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什么是阶层固定化?答其实在我看来,所谓的“阶层固化”,只能算是一个伪命题,除了贩卖焦虑,并没有什么用处。这么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阶层固化”这个词,背后...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哥廷根vs奥尔登堡,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什么是阶层固定化?

什么是阶层固定化?

其实在我看来,所谓的“阶层固化”,只能算是一个伪命题,除了贩卖焦虑,并没有什么用处。这么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阶层固化”这个词,背后的引申含义是什么?我们从词汇的意思来看,“XX化”的意思,指的是一个过程,比如说,“现代化”意思就是从落后走向现代的过程,“道路绿化”就是说给道路种上树,使道路变绿的这个过程。同理,“阶级固化”形容的是阶层,从能够自由流动,到不能自由流动的过程。那么,这背后的意思,就是我们各个阶层的人,原本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第二,那么,各个阶层,原本是能够自由流动的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看这个“原本”,指的是什么时候。我们试着把眼光拉长一点,从2000年文明的角度去考虑,这样一来,情况就清晰了,纵观两千年,阶层似乎一直都是不能流动的,或者说流动非常慢的。你爹种地,你也种地,你儿子还种地;你爹是王侯,你肯定也是王侯,你儿子最差也是个小王侯;你爹在街上打铁,可能你家就要祖祖辈辈打铁几十年上百年。如果想实现阶层跃升,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起义,一个是考科举。而通过这两种途径时间阶层跃升的人,在千年的历史中,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看来,现在实现阶层跃升的途径,不是变窄了,而是变宽了,因为推行全民教育,有更多的人,能通过读书实现阶层跃升,能通过各类考试实现阶层跃升,此外,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还有一大批人,通过创业实现阶层跃升。这样看来,阶层流动的状况,是越变越好了,又是哪里来的“阶层固化”一说呢?

第三,“阶层固化”是怎么来的?问题已经显而易见了,我们刚才通过和两千年的历史对比,得出的结论是:阶层非但没有固化,反而流动性更强了。那问题就是出在不久之前,什么时间呢?对!就是改革开放之后。因为改革开放,导致了一大批人,坑蒙拐骗也好,有点儿胆子也好,有把力气也好,会投机倒把也好,不管出身如何,都纷纷实现了从底层向中层甚至高层的跃升。这种现象持续了二三十年,于是,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觉,阶层,是自由流动的!

冯康对数学的贡献是什么?

冯康(1920年9月9日~1993年8月17日)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家,中国现代计算数学研究的开拓者。生于江苏南京,少年时代家居江苏省苏州,原籍浙江绍兴。

1926年至1937年,冯康先后在江苏省立苏州中学所属实验小学、初中部和高中部就读。1939年考入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两年后转物理系,主修电机、物理、数学三系主课,1944年在重庆毕业于中央大学。1946年任教于清华大学。

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其间1951至1953年在苏联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进修,1957年至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78年至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1987年后任该中心名誉理事长。独立创造了有限元方法,自然归化和自然边界元方法,开辟了辛几何和辛格式研究新领域。

在基础数学研究中,对拓朴群结构、广义函数理论等作出贡献。在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方面,指导解决了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中的多项难题。独立于西方创造了解决椭圆形微分方程的现代系统化的计算方法——变分差分方法,即有限元方法。该成果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冯康还提出椭圆方程的自然积分方程、有限元边界元的自然耦合法,开拓了哈密尔登动力系统辛几何数值解法。

冯康贡献

早在20世纪60年代,冯康在介绍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就曾说过:“我的计算数学研究都不是从阅读别人的论文开始的,而是从工程或物理原理出发的。”

冯康在成功地创始了有限元方法后,提出了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开辟了一个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全新的研究领域。他为什么要进行这一方向的研究呢?在1991年中国物理学会年会的邀请报告中,冯康提出了这样一些关于动力系统的科学问题:在遥远的未来,太阳系呈现什么景象?行星将在什么轨道上运行?地球会与其他星球相撞吗?

