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古代有哪些家训优质回答中国古代著名的家训有《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教育子女为...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俭以养德甲骨文欣赏,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中国古代有哪些家训

中国古代有哪些家训

优质回答中国古代著名的家训有《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教育子女为官要两袖清风。还有著名的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近现代还有著名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最早出名的当属诸葛亮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这篇《诫子书》不足一百字,可谓智慧之语,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是修身养德的名篇。

教参中 一个思考题:“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读: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是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你以为如何?我以为不妥。

要清楚地判断,请追根溯源先准确地解读文本。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开篇便明义,作者希望自己的晚辈能成为君子,如何才能成呢?答案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它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这个理解当无异议。

“身”指什么?“身”即人的身体、生命,可引伸为人的思想与品性。所以,“修身”,即修养身心,语出《 礼记·大学》,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能有如此修为者,当是有才之人也。

“德”又指的什么?甲骨文“德”字是一只眼睛在看木桩的影子运行。金文“德”字是更形象,左侧两划表示行走的意思,右侧上部一竖叠加一点,表示星(还表示太阳照在木桩上),右侧中部是一只眼睛在看,右侧下部是心。整个德字的含义,就是站在天文观象台中心点用眼睛观看七曜的运行。引申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无,便成“德”。舍欲之得得“德”

初一书法作品内容

优质回答初一书法作品内容:《芙蓉楼送辛渐》、《卜诫子书》等。

一、《芙蓉楼送辛渐》及《卜诫子书》具体内容

1、《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卜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书法作品的落款

1、单款,指没有书赠对象,只有下款没有上款的作品,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

2、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

3、落款格式的特点。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

三、字体要求

1、文古款今。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

2、文正款变。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

3、篆隶楷落款。不宜为篆、隶、楷,应处理成行楷,以形成适当变化,不使作品给人雷同、呆板的感觉。落款虽要保持字体一致性,但这三种书体不适合作为落款使用。

4、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书法四特点

一、通理合法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无论是运笔、结字、布局,甚至用墨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我们作书,只是外壮其形,而内迷其理,或者随意地乱来。

二、遵劲有力

笔力的好坏,对于书法作品的艺术生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就是对书法作品力度的形象化写照。要想获得这种有力之美阳刚之美的艺术效果,取决于作者驾驭毛笔的功夫和技巧。

三、造型优美

汉字的基础是象形,是取法于天、地、日、月、山、水、草、木、鸟、兽等物象,加以去繁存精,提炼概括而成的。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要写出仪态活泼而富有生命力的形象,不能以点画的平庸搭配为满足,受作者水平、技能和思想情感的限制。

四、气韵生动

作为艺术品的书法,不仅要求有流于外表的形体美,而且要富有精神内涵的美,有动人的神采和风韵。一幅气脉兴通,生动活泼,神采飞扬,交织着音乐旋律,无声而有节奏的书法作品,使欣赏者目驻神驰,情绪激动,这就是书法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历史上最早记录文字是什么?

优质回答中国历史上最早记录文字是什么?

甲骨文 参考资料:

:baike.baidu./view/8170.htm

甲骨文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不过具体的情形因甲骨分期而有详略的差异,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辞最为完整,同时也是现存数量最多的时期。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殷墟出土了大量刻有卜辞的甲骨,这些字都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大量的甲骨文及铭文既记载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气象、占卜方面的情况,又标志著文字接近成熟。图为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

介绍

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迄今为止发掘出存世的大约有15.4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其中大陆收藏的有97600多片,台湾收藏的有30200多片,香港有89片,因战争和商业因素流散到海外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前苏联、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瑞典等12个国家有26700多片。其中日本在侵略中国时曾有组织地在殷墟盗掘,因此收藏最多,有12000多片。目前世界上有500多位学者专门研究甲骨文,发表专著有2000多篇。

商周非常迷信,商周王常用甲骨占卜吉凶,并将占卜的事情、时日和结果等刻在上面,故甲骨文字也称卜辞。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气候、习尚等许多方面,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大约有4500个单字,已解读的有三分之一左右。根据研究,甲骨文中已经使用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汉字造字法。在字义的使用上可以明显看出假借方法。形声字占25%左右。今天,形声字占90%左右。

甲骨文和是汉字成熟的标志,和楔形文字、象形文字一样属于表意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的一种表意文字的前身。它的书写材料一般为龟骨、牛肩胛骨,也可以刻在墙壁,木器,石器等处,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中国古代长期存在,春秋后期汉字脱离甲骨形态,逐渐不被认知,但是一般会被当做“龙骨”卖给药材商做药材之用。直到1899年(清光绪25年),在一个偶然机会里由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被考证为商周遗物。

