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懋德甲骨文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陆懋德甲骨文,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陆懋德的史学思想
答一、“无所谓中西,但取其长而求其是”的史学宗旨
陆懋德 关 于史学“无所谓中西,但取其长而求其是”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他对中国古代史学方法成就的评述上。在他看来,中国史学发展悠久,有着辉煌的成就。自《尚书》起,中国史学进人了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春秋战国时代,第一部私人撰述的史著《春秋》出现,它“以政治的眼光判断各种问题”,“这自为上古史学中一大进步。
陆懋德 这 一治史主张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对前人认识的一种深化。20世纪初,王国维曾提出:“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特余谓中学,非世之君子所谓中学;所谓西学,非今日学校所授之西学而已。治《毛诗》、《尔雅》者,不能不通天文博物诸学,而治博物学者,苟质以《诗》《骚》草木之名状而不知焉,则此学固未为善。如果将王国维这一史学无中西论与上述的陆懋德治史主张作一比较,其中不难发现有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主张史学无中西之分,强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但二人又有一些区别,即陆It德不仅以古代史学方法合乎现代治史精神的翔实事例验证了中西史学有共通性这一特点,而且还在于他提出“取其长而求其是”这一史学发展原则。今天,虽然凭公布的相关材料很难发现陆愚德是否直接受到王国维启发的线索,但可以说明的是,王国维的史学中西论草创在前,陆懋德的再发展在后。王国维提出史学无中西论是在1911年,而此时陆懋德正赴美国留学,至于其明确提出这一治学宗旨则更晚,是在1945年。从这层意义上来说,陆懋德史学“无所谓中西,取其长而求其是”的观点是对王国维史学无中西论的一种发展。
陆懋德关于史学“无所谓中西,但取其长而求其是”的观点,既看到中国古代史学的优点和缺点,又指出了中西史学的联系和区别,这就避免了二者的优劣比较,进而为中西史学的交融提供了一种可供选 择的途径。但是陆I德这种治史宗旨的实践仅仅是刚刚起步,其对中西史学理论的比较亦只是停留在 史学方法上,对中国史学理论的独特价值的挖掘还远远不够,并且由于他对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价值的重 视不足,对中西历史理论的比较也就基本上没有涉及。
二、考古实践与文献研究并重的史料观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人们发掘了大量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器物和遗迹、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对上古史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和文字材料。如何看待这些地下发掘出来的新材料陆懋德指出,“凡作史须以搜集材料为先,而材料则有同时代的与非同时代的之分别。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论孔子作春秋史料,有‘所见’‘所闻’‘所传闻’之不同。与此正合。上古尚无纪载,吾人欲求其伺时代之史料,自当以发现地下实物为要。然而 , 既 有大量的考古出土实物,又有丰富的传世文献,具体历史研究又要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呢陆懋德通过分析指出,对于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都不能一味地加以偏重。以传世文献为例,其很多内容还需进一步的考证。譬如(尚书·尧典),陆悠德根据文法句法,“觉其浅显易读,且不似夏商时代之著作,即如谓其周初著作,亦不相似;’又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及钟鼎文多有十三月或闰月的名词,而《尧典》中亦有闰月之名词,从而最终断定《尧典》“皆非尧舜时期著作”,“大约为周末人所修。然而《尧典》的真伪是一问题,而尧舜的有无又是另一问题,其“依然为考古学上之问题,当与禹之有无同一解决,是当有待于地下之发掘而后能断定者也。
