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范冰冰获得的圣塞巴斯蒂安 是个什么水平的奖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是国际五大A类电影节之一,欧洲三大为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圣塞巴斯蒂安国际...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巴斯蒂安斯德甲,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范冰冰获得的圣塞巴斯蒂安 是个什么水平的奖

范冰冰获得的圣塞巴斯蒂安 是个什么水平的奖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是国际五大A类电影节之一,欧洲三大为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与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在国际五大上争第四位置争得头破血流。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历史悠久,是西语系最久最权威的电影节,素有西班牙电影节“王后”的美誉。戛纳电影节有12届获奖影片颁给了华语电影。柏林电影节有15届颁给了中国电影,威尼斯电影节是历史最悠久的A类电影节,其中10届颁给了中国电影。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是世界大师诞生的摇篮,中国历史上拿下最佳女主角“银贝壳奖”的华语女演员是两个,一个是宁静1994年凭借《炮打双灯》获得第42届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桂冠,一个是范冰冰2016年凭借《我不是潘金莲》获得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桂冠。范冰冰也是继张曼玉巩俐之后第三位手握双国际A类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的华语女演员。三个国际A类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目前没有。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是C类电影节中影响力最广的电影节之一,该电影节不设竞赛单元,主要由观众来选择最佳影片,最高奖是人民选择奖。《我不是潘金莲》获得的是该电影节国际影评人最佳影片。还有冯小刚执导的《我不是潘金莲》获得了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贝壳”奖,这个奖是冯小刚执导生涯中的最高奖。还有前面网友提到的章子怡当评委的多伦多电影节“站台”单元设立于2015年,是为致敬贾樟柯导演执导的《站台》而设立的单元,并非主竞赛单元,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不以评奖为主。

世界魔术大会的大会

张泽中(中国)——《至尊魔幻》

奥玛-帕夏(法国)《黑色变幻》

乔哥斯《电影魔术》

皮特-马韦(瑞士)——《梦幻飞行》

杰夫-麦克白(美国)——《飞牌绝技》

托帕斯(德国)——《大型综合幻术》

维特利和伊莲娜(乌克兰)——《梦幻双人组合》

伊戈尔和他的朋友们(意大利)——《四人魔幻纸箱》

李永军(韩国)——《巧变鸽牌》

约克(西班牙)——《大型魔术》 世界魔术大会像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一样神奇。在世界魔术大会获得奖杯的魔术师,同时也是被世界魔术界承认的顶尖魔术师。

2009年8月1日至8日,北展剧场。 史无前例地集合世上最伟大的魔术师。

国际魔术界公认世界天才型魔术大师张泽中(中国)表演《至尊魔幻》

国际魔术界公认世界最好的黑色魔术大师奥玛·帕夏(法国)表演《黑色变幻》

国际魔术界公认世界最出色的电影魔术大师乔哥斯(希腊)表演《电影魔术》

国际魔术界公认世界难度最高的空中飞行魔术大师皮特·马韦(瑞士)表演《梦幻飞行》

国际魔术界公认三大魔术师之一被封为“幻觉大师”的杰夫·麦克白(美国)表演《飞牌绝技》

国际魔术界公认世界最全面、最幽默、最有才华的魔术大师之一托帕斯(德国)表演《大型综合幻术》

蒙特卡洛魔术明星节比赛总冠军维特利和伊莲娜(乌克兰)表演《梦幻双人组合》

意大利阿巴诺国际魔术比赛舞台一等奖伊戈尔和他的朋友们(意大利)表演《四人魔幻纸箱》

2001年UGM世界魔术大赛亚洲总冠军李永军(韩国)表演《巧变鸽牌》

世界著名青年魔术大师约克(西班牙)表演《大型魔术》 自从2009面春节联欢晚会露面伊始,家喻户晓的魔术大师刘谦以及他所引发的一股势头强劲的魔术旋风顷刻间席卷了大江南北,向世人展现了一次又一次魔法奇迹的同时,也带给了大家一场又一场梦幻美妙的奇幻享受。2009年,世界魔法大会首次在北京举办,更引发了广大媒体的强烈关注,争相目睹世界魔术大师们将带给我们怎样的魔法奇迹。为了让北京观众欣赏到世界一流魔术大师的精彩表演,在7月26日至31日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国际魔术联盟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结束后,8月1日至8 月8日在北展剧场举办世界著名舞台魔术大师展演。其中包括国际魔术界公认世界最好的黑色魔术大师奥玛·帕夏、电影魔术大师乔哥斯、国际魔术界公认世界难度最高的空中飞行魔术大师皮特·马韦、拉斯维加斯最佳魔术师杰夫·麦克白等人将依次献技。在这些魔术师看来,魔术就像音乐一样,有节奏,有感情,可以通过魔术与人沟通。人的大脑最多只能使用10%,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看上去不可能做到,“魔术就是告诉你有些不可能是可以做到的。真空中交换扑克牌,超赞的灯泡魔术,震惊世界的墨水自动画图召唤术,灵异照片预测未来……

