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1979年到现在一些著名的画家和代表作品书法家:高德越书画家:魏紫熙书法家:宋永林山水画家:杜文春书法家:邓晓洁油画家:王明云书法家:蒋思昉山水画家:卢星堂书画家:刘...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曾杰铭德甲大战,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从1979年到现在一些著名的画家和代表作品

从1979年到现在一些著名的画家和代表作品

书法家:高德越

书画家:魏紫熙

书法家:宋永林

山水画家:杜文春

书法家:邓晓洁

油画家:王明云

书法家:蒋思昉

山水画家:卢星堂

书画家:刘德祥

书画家:张继高

书画家:曹乘龙

书画家:周昭平

书画家:王宁珠

人物画家:贺成

书画家:张光仙

人物画家:朱寿宪

山水画家:王建林

花鸟画家:王重墨

书画家:孙辉

书画家:吴霞云

花鸟画家:卢南英

书法家:李向群

花鸟画家:曾杰

山水画家:葛云池

书画家:亚明

书画家:王金玉

书画家:古雪中

书画家:路作舟

油画家:许坤修

山水画家:赵元年

书画家:喻继高

山水画家:杨青海

书画家:保彬

山水画家:赵永利

山水画家:彭国兰

书画家:薛晓禾

书画家:钱松喦

书画家:王光英

书画家:鲁迟

书画家:祝莉

油画家:魏鲁宁

书画家:夏硕

书画家:宋文治

油画家:洪晓兰

山水画家:佘玉奇

书画家:徐立军

书画家:钱学发

山水画家:朱淦

这里有很多!

古代五大书法家是哪五位?

1、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不仅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座极具象征性的丰碑深远影响着中国千年书法,还留下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书法精品。

2、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欧阳询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3、颜真卿,唐代书法家,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创立“颜体”。《祭侄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不计工拙,一气呵成,常常写至枯笔,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4、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等。创立“柳体”。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5、王献之,人称”大令“,幼年随父学书法,尤以行草著名,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以《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

历代书画家有哪些啊?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

欧阳中石、 沈鹏、 王镛、石开、陈锦城、言恭达、林岫、 张海、张旭光、王冬龄。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艺术简介:

欧阳中石,1928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书法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欧阳中石既是一位学问家、又是一位教育家。上个世纪50年代初,年轻的欧阳中石考取了辅仁大学哲学系,一年后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修中国逻辑史,拜在逻辑学大师金岳霖的门下。1954年,欧阳中石毕业于北京大学,开始在中学从事基层教育工作。他教过中学的各门课程,深得学生敬重。在长期从事中学教学的实践中,他对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思考,运用他敏锐的目光和明辨的思维,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语文教育改革方案,并在中学试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面对欧阳中石,就仿佛面对一本厚厚的书,让你敬重,让你深思,让你味之不尽。只是目前价位已高,如能遇上每平尺5000元以下的作品是可以投资与收藏的。

沈鹏,斋名介居。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江阴,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以及《中国书画》主编等职。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沈鹏先生书法擅长行草,并兼及隶、楷多种书体。行草以帖派风格为主,对汉魏碑刻,米芾等宋代书家作品都有较深的研究,论其草书主要得笔于怀素《大草千文》并柔和自家隶书的笔法,形成自己草书特色,有强烈的时代风貌与个人风格。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达到相当高度的草书家之一。

沈鹏先生在北京按排名除了启功之外,应排名第一。沈鹏先生作品报价:每平尺10000元,2000年以后的作品市场价在6000 元左右,建议藏家如遇每平尺5000元以下作品,可以购买。沈鹏先生书法作品将来不但收藏价值高,而且升值空间还会很大 。

王镛,1948年3月出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得到叶浅予、梁树年等先生的指导,一九八一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 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出版专集数种。现任中央 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

王镛先生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开派人物”他和石开、、何应辉、沃兴华等被称作“流行书风”的领袖人物和“中国书坛的重量级人物”。 王镛先生的书法取向主要是民间书法,他广泛的吸收了“墓志”、“摩崖”、“简帛”、“瓦当”、“金印”、“砖铭”、“鼎铭”、“秦权”等,要论对民间书法的涉猎之广堪称举世无双。虽然王镛先生是当今书坛颇具争议的人物,但是他对“当代书法”——“流行书风”的影响是无人齐肩的。王镛先生的地位、学问、影响、印、书、画、堪称佼佼者。

王镛先生的书法作品目前每平尺8000元左右,市场价格:早期作品(指90年代)约在4000左右,他是这几年价格增长比较快的书家之一。从收藏角度出发,也是藏家必须收藏的书家之一。

