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大帝个人简介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奥托大帝德甲俱乐部,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

优质回答君士坦丁大帝、查士丁尼大帝、奥托大帝、阿尔弗雷德大帝、彼得大帝等。
1、君士坦丁大帝
弗拉维·瓦莱里乌斯·奥勒里乌斯·君士坦丁(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e,272年2月27日-337年5月22日),罗马皇帝,在位期间从306年至337年。
曾在313年颁布米兰诏书,承认基督教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其背景是基于政治的意图,想要争取广大的基督徒的支持,并对幼发拉底河防务进行监督。
于公元330年将罗马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到拜占庭,将该地改名为君士坦丁堡。305年其父君士坦提乌斯·克洛卢斯成为帝国西部的奥古斯都(皇帝)。
君士坦丁随父转战于不列颠。306年父死,在不列颠由军队拥立为奥古斯都。312年侵入意大利。后与东罗马皇帝V.L.李锡尼结盟。
316年夺取李锡尼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 。324年在亚德里雅那堡和克里索普利斯大败李锡尼,从而最终战胜了所有帝位竞争者,成为帝国的独裁统治者。
2、查士丁尼大帝
查士丁尼一世(又译优士丁尼一世,拉丁文:Iustinianus I;希腊文: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约482年-565年11月14日),东罗马帝国皇帝(527-565),史称查士丁尼大帝(英文:Justinian the Great)。
查士丁尼一世早年辅佐叔父查士丁一世登基并执政,后作为其养子继位。在内政方面,他通过任命特里波尼安等人编纂法典(528-534)和发布新敕令(534-565),形成了欧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国法大全》。
镇压尼卡起义(532),改革行政,加强中央集权; 发展对外商贸,引进丝织业;干预宗教事务,迫害阿里乌斯派等异端;兴建圣索菲亚大教堂。
对外,在东部与萨珊波斯作战,在西部以名将贝利撒留等大举扩张,先后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533-534)、意大利东哥特王国(535-554),还进攻西哥特王国并占领西班牙南部(552前后)。
晚年潜心神学,死后不久帝国在西方的领土便相继丧失。
查士丁尼一世的政策被学者瓦西列夫(英:Alexander Vasiliev)概括为“一个帝国、一个教会和一部法典”,其统治期一般被看作是东罗马帝国由古典时期希腊化的的重要过渡期,其本人也被称为“最后一位伟大的罗马皇帝”。
3、奥托大帝
奥托一世(Otto der Große,公元 912 年 11 月 23 日~973 年 5 月 7 日),又译鄂图一世,德意志国王(936~973 年在位),罗马帝国(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962 年加冕)。
德意志国王亨利一世之子,母为林尔海姆的玛蒂尔达。先当选为萨克森公爵,936 年由德意志部落公爵选为国王。936 年 7 月 31 日,美因茨大主教希尔德贝特在亚琛为奥托一世加冕。
德意志境内萨克森王朝的第二代国王,罗马帝国(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其父亨利一世,原为萨克森公爵,于公元 919年被诸侯选立为王。
奥托于公元 936 年即位后不停地进行东征西讨,积极打击封建割据势力,维护王室的中央集权,并且长期采取对外扩张政策,终于成为当时欧洲大陆最有实力的君王。
4、阿尔弗雷德大帝
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 ,古英语:Ælfrēd,Ælfrǣd)中文译名:艾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等,生卒年从848/849年~899年10月26日。韦塞克斯(Wessex)的国王,在位从871年至899年。
阿尔弗雷德(古英语:Ælfrēd,英语:Alfred;849年-899年10月26日)也译作阿佛列、艾尔弗雷德等,是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韦塞克斯王朝的国王。
他也是英国历史上真正第一位称呼自己为“盎格鲁-撒克逊之王”的君主。由于其英勇的统帅臣民对抗北欧维京海盗民族的入侵,被后世尊称为阿尔弗雷德大帝同时也是英国惟一一位被授予“大帝”名号的君主,他也被后人尊称为“英国国父”。
他的生活细节被10世纪的威尔士学者和主教亚瑟记录下来。他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鼓励教育,翻译大批古典名著,并编纂《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大力完善他的国家的法律体系和军队结构。