国际魔术大会从不对公众开放,只有那些报名参加比赛的魔术师才能有幸观看这些比赛。按照常规,在国际魔术大会之后将安排大师系列的唯一一次对外公演,而《至尊魔幻》正是本次北京魔术大会的保留性节目。这些大师们的演出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最酷、最神奇、最火辣、最轰动、最具有观赏性和戏剧性的舞台艺术佳作。《至尊魔幻》世界大师绝技展演将于2009年8月的北京展览馆剧场将拉开序幕,这一轰动全球的魔术表演巨作将首次访问中国北京,并作为2009国际魔术大会保留性演出参演。这台节目云集世界九位魔术大师的各类魔术表演精髓、先进的高科技制作和壮观的舞台灯光、多媒体手段相融合,再加上独特的创意和不可思议的视听享受与表演激情。时至今日,《至尊魔幻》创造了在全球大获成功的神话:《纽约时报》感慨这台节目“彻头彻尾令人叹服”;《伦敦每日电讯报》断言“它将长期成为全球的热门演出”。《丹佛邮报》也曾给予这场演出很高评价,称“《至尊魔幻》极大的调动了观众的热情……让我们向往一个更好的世界”。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筹备,北京魔术大会有57个国家和地区的1422人注册参加,再加上国际魔术联盟官员、评委、嘉宾,实际参会人数已经有1500人,预计大会举行时注册人数将超过1700人。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00个舞台魔术师和10个近台魔术师进行比赛,角逐两个金奖和各单项奖。作为东道主,中国的参赛规模也创历史纪录,共有10名选手分别参加舞台和近台魔术比赛。比赛是行内高手的切磋,对于北京观众来说最实惠的是可以一睹世界魔坛高手真容,领略到世界最顶级的魔术。他们将利用硬币、钞票、纸牌等道具,让中国观众真正领略到什么叫“手比眼快”。将在20分钟的时间里变出或变没50多种东西。近10位高手将带来他们的看家本领,有黑色魔术、空中飞行魔术、综合幻术等各种类型。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曾让北京观众为之沸腾,而这些魔术师几乎个个都可与之媲美。在2009年北京世界魔术大会举办前后的一系列各种形式的魔术演出活动,必将为中国观众献上精彩的内容丰富的魔术艺术大餐,实现把“2009年北京世界魔术大会”办成历史上最有特色令人难忘的国际魔术会活动的庄严承诺。

为了2009年的北京魔术大会,《至尊魔幻》将再次从世界各地,包括法国、希腊、瑞士、美国、德国、乌克兰、意大利、韩国、西班牙等9个国家盛情邀请近10位世界魔术大师组成这一独特表演秀的最强最新阵容。国际魔术联盟国际主席埃瑞克说:“我感到我们每年都在进步。每次魔术大会,这些大师们在提高技艺的同时也自然为这台节目的编导、音乐和服装添加新的元素。我们需要为这台演出保持新意和激情,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观众,也是为了给演员们新的挑战”。《至尊魔幻》全剧集魔术大师们多年演出精华与舞台魔术之大成。演员们神鬼莫测的表演,配以夸张的表演和服饰造型,令人意想不到的创意风格、诡异气氛营造的背景音乐以及令人如痴如罪的视觉和音响效果。现场演出的神奇和轰动令观众情不自禁在座位上嗔目结舌,与舞台上融为一体。 舞台魔术奖项

一般类魔术

索马 54 一般类魔术 匈牙利 第一名

马妍妍 35 一般类魔术 中国 第二名

西本森 18 一般类魔术 奥地利 第三名

手彩类魔术

加藤阳 26 手彩类魔术 日本 第一名

韩雪熙 55 手彩类魔术 韩国 第一名

塞巴斯蒂安 37 手彩类魔术 德国 第二名

安贺林 43 手彩类魔术 韩国 第三名

舞台幻术

朱利叶斯 33 舞台幻术 德国 第一名

魔幻天空组合 48 舞台幻术 中国 第二名

第三名空缺

精神魔术

第一名空缺

尼古拉 28 精神魔术 德国 第二名

罗伯和艾弥尔 44 精神魔术 荷兰 第二名

托尼 23 精神魔术 阿根廷 第三名

喜剧魔术

第一名空缺

布莱诺夫和扬 41 喜剧魔术 瑞典 第二名

谢夫马吉克 6 喜剧魔术 丹麦 第三名

发明奖

乔治 7 精神魔术 西班牙

近台魔术奖项

牌类魔术

肖恩 134 牌类魔术 加拿大 第一名

克里斯蒂安 129 牌类魔术 芬兰 第二名

奥尔马克 110 牌类魔术 法国 第三名

微型魔术

第一名空缺

维托里奥 135 微型魔术 意大利 第二名

约翰 133 微型魔术 瑞典 第三名

西蒙 101 微型魔术 澳大利亚 第三名

沙龙魔术

马克 137 沙龙魔术 英国 第一名

查理 122 沙龙魔术 瑞典 第二名

拉科 130 沙龙魔术 阿根廷 第三名

最佳原创奖

魅力崔 114 沙龙魔术 韩国

历时6天的2009年北京世界魔术大会,将于7月31日晚间举行闭幕式。在大会组委会的精心组织下,在参会魔术师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力争把本届世界魔术大会办成国际魔术联盟历史上一届高水准、有特色、令人难忘的世界魔术盛会”的承诺。 本届魔术大会吸引了6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魔术师和魔术爱好者参加。