石开,1951年生,福建福州市人。原姓刘,别名吉舟,从事艺术职业后改姓石。可以这样说:石开先生是中国印坛顶尖人物。其印风影响当代印坛。早在80年代中期,印坛被称做“三足鼎立”即曰:王镛高步京华;韩天衡雄居海上;石开领风骚于闽南。石开先生也是“流行书风”的领袖人物之一,在当今书坛石开更是颇具争议的人物。石开先生书法带有孤峭奇逸的强烈个性色彩,有人说石开书法如鬼画符一般,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因他的书法个性太强烈,以至与当代任何一位书家都拉开距离。其实解析石开先生书法也是很传统的,特别是早期作品不难看出。他受明清书家影响更大一些,在他书法里随处可见深受黄道周和傅山的影响。石开工篆刻,书法,绘画,诗文皆达上乘,石开无疑是既能继承传统又最具创造性的一位书家。将来必成大器。

石开是最早作为书家(辞去福建书协副主席职务)成为“北飘”一员的,后来干脆辞去中国书协一切职务,以职业书画篆刻为职业。其作品价格是一步一步地提升的,石开性格如同其书法一样有强烈的个性,所出售作品的价格一视同人,作品从不应酬。有人说:因石开篆刻好,在他各种书体中所以篆书最好。我不这样认为,举例说明:如同一名汽车修理工,汽车修得好,不一定汽车开得就好。我认为石开草书最好,石开本人可能也这样认为,从2006年石开作品报价中也不难看出:篆书与行书每平尺2000元,草书每平尺2500元,小字或小品每平尺3000元。目前市场价位:每平尺5000元左右,石开先生作品无论作为投资或收藏都是可以的。

陈锦城, 1958年生。福建福州长乐人。常来往于北京、武汉等地。陈锦城是我国唯一五体均能双手双笔齐下分写异字的书法家.。双笔五体书法开拓者、奠基人。中国历史第一人,楷、行、草、隶、篆五体书法均能同起同落双管齐下,左右开弓双手、双笔分写异字, 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双手、双笔汉字书写推至艺术的高度。刷新书坛纪录,填补历史空白。

陈锦城先生重视传统,又能超越传统,书画印俱精,书法功力扎实,是当代民间书法与实力派书法代表人物。陈锦城八十年代书法作品展出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并开始潜心研究双笔书法。九十年代被媒体誉为“全能双管,五体俱佳”,书画作品开始销往全国各地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作品价位逐步提升。

陈锦城先生五体书法均有很高造诣,行草最好,行草书主要得力于孙过庭《书谱》,王羲之《十七帖》,对米芾,徐渭、王铎,黄道周等古代书家作品都有较深的研究,并柔和《石鼓文》《汉魏碑刻》等篆、隶笔法,形成自家风貌。他创作形式多样,单笔有左笔,右笔,还有双笔创作。他的双笔书法既能用于表演,还可用于创作,且实力雄厚——特别是双笔行草书创作更加突出。他通过双笔不同水墨形成的丰富变化与不同的变化,使笔法与墨法互补相发,创作了许多精品,这是陈锦城书法对中国书法技法宝库提供的创造性成果。而这一神奇的技巧,成了其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陈锦城先生书法精品目前市场价位:每平尺3000元--5000元 。市场价位尚不算高,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投资陈锦城先生的作品历史意义不容忽视,投资和收藏前景看好,收藏意义与价值相当高。

言恭达,1948年生,江苏常熟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 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东南大学书法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从言先生书艺来看,也是了不得。言先生各种书体皆能,以草书和篆书最佳。言先生书法师从沙曼翁先生,得沙翁真传。言先生先生篆书主要从《散氏盘》而出,写出了《散氏盘》的真谛——字体用笔浑朴雄伟,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草书则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强烈的书写个性和淋漓尽致的性情挥洒。观其草书气势磅礴,结体多变,转化跌宕,线条富有立体感,圆润中又不失疾涩,劲健而又不失柔美,富有旋律的美感。

近年来投资和收藏言先生作品的人愈来愈多,特别是06年下半年以来形成高峰。言先生06年作品价位:每平尺3000元 ,目前市场价位:每平尺2500——3000元 。从目前分析,言先生的作品还有很大升值空间,具有相当大的收藏投资潜力 。

林岫(1945-)女,字苹中、如意,号紫竹居士、颐阳书屋主人。浙江绍兴人。汉族,林岫不仅书法家,而且是诗人。在书协担任主要职务:中国书协副主席、书法教育委员会主任, 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在中国女书法家中排名前三位。当前在北京作品价位已高,但与外地价格形成很大差距,每平尺千元以下作品的时常能遇到,存在地域差别。藏家如遇低价位作品亦可收藏。

张海,1941年9月生于河南省偃师市。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等。书协改选前,张海先生的价格为:每平尺2000元,改选后为:每平尺4000元。目前已达近万每平尺,一般藏家难以接受。不过市场上能见到低价位作品: 每平尺2000元至5000元 。随着先生的名气越来越大,且作品价位俞来俞高,造假的数量也随之增高,赝品充斥市场,藏家要特别小心!