他被一些天主教徒视为圣徒,但从未得到官方认可。英国圣公会尊称他为天主教英雄,并在他的忌日10月26日设立节日纪念他。他通常被描绘在英国教堂的彩色玻璃上。
5、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俄语:Пётр I Алексеевич;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史称彼得一世(英语:Peter I),后世尊称其为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
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之子,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位沙皇(1682年─1725年)、俄罗斯帝国首位皇帝(1721年11月2日—1725年2月8日在位)。
彼得一世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发动改革。作为俄罗斯帝国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在位期间对俄罗斯推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
1697年他派遣使团前往西欧学习先进技术,本人则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罗斯工作。
回国后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
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近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帝
奥托大帝和查理曼 奥托大帝时期神罗地图 奥托一世
优质回答中文名:奥托一世
外文名:Otto I
国 籍:德意志
民 族:德意志人
出生地:德国
出生日期:912年11月23日
逝世日期:973年5月7日
职 业:皇帝
信 仰:天主教
主要成就:抵抗侵略者、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开创由君主确认教皇继承人的先例
奥托一世(Otto der Groe,公元912年11月23日~973年5月7日),又译鄂图一世,德意志国王(936~973年在位),罗马帝国(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962 年加冕)。
德意志国王亨利一世之子,母为林尔海姆的玛蒂尔达。先当选为萨克森公爵,936年由德意志部落公爵选为国王。936年7月31日,美因茨大主教希尔德贝特在亚琛为奥托一世加冕。
德意志境内萨克森王朝的第二代国王,罗马帝国(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其父亨利一世,原为萨克森公爵,于公元919年被诸侯选立为王。奥托于公元936年即位后不停地进行东征西讨,积极打击封建割据势力,维护王室的中央集权,并且长期采取对外扩张政策,终于成为当时欧洲大陆最有实力的君王。
奥托一世生平简介,奥托一世历史评价,奥托一世怎么死的?
优质回答奥托一世生平简介,奥托一世历史评价,奥托一世怎么死的?
奥托一世(OttoⅠ,912—973),德国萨克森王朝的第二代国王,兼意大利国王(或称伦巴第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和第一任皇帝。奥托一世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是十九世纪末德国统一以前最强有力的统治者,被称为奥托大帝。
德国立国之初,疆土辖莱茵河、易北河和多瑙河之间地区,古称条顿地方。当时王权微弱,由部落首领演变来的地方公爵势力强大。十世纪初,德国有著名的四大公爵,即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巴伐利亚和士瓦本公爵。强大的公爵根本不把国王放在眼里,经常兴兵作乱。奥托的父亲亨利一世统治时期(919—936在位),许多贵族穷兵黩武,南方的巴伐利亚公爵和士瓦本公爵公开抗命。亨利被迫一再用兵,仍然不能平息。
在德国内部虽然存在着地方公爵的分裂倾向,同时也存在着一股要求加强王权的力量。首先许多中小土地占有者为避免地方公爵的吞并和渴望对公有地的侵占需有王权的支持;其次教会为扩大自己的土地,也希望获得王权的帮助。还有对外战争与外族的入侵也促使了德国的政治统一。德法两国为争夺洛林曾进行了长期的战争。920年,法军兵临沃尔姆斯城下,亨利只好将洛林归属法国。局势更为严重的是,从907年起,几乎连年遭到匈牙利骑兵的洗劫。匈牙利人不仅横扫四个公爵辖区,而且远及洛林、阿尔萨斯和法国。德国有灭亡的危险。为求得生息,亨利被迫向匈牙利纳贡。以后亨利实行军事改革,建立骑兵,在萨克森边境修筑许多军事要塞,如奎德林堡、梅泽堡、不来梅、马德堡等都是这时新建或重建的。亨利的这些措施为抵御外侮、敉平内乱和加强王权创造了条件。934年,匈牙利人因亨利停止纳贡发动新的进攻,为亨利所击败,但是匈牙利人以后并未放弃侵扰。
外族入侵的威胁,国内进一步的封建化,都要求有强大的王权。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奥托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施展其政治才干。