麦克·金、皮特·马韦、杰夫·麦克白、托帕斯、奥玛·帕夏、约克乔格斯、皮鲁、维克多、大卫·苏萨、李永军、藤山新太郎、胡安·达马利兹、雷纳德·格林、大卫·威廉姆森、亨利·伊万斯、舒特·欧嘎瓦、米格·普伽、等,在世界魔术界都是著名的魔术大师,只要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出场,都会吸引众多观众,更何况是集体亮相,这只有世界魔术大会能够做到。国际魔术联盟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北京世界魔术大会秘书长林建说,世界级的魔术大师齐聚北京实属不易,他们表演的节目都是原创作品、获奖节目,真正体现了魔术的高水平。

在组委会安排的舞台魔术和近台魔术三场嘉宾表演上,各位大师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黑色魔术、电影魔术、大型幻术、手彩魔术、滑稽魔术、飞行魔术的表演,让参会者和观众充分享受到世界高水平魔术的梦幻与神奇,能够容纳2300人的现场不断响起长时间的掌声和喝彩声。部分嘉宾还举办了专场讲座,他们用丰富的表情、夸张的表现力和独特的感染力,与大家分享各自多年魔术生涯的感悟和体会。胡安·达马利兹说,魔术本身是一种艺术,作为一个魔术师,表演时应注意如何成功地把握表演节奏和观众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参与者在聆听到大师们对魔术的精辟见解后,都感到获益匪浅。

以往参加世界魔术大会的比赛选手采取开放式注册,魔术师经各国魔术协会主席推荐即可参加比赛,这样虽然使参赛选手具有广泛性,但也因此造成参赛节目繁多、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本届大会为了增加含金量,国际魔术联盟更改了规则,很多参赛选手都是各个国家和地区魔术师协会举办的选拔赛冠军。

经过6天的角逐,8个奖项花落各家。回首参赛选手的表现,可见世界魔术界新生代正在崛起,他们不仅带来青春活力,也展现了他们对魔术的理解和创意。

此次代表中国参赛的傅琰东、沈娟、汪燕飞、戚原睿、曲蕾、马妍妍、刘明亚、邬鹏程、张超等魔术师,在本届大会上也有不俗表现。他们在老一辈艺术家的帮助和扶持下,一方面保留传统艺术魅力,一方面在编排、服装、音乐、场景等方面开发出新的元素,展示了中国新一代魔术师正逐步走向成熟。

勒布,离“大帝”有多远?:勒布

2007年12月2日,英国威尔士2007赛季的WRC在这里结束了最后站的角逐。尽管雪铁龙车队的勒布仅仅以第三名完赛,但这足以保证他拿到年度车手冠军了。站在第三名的领奖台上勒布对自己的保守策略有点不开心,但是他也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勒布唯一遗憾的是,自己的雪铁龙车队输给了福特,没能拿到年度车队冠军。

36个分站冠军、年度四连冠这两个词连在一起,组成了一项伟大的成就:在勒布之前,WRC史上只有芬兰人坎库宁(1986、1987、1991、1993)和马基宁(1996、1997、1998、1999)赢得过4次年度冠军,而四连冠也只有马基宁。现在,传奇的目录中又添上了法国人勒布这个名字,众所周知,汽车赛事充满意外,事故频发能够赢得一次冠军都非常不易。而勒布已经创纪录地获得了36个分站冠军(截至2007赛季),相比之下,马基宁是24个,坎库宁是23个。交出这样的成绩单,从2001年首次参加WRC比赛开始、勒布用了7年时间。勒布也是WRC史上夺冠率最高的车手70场比赛36次胜利,夺冠率高达51.4%:格隆霍姆是20%,马基宁是17.14%,坎库宁是14.29%。

所有人不禁要问:勒布的这些成就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勒布没有心思回答这个问题,站在领奖台上时,他的心就已经飞回了位于日内瓦湖畔的家中,他还没满月的女儿也许已经在摇篮睡熟了吧谁知道呢反正勒布很想她了,当然也很想他的妻子塞维丽娜了,拉力赛和各种各样的活动占据了他太多的时间。

体操运动员――电工――业余车手

1974年2月26日,法国阿尔萨斯地区的阿格诺(Haguenau),塞巴斯蒂安・勒布降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勒布进了学校,开始练习体操,在法国这个体操并不是传统强项的国家,勒布到了20来岁也没有什么建树。不过这期间,他慢慢地迷上了机械,比如摩托车,于是他开始不喜欢呆在学校。父母对他很宽容,没有反对勒布终止体操训练。勒布放弃体操后的一段时间里,也曾感到前途迷茫。好在他弄到了一辆很旧的摩托车,他试着修理好,并经常在深夜里练习摩托车技,这也导致了邻居的投诉。后来,勒布考取了一个电工证,也许他要把这当成谋生的手段,因为,他的同伴中就有很出色的电工。玩腻了摩托车,勒布买了一辆很便宜的二手运动型小汽车,并自己动手做了改装。夜深人静时,勒布总是拿它练习,“当时,我只是觉得好玩,算是兴趣吧,并没有想到以后会成为车手。”勒布这样说,“拉力赛虽然很普及,但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过参加比赛,它不在我生活的世界里。”