张旭光,是当今书坛比较走红书法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副主任兼《中国书法学报》执行主编,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创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通讯报》主编。 2008年 8月调任到中国美术家协会任副秘书长,目前市场价位尚不算高:每平尺2000元左右,很有投资潜力

王冬龄,1945年生,江苏省如东县人。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协副主席等。1966年与1981年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班,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应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之邀赴美国讲授中国书法,为该校及加州大学教授,在哈佛、伯克莱等20多所大学举办讲座与展览。1992年底由国家教委招聘归国,到中国书法家协会研究部工作,1994年回中国美术学院执教。1996年赴韩国汉城参加“第四届国际茶文化书画艺术展。”1998年2月巨幅草书参加纽约古根海姆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1999年参加巴黎“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展”,东京“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韩国汉城“现代文字艺术展澳大利亚”“China46”艺术展。2001年3月参加了中国兰亭国际书法节,王冬龄的书法展览与书法艺术专题讲座深受观众欢迎。王冬龄早年师从“当代草圣”林散之,其行草书得林、陆二师真意间又参合了沙翁之磅礴。王先生成名很早,他草书在当代书坛影响很大,特别是他长篇巨作,气势磅礴,震撼心扉。他是一位非常活跃的书家,研究书法艺术如何走向国人和世界,并成功地举办杭州国际草书展;他也是一位非常包容的书家,尽管注重传统、亲和经典,但他也热衷于“现代书法”的探索。

王先生作品06年报价:每平尺3000元。市场价:每平尺2000元左右。王先生作品很受藏家的青睐,无论投资与收藏都是很好的选择

桃花源牌坊上的对联?

桃花源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前面有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修竹婷婷,寿藤缠绕,花草芬芳,有石阶曲径、亭台碑坊装点,宛若仙境。其景观始建于晋,兴于唐,基本建成了从沅江畔到桃花山的建筑群。宋代大盛,元末毁于火。清代重建。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岭、秦人村4个景区,其中桃花山、秦人村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树林、穷林桥、菊圃、方竹亭、遇仙桥、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馆、集贤祠等70余处景点。

桃花源原题楹联很多,惜几经沧桑,大多已付劫灰。民国时期尚存古木刻楹联30余副,匾额实物l4方。及至90年代后期,保存完好的自古至民国时期的木刻楹联实物物21副,匾额实物11方,均分别悬于有关景区景点。其中有明显款识者多为民国时期实物,少数几副(方)无款识实物,据考远不过明,清联匾。但现悬於桃花源内的全部35副古楹联和l4方古匾额,其集句和题句均为明、清和民国名土原作,其中原物已佚者,由后人(包括今人)重书重刻而成实物。这些楹联匾额文字优美,意境隽永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极高,深得游人喜爱和玩味.

【对联】

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

——劳鸣勋题桃花源

桃花流水窅然去;

嬴颠刘蹶了不闻。

——吴恭亨题湖南桃源县桃花源

语彼武陵人,多事何须寻洞口;

笑侬荆楚客,痴情只为爱桃花。

——白雉山题湖南桃花源

秦可避欤,车同轨,书同文,神州万里皆王土;

今何世耶,魏也好,晋也罢,国史千秋颂盛朝。

——羊春秋题桃花源

客来亚非欧,留连流水桃花,何处可寻彭泽令;

世非秦魏晋,幸福垂髫黄发,尔今不异武陵人。

——王尹宙题桃花源

说什么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

阅成今古,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浪水落花。

吴恭亨题桃花源桃源洞

金鸡:传说中的神鸡。东方朔《神异经·东方经》:“扶桑山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

【桃花山牌坊】

桃花山牌坊,始建于1943年,后倾塌,1973年按原貌修复。牌坊雄踞在桃花源主景区东端。高16.8米,宽26.8米,中空净跨12米。具有宽绰的跨度、秀美的雕饰和雄浑的气势,集古今彩饰艺术和南北古建筑风格于一体,誉为目前我国横跨国道最大的“中华第一坊”。传说这里是人间和仙境的毗邻之处。坊内即是桃花源仙境。

楚国山川周甲子;

秦人鸡犬汉桑麻。

——佚名题桃花源牌桃花山坊

红树青山,斜阳古道;

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甘澍题桃花源牌桃花山坊

【二门】

山鸟似犹啼往事;