民国初年经董作宾先生的研究整理,将收集到的甲骨文分为五期:盘庚武丁时代、祖庚祖甲时代、禀辛康丁时代、武乙文丁时代、帝乙帝辛时代。郭沫若在研究了甲骨文以后,认为甲骨文从初创到成熟,起码要经历1500年。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甲骨文首次被金石学家王懿荣认识并高价购藏。此后十年间先后蒐购甲骨的有王襄、孟定生、刘鹗、罗振玉及美国人方法敛,英国人库寿龄、金璋,日本人林泰辅,加拿大人明义士等,共得甲骨数万片。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有计划地迸行殷墟发掘,先后发掘十五次,共得甲骨约二万五千片。以后殷墟仍不断有甲骨出土,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小屯南地发掘甲骨四千余片。除殷墟外,1953、1954年在郑州商代中期遗址中还检到有字甲骨两片;自1954年始,又先后在山西洪洞,北京昌平,陕西丰镐、周原遗址、岐山凤雏出土西周时期有字甲骨约三百片。

自甲骨文首次被发现迄今,出土的甲骨已有十五万片,分别藏于中国大陆、台湾省和港澳地区,以及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苏联、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瑞典等国家,南朝鲜也有收藏。

出土的甲骨文多已着录出版,早期的有刘鹗的《铁云藏龟》、罗振玉的《殷虚书契》和《殷虚书契后编》、明义士的《殷虚卜辞》、林泰辅的《龟甲兽骨文字》、王襄的《簠室殷契征文》;后又有董作宾的《殷虚文字甲编》、《殷虚文字乙编》,胡厚宣的《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甲骨续存》等。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对甲骨文发现八十多年来已着录和未着录的十几万片甲骨材料进行系统的科学整理,广泛蒐集全部出土的甲骨资料,分期分类,共收甲骨约四万片,编为十三册,为研究甲骨文和商史提供了系统的资料。另外,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的甲骨,已收入《小屯南地甲骨》一书。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德国等国所藏的甲骨,也已着录成书,分别发表。

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它以象形、假借、形声为主要造字方法。今天的汉字,仍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因此甲骨文已具备后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从语法上看,甲骨文中有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其句子形式、结构序位也与后代语法基本一致。

由于商王几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从甲骨文中有关商代阶级和国家的资料可知,商代的奴隶和平民由众、刍、羌、仆、奚、妾等不同身分的人组成,奴隶主和贵族有先公先王和他们的配偶如高妣某、妣某、母某及子如子某、多子等,各级官吏则有臣、尹、史、犬、亚、马、射和侯、伯等;军队有师、旅等;刑罚有刖、劓、伐等,并设定了监狱。甲骨文中也记载了商代人殉人祭的状况,对于解决商代社会性质有直接关系。商王朝经常对外发动战争,被征服的方国对商王朝称臣纳贡,甲骨文中常见氏(致)来、入马牛羊象龟等记载。

甲骨文中有关商代社会生产的内容很丰富。在农业方面,有裒田、作大田的记载,还有各种农作物如黍、稷、麦、耒、稻等的名称。商王关心农业收成的丰歉及风雨、降低对农业收成的影响,常见立黍、省黍、求年、告秋之卜。在畜牧业方面,马、牛、羊、鸡、犬、豕等都有记载,且畜养量较大并有专门牢厩。祭祀时常用掉大批牛羊。渔猎在商代社会生活中仍起一定作用,甲骨文记载的猎物有鹿、麋、豕、象、虎、狐、鱼类和各种鸟类,狩猎方法有田、狩、逐、阱、射等。甲骨文里还有关于贝、朋、珏和舟、车以至传递制度等商业、交通方面的材料。

甲骨文中有关商代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亦很丰富。在天文历法方面,有日食、月食和鸟星、新星、大星等记载,也有“十三月”等闰月材料和干支记日及每日不同时间阶段的“时称”等。在气象方面,有不少卜雨、卜风以及易日、云、雷、雹、雪、虹等记载。在医学方面,有头疾、牙疾、鼻疾、言疾、肘疾、足疾、踵疾等疾病的记载,也有关于生育的记载,表明当时能准确推知预产期。

商王尚鬼,凡事占卜。占卜内容多以王为中心,就其关心的问题,如对祖先与自然神的祭祀与求告,对风、雨、水及天象、农事、年成的关注,通过贞人向上帝、鬼神、先公先王等问卜,以便预示吉凶,祈望得到保障。占卜材料多为龟腹甲(及少量背甲)和牛胛骨,用前经整治,并在背面(少量牛胛骨亦有在正面)施以钻、凿。占卜时,先于甲骨背面钻凿处用火烧炙,正面即现“卜”字形裂纹,以此定吉凶。占卜后,将所卜事项记刻于甲骨之上。

中国历史上最早记录天文的书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已经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鲁国的天文学家在对天象的观测中,观测到37次日食,其中33次已经被证明是可靠的。现在世人通称的哈雷彗星,早在公元前613年就被载入鲁国的史书《春秋》中,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记录。而西方一直到1682年才由哈雷发现,比中国晚了两千多年。

中国历史上最早设定的县在哪里

春秋初,秦武公在新开拓的疆域首先设立邽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冀县(今甘肃天水市甘谷县),距今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了,因此,邽、冀二县,并列堪称天下第一县。

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本诊脉的书叫什么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钜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钜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请问,中国历史上最早带有翅膀的龙是什么龙

答:应龙

1、应龙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黄帝战蚩尤时应龙斩蚩尤、夸父,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2、《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 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 不得覆上, 故下数旱。 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

3、应龙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

中国历史上最黄的诗是什么

是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国留学的画家?