勒布一直做着电工,这样可以挣点钱来补贴玩车花费,勒布回忆说:“那时,我到大街上练车的欲望太强烈了。下午5点开始,我就在街上和朋友们聚到一起――我们有时会逃课。我为了参加比赛开始工作赚钱,然后就没有回到学校。我上了一个技校,然后开始做电工,一直工作到1999年底。我的老板人挺好,我要参加拉力赛的时候,他就答应我可以不上班。当然,我只有工作才能拿工钱。有几个月,我的报酬都不会超过150欧元。”1995年的一天,他了解到法国汽车运动联盟(FFSA)有一项叫做“青年拉力”的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是为了发现并培养法国的拉力新人。21岁的勒布决定掏出100法郎报名参加。结果很遗憾,尽管勒布跑得最快,但是没能够进入评委们的法眼,他落选了。勒布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运气这么差,也不明白为什么会遭遇不公平。没有放弃的勒布在第二年继续参加,一直表现最佳的勒布在决定性的一场竞争中遭遇撞车,再遭淘汰。这严重的打击了勒布的自信心,他感到自己辛辛苦苦的练习全都付诸东流了。“在那一天,我坚信在我一生中再也不会提哪怕是一句拉力赛的事情了。”勒布说。

1997年,勒布的3个朋友决心开始他们雄心勃勃的“造星计划”,他们用所有的积蓄为勒布购买了一辆当时很流行的标致106赛车(发动机排量是1300cc)。勒布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强烈地感到自己需要被认可。他的领航员是达尼尔・艾雷纳。这一年,勒布赢得了所在组别的所有比赛,然而这也未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毕竟,这是很初级很业余的赛事。勒布讲义气的朋友们不会让他刚刚开始的赛车生涯就此终止,他们四处借钱,甚至抵押了房产,贷款买来一辆雪铁龙SAXO KITCAR,这是一种动力强劲的两驱车,不过没有涡轮增压。“他们只有充分信任我,才会这样去做。”勒布说。在“雪铁龙SAXO挑战赛”中,勒布并不顺利,一开始就撞烂了两台车身,尽管有一台买了保险,但是勒布他们再也没有钱来修复另一台。经过努力争取,终于有一家雪铁龙的代理商愿意为勒布付钱购买新的车身,勒布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多少年后,勒布的一位朋友还清楚的记得那一场比赛:“他必须赢,但是很残酷,路面上到处是烂泥,还下着大雨,但是勒布最终赢得了比赛,他的成绩在所有车手中是最好的。”这一年的比赛勒布花掉了20万法郎,好在最终他赢了。

1998年,勒布想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在WRC意大利站期间,勒布请法国《拉力赛杂志》的主编拉尔布里迪耶向各支车队的老板引荐自己,但是没有人理睬他。

1999年,在雪铁龙的一家代理商的赞助下,勒布继续参加雪铁龙SAXO KITCAR挑战赛,他赢得了这项赛事。同一年,在FFSA的资助下,勒布驾驶雪铁龙SAXO参加了3项世界性比赛,并进一步显示出拉力天赋,他获得了圣莱莫和科西嘉两站赛事的胜利,名列级别第一。至此,勒布坚定地为自己树立了更高的目标。

2000年,勒布决心拿着55000法郎的赞助,参加没有多少人关注的法国本土拉力锦标赛,这让他的朋友们大感意外。勒布有他自己的目的。他要考验自己在每场比赛仅有的一次勘路机会中能否做出完美的“路书”,然后在比赛中绝对按照路书行驶。勒布还要在比赛中继续完善左脚制动的技巧,左脚制动,右脚继续控制油门,这样就不会影响,特别是在过弯或者湿滑的路面上。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很高深的学问。这个赛季结束后,驾驶雪铁龙SAXO KNCAR的勒布赢了两驱车组的冠军。

埋头的勒布终于要出头了!

千里马遇上伯乐勒布迈入一流行列

中国有句古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勒布是千里马,勒布是幸运的。

勒布在2000年的杰出表现,引起了一个人的关注,正是这个人为世界拉力车坛带来了一位划时代的车手。这个人就是雪铁龙车队的老板盖伊・费尔奎林。慧眼独具的费尔奎林看到了勒布身上隐藏的巨大潜质,认定他将成为带领雪铁龙车队创立伟业的伟大车手。于是,费尔奎林开始赞助勒布参加尽量多的比赛,2001年勒布有了更加令人刮目的变现,轻松夺得法国拉力赛年度冠军, 加盟雪铁龙车队后,勒布驾驶雪铁龙Xsara赢得国际汽联(FIA)超级1600cc组别年度冠军。

2001年,WRC法国圣莱莫站,雪铁龙车队把一辆XsaraWRC战车交到勒布手中。当时,雪铁龙车队的主力车手是布加尔斯基和普拉,也许是命运要考验勒布,这两名主力在第二天的比赛中先后退赛,勒布单独作战,没有丝毫的惧怕,最终拿下了亚军,仅仅比当时的“法国拉力之王”潘尼兹(驾驶标致赛车)慢了11s4,勒布上演了完美的WRC处女秀,一人捍卫了车队的荣誉。

