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球员德甲水土不服—南美球员欧洲化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南美球员德甲水土不服,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南美足球为什么越来越像欧洲
- 2、欧洲和南美足球文化,到底有什么差异呢?
- 3、【100分】深度剖析一下南美足球和欧洲足球的差异
- 4、用南美历史上足球最强阵容,对阵欧洲历史最佳阵容,谁会赢?
- 5、从领先到落后,南美足球怎么了?
- 6、南美足球没落的原因分析
- 7、欧足联评选的改变足球历史的19个人
本文目录导航:
南美足球为什么越来越像欧洲
喜欢南美球队的球迷,大多因其比欧洲足球有更高的观赏性。世界杯赛场上,南美球员常有更多个人脚法的展示,更灵 活的盘带,以及肆意的即兴发挥,常出现天才球星神光闪现而左右一场比赛的情形。而欧洲球队几乎从未出现马拉多纳式一个人带球越过半支球队射门这样的球星。 这种风骚、率性的足球风格被称为“艺术足球”,巴西足球队,曾被冠以全世界踢法最花哨漂亮的球队。
为什么南美洲的足球踢得如此风骚、漂亮? 最常见的说法是,南美洲的拉丁文化本身就是奔放、热烈、自由、随性的,所以南美洲的足球运动员会在球场上表现得更为注重个人的即兴发挥。但同样以奔放、热 烈著称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足球面貌却迥异于南美球队,这里不缺个人技术出众的球员,但与南美同行喜欢炫技不同,他们更加注重效率,绝不粘球,踢法 务实而且功利。
如今,南美国家有些球队已看不出多少南美特色,典型如智利、乌拉圭、阿根廷,即使是著名的巴西,也算不上最率性、风骚的球队。相对而言,哥伦比亚、秘鲁、巴拉圭等国或许更能代表南美的典型球风。
近两届世界杯,巴西队未出现德尼尔森这种动辄表演“踩单车”的球员。史上踢球最风骚的罗纳尔迪尼奥进不了巴西队是风骚足球死亡的分界线,尽管他的进球依然能 漂亮到排进年度TOP10,尽管他一再表示愿意为国效力,甚至回到家乡球队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保持状态随时等候召唤,但斯科拉里还是放弃了他:一来年岁已 高,二来斯科拉里这种在欧洲风光过的主教练,对个人表演欲望强烈的球员兴趣不大,他宁愿选择长期在法甲厮混比较务实的弗雷德。
很难有公认的技术性统计数据来比较典型南美球风的强弱,只能依赖近二十年对足球赛事观察的印象。如果上述观察总结可信,那么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南美国家足球的风骚、率性,与奔放、热烈、自由的文化相关性很弱。
南美洲球风更深的印记源自何方?相信不少资深球迷早已有了答案:贫民窟。
【贫民窟的奇迹】
贫民窟是社会贫富高度分化的典型外在特征。与其他国家贫民窟多镶嵌在城市的老城区或城市边缘不同,南美洲的贫民窟,形成于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期,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多集中在城市的山上,形成一片连续的建筑聚落,物理空间上完全独立于山下的现代都市。
巴西贫民窟的足球
以个人技术突出而著名的南美足球明星,除济科、梅西等少数例外,大都来自社会底层的贫民窟。从贝利、马拉多纳、加林查、罗马里奥、罗纳尔多、里瓦尔多、德尼尔森、罗纳尔迪尼奥,到苏亚雷斯、内马尔等——如有必要,这个名单还可以开得更长。
