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什么有那么多球迷喜欢阿森纳?“球迷跟成绩走”,这是大家都能理解的道理。你之所以称为某某国外俱乐部或国家队的球迷,往往是因为你刚刚看球的年代,他们是风头正劲的球队...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各方拉锯多时德甲回归率,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为什么有那么多球迷喜欢阿森纳?

为什么有那么多球迷喜欢阿森纳?

“球迷跟成绩走”,这是大家都能理解的道理。你之所以称为某某国外俱乐部或国家队的球迷,往往是因为你刚刚看球的年代,他们是风头正劲的球队。比如我,迷恋荷兰三剑客时的AC米兰,最粉范巴斯滕,就是因为我刚刚看球的足球世界,属于红黑间条衫。

但不得不承认,我现在更为关注的球队是阿森纳。我是从1996-1997赛季开始关注这支球队,温格刚刚入主时的枪手,阿内尔卡、奥维马斯、博格坎普等巨星各具风格,给英超带来了新鲜空气。而 我们需要看到,阿森纳已经13年没有拿到英超冠军了。未曾伴随枪手经历49场不败,但最终却成为阿森纳支持者的球迷有很多。他们是如何爱上这支球队的?原因只有一个词: Style!

不同球迷有不同的审美,但是还有一些概念是普世通用的。“华丽”绝对是个褒义词,阿森纳的打法一直与这个字眼相关,自然也就赢得了很多人的厚爱。同期的巴萨也许技艺更高一筹,但很多球迷嫌他们的打法太“磨叽”。作为一支英超球队,阿森纳懂得将唯美华丽与简洁快速融合在一起,自然更加耐看。这也是为什么虽然阿森纳久久与英超冠军无缘,却仍可以凝聚一大批世界球迷的原因。

有些调查数据表明,阿森纳在中国的支持者人数位列国际俱乐部前三,虽然其真实可靠性有些争议,但也足以说明这支英超球队在中国的影响力。有这么一句话:中国的曼联阿森纳球迷最多

因为阿森纳在我们小时候的成绩很好呀,而且对于大多数现在30-40岁之间的球迷来说,20年前他们上学的时候对枪手的追逐是非常疯狂的,那个年代枪手缔造了英超49场不败,球队有亨利、皮雷、维埃拉、雷耶斯、奥维马斯、博格坎普还有风华正茂的教授温格等人,尤其是在2000-2005年看球的球迷,视阿森纳为信仰的比比皆是。然而球迷一旦有了自己的主队和自己的信仰,你让他叛变投敌的可能性不大。你不信现在的AC米兰照样有大批的死忠,但是米兰已经多少年没出成绩了?就连圣徒南安普顿在中国也有至少1000个死忠球迷,他们从贝尔出道的时候就看圣徒,一路看到现在都要降级了,他们也对球队不离不弃,所以,死忠的世界你是不会懂得。

1998年世界杯可以说是世界足坛最好的年代,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当家球星,当时足坛呈现分庭抗礼的局面,意甲AC米兰、尤文图斯以及国际米兰独领风骚,英超曼联、阿森纳以及切尔西和利物浦四大金刚,德甲有拜仁、多特蒙德以及沙尔克04,西甲有瓦伦西亚、皇马、巴萨还有比利亚雷亚尔这样的信仰级球队。

在2002-03,04-05,05-06横跨三个赛季的英超联赛中,阿森纳上演了令人不可思议的49场不败神话,打破了诺丁汉森林在英超创造的42场不败纪录。不仅男球迷,当时一大群女球迷也成为了枪手的拥趸,那个时候阿森纳阵中有个超级帅哥皮雷,很多女球迷也是冲他而去。

我喜欢阿森纳有很多很多理由,比如温格教授,从1996到2018,22年的执教历程成为世界足坛 历史 上最不可思议的一段经历,而温格的22年又是多少人的22年呢?

比如阿森纳的打法,这绝对是一支不把成绩放在第一位的球队,20年来他们坚持进攻打法,穿切流畅,观赏性极强,他们永远追求比成绩更高层次的东西,而这一切也得益于温格的足球哲学。

在温格的世界里,烧钱买人绝对不是他的风格。在教授的理念中,精神食粮永远要高于金钱,高于功利。以温格的水平,别说执教阿森纳,如果他早年想去皇马、巴萨也一定回去,但是为什么他能在阿森纳坚持了22年,就是因为阿森纳可以让他施展自己的足球哲学,他在阿森纳过得也开心,因为这里是他的家。

喜欢阿森纳的理由数不胜数,但是现在的球迷功利心太强,成绩球迷也越来越多,但阿森纳球迷就算多不满球队的现状,但依然会为球队坚守。然而温格的离去不知道会不会带走很多阿森纳球迷,但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等我们老了的时候也不会忘记层级为枪手的华丽而欢呼雀跃过。

枪手刘奶奶说:世界那么大,只爱阿森纳!相信这也是无数枪迷们的座右铭和口号。

球迷,分为很多种。有一种是资深老球迷、或者说是懂球帝。还有一种是伪球迷,他们只喜欢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常常听到有人说某人是“冠军粉”,多多少少就有点这个意思。

而阿森纳和很多球队不一样,多少年来,阿森纳几乎没有夺得过几个联赛冠军。经常都是在英超争四,最后争四成功。枪手在欧冠赛场上的成绩也非常糟糕,基本上都是本其他豪门打的体无完肤。上赛季更是在英超跌出了前四,失去了新一届的欧冠资格。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一支球队,依然赢得了无数球迷的喜爱。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因为阿森纳本来就不是什么非常土豪的球队。经常是一两个大腿级别的球星带着枪手们奋斗在各个战线上。平凡的球队,平凡的人生。和我们大部分普通人一样,没有显赫的地位和出生,有的只是一股拼劲。为什么温格总是差一点签下那些球星?就是因为温格想要引援有实力的球员,但是阿森纳俱乐部没钱

虽然阿森纳是屡战屡败,但是他们又屡败屡战。喜欢上了阿森纳,就基本上能体会到作为球迷的酸甜苦辣,生活不就是如此么?

第二,阿森纳主帅温格推崇攻势足球打法,所以一般来说,阿森纳的球员在进攻线上打得比较流畅,华丽的攻击风格让阿森纳的比赛充满了观赏性。

第三,有一部分球迷是因为喜欢主帅温格才喜欢上这支球队的,温格在阿森纳的主帅位置上执教了接近20年。这个1米9几的大个子教练用他的功劳和苦劳征服了无数球迷。但是新赛季的枪手遭遇了滑铁卢式的失利,很多球迷开始呼吁温格下课。挺温派和倒温派看来在这个赛季又要进行一番拉锯战了。不知各位球迷现在是什么态度呢?

第四,因为阿森纳的球星而喜欢上这支球队。比如有人喜欢亨利,有人喜欢范佩西,有人喜欢桑切斯,还有人喜欢厄齐尔和切赫。无论如何,这支球队的明星是非常受人喜欢的。

第五,有人喜欢阿森纳的整体风格,温文尔雅。喜欢上了以后,就习惯了爱上这支球队。

第六,喜欢阿森纳的球衣。一直以来,阿森纳的球衣都是所有球队里面最好看的球衣之一。无论是从色彩,款式还是版型上都无可挑剔。如果是美女穿上阿森纳球衣,那就更迷人了

第七,关于阿森纳的段子多。俗话说,天下的段子有八斗,而阿森纳就独占了7斗半。作为枪迷,无论是调侃还是自嘲都不会缺乏题材和话题。或者这也是享受足球魅力的一种方式吧。

那么问题来了,亲爱的球迷朋友,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喜欢上阿森纳的呢?