又如陆懋德考证(史记·三代世表),认为“余昔年颇疑《史记·殷本纪》所记殷代帝王多不见于《书经》。然据现时地下发见之殷墟甲骨文字,余又颇能证明汤之祖先子孙,与《史记·殷本纪》所载大半相合。此见太史公作《殷本纪》并非伪造也。盖(史记)于三代世系必根据王家所藏之历代碟记,故为可信。然非发现地下之甲骨文字,余亦不能证明《殷本纪》之为可信也。推之《夏本纪》或亦如是,但惜至今尚无所发现以证明之耳。正确的态度,陆懋德认为:“于春秋以前之史料,仅以(诗)、(书)、甲骨文、钟鼎文为主,春秋以后之史料,则以左传国语国策为主,以求不失谨严之义。换言之,陆懋德主张在文献记载缺乏的时代,古史研究应兼重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而在传世文献较为丰富的情况下,应以文献资料为主,同时又要重视考古材料的作用。
三、物质和心理的解释“参用而不可偏用”
20 世纪 前 半期,在实证主义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史学界,对历史解释问题大多采取漠视,或是根本排斥的态度。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陆懋德作为深受西方实证主义理论影响的一名学者,对此却勇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观点,而且在《史学方法大纲》中花费了大量的笔墨,这在当时是比较少见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至于陆氏论点,最不容忽略的,是在‘史学’的界定中抬高历史解释身价,以之和一般专业史学研究者特重的历史考证平起平坐。成于1945年尾的《史学方法大纲》长八万言,分五篇,(论解释)一篇所落笔墨(29页)几乎和《论考证》者(31页)相等,就非史观派的方法论而言,实属史无前例。 在陆懋德看来,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内涵是指“解释史事之原因、变化、与结果,及其与未来之关系。”“在西语谓之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即谓‘历史的解释’,吾国所谓·史论’,日人所谓‘史观’,皆是此意。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其一,历史解释并不是只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次,解释历史之最要的途径,即是推求其原因与结果。换言之,诊释历史事实要站在探求其因果关系、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上。其二,历史解释必须与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根据其他学科的原理、方法对历史事实进行解读。其三,历史解释不是一种主观的解释,而是一种以史事证据为依据进行的客观的解释。它在性质上与不顾历史事实、随意曲解历史的主观的解释不同,“解释历史最忌先有成见,及由成见以误会史事,及曲解史事。其四,历史解释是以人的主观看法为基点,对历史事实进行解释,故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盖考证固为客观的工作,而解释则不能不多少带主观的彩色,此实为无可如何之事。同时 , 历史 解释的内涵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西方,史观先后经历了神话的解释、天道的解释及哲学的解释三个阶段。19世纪,哲学的解释主要有三种方式:“惟心的解释”、“惟物的解释”与“经济的解释”。
陆懋德认为,不能偏重物质的解释和心理的解释中的任何一项,二者应“当参用而不可偏用”。这种综合物质和心理的解释观点,并不是指综合各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来从事历史事实的解读。确切地说,这种解释是指利用各种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物质和心理两个方面来解释历史变化、发展的过程。就渊源而言,陆懋德的这种史观来自于绍特维尔。