也许有人认为,只要利用牛顿定律,按照现有的计算方法编个程序,再应用超级计算机进行计算,经过充分长的时间,总能得到结果。但这样的计算结果可以相信吗?实际上,对这样复杂的计算,计算机或者根本得不出结果,或者得出一个完全错误的结果。即使每一步计算的误差非常小,但误差积累起来会使结果面目全非!这是计算方法问题,机器性能再好也无济于事,编程技巧再高也是无能为力的。

动力系统问题不同于椭圆边值问题,有限元方法已不能很好解决此类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动力系统问题呢?冯康在创始有限元方法的过程中已体会到,同一物理过程的各种等价的数学表述可能导致不等效的计算方法。有限元对椭圆边值问题的成功是因为选择了适当的力学体系和数学形式。

有限元不能很好地解决动态问题则是由于拉格朗日力学体系不能很好地反映其本质特征。于是冯康又回到了物理原理。在数学物理方程中列于首位的经典力学方程,有三种等价的数学形式体系:牛顿力学体系,拉格朗日力学体系和哈密尔顿力学体系。其中哈密尔顿体系一直是物理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它的应用涉及物理、力学和工程的众多领域。但是针对哈密尔顿体系的计算方法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仍是空白。

为什么不能从哈密尔顿系统出发发展新的计算方法呢?于是冯康便开始这一方向的研究。他发现,惟有哈密尔顿力学体系才是可供选择的研究动态问题的最适当的力学体系。由于辛几何是哈密尔顿系统的数学基础,冯康以他特有的数学直觉抓住了设计哈密尔顿系统数值方法的突破口——辛几何方法。他组织研究队伍对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数值实验,经过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

现在已知,传统的算法除了少数例外,几乎都不是辛算法,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人为耗散性等歪曲体系特征的缺陷。而冯康等人提出的为数众多的辛算法却保持了体系结构,特别在稳定性与长期跟踪能力上具有独特的优点,已在我国的动力天文、大气海洋、分子动力学等领域的计算中得到了成功的实际应用。

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大量的数值实验令人信服地表明,辛算法解决了久悬未决的动力学长期预测计算问题。这一类新算法的出现甚至已改变了某些学科方向的研究途径,也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冯康个人荣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冯康的科学业绩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其巨大的贡献在众多领域中凸现出来。

1997年春,菲尔兹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教授在清华大学所作题为“中国数学发展之我见”的报告中提到,“中国近代数学能够超越西方或与之并驾齐驱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主要是讲能够在数学历史上很出名的有三个:一个是陈省身教授在示性类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冯康在有限元计算方面的工作”。

这种对冯康作为数学家(不仅是计算数学家)的高度评价,令人耳目一新。为此,许多人奔走相告产生强烈共鸣,虽则其说法很可能出乎某些人的意料之外。

随后1997年底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授予冯康的另一项工作“哈密尔顿系统辛几何算法”,这是一项迟到的安慰奖,也是对他的科学业绩进一步的肯定。

冯康深厚的文化素养

科学家当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星宿,而是在人间的凡人,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培养和锻炼,逐渐成长起来的。

冯康深厚的文化素质要归功于中学教育。他的母校,有名的苏州中学显然起了很大的作用。从家庭角度来说,主要是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一种氛围。“宽松”这一点至关重要,它和当今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冯康刚进初中时,英语遇到困难,由于他在小学一点英语也未学过,而其他同学大多学过英语。问题之解决完全靠他自己的努力,很快就跟上了班,不仅如此,还跃居班上的前列。整个这段时期之内,他是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而不是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的苦学,从来不开夜车(这和他后来的情况完全不同),即使考试时期,亦是如此。当时的中学教育强调“英,国,算”作为基础,这里稍加介绍。

苏州中学是省立中学,英语限于课堂教学,毫无口语的训练。他课堂英语学得不错,而且还注意到课堂外的自学,在高三期间,常将《高中英语选》上的一些文学作品译成中文。我记得一篇幽默文章“闺训”曾发表于杂志“逸经”,另有一篇剧作“月起”,则未发表。抗战初期学校图书馆被炸。他曾在断瓦残垣之间、灰烬之中拾得一本英语残书《世界伟大的中篇小说集》,他就津津有味地阅读其中的一些篇章,这是他阅读英文书刊的开始。英文报纸和电影也成为他学习英语的辅助手段。后来他曾在许多国际会议上用流利的英语作报告并和外国学者交流。他从来没有受过正规的英语口语训练,靠的是中学课堂教学的底子,以及后来的多看多用。

至于其它外语,他的俄语受过专门训练,又在苏联住过几年;德语是大学里学的第二外语,可以顺利阅读书刊;法语是自学的,文革后期还用一套唱片学法语会话。

总的来说,他的外语素养是非常突出的,不仅能看狭义的科学文献,而且可以在广泛领域来阅读与科学有关联的著作,涉猎极广,如科学家的回忆录、传记、史料与评述等,这些经历使他广阅世面,眼界开阔,因而对科学的见解高超过人。