桃花依旧笑春风。

——吴恭亨集陈士本、崔护句题桃花源二门牌坊

桃花流水杳然去;

赢颠刘蹶了不闻。

——吴恭亨集李白、韩愈句题桃花源二门牌坊

且欲近寻彭泽宰;

至今传者武陵人。

——吴恭亨集韩愈、崔曙句题桃花源二门牌坊

【桃花观】

桃花观踞挑花山主峰天尊崖上,为湖南省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始建于唐代。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湖广巡抚郭显忠重修,名大土阁。后几度倒塌。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重修。民国元年(公元l912年)毁于火。民国三年(1914)复建,改名桃花观。避“古隐居子之堂”以祀陶渊明。惜白蚁危害,濒临倒塌。先后于1974年,l977年两度维修。整个建筑分山门、前厅、正厅3部分。山门内有罗汉松分植左右,高10余米,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前厅两旁有“蹑风”,“玩月”二亭相对,正厅左墙外有“息机别馆”。

秦时明月;

洞口桃花。

——佚名题桃花源桃花观

月明松下房栊静;

春到人间草木知。

——佚名题桃花源桃花观

桃花源中古迹好;

芙蓉国里英雄多。

——王首道题桃花源桃花观

问俗已非避秦世;

爱奇愿作住山僧。

——吴恭亨题桃花源桃花观

神仙有无花不语;

秦汉兴亡山旁观。

——吴恭亨题桃花源桃花观

秦汉兴亡付流水;

神仙消息问桃花。

——杨瑞鳣题桃花源桃花观

木秀泉清,山水有情皆佳境;

年丰人寿,海天无处不桃花。

——刘祖荣题桃花源桃花观

荒途横古今,先生高步窘宋代;

禁山开秘宇,武陵樵客出桃源。

——罗润章题桃花源桃花观

绝境此何来,版图原非刘氏土;

避秦电休问,世家本属晋时人。

——余良栋题桃花源桃花观

欲觅桃源,须招渔父重来,指点当年蹊径;

若评政事,应请秦人外出,衡量今日世情。

——佚名题桃花源桃花观

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来,把今古游人忙煞;

欲寻彭泽宰,问田园安在,唯桃花流水依然。

——夏受祺题桃花源桃花观

无怪倏焉而秦,倏焉而汉,但与君谈笑移时,便成旦暮;

看来何必有洞,何必有花,得此地栖迟毕世,即是神仙。

——蔡绍襄题桃花源桃花观

七尺似飘蓬,那管烽烟未熄,饥谨频臻,聊借金樽酬旧雨;

三生寻隐迹,问今秦叟何栖,渔郎焉往,醉将莲影认桃花。

——神州浪子题桃花源桃花观

卅六洞别有一天:渊明记,辋川行,太白序,昌黎歌,渔耶、樵耶、隐耶、仙耶,都是名山知己;

五百年问今何世?鹿亡秦,蛇兴汉,鼎争魏,瓜分晋,颂者、讴者、悲者、泣者,未免桃花笑人。

——罗润章题桃花源桃花观

卅六洞:道家所称的“三十六洞天”。渊明记:陶渊明《桃花源记》。辋川行:王维《桃源行》诗。唐代诗人王维,有别墅在兰田辋川。行:诗的一种体裁。太白序: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也有人说指《奉饯十七翁州四翁寻桃源洞记》。昌黎歌:韩愈《桃园图》诗。韩愈尝以昌黎自谓,世称韩昌黎。五百年:从秦至东晋太元中,历五百余年。鹿亡秦:《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蛇兴汉:《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祖刘邦曾在丰田泽中斩白蛇。鼎争魏: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魏国统一中国。瓜分晋:西晋被匈奴所灭,东晋偏安一隅而存,时有许多小国,瓜分晋朝土地,总称十六国。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呕者:呕心沥血地感到伤心的人。

试放眼观,天下托迹处,何必仙,何必桃花,皆逍遥游哉,窃尝读陶先生记文,高士病,太守迷,离离奇奇隐自明,胜国无二心臣子;