不是徐悲鸿!是李铁夫。

据现有材料,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最早出国学美术的留学生有:李铁夫,1887年到英国,后到美国,1931年回国;李叔同,1905年东渡日本,1911年毕业回国;李毅士,1907年到英国,约1917年回国;吴法鼎,1911年去法国,1919年回国;李超士,1912年去法国,1919年回国,刘锦堂,1910年到日本,1920年回国。

徐悲鸿出国已经是1919年了,官费留学法国,1927年回国。

中国历史上最火的网游是什么?

最受欢迎No.10:《征途》最高同时线上人数45万 ·最受欢迎No.9:《传奇世界》最高同时线上人数55万 ·最受欢迎No.8:《大话西游2》最高同时线上人数58万 ·最受欢迎No.7:《魔兽世界》·最受欢迎No.6:最高同时线上人数63万 《劲舞团》 ·最受欢迎No.5:最高同时线上人数65万 《热血传奇》最高同时线上人数67万 ·最受欢迎No.4:《QQ幻想》最高同时线上人数68万·最受欢迎 No.3:《跑跑卡丁车》最高同时线上人数70万 ·最受欢迎No.2:《泡泡堂》最高同时线上人数70万·最受欢迎No.1:《梦幻西游》最高同时线上人数131万

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官职是什么

左相

左右相中,左相大于右相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的就是他了,呵呵,加分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是谁?(有历史记录)

人们普遍认为彭祖是历史上最长寿的人,《国语》和《史记》上都有记载传说他活了八百年。

彭祖是上古五帝中颛顼的玄孙。他经历了尧舜、夏商诸朝,到殷商末纣王时,已七百六十七岁,相传他活了八百多岁,是世上最懂养生之道、活得最长的人。他的养生之道被后人整理成为一部《彭祖经》传世。

其实这是个认识误区,历史上真正最长寿的人并非彭祖。之所以产生这个认识误区,皆因我国远古时对年的计算没有统一的标准。彭祖生于四川彭山,长于彭山,晚年终老于彭山。在彭山一带的乡间至今流行一种“小甲子”计年方式,即六十天为一年。刘继兴考证,从孔子墓出土竹简上记录发现,古代纪年确有以60年为1岁的说法。按此换算为现今的计年标准,彭祖只活了一百三十多岁。史学家还认为,所谓彭祖年长八百,实际上是大彭国存在的年限。

历史上留有文字记述的年寿最高者,当数清代的李庆远,活了257岁。

李庆远是位传奇人物,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卒于民国24年(1935年),终年257岁。因为他对中医中药、尤其对养生术的研究和实践,都有不凡的造诣和成就,在200多岁的高龄时,其言行举止仍如同壮年,所以被人们誉为“神仙”。

李庆远原籍云南省,又名李青云,90多岁到四川开县定居,一生娶过24任妻子,膝下子孙满堂。

民国十六年(1927),李青云应四川军阀杨森的邀请去万县传授养身之道。杨森对李敬若上宾,为李特制全身新衣,请照相馆照相放大陈列在橱窗里,标明“开县二百五十岁老人李青云肖相,民国十六年春三月摄于万州”。一时之间省内各报竞相作为奇闻报道,轰动全川。因李讲不出养身奥秘,不久即送返开县。民国二十年(1931)《万州日报》九月十五日又载:“开县二百七十三岁老人李青云,已于前晚由陈家场

到万,住李家花园。老人系应王师长之邀到万的……”

在李庆远250岁那年,他的同乡、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先生专程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李庆远兴致勃勃,引经据内典,对养生术作了长篇巨集论,既谈个人的养生实践,又论古今养生有道与无道的经验与教训,被刘成勋先生详细记录下来,整理成为《自述》一文,留存后世,至今仍为养生名著。

刘成勋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年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寿星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决”约1000多字。北京的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但当时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怀疑和否认,后来经多方考证,才得到证实。

在《自述》一文中,李庆远认为:人的寿命有长有短,这是由元气所主宰的。元气,又称原气,禀受于先天而赖后天荣养而滋生。它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上、中、下焦)达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为生化动力的源泉。