另一方面,文化的滋润也给他坎坷的生涯中带来了慰籍和乐趣。1944年,他在卧床不起,前途渺茫之际,即从阅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的原文中得到了安慰,他大段朗诵其中的诗句与独白,并乐此不倦。

他从英文中读莎士比亚与吉朋,从俄文中读托尔斯泰,从德文中读茨威格,从法文中读波德莱尔,原汁原汤,别有滋味。由此涤荡心胸,陶冶情操,开拓视野,使他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仍然屹然挺立。

谈到中文,他也根底良好。在中学里文言和白话都教,但以文言为主。他能用浅近的文言来写作。记得在文革后期,无书可读,他就买了一套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来消遣。很显然,他的语文素养也在日后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冯康的科学报告,乃至于讲课,均因语言生动精炼,逻辑性强,深受听众欢迎。他的文章和讲义,也都反映了这一特点。

至于数学,不仅课堂学习成绩优异,他还参考原版的范氏大代数等国外教本进行学习和解题,应该说他中学数学根底非常扎实。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本科普著作对他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高三时期,他仔细阅读了朱言钧著的“数理从谈”。朱言钧(朱公谨)是我国前辈数学家,曾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回国后在上海交大任教。这本书是通过学者和商人的对话来介绍什么是现代数学(其中也提到费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等问题),这本书有很强的感染力,使冯康眼界大开,并首次窥见了现代数学的神奇世界,深深为之入迷。这也许是冯康献身数学立志成为数学家的一个契机。当然,道路并不是笔直的。

冯康宽广的专业基础

冯康的大学生涯一波三折,受到人们的关注。正如Lax教授所述“冯康的早年教育为电机工程、物理学与数学,这一背景微妙地形成他后来的兴趣。”点出了相当关键的问题。作为应用数学家而言,工程和物理学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冯康的经历可以说是培养应用数学家的最理想的方式,虽然这并不是有意识的选择与安排,而是在无意中碰上的。1938年秋他随家迁至福建,有半年在家中自学,读的是萨本栋的《普通物理学》。1939年春去僻处闽西北邵武的协和学院数理系就读。1939年夏又考上了中央大学电机系。这可能和当时的时代潮流有关。

电机工程被认为是最有用的,又是出路最好的。当时学子趋之若鹜,成为竞争最激烈最难考的系科。他也有青年好胜心,越是难考的,越想要试一试。另外,大哥冯焕(他是中央大学电机系毕业生)的影响也可能是一个因素。这样他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大电机系。入学之后逐渐感觉到工科似乎还不够味,不能满足他在智力上的饥渴感。于是就想从工科转理科,目标定为物理系。

由于提出的时间过迟,到二年级尚未转成,就造成并读两系的局面,同时修习电机系与物理系的主课。结果是负担奇重,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此时脊柱结核已初见征兆。从有益方面来看,这样一来他的工科训练就比较齐备了。

在三、四年级,他几乎将物理系和数学系的全部主要课程读完。在此过程中,他的兴趣又从物理转到数学上去了。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40年代正当数学抽象化的高潮(以Boubaki学派为其代表),这股潮流也波及中国大学中有志数理科学的莘莘学子,他们存在不切实际的知识上的“势利眼”,理科高于工科,数学在理科中地位最高,而数学本身也是愈抽象愈好。冯康之由工转理,从物理转数学,而且在数学中倾向于纯粹数学,正是这种思潮的体现。

他在学科上兜了一个圈子,对他以后向应用数学方向发展,确有极大的好处。试想当初如果直接进数学系,虽然也要必修一些物理课程,由于上述的心理障碍,必然收效甚微,物理如此,更何况工程了。当前拓宽大学专业的呼声又甚嚣尘上,冯康的事例对此可以给予一些启迪。

冯康在大学读完不久,以脊椎结核发病,由于无钱住院治疗,就卧病在家。1944年5月到1945年9月,这是他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在病床上他仍孜孜不倦地学习现代数学的经典著作。

冯康昼夜沉溺其中,乐此而不疲,使他忘却了切身的病痛和周围险恶的环境。这种数学上的进取精神,既进一步巩固基础,又和当代的新发展前沿衔接起来了,使他对现代数学的领悟又上了一个台阶。1946年夏,他的伤口居然奇迹般地愈合,能站起来了,随后他到复旦大学任教,他仍坚持不懈地自学。