作洁身计,此中避秦人,不知汉,不知魏晋,亦等闲事耳,请与看武陵郡今日,车书同,赋税简,灏灏噩噩穆然见,圣清大一统版图。

——吴恭亨题桃花源桃花观

【桃川宫】

桃川万寿宫,始名桃源观,为桃花源最早建筑。《常德府志》(嘉靖版)载:“桃川宫,晋人建”。桃川宫至唐代已初具规模,宋明两代,规模已有极为宏伟,宋代修五百仙人阁,新建景命万年殿,增创武当行宫。明人邢祚允《仙人邑里集》云:“因地高下为梵宇,凡千三百余楹”,民间传说的“四十八层庵,走马关山门”都是描写桃川宫当时的盛况。历代诗人词家纷纷泼墨于宫墙,万千香客信徒日日膜拜于观中,一时香火之盛,独步天下,致使桃花源成为我国古代四大道教胜地之一。惜所有宫观,元末皆毁于兵火。后虽修复,规模大不如前,明末,沿江所修复寺庵,远胜又毁于兵燹。清代桃源山泠落不堪。1993年修复竣工的桃川宫上宫,规模于前,道观宏敞,古木垂荫,水咽笙簧,云连屏障,望之蔚然深秀。今重开道场,又燃香火,实为桃花源修复史上的一大盛举,对弘扬民族文化、光复道教圣地具有重要意义。

谁说桃花轻薄?看灼灼其华,为多少佳人赠色,滴清清玉露,羡万株艳蕾流霞,无何春去莫飞,终究鸾枝坠果,于是平仲设谋,东方窃窦,王母宴宾,刘郎题句。况核仁制药,能疗痼疾佐歧黄,条干充刀,可借印符驱厉鬼,准握天机珍丽质,也知季节让群芳,寄言秋菊冬梅,慎勿盲从徒毒友;

我夸福地妖娆,眺青青之岭,添哪些琼阁浮云,有濯濯明湖,收十里嘉林入画,似新尘消宇净,因恩驾鹤凌空,难怪闻山揽胜,高举怡情,秦村访友,碑院挥毫。若清节复生,定唤渔夫回绝境,灵均再世,必歌今日过前朝,莫悲红雨落幽溪,又续风骚垂奕叶,方信凡夫俗子,不须羽化亦登仙。

——昌世军题桃花源桃川宫

【集贤祠】

祠始建于唐初,原名靖节祠。明末清初,以奉祀王绍、李白、韩愈、苏拭诸先贤,改名为集贤祠。1985年祠内新塑淘渊明像一尊。厅堂正面壁上嵌有《桃花源记》石刻,两壁悬书画多幅。

磨镌六代斯文在;

歌呼四山明月生。

——麻维绪题桃花源集贤祠

渔樵仙隐,传说纷纷,使胜迹增添浪漫色彩;

唐宋元明,骚人济济,为名山撰写锦绣诗篇。

——刘祖荣题桃花源集贤祠

【靖节祠】

门前学种先生柳;

岭上长留处士云。

——佚名题桃花源靖节祠

无依柳色还思晋;

有托桃花巧避秦。

——佚名题桃花源靖节祠

先生岂必因桃源而重;

此地固应较栗里为佳。

——蔡绍襄题桃花源靖节祠

高风亮节,堪历代师,聊酌寒泉荐秋菊;

硕德哲人,应百世祀,特立祠宇镇名山。

——刘祖荣题桃花源靖节祠

悼皇舆败绩,效列子之御风,斯为健者;

哀民生多艰,思至德于上古,是谓圣人。

——刘祖荣题桃花源靖节祠

桃花原薄命,得先生作记,留传千秋不朽;

晋代此高人,俾后学闻风,兴起百世之师。

——赵士逢题桃花源靖节祠

撰出一篇文配享此山,当日功臣,应推桃花渔父;

耻为五斗米臣事异姓,先生晚节,合谥禾黍顽民。

——吴恭亨题桃花源靖节祠

无怪倏尔而秦,倏尔而汉,到此地小坐片时,便成旦暮;

看来何必有洞,何必有花,与诸君清谈半晌,即是神仙。

——余良栋题桃花源靖节祠

【高举阁】

在桃花源八景之一的“归鹤圆蜂”—玄鹤蜂的最高峰障山(桃花山最高峰)上,唐代建有高举阁,阁名系据陶渊明《桃花源诗》“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而得,后不知毁于何时,刘禹锡有诗云:“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又云“遂登最高顶,纵目还楚泽。平湖见青草,远举连霞赤”。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知县余良栋全面修建桃花源时,重建此三层古阁,由于此处地势最高,登时险绝,所谓“山幼石蹬颇曲折,数十百级缘若鼠”者即指此。现阁于1988年中央拨款开工重建,于1990年完工,规模远胜于前。登阁四顾,绿围翠绕,沅水如带,桃源胜景,尽收眼底。

振衣千仞冈;

濯足万里流。

——刘祖荣题桃花源高举阁

此为天下名山,仙去瞿黄,民留怀葛;

我是道中别派,内宗孔孟,外法老庄。

——修梅李道人题桃花源高举阁

金乌西坠,叠嶂重举,演染出多般彩绘;

紫气东来,群山万壑,蕴藏有无限生机。

——刘祖荣题桃花源高举阁

东盼洞庭水,西顾辰龙关,南眺乌云界,北指五雷山,登高望远,乘化奚疑,叹彼苍生无极;