与欧洲同行不同,这些南美球星少年时代的足球基础,多练就于平民窟街道的空地上或粗糙简陋的足球场上,这种近乎踢野球的环境,塑造了他们更注重个人盘带和控球技术,而不太在意团队战术配合的风格。
在赛场上,南美球员往往表现得更“独”,如果自己有一线进球可能,不会轻易把球传给机会更好的同伴。较晚才接受正规比赛规则的约束,也使他们通常更容易沾染 不太好的小动作和表演假摔的毛病。本届世界杯上啃咬意大利运动员的乌拉圭球星苏亚雷斯已是第三次咬人,在1986年世界杯,乌拉圭队更因表现粗野狂放被欧 洲人称为“足球垃圾”。
南美与欧洲国家的体育场数量
此外,南美贫困少年的娱乐极为单一,在浓郁足球文化的社会,足球不但是仅剩的娱乐,而且是摆脱贫困晋身富裕阶层的捷径,这与欧洲球员的兴趣导向截然不同,且欧洲球员更少依赖体育改变命运。因此,南美足球少年远比欧洲竞争残酷激烈,容易有更好的个人技术。
经济因素促使南美穷孩子们更热衷于足球,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黑人血统的球员比例大大高于他们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他们在南美的经济地位相对白人更低。黑人球员在体质特征上确实在某些体育运动中占有相当优势,但足球并不明显。
南美足球的情形并非孤例,它似乎也可以解释美国篮球被黑人垄断而具有更高的炫技观赏性,以及黑人少年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为何集中于篮球、橄榄球、棒球等学习门槛低、职业收入较高的类别上,而经济收益较低、学习门槛很高的体育运动,黑人参与比例则很低。
职业拳击风水轮流转更能佐证这一点。在美国黑人垄断重量级拳坛之前,统治者是爱尔兰裔美国人,当时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爱尔兰裔更愿从事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职 业。黑人垄断拳击重量级霸主半个世纪后,人们甚至认为他们天生适合拳击,是不可动摇的。但2000年后,来自前苏联和东欧的巨人颠覆了这个神话——这些新 的统治者比美国黑人更乐于选择这项高危职业。
俄罗斯巨人瓦鲁耶夫
来自贫民窟的南美球星,不但球踢得风骚、率性,成名后的个人生活方式也是如此。他们喜欢出入夜店,频繁更换明星女友,酗酒,生活毫无节律,甚至吸毒(如马拉 多纳)——成名后先去欧洲淘金,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欧洲球场和夜店欢场,废物了就回国踢球或执教,这条金光闪闪的人生之路,是激励贫民窟孩子们前赴后继投 身足球的最大动力。
欧洲的少年足球天才们被俱乐部发掘后,接受训练时不能中断正常学业。荷兰球星博格坎普曾回忆,他在12岁时就承受了一名普通职业球员的所受的压力。没有时间外出游玩,不吸烟也不喝酒。周六晚上和周日呆在训练营里面做功课,每周有2到3次训练。
球星博格坎普
自幼接受俱乐部的严格管理,使欧洲球员们成年后的生活更加规律。很多人在适合泡妞的大好年华早早结婚生子,成为模范丈夫,即使是早年出身于下层社会的贝克汉姆、鲁尼、菲戈、阿隆索、齐达内等,亦是如此。
【风骚足球的褪色】
被称为球星摇篮的南美贫民窟,今天的面貌已与人们的刻板印象有了很大不同,巴西、阿根廷很多街区的贫民窟并不比中国大都市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更破旧,尤其是被政府有效控制的街区。而智利、乌拉圭两国,由于长时间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典型意义上的贫民窟几乎已被消灭。