2002年1月,WRC蒙特卡洛站。相同的历史再次上演,勒布的两名队友再次退赛,关键时刻,勒布挺身而出,决心捍卫雪铁龙的尊严。勒布犹如神助,一度占据绝对优势,就连4次世界冠军马基宁也望尘莫及,勒布领先45S9完成比赛,但他没有赢,因在加油区违规更换轮胎,勒布被罚时两分钟,只能排在第二名。不过,经过严峻考验的勒布已经完全赢得了费尔奎林的信任,成功转正为雪铁龙车队的主力车手。勒布说,“我永远不会忘记2002年的蒙特卡洛比赛此后的经历再也没有超出过这次的感受!”事实上,人们也认为勒布是蒙特卡洛比赛的真正的赢家。半年后,勒布在德国站击败马基宁等一众高手,赢得胜利,这是他在WRC的首个冠军。

2003年,勒布更上一层楼。揭幕赛蒙特卡洛站中,勒布驾驶雪铁龙XSARA WRC赛车突出重围拿下了冠军。此后他又在土耳其站、意大利站先后称雄。最后一战在英国展开雪铁龙车队为了稳夺年度车队冠军命令勒布采取保守战术,最终勒布以总积分71分落后索尔伯格1分获得年度亚军。可以说,这是含金量相当高的一个亚军,在勒布的竞争者中,有索尔伯格、塞恩斯、麦克雷、伯恩斯、格隆霍姆等早已成名的世界一流拉力车手。

参加WRC刚刚3个年头,勒布就带领雪铁龙赢得车队历史上的最高殊荣,这意味着勒布已经迈入一流车手的行列。费尔奎林没有看走眼,他给了勒布机会,勒布还给了这位伯乐一个大大的奇迹。

然而,这只是勒布传奇之旅的开端。

2004―2007年缔造四连冠伟业

2004赛季开始前,勒布说:“这将是全新的一年。”在这个全新的赛季勒布创造了全新的纪录。在蒙特卡洛和瑞典,勒布连续赢得比赛,这些典型的冰雪比赛,一般是经验丰富的北欧车手的舞台,但是勒布告诉大家他不只是会跑柏油路,冰雪路照样在行。至此,勒布也成为了WRC有史以来第三位连夺蒙特卡洛和瑞典站冠军的车手,而瑞典站的冠军更是打破北欧车手垄断北欧冰雪赛事的局面。其实,这种在别的车手看来了不起的成就对勒布来讲好像只是信手拈来。

2004年的16场比赛,勒布14次赢得积分而且总是在前4名之内,6次夺冠、6次亚军,这样的“高效率”在WRC中也是极其罕见的。勒布在全年的柏油,冰雪、沙石3种不同的路面赛事中都夺得过冠军,放眼国际,具备这样全面能力的车手,也找不出几位。2004年,勒布赢得了职业生涯中的首个车手年度冠军。有人对勒布在2004赛季取得的成绩评价只有4个字:难以置信!

然而,在勒布看来,他最难以忘记的不是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而是在WRC法国科西嘉站比赛中他的家人和朋友都来到现场为他加油的一幕。勒布说:“在科西嘉,我在比赛终点经历了自己一生最伟大的时刻,我的女友塞维丽娜,还有我的父亲母亲,以及所有的朋友都来了。他们还带上了香槟!我发现了什么是最伟大的快乐,就是在你使家人和朋友感到极大的快乐时,你就会感到这种快乐。”

2005年,勒布再创纪录。揭幕战蒙特卡洛夺冠后,勒布开始了一个更加不寻常的赛季。勒布连赢新西兰、意大利、塞浦路斯、土耳其、希腊、阿根廷6个分站赛,创下WRC的连胜纪录。之后再获德国、日本、西班牙站,以总积分127分(领先第二名索尔伯格56分)夺得年度冠军。在这样的成绩面前,不需要再用什么华丽的辞藻来修饰了。

2006年,雪铁龙暂别WRC,勒布来到私人车队科隆纳斯,不过依然得到了雪铁龙运动部的大力支持。勒布又连续在墨西哥、西班牙、法国、阿根廷、意大利5次夺冠,仅次于2005年的6连冠,这个成就在WRC中依然没有人做出过。勒布在后来的德国、日本,塞浦路斯夺冠后已经领先最强对手格隆霍姆35分。然而,塞浦路斯比赛结束后,10月4日,勒布在骑自行车训练时不慎摔断了胳膊。此时比赛还剩下土耳其,滨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4站,勒布是不可能继续参赛了。这是格隆霍姆翻盘的大好时机,不过,他最少要拿到36分,就必须拿下3个冠军和1个亚军或者1个季军才行,连格隆霍姆都承认“这的确很艰难”。格隆霍姆在土耳其夺冠后,勒布有点紧张,接下来格隆霍姆在澳大利亚遭遇翻车。最后获得第五,此时,勒布领先格隆霍姆21分,即使格隆霍姆在仅剩的两站中全部夺冠,还是要落后勒布1分,于是,年度冠军的奖杯提前为在家中养伤的勒布保留了。