据我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冠军迷: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那几年,阿森纳还是一支成色十足的豪门球队。在亨利、皮雷、博格坎普、维埃拉等球星的带领下,阿森纳获得了联赛和杯赛多项冠军,和曼联是当时毫无疑问的英超二人转。并且在有成绩的情况下还拥有着华丽流畅的打法,因此吸引了当时一大批的球迷并不奇怪。

2、 风格迷:在阿森纳从巅峰刚刚滑落的那几年,虽然球队成绩不佳,不过也勉强说得过去。而最重要的是,球队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攻势足球。这对于许多刚刚入行的球迷来说,依然是十分重要的东西。看球无非看个舒心,如果一支球队能够打法能够让你感到赏心悦目,这就已经相当可以了。

3、 个人迷:有人觉得,对于很多新球迷来说,阿森纳没有冠军,同时新人又不太懂场面好看与否,这人还能成为阿森纳球迷么?当然可以,比如很多着重看脸的球迷就被阿森纳俘获。尤其是前后法布雷加斯、范佩西、阿尔沙文、科斯切尔尼、吉鲁、厄齐尔等人均是一代颜王。被他们的外表征服,毫不奇怪。

4、 推己派:这个群体比较特殊,在我周围的媒体圈子,大多数足球迷都喜欢阿森纳。原因很简单,也很统一。阿森纳的发展历程很像我们自己的人生,一直充满着理想,但是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却处处受阻。想要坚持自己的道路,却总是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也许,这就是同病相怜吧。

你看,刚好4点,一点都不虚。

爱一个女人未必能十年,爱一支球队十年只是一瞬间的事。

虽然不是英格兰最早的那批俱乐部(普遍创立于19世纪50、60年代,如现在仍活跃于英超的“天空之城”斯托克城和曾两夺欧冠的诺丁汉森林),创立于1886年的阿森纳仍有着漫长的 历史 。132年的荣辱兴衰,有着足够多的故事,让你爱上它。 (创立之初的阿森纳,那时球队名字叫"皇家阿森纳"Royal Arsenal)

当然,这篇回答并非要说它的 历史 ,而是从一个球迷的角度谈一下爱上它的路径。

1、无敌之师时代

国内的阿森纳球迷很多缘起于千禧年之初的那支无敌之师,即使在整个足球史上,那支枪手也堪称是最出色的球队之一。这不仅因为它创造过不败夺冠的神话,还因为它赏心悦目的比赛方式和技术流派的打法,对整个英格兰足坛的影响。

当年拥有博格坎普、亨利、皮雷等球员的阿森纳,在温格的调教下,踢着全欧洲最优雅和流畅的攻势足球,尤其反击时阵型移动之快,经常打得对手瞠目结舌(直到今年瓜迪奥拉治下的曼城,我才看到了一支在反击上同样快速和致命的球队)。 (03-05年,阿森纳创造了横跨三个赛季的49场不败神话)

冰王子博格坎普是顶级的足球技艺大师,他的进球如同一件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以至于你在任何关于伟大进球的评选中,总能看到几个来自于他。

那时海布里的国王亨利正如日中天,作为队史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的他,8年多的枪手生涯,229个进球,无须赘述他的出色,数据和成就说明了一切。

英俊灵动的皮雷,被温格认为是带过所有球员中最具天赋的那一个,开创当代足球逆足边前腰踢法的他,是那支阿森纳足球风格和温格足球哲学最杰出的践行者。

(当年阿森纳优雅的大师们)

2、辉煌的 历史

当你爱上一支球队后,很自然地会去了解它的 历史 ,132年 历史 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点点滴滴,会让你对自己的主队更加着迷,更有归属感。

你会了解到伟大的查普曼。

他的许多开创性举措令阿森纳甚至整个足球都受益至今。以球队的名字命名临近的地铁站(吉莱斯皮路的阿森纳地铁站是整个英国唯一以足球俱乐部名字命名的地铁站);将球队名从皇家阿森纳(Royal Arsenal)改成阿森纳(Arsenal),以确保球队能在英国所有俱乐部中排序排在第一个(当年英国所有俱乐部是按名称首字母排序的);将球队的球衣从红色改成红白色,从众多红色球衣的球队区隔开来;在球衣上印上号码,以便球员之间相互辨认等等。

同时,他划时代地创造了WM阵型,是现代足球战术的里程碑之一;而他带领下,上个世纪30年代的阿森纳,开创了英国足球第一个王朝时代(如同80年代的利物浦和90年代的曼联)。

(整个英国唯一以足球俱乐部命名的地铁站——阿森纳地铁站)

你会了解到迈克尔.托马斯。

88-89赛季最后一轮,利物浦在安菲尔德迎战阿森纳,这是那个赛季两个冠军竞争者之间最后也是最直接的较量。赛前利物浦领先阿森纳2分和4个进胜球——这意味着阿森纳必须净胜2球才能夺冠(那时候赢一场是2分),而当时他们在利物浦的主场已经连续13场没有赢过球了。

整场比赛阿森纳是表现更好的那一方,但直到补时阶段的第91分钟,还只是以1:0领先利物浦。冠军几乎唾手可得,但紧张情绪却在利物浦球员间蔓延,终于他们的担心成为了现实。迈克尔.托马斯在前场获得单刀机会,年仅21岁的他却异乎寻常的冷静,调整两步之后将球挑过出击的利物浦门将头顶,就这样英国联赛 历史 上分量最重的一个进球诞生了,在积分相同、进胜球相同的情况下,阿森纳以进球数的优势拿到了18年来首个联赛冠军。 (迈克尔.托马斯最后一分钟的进球帮助阿森纳夺冠)

以及,你还会了解乔治.格拉汉姆和后防五老。

在利物浦王朝陨落,曼联王朝未建的空档期,乔治.格拉汉姆所打造的,以“后防五老”为基石的铁血阿森纳也曾两夺联赛冠军。

这是一支温格时代阿森纳球迷“无法想象”的球队——1比0主义、场面极度乏味、非常重视身体对抗,以至于当年的球队被称为“boring boring Arsenal”(闷蛋,闷蛋,阿森纳),而Highbury(海布里)被称为Libary(图书馆,讽刺阿森纳比赛的乏味和无聊)。 (以后防五老为基石,1比0主义的阿森纳)

3、温格的“下半场”时代

如今,温格这位球队百年 历史 上最伟大的教练已经在位超过20年了,而他在阿森纳的执教生涯也有这明显的分水岭——阿森纳已经14年没有拿过联赛冠军了,而在2014年足总杯夺冠前,也经历了9年没有获得任何冠军的时期。

作为一个豪门球队,这样的成绩显然是完全不合格的。但在2014年英国的一项调研中,阿森纳却成为了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英超球队。这说明了在不败赛季后,无冠的9年时间里,阿森纳依旧吸引了很多的中国球迷。

也许总是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温格和阿森纳,在金元足球时代不断地抗争和不断的失败,这样的悲情更令人同情;又或许这些年阿森纳在国内社交媒体上贡献了不可计数的段子,而阿森纳球迷所保持的乐观向上和敢于自嘲的精神,让人觉得可爱。 (有道是:天下段子一石,阿森纳独占八斗)

在“Wenger Out"几乎出现在全世界的今天,相信温格的“下半场”也即将结束,而我们作为枪迷的日子,还有足够长。

这位提问者恐怕看球没有几年。当初阿森纳队在英超55场不败,那可是虏获了不少球迷的心啊。

这么说吧,阿森纳队受欢迎,尤其是中国球迷中拥有很多拥趸,这要追溯到十多年前。那时候,中国开始转播英超联赛。通过ESPN的信号,许多球迷开始关注英超。那时候也是英超联赛逐渐追赶并超过意甲联赛的时候。21世纪初期,阿森纳队拥有亨利、皮雷斯、博格坎普和永贝里等一众天才,他们身后还有法布雷加斯和范佩西等年轻才俊。在切尔西和曼城还没有金主介入时,阿森纳队和曼联队的争冠大戏极为好看。双方场上场下都十分较真,两位老帅温格和弗格森的斗法也成为佳话。

2002年和2004年,阿森纳队夺得两次英超联赛冠军。在此之后,阿森纳队一批名将转会退役,温格一直坚持流畅的地面打法, 但是再也没有多少优秀的球员能够将其发扬下去。法布雷加斯和范佩西也只是闪耀一时,当看到冠军无望后只能转投他队。最近几年,阿森纳队成绩更是一年不如一年,从前四到今年连欧冠联赛都无法参加,的确是到了低谷。

不过,不少球迷就是这样。即便成绩不佳,但让仍然是球队的忠实拥趸。那批在本世纪初被阿森纳队所折服的球迷们,现在已经人到中年,但仍然坚持着他们的信仰。不论这支队伍成绩如何,不论平时怎么骂温格,骂管理层,到了比赛时都会继续支持阿森纳队,这样的球迷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球迷。

情怀吧!