南美国家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
经济统计数据表明,南美洲基尼系数逐渐下降。虽然南美洲整体的基尼系数仍然超过0.5,还是世界人均收入差异最大的地区,但过去十年来,南美平均基尼系数从0.55下降到0.52,最突出的是阿根廷,基尼系数下降了10%。
南美国家2013年人年均GDP
南美国家基尼系数
如果我们认可经济因素对足球风格的影响,或许不难解释为什么智利、乌拉圭、阿根廷、巴西身上的南美风格已经或正在逐渐褪色,而秘鲁、哥伦比亚、巴拉圭相对还保持较浓郁的南美球风——它们在上面两个表格中都居较靠后位置。
对南美球风整体影响最大的也许是另一个经济因素——欧洲各大联赛俱乐部的金钱。战术意识和团队意识可以后天矫正与改造,而球技天赋在成年后很难大幅提高,所以近二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南美球员被吸引到欧洲,他们在淘金生涯中逐渐被改造得更像欧洲球员。
拥有世界最先进足球体制的欧洲,如今足球战术和球员使用已经不再依赖教练的主观印象和评价,更多来自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天才球星在越来越科学理性的指挥体系和团队作战面前,可以即兴发挥创造的空间越来越小,马拉多纳一个人左右一场比赛的时代已成过去。
这种观赏性越来越低的足球演化趋势,当然会遭到南美人的抵制。南美洲国家很少聘请欧洲教练,但执掌教鞭的本土足球名宿,越来越多曾有过欧洲联赛的历练,即便观众对功利、缺少可观赏性的足球有一万个不乐意——事实上全世界的球迷都是如此,但没有哪个球队能不在乎输赢。
今天,足球发展的创新更多表现为教练的战术设计和创新,而非球员即兴发挥的创新,无论是世界杯赛是美洲杯赛,注重个人技术和即兴发挥,观赏性十足的风骚足球正逐渐趋于消亡,且难以逆转。
不过,还有面孔相对陌生的黑非洲球队。黑非洲球员多数比南美人更穷。当然,能闯进世界杯的尼日利亚、加纳、科特迪瓦、喀麦隆,都至少在最近十年保持政局和经济增长稳定,并非战乱动荡国家,譬如尼日利亚自1999年自由化和私有化改革以来经济持续增长,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都是殖民者人为制造出来的国家,短暂的建国历史以及政局缺少长期稳定,非洲球员对国家的认同度和荣誉感相对较低,战术纪律性也表现得更 为涣散。对黑非洲球员来说,世界杯是在欧洲球探面前最好的展现机会,他们喜欢个人即兴发挥,禁区附近只要能起脚射门就绝不传球给同伴,即使是严厉的欧洲教 练也无法有效约束。
迷恋巴西、阿根廷的球迷们,现在应该把眼光转过来,饱含深情地凝望非洲球队,他们才是风骚足球的代表。
欧洲和南美足球文化,到底有什么差异呢?
南美足球追求的自由,是自我的放飞,是个人技能的展现,假动作眼花缭乱。整体配合是在这基础之上的,没有人会责怪球员不懂配合。欧洲足球更加追求整体。
目前已经没有明显的欧洲和南美的不同,如果说以前,准确地说分拉丁派、南美派,还有以英格兰为代表的足球,就叫英式足球吧。简单来说英式足球就是长传冲吊,南美踢法就是追求观赏度,拉丁派就是二派的结合。
现在这些硬搬流派的做法早就过时了,国家队比赛应根据球员的不同来调整战术,毕竟球员总是在变,但是在俱乐部层面,普遍是球员要适应教练,如果你的教练是穆里尼奥,那肯定要摆大巴,是瓜迪奥拉就得追求控球率。我想这跟哪种战术最有效率还没有公认的定论有关,当然足球世界永远不会有铁打不动的战术。
从文化角度来看,南美球员大多是在街边海滩上磨炼自己的足球技术,风格更重创造力和个人能力,也较为散漫.而欧洲球员年纪很小的时候大多就会进入正规足球学校,风格更重整体配合,讲求力量,也少了些许个人发挥.