936年初,亨利中风病危,召开贵族会议于爱尔福特,决定王子奥托继位。亨利死后,“全体法兰克人和萨克森人遵照先王的遗嘱选举王子奥托为他们的首领”,“他们就这样按自己的习俗拥立奥托为国王”。这种业经先王内定之后,还得再由全体人民进行一次选举方为合法的做法,正是古代日耳曼人民主制的遗风。选举完成以后,美因茨大主教将象征王权的宝剑(驱逐基督的一切敌人和野蛮人)、手镯和斗蓬(恩泽广被)以及权杖(训诫臣民)授予奥托,美因茨和科伦两位大主教还给他涂圣油戴金冠。
奥托登位后,致力于打击割据势力和抵御匈牙利的侵扰。937年,即奥托即位的第二年,巴伐利亚公爵谋反。他两次发兵征讨,然后命原公爵之弟仍当公爵,同时又采取种种办法限制其权力。奥托直接任命巴伐利亚主教,授以原属公爵的司法权,人称“奥托特权”。他又任命一位权力很大的巴拉丁伯爵,代表中央在巴伐利亚处理司法事务和征集税收。奥托还让弟弟娶巴伐利亚公爵之女为妻。947年,公爵死,女婿继位。这样,奥托用征讨和联姻两种办法,终于把巴伐利亚拿到手里。他对士瓦本和洛林也如法炮制。944年,洛林(928年起,德国又夺回洛林)公爵死,奥托派他后来的女婿、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去继承,把洛林拿到手。949年,士瓦本公爵死,他命令原公爵女婿、自己的儿子继承。奥托是第一个完全控制五大公爵领地的、强有力的德国国王。当时德国的王权比同时期的英、法强大得多。德国僧侣到法国,曾对那里的混乱感到吃惊。在中世纪,强大的王权无疑具有进步意义。有了它,才能捍卫民族独立,才有可能独立地发展经济和文化。955年,在奥格斯堡以南的莱希河畔终于取得大败匈牙利骑兵10,000多人的胜利。从此匈牙利的入侵被制止住。德国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希腊、罗马和基辅罗斯的使节纷纷来朝,959年,基辅罗斯还请奥托派教士去传教。
奥托一世和其他许多德意志国王一样,狂妄地以古代罗马帝国及其皇统的合法继承人自居,醉心于征服意大利以重建罗马帝国和进一步称霸世界的政策。萨克森王朝建立不久,脚跟还未站稳,便对居住在易北河以东的西斯拉夫人发动侵略战争。928年,亨利一世起兵征讨鲁日茨塞尔维亚人、留提契人和奥波德利人,占领哈菲尔河畔的留提契人名城布兰尼堡(意思是“森林保卫者”,即后来的勃兰登堡),在那里建立寺院、堡寨和移民区,向斯拉夫人征收沉重的捐税,实行殖民统治。奥托一世于946年在斯拉夫人地区设哈菲尔堡主教区、于948年设勃兰登堡主教区、马格德堡大主教区和北方马尔克,利用基督教做为统治工具。大批斯拉夫人被屠杀或被卖为奴隶,犹太商人又把斯拉夫人奴隶辗转卖往西欧各地。十世纪时,斯拉夫一字竟成了奴隶的同义语。
951年,国内形势刚一稳定,奥托一世便启衅端第一次侵入意大利,戴上意大利国王的铁冠(传说该冠冠边系钉耶稣于十字架之铁钉制成)。955年,莱希河胜利后,奥托便称起“大元帅”,实际是皇帝了。①961年,罗马教皇与意大利封建主义间发生内讧。奥托利用教皇乞兵平乱之机,再次进军意大利。962年2月,奥托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举行弥撒,教皇约翰十二世为他加冕,称他为“神圣罗马皇帝”,其帝国叫“神圣罗马帝国”。它的意思是,帝国要象天主教会一样,包括一切基督教王国,它是古代基督教罗马帝国的真正继承者。这样,在古罗马帝国灭亡几百年以后又冒出来一个“罗马帝国”。从此,每位德国国王上台以后都想重演一遍去罗马的加冕礼,以此为无尚光荣。这个神圣罗马帝国一直存在到1806年方寿终正寝。
重建罗马帝国和称霸世界,目的是掠夺更多的土地和财富。意大利濒临地中海,是东西贸易的要冲,富冠欧洲,自然是德国封建主首先垂涎的对象。德国和意大利之间虽然耸立着阿尔卑斯山,但有许多山口和商路相通,来往不算太困难。奥托一世侵入意大利后,便将那里洗劫一空,囊括金银以去,留给当地人民的是家畜死尽、田地荒芜和饥馑频仍。马克思明确指出:奥托一世之侵略意大利,目的是控制意大利的商业,以恢复“希腊人同德国人之间的商业来往”。①这种政策不仅给被侵略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而且也给德意志民族带来不幸的后果。奥托一世晚年集中精力侵略意大利,本人很少返回国内,把有生力量都消耗在侵略战争上,国内割据势力往往乘机闹事。奥托受到内外夹击,顾此失彼,疲于奔命。这样,终于使已经在望的国家统一事业化为泡影。恩格斯说:“德国内部虽然缺乏经济联系,但本来还是会实现而且甚至还可能更早实现(例如,在奥托王朝时期)中央集权的”,但是,“罗马皇帝的称号和由此而来的称霸世界的野心使得民族国家不可能组成,并且使得力量在历次侵略意大利的征战中消耗尽了”。②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若转载本篇文章,请保留本文出处与链接。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mouluexue/renwuzhi/2020051650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奥托大帝个人简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81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