毕竟阿森纳曾经辉煌过,他们以不败战绩夺得英超冠军,已成为世界足坛的一段唯美佳话。

温格治下的美丽足球是那个年代球场上最靓丽的风景线,他们前场美如画的传递吸引众多球迷的目光,再加上队内拥有一帮大牌球星,这势必让很多球迷喜爱…

这就是为什么阿森纳近些年出不了成绩的情况下,依然有很多球迷喜爱…但最最最重要的还是,阿森纳是很多段子手喜爱的对象[奸笑][捂脸][泪奔]

阿森纳近些年的成绩确实不是太好,所以会让很多新球迷觉得阿森纳有这么多球迷很奇怪。其实在前些年,阿森纳的黄金一代球员在温格的带领下还是创造过辉煌的成绩的,并且他们的战术打法非常的赏心悦目,可以说是华丽足球的代表。阿森纳是英超上最具规模的俱乐部之一,从俱乐部成立后共夺得13次取得英格兰顶级联赛的冠军,13次英格兰足总杯的冠军,3次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冠军,是英格兰顶级足球联赛停留得最久的俱乐部。

相信很多中国球迷认识阿森纳是在温格执教球队后,1996/97赛季的上半段,阿森纳迎来了俱乐部 历史 上第一位外籍主教练——阿尔塞纳•温格。这位外表儒雅的法国人很快就为阿森纳带来了辉煌:1997/98赛季,也就是温格成为主教练后的第一个完整赛季,他率领阿森纳拿到了英超和足总杯的双料冠军。

在入主后,温格对球队进行了改造,先后引进了博格坎普、维埃拉、佩蒂特、亨利、皮雷斯等等世界级的球星。而且温格还善于挖掘培养年轻球员,亨利、阿内尔卡都是在他的栽培下成为世界级的一线球星。

2003/04赛季,是值得阿森纳为之骄傲的一个赛季,他们夺取了俱乐部 历史 上的第13座联赛冠军奖杯,整个赛季里,阿森纳高歌猛进,在英超中保持不败,创造了令人吃惊的神话。2003/04赛季结束后,阿森纳以90分领先第二名切尔西达11分之多。2004年8月,阿森纳打破了诺丁汉森林保持的纪录,缔造英格兰顶级联赛连续49场联赛不败的新神话。

在2005/06赛季里,年轻人的崛起让阿森纳看到了新的希望,球队中的塞斯克•法布雷加斯等一批新锐迅速成长,随队一路打进了欧冠决赛,虽然1比2负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但这成为是枪手阿森纳最接近欧洲之巅的一次。(W)

呵呵,我说点有用的吧。阿森纳屡战屡败为什么球迷越来越多呢?其实就和中国队一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从来都“不放弃”。你觉得是不是这个理?十年来阿森纳越来越沉沦的时候,切尔西和曼城崛起了,但他们的球迷数量一定比不了阿森纳。 你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话题性非常强。实际上当年阿森纳红火的时候55场不败给了不少人足球启蒙,因为他们踢得太罗曼蒂克了,因为当年艺术大师桑塔纳指挥下的桑巴足球就是这么踢。清一色的地面配合,如果你开大脚,然后起高球,都丢不起那个人。尤其当时的比赛是在狭小的海布利进行,看他们比赛不像是踢足球,而是在剧场内看他们绣花。就像男人们普遍见到美女都愿意多看两眼一样,球迷看阿森纳也是这个心情。战绩好了看球的人多,战绩不好了骂人的人多,阿森纳就出现了多种梗,例如,“吴冠军之死”、“最己阵”等等,想想就是皇马、曼联、巴萨,他们也没有这么多故事。阿森纳是啥,是话题,所以他们越来越红。

这是阿森纳中国官网的截屏

还有一点外人根本就不知道,也没有人愿意知道。都说外国俱乐部重视中国足球市场,但真正第一个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的俱乐部就是阿森纳。2013年他们就设立了中国办事处,有一名中国雇员姓顾。他直接向阿森纳CEO伊万·加齐迪斯进行工作汇报。这样重视中国市场,你觉得他们的成功奇怪吗?

原来的那个斯洛伐克的德甲射手王上哪了?是不是退役了?

国籍:斯洛伐克 出生日期:1977年9月2日身高:183cm 体重:78kg 场上位置:中场 场上编号:11 现效力俱乐部:纽伦堡 曾效力俱乐部:斯利纳

德甲比德乙进球更容易?对于明塔尔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上赛季他靠18个进球取得德乙最佳射手时,前12轮只进了4球;现在德甲打了12轮,他已经有9球入账,超过巴克利登上射手榜首位,并两次上演帽子戏法。 明塔尔的场上位置是中场而不是一名前锋,却比任何一名前锋都更危险,他的攻击力在目前的德甲中场球员中首屈一指。12轮联赛独进9球,无论是米库、巴拉克还是拜因里希、弗赖尔这些著名的攻击型中场都没有明塔尔的进球率高,去年 米库作为中场12场联赛中攻进6球的奇迹,就这样轻易地被明塔尔打破纪录。《踢球者》上周一还发表了一篇评论,寻找德甲的9号半(一个前锋和中场的完美化身),《踢球者》的目光集中在代斯勒、绍尔、米库这些明星身上,却忘记自家门口就有一个最称职的10号半球员(《踢球者》编辑部设在纽伦堡)。 幽灵飘然而至 明塔尔被称为幽灵,射手榜上他的名字也像幽灵一般,不知从哪里突然飘然而至榜首,克洛泽、埃韦顿这些热门射手们一个球一个球地进行着拉锯战,而明塔尔一进就是三个,在射手榜上迅速攀升。 纽伦堡主场迎战沃尔夫斯堡,上一场比赛独中四元的彼得罗夫成了纽伦堡球员的众矢之的,而升班马的箭头明塔尔却没被沃尔夫斯堡看在眼里。德甲越来越讲究效率,明塔尔在比赛开始47秒后教训了自大的领头羊,也拉开纽伦堡流畅配合进攻的序幕——巴诺维奇头球摆渡,无人盯防的维泰克随心所欲地把球传向沃尔夫斯堡防守空虚的中路,明塔尔快速插上在门前10米外施射,延奇面对明塔尔的大力射门毫无招架之力。惟一的缺憾是明塔尔的这个进球比上轮艾尔顿的进球晚了8秒,无法刷新本赛季德甲最快进球的纪录。 达历山德罗在第8分钟自觉申请了红牌,其后的80多分钟里纽伦堡以多打少,明塔尔更发挥得游刃有余。幽灵来无影去无踪,沃尔夫斯堡队员根本无法控制住他。第28分钟,拉尔森快速开出任意球,明塔尔在近门柱前再次得手,而身边竟然没有人干扰。施罗特在上半场结束前又打进一球,中场休息的时候纽伦堡已经取得3比0的绝对领先优势。上一轮沃尔夫斯堡在0比2的落后局面下还能反超,但纽伦堡不像美因茨那样不小心,他们没给对手留下一丝逆转的希望——维泰克的射门被延奇扑出,明塔尔跟进补射完成了他的帽子戏法。沃尔夫斯堡本赛季头一次这样输得颜面无光毫无脾气,这支突然间变得强大得令人诧异的球队却败在无名小卒明塔尔一人脚下。 决不漠视四个最佳头衔 明塔尔来德国之前一直在斯洛伐克超级联赛奇里纳效力,作为中场他三次获得斯洛伐克超级联赛最佳射手,作为队长带领奇里纳两次获得联赛冠军,纽伦堡上个赛季以10万欧元的低廉转会费挖来这名斯洛伐克最好的中场。因为斯洛伐克联赛的水平太低,所以没人相信他能在德乙取得成功,明塔尔加盟纽伦堡的第一个赛季就夺得德乙最佳射手纽伦堡升进甲级。明塔尔已经有四个最佳射手头衔,但这四个最佳射手的分量加在一起也抵不上德甲最佳射手。明塔尔表现出对德甲射手的兴趣时,却遭到了《慕尼黑晚报》的奚落,同在巴伐利亚州的拜仁跟纽伦堡也是一对死敌:“明塔尔充其量又是一个拉巴迪亚!也许还不如拉巴迪亚!”1999年拉巴迪亚靠28个进球获得德乙最佳射手,次年升入德甲赛场,最终以11个进球勉强排在射手榜第10。明塔尔不是第二个拉巴迪亚,他在德甲刚刚进行完三分之一赛程的时候就掌握了从德乙到德甲最佳射手飞跃的主动权。

德甲转会:拜仁重启奥多伊谈判 关注意新星+2人 多特抢德国国脚

昨晚的德甲联赛也是展开了倒数第二轮的比赛争夺,拜仁慕尼黑在客场令人意外地战平了莱比锡红牛,而由于多特蒙德赢球,使得两队分差被进一步缩小。德甲冠军的归属要等待最后一轮才能见分晓。就连多特蒙德球员维特塞尔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有这么精彩的争冠戏码。”

而在转会市场上,德甲两强也是对他们的目标展开了一些努力,下面来看新闻:

拜仁慕尼黑:

1. 拜仁对切尔西小妖重燃兴趣,只待报价

根据德国媒体SportBILD的报道,拜仁慕尼黑对切尔西小将奥多伊重燃兴趣,并且已经准备好在今年夏天对他进行报价。自从去年夏天开始,拜仁慕尼黑就一直致力于将奥多伊带到巴伐利亚,但是目前唯一不确定的因素就是,拜仁慕尼黑还需要等待奥多伊的伤病进展。奥多伊在此前比赛中遭遇跟腱撕裂,需要缺席数月的比赛,因此,拜仁慕尼黑希望借此机会向切尔西施压,以低价换取奥多伊的转会。根据早前《图片报》的消息,奥多伊将很有可能以2500万欧元左右的低价转会加盟拜仁慕尼黑。

由于普利西奇将在今年夏天转会至切尔西,也让阿扎尔以及奥多伊拥有离队的空间。但是,由于切尔西很有可能会在今年夏天继续转会禁令,无法引进任何球员,再加上萨里对这位拥有极快的前场球员相当看好,双方能否达成协议还是未知数。但是,在拜仁慕尼黑的施加压力之下,切尔西必然会做出一定的让步。

2. 拜仁加入意大利新星争夺,将与尤文图斯以及那不勒斯展开价格拉锯战

根据意大利媒体Calciomercato以及转会专家佩杜拉的报道,拜仁慕尼黑希望在今年夏天求购佛罗伦萨的21岁意大利小将基耶萨。这名小将也被认为是意大利最具有潜力的小球员之一,他在本赛季出场39次打入12球,送上5个助攻,球员自身也希望能够在今年夏天去到一家更大的俱乐部效力。

而另一家意大利媒体Corriere dello Sport的消息,拜仁慕尼黑已经准备对基耶萨展开一轮报价,而报价金额也是高达惊人的6000万欧元。此外,尤文图斯与那不勒斯也希望能够将这位意大利新星带刀球队,然而他们4000万欧元的报价远远低于拜仁慕尼黑。

3. 拜仁对维尔纳以及雷比奇感兴趣,球员本人释放积极信号

德国媒体《南德意志报》消息,拜仁慕尼黑希望在今年夏天花费3000万欧元报价德国前锋维尔纳。然而,莱比锡红牛队并不希望放走这位德国国脚,为此,纳格尔斯曼已经与维尔纳展开了对话要求他留队。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维尔纳表示,自己若在今年夏天离开球队,只愿意加盟拜仁慕尼黑。莱比锡红牛为此,希望在维尔纳的合同中加入违约金,以提高他的价值,以防止在报价中拜仁慕尼黑的低价挖潜。

此外,拜仁慕尼黑主教练科瓦奇还希望能够在今年夏天引进法兰克福球员雷比奇,其实早在去年夏天,科瓦奇就主张拜仁引进他。但是由于在当时科瓦奇在队内的威望不够,而在现如今,科瓦奇认为自己有能力在拜仁转会事宜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但是是否引进雷比奇,还需要科瓦奇与拜仁高层之间达成默契。

多特蒙德:

1. 多特蒙德与利物浦竞争德国高潜力国脚

根据ESPN报道,利物浦和多特蒙德是勒沃库森球员布兰特最有可能转会的下家。布兰特在去年入选了德国国家队征战俄罗斯世界杯的23人大名单,并将有希望成为未来多年德国队边路的核心球员。英国《镜报》也对这则消息进行了跟进报道,这位高潜力球员,在合同中有一条违约金。在今年夏天,任何球队触发2500万欧元(2161万英镑)的违约金条款,就能够将布兰特带走。这个价格无疑是相当划算的。

在本赛季布兰特代表勒沃库森出场的29场首发和3场替补中,布兰特一共贡献了6粒进球以及11次助攻。在进攻端,布兰特也是相当全面,他既能胜任进攻型中场位置,也能打到边锋位置。可能对于目前这支利物浦来说,布兰特的实力只能胜任球队的替补,但是如果他加盟多特蒙德,他将完全有实力竞争首发甚至是球队核心位置。

2. 远走高飞!普利西奇最后一战主场进球,赛后泪洒赛场

在昨天的比赛中,多特蒙德球员普利西奇完成了在球队的主场最后一场比赛,他也是为球队首开纪录,为自己多特蒙德的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在经过4年125场出场之后,普利西奇将在今年夏天加盟英超切尔西。

虽然转会1月份就早已敲定官宣,但是真正分别这一天,普利西奇心中还是有众多不舍。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普利西奇接受采访时更是泪洒伊杜纳信号公园球场。“这真是感人的一天”,他这样说道。普利西奇当然希望,自己的黄黑生涯,能够以一座德甲联赛冠军收官,这样的话,他在德国的四年,就不会有太多未尽的遗憾了。

穆里尼奥善于发现人才,为何当年的德布劳内在他的手下得不到重用?

众所周知,穆 里尼奥曾在2013年二进宫切尔西,率队第三次拿下英超冠军和联赛杯冠军,可谓风光无限。

鸟叔的战术比较保守,喜欢打防守反击,将实用性足球发挥到了极致。媒体更是形象的把他的战术比喻成摆大巴。鸟叔喜欢打硬仗时有足够顽强的防守,所以他也偏爱防守能力十足的中场球员。穆里尼奥可能看到像丁丁这样攻强守弱的球员第一印象就不会相中。

另外丁丁当年虽然在不莱梅打出了一些名气,但始终没有在英超证明过自己。对于英超的比赛身体力量对抗方面还存在不足,而在切尔西中场位置也比较尴尬,当时的切尔西中场有扎球王,法布雷加斯,马蒂奇,威廉,拉米雷斯,奥斯卡,众星云集,竞争很激烈。丁丁很难有上场表现机会。鸟叔也说过德布劳内不会在我的建队计划当中。

德布劳内在重回德甲,加盟沃尔夫斯堡以后,迅速上位变成组织核心。个人也在德甲大放异彩。也正是经过德甲的历练,才能最终牵手蓝月亮。如今在曼城展示现出世界级中场的实力。在瓜迪奥拉手底下依稀能看到巴萨梦三的哈维小白的影子。

鸟叔的中场都是马克莱莱,埃辛,斯内德这样的壮汉。如今的曼联依旧是穆式中场的存在,马蒂奇,费莱尼,博格巴,都是又高又壮。而当初在西甲极具进攻创造力的埃指导硬是被鸟叔打造成了防守型盯人后腰。只怪埃指导战术执行力太强,已经成为鸟叔战术体系里的不可或缺的一环了。如果当初丁丁就在切尔西,可能现在的埃雷拉就是他的模板了。

当然谁都有看走眼的时候,老爵爷弗格森不是也卖过皮克,博格巴吗?穆里尼奥也是人,肯定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了。如今德布劳内在曼城打的风生水起,而穆里尼奥也在曼联执教的风生水起。当年两个人擦肩而过,各走各路,庆幸的是谁都没耽误谁。

哥舒的邀请。为什么穆里尼奥善于发现人才,但是当年的德布劳内却没有获得其重用?在笔者来看原因有下列几点:

1、丁丁的实力在当时远远没有达到如今的水平。虽然在不来梅曾经有过惊艳的表现,但是他的实力在当时并不能引起穆帅对他的过多关注。最重要的一点,丁丁并不是穆帅立主引进,2012年鸟叔还在皇马。

2、风格的不匹配。说到蓝军切尔西。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铁血。即是铁血,那么球队就必有钢铁般的纪律。对于当时的丁丁来说,他的粗犷,奔放,崇尚自由的风格本身就对于当时的切尔西和穆帅的战术上并不兼容。更何况当时的蓝军正属于巅峰期,哪怕不是穆帅,任何一个教练也绝不可能为了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新秀,轻易去改变切尔西整队的打法战术。

3、从不来梅的历程上来看,丁丁想要发挥出色,整个战术就必须要以他来作为核心,不来梅给的起,但是当时的切尔西却给不起。要知道在当时的球队中,除了当打之年的兰帕德,其他的青年才俊比比皆是—阿扎尔,夸德拉多,许尔勒或者威廉任何一人都不比丁丁差多少。 4、精简的阵容。从穆里尼奥以往的习惯来看,他的阵容几乎都是精简到极致。除了主力,替补也是极其稀少。因此德布劳内作为当时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就更难有出头之日。

5、丁丁的前面有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铁人兰帕德”。作为穆帅的心腹爱将,无论从精神,威望,领袖气质,对于球队的作用,还有不易受伤,体能强悍的属性等等,这些因素都不是当时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的丁丁能够匹敌的。试问你若是教练,你会如何抉择?

