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德统一前的德甲联赛)两德统一之前的纪录片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两德统一前的德甲联赛,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凯旋门的包裹》克里斯托和珍克劳德用一刻来建造永恒
- 2、弗朗索瓦·密特朗的人物简介
- 3、柏林墙是仅仅分隔东西柏林,还是把整个德国都一分为二了?
- 4、德国1952年雾霾,怎么治理的
- 5、希特勒是金发碧眼吗?
- 6、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历史大事年表(不要太多)
本文目录导航:
《凯旋门的包裹》克里斯托和珍克劳德用一刻来建造永恒
优质回答这是个美好的星期天,所有巴黎人似乎都走上香榭丽舍大道了,像是前往参加一个庆典。巴黎市长正在竞选下一轮的法国总统大选,因此对于公共政策的推动现在十分积极。整个小巴黎很快就要变成无车区--中心区域只有大众运输工具、行人还有自行车可以进入--而九月底十月初的三个周日仿佛正是无车区法规生效前的暖身,只为了克里斯托与珍妮克劳德(Christo & Jeanne-Claude)的遗作:《凯旋门的包裹》。
凯旋门,自拿破仑时代起,就标志了整个法国荣耀,上一次它被盖上,是1885年为了维克多·雨果的葬礼而披上了黑纱,聚集了各个阶层的人民为文豪盛大送葬,今日,人们又在此聚集,见证一个纪念碑再度将自身荣耀,拱手给予其他比民族骄傲或历史胜利还更值得推崇的事物,例如艺术。
这件为期16天的临时艺术作品,利用2.5万平方米的可回收的银蓝色聚丙烯织物,和3000米的红绳,将凯旋门打包起来。这种厚重几乎类似地毯的织物,是由表面喷涂铝的蓝色纤维交叉编织而成,因而使得这个巨型”包裹”的外观,具有特殊的金属质感,在光照之下,皱折处隐隐闪烁、漫射出泛着蓝光的色彩光晕,轻柔地就像一种辐射。这种质地使得光与影的对比更为戏剧,穿过拱门的风令凯旋门摇曳飘动,起伏中,它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建筑作品,而仿佛活了起来,在每个瞬间不停生灭。
克里斯托(Christo Vladimirov Javacheff)1935年出生于保加利亚,在23岁逃到巴黎之前,在索非亚美术学院接受了专业的传统架上艺术训练。当时的他,法语磕磕巴巴,英语一窍不通,为了谋生,除了在车库里洗车和在餐馆洗碗外,还为上流社会的家庭绘制油画肖像,这也是克里斯托遇到终其一生的创作伴侣:珍妮·克劳德(Jeanne-Claude)的机缘--他正受托进行她母亲的肖像。
1964年克里斯托用难民身份去往美国,然而他在巴黎的早期岁月中就已了建立起自己的艺术语言。相较后来的作品,这部分的历史更不为人所知,然而在2020年蓬皮杜中心的展览”Christo and Jeanne Claude Paris!”中展出了一些珍贵的早期包裹作品,从中可看出他们后来大型”包裹”的前奏。
克里斯托起先利用使用的是起皱或上漆的纸,后来是织物、以及一种聚乙烯的透明塑料,绳索也经过精确研究,以包裹各式物品,将这些物件内容完全隐藏在视线之外,通过在物件表面制造出纹理与折叠,赋予它们不均匀的特征,来探索物件本身的形状以及结构。他包裹了油漆桶、娃娃车、家具、包裹雕像甚至真人模型. 在一部纪录片里面,珍妮克劳德谈起第一次造访克里斯托工作室的情景,”我一进门,就发现工作室里充斥被包着、捆绑着的大批不明物品,以及更大量包裹计画的草图,心里有些发怵,想这个人是不是有毛病?”让人不禁莞尔。也就在这个时候,克里斯托已经产生了包裹凯旋门的想法。
在1962年重要的展出"新现实主义New Realists"(Sidney Janis画廊,纽约)中,这些包裹的日常物品使克里斯托的名字与安迪·沃霍尔同台并列,然而他很快证明了自己并非那群60年代的美国波普艺术家,他对于使用现成物Ready-made,以及探讨工业大量化制作问题并不感兴趣,反而逐渐发展出”堆积”、以及”包装材料”等词汇。
与珍妮克劳德的第一次合作,是在科隆的码头堆叠汽油桶、然后用帆布包裹。这件作品与其说是严密的包裹,其实更像是”盖上”,而这种”盖着”的样子,后来延伸到了盖住建筑、地景,用不同质地与颜色的材质,覆盖以强调且绘制出想像中的界线与轮廓。六十年代晚期,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的作品越来越大型,开始进入大众和全球媒体的目光之中,并被安上了许多标签:包裹艺术家、大地艺术家,这些都不能完整涵盖他们创作,或是说,他们上述皆是。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的作品在本质上体现了六、七十年代的观念艺术:对无形的物体以及过程感兴趣。而后者对于”过程”的凸显,则让他们有别于其他的观念艺术家。