与欧洲足球风格不同的是,南美足球选择了欧洲足球中最好的一部分,并入了从没接受过学院派足球教育的球员的那种街头足球元素。这些球员曾经是海滩、贫民区足球中的高手,盘带和短传是他们最先掌握的技术。南美足球以追求随心所欲自由发挥取胜,虽然欧洲足球与南美足球两种风格各有千秋,但对观众而言南美足球无疑更具吸引力、更具观赏性。
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您对此怎么看呢?欢迎评论。
【100分】深度剖析一下南美足球和欧洲足球的差异
南美球员放浪不羁,很少在欧洲俱乐部有归属感(从罗尼,小罗,阿德,罗比尼奥,马拉多纳,特维斯等球员身上很容易看出),但是南美人似乎天生就是为足球而生,他们的技术非常细腻,有着出众的球感,他们大多来自社会底层,所以他们喜欢吧自己当做英雄,希望可以单骑救主,他们大多数人都有一种“以一己之力赢得比赛的思想”,所以南美是出进攻型球员的圣地。南美大多数球员相比欧洲球员的战术素养不是很高,这应该和他们的出生有关,卡卡出生在一个不错的家庭,所以他算是南美球员中战术素养很高的一个。
欧洲球员很多方面与南美球员是相反的,尤其是出生,南美球员很多都是来自贫民窟,足球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也是唯一的玩伴!足球对南美球员来说不仅仅是养活自己的工具,更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欧洲球员,很多是来自有良好就教育的家庭,他们大多不必为衣食住行犯愁,他们从小就在足球学校学习,所以他们的战术素养很高,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忽视了细节,所以欧洲球员的技术远远没有南美球员细腻,看欧洲的比赛很多的进球是来自于下底传中这种打法,而南美的球队很少使用这种打法,他们个人技术更好,经常一个人的灵光闪现就能左右比赛,而当队伍里没有人闪现灵光时,南美的球队距离输球就不远了!
最佳阵容不知道您需要哪一种的?曾经辉煌过,但是现在没落,单仍在踢球的,还是风华正茂的那种?我排一个前者的吧
南美442
守门员:迪达(虽然巅峰期不长,但是他的巅峰期绝对可以媲美布冯!看过他在米兰前期的表演的球迷相信都知道他是多么的强大,可惜只保持了两三年)
后卫:卡洛斯(曾经世界第一左后卫)萨穆埃尔 卢西奥 麦孔
中场:坎比亚索 马斯切拉诺 卡卡 小罗
前锋:罗纳尔多 梅西
欧洲541
守门员:布冯
后卫:赞布罗塔(06年前哪一段时间真的很强,能攻能守)内斯塔 特里 里奥.费迪南得 萨内蒂
中场:皮尔诺 吉格斯 杰拉德 维埃拉
前锋:C罗
(这是我个人认为的曾经很强,现在仍在踢球的最佳阵容,是综合他们的能力与取得的荣誉出来的,可能有遗漏,欢迎补充)
用南美历史上足球最强阵容,对阵欧洲历史最佳阵容,谁会赢?
如果用南美历史上足球最强阵容对阵欧洲历史最强阵容,我认为欧洲会赢。因为欧洲的足球更加注重团体对抗,更加倾向于整体技术。
南美拥有众多的优秀球员,比如说马拉多纳,贝利,梅西,卡福,罗纳尔多,巴蒂,斯图塔,卡洛斯,菲格罗亚,卡卡,迪马利亚。而欧洲也拥有更多优秀的球员,比如说马尔蒂尼,贝肯鲍尔,齐达内,C罗,穆勒,克洛伊夫,伊涅斯塔,皮尔洛,因扎吉等等。
欧洲的阵容相对于南美阵容来说更加的均衡,而且欧洲的阵容更加注重于团体对抗,可以说在团体对抗上,南美是不如欧洲的。
南美的足球更加注重于脚下技术,可以说在南美众多球员中不乏一些技术好具有攻击力的球员,比如说梅西马拉多纳罗纳尔多他们都可以单枪匹马攻入对方的球门日,可以说欧南美的球员有细腻的技术。
而现在的足球更加适合团体对抗欧洲足球也更加适合现代足球,虽然南美足球脚下技技术比较细腻,但是现在的足球讲究全体对抗,讲究团体整体的力量均衡。
欧洲的足球讲究攻防相结合,可以说在欧洲踢足球的有很多南美的球员,他们虽然脚下技术细腻,但是也更加配合于欧洲的这种传突相结合,也更加的欧洲化。
因此南美历史上的足球最强阵容和欧洲历史上的最强阵容相比,欧洲的团体足球要比南美的技术足球更胜一筹。
从领先到落后,南美足球怎么了?