冯康两次重大的科学突破

在科学上做出重大突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眼光、能力和机遇,三者缺一不可。冯康在一生中实现了科学上的两次重大突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值得大书一笔。一是1964~1965年间独立地开创有限元方法并奠定其数学基础;二是在1984年以后创建的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及其发展。当前科学上创新的问题成为议论的焦点,不妨以冯康这两次突破作为科学上创新的案例,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这两次突破都是在中国土地上由中国科学家发现的。对之进行认真的案例分析,尚有待于行家来进行。

这两次突破之所以能实现,不仅是得力于冯康的数学造诣,还和他精通经典物理学和通晓工程技术密切相关。科学上的突破常具有跨学科的特征。另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在突破之前存在有长达数年的孕育期。需要厚积而发功近利的做法并不可取。

开创有限元方法的契机来自国家的一项攻关任务,即刘家峡大坝设计中包括的计算问题。面对这样一个具体实际问题,冯康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一个基础问题。

他考虑到按常规来做,处理数学物理离散计算方法要分四步来进行:即(1)明确物理机制,(2)写出数学表述,(3)采用离散模型,(4)设计算法。但对几何和物理条件复杂的问题,常规的方法不一定奏效。因而他考虑是否可以越出常规,并不先写下描述物理现象的微分方程,而是从物理上的守恒定律或变分原理出发,直接和恰当的离散模型联系起来。

在过去Euler、Rayleigh、Ritz、Polya等大师曾经考虑过这种做法,但这些都是在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结合电子计算机计算特点,将变分原理和差分格式直接联系起来,就形成了有限元方法,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特别适合于处理几何物理条件复杂的工程计算问题。这一方法的实施始于1964年,解决了具体的实际问题。1965年冯康发表了论文“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这篇论文是国际学术界承认我国独立发展有限元方法的主要依据。但是十分遗憾的是,对冯康这项重大贡献的评价姗姗来迟,而且不够充分。

在20世纪70年代有限元方法重新从国外移植进来,有人公开在会议上大肆讥笑地说“居然有这样的奇谈怪论,说有限元方法是中国人发明的。”会上冯康只得噤口无语,这个事实是冯康亲口告诉我的。后来国际交往逐渐多起来了,来访的法国数学家Lions和美国数学家Lax都异口同声地承认冯康独立于国外发展有限元方法的功绩,坚冰总算打破了。

文革以后,他虽然继续在和有限元有关的领域进行工作,也不乏出色的成果,例如间断有限元与边界归化方法等,但他也就开始在搜寻探索下一次突破的关口。他关注并进行了解处在数学与物理边界区域中的新动向,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

20世纪70年代Arnold的“经典力学的数学问题”问世,阐述了哈密顿方程的辛几何结构,给他很大的启发,使他找到了突破口。他在计算数学中长期实践,使他深深领悟到同一物理定律的不同的数学表述,尽管在物理上是等价的;但在计算上是不等价的(他的学生称之为冯氏大定理),这样经典力学的牛顿方程、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方程,在计算上表现出不同的格局,由于哈密尔顿方程具有辛几何结构,他敏锐地察觉到如果在算法中能够保持辛几何的对称性,将可避免人为耗散性这类算法的缺陷,成为具有高保真性的算法。这样他就开拓了处理哈密尔顿系统计算问题的康庄大道,他戏称为哈密尔顿大道,在天体力学的轨道计算,粒子加速器中的轨道计算和分子动力学计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海涅的家庭背景如何?

1797年12月13日,海涅出生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一个破落的犹太商人的家庭,是家中的长子。父亲萨姆逊·海涅参过军,是个平庸的商人,但是亲切爽朗、富有活力。母亲贝拉·冯·盖尔德聪慧热情,精通德法英三门语言,富有音乐天赋,热爱卢梭和歌德。父母按照犹太教的规矩把他养大。他先后在犹太儿童学校和天主教学校读书。海涅很小就显露出神经质的特点,他不能忍受任何噪声,厌恶烟草气味,不喜欢音乐和舞蹈,但却热爱诗歌,从15岁时就开始写诗。

16岁时诗人经历了初恋。他爱上了一个行刑吏的长女约琴芬。这个苍白美丽的红发姑娘唤起了海涅对民间诗歌的兴趣,使他第一次发现其中丰富奇特的美,给他以后的创作带来了很大影响。