他形象地把爱护与不爱护元气,比作蜡烛存放的位置。若是把点燃的蜡烛置于罩笼内,则燃烧的时间长;若置风雨中,则时间必短或即熄灭。养生之道,亦是如此。

李庆远非常欣赏老子之言:“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毋使汝思虑萦萦。寡思路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他说,此中妙旨,往往被不善养生之庸人所忽视。他还十分欣赏清代学者陆陇其的一段话:“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而起利,不入典当之门庭,只消清茶淡饭,便可益寿延年。”李庆远称:“此真养生之妙诀,益寿之良箴也。得此可以长生,不必采灵药、炼金丹也”

他根据古人的养生理论,特别强调善养生者必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根本。

李庆远在讲到自己的养生经验时说:“食不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得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余生二百多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亦不作过久之酣眠。”“饥寒痛痒,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爱自全之道,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

他还讲到生活细节的注意事项。他提出,凡细小之事,人们往往容易急躁,如此必然伤身。他告诫人们: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身,损伤至极,即可亡身。所以,按著先人的养生术,行不疾行,目不久视,耳不极听,坐不至疲,卧不至吸;要先寒而衣,先热而解,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富贵荣辱之动其念。此乃长寿之道也。

俭以养德的以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以:用来。

俭以养德:节俭可以用来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读音:jiǎn yǐ yǎng dé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作为君子应当以不受外界影响来修养自身,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例句:平凡岗位,高尚人格,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扩展资料

词语典故:

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诸葛亮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写了一封家书,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诫子书》。当时诸葛亮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在文中他提到几点对儿子的建议:

1、作为君子应当以不受外界影响来修养自身,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些内容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中的几个重点词句,应该怎样理解?

优质回答《诫子书》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虽然不足百字,却把修身养德治学成才的大道理谈得非常深刻,非常透彻。课文虽然很短,但是对初一的学生而言,正确理解并体会词句的内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不光要借助注释去理解,还要联系语境及生活经验去理解,有的时候教师也要把自己的理解告诉学生,引导学生体悟。

本人就课文中一些重点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第一,“夫君子之行”怎么理解?

这个句子,一般的解释是“君子的操行(品德修养)”,这样理解的话,和紧跟其后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语意交叉重复。

要正确理解这个句子,关键在“行”字怎么解释,其实我认为“行”字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行”字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是十字路口,《说文解字》认为是"人们在路上走或小跑"。

结合课文的语境,这个句子可以理解为:古代的君子立身行事,成才成功。

这个句子中的“之”,一般人解释为结构助词“的”,我认为“之”在这里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我这样理解这个句子,才能和后面两句语意贯通,文意相连。

第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该怎样理解?

这个句子里面有两个关键词语,第一个是“静”,有人理解为“不贪图物质享受”;第二个是“俭”,有人理解为“节俭”。这样的理解都有道理,但是内涵不足。

这两个句子是互文见义。

“静”的意思是心无杂念、安宁专注。“俭”的本义是“自我约束,不放纵”。如“君子以俭德避难”“严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中的“俭”,都是这个意思。因此,这里的“俭”侧重指严于律己、克己自责、勤勉谨慎。

这里的“静”指向内心,“俭”指向外在行为。一内一外,相得益彰。

所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古代的君子立身行事、成才成功,首先需要依靠心无杂念、宁静专注、严于律己、勤勉谨慎来修养身心,培养品德。

如果仅仅把“静”理解为无欲无求、不贪图物质享受的话,后面的“悲守穷庐”不就自相矛盾了吗?

第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该怎样理解?

这两句是诸葛亮从反面给儿子讲道理讲危害的。回答的是君子为什么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个人认为,这两个句子同样是互文见义。两句要糅合在一起理解。我的翻译是:如果内心无法恬淡宁静专注的话,就无法明确并且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总而言之,这篇课文虽短,但是词句的内涵确实不大好理解,只要我们在借助注释的基础上,解词释句前后关联,前有跟后有据,联系文章语境及生活经验,就可以掌握重点词句,了解文意。

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作何理解,欢迎讨论,欢迎留言。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快来关注“三尺讲台一路行吟”吧。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一章:我有三宝

优质回答还原版《道德经》第十一章全文如下:

本章前六句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下段,后三句对应第七十三章上段。本章文本以帛书乙本为底本,并参照帛书甲本、楚简本、汉简本等对底本作了校订。

本章是前两章的续篇,三章三位一体,系统阐述了什么是“公平公正”原理。前两章老子分别给出了“公平”和“公正”的定义。“公平”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亘无名”,指道视宇宙万物都是服务于整体的“无名之仆”,只要个体不损害整体,道将恩泽均摊。“公正”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亘无为”,指道针对“不公”所采取的纠错行为;个体利益损害了整体利益被视为“不公”,道将“贞之以无名之仆”就是“无为”。