有些艺评家认为,克里斯托的作品涉及了他对政治议题的关注,这可从他1961年为反映了当年柏林墙的起建,所制作的早期作品《铁幕》中看出一斑。艺术家利用汽油桶完全堵住巴黎的维斯康蒂街,后被警察取缔下令拆除。然而从更宽的角度来看,”政治”一词原意就包含了”众人之事”的概念,与其说他们作品中有强烈的政治意象,不如说他们 乐于引发大量的讨论与协商,紧密地关注公众、以及由讨论中所引导创造出集体意识相关的过程 。
例如1985年包裹巴黎的新桥,此前已经过了十年与当局和当地居民的谈判。而1995年的项目,《包裹德国国会大厦》更准备了24年,此间横跨了70年代战后德国经济奇迹之巅,直到90年代初期两德统一,这栋国会大厦建物本身的概念,随着历史的脚步迭代更新,而其上的包裹方案,也因人们不同的视角,不断被重新塑造以及审视。
“永恒”乍听响亮而沉重,使人震惊于自身渺小而萌生崇高与敬畏,例如宏伟的歌特教堂或坚实的金字塔。然而永恒还有另外一种轻盈的品质,它与我们非常贴近,那就是 人类对无法持久的事物所具有的爱与温柔的品质 。例如,我们对童年充满爱和温柔,因为我们知道它不会持久。我们对一道彩虹充满爱与温柔,因为我们知道它不会持久,当有人说”你看,那里有彩虹!”我们不会回答他”我明天再看。”我们会抓紧这一刻,就像绝无仅有的一刻。
《凯旋门的包裹》已经结束了,就像克里斯托和珍克劳德的所有作品一样,永不回来,但我们记得它、我们依然在讨论它,它在我们脑海中细语: 用爱与温柔去回应每个当下,用思考与辩证去荣耀它,用回忆与启发去留下它 。我们总会记得在一个十月的好日子里,我们与男女老幼不约而同走到一起,踏上找寻一件稍纵即逝作品与瞬间的旅程,在风中闪烁的凯旋门提醒我们每时每刻与每个相逢都独一无二。
弗朗索瓦·密特朗的人物简介
优质回答弗朗索瓦·密特朗(1916-1996)。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1981~1995)。生于雅纳克市一铁路工人家庭。就学于巴黎政治科学学院,曾任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入伍,1940年被俘,拘留在德国集中营后脱逃回国,参加抵抗运动。1943年在阿尔及尔会晤夏尔·戴高乐在临时政府中负责战俘和流亡者的工作。并参与组建民主和社会主义抵抗运动。战后长期任国民议会议员(1946~1958),先后任总理办公室新闻国务秘书、海外领地部长、国务部长、内政部长、司法部长等职。1958年反对戴高乐上台,对第五共和国持批评态度。1959~1962年任参议员。1965年参加总统选举,被戴高乐击败。遂致力于左翼力量的联合。先后出任民主和社会主义左翼联合会主席(1965~1968)、共和机构大会党主席(1970~1971)和社会党第一书记(1971)。1972年和法共签署共同政府纲领。1974年参加总统选举,以45%选票再次失利。1981年在左翼各党支持下击败吉斯卡尔·德斯坦,出任总统。任内实行改革,宣布建设法国式的社会主义,加速国有化进程,对外继续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86年议会大选后,右翼取胜,与总理雅克·希拉克实行“共治”。1988年 5月在总统选举中获胜,蝉联总统 。接下来的国会选举社会党亦胜利,故再次由社会党人出任总理。推动91年对台“拉斐特”护卫舰军售和92年第二次对台“幻影2000”战斗机军售,直接导致中国关闭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以及部分中法大型合作项目被撤销 。风水轮流转,1993年国会大选右派再次胜利,故再次任命爱德华·巴拉迪尔为总理。双首长制成立。在爱德华·巴拉迪尔的推动下,1993年12月28日,中法草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联合公报》,法国政府承诺今后不批准法国企业参与武装台湾 。1995年5月,任期届满退任,翌年1月8日因前列腺癌逝世。
密特朗在生命的黄昏曾经说过:“让历史来裁决我吧。”密特朗逝世10周年之际,有关他的书籍、纪录片、研讨会像雪崩一样问世。仿佛谈论他就能填补他留下的空白,仿佛他曾占据的国家元首和左派领袖位置至今无人取代。这个男人,以他的成功与失败、光明与阴暗、伟大与不幸,给他的时代留下了印记。
密特朗逝世一周年时,有人认为密特朗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继戴高乐之后最伟大的一位总统。他执政功大于过,尽管他没有解决法国的问题,甚至还试图阻止两德统一。当时,总统与病魔顽强搏斗、两个家庭同时出现在灵柩前、私生女玛扎琳的痛苦等等事实让国民震撼。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密特朗执政功劳的判断也在变化。排在前面的是社会改革、取消死刑、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推动影视自由。他在第二任期内被揭露出二战期间有不端行为,奇怪的是,苛刻的法国人似乎渐渐把这些淡忘了。
柏林墙是仅仅分隔东西柏林,还是把整个德国都一分为二了?