但应指出的是,陆懋德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关于心理与物质关系的认识,存在诸多误解之处。根据唯物史观,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又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物质。而陆懋德显然误认为马克思主义史学是将物质与精神割裂开来,并只强调了经济的第一性而抹杀意识的作用。
甲骨文是怎么样发现的?
答甲骨文的发现
甲骨文的发现经历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这有必要先从发生在一个名字叫李成的农民身上说起。这个愚昧的农民对甲骨文的发现有着一段典型的、可笑的、荒诞而又充满文化悲怆感的传说。他是河南省洹河畔安阳县小屯村人。李成是为了赚钱第一个把“甲骨文”作为药材运到城里、传送出去的人,但也是在他手里,毁掉了难以计数的甲骨文字。功耶?罪耶?惟有历史来定论。这年夏天,他患了疥疮,疼痒难耐,坐在田头,无意中捡起一块刻有“画纹”的白骨片,但他无论如何也不知道自己捡起的是一块历史文化瑰宝!李成把白骨片揉搓成了粉末,涂抹在疥疮上,疼痒神奇地止住了,几次涂抹后,疥疮居然治愈了。李成喜出望外。他把乡亲们扔掉的、大量的各种形状的白骨片片收集起来,送到附近城里的药店去卖。他告诉药店掌柜:“这白骨片片治疥疮和外伤有特效。” 药店老板将信将疑,取来药典看了半天,终于弄明白这白骨就是中药里的“龙骨”,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龙骨是古爬虫动物的化石,能生肌防腐。药店收下了这些“龙骨”,李成则将大把的铜钱往钱褡裢里一装,高兴得回家去。从此,做起了收集贩卖“龙骨”的“专业户”。李成一边收集,一边卖给药店。可是,当时药材交易落后,“龙骨”在当地的用量不大,药店就不想收了。当李成又一次把收集来的“龙骨”送到药店时,店老板便挑剔起来:凡是刻有“画纹”的“龙骨”一概不收。李成这次碰壁后,立即想出了聪明的对策:他拿起刀,将收集来的所有“龙骨”上的“画纹”一刀一刀地刮掉,然后再送到药店去卖。此时,药店的仓库里已被“龙骨” 堆满了。这是一座人类历史文化的宝库,而药店老板却全然不知!也是为了钱,老板决定停止买进“龙骨”。但李成却没有放弃这挣钱的机会,没有停止“龙骨”的收集。他把一块块“龙骨”——把一块块文化瑰宝捣成粉末,然后包成一个个小包到各个集市、庙会上去叫卖,去赚钱!同样,药店老板为了赚钱,也陆续把“龙骨”转卖给各地。很快,“龙骨”进入了京城各大药店。就这样,一块又一块“龙骨”,或成块入药,或碾成齑粉,成为救治千千万万个病人的“良药” 。
还有一位与甲骨文的发现有着不解之缘的著名古董商,他叫范维清,是山东潍县人。光绪二十五年夏天,居住在北京东安锡拉胡同11号的王懿荣身染疟疾,久治不愈。一位医术高深的老中医为王懿荣开出一剂药方。药方上有一味名曰“龙骨”的药,立刻引起了王懿荣的注意。其家人从药房抓药回来后,王懿荣亲自查看,发现了中药里的“龙骨”碎片,有的碎片上镌有奇异的纹络。他便抱病亲临药房叮嘱药房老板,如果再有商贩送“龙骨”来,请代为引见。不多时日,名扬京华的古董商范维清被引见到王府,这次他带来了十二片“龙骨”。这是他到河南安阳、汤阴一带去收购青铜器,没有如愿。听当地人说“龙骨”是药材,就顺手牵羊地收集了十二片,心里想:“这样也不枉跑一趟。”王懿荣见到刻有文字的甲骨片,分外高兴。他仔细端详着每一片甲骨上一个个单一成形的“符号”,紧缩的眉头舒展了。他兴奋地告诉在场的人:这是比钟鼎文更古老的中国文字!范维清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药材是真正的古董。于是,王懿荣以每字一两银子的高价买下了这十二片甲骨。并当场给范维清六百两银子,指使他为自己继续大量收购。随即,派家人到京城各大药店以重金把刻字的甲骨全部买下,以至于典当细软,倾其家财也在所不惜,在他壮烈殉国前竟收集了一千五百片!
王懿荣一边收集,一边开始了他的“发现”。他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拿着放大镜逐块、逐字地深研细究。随之,一个又一个象形的、怪异的、抽象的、单调的文字符号被破译,字与字连为语言的链条,一个个链条随即构成一片清晰的文化意象。他对照《史记 . 龟策列传》、《周礼 . 春宫》的文字记载,终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殷商王朝祭天盛典的情景、祈求福祉的占卜辞令、政治经济的记载、金戈铁马的征伐……
金秋送爽,明月如水。王府上高朋满座,名流如云。王懿荣把一块块精心整理过的龟甲兽骨送给大家传阅观赏。然后,他兴致勃勃地举杯祝酒,郑重得告诉在座的高朋名流:甲骨上镌刻的“画纹符号”是文字,是商代中后期文字,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随即,京城文化界为之轰动,中国文化界为之震撼,世界学术界为之注目!
甲骨文的来历?