如果说内马尔是南美足坛最后一位足球巨星!这绝非危言耸听,细细一想,南美足球自内马尔之后已经多久没有出现新的足球巨星了。曾几何时,桑巴军团、潘帕斯雄鹰几度屹立世界足球之巅,从贝利到马拉多纳,从罗马里奥到罗纳尔多,从罗纳尔迪尼奥到梅西。南美足球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球王”级别的巨星。
南美足球与欧洲足球一直是世界足球最高水平的两大代表,如果说欧洲足球代表着足球运动的务实与整体,那南美足球则象征着足球浪漫与个性的一面。南美足球从最初略微领先欧洲足球,到如今被欧洲足球远远甩开,南美足球怎么了?
21世纪以来南美足球与欧洲足球水平差距开始逐步拉大。数据显示代表南美足球与欧洲足球俱乐部最高水平的 丰田杯从1960年开始到2004年结束期间,南美俱乐部22次夺冠,欧洲俱乐部21次,双方不分伯仲,南美足球甚至稍占上风。
但从2005年世俱杯时代开始至今共计16届赛事,南美足球俱乐部仅仅3次捧得世俱杯,其余冠军均被欧洲足球俱乐部瓜分,近8届世俱杯得主均为欧洲豪门。
从国家队层面分析,自02年韩日世界杯巴西夺冠之后,近4届世界杯冠军得主均为欧洲国家, 除了阿根廷进入到2014年世界杯的决赛以外,其余南美球队均未能进军决赛,甚至连进入四强的机会都不多。
从球员方面看,自梅西、内马尔之后,南美球员有多久没有出现新的足球巨星了,以往每个时代都有南美球员能够屹立于世界足坛之巅,近四十年,南美足坛先后走出了马拉多纳、罗马里奥、巴蒂斯图塔、里瓦尔多、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卡卡、梅西、内马尔等世界级巨星。可惜自2013年内马尔登入欧洲足坛后,南美足球近十年未有内马尔级别的巨星出现,南美足球巨星传承出现了断档已经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近十年来,南美足球依然涌现出特维斯、伊瓜因、 阿圭罗、迪巴拉、马斯切拉诺、马塞洛、阿尔维斯、蒂亚戈席尔瓦、费尔南迪尼奥 等实力派球员,但上述球员远未达到金球奖级别,仅仅梅西、苏亚雷斯、内马尔三人达到金球奖级别的实力。
反观欧洲足坛,近十年涌现出的金球奖级别的球员至少达到两位数,其中就包括C罗、斯内德、杰拉德、伊涅斯塔、哈维、里贝里、莫德里奇、德布劳内、莱万多夫斯基、范戴克以及未来之星姆巴佩与哈兰德等。无可否认,如今的南美足球已非“球王”诞生的沃土。
那么南美足球为何与世界足球之巅渐行渐远呢?