优质回答柏林墙最初建设是为了分割东西柏林,最后延伸到整个东西德边界。柏林墙从1961年开工到1964年完工,全长170多公里,最后延伸到整个东西德边界。
这是由于虽然整个柏林市都在当时东德境内,但西柏林最早是由英美法占领,所以两德分离后,西柏林实际是由西德控制的,封死了192条街道,其中97条连接东西柏林。
开始东西柏林之间是可以自由来往的,随着冷战的加剧,大量东德人逃往西德,到1961年前有近250万人逃往西德,一直延伸到整个东西德边界:平均墙高4.2米柏林墙最初建设是为了分割东西柏林。
在柏林一分为二以后,到1961年建筑柏林墙之前,东西柏林之间和西柏林与民主德国的其他地区之间的边界,一直是开放的。西柏林边界共长154千米,其中45千米同东柏林相连。边界上既无安全设施,也没有检查站,边界线蜿蜒于街道、住宅区、树林和河道中间。
扩展资料:
柏林墙的历史意义:
柏林墙的倒塌,给联邦德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给民主德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并使民主德国的人民的生活有一定的改善。
柏林墙的倒塌,代表了一个统一的德国,作为欧洲经济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统一后德国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欧洲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德国的统一,是东欧剧变的一部分,也推动了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
1989年11月9日,作为东西两大阵营对立的主要象征,柏林围墙被拆毁。
苏联东欧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波兰人民共和国“团结工会”运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七七宪章”运动,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内战等事件,最终东欧剧变,苏联也在1991年12月25日正式解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柏林墙
德国1952年雾霾,怎么治理的
优质回答1952年的雾霾是英国伦敦,不是德国
1952年持续5天的“烟雾”竟然夺走了超过12000人的生命。
这场如日全食般的黑暗和让人震惊的伤亡数字却让英国人开始深刻反思。近乎残酷的空气治理法案随之而来,让伦敦走上了铁腕治污的救赎之路。
1953年伦敦专门成立了the Beaver Committee(比弗委员会),用来调查雾霾事件,制定对策。
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主要立足点在减少煤炭用量。(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立无烟区,无烟区内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发电厂和重工业被迁到郊区。)
1968年,英国又一次颁布法案,要求工业企业建造更高的烟囱,以利于污染物的疏散。1974年的《控制公害法》囊括了从空气到土地和水域的保护条款,添加了控制噪音的条款。以及《污染控制法》(Control ofPollution ACt),规定机动车燃料的组成,并限制了油品(用于机动车或壁炉)中硫的含量。
20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控制市区汽车数量和尾气排放。(从1993年1月开始,所有在英国出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与此同时,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
加强绿化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英国政府认识到,治理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产业转型是关键,不再单纯依赖制造业,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节能低碳已成为英国社会生活的时尚。
为了治理空气污染和强度雾霾,伦敦出台了众多的治理法案如:《清洁空气法》(Clean Air Act)、《清洁空气法》、《污染控制法》(1974)、《汽车燃料法》(1981年)、《空气质量标准》(1989年)、《环境保护法》(1990年)、《道路车辆监管法》(1991年)、《清洁空气法》(1993年修订)、《环境法》(1995年)、《大伦敦政府法案》(1999)《污染预防和控制法案》(1999年)及《气候变化法案》(2008)等。
希特勒是金发碧眼吗?
优质回答解读希特勒(选摘)
相关书评
德国媒体评论
1、德国媒体对本书的评价:
“没有一本关于第三帝国的书像塞巴斯提安•哈夫讷的《解读希特勒》那样给我带来如此多的收益。”
——第三帝国元帅隆美尔之子,前斯图加特市长曼弗雷德•隆美尔。
“……耐人寻味、思想丰富、而且文笔精彩,简言之一部历史散文领域的杰作”;
“一本将许多篇幅庞大的著作毫不费力地撂在后面的小书。”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希特勒传》作者约阿西姆•费斯特。
“如果我们不愿继续成为希特勒的人质,我们就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直面希特勒这一德意志心灵创伤。如果我们对它进行压抑,它就会让我们心神不宁。如果我们接近它,它就会远离我们。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本比本书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希特勒及其灾难的书。”
——德国著名历史电视片制作人基多•克诺普
2、作者塞巴斯提安•哈夫讷(1907——1999)
德国著名政治评论家与历史学家。1907年出生于柏林,1938年流亡英国,任英国《观察家报》记者。1954年以《观察家报》记者的身份返回西德。1961年任西德《世界报》记者,后又改任《明星》周刊评论家,成为德国著名政治评论家,并出版多部历史著作。《解读希特勒》是其最有名的著作,也是其得意之作。1978年初版后在西德引起轰动,连续数月位居畅销书榜首,作者获当年杜塞多夫市海涅奖。《解读希特勒》是德国销售量最高的希特勒读物,至今已经连续再版20多次被翻译成23种语言。
相关书评
征服希特勒的幽灵——译者序(1)
希特勒比萨达姆“高明”。
60年前,当他的末日来临的时候,希特勒选择的不是东躲西藏与屈辱投降,而是在“帝国首都”柏林就地自杀。这样,他不仅逃脱了人世正义的惩罚,而且拯救了自己身后的“光辉形象”。他留给后世的不是一个蓬头垢面、可怜巴巴的“脏老头”样,而是一个“完美无损”的人世邪恶的经典象征。在历史现实中,希特勒被征服了;但他那邪恶的思想与精神却像一个幽灵一样在人类的历史记忆中任意翱翔。
要征服希特勒的幽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他虽然被打败了、消灭了,但他毕竟曾经节节胜利、所向披靡,这使得他的失败与消失显得有点“偶然”,有点令人难以置信。后人看到的他的最后镜头是他在1945年4月20日,即在他56岁生日那天接见为他卖命的德国孩子的场景,虽然已经灰头土脸,但仍然令人毛骨悚然。而他10天后在柏林帝国总理府十米深的地下室的自杀没有被镜头记录下来与公之于众。人们在相关历史纪录片中看到的几乎只是一个如日中天的希特勒。在那里,他仍然在咆哮着、得意着、凯旋着;德国人仍然在为他欢呼着、战斗着。希特勒似乎还“活着”。与此相比,他最终的失败与自杀的事实只是一条抽象的、似乎可以被忽略的信息。