这是勒布的第三次赢得年度冠军,在参加的12站比赛中,勒布拿到8次冠军,从2002年的德国站获得第一次WRC分站冠军算起,32岁的法国人已经获得了28个分站冠军,这是WRC历史上的又一个新纪录。勒布在2005年和2006年都曾连续12站比赛登上领奖台(每场比赛的前3名登领奖台),原纪录保持者西班牙人塞恩斯曾在1990年连续7次登台。

勒布还清楚地记着当年在家中等待最后4站比赛消息的情景。勒布通过电视看到了土耳其站比赛的全部过程,格隆霍姆的垄断让他感到难以忍受。于是,他决定不再观看澳大利亚比赛的电视转播,而是与车队老板通电话了解赛况。2006年10月27日,格隆霍姆在第三个赛段遭遇翻车,不过勒布没有看到,最后这位老对手仅获得第五,再也没有机会与勒布争夺年度冠军了。后来,格隆霍姆承认自己感到了很大的压力:“和勒布竞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他不在赛道上,我仍然感到自己在和他争夺,我仍然感到很难打败他。”

左胳膊缠着绷带的勒布打开了一瓶香槟,举起酒杯和妻子一起庆祝自己第三次获得年度冠军。“这是一个特殊的胜利,我很高兴自己能够卫冕成功,但是我很遗憾,因为这项冠军不是在赛场上赢得的。”勒布也没有忘记给老对手兼老朋友格隆霍姆发短信,开玩笑说向他致谢。而格隆霍姆给他回信,用没有一点玩笑的口吻说:只有这样是最好的安排,因为这个冠军本来就应该属于你!

带着三连冠的殊荣,勒布迈入2007年。大家关心的问题不是他能否“四连冠”,而是勒布能够用几个分站冠军卫冕年度冠军。与往年不同的是,在2007年,勒布用上了全新的雪铁龙C4战车。首站蒙特卡洛的胜利之后,勒布在接下来的瑞典和挪威站中没能一鼓作气,再创冰雪之战的神话。不过在回到典型沙石路面的墨西哥站和葡萄牙站后,勒布包揽了冠军,在个人总积分上超越 格隆霍姆。意大利站中,一路领先的勒布罕见地犯了一个错误,在第13赛段冲进沟里退出比赛。在希腊和芬兰站,勒布都没能够战胜格隆霍姆,这让他很郁闷。不过,德国站是典型的柏油路,这是他的强项。事实上,勒布也赢得了这场比赛,同时,还顺便创造了一项新的WRC纪录:自2002年德国站进入WRC赛历6年以来,勒布垄断了6年冠军。新西兰站也许是最精彩最激烈的一场比赛,勒布与格隆霍姆一上来就展开缠斗,彼此领先,每个赛段,两人的差距都在几秒甚至1s之内,你来我往,领先的位置在两人手中频繁交换,谁也不能稳坐第一,直到最后一个超级赛段前,格隆霍姆才领先勒布0.7s,虽然勒布在最后时刻追回了0.4s,但依然以0.3s之差屈居亚军,冠亚军之间这样的微弱差距,在WRC的历史中也是没有的。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和法国的科西嘉,勒布继续用冠军的成绩缩小与格隆霍姆的积分差距:只落后4分。勒布与格隆霍姆在日本站打了个“平手”:两人相继退赛。爱尔兰比赛中,勒布利用格隆霍姆的失误退赛稳稳夺下冠军,反超格隆霍姆6分,在年度冠军的争夺中再次占据主动。最后一场比赛来到英国的威尔士,勒布冷静作战,第三名的成绩足以保证他卫冕了。在2007年的16场比赛中,勒布8次拿下冠军。

至此,勒布已经完成了四连冠的伟业,这样的成就足以成为传奇。然而,赢得比赛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很难,勒布却都做到了。在听到勒布平了自己四连冠的消息后,马基宁认为:“他获得四连冠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这不仅要依靠一支车队的技术投入,同样还需要车手具备非凡的心理素质。”另一位拉力天王坎库宁说:“勒布完全配得上这个总冠军,他是一个天才的车手,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车手!”而勒布自己说:“我始终都向往着成为最快的一个,我甚至没法安心获得亚军,也许正是这样不服输的性格,使我在2004年获得了第一个冠军,直到现在拿到第四个总冠军!”

与已经告别WRC的马基宁和坎库宁不同,勒布还会在WRC征战多年,格隆霍姆退役后,还有谁能抗衡勒布呢没有人!这对WRC来讲或许是可悲的,因为实在没有旗鼓相当的竞争者与之抗争。假设33岁的勒布和格隆霍姆一样在39岁退役,那还有6年时间。天啊,6年,勒布还能拿6次年度冠军吗那将是10连冠!……

2008赛季即将开始,请打造一座皇冠,年底时一并给勒布戴上,因为在战绩方面他已经超越了“天王级”的马基宁、坎库宁等人,在车技方面,勒布除了有天分,还更能把握好自己的极限和赛车的极限,在为人方面,这位法国车手低调、谦逊、稳重、勤奋、永不服输、热爱家庭、感情专一、集体感强……

所以,请别再问勒布离“拉力大帝”还有多远因为他已经是了。

关于钢琴的!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手段的完善和目的的混乱。"我们想,这句话用于描述我国目前钢琴考级的现状,也是非常合适的。当初举办考级的目的很明确,是要普及和推广钢琴教育,让更多的人接受音乐的熏陶,并通过级别的鉴定,促进学习者提高演奏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音乐素质的目的。十多年以来,钢琴考级在制度的制定、级别的设置、曲目的选择、评判的准则等等各方面,都在日臻详尽和规范,唯有开设考级之初的目的却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和模糊了。是为了发展热爱的事业?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是为了更容易出名、赚钱?是为升学可以加分?都是,又都不是!