一、金元足球大行其道,南美足球理念落后
足球虽然是一项 体育 运动却与经济发展情况息息相关,一个国家的足球实力归根结底源于联赛。而顶级联赛的建设则源于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青训系统、广阔的球迷市场等,而这些免不了大规模的投入。近年来,欧洲足坛先后出现了俄罗斯商人阿布、阿布扎比财团、卡塔尔财团、以及来收购纽卡斯尔的沙特财团,金元政策在欧洲足坛大行其道。
不仅如此,欧洲足坛在市场开发、球队管理、青训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世界足坛风格更趋向于强调整体,快速往返,传切配合。如今世界足球中前腰的没落就像南美足球没落的缩影。
南美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普遍出现停滞甚至倒退,阿根廷更是从发达国家倒退至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萧条,投入减少,管理理念落后等综合情况下,南美足球没落的出现不可避免。
二、欧洲足球俱乐部对南美足球人才过度挖掘
如今南美顶级的年轻球员在他们刚刚小有名气之时,往往会被欧洲球探挖掘至欧洲,南美足球逐渐沦为欧洲足球的选拔基地,而留在南美的未被挖掘的年轻球员往往在足球天赋上已非最顶级的那批,在起跑线上,南美足球已然落后于欧洲足球。
可惜欧洲足坛的土壤不适宜栽培南美年轻球员,欧洲足球在思路上强调整体配合与战术素养,树立每个球星都需要团队,团队至上理念。
而南美足球更注重个人能力的锻炼,通过个人能力带动球队,主张每个团队都需要球星。因此,欧洲足球环境渐渐磨平了南美球员的灵气,而南美年轻球员的身体素质普遍都不如高大的欧洲球员,在技战术素养较差,身体素质又远不如欧洲球员的情况下,大量南美有潜力的青年球员并未被安排针对性的培养,往往在表现不佳时,便被球队草草弃用。而成才的南美球员又有相当一大部分成为欧洲国家的归化球员。
曾经的世界杯,我们看到了欧洲足球的整体与纪律,见识了南美足球的灵动与华丽,目睹了非洲足球的力量与,但随着南美足球的没落,欧洲足球中心地位进一步的加强,世界足球的风格理念进一步趋同,这令世界足坛少了更多不同而令人欣喜的风格。
南美足球没落的原因分析
南美足球没落已成为事实。本文从球员,俱乐部,国家队,3个层面举例说明南美足球没落的现状,并对导致现局面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注:这里拿“南美球员”和“欧洲球员”,以比较两者的方式进行讨论。非洲球员和其他地区(比如墨西哥等)球员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1.球员层面
表1 1995年—2019年金球奖得主
是金球奖评选对非欧洲球员全面放开的1995年开始的历届金球奖获得者。25次评选结果为,欧洲13人次,南美11人次,其余洲1人次。欧洲和南美呈现势均力敌的局面。但是仅对比“每年的足坛第一人”显得说服力不够。
那么接下来统计金球奖前三名球员分布(注:从梅罗双骄开始的2008年作为分界线,分成两个时间段统计)。
表2 1995年—2019年金球奖前三名名单(注:蓝色字体为欧洲球员,红色字体为南美球员,黑色字体为其余洲球员)
仅从数据表面看,后一段时期南美球员人次反而增多,看似“南美球员没落”的观点不成立。但是,2008年—2019年是梅罗双骄时代,梅罗分别是南美和欧洲最强球员,不能代表整体。那么排除梅罗,前三名中的剩下一人便可认为是当时的“世界第三人”。结果这个 “世界第三人”的名誉争夺中,欧洲12人次明显强于南美的2人次 。也就是说 2008年到至今,几乎梅西一人在为南美足球撑场面 ,南美足球人才凋零(顶级球星)不可阻挡。
当然,这种简单的比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样本数量极其有限,只拿极少数顶尖球星进行了比较,还有毕竟是欧洲机构举办的,从效力于欧洲各联赛的球员中评选,因此 对南美球员“不利及不公平” ,但即便如此能在大体上反应欧洲和南美球星的人数和实力对比。
更有说服力作法是,统计1995-2019年所有金球奖候选人的总得分(总票数),再进行比较和分析。但这个工作量较大,资料收集也有一定难度,故未进行。