然而,前两章老子仅仅陈述了什么叫“公平”和“公正”,并没有说明“公平公正”将通过什么方式来贯彻落实。本章揭开了这个谜底,阐明了“公平公正”原理的运作机制。

道对宇宙万物的驾御全基于一个“滋”字,“滋”即“养”。道不仅生万物,更重要的是养万物。道养谁,谁就生,道不养谁,谁就亡。

道“养”与“不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这就是“公平公正”原则。“天之所恶,孰知其故?用于敢则杀,用于不敢则枯。此,两者或利或害。”这是说,天生天杀的唯一标准,取决于对宇宙生态是否有利,有利则“公平公正”,天赐其生;有害则“不公不正”,天赐其死。

“用于敢则杀,用于不敢则枯”是本章的点睛之笔,向我们展示了道的生杀机关,阐明了道是如何确保“公平公正”原则贯彻落实的。然而本句在传世本《道德经》中已是面目全非,“用”变成了“勇”,“枯”变成了“活”,且“敢”字的含义也一再被人误读。不仅如此,此句在传世本中还搬了家,使老子本章的结论不翼而飞,逻辑残缺不全。

本章的主题是“我有三宝”。“三宝”是道驾御宇宙的三大准则,决定了万物的生杀,绝非人可以胜任。将“我”读为“老子”或“圣人”,又将“三宝”释为人的三种品格,是传统老注的共同误区。此外,传世本以“慈”、“俭”替代了老子原文中的“滋”、“佥(qiān)”,以儒家的“仁爱”、“俭啬”偷换了老子的“公平公正”原则,老子思想被彻底歪曲。

《道德经》传世两千余年,老子的核心思想“公平公正”原理却鲜为人知,与战国后人对老子的误读密不可分,而本章的误读和篡改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还原版与传世本对比可知,本章几乎句句与传世本有别。老子系统的逻辑演绎,深刻的价值内涵,在传世本中早已荡然无存,“公平公正”原理也化作青烟飞至九霄云外。

“三宝”是道的顶层设计,环环相扣,以确保“公平公正”原则的执行

老子说,道有三大法宝,用于治理宇宙生态,并确保生态和谐有序,长治久安。

本章涉及到多个不常见或已经消失的古汉语用法,不以澄清不足以正确领会老子真义。首当其冲的便是“寺”字。

“寺”最早见于西周,写作“上之下又”。“之”,老子用作“治”。“以正治国”,楚简本和帛书甲本均作“以正之邦”,帛书乙本和汉简本均作“以正之国”,“之”读作“治”。杨树达认为,“寺”从“之”声,当读作“之”(《积微金文说》),可从。所以,“寺”最初的含义有治理的意思。大约至战国早期,“寺”下面的“又”演变成了“寸”,“寸”有法度的意思,赋予了“寺”依法办事的内涵,“寺”的含义随之逐渐从治理演变为府庭,如“大理寺”。而“寺”作为治理的动词用法从此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寺”在古文中通“持”,持有;通“侍”,侍从;通“诗”,诗歌;通“恃”,依仗。所以,此句传世本读作“持而保之”,汉简读作“侍而葆之”,而帛书甲本读作“市而(王呆)之”则是取两字读音相同。然而,这几种解读均非老子本义。

老子的本义是,“寺”作“治理”解,“寺而保之”就是用“三宝”来治理宇宙生态,从而使生态保持和谐有序,长治久安。之,代指宇宙生态。

相比较,“我有三宝,持而保之”,句中“有”、“持”、“保”三个字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拥有”,“持而保之”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显得可有可无,这显然与老子简明而富于内涵的文风不符。

老子说,道治理宇宙的三大法宝是:一,我养你;二,大家都一样;三,不许搞特殊化。

“滋”,滋养,指道养育万物。道将“我养你”定为治理宇宙生态的第一法则,是因为它是后两条的基础,道是通过“养”与“不养”来确保后两条实施的。

“滋”,帛书甲乙本中作“兹”,“兹”当为老子原字。“兹”通“滋”。传世本将“兹”通“慈”是典型的以儒解老,是对老子思想的严重曲解。

“佥(qiān)”,本意众口如一,引申为大家都一样。“一样”不是指功能和作用,而是指地位和权利。宇宙生态中万物的作用有大有小,但绝不论功行赏,个个都是整个生态的“无名之仆”,天地也不例外。

“佥”的造字体现了“一样”的内涵,楚人的写法是“上佥下曰”,“佥”,从亼(众)、从吅、从从,下面一个大“曰”,表示众人口中说出的话都一样:

“佥”,帛书甲乙本作“检”,传世本作“俭”,流行的解读是“检”通“俭”。后人以所谓“俭即无欲”偷换了老子的“公平公正”原则。

“不敢为天下先”,指道“不敬”为天下先,“敢”是“敬重”的意思,不作“有胆量”解;“为天下先”指谋求超越了天下人的权力、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

“不敢”的主语是“道”,“为天下先”的主体是“人”。常见的误读是将“道”与“人”混为一谈。道创造了世界,整个世界都属于道,无需道去谋求。道是超物,凌驾于万物之上,谈不上道与人相争。所以,“为天下先”的主体不可能是道,只能是人。如此也可以反推出“不敢”即“不敬”的意思。