一位学生家长就很明确和坦率地自己的女儿说:"我让你学钢琴,就是为了考重点中学能加几十分,不然我让你学来干嘛!"话虽说得很露骨,可能会令人不齿,但这却代表了时下一种非常普遍的想法,只是别人会含蓄些表达罢了。众所周知,许多知名大学、重点中学都有为特长生加分开绿灯的制度,钢琴通过某个级别的考试,就可以相应加多少分。说是全面发展也好,说是投机取巧也好,这些制度的确很诱人,吸引和刺激了大批学生投入到学习钢琴的行列,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许多在望子成龙的父母的强迫下学习钢琴的学生。

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或他们的父母)对学习钢琴持这样的观点,相比那些枯燥、寂寞、深奥、复杂的文、理科,学钢琴似乎更容易成材、成名(其中的艰辛他们暂时是看不到的),只要参加一、两次比赛,能获个奖,便能功成名就了;即便不成名,学好了钢琴,赚钱也会比其他文、理科学生快得多、多得多。要达到这个目的,通过考级当然就是必要途径了。持这种观点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数。

在教学方面,培养学生考级,让学生取得一些成就感,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考级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少教师却喧宾夺主,将考级视为提高自己知名度的途径,他们一味地拔高学生的程度,以证明自己的教学实力,另一方面,因此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则不言而喻了,但这种做法使得浮夸风在钢琴教学中甚为普遍,其最大受害者,只能是那些学生了。

钢琴艺术毕竟是纯净、圣洁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人头地,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出类拔萃,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怀着这样功利性的目的去教和学习钢琴,就会显得动机不纯了。以这样的目的来学习钢琴,能掌握钢琴的内涵吗?能感受音乐的真谛吗?我们深表怀疑。据我们所知,欧美等发达国家并无考级,但他们音乐教育仍然十分普及和广泛,人们的艺术修养也很深厚,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钢琴来发展自己的事业,但切不可本末倒置。当然这绝不是一、两个人或一部分人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包括制度的制定、舆论的导向、教育的方法、以及媒体的宣传等方面,都要为之作出努力。

但愿有一天,我们不再是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而学习钢琴,让我们的手指下流出纯真而感人的音乐直指人心,让我们在琴键上用执着而热烈的激情燃烧生命。

方法之质疑--考级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

既然要考级,那么每一个级别的证书都应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力地证明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但实际情况并不尽然。我们一直以来都对考级的方法,或者说是级别的界定上存有一些质疑。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对目前考级曲目的划分,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是否高级别的学生就一定比低级别的学生水平高,而低级别的学生就一定比高级别的学生水平低呢?

我们认为,根据现行的考级方法,是很难证明这一点的。考级中的各个级别都规定有相应的曲目,但是将这些曲目界定为不同级别的标准是什么呢?仅仅是技巧的难易吗?而这些曲目的技巧又有多大的代表性呢?

音乐有着广阔而深刻的内容,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背景、内涵、风格、情感,演奏方法也就有着千差万别,是不能简单的地以演奏技巧的难易来加以区分的,而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又何止千万,且都各具特色,实在是很难想象能将它们都一一量化成不同的级别。而目前考级所规定的那些有限而狭窄的曲目范围,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呢?

例如柴可夫斯基的《四月--松雪草》和门德尔松的《猎歌》,中央音乐学院的考级将前者定为五级,将后者定为九级,相差悬殊;而《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基础教程》将二者同时归于具有相当难度的第四册,也就是高年级学生演奏的曲目,而在我们个人看来,高师教材的编排似乎更合理。再例如莫扎特的作品,专业人士都知道,莫扎特的作品在大的技巧方面并无太多难处,而要真正弹好,表现出莫扎特音乐独特的内涵和情感,尤其是那些精致而细微的处理,却有着相当大的难度,那又该如何给它定级呢?

另外,由于上文所述的原因,许多学生考级带有太多的功利性,为了尽快达到高级别,他们一级一级艰苦地过关斩将,甚至拔高跳级。或许他们能如愿以偿地达到最高级别,但回头再看他们的学习历程,他们所弹过的,几乎仅限于那些考级曲目,而考级曲目之外的作品则极少甚至根本就没有涉及,因为他们需要的只是级别证书,而不是音乐,这不能不说是考级的一个悲哀。而另外一些学生,或许他通过的级别并不很高,但他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弹奏了大量考级曲目以外的作品,而且无论是演奏技巧、风格把握和音乐处理都能做到很到位,而且开拓了较为广阔的艺术视野。那么这二者之间的实际水平孰高孰低,又将如何鉴别呢?

我们认为,在音阶、琶音、和弦、练习曲等基本训练上,当然可以、也必须循序渐进,逐级上升,以严格考核各级别考生的的基本功,而在乐曲的选择上,则应更具包容性和灵活性,可考虑给考生相对自由和广阔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应该以某种适当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对考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评估,使考级成绩能更公平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那张考级证书的含金量才会更高,更具说服力。

标准之质疑--是"独尊儒术",还是百花齐放?