其次,二战后,他的思想受到了大力讨伐,他的滔天罪行受到了彻底的揭露与控诉。但正因为他失败与消失了,他已经不能为其思想与行为进行辩护。而犹如针对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的判决也只有在一个公正法律与审判程序之内才能使人心服口服一样,对希特勒的思想与罪行的评判也只有在坚持公正与逻辑原则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在这里,为希特勒作“辩护”的不是对他的赞成、宽容或同情,而是我们思想中的公正与逻辑意识。只有当我们能够在不扭曲我们日常的公正与逻辑意识的前提下颠覆希特勒的思想建筑、动摇他的道德基点的时候,我们才能为对希特勒所出的严厉评判感到心安理得,才能算是在真正意义上征服了希特勒的幽灵。
能做到这一点的历史著作屈指可数。我们一般接触到的希特勒读物,或属于“远距离扫射”,或属于“近距离感染”。前者对希特勒的打击效果犹如向银幕上的希特勒开枪,而后者则已经被希特勒的幽灵所迷惑与俘虏。
塞巴斯蒂安•哈夫讷的《解读希特勒》则是一部敢于接近希特勒的幽灵,而又不被它所俘虏,以平和的心态、依据公正的标准、凭借丰富的知识与严密的逻辑征服希特勒幽灵的力作,是一面让这一“魔鬼”原形毕露的“照妖镜”。
二
塞巴斯蒂安•哈夫讷(SebastianHaffner1907—1999)是德国著名政治评论家与历史学家。1907年出生在柏林,原名莱蒙特•普雷策尔(RaimundPretzel)。大学期间学习法律,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在国家司法机关工作。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因不愿意与纳粹同流合污,自动辞去公职,从事新闻记者工作。1938年,因纳粹对犹太人迫害政策愈演愈烈,他与有犹太血统的未婚妻一同离开德国,移居英国,并任英《观察家报》德国方面的记者。为了保护其在德国的亲友,他选择了“塞巴斯蒂安•哈夫讷”为笔名。据其女儿萨拉回忆,这是因为他喜欢德国著名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与莫扎特(尤其是其“哈夫讷交响乐”)。1940年,哈夫讷在英国出版了《德国:杰克尔与海特》一书,向英国民众解释了德意志民族,这个“诗人与思想家民族”追随恶魔希特勒的原因。
二战后,哈夫讷于1956年以《观察家报》驻德记者的身份返回到当时的联邦德国。在向英国报道德国时事的同时,哈夫讷也经常参加联邦德国电视台每周一次的著名国际记者讨论会“国际早餐会”,逐渐介入德国新闻与舆论界。1961年8月13日,即在民主德国建造“柏林墙”的当天,当德国再次成为世界政治的焦点的时候,哈夫讷向《观察家报》辞职,改任为联邦德国《世界报》记者,次年又改任《明星》周刊的评论员,由此完全回到了故乡的环境之中。
在50年代,哈夫讷还是一位保守的“冷战分子”。人们可以经常听到他对民主德国的猛力抨击。自1962年10月联邦德国发生了阿登纳政府打击新闻自由的“明镜事件”以后,哈夫讷的思想开始开始向左转。1964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50周年纪念日与联邦德国史学界关于德国一战责任的辩论,哈夫讷推出了历史著作《德意志帝国在一战中的七大致命过失》。在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外政失策的同时,哈夫讷要求联邦德国社会吸取德意志帝国的教训,放弃复仇主义的幻想,改善与东欧国家的关系。后来甚至提出了承认民主德国为通常外国,放弃德国统一的主张。保守的哈夫讷成为了后来勃兰特政府的“东方政策”的开路人。(他还认为,两德的统一“连理论上的可能性都没有”。当1990年德国统一成为事实的时候,哈夫讷坦然认错:“这是我一辈子出的最大的洋相!”)1967年,哈夫讷又推出了《丘吉尔传》,受到了广泛的赞赏,进一步奠定了其历史散文作家的地位。联邦德国学生运动爆发时,哈夫讷已经年逾花甲,但他却十分理解与支持年轻一代的抗议运动,成为年轻学生难得的“忘年交”。不仅如此,哈夫讷的思想“左化”到了让社会民主党人难以忍受的地步。1968 年,在德国1918年革命50周年之际,哈夫讷又出版了相关著作《背叛》,谴责当年社会民主党领导人艾伯特“背叛”了社会主义革命理想。
1978年,年逾古稀的哈夫讷推出了他的最著名的著作,即本书《解读希特勒》。该书出版后不久,便在德国引起轰动,连续几月稳居畅销书榜首。哈夫讷因此在当年获得杜塞多夫市的海涅奖。尽管在此以前(1972年),德国历史学家费斯特(JoachimFest)已经出版了巨著《希特勒传》,但哈夫讷的《解读希特勒》则以其短小精悍、深入浅出等特色长期与费斯特的千页巨著平起平坐。费斯特赞誉哈夫讷的“小书”“毫不费力地”把许多篇幅庞大的叙述“撂在后面”。不知费斯特是否也指他的《希特勒传》,反正哈夫讷的《解读希特勒》是德国最为畅销的希特勒读物。
《解读希特勒》中的某些观点也受到了专业历史学家的质疑。但当一年后哈夫讷的图文并茂的《没有传奇的普鲁士》问世时,专业历史学家也不得不对他的专业知识与判断力表示钦佩。哈夫讷对普鲁士的,特别是其早期历史与文化的高度评价纠正了人们长期以来对普鲁士的偏见。进入80年代以后,哈夫讷虽然年老体弱,但仍然用口授的方式不停著述,1987年,又出版了《从俾斯麦到希特勒》的德国历史评论集。
1999年1月2日,在度过了91岁生日的几天后,哈夫讷在柏林去世。2000年,他30年代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遗著《一个德国人的故事》由其子女整理出版,很快也成为畅销书。德国再次兴起“哈夫讷热”。
哈夫讷虽然不是专业历史学家,他的著作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研究,但他对德国公众的历史意识的影响却大于任何一个德国专业历史学家。哈夫讷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以一个普通人的眼光来观察历史,用普通人的语言来写作历史,用日常生活的逻辑来解释与评价历史。正因为他避开了专业历史研究的视角,他看到了专业历史学家所看不到的历史的面目。也正因为他面对普通读者写作历史,他比专业历史学家们更多地解答了同代人的历史疑惑。《解读希特勒》在各方面都是哈夫讷写作特色的经典代表,也是他自己的得意之作。
相关书评
征服希特勒的幽灵——译者序(2)
三
回顾哈夫讷60年代的创作历程,可以想象,到70年代初,对于哈夫讷来说,写一部有
关希特勒的书,一定是一件“技痒难忍”、但又十分棘手的事情了。一方面,如前所述,他
已经在一战爆发50周年之际推出了《德意志帝国一战中的七大致命过失》,三年后他又出版
了《丘吉尔传》,显现了自己对历史题材的浓厚兴趣以及在历史人物传记方面的才能。在1968
年,他又出版了纪念1918年革命的《背叛》一书。人们可以预料,哈夫讷将在1975年前后,
也就是在二战结束三十周年之际,推出一部有关纳粹德国或希特勒的著作。
而另一方面,哈夫讷又遇到了两个十分强劲的竞争对手。其一是当时在西德史学界迅速
崛起的社会史学派。在该学派的影响下,西德历史科学研究的重心开始从国家政治向社会经济结构与进程转移,对历史人物的专注研究已经被看成是不合时宜的“老一套”。对于他们来说,研究纳粹德国的历史不能以希特勒为中心,而为希特勒这样一位德国历史的罪魁祸首写传记则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揭示造成希特勒上台的历史、政治、社会与经济原因。
哈夫讷的另一个或许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则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费斯特。这位比哈夫讷
年轻近20岁的政论家与历史作家于1972年推出了巨著《希特勒传》。这部著作远远超越了50年代英国历史学家阿兰•布洛克的希特勒传记,创造了希特勒研究的新顶峰。在费斯特的《希特勒传》以后,再推出一本更为全面、详尽、透彻的希特勒传记,显得不仅多余、而且几乎不可能。或许,这也是哈夫讷没有直接在1975年前后出版自己的希特勒著作的原因之一。
而当本书在1978年出炉的时候,哈夫讷还给它起了一个似乎过于谦逊的书名:《关于希特勒的几个注解》(AnmerkungenzuHitler)。意思是,本书不是又一部希特勒传记,《希特勒传》已经有人完成了,我只能附加几个注解作为补充了。该书七个章节的标题也真是“注解”般的简单:生涯、成就、成功、错误、失策、罪行、背叛。