6、作为当时二进宫的鸟叔,经历了在皇马不算成功的赛季,正成绩重新树立威望,用仅仅表现出色一个赛季的球员作为自己翻身的“筹码”?试问你若是教练,你会冒多大的险去赌一名有潜力的球员?穆帅不是赌徒,他是一个习惯胜利的人,所以结果不言而喻。 7、丁丁自己的选择。作为一名年轻球员,尤其是在自己的上升期,当然需要踢更多的比赛才能成长。在当时的切尔西,丁丁几乎没有任何机会获得主力。因此性格高傲的他绝不会委屈自己去做一名轮换球员。转会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的结果。

结语:时也命也,丁丁转会虽然很可惜,但是在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这样的结局也是最为完美的一种。正是因为转会后,丁丁才有机会成为世界级的中场核心。 而穆帅作为当时的切尔西的主帅也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所谓的“穆不识丁”不受重用只是鸟黑的借口而已。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其实很多人用当年德布劳内在穆里尼奥手下得不到重用来质疑鸟叔“穆不识丁”、不会培养使用年轻人对穆里尼奥是不公平的。

首先,不能用把现在的德布劳内跟当时在鸟叔手下踢球的德布劳内相提并论,两个时期的丁丁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球员,水平有天壤之别。

其次,作为切尔西这种豪门球队的主教练成绩压力很大,肯定会选择能力和状态最强的球员。当时的切尔西人才济济,在同一位置上有阿扎尔、马塔、奥斯卡、威廉、许尔勒。阿扎尔是顶着法甲最佳球员的光环加盟切尔西的;马塔是连续两年切尔西队内的最佳球员;奥斯卡在2012/2013欧洲冠军联赛小组赛切尔西主场迎战尤文图斯的比赛中,2分钟内连入两球而名声大噪;威廉冲击力强、踢球兢兢业业,是穆里尼奥喜欢的类型;同为年轻球员的许尔勒也是德国世界杯冠军的成员,实力不俗。而德布劳内当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小球员,能力水平还无法跟前面几位球员相提并论,任何人做主教练,都会将他的出场顺位排在后面。

最后,其实穆里尼奥当时已经看到了德布劳内的潜质。当时因为同一位置人员过多,切尔西对许尔勒和德布劳内进行了清洗。在两人的处理方式上,穆里尼奥直接把许尔勒卖掉了,但对丁丁却采取了租借出去的方式,说明看中了德布劳内潜力比许尔勒大,以后还打算收回再用。

而且,当事人德布劳内事后也从来没有公开说过指责穆里尼奥的话。

可见,以德布劳内的例子来说明穆里尼奥不会识人用人是不公平的。

想我的解答对你重新认识和了解穆里尼奥有所帮助。

(注:配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穆里尼奥是一个让让球星适应他战术体系的人,而不是“因人设岗”!

题主说穆里尼奥善于发现人才,这一点,我不认同。 穆里尼奥不是善于发现人才,而是只会挑选适合自己战术体系的球员 ,对于那些不适合自己战术体系的,哪怕是成名已久的球星,他也会毫不留情的让他坐冷板凳或是卖掉。

德布劳内如此、卡西利亚斯如此,看似是他不会用人,其实是一种不迁就的态度。

有很多教练,手里拿着一大把“好牌”,却无法拼凑出一支冠军级别的球队,而穆里尼奥却在葡超时就已经具备了“心中有数”的境界,无论手中的球员是否是大牌,只要能够达到他的战术要求的就用。所以当年在波尔图,他凭借着拜亚、卡瓦略、马尼切、德科、麦卡锡、阿尔贝托等人第一个赛季就拿到了葡超冠军、葡萄牙杯冠军、欧洲联盟杯冠军,第二个赛季就拿到了联赛冠军和欧冠奖杯……

后来的切尔西和国际米兰更加明显,即便你是球队、明星,只要是不适合战术体系,或是不尊重穆里尼奥的战术安排,照样靠边站。所以, 那些没有因为名气小而被重用的球员爱他爱的要死,那些被边缘化的大牌球员恨他恨的要死!

德布劳内、萨拉赫之所以在穆帅手中被卖掉,不是他没有发掘他们的能力,而是当时他们还都年轻,并没有展示出来如今的实力,正如穆帅所说:……当时萨拉赫来切尔西时还是个孩子,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适应英国 社会 和文化,对他来说一切都很难。”

谁也没有前后眼,那些所谓的伯乐相马成功的案例也都是事后才被宣扬出来,而更多的是碌碌无为或是被埋没,重要的不在于穆帅发现还是重用,而在于他们自己后天是否努力!

德布劳内效力切尔西的时间,适逢他从不莱梅租借归来,当时的穆里尼奥刚刚回归斯坦福桥完成二进宫,那个赛季还拿下了英超冠军。而在前腰位置上,蓝军还拥有奥斯卡,以及后插上能力极强的兰帕德。

必须指出的是蓝军当时还注重肌肉流和防反足球,穆里尼奥对前腰的防守能力非常看重,而小金人已经展现了他的防守效率,因此刚刚来投的德布劳内没有位置,只能说是时间不对,其实兰帕德曾经表示,德布劳内确实很有才华,但那时候蓝军中场人才济济,他缺乏机会。

要指出的是,德布劳内那时候已经在德甲找到感觉了,所以租借狼堡的经历非常顺利,他以20次直接助攻一举拿下那个赛季欧洲五大联赛的助攻王,还险些破掉了米西莫维奇单赛季24助攻的德甲纪录。

从那时开始,德布劳内就已经成为世界顶级中场,只是欠缺一个在豪门踢上主力的机会,而蓝月亮恰巧提供了这样的平台,身背超高身价来到伊蒂哈德球场,德布劳内跟曼城无缝衔接,一举确立主力地位。

度过了从一流球队核心到顶级豪门指挥官的考验后,德布劳内终于在瓜帅手下爆发出巨大能量,处理球的思路相当惊艳。本赛季他送出5次直接助攻,完成21次关键传球,证明他有着大师般的水准。

所以回过头来看的话,德布劳内在切尔西,或者穆里尼奥帐下没有出场机会确实可惜,但成为顶级中场并非一朝一夕,只能说时也命也吧,可是谁还没看走眼的时候呢?也很难完全怪鸟叔。

这个跟穆里尼奥的战术有很大关系,我们来看看穆帅执教过的球队,在英超,穆帅带着达夫和罗本发起了一场边锋革命,大前锋加上边路快马成为了他的战术标志,取得了巨大成功。

去了国米之后,穆帅的战术有了改变,略带古典气质的斯内德加上米利托更符合意甲战术纪律性强,阵型紧凑稍微缓慢节奏。

而在皇马,虽然c罗等人的攻击模式很像切尔西的两翼齐飞,但是中锋本泽马和德罗巴的使命完全不同,策应和衔接是他的首要工作。

回到英超之后,穆帅又选择了阿扎尔这样的边路球员作为他进攻核心。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穆帅根据不同的联赛环境会做出不同的战术选择,那么对于快节奏高强度的英超,他的选择是快速机动的边锋从边路拉开缺口,中路的大前锋则像桥头堡一样,成为一个支点,德罗巴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穆帅的战术体系里,英超需要的是奔袭能力强,能迅速把皮球推进到对方半场的边路球员,在英超,他选择的罗本达夫阿扎尔甚至是现在的桑切斯都是统计数据前几位的过人王,穆里尼奥选择的边锋要求的更多是纵深的打击能力。另一方面他对于球员着偏执的控制欲,他让你做的才是正确的,其他都不是应该出现在场上的东西。所以,执行力是他的第一选材标准。他的球员都有自己的专属区域,各司其职,如果左路的球员跑到了右边,他在场下能把桌子掀翻了。

那么我们来看看德布劳内,现在在曼城丁丁同学踢的潇潇洒洒和瓜迪奥拉的战术有着极大关系,瓜帅的战术核心是传控与前场紧逼,而这个战术建立的基础就是跑位和衔接,说通俗一点就是频繁的大范围穿插换位,也就是横向跑位,这一点无论巴萨还是拜仁或者曼城,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如果说穆帅的战术是格律规范严谨的八股文,那瓜帅的战术更像挥挥洒洒的写意山水,而这正能放大丁丁这类以意识取胜的球员的能力。所以眼下去到曼联的桑切斯能在巴萨和同样注重传控的阿森纳生存,而在穆帅手下迟迟找不到感觉。同样的,在穆帅的战术体系下,看上去也是习惯从边路发起进攻丁丁其实和罗本达夫等人有着巨大不同,他的跑位更加灵活,他更愿意当一个组织者而不是突破手,所以在穆帅那样追求纵纵深打击的战术体系下,丁丁横向发展的特点不能被完全激发出来。这一点桑切斯遇到了和德布劳内同样的问题,如果他或者穆帅都没有一个愿意做出改变,他只能是一个技术更好的瓦伦西亚。