“为天下先”为什么不能敬?因为它破坏了“公平公正”原则,是“不公”的始作俑者。

-----------------------------------------------

这里插入一段,对“敢”字的用法再作几点说明:

“敢”作“敬”解即使在古汉语中也不多见,但在《道德经》中却体现了这一用法的一致性。《道德经》中所有“敢”字都是“敬重”的意思,唯有“敢”作“敬”解才与老义相通。

“敢”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上中下结构,上为“倒豕”,代表祭祀用的牺牲,象征天帝的化身;中间是个“中”,下为“双又”,表示人双手举着牌位冲着牺牲的头祭拜。整个字就是敬奉上天的意思。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根据《说文》“敢,进取也”而将该字解读为人手持猎叉刺向野猪,值得商榷。猎叉之说,大有子虚乌有之嫌。

“敢”字的含义在西周中期发生了变化。西周早期的“敢”字,仍保留了甲骨文的喻义,牌位被口替代,双手简化为一只手,倒豕也作了简化,象征口中念念有词,在敬奉天地:

到了西周中期,口与倒豕连为一体,成了左右结构,字的喻义变成了人兽相对,派生出了“有胆量”的含义。战国前后,左边演变成了上爪下古,左右相对,有了人面对旧恶势力图谋进取的意思,即《说文》所指“敢,进取也”:

上古文献支持上述推测。《尚书·盘庚》是历来公认的古篇,创作年代虽有各种争议,但多数认为是殷商时期的作品,再晚不会晚于周朝初年。《盘庚》一文中共出现“敢”字六次,每个“敢”字都作“敬重”解,无一例外。相比,《诗经》中的“敢”字基本都作“有胆量”解。

下文是《盘庚》中的两个例子(《尚书》的断句、释义多有争议,下文与流行的断句、释义不同):

“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意思是,望你们抛开私心,为民办实事、积真德。至高伴随友爱,伟大崇敬高尚。只要你们行善积德,毒蝎猛兽也无法将你伤害。“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至,至上;于,广大;婚,匹配;友,友爱;丕,大也,作伟大解;敢,敬重;大,大德;言,语气助词,相当于“焉”。

“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意思是,我不任用贪婪之徒,而敬重举用造福民生之才,只要能养育百姓,使民安居乐业,我都将视其功勋,委以重任。“敢恭生生”:敢,敬重;恭,举用;生生,让生命得以生存,即造福民生。

再举一列。《尚书·汤誓》:“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意思是,我敬畏上天,不敬是不行正道。“敢”依旧作“恭敬”解。

-----------------------------------------------

老子说,我养你是手段,驾御宇宙万物才是目的;大家都一样是手段,广为接受并源远流长才是目的;不敢为天下先是手段,打造成事长才是目的。

“用”指驾御万物。道通过“养”或“不养”实现了对万物的绝对操控,这便是“滋”的妙用。

“用”,其他版本均作“勇”,系误读。楚简《老子》中,“用”均写作“甬”,后人因不解“滋”的妙用,加之将“敢”误解为胆大,从而误将“甬”与“勇”相通。

“广”,不仅指广为接受,还有能长久的意思。“大家都一样”不光能获得全票通过,而且能持之以恒。

“成事长”是道的代理人制度设计。“大家都一样”不否定“要有领头羊”,但领头羊决不能公权私用,不许搞特殊化。道要塑造的“成事长”与“圣人”是同义词,多劳而不多得,有能耐而不因此讨价还价。道之所以有底气提出这样的用人标准,是因为“对立统一”原理决定了这样的人一定存在。

“不敢为天下先”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干部选拔标准。多劳而不多得是对市场经济的彻底否定,以至于今天的许多人恐怕都难以接受。但这正是老子价值观的核心,是其与千百年来人们已形成的传统价值观的分野所在,需要细心体会方能理解。老子的“三大法则”强调,要实现真正的“公平公正”,就需要将那些有能力而又乐于奉献的人筛选出来,作为社会各层次的代理人,否则就违背了道的第三条法则。问题是我们又如何筛选,老子并没有给出答案。

“成事长”,帛书乙本作“成器长”,但帛书甲本及韩非子《解老》引文均作“成事长”,其他版本则省去了“成”字,多作“器长”。“事”与“器”皆为物所生所成,“事”的概念更为宽泛,涵盖了“器”,故“成事长”更为恰当。

老子说,滋是用的基础,佥是广的前提,后是先的条件。若我不养你,便无法驾御你;没有公平,便难以推广;没有无私奉献,便不可能造就真正的领袖;换种做法根本行不通。

这里,“今”是假如的意思。“且”作“取”解。“死”指行不通,不是死亡的意思。

死,一语中的,点出了这套规则的奥妙所在。“我养你”是前提,有“养”才会有“不养”,“养”是推行“公平”的原则,而“不养”则是对“不公”的制约。“不许搞特殊化”限制了公权私用,唯有乐于奉献,不谋私利,才能授之以公权而成为“成事长”。环环相扣!