但结果表明,虽然有费斯特的《希特勒传》在先,哈夫讷的几个“注解”却不是多余的。如果说费斯特的《希特勒传》是对希特勒这条巨蟒的巨幅油画的话,那么哈夫讷的希特勒肖像则是一张简明扼要的速写。虽然只有寥寥几笔,却恰到好处、入骨三分,比墨浓笔重的油画更为真实。费斯特的著作宏大详尽,但读者很难得其要领,而哈夫讷的“注解”名副其实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如此,哈夫讷还指出了希特勒这条巨蟒的致命“七寸”。在费斯特画卷里,希特勒巨蟒般的活龙活现,让读者感到恐惧(甚至“悲壮”)而又入迷;而在哈夫讷那里,希特勒有时是条巨蟒,但有时却萎缩成了一条蜥蜴,而且最终被征服了。
哈夫讷不用复杂的政治学或社会学理论,不作过度的艺术渲染,也不做过高的道德批判,而是用普通人的平淡眼光来观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叙述、用相对客观、公正的标准来评判希特勒的是非功过。甚至可以说,是先把希特勒当作一个普通人、正常人来看待,尔后逐渐显现其畸形、疯狂与罪恶的原型。
四
翻开第一章《生涯》第一页,我们首先读到的开场白是“阿道夫•希特勒的父亲一生走的是上坡路……阿道夫•希特勒一开始便走下坡路。”一本以希特勒为主角的著作以如此平淡的语言与视角开头,实在出人意料,而同时又让人眼前一亮,兴趣顿生。在这里,哈夫讷观察希特勒的眼光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对一位“名人”进行“体检”的眼光,更确切地说是对一具“名尸”进行解剖的眼光。他不让“名人”的光环阴影、功过是非影响他的工作。“躺”在他眼前的“名尸”是一个世界历史上“最大级别的”失败者的大起大落的人生履历,一个让许多人百思不解的谜:开始是一个默默无闻、古里古怪的早期失败者,然后是一个遮天蔽日、不可一世的“成功者”,而最后却又是一个一败涂地、而且是恶贯满盈的失败者。在为这具“名尸”填写“一般栏目”的时候,哈夫讷仅仅依据几个众所周知的、但一般人熟视无睹的几条信息就揭示了希特勒生命的畸形:这位在政治影响方面近乎“满分”的世界历史顶级“名人”,在友谊、爱情、亲情、文化、职业等方面都是个“零”。这也就基本解释了希特勒成为一个政治狂的原因,因为政治是他的生活替代品。在对希特勒个性与个人生活的静态观察后,哈夫讷逐个评述了希特勒政治生涯的七个阶段或重大决定:1、早年便专心政治,把政治当作生活的替代;2、1913年从奥地利移民到德国;3、一战后决定当政治家; 4、发现自己作为大众演讲者的魅力;5、决定当领袖;6、决定在其有生之年完成其政治时间计划,也就是决定发动战争;7、决定自杀。读者可以在很短的篇幅里,看到希特勒是如何从一个无业流浪者走向“辉煌”,随后又走向毁灭的。字里行间,希特勒的成败之谜已经隐约可见。
在第二章《成就》里,哈夫讷毫不讳言地承认,希特勒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也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获得绝大多数的德国民众支持的主要原因。到1936年,在短短三年之内,希特勒解决了德国大众失业问题,创造了“经济奇迹”。他也创造了德国扩军的奇迹。到1938年,德国的军队从10万的陆军发展到欧洲最强大的军队,包括最强大的空军。一战后凌辱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变成了一沓废纸。哈夫讷尤其突出了希特勒在建立独立作战的装甲兵种的关键性作用,这一兵种的建立为德国二战初期的节节胜利奠定了基础。哈夫讷认为,虽然希特勒在创造经济与军事“奇迹”的时候有许多帮手,但他的领导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另外,希特勒还推动了德国社会的变革。希特勒这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促进了德国人的“社会化”,让他们感到了集体生活的温暖。哈夫讷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真正区别在于集体主义,在于人的“社会化”。在此意义上,希特勒无疑是一位“社会主义者”,而且是一位“很能干的社会主义者”。
费斯特曾提出过这样的猜测:如果希特勒于1938年遇刺身亡,那么绝大多数德国人将把他看成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Staatsmann),或许是德国历史的完成者。他的那些反犹言论会被当作胡思乱想而被遗忘。对此,哈夫讷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希特勒1938年如日中天的声望是与他通过和平道路获得一切成就密切相关的,而希特勒实际上早就已经开始备战了。当这一秘密被揭开的时候,他的光辉形象就会因此受到影响。另外,到1938年,希特勒不仅已经把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制度,而且把德国的现代国家制度摧毁了。取而代之的是只有他一人能够控制的混乱状态。如果希特勒在此时猝死,那么德国人会突然发现,他们连一个正常运转国家都没有了,希特勒没有留下一部宪法、没有确定接班人,他留下的只是一片混乱。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历史大事年表(不要太多)
优质回答美国历史
殖民时期以前(1607以前)
在两万多年前,有一批来自亚洲的流浪者,经由北美到中南美洲,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约有2,000万,其中有大约100万人住在现在的加拿大和美国中北部, 其余绝大部分住在现在的墨西哥和美国南部。 大约1万年前,又有另一批亚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这是后来的爱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种人大概是维京人,他们是一群喜好冒险的捕渔人,有人认为他们在1,000年前,曾到过北美东海岸。
殖民时期(1607-1753)
1607年,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 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后150年中,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定居于沿岸地区,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18世纪中叶,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 他们在英国的最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
独立运动(1754-1783)
18世纪中叶, 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 已有了裂痕。 殖民地的扩张, 使他们产生某种自觉, 自觉到英国的迫害, 而萌生独立的念头。 1774年, 来自12州的代表, 聚集在费城, 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 希望能寻出一条合理的途径, 与英国和平解决问题, 然而英王却坚持殖民地必须无条件臣服于英王, 并接受处分。 1775年, 在麻州点燃战火, 5月, 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 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 并发表有名的独立宣言, 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这场仗, 这也是最后致胜的要素。 1781年, 美军赢得决定性的胜利, 1783年, 美英签定巴黎条约, 结束了独立战争。