答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那么为什么叫甲骨文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甲骨文名字的由来。
为什么叫甲骨文
甲骨文自发现以来,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多种不同命名:
从书写材料角度,其文字刻写于龟腹背甲和兽骨之上,因而有龟甲文字、龟版文、龟甲兽骨文字等名称。
从文字用途角度,其文字用于占卜记录,因而有卜辞、贞卜文字、甲骨卜辞等名称。
从书写方式角度,其文字为刀笔刻划,因而有契文、殷契文字等名称。
从文字发现位置角度,甲骨文大多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因而有殷墟卜辞、殷墟书契、殷墟文字,简称卜辞、殷契、契文。
民国十年(1921年)12月25日,史学家陆懋德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的“甲骨文之发现及其价值”中首次提出“甲骨文”一词。随后,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等人陆续在著作中使用,该词逐渐被学术界和大众认可,成为通用的名称。
甲骨文简介
一般认为,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安阳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国都遗址“殷墟”的所在地。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十万块。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晚期(约前1300年)延续到春秋。
甲骨文的发现,促进了各国学者对中国上古史和古文字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并开创了一门崭新的学科——甲骨学。
陆懋德的学术成果
答陆懋德一生著述丰硕,主要论著有如下几种:
1.《甲骨文之历史及其价值》
2.《由甲骨文考见商代之文化》
3.《中国上古铜兵考》
4.《瑚琏考》
5.《中国发现上古铜犁考》
6.《试答杨君绍首的殷周殉人问题》
7.《虢季子白盘的几个问题》
8.《中国文化史》
9.《中国史学史》
10.《中国上古史》
11.《史学方法大纲》
甲骨文的来历
答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公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 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 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5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1000多字。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 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 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 (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 农业、 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甲骨文特点】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甲骨文发展】
甲骨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
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仅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
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甲骨文的发现】
古代甲骨上的刻划痕迹被确认为是商代文字,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中国考古的三大发现(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可是它的发现过程,却是十分偶然而又富于戏剧色彩的。
清末光绪25年(公元1899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1845—1900)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王懿荣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药品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在这种几十万年前的骨头上怎会有刻划的符号呢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对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荣便仔细端详起来,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状又非籀(大篆)非篆(小篆)。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赶到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下,后来又通过古董商范维卿等人进行搜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
他对这批龙骨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后认为,它们并非什么“龙”骨,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他从甲骨上的刻划痕迹逐渐辨识出“雨”、“日”、“月”、 “山”、“水”等字,后又找出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由此肯定这是刻划在兽骨上的古代文字,从此这些刻有古代文字的甲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文人学士和古董商人竞相搜求。
曾有人对王懿荣从中药中发现带字龙骨之说提出质疑,认为王懿荣在他的有关著述中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并认为王懿荣吃的龙骨在药店已加工成细粒,看不出刻痕文字来的。而且当时菜市口一带并没有达仁堂药店。对此,后来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周绍良说,当时龙骨在中药店都是成块、成片出售的,直到三十年代他到中药店买龙骨还是这样。至于达仁堂药店当时确实不在菜市口,但菜市口有家著名的西鹤年堂中药店,当时的人很迷信西鹤年堂,买中药都要去西鹤年堂药店,这也有可能是当时传误造成的结果。
在甲骨文还未确认以前,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的农民在耕作时就不断在农田里挖刨出古代甲骨。据说把甲骨当做药材到中药铺去卖的第一个人是一位叫李成的剃头匠。一次他害上一身脓疮,没钱去求医购药,就把这些甲骨碾成粉敷到脓疮上,想不到流出的脓水被骨粉给吸干了,而且发现骨粉还有止血的功效。从此他就把它们收集起来,说成是龙骨,卖到了中药铺。
经过许多学者专家考证研究,所谓龙骨其实是商代占卜用的工具。人们在占卜之前,先把龟甲和牛肩胛骨锯削整齐,然后在甲骨的背面钻出圆形的深窝和浅槽,占卜时,先把要问的事情向鬼神祷告述说清楚,接着用燃烧着的木枝,对深窝或槽侧烧灼,烧灼到一定程度,在甲骨的相应部位便显示出裂纹来。于是,占卜者根据裂纹的长短、粗细、曲直、隐显,来判断事情的吉凶、成败。占卜后,便用刀子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刻在卜兆的近处,这就是卜辞。刻有卜辞的甲骨被当做档案资料妥善收藏在窖穴中,遂得流传于后世。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后来被人们称为“一片甲骨惊世界”的奇迹,在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写下了带有传奇性的篇章。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陆懋德甲骨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836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