“养”的妙用——有礼有节,能进能退,精准发力

前一部分,老子介绍了三大法宝的概念,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联系,以及由此得以实现的目标。这一部分,老子着重介绍“滋”在宇宙治理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取舍的判断标准。

老子说,“滋”时刻守护着宇宙生态的“公平公正”,一旦发现“不公”将立即对其实施精准打击,且无邪不克。以攻为守,“公平公正”必然固若金汤。

“弹(tán)”,打击,指道对“不公”毫不留情,坚决治理,还天下以“公平”。“弹”有瞄准的意思。后面章节老子提到:“弹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善谋,是善于谋求,一抓就准,说的就是精准打击,使“不公”无一漏网。

传世本此句作“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将“慈”作为主语,意思是“慈爱”是战无不胜的武器,逻辑上实在难以自圆其说。

老子之所以写作“以弹则克”,是因为道与物的关系,是超物与物的关系,彼此间不存在较量,故谈不上“战争”,物的唯一选择就是服从道的意志。

老子说,天要养谁,便会将谁浸泡在生命之泉中,让生命充满活力。“焉”,于是。

“聿(yù)”,养之意。古人有聿女即养女一说。“聿”在帛书甲乙本中均作“建”。后人感觉“建”在此逻辑欠佳,又将“建”改成了“救”字。其实,“聿”、“滋”相对,才是老子的本意,逻辑上完美无缺。

传世本名句“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在楚简《老子》中写作“善聿者不巢,善保者不兑(yuè)”,“聿”即“养”,“兑”以音通“穴”。整句意思是,善于养育者没有自己的家,而以天下为家,养的是天下;善于保护者没有藏身之地,不保自身,也不保自家,保的是天下万民。

“聿”作“养”解在古文献中有所体现,但往往被人们当作语气助词或释为它意。《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无念尔祖”是“尔祖无念”的倒装,“聿修厥德”便是“修养其德”。整句意思是,要想让祖先不挂念(对得起祖先),就要注重修养自己的德行;要永远胜任上天赋予的使命,唯有为子民多谋福利。但毛亨在解读此句时,却以“无念”就是“念”为逻辑,又将“聿”读作“述”,作“遂”解,郑玄、孔颖达亦为之附和,殊不知“聿”乃“养”也。

老子说,天的好恶谁能知晓?其实很简单,天敬之则赐其甘露,天不敬之则令其枯萎。天之所以如此区别对待,是因为前者对整体有利,而后者则对整体有害。

这里的“敢”仍然作“敬”解,指道所敬重的事,也就是符合道的标准的行为,而“不敢”则是违背道的标准的行为。道有明确的是非观,这一是非观就是“公平公正”,除此之外,道没有任何其他价值判断。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就是“杀”字的用法。“杀”,这里作“收获”解。

《礼记·王制》:“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讲述的是一年三次的天子狩猎,诸侯及士大夫众卿陪同。狩猎的礼仪是,天子优先,斩获猎物便放倒天子的旌旗,诸侯便可开始打猎,之后是大夫,最后是百姓进场。这里,“杀”指获得猎物,强调的是收获。

现代汉语中,“杀”也有“收”的意思。草书中收尾的一笔,称为“杀字”。影视作品完成全部拍摄工作,进入最后的制作成片阶段,称为“杀青”。

“杀”,有一体两面的特征。“收割”对于人来讲,是获得收成,而对于庄稼来讲,则是遭到灭杀。“打猎”也是如此,打到猎物,对人而言是“获”,对猎物而言是“亡”。从造字上分析,楚人的“杀”字,从禾从木从攴,像是人用工具在敲打树上的果实,更突出人的“收获”:

而秦篆的写法则不同,从×从木从殳,像是植物被削去了脑袋,更突出物的“灭亡”:

随着文字统一,秦篆替代了楚篆,“杀”的这层“收获”的意思也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此句帛书甲乙本均作“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栝”,而北大汉简作“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枯”。由此推断,老子原文当是个“枯”字,“栝”为“枯”之讹。而“勇”则是因为后人对“敢”与“杀”的连续误读,导致又将“用”错当作了“勇”。

战国后人因没有领悟老子的“公平公正”原理,从而认识不到老子这是在阐述道治理宇宙的生杀机制。“杀”是放生,而“枯”才是杀生。后人彻底颠倒了彼此的关系,将“杀”视为死,而将“枯”改成了“活”。阴差阳错,造就了逻辑上似是而非的千古名句:“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不同于“此两者,或利或害”。前者中的“此”作“如此”解,表示因果关系,而后者中的“此”是代词,可有可无,通常老子会选择将其省略。