组成新政府(1784-1819)
革命的成功, 使美国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达他们政治观念的机会。 1787年, 在费城举行联邦会议, 会中华盛顿被推为主席, 他们采取一项原则, 即中央的权力是一般性的, 但必须有审慎的规定和说明, 同时, 他们也接受一项事实, 那就是全国性政府必须有税收、铸造货币、调整商业、宣战及缔结条约的权力。 此外, 为了防止中央权力过大, 而采取孟德斯鸠的均权政治学说, 即政府中设置三个平等合作与制衡的部门, 即立法、行 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调和, 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权占控制地位。
向西扩张(1820-1849)
19世纪初期, 数以千计的人, 越过阿帕拉契山, 向西移动, 有些开拓者, 移居到美国的边界, 甚至深入属于墨西哥的领地、以及介于阿拉斯加与加利福尼亚的俄勒冈。 开拓者勇敢、勤奋地向西寻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冲突(1850-1869)
引起内战的原因, 不单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问题, 还包括了思想上的冲突。 内战暴露了美国的弱点。 对这个国家的存在, 作了一番考验。 经过了这次考验, 美国才步向一个中央集权化之现代国家的坦途。 南北之间, 为奴隶问题而起争执, 南方在全国政治上的主要方针, 就在保护和扩大"棉花与奴隶"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 主要是制造业、商业和 金融的中心, 这些生产无需依赖奴隶, 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冲突都是由来已久的。 1860年代初期, 11个南方的州脱离联邦, 另组政府, 北方则表示, 为了统一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1861年, 内战爆发了, 这场美国人面对面的流血战, 打了四年, 南方遭到严重的破坏, 而且留下深深的伤痕。 1865年, 北方战胜了, 这项胜利不但显示美国恢复统一, 而且, 从此全国各地不再施行奴隶制度。
工业化与改革(1870-1929)
19世纪初期, 美国开始工业化, 而内战之后, 则步入成熟阶段。 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时间内, 她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 机器代替了手工,产品大量增加。 全国性的铁道网, 增进了货品流通。 应大众的需要, 许多新发明应市了。 银行业提供贷款, 促成工商业经营的扩大。 故从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所谓"进步时期", 1914 年, 世界大战爆发, 1917年,美国终于被卷入大战漩涡中, 并且在世界上尝试扮演新的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0-1959)
经济大恐慌, 影响的不只是美国, 世界各国都受到它的打击, 经济大恐慌, 使上百万的工人失业, 大批的农人被迫放弃耕地, 工厂商店关门, 银行倒闭,一片萧条。 1932年, 罗斯福当选总统, 他主张政府应拿出行动来结束经济大恐慌, 新政府虽然解决了许多的困难, 但美国的经济还是要到二次大战, 才苏醒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苏两国, 关系日趋恶化, 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 加紧准备, 一如战时, 这种状态, 被称为“冷战”。
70年代中期, 经济一度复苏, 但到70年代未期, 又出现通货膨胀。 1976年, 美国建国200周年, 全国举行各项庆祝活动。1981年4月12日, 美国成功地发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将人类又带入另一个太空新纪元。 1985年, 里根连任总统, 在日新月异的人类发展史中,美国将展开新的一页。
1964年—1980年的美国历史
主要条目:第一次石油危机和第二次石油危机
美国和苏联的冷战至这段时期仍未停止。其间美国和苏联展开了一连串的太空竞赛,苏联派出了世界首个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而美国则派太空人首次登陆月球。
七十年代越南爆发战争,北越与南越开战,美国为阻止苏联和共产势力扩张,毅然介入越战。其间美军伤亡人数不断增加,最终北越统一了越南,美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1973年10月以色列与中东一系列国家关系恶化,触发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对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1974年美国还要派发汽油定量配给票。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增长在这段期间就下降了4.7%。
过了数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而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原油日产量锐减,国际油市价格飙升,每桶原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工业国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大概下降了3%。
德国历史
公元前高卢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其中西法兰克是法国的雏形。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初期,法国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伏尔泰和卢梭去世11年后,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监狱。监狱里当时只关押着7个人,但是市民们却为此激战了一天,牺牲了98个人。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
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12月2日,巴黎圣母院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加冕典礼,拿破仑·波拿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
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法国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结束。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1944年,象征胜利的法国凯旋门,终于迎来了一次真正的凯旋。
在戴高乐的带领下,为了自由而战的法兰西民族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战后法国的复兴铺平了道路。
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1959年,法国宣布接受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自决,由此开始告别殖民主义。