海涅的父母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商人,先将他送到杜塞尔多夫的商业学校,又送他到法兰克福的一个银行家那里,再送他去汉堡的商行。1818年,当大银行家的叔父萨洛蒙·海涅帮他成立了一家经营纺织品的商行,不到一年就停业了。很明显,他没有经商的才能。这时他爱上了叔叔的三女儿阿玛莉,一个拥有“紫罗兰的眼睛”、“百合花的手”的美女。海涅为她写下了大量情诗,然而三年后她却同一个庄园主结了婚。失恋的打击使海涅这时的诗充满了痛苦和嘲讽。这些甜美苦涩的诗后来都收在《青春的烦恼》(1822)这本诗集里。

1819年,海涅靠叔父的帮助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1820年,转到哥廷根大学,半年以后因与人打架被迫退学。1821年他到柏林,在黑格尔的指导下研究哲学,这位哲学巨人对海涅心灵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此外,哲学家斯宾诺莎和沃尔夫、语言学家鲍普、法学家爱德华·冈斯也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时期他写了剧作《阿尔曼梭》和《威廉·拉特克里夫》以及一本诗集《抒情插曲》,不过都没有成功。

1823年,他重又到哥廷根继续学业,两年后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此间,他从德国诗人威廉·缪勒那里汲取了很多营养,由此形成自己独特的简洁诗风。次年10月2日,他带着诗作去魏玛访问歌德。尽管后者的冷淡对待使海涅很不快,但并不影响他对歌德的崇敬热爱。此后,海涅从旅行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还乡集》(1824年)、《抒情插曲》(1824年)、《北海集》(1826年)三部诗集,及四部游记。创作《还乡集》时,他结识并迷恋上了阿玛莉的妹妹苔莱莎,几乎难以自拔。但五年后她嫁给了一位法学博士,使诗人的心灵第二次受到重创。1827年,他将三本诗集同以前出过的两本合在一起出版,称为《诗歌集》。这使他获得成功,真正确立起诗人的地位。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海涅欢欣鼓舞,然而次年,他就被迫流亡巴黎。在那里他和巴尔扎克、乔治·桑、肖邦以及圣西门主义者来往密切。他写了大量的文艺批评,致力于沟通德法两国人民之间的精神交流和文化交流,其中最有名的是《论浪漫派》和《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恩格斯称赞他“观察透彻、思想深邃”。

1841年,海涅创作了风格绮丽的长诗《阿塔·特洛尔》。与法国姑娘埃莉赛特结婚后,他走出个人抒情的圈子,创作了许多讽刺辛辣、节奏有力的政治诗,以表达推翻旧制度的强烈决心。反映1844年纺织工厂起义的《西里西亚纺织工厂》,被恩格斯评价为“最有力的诗歌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海涅同马克思的交往。1843年12月下旬,海涅与25岁的马克思一见如故,此后几乎天天在一起谈话、推敲诗句。1844年,海涅创作了体现他独有风格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对此马克思曾给予高度评价,并多次引用海涅的诗句作为斗争武器。第二年初,马克思被驱逐出法国,临行前他写信给海涅:“在我要离别的人们中间,同海涅离别对我来说是最难受的。我很想把你一起带走。”

1847年,海涅患了严重的脊髓病,第二年就卧床不起,直到死去。病痛折磨中,他创作了叙事诗集《罗曼采罗》(1851年)和抒情诗集《最后的诗》(1854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一位名叫尤尔莱·赛尔顿的美丽姑娘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1856年2月17日,海涅安详离世。同时代人评价他:“海涅在他内心里忍受了从他的理想产生的伟大文学的一切艰难。”

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自由的战士,海涅终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1826年,他写道:“我不知道,我是否值得人们用桂冠来装饰我的棺椁。我所非常喜爱的诗歌,一直只是我用于神圣目的的神圣玩具,或者说圣洁的工具……但是,你们应当在我的棺椁上放一把剑,因为我是人类解放战争中的一名勇敢的战士。”

吃西餐不得不知的礼仪

就坐后可以不急于点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服务生,他们一般都非常乐意回答你提出的任何问题呢,若他们不是很清楚会问询餐厅经理或主厨。 就餐时间太早,中午11点或下午5点半就到了西餐厅、匆匆吃完就走、在餐桌上大谈生意、衣着不讲究、主菜吃的太慢影响下一道菜,或只点开胃菜不点主菜和甜点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高档西餐的开胃菜虽然份量很小,却很精致,值得慢慢品尝。 餐后可以选择甜点或奶酪、咖啡、茶等等,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小费习惯。但是一定要多加赞美和表示感谢。 吃西餐在很大程序上讲是在吃情调:大理石的壁炉、熠熠闪光的水晶灯、银色的烛台、缤纷的美酒,再加上人们优雅迷人的举止,这本身就是一幅动人的油画。为了您在初尝西餐时举止更加娴熟,费些力气熟悉一下这些进餐礼仪,还是非常值得的。 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 *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锯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不用刀时,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过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更不可主动与人谈话。