“用于敢则杀,用于不敢则枯。此,两者或利或害。”本章在此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敢”与“不敢”是道的是非标准;“杀”与“枯”是“滋”的机关所在;万物生灭,全在道的一念之间;而道的唯一取舍标准就是“公平公正”原则。

本章勘正说明

1. 章节相关章节重组

本章由王弼本《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后半章与第七十三章前半章重组而成。王本第六十七章开篇三句说的是道的大小之辨,阐述的是大与小的辩证法,已被纳入还原版的“道可左右”章。而后面六句则全是在谈“三宝”。前后两部分并无直接联系。相反,第七十三章的开篇三句,却是对道生杀机关的最终揭秘,是“三宝”治理机制的点睛之笔,与第六十七章对“三宝”的阐述密不可分,故将两者整合为一章。

第七十三章并入的三句中,“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问,“用于敢则杀,用于不敢则枯。此,两者或利或害。”是答,王本中两者的顺序刚好颠倒,并入时相应作了纠正。王本第七十三中另有一句“是以圣人犹难之。”此句是王本第六十三章中“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的重复,谈的是圣人之道,与上下文的道论无直接关系,故被删除。第七十三章最后两句,是老子对天道的总结,相对独立于“三宝”,被并入与之关系更为密切的王本第七十七章。

2. 关键词考证

“夫”,帛书甲乙本及各传世本均将其断在上句“久矣其细也夫”。蒋锡昌认为“夫”实为发语词,当属下句,还原版从蒋说。

此句帛书甲本作“我恒有三宝葆之。”帛书乙本作“我恒有三(王呆),市而(王呆)之。”北大汉简作“我恒有三葆,侍而葆之。”各传世本多作“我(吾)有三宝,持而保(宝)之。”由此推测,老子原文很可能是“我有三呆,寺而呆之。”第一个“呆”通“宲”,“宲”是“宝”的异体字。第二个“呆”通“保”,保障的意思。

“恒”字,其它版本均无,当系后人添加。帛书甲乙本对“恒”之情有独钟,一旦兴起,便加之于老子文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有无相生”一段,帛书甲乙本写道:“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隋,恒也。”结尾硬是活生生塞进个“恒”字。

“寺”上文作了详细介绍,这里不重复。

此句老子原文当作“一曰兹,二曰佥,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帛书甲乙本及北大汉简作“兹”反应了原貌,各传世作“慈”,是对老子本意的歪曲。“兹”通“滋”,意为“养”,与本章义理相通。

“佥”,帛书甲乙本作“检”,北大汉简作“歛”,各传世本作“俭”。三个字都是对老子原文的误读,未能体现公平以待这一思想内涵,而是以儒家的“俭啬”偷换了老子“公平公正”的核心价值观。

此句,帛书乙本作“夫滋,以单则朕,以守则固。”据此推测,老子的本字应该是个“单”字,后人将“单”误读为“战”,“战”与“胜”相对,从而有了“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实际上,“单”通“弹”,指道针对“不公”作出的精准打击。

帛书乙本的这个“朕”字,帛书甲本作“胜”,两者都是对“克”的误读。“胜”与“克”在今天可谓同义词,但此处两字的含义却不尽相同。若仔细辨别,楚简中“胜”与“克”的写法其实并不一样。“克”楚简写法是上中下结构,上从大,中从几,下从力:

这个字上面是个“大”,两条胳膊上各有两划,应该是象征身披铠甲,中间是个几案,下面的“力”则象征战败的一方俯首称臣。“大”和“力”之间隔着一个“几”,所以代表着两个不同的主体。这应该是楚人的“克”字。

而“胜”字,楚简《成之闻之》中共出现四次,前三次是“胜任”的意思,最后一次是“斗败”的意思。四个“胜”字的写法都是上下结构,上从大,下从力:

这个字中间没有“几”字,故“大”与“力”均指同一主体,表示因力量强大而胜出,而无心于对方是否臣服。这应该是楚人的“胜”字。

如今学界将此二字皆隶定为“胜”字,恐不妥。两字的混淆可能自战国中期就已出现,楚简《老子丙》中“君子居则贵左”一章中的“胜”字就写成了“克”字。此章出自战国后人的嫌疑重大,或许只是后人不精楚篆的个案,又或许是当时的普遍现象,此时人们便已“胜”、“克”不分。

天将聿之,焉以滋垣之。

帛书乙本此句作“天将建之,如以兹垣之”,帛书甲作“天将建之,女以兹垣之”。两句中的“建”字当同为“聿”之误。“聿(养)”与“兹(滋)”对应,是谓“滋养”。“垣”,本意围墙,这里比喻被生命的营养所包围。连接词“如”是“女”字的派生,“如”、“女”两字都是对“焉”字的误读。楚人的“焉”写作无“宀”的“安”字,比“女”字仅仅多了一个“点”,“焉”作“于是”解:

附一:王弼本《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附二:王弼本《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俭以养德甲骨文欣赏!中国古代有哪些家训》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