1963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从此与宿敌德国和解。
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新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并限令美国在一年内撤除在法国领土上的驻军和基地。
坚持独立外交政策的法国,成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正是在这一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法国以它卓尔不群的气质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日本历史
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统一。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族的祖先。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
于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实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公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绳文时代
从洪积世起,日本列岛上就有人类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种及日语原型的形成则被认为是1万年前至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绳文时代。当时,人们数人或十人一户居住在竖坑式草屋,以狩猎、捕捞及采集为生,构成了贫富与阶级差别的社会。
弥生时代
公元前3世纪,水稻种植和金属器具使用技术由朝鲜转入九州北部。稻作技术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扩大了生产,产生了贫富等级差别,使农村共同体趋向政治集团化。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飞鸟时代
公元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广大到各个地方。这个时期是中国许多知识和技术传入日本的时期。4世纪,大和政权吸引了大陆的高度物质文明。到了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归化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纺织、金属工艺及土木等技术。同时已开始使用中国的汉字。6世纪,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
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奈良时代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现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来了律令国家的兴盛时期。但是,此时农民贫困、游民增加,由于庄园扩大而导致公地公民制的实质上的崩溃等,矛盾开始暴露出来。
这个时期由于国家极力保护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别是佛教美术开始繁荣起来。如7世纪初期开创日本佛教文化的飞鸟文化;7世纪后期独具一格的白凤文化;8世纪中叶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响下以写实手法体现人类丰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与佛教美术相媲美,这个时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万叶集》。《万叶集》收集了8世纪中叶前约400年间,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约4500首和歌,如实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朴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现在还保存着的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籍《古事记》(712年)最古敕撰历史书《日本书纪》(720年)、最古的汉诗集《怀风藻》(751年)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文化遗产。
平安时代
8世纪末,日本将都城移至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市),试图重建律令体制。但由于公地公民制的崩溃,国家陷入了财政困难。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便告终止,就此不在大量摄取大陆文化。
10—11世纪,藤原氏垄断政权,以庄园为经济基础,势力最为强盛。但是,由于地方政治的混乱,导致治安混乱,武士集团强大起来。到11世纪末,为对抗藤原开始实行“院政”(指日本平安时代后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执政)。于是,武士进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时代以中国文化为特色。9世纪时受唐朝影响,密教和汉学方面的弘仁、贞观文化还十分繁荣。但是10世纪后与大陆的直接交流断绝后,便产生了日本独特的贵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10世纪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11世纪初)、随笔《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后)等等一批文艺作品。
镰仓时代
12世纪末,源赖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建立幕府,从此诞生了武士政权,由此产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贵族)政治的对立。13世纪后期,幕府的武士统治开始面临困难,镰仓幕府逐渐走上灭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过去的贵族文化为基础,摄取宋朝时传入日本的禅宗文化,培育了生动、写实、朴素及独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亲鸾、日莲等著名僧人创建了镰仓佛教,获得了各阶层的信仰。12世纪传入日本的禅宗受到了关东武士的重视,艺术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倾向。文学方面出现了以源平合战为背景小说《平家物语》(原作诞生于13世纪初),是日本古代军记物语的杰出代表。
室町时代
14世纪的前半期,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稳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后,2个多世纪内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压倒公家,处于优势。由于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统治能力薄弱。应仁元年(1467年)一月,应仁之乱爆发,全国各地的大名纷纷而起,室町幕府摇摇欲坠,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战国大名成了统治当地土地及人民的强而有力的独立政权。