有人会说,那阿扎尔呢,类型相似的他不是踢出来了吗?我们要看到一个现象,阿扎尔是在穆里尼奥手下成为世界顶星的,那时候他不过是一个有潜力的年轻人,一个单纯的过人王,就像一个听话的小学生,当他成长功成名就以后,当他不满足只是一个只会突破的过人王之后,当穆里尼奥无法控制他自我的想法之后,阿扎尔就要跳出来造穆里尼奥的反了。

没有别的原因,当时德布劳内太年轻了,无法在穆里尼奥的战术体系下生存。

穆里尼奥的防守反击,首先要求的是中圈一带的高位逼抢,依靠整体防守,挤压对方中场的推进效率,所以跑动能力和防守到位率特别要命,这两点的结合缺一不可,德布劳内的进攻跑动能力很强,但来回拉锯的跑动能力很差,他很难满足穆里尼奥在中场中路能攻善守的战术要求。

奥斯卡是牺牲了进攻属性去满足防守先决条件的,这一点他就比德布劳内要聪明。切尔西的穆二期时代,除了要求中路的强硬防守,两个边路的往复跑动也特别重要。但是这里存在一个严重的技战术选择:

“法科连线”之所以好用,就是因为穆里尼奥的整体战术有了弹性,可以放弃中圈之前的防守,给边锋、中锋打反击留下大片开阔地,这个时候德布劳内是可以胜任进攻型中场这一位置的,但相同位置上,法布雷加斯明显比他更有效率,另外,小法还能够维持整个切尔西中场向前的良好运转,他控节奏的本事几乎是当时世界前三,作用相当于曼城的大卫-席尔瓦。因此德布劳内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穆二期的切尔西,在他执教国际米兰的时候,就已经成型了,小法相当于国米的斯内德,而迭戈-科斯塔相当于米利托。另外,国米当时还有埃托奥(放到穆二期的蓝军就是威廉),反击当中米利托不快,可以靠埃托奥进行纵向冲击,身后由斯内德送出传球;进入阵地战,米利托的持球和抢点,以及禁区外做配合的能力,是符合国米当时整体战术要求的。

为什么德布劳内在曼城能打出天王级表现,一个是战术,瓜迪奥拉的传控,或者说他把巴塞罗那当年的tiki-taka在英超进行了调整,由大卫-席尔瓦和京多安控节奏,进行良好的传递和转移,相当于小白和哈维;德布劳内的有球能力、远射能力、送威胁球的能力,可以得到全面释放。他本身就具有非常精准的中远距离射门能力,脚头硬不说,在三十米区域和队友打二过一的跑动接应能力又强,因此大放异彩是很正常的。

德布劳内的战术适应性提升,是在曼城体现出来的。他有高光表现的时候,中路、肋部持球的瞬间,基本上防守队员离他都有2-3米的距离,队友大量的无球跑动他拉开了足够的空间,是传是射,得心应手。而且身边接应的队友,都具备转移和串联的良好能力,所以瓜迪奥拉的战术教授,真的能提升每个人的素养,不愧是当今最好的教头。

呵呵,其实情况是这样的,每一个足球教练都有看走眼的时候。穆里尼奥也不例外,当年弗格森不是也认为来自中国的董方卓是世界顶级球星的好苗子吗?实际上呢,董方卓就是到了中超都打不上。

穆里尼奥看不上德布劳内是因为他在自己手下时也确实没有表现出超强的实力,切尔西这样的俱乐部不是培养人的俱乐部,是比赛就必须要拿出能力来的。一场可以不出彩,第二场就不可以不出彩。德布罗内就是如此。其实,还有三个人也是穆里尼奥“老眼昏花”的明证。这三个人都在曼联,现在都在和穆里尼奥共同工作。首先是马塔,在切尔西的他状态一直上不来,他被穆里尼奥送去了曼联。同样还有卢卡库,他因为穆里尼奥看不中,去了埃弗顿。在埃弗顿成长后,穆里尼奥又把他买到了曼联。马蒂奇当年刚到切尔西时,主教练是穆里尼奥,可是因为没有机会,他被送去了本菲卡。打出了名堂后,他重归切尔西,随后又去了曼联。

德甲大师,英超传奇!他当初在切尔西没踢出来,能怪穆里尼奥有眼无珠?

咱们不能“事后诸葛亮”啊,现在的德布劳内是很强,甚至有可能是当今足坛第一中场大师,但他未必就适合当时的切尔西啊。

德布劳内没在切尔西踢出来,怎么能怪穆里尼奥呢?

依托“全能属性”,德布劳内在足球场上可以胜任边锋,前腰或者中前卫等位置甚至还能客串中锋。

他在中场的组织调度,极具大师风范。

像德布劳内这么厉害的球星,放在现代足坛,肯定是顶级中场大师。

但是一个球员能否在一支球队踢出来? 咱们不能脱离球员所处的时代背景。

德布劳内现在很强,并不等于说他就符合当年那支切尔西的要求。

德布劳内是在2012年转会切尔西的,穆里尼奥是2013年才从皇马跳槽到切尔西。

也就是说, 德布劳内本来就不是穆里尼奥买进的球员,并不是说穆里尼奥买了他又不用他。

这批球员里面,也就是阿扎尔能在切尔西脱颖而出。

像德布劳内,卢卡库和萨拉赫等球星,都是在其他球队才真正踢出来。

想想也知道,当年切尔西有这么多年轻球员,本身就像“刮彩票”,能踢出来一个算一个。

就算德布劳内在切尔西没位置, 但切尔西能够做到680万欧元买进德布劳内,1800万欧元卖出,在经营方面,也不算亏。

毕竟咱们无法保证德布劳内留在切尔西,就一定会有更好的发挥,是不是?

而当初的切尔西,可不是现在的切尔西。

那几年的切尔西,与皇马巴萨拜仁并称“萨马兰奇”,本身就属于“欧冠四大豪门”。

更没必要为了一个还没踢出来的年轻球员,而强行更改球队的战术体系。

没启用德布劳内,那几个赛季切尔西也照样拿下欧冠,英超和欧联杯等冠军,根本就没有影响到战绩。

更何况, 切尔西当年中前场确实也不差人啊。

暮年兰帕德在切尔西最后几个赛季,还有好几次做到单赛季打进十几球。

德布劳内刚去切尔西那个赛季,35岁的兰帕德,依旧能够在英超联赛打进15球。

除了兰帕德这样的老人,切尔西还有奥斯卡这样的年轻球员。

别看奥斯卡现在成为“中超级别”,德布劳内现在正处巅峰期。但事实上,奥斯卡只是成名时间比德布劳内早,年龄反而比德布劳内还更年轻!

更年轻的奥斯卡,当时的足坛地位,比德布劳内更高,出场顺位当然就比德布劳内更靠前。

更何况,奥斯卡还能参与防守。

所以,总结就是,切尔西当时中前场不乏球星,老年的年轻的都有 。无论是看个人能力,足坛地位还是技术风格,德布劳内都不适合穆里尼奥时期的切尔西,而不是穆里尼奥故意不用他!

穆里尼奥的切尔西当年放走德布劳内,是错误吗?欢迎一起讨论。

这编辑这口屎舔的……穆里尼奥善于发现人才?穆里尼奥善于高价买人吧!光德布劳内吗卢卡库打脸最响!自己不给年轻人练级的机会,1千万放出去练级,8千万买回来,这是鸟干的事!还有重回车子的时候一个赛季4千万卖了大卫路易斯,得意忘形得意洋洋说自己会卖人了,鸟屎们跟着后面各种吹,鸟会卖人了会做生意了,打我们脸了……当时特里已过三十,而一个替补没有,我就问特里能踢到一百岁?呵呵,两年后车子又得花钱把大卫路易斯买回来了,没办法虽然不稳定,但世界上顶级的中卫能有几个!