进餐

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开始进餐。 取菜时,不要盛得过多。盘中食物吃完后,如不够,可以再取。如由招待员分菜,需增添时,待招待员送上时再取。如果本人不能吃或不爱吃的菜肴,当招待员上菜或主人夹菜时,不要拒绝,可取少量放在盘内,并表示“,够了。”对不合口味的菜,勿显露出难堪的表情。 吃东西要文雅。闭嘴咀嚼,喝汤不要啜,吃东西不要发出声音。如汤、菜太热,可稍待凉后再吃,切勿用嘴吹。嘴内的鱼刺、骨头不要直接外吐,用餐巾掩嘴,用手(吃中餐可用筷子)取出,或轻轻吐在叉上,放在菜盘内。 吃剩的菜,用过的餐具牙签,都应放在盘内,勿置桌上。 嘴内有食物时,切勿说话。 剔牙时,用手或餐巾遮口

交谈

无论是作主人、陪客或宾客,都应与同桌的人交谈,特别是左右邻座。不要只同几个熟人或只同一两人说话。邻座如不相识,可先自我介绍。

祝酒

作为主宾参加外国举行的宴请,应了解对方祝酒习惯,即为何人祝酒,何时祝酒等等,以便作必要的准备。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祝酒时注意不要交叉碰杯。在主人和主宾致辞、祝酒时,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也不要借此机会抽烟。奏国歌时应肃立。主人和主宾讲完话与贵宾席人员碰杯后,往往到其他各桌敬洒,遇此情况应起立举杯。碰杯时,要目视对方致意。 宴会上相互敬酒表示友好,活跃气氛,但切记喝酒过量。喝酒过量容易失言,甚至失态,因此必须控制在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以内。

宽衣

在社交场合,无论天气如何炎热,不能当众解开钮扣脱下衣服。小型便宴,如主人请客人宽衣,男宾可脱下外衣搭在椅背上。

喝茶

(或咖啡) 喝茶、喝咖啡,如愿加牛奶、白糖,可自取加入杯中,用小茶匙搅拌后,茶匙仍放回小碟内,通常牛奶、白糖均用单独器皿盛放。喝时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小碟。喝咖啡时会往咖啡中加液体咖啡伴侣,如果不愿意浪费可将少许咖啡倒入盛装咖啡伴侣的杯盘中搅拌,并再次倒入咖啡杯中搅拌即可,切忌误将剩下的咖啡伴侣直接喝下。

喝汤

不能吸着喝。先用汤匙由后往前将汤舀起,汤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将汤送入口中。汤匙与嘴部呈45°角较好。身体上的半部略微前倾。碗中的汤剩下不多时,可用手指将碗略微抬高。如果汤用有握环的碗装,可直接拿住握环端起来喝。

水果

吃梨、苹果,不要整个拿着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四、六瓣,再用刀去皮、核,然后用手拿着吃,削皮时刀口朝内,从外往里削。香蕉先剥皮,用刀切成小块吃。橙子用刀切成块吃,桔子、荔枝、龙眼等则可剥了皮吃。其余如西瓜、菠萝等,通常都去皮切成块,吃时可用水果刀切成小块用叉取食。

水盂

在宴席上,上鸡、龙虾、水果时,有时送上一小水盂(铜盆、瓷碗或水晶玻璃缸),水上飘有玫瑰花瓣或柠檬片,供洗手用(曾有人误为饮料,以致成为笑话)。洗时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干。

纪念物品

有的主人为每位出席者备有小纪念品或一朵鲜花。宴会结束时,主人招呼客人带上。遇此,可说一两句赞扬这小礼品的话,但不必郑重表示感谢。有时,外国访问者,往往把宴会菜单作为纪念品带走,有时还请同席者在菜单上签名留念。除主人特别示意作为纪念品的东西外,各种招待用品,包括糖果、水果、香烟等,都不要拿走。

致谢

有时在出席私人宴请活动之后,往往致以便函或名片表示感谢。 冷餐会、酒会取菜 冷餐、酒会,招待员上菜时,不要抢着去取,待送至本人面前再拿。周围的人未拿到第一份时,自己不要急于去取第二份。勿围在菜桌旁边,取完即退开,以便让别人去取。