在文化方面,无论是贵族还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禅宗的影响。14世纪末期以金阁寺为代表的北山文化及15世纪末期以银阁寺为代表的东山文化都十分发达。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来到日本,传入了枪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满生气的时代。
战国时代(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时代)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16世纪中叶,一位决心以武力统一日本、结束乱世的枭雄出现,他就是织田信长。永禄三年(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并准备进攻山阴、山阳。在此期间,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在伏见城病逝。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大败西军,建立德川政权。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战国时代结束。
江户时代
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将军,在江户(现东京)建立幕府政权,此后260多年,德川家统治全国。这段时期被称作江户时代。德川幕府严格控制天皇、贵族、寺院神社,并费尽心计统治着支撑幕藩体制的农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就职,下令锁国。除开放长崎、界作为对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国人来日本,也禁止日本人远渡海外。由于闭关自守,幕藩体制迎来了安定时期。但是随着产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自给自足的经营体制系崩溃,18世纪起幕藩体制开始动摇。
庶民文化是这个时期的特色。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的元禄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关东地方人称京都、大阪为上方)地区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净琉璃、歌舞伎、浮世绘、文人画等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商人文化。
明治时代
江户幕府末期,天灾不断,幕府统治腐败,民不聊生。且幕府财政困难,使大部分中下级武士对幕府日益不满。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叩开锁国达200余年的日本国门。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日本人逐渐认识到,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才是日本富强之路。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展开了。在这场推翻幕府统治的运动中,萨摩、长州两藩武士起着重大的作用。1868年1月3日,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维新三杰”之称的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的领导下,成功发动政变,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交出政权,并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诏书。这就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日本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改名为东京。之后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明治初期,日本重视轻工业,19世纪90年代,生丝和棉花纺织业已经为典型工业。生丝全国出口量第一,棉花和纱代替了茶叶,出口量仅次于生丝。渐渐地,日本成了生丝和棉的出口大国。但与此相对照的是,日本的重工业在此时期发展缓慢。日本国力逐渐强大。后来在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方面称“日清战争”)及日俄战争中打败中国北洋舰队,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一。
大正时代、昭和时代
与明治时代取得的历史性进一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称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1912—1926年),政绩还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为脑病所困,最后被迫让权疗养,由裕仁亲王摄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号“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时代前30年,对于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来说,是黑暗的30年。这时的日本政府致力于侵略扩张。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不久后侵占中国满洲。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时期,不仅给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这是日本历史以及中日关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美军占领日本,改日本专制天皇制为君主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
1972年7月,田中角荣出任日本首相,开始执行“多边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访华,于9月29日与周恩来总理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10月邓小平副总理应邀访问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中日两国关系从此趋于正常化。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病逝。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号为“平成”。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两德统一前的德甲联赛)两德统一之前的纪录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839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