说说马塔

这几日再次翻看瓦伦以前的比赛,翻看到了2008-2009赛季,瓦伦西亚4:2拉科鲁尼亚那场。比利亚梅开二度,20岁的小马塔1球3助攻,这样对球队的贡献,不能再要求这个20岁的孩子更多了。

在2007-2008赛季,19岁的小马塔来到瓦伦西亚,在那支还有星光的瓦伦队伍里,12月才获得机会的小马塔,交出了33场9球2助攻的数据,这样的小马塔给了瓦伦无限的希望和期待,在科曼大乱瓦伦的赛季里,挖掘了小马塔是为数不多的亮点。

2008-2009赛季,瓦伦换帅,上赛季表现出无限希望和潜力的马塔依然受到了新帅埃梅里的重用,出场47次14球20助攻,这样的表现让马塔在20岁时就入选了西班牙国家队,并且在世预赛对阵土耳其的比赛里完成了国家队首秀。

媒体讨论起了这个小孩,说他未来会是比利亚的接班人。他的场上位置在埃梅里入主瓦伦后,从二前锋变成了边锋,他和比利亚、席尔瓦、巴勃罗•埃尔南德斯组成了华丽流畅又具有强大攻击力的瓦伦四小天鹅。

2010—2011赛季,因为瓦伦西亚财政危机卖掉席尔瓦之后,埃梅里把马塔又从边锋改成了前腰,代替席尔瓦的位置,但是在一些比赛里,马塔出任双前锋其中的一个。

之后阿森纳抛来了橄榄枝,但是并没有到达瓦伦的心理价位,在拉锯战时,切尔西觉得瓦伦西亚对马塔的标价值得,于是他们从梅斯塔利亚带走了马塔。对于瓦伦来说,卖走马塔是无奈的,如果不是修建新球场又遭遇金融危机带来的俱乐部财政危机,没有哪个球队愿意在上一年失去比利亚、席尔瓦之后,又在下一年里失去了马塔。

切尔西也是幸运的。马塔在切尔西前两个赛季里,蝉联两个赛季MVP,出场率仅低于门将切赫,并且马塔来到切尔西的第一个赛季,切尔西获得了俱乐部历史上第一个欧冠冠军。当然,这不是马塔一个人的功绩,但是马塔功不可没。而在场上位置上,马塔在切尔西固定在了前腰,XX(忘记是马塔在切尔西时的切尔西哪一位教练)认为他不适合打边锋。

一时间,马塔和席尔瓦成为了英超最闪耀的两个前腰,来自同一个国家同一个俱乐部又增加了更多的谈资和不断的比较,两人在刷数据帮上你追我赶,助攻榜不是席尔瓦第一就是马塔第一。

这一切在穆里尼奥第二次入主切尔西后发生了改变,穆里尼奥不喜欢马塔,他认为马塔没有没有防守。而马塔想要参加2014年巴西世界杯,没有稳定的出场时间对能否进入大名单是有影响的,马塔选择了转会,寻求更多的出场时间。

其实在马塔转会曼联时,我是有些疑惑的,因为莫耶斯并不会使用同样前腰位置的香川真司,他会使用马塔吗?答案是莫耶斯并不会。而莫耶斯之后的范加尔一开始摆出了352的阵型,再随着香川的回归多特,所有人都认为在352里,马塔是前腰位置的首发选择。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马塔在范加尔执教曼联的第一个赛季里,坐过一段时间的替补席,直到主场对阵水晶宫,替补上阵帮助曼联绝杀获胜后,马塔才又重回了曼联的首发阵容。在随后的大圈战术里,马塔与安德尔组成的右路,穿插换位,流畅灵动,马塔活了,安德尔也活了。

然而范加尔执教曼联的第二个赛季,2015—2016赛季,从季前赛开始,安德尔成了替补,没有任何理由,即使他上一个赛季后半段表现得令人喜上眉梢。整整一个赛季,安德尔都没有获得主力位置,球迷难以理解的总结只有一个:固执的范加尔不喜欢安德尔。而这一个赛季,马塔比起他在瓦伦西亚和切尔西的表现来,也低迷了。

这一个赛季结束后,瓦伦西亚球迷说马塔没有了灵气,看英超的球迷说马塔在切尔西的看家本领都没有了,西班牙的球迷说马塔没有进步还在退步。而更大的挑战是,穆里尼奥成为了曼联的新一任教练。

谁都替马塔捏了一把汗,他们有过切尔西的不开心合作,彼此不喜欢,而且穆里尼奥惯常的战术体系里没有马塔的位置。但是在夏季热身赛和转会窗关闭前的三场联赛后,马塔留了下来,似乎也受到了穆里尼奥的重用,三场联赛三场首发,在8月28日客场对阵赫尔城的比赛里,马塔虽然没有进球没有助攻,但是他的表现受到了很大的赞扬。而我的第一个感受是,马塔回血了,而他的过人、跑位,他的空间位置感,他的灵动,我似乎看到了比利亚的影子,我一下想起了马塔转会切尔西后,接受采访说到瓦伦岁月时,马塔说比利亚是在瓦轮里对他帮助最大的人。

我想起了在12欧洲杯后,马塔说和比利亚以及席尔瓦在一起踢球对他来说是无可取代的宝贵财富。我相信这是真实的,开始回血的马塔又让我看到了熟悉的他踢球的方式和他刷着数据的时代。可是,从9月10日的曼彻斯特德比战中,马塔赛季首次被撤下首发,并且90分钟未上场,在穆里尼奥的心里,他并不是最强阵容的首选。

2015年夏,德布劳内从德甲沃尔夫斯堡队转会英超曼城,2015—2016赛季,德布劳内在英超火了,懂球帝上有篇文章特意分析了德布劳内,讲述他的优势和不足。我读到这篇文章时,第一个反应是,这不是瓦伦西亚的小马塔吗,这个想法在和其他球迷讨论时,也得到了印证,区别是马塔前锋出身,扑击球门的愿望更强烈,射手的性质更浓,德布劳内配合意愿更佳,中场球员的性质更浓。

德布劳内比马塔幸运,在我和一些资深老球迷,提出曼城阿奎罗、席尔瓦、德布劳内的组合有曾经瓦伦亚席塔的感觉时,老球迷说,大致上可以这么说,都是强调小球渗透。德布劳内一来到曼城,身边是席尔瓦和阿奎罗,而席尔瓦对这么似瓦伦西亚小马塔的德布劳内的特点再熟悉不过,他与马塔在瓦伦合作了三个赛季。而马塔,他身边再也没有出现比利亚、席尔瓦,甚至没有巴勃罗•埃尔南德斯,曼联阵营里,最理解他想法的人是安德尔,在范加尔大圈战术执行的时候,他和安德尔心有灵犀。

席尔瓦更是比马塔更是幸运得多。母队财政危机不能留在瓦伦西亚,皇马换帅穆里尼奥,把已经和皇马草签协议并且通过体检的席尔瓦“退货”,穆里尼奥重新选择了迪玛利亚,而巴萨,虽然管理层想过让席尔瓦来巴萨,但是瓜迪奥拉更希望在阿森纳的法布雷加斯回归,并且俱乐部因为已经买入了比利亚,伊布又还没有离开,球队没有资金再买入席尔瓦,切尔西也有意但是似乎没有诚意,于是最后席尔瓦去到了08年更换老板后就想引进他的曼城。

看起来转会窗的席尔瓦是不幸运的,但是席尔瓦是最幸运的。席尔瓦在曼城经历三任教练,曼奇尼,佩莱格里尼,瓜迪奥拉。曼奇尼是执教国际米兰时就看中了瓦伦西亚的席尔瓦,佩莱格里尼是执教皇马时就要把席尔瓦带到皇马,如果不是佩莱格里尼执教皇马仅一个赛季就换帅穆里尼奥,席尔瓦也许可以转会皇马。所以席尔瓦来到曼城后,教练是曾经就看中他、欣赏他并且希望执教他的人,而球队的球员配置和打法都适合他,即便是曼奇尼在第一个赛季的打法让席尔瓦有过磨合,第二个赛季曼奇尼对阵型的调整让席尔瓦又回到了在瓦伦时的阵型和场上位置。

而马塔,曾有球迷说马塔的射门在中场球员里算很好的了,可是马塔本来就是前锋出身,来到英超之后才固定在了中场位置上。老球迷们讨论,马塔应该继续前锋之路,而不是转做中场。作为顶级前锋,马塔没有比利亚双足均衡的高精度射门能力,没有他的有球能力和持球进攻能力,没有他一身的假动作把后卫和门将都晃晕了,甚至在中前场后卫群中的跑位也差点意思,可以说在顶级前锋的路上,他走了一半,还没有学到家,比利亚就离开了,而他开始转型做中场。

马塔的中场之路,没有席尔瓦幸运,马塔从埃梅里执教时代转型做中场,6个赛季里更换了7任教练,安德尔曾经赞扬他的大局观,可是马塔在场上时又确实带着前锋的属性,曾经教过他的师父比利亚也在席尔瓦受伤的时候打过前腰,但是教练觉得这样浪费了他的射术,还是让他回到了中锋位置。或者马塔真的应该坚持走前锋路线而不是转而做中场?如果他坚持走了前锋路线呢?但是事情不能假设,未来马塔依然会是中场球员。