春游桃树林,夏赏荷池月,秋醉菊花酒,冬咏寒岁竹,即景抒怀,及时当勉,知吾生也有涯。

——刘祖荣题桃花源高举阁

【水府阁】

原名黄闻阁,位于桃花源黄闻山顶,始建於明代,祭祀玉帝,观音和杨泗将军清光绪年间(1875--l906年)重建。1961年倒塌,l992年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按原貌修复。阁为四层,高36·3米,占地1740平方米,为重檐歇山式结构,宝顶辉金,鸭吻啄空,巍然临江,气势恢宏。

日出千人拱手;

夜归万盏明灯。

——桃花源水府阁

【漳江阁】

秦时明月;

汉上清风。

——郭兰生题桃花源漳江阁

杯醉菊花,赤县近寻鼓泽宰;

水流桃洞,碧山栖息谪仙人。

——桃花源漳江阁

三载此栖迟,寻得道士种桃,洞口春风应笑我;

一杯聊共醉,还羡高贤采菊,篱边秋色最宜人。

——桃花源漳江阁

【豁然轩】

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取《桃花源记》“豁然开朗”句意为名。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桃源县知事杨瑞鳍“别有洞天”额。亭因年久朽坏,1983年湖南省文化厅拔款重修,砖木结构,面积65平方米,游人至此。顿生“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感觉。

山中无魏晋;

洞里自桑麻。

——刘祖荣题桃花源豁然轩

偶闻黄发石中语;

时有白云衣上生。

——刘泽矩题桃花源豁然轩

【衬秀轩】

问俗已非避秦世;

爱奇原作住山僧。

——岩村题桃花源衬秀轩

【西笑堂】

秦汉兴亡只瞬息;

瞿黄事迹自神仙。

——佚名题桃花源西笑堂

【延至馆】

馆处归鹤池。因陶记“各复延至其家”句得名,不知始建于何时。半倚青山半出湖,树皮为顶竹为壁,建筑别致,古趣盎然。馆后高坛流霞,钟鼓声声;馆前池水荡碧,鱼草相乐,传说渔郎被秦人延请,于此盘桓数日。游客到此,恍若极乐世界;秦人作食,不妨一尝。

岚铺山外翠;

花放洞中春。

——刘祖荣集句题桃花源延至馆

非一个渔父到此漏言,不知刘项,宁知魏晋;

愿诸公贵人相对饮酒,但话君臣,莫话神仙。

——吴恭亨题桃花源延至馆

【水源亭】

始建于明嘉靖中(公元16世纪20年代),后倒塌。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l709年)修复,名伴霞亭,后又倒塌。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继建,题曰水源亭。1963年因白蚁危害,复又倾倒,仅存石凳、石桌。1982年重修单层石柱木顶六角凉亭,每角翘龙首,亭额悬挂“水源亭”木匾。

山若有灵应识我;

水如无意莫回头。

——佚名题桃花源水源亭

潭水有情澄俗虑;

桃花无洞亦仙源。

——黄性一题桃花源水源亭

洞辟几时,问桃花而不语;

亭蹲一角,对潭水以怀情。

——李维昺题桃花源水源亭

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

水源宛在,偕太守常来问津。

——曾昭寅题桃花源水源亭

【问津亭】

传为武陵渔郎问津之处。位于桃花溪口黄闻山麓。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知县余良栋曾于此建亭,以陶记“后遂无问津者”句命名,并立“问津处”石碑于亭内,碑极高大,石质坚硬,书法遒劲,游者多喜摩读。亭不知毁于何时,仅有“问津处”三字石碑,后重建,规模大于旧亭。亭携江枕流,倚翠望绿,据有山水之胜。游客登临,寻古探幽之情油然而生。

渔父不来,桃花何处;

空亭独坐,流水自闲。

——岩村题桃花源问津亭

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

水源宛在,偕太守常类问津。

——曾昭寅题桃花源问津亭

万劫犹存,世上蝼蛄忘岁月;

一尘不到,洞中鸡犬亦神仙。

——佚名题桃花源问津亭

【探月亭】

境辟太元年,看流水落花,洞口不生寄奴草;

地犹武陵郡,喜垂髫黄发,村中时见避秦人。

——杨集三题桃花源探月亭

【玩月亭】

桃花观右例有玩月亭。亭以唐代诗人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挑照玩月》苗为名。此亭不知始建于何时,为具有民族风格的四方形两层建筑物。现为1964年仿旧复建。亭前银杏挺拔,紫薇毓秀,别侥风韵。紫薇俗名痒痒树,抚其干,枝叶动摇,为桃花源一绝。

飞羽觞而醉月;