这可能是一个很敏感,很具争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是要斗胆提出来,因为近几年某些地方的钢琴考级在评判标准上的唯一性和刻板性,实在让我们越来越多地想起旧时的八股科举考试。自古以来,就存在有许多不同的钢琴学派,正是这些不同学派、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才使得钢琴艺术异彩分呈,魅力无穷。但为什么在我们的钢琴考级中却感受不到这一点呢?一些地方的考级评委把自己的方法视为正统,将其定为唯一标准,否定其他的演奏风格,排斥演奏风格的多样化,所有考生都必须遵循他的标准弹奏,否则就不合格。这已绝不是个别现象。我们归纳一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片面强调手指。无论弹什么乐曲,都过度强调手指的主动性和音色的颗粒感。我们认为,钢琴虽属敲击乐器,但其真正魅力并不在于敲击,而在于在演奏中使听众产生对音的连续的想象;我们也不否认手指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是首位的,它是钢琴演奏的主要载体;但手指毕竟不是全部,必要时也应充分运用手腕或手臂力量,可使音色更为柔和、圆润、通透,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音乐的流线感和连贯性,这种效果是光靠手指的独立敲击所不可能达到的。我们认为,在音阶、琶音等基本功方面,可以强调手指的训练以加强基本功,但弹奏具体作品时,则应该根据音乐表现的要求,例如"小步舞曲"等很典雅的具有古典气质的作品,或"夜曲"等很深情的饱含抒情情绪的作品,适当地运用手腕和手臂,弹奏出音乐的内在张力,以增强音乐的美感。然而这一切都被一些考级评委排除在外了。

2、盲目追求。为了达到锻炼手指的目的,无论演奏什么作品,都一律以快为准,以快为本,完全不理会作品的内涵对的要求。如中央音乐学院考级的七级曲目--门德尔松《无词歌》(Op38.No2.),其谱面标记为"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这个"不太快"是一个很有弹性的表述,不应断章取义地将其就视作"快板",而实际上这是一首颇为抒情的作品,其音乐情绪还略带悲伤(该作品有一标题为"失去的欢乐"),如以中速偏快的演奏似乎更符合音乐的要求。我们认为,快速地弹奏固然是技巧高超的表现,但光是快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关键是要能快能慢,快慢自如,无论快慢都能很好地驾驭音乐的表现,这才能体现出演奏者的真正实力,是一位合格的钢琴演奏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由于一味地快速弹奏,最终反而慢不下来了,一慢下来便无法控制,无所适从,这能说是全面而扎实地掌握了钢琴演奏技巧了吗?

3、漠视音乐表现。由于上述原因,一些考官在考试时,只注重考生的技术,而不注重考生对音乐的表现,致使许多考生的演奏几乎成了"砸琴"般的炫技,演奏出的音乐却是生硬且粗糙,毫无音乐的美感。更可悲的是,许多考生弹完一首作品,对该作品的作曲家、所属时代、风格内涵等相关知识毫不知晓,只是按要求将乐谱上的音符准确无误的敲出来而已,把学生培养成演奏机器,将鲜活生动的音乐变成呆板僵化的音符,这难道就是我们考级的初衷吗?另外,作为二度创作的演奏者,所谓音乐表现也是见仁见智的,不应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确的标准(当然,一个时代和流派的大体风格是要把握住的),而应鼓励考生演奏出个人的理解和个性。

而遗憾的是,由于一些考官对于演奏标准的绝对化和权威化,使得许多教师和考生为了顺利过关,只好放弃自己原有的风格和个性,而投其所好,这样的考级与科举考试有何分别?不客气地说,这是对学生艺术灵性的粗暴扼杀,是对艺术多样风格的无理干涉,无论是对考生的音乐素质的培养,还是对他们学习经历的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常此下去,也将影响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提出的对钢琴考级的一些质疑,仅仅是我们作为一名基层的普通钢琴教师和音乐工作者,对考级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做出的个人的思考和见解,绝非对考级的全盘否定。我们提出这些问题,是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共识和重视,并希望能够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进一步完善和促进考级,从而推动我国的钢琴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至于我们的观点是否正确,也欢迎同行们共同商榷和指导。

巴斯蒂安肖邦纪念奖钢琴比赛含金量

巴斯蒂安肖邦纪念奖钢琴比赛的含金量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该比赛是一场商业比赛,没有太多的含金量。此外,该比赛的规模较小,主要以阶段检验和鼓励为主,因此其含金量不高。然而,对于学习钢琴的孩子来说,参加这个比赛是重要的成长促进手段。

相比之下,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是历史悠久的钢琴比赛之一,在全球享有极高声誉。比赛每5年在波兰首都华沙举办一次,至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它不仅记载着现代钢琴家们的年少风华,更是二十世纪钢琴演奏史不朽传奇的见证。我国的钢琴家傅聪和李云迪都在这个比赛中获得过奖项。相比之下,巴斯蒂安肖邦纪念奖钢琴比赛的含金量较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巴斯蒂安比赛含金量》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