很早就有人说,瓦伦三杰里,席尔瓦是人生赢家。比利亚的事情在这里不讨论,我坚持认为他不应该去巴萨,为什么不愿意出国呢,出国在哪个联赛都是首发正印中锋。在9月10日的曼彻斯特德比里,席尔瓦作为队长和曼城取得了胜利,马塔坐在曼联的替补席上整整90分钟,作为席尔瓦,想不到一个可以让他不开心的地方,而作为马塔,找不到一个可以让他开心的地方,无论是作为球队还是个人。

马塔的未来是怎样的呢?他才28岁,还是一个球员的黄金年龄,还有很多俱乐部的荣誉没有拿到,例如联赛冠军、联赛杯冠军、世俱杯冠军,无论从哪个角度,我希望马塔有好的未来。

                                                  写于2016.9.16

科式拜仁初步成型,大胆开启战术改革的科瓦奇已是德甲先驱

一向低调的拜仁在19年夏窗一反常态,与曼城来了场"拉锯战"。事与愿违的是,双方暧昧了两个月后,这场转会肥皂剧却以萨内受伤的方式告一段落,南部之星的引援策略受到致命冲击。好在赫内斯与鲁梅尼格及时止损,通过租借佩里西奇与库蒂尼奥让球队的阵容得到了一定的补充。

不过比起这两笔重量级转会,新赛季开启后更让拜仁球迷兴奋的是,科瓦奇在球队展开的战术改革让德甲霸主迎来了新的变化。虽然联赛只是刚刚开始3轮,科式拜仁还未得到强队的检验,但这种阵型与战术上的改变至少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跌落神坛的4231

不得不说海因克斯麾下的南部之星,是近些年来最为强盛的一届拜仁,但随着时代的变化,12-13赛季的战术显然已无法应对现在的足坛环境。再加上其他教练早就摸透了拜仁4231阵型的优缺点,因此独守着一种战术很容易被对手针对。

在五冠王王朝之后,瓜迪奥拉与安切洛蒂先后执掌球队,二人试图将自己的烙印刻在球队战术之中。可惜前者的4141传控战术连续三年分别被西甲三雄击败,而后者延续控球打法打造的433阵型,也在水土不服中被否定。

因此,两位固执的掌门人赫内斯与鲁梅尼格一度又请回了海因克斯,想让其用旋风快打般的4231帮拜仁度过难关。果不其然,老帅回归后球队的表现有了显著提升,无论是在欧冠还是联赛赛场上都表现得更加稳定,险些将皇马击败。

随后德甲霸主便迎来了科瓦奇的执教,这名初来乍到的少帅在18-19赛季延续海帅的4231战术,并以此取得开局7连胜的佳绩。但赛季中期时,洋洋得意的科瓦奇开始试验自己心心念的433阵型,最终以失败告终。联赛后期又回归至拜仁传统战术,才得以保住联赛冠军的宝座。

但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赛季里,科瓦奇显然从与利物浦的两场欧冠比赛中,意识到了拜仁的两个问题:一是过于单一的战术,让克洛普轻松完成反制;二是球队的人员配置已经不再适合4231阵型。

科瓦奇的尝试

4231两翼齐飞战术固然强大,但南部之星此时已经没有了巅峰的里贝里与罗本,而他们的替代者科曼和格纳布里虽然突破与得分能力都不错,却没有两位前辈强大的组织能力。昔日的海氏拜仁,有着施魏因施泰格、里贝里与罗本三核驱动,因此对手难以通过限制出球点完成限制。

而在科式4231阵型中,缺乏具有组织才能球员的拜仁,只能将进攻组织任务完全交予蒂亚戈一人完成,可是一旦对手对魔术师进行针对性限制,那么球队的攻防转换便会陷入混乱。这正是在对阵利物浦时,德甲霸主两场比赛都鲜有精彩进攻的原因。

科瓦奇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无奈于上赛季后半段球队的成绩压力过大,且队中没有合适的球员供他进行阵型实验。随着夏窗的补充以及伤员的悉数归队,度过了困难处子赛季的科瓦奇终于可以大展身手,随即开启了一场大胆地战术革命。

早在法兰克福执教时期,克罗地亚教头就以使用三后卫而擅长,因此为了增加拜仁的防守硬度与进攻人数,科瓦奇为球队量身打造出了4231-361阵型。这是一个现代流行的攻防中时刻变换的战术,球员要根据场上情况进行不同的站位,以发挥出3后卫与4后卫阵型在特殊情况中各自的优势。

组织时,左后卫阿拉巴会前提并内收成边后腰,卢卡斯-聚勒-帕瓦尔则会适时整体左移,构成三中卫体系。这时我们会发现,拜仁后场出球人数由以往的两个中后卫,变为了三个中后卫,而中场则由基米希、阿拉巴、蒂亚戈三人组成节拍器来充当球队的发动机。

众所周知,在后场组织进攻阶段,边后卫由于位置尴尬,作用往往不大。因此科瓦奇干脆取消了这两个位置,通过变形三中卫来为后场与中场各增加了一个人手,以保证球队组织进攻的流畅性。

特别是在后腰位置上,堆积的人数能够减轻蒂亚戈出球负担。数据便是最好的证明,在18-19赛季,蒂亚戈、阿拉巴、基米希的场均传球次数分别为83.6、56.9与74.1次,而变阵后他们三人这一数据分别变为58、78与83.7次。显然,西班牙人的传球次数有着明显减少,而从边后卫变为后腰的阿拉巴与基米希二人,则肩负起了更为沉重的输送任务。

完成后场组织阶段后,进攻时的拜仁则会变为更为361阵型:阿拉巴、佩里西奇、库蒂尼奥占据左边,三人单单是利用人数优势就能屡造威胁;而科曼与蒂亚戈则会在右路寻觅机会,一旦对手集中兵力死守左路,这边就会冒出空挡让二人去冲刺与组织。基米希则一人留守后腰位置,负责由攻转守时的扫荡工作。

但3后卫阵型并非没有弱点,这一战术在防守时边中卫与边翼卫之间会出现大量的肋部空挡。因此科瓦奇要求球队由攻转守后,要快速落位成4后卫阵型。阿拉巴必须根据场上情况回撤成边后卫或中后卫,融入至之前的卢卡斯-聚勒-帕瓦尔的防守体系中。

这一的阵型变换看似简单,其实对球员球商的要求颇高。若队员们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分工不明、失位的情况。以拜仁在德甲首轮对阵柏林赫塔的比赛为例,本场比赛卢卡斯就曾多次与聚勒站位重叠。因此,特定的球员是这一战术的关键。

天时地利人和

平时精打细算的拜仁在夏窗求购后卫时却一掷千金,以总计1.15亿欧的高价引入了卢卡斯与帕瓦尔,可见他们对球队的体系运转有多么重要。这两名在俱乐部担任中后卫,在国家队主打边后卫的"边中摇摆人",是科瓦奇阵型变化的命门所在。

二人除了拥有两个位置的经验以外,还同时具备着中后卫的防守意识、头球水准以及边后卫的运动能力,这使他们能够在一场比赛中进行无缝地边中角色转换,根据场上形势定义自己的位置。

当然,在奥地利队中有着后腰经验的阿拉巴也是关键人物。他在拥有出众的传球脚法、视野的同时,还有着出类拔萃的防守能力与,这保证了他能肩负三职:组织阶段充当边后腰,大举进攻时作为边翼卫,而在防守时又变化为边后卫。

趋势还是昙花一现?

" 四后卫阵型会越来越少,许多球队会在进攻时变化为三后卫增加进攻厚度 "。穆里尼奥在担任北伦敦德比的嘉宾时,给出了自己对现代战术变化的观点。可见如今主流教练已经意识到了四后卫与三中卫阵型转化之间的奥妙所在。

其实瓜迪奥拉麾下的曼城,早就是四后卫与三后卫阵型变化的忠实粉丝。在进攻时蓝月亮会由433变阵为325阵型,来增加前场人数以提高进攻效率。

其中左边后卫津琴科会适时向中路靠拢,与罗德里形成双后腰,沃克回收成右中卫构成三后卫。而席尔瓦和德布劳内则前插至肋部,与之前的两个边锋一个中锋形成5人的进攻小组。

可见各大豪门在悄然之间已悉数开始了战术改革,科瓦奇虽然算不上开创者但也是德甲联赛中的先驱。如果他能运用好4231-361阵型,那么这名少帅又未尝不能在拜仁开创时代,成为一代教父,我们拭目以待。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为什么有那么多球迷喜欢阿森纳?》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