眄庭柯以怡颜。

——刘祖荣题桃花源玩月亭

【既出亭】

既出亭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以陶记“既出,得其船”句命名。亭位于涧右石崖上,翼然高耸,势欲奋飞。四周古木森列,苍翠阴蔽,非亭午不见天日,此地溪壑幽窄,涧流狭窄,山径崎岖,环境清绝,可称游览胜地。

幽谷花开,一路落红铺地;

仙洞云锁,两山新绿蔽天。

——刘祖荣题桃花源既出亭

【御碑亭】

内有石碑,上刻有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的诗二首。据传,昔在北京圆明圆内,辟有仿桃花源景致的“武陵春色”,极得乾隆皇帝喜爱,所以他写了二首诗,以寄寓他对祖国秀丽河山与美妙传说的向往心情。光绪十八年(1892),县令余良栋为之勒石,并如此建御碑亭,亭前是御碑池,碧波荡漾,高山明境,风景奇佳。

花笑欲留人,一池春水琉璃滑;

鸟歌如迎客,四周山色画图开。

——佚名题桃花源御碑亭

【寻契亭】

在靖节祠下,以陶诗“高举寻吾契”句命名。

神游太古,哀生灵之涂炭;

事记亡秦,寓深意于桃源。

——刘祖荣题桃花源寻契亭

高蹈风尘外,以闲云野鹤为友;

远想羲皇前,与无怀葛天卜邻。

——刘祖荣题桃花源寻契亭

【佳致碑亭】

桃源佳致碑,在距桃花源半公里处。碑原为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题,原碑字迹已被时光剥蚀无存。现碑为明万历三年(公元l575年)湖广巡抚赵贤补书,隶书3行,正文“桃源佳致",字径47厘米,上款:“唐刘禹锡题,明赵贤书”,下款:“光绪二十年余良栋重修”。碑高240厘米,宽1l5厘米,厚26厘米。1980年重修碑亭,置碑于内,保存完好。

桃源佳致传佳话;

武陵春色艳春霞。

——刘祖荣题桃花源佳致碑亭

奇迹隐五百,渊明秉笔开生面;

往事越千年,梦得书碑揭大观。

——刘祖荣题桃花源佳致碑亭

【桃源佳致亭】

欲问桃源只此是;

后来图画了非真。

——吴恭亨集句题桃花源佳致亭

磨镌六代斯文在;

歌呼四山明月生。

——佚名集中兴碑字题桃花源佳致亭

【方竹亭】

原名桃川八方亭。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建。为八方形三门四窗砖木结构,亭高6米,墙厚1米,内为穹窿顶,内有碑刻6方。亭旁方竹摇曳,青翠欲滴,为桃花源珍品之一,亭即以此得名。民国末年,方竹被砍伐殆尽,从l950年起,经过精心培植复苏,进而勃发生机。亭处业林口,其前后左右,修竹与佳木兢茂。流水并孔鸟和鸣。

竹影分棋局;

桃花奠酒盘,

——佚名题桃花源方竹亭

扶危持颠赖彼相;

内圆外方惟此君。

——刘祖荣题桃花源方竹亭

松间泉度笙竽响;

竹里风来鸾鹤鸣。

——刘祖荣集岳金楼句题桃花源方竹亭

乘兴访仙家,带得黄尘入幽谷;

不须询甲子,笑嘑村酒醉桃花。

——李元燮、张警题桃花源方竹亭

【伴霞亭】

窃怪当日仙人,犹思渔父;

遍寻此中村落,不见桃花。

——岩村题桃花源伴霞亭

【蹑风亭】

亭得名于陶诗“愿言蹑轻风”旬。1914年,桃源知县杨瑞膻建亭,内外壁间嵌有历代名人诗文石刻。亭左平台下有仙葡萄一架,传为吕洞宾手植。亭为四方形两层砖木结构古典建筑。宝顶耀金,玻璃呈碧,鸱吻啄空,雕粱飞丹。厅内正壁立有桃花石《桃花观序》碑,介绍了该观几度兴废的经过。内外壁间嵌有历代名人诗文石刻。亭楼有游廊,内没桌凳,以供游人憩息。品若对奕,各从所好。凭栏远眺,桃花山西峰古木扶琉,如天然画屏;俯视修竹万竿,摇曳多姿。

怀良辰以孤往;

和埃风余上征。

——刘祖荣题桃花源蹑风亭

山若有灵应识我;