餐具的使用

中餐的餐具主要是碗、筷,西餐则是刀、叉、盘子。通常宴请外国人吃中餐,亦以中餐西吃为多,既摆碗筷,又设刀叉。刀叉的使用是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用叉送入嘴内。欧洲人使用时不换手,即从切割到送食均以左手持叉。美国人则切割后,把刀放下,右手持叉送食入口。就餐时按刀叉顺序由外往里取用。每道菜吃完后,将刀叉并拢排放盘内,以示吃完。如未吃完,则摆成八字或交叉摆,刀口应向内。吃鸡、龙虾时,经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开吃,否则可用刀叉把肉割下,切成小块吃。切带骨头或硬壳的肉食,叉子一定要把肉叉牢,刀紧贴叉边下切,以免滑开。切菜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撞击盘子而发出声音。不容易叉的食品,或不易上叉的食品,可用刀把它轻轻推上叉。除喝汤外,不用匙进食。汤用深盘或小碗盛放,喝时用汤匙由内往外舀起送入嘴,即将喝尽,可将盘向外略托起 。吃带有腥味的食品,如鱼、虾、野味等均配有柠檬,可用手将汁挤出滴在食品上,以去腥味。 基本原则是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若有两把,应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内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则用握笔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但更换频繁则显得粗野。吃体积较大的蔬菜时,可用刀叉来折叠、分切。较软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遇到意外情况

宴会进行中,由于不慎,发生异常情况,例如用力过猛,使刀叉撞击盘子,发出声响,或餐具摔落地上,或打翻酒水等等,应沉着不必着急。餐具碰出声音,可轻轻向邻座(或向主人)说一声“对不起”。餐具掉落可由招待员送一付。酒水打翻溅到邻座身上,应表示歉意,协助擦干;如对方是妇女,只要把干净餐巾或手帕递上即可,由她自己擦干。

分享和共享

不管素食者是否愿意接受,据考证,古时候,人们聚居在一起共享食物是从共同分享肉食开始的。个人在进餐时,如果只是植物——蔬菜、水果等物,他完全可以自己享用,不会担心其他生灵前来抢夺,大家也不会因此而聚在一起。只有肉类作为主要食物,才会把众多的人吸引在一起。这一点上,人类同动物世界是没有多大区别的。而且只要有肉吃,人们是不会相让的,大家肯定要争先恐后,所以才从分享到共享。当然,这同当时大家共同打猎,回来后共同分享胜利果实也是分不开的。所以,食肉是我们人类群体开始坐到一起,共同分享生活乐趣的重要事件。 人类掌握了用火以后,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类和野兽彻底地分化了。大家面对面地围成圈子,共同享受饮食的快乐。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渐渐掌握一些技巧,烹饪技术不断提高,享用餐饮的手段也不断增加,对进餐的方式方法也开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这种由于吃而进行的社会交往逐渐转变为共享美食,并成为人们交往的一种普遍形式、生活的必要内容之一。人们已经不是为了吃而吃,美食聚会已成为接触交往,一起欢聚、共叙友情的一种常见的方式。 这种大家共餐的形式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每到聚餐时,大家共享其乐,巩固群体生活。餐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家庭,也就是说,桌和床开始明显分开。如果,谁在家庭聚会、家族聚会或村镇聚会不被邀请,这对于他来说如同被判驱逐。所以,聚餐不只是免除饥饿,这是证明他属于这个群体,而更重要的是促进群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谁也不可能只是以吃为生,每个人都需要同他人有来往,不论是亲朋好友或者生意伙伴。所以,古代的节日不只是给那些饥饿的人分发食品,度过难关,恰恰相反,富有才可使我们举办节日,欢聚一堂。 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同进餐也促使大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礼仪也就作为大家必须遵守的一种规范和纪律而慢慢形成,餐桌礼仪的诞生也就不难理解了。每个人要想在群体里能同其他人有分享的机会,他也必须在这个群体里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也就是说有共享的资格。一个群体里,都存在着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的现象,而且,我们可以讲,任何其他交际场合都不如餐桌这一特定环境更加重视社会地位的高低。就坐在餐桌的每个人都应该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他的地位和身份所要求他表现出的行为和做法,这样他才能被社会所接受容纳,才可被称为是个“文明”人。 正是因为有纪律、规矩存在,才给社会带来稳定和安全。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按照社会对他的希望行事,接受礼节的约束。按社会规范为人处事,也就是说,他做到了文明礼貌待人,他就会被社会接受。 克尼格*(Knigge,1752~1796)先生在他的著作《与人交往》里谈到个人的表现并不是私人之事,它是社会伦理道德的一种人性的体现。礼仪不是空泛的条条框框,而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现在的一些餐桌礼仪主要来自他的理论或是在他的思想上建立起来的规范和礼节。 *克尼格Adolph(Friedrich Ludwig)Freiherrvon Knigge 1752年10月16日生于德国汉诺威附近的一个小镇,1796年5月6日故于不来梅市。1769年开始在哥廷根市学习法律。曾在国家机关的不同部门做事,特别是在国家高级法庭工作为他提供了进一步探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机会和条件,为他的写作提供了很多颇有价值的素材。从青年时代开始毕生投入写作,其中代表作品《与人交往》(1788年出版)、小说《不伦瑞克之游》(1792年)等都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坐姿

