结果不会更改。

比赛两度中断

只因拜仁球迷打出辱骂标语

本场比赛并没有太多悬念,德甲霸主拜仁在上半场就已经4比0领先,在第62分钟将比分锁定到了6比0。

然而在比赛进行到第66分钟时,做客的拜仁球迷挂出侮辱霍村老板霍普的标语,迫使比赛中断。拜仁主帅弗里克以及基米希、阿拉巴等球员和球迷交涉,3分钟后比赛恢复。

▲拜仁球迷打出横幅辱骂霍芬海姆老板霍普

到了第78分钟,辱骂标语再次出现在看台上,比赛再度中断,球员退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比赛再次恢复后,两队都没有真刀真枪的对决。双方球员为抗议此举,互相传球,甚至聊天,直至比赛结束。最后这13分钟,球员们故意用这种“消极比赛”的态度来对抗极端球迷,连两队的门将诺伊尔和鲍曼都到了中圈,比赛最终在这种情况下消耗完了时间。

▲最后阶段,两队球员用在场上聊天的方式结束比赛

赛后拜仁主帅弗里克表示:“我对现场的情况不能理解,球迷应该把精力用在支持自己的球队上,今天这种不理智的行为没有立足之地。我对今天发生的事感到失望与抱歉,这些事与足球无关,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

他还补充道:“面对过去某些看台上所发生的事情,我们长期以来选择闭上了眼睛。我们对此太纵容,以至于今天不得不彻底重新思考。我赞赏比赛尾声阶段的进行方式,这是对那些在场的拜仁球迷们一记结实的耳光。”

“辱霍”现象近期多次发生

德国足协曾对此做出处罚

近期,德国球场多次出现了公开辱骂霍普的现象。上周德甲第23轮,门兴格拉德巴赫在主场和霍芬海姆的比赛中,主场球迷打出了辱骂霍普的标语,影响了比赛进程。

而同样一幕也出现在2月29日多特蒙德主场迎战弗赖堡的比赛中,比赛曾一度中断。据当地媒体《鲁尔新闻》报道,多特现场主持人向球迷发出警告,如果不立即停止辱骂行为,本场比赛有可能取消。赛场嘘声四起,躁动了好一阵才平息,但球迷依然打出辱骂德国足协的标语,抗议德国足协禁止多特球迷到霍芬海姆主场加油助威的处罚。

▲此前多特蒙德球迷也曾在德甲比赛中辱骂霍普

此前,多特蒙德球迷就曾多次在球场打出辱骂霍普的标语,2年前曾宣布不会对球迷做出“集体性惩罚”的德国足协对此做出处罚:三年内禁止多特球迷到霍芬海姆观赛。

赛后有德国媒体表示,此次拜仁极端球迷的标语既是在侮辱霍普,也是在抵制德国足协。在拜仁极端球迷的声明中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说:“德国足协体育法庭禁止多特蒙德球迷未来两个赛季去霍芬海姆观赛,德国足协再次违背了他们不会集体处罚的承诺,即便这个处罚和我们没关系,但我们认为这是对球迷权利的侵害,我们不能无动于衷,这是对我们的挑衅。”

辱骂源自“50+1”政策

霍普被认为是逆行者

德甲球迷为什么会骂霍普?源头还得追溯到德国足球的“50+1”政策和足球文化。

1998年10月,德国足协正式宣布,将德甲与德乙的球队改制成股份制公司。具体的方案如下:俱乐部仍然保持会员制体系,但是下属的球队改制成股份制。俱乐部可以在“一定条件限制下”,将球队的股权转让给其他投资个人或企业。

而方案中的“一定条件限制”,就是德甲球迷们熟悉的“50+1”条款。其中,“50+1”指的是表决权而不是控股权,并且也并非单指51%,即使是非整数的50.1%也是可以的。对于“50+1”条款正确的解释为:建立有限公司(球队)的母俱乐部必须对球队保持超过50%的表决权。这样的政策可以使球队仍能被代表球迷的俱乐部这方掌控,从而避免被像英超那样的外资财团所控制。

“50+1”条款也有例外,那就是“勒沃库森法规”,或者叫“拜耳法规”。该法规规定:如果一家企业在1999年1月1日之前,已经连续经营俱乐部与球队超过20年,即可不受“50+1”条款的限制,完全拥有球队。时至今日,德国仍然只有勒沃库森与沃尔夫斯堡两支球队适用于该法案。

在德国,有众多“50+1”政策的支持者,这部分球迷特别抵触由某个财团或老板控制球队的情况,而霍普正是被认为是突破这一规则的逆行者之一。

霍普投资家乡球队

创德甲奇迹却被认为钻空子

霍普是德国足球商业化的代表人物,年少时与足球结缘,曾经还在霍芬海姆青年队受训。后来他没有成为一名职业球员,而是成为一名出色的企业家。经过创业经商成为亿万富翁后,霍普发现自己家乡的俱乐部却已经沉沦至谷底——1988年的霍芬海姆已经沦落到只能参加德国第8级别联赛的业余水平。

霍普作为一名“霍村”铁杆,出于对足球的喜爱和对给予他青训机会的俱乐部的感激之情,从1989年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他购买了主队大部分的股份,然后年复一年为球队进行着看不到回报的投资。与一般富商购买球队大肆引援不同,霍普首先投入重金的是球场、训练中心以及青训营建设,他并不想要直接买来成功,而是想要通过自己的投资一步步让母队成为可以持续百年的德国足球中坚力量。

为什么德甲球迷骂霍芬海姆老板?

因为德甲有50+1条款规定,这个政策使球迷占俱乐部的主导。而霍芬海姆老板投资霍芬海姆时绕开了这一规定,他拥有球队的多数表决权可以完全控制球队,球队的运转也可以按照他的想法来做,这破坏50+1的规定,引起德甲球迷不满,这就是为什么遭到球迷谩骂的原因!同样的操作的还有红牛投资和控制的莱比锡。

霍芬海姆老板霍普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 德甲霍芬教练是谁 ┛德甲50+1 霍芬海姆》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