水如无意莫回头。

——曾杰题桃花源蹑风亭

【遇仙桥】

原为横卧涧上的自然岩桥。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桃源县主薄孙廷蕙修成石拱桥。清末。湖广提督俞益谟于桥上修遇仙亭。1983年因桥左侧滑坡,将亭压倒,后由湖南省文化厅拔款修复。饰以龙脊敖角,并置长凳于两侧以憩游人,桥两端各立石碑一方,供游入观赏。桥下菖蒲业生,松竹复阴,溪流潺潺,游人至此,遇仙之期冀油然而生。

飞桥依绝壁;

仄磴锁苍烟。

——刘祖荣题桃花源遇仙桥

开口说神仙,是耶,非耶,其信然耶,难为外人言也;

源头寻古洞,秦欤,汉欤,将近代欤,欲呼樵子问之。

——刘再青题桃花源遇仙桥

【问路桥】

自既出亭走过两座小桥,沿溪曲折而下不百米,便到了问路桥。由陶记“既出,得其船,便扶问路”句命名。桥跨桃花山东涧,桥头悬岩百丈,古木挺立,葱葱郁郁,极为清幽。相传为武陵渔人辞出所经。清光绪十八年修建桥和桥亭,桥与西涧遇仙桥对称,建筑形式亦相似。轿两端山崖陡峭,古木丛生,桥下流泉轻吟,环境极为幽静。

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刘祖荣题桃花源问路桥

满山乔木翳荒径;

夹岸桃花指去津。

——刘祖荣题桃花源问路桥

流水当年怀往事;

桃花依旧笑春风。

——罗润章题桃花源问路桥

【穷林桥】

穷林桥隐于桃林之中,单拱石栏,旁边便是水清如镜,汩汩长流的桃花溪。桥头立一块桃花碑,碑刻张旭吟咏桃花溪的名诗。穷林桥因《桃花源记》中“欲穷其林”而得名。

水流花放;

路转峰回。

——佚名题桃花源穷林桥

桃花满径红飘雨;

春水流香绿到渠。

——刘祖荣题桃花源穷林桥

【菊圃】

菊圃立于延至馆旧址,初建于明万历三年(1640)。因陶渊明酷爱菊花而建,菊圃建筑气宇轩昂,廊庑缭绕,屋宇盘错,并点缀以亭阁。圃后有陈列馆,展陈古今名人题咏桃花源的字画和数百件文物。每当秋天,芍药凝霜,丹菊竞放,令人赏心悦目。

秋菊有佳色;

林园无俗情。

——刘祖荣题桃花源菊圃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刘祖荣题桃花源菊圃

采菊东篱,馨香盈袖;

肆力南庙,污邪满车。

——刘祖荣题桃花源菊圃

杯醉菊花,赤县近寻彭泽宰;

水流桃洞,碧山栖有谪仙人。

——谢维菘、游祖国题桃花源菊圃

三载此栖迟,寻看道士种桃,洞口春风应笑我;

一杯聊共醉,还羡高贤采菊,篱边秋色最宜人。

——刘端康题桃花源菊圃

刘端康,长沙人,曾任桃源县长。

【桃花溪】

桃花溪,为桃花源八景之一。

花藏仙溪,落英何许流出;

水引渔者,春风不知从来。

——吴玉麟题桃花源桃花溪

江上望军容,山间草木参天起;

溪边寻胜迹,洞口桃花镇日闲。

——夏僚题桃花源桃花溪

【秦人村】

秦人村景区位于桃花源风景区南部,紧邻桃花山景区。桃花源传为秦人避乱而寻居的世外仙境。秦人村因陶渊明诗而出名,依秦时旧制而建,大多完成于1992年,区内主要景点有:秦人古道、秦人古洞、豁然台、秦人居、竹廊、公议堂、奉先祠、余荫堂、秦人作坊、秦人街、白乐桥、夸踪馆、延至馆、傩坛等,各处都修建得与秦时风格相接近,让你身临其中顿感时空穿越。

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

水源宛在,偕太守常来问津。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题秦人村牌坊

马援征蛮遇风寒;

秦氏擂茶救千军。

——秦人村“秦氏擂茶馆”

世外仙游觅口福;

怡然擂茶更生情。

——秦人村“怡然擂茶馆”

【秦人古洞】

秦人古洞在桃花潭上方。相传,真正的秦人古洞在桃花潭下数十步右侧的山坳里,古时候,这里紫雾腾腾,笙歌阵阵,确属仙境。这便是陶公《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那个古洞,后来由于地壳变动,山石塌陷而被填没。现在的洞是后来人工开凿的,洞不及人高,深不过几十米,游人可穿洞而过,仍能领略眼前豁然开朗的意境。

别有天地;

不知岁月。

桃花源秦人古洞

【摩顶松】

传为秦人手植,为桃花源八景之一。

千年阅世身犹健;

百尺干霄顶欲摩。

——刘祖荣题桃花源摩顶松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曾杰书法家简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