对于一般人来说对生活中的基本礼貌礼仪都会比较注意,人们出于礼貌在公共面前都会以收敛的态势从而防止自己表现出不良的举止。然后事实上对于公众场合中的静态美——坐姿礼仪却是最考验人的,也是最能体现气质与美的。 正确规范的礼仪坐姿要求端庄而优美,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坐,作为一种举止,有着美与丑、优雅与粗俗之分。正确的礼仪坐姿要求“坐如钟”,指人的坐姿像座钟般端直,当然这里的端直指上体的端直. (1)入座时要轻、稳、缓。走到座位前,转身后轻稳地坐下。如果椅子位置不合适,需要挪动椅子的位置,应当先把椅子移至欲就座处,然后入座。而坐在椅子上移动位置,是有违社交礼仪的。 (2)神态从容自如(嘴唇微闭,下颌微收,面容平和自然)。 (3)双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腿上,亦可放在椅子或是沙发扶手上,以自然得体为宜,掌心向下。 (4)坐在椅子上,要立腰、挺胸,上体自然挺直。 (5)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双脚并拢或交叠或成小“V”字型。男士两膝间可分开一拳左右的距离,脚态可取小八字步或稍分开以显自然洒脱之美,但不可尽情打开腿脚,那样会显得粗俗和傲慢。如长时间端坐,可双腿交叉重叠,但要注意将上面的腿向回收,脚尖向下。 (6)坐在椅子上,应至少坐满椅子的2/3,宽座沙发则至少坐1/2。落座后至少10分钟左右时间不要靠椅背。时间久了,可轻靠椅背。 (7)谈话时应根据交谈者方位,将上体双膝侧转向交谈者,上身仍保持挺直,不要出现自卑、恭维、讨好的姿态。讲究礼仪要尊重别人但不能失去自尊。 (8)离座时要自然稳当,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 (9)女子入座时,若是裙装,应用手将裙子稍稍拢一下,不要坐下后再拉拽衣裙,那样不优雅。正式场合一般从椅子的左边入座,离座时也要从椅子左边离开,这是一种礼貌。女士入座尤要娴雅、文静、柔美,两腿并拢,双脚同时向左或向右放,两手叠放于左右腿上。如长时间端坐可将两腿交叉重叠,但要注意上面的腿向回收,脚尖向下,以给人高贵、大方之感 。 (10)男士、女士需要侧坐时,应当将上身与腿同时转向同一侧,但头部保持向着前方。 (11)作为女士,坐姿的选择还要根据椅子的高低以及有无扶手和靠背,两手、两腿、两脚还可有多种摆法,但两腿叉开,或成四字形的叠腿方式是很不合适的。 (12)在餐厅就餐时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就座后,坐姿应端正,上身可以轻靠椅背。不要用手托腮或双臂肘放在桌上。不要频频离席,或挪动座椅。用餐时,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13)穿牛仔裤的坐法,首先身体侧坐,一脚支撑身体的重量,另一脚的足踝靠在这脚的脚尖上。也可以采取盘坐的方式,两脚交叉盘坐,脚尖朝上,两手自然地摆在膝盖上。如果坐沙发椅,就可不必太拘束,顺其自然地坐着,保持优雅的坐姿即可。 就座后,坐姿应端正,但不僵硬。不要用手托腮或双臂肘放在桌上。不要随意摆弄餐具和餐巾,要避免一些不合礼仪的举止体态,例如随意脱下上衣,摘掉领带,卷起衣袖;说话时比比划划,频频离席,或挪动座椅;头枕椅背打哈欠,伸懒腰,揉眼睛,搔头发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甲哥廷根vs奥尔登堡--哥廷根圈子》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