那么,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最重要的一点是: 相比于欧洲球员,南美球员的一大优势是“足球灵性” ——令人羡慕的天赋,眼花缭乱的技术,匪夷所思的动作,激情奔放的个性,自由散漫的自律,这些都是很多南美球员特有的标签。而 这种特性更适合在“散养式”的足球环境下得到更大的开发和提高 。随着足球产业化的越来越成熟,“军事化式”的青训系统和培养方式越来越普及和得到重视,但是这种培养方式可能更适合相对“呆板,笨拙,注重团队”的欧洲球员,而不适合于南美球员。
因为 不少南美好苗子们年纪轻轻就被欧洲球探挖走,在“另一个足球文化环境”中学习成长 ,可能有利于针对性培养和提高成材率。但是换个视角,这些并不一定适合大部分南美球员,或者至少在 这种培养模式下,南美球员的上述特性会受到遏制 。自己的特点得不到施展空间,同时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跟欧洲球员进行成长竞赛。 这种“扬短避长”的方式只能让南美球员的综合能力愈发平庸化,与欧洲球员的PK中逐渐处于弱势 。
另外,非洲球员加入欧洲国籍,欧洲媒体更热衷于“包装”本地球员等,这些也是导致南美球员“没落”的客观因素之一。
2.俱乐部层面
上世纪80,90年代 的丰田杯,欧洲冠军杯冠军PK南美解放者杯冠军, 足坛两大势力的最强俱乐部之间的较量呈旗鼓相当之势 。但这种平衡逐渐被打破,包括后来的世俱杯,欧洲俱乐部的战绩明显优于南美俱乐部。把过去40年以每10年为一个时间段,分成4个阶段,欧洲俱乐部:南美俱乐部的冠军次数比依次为4:6,6:4,7:3,9:1。 欧洲从开始的4:6逐渐逆转至最近的9:1,提示欧洲俱乐部对南美俱乐部的实力优势越来越明显 。
表3 1981年—2020年丰田杯(后改为世俱杯)冠军(注:蓝色字体为欧洲俱乐部,红色字体为南美俱乐部)
这一原因最好理解,因为 一旦南美球员打出优异表现,马上被欧洲俱乐部买走 。区别是,特别优秀的球员被欧洲豪门俱乐部买走,普通优秀球员被欧洲二三线俱乐部买走。相当于大部分南美一流球员被欧洲俱乐部挖走,南美俱乐部球员整体水平下降。最终结果是俱乐部层面 “欧洲冠军PK南美冠军” 呈现出 “欧洲一流球员+南美一流球员 PK 南美(极少数的)一流球员+南美二流球员” , 比赛胜负的大概率结果可想而知 。
3.国家队层面
上世纪的98世界杯为止,世界杯冠军次数为“欧洲8次,南美8次”平分秋色。新世纪从02开始到18的五届世界杯,欧洲夺冠4次,南美夺冠1次, 现欧洲以12次领先南美的9次 ,而且这种差距看起来可能会越来越大。近四届除了14阿根廷打进决赛却憾失冠军, 南美球队甭说决赛了,打进半决赛都相当费劲 。再者,南美能算得上一流强队的也就巴西和阿根廷(乌拉圭算半个),数量上无法与欧洲抗衡。欧洲除了五大联赛国家队,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克罗地亚等球队也有相当的纸面实力和实际战斗力。 欧洲的强队数量明显多于南美,从概率角度,欧洲的世界杯成绩优于南美也是理所当然的 。
表4 近5届世界杯四强(蓝色字体为欧洲球队,红色字体为南美球队,黑色字体为其余洲球队),从表4可见,02巴西夺冠后的4届世界杯,欧洲球队完成四连冠,并且“4冠3亚6四强”碾压南美的“0冠1亚2四强”。
除了南美球队的球员实力和人才储备劣势,不可忽视的一点有, 当大家的球员实力和人才储备相当时,国家队以某一,两支俱乐部为主要框架打造阵容和打法时更容易出成绩 。比如德国(拜仁),意大利(尤文,米兰),西班牙(巴萨,皇马),等。巴西,阿根廷,法国这种俱乐部弱势的世界杯冠军,主要是 夺冠当时球员实力和人才储备明显优于其他球队 。而屡屡让球迷失望的英格兰和荷兰,与英超俱乐部(争冠集团球队数量最多)分散缺少主辅,荷甲俱乐部(深受博斯曼法案危害)没落人才外流,导致缺少供国家队参考的“俱乐部模板”有一定关系。而南美球队其俱乐部被欧洲俱乐部“挖空”,缺少能够胜任“国家队骨干”的国内俱乐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队球员之间的默契度和实战效果 ,国家队更像是临时拼凑的“雇佣军”,球队实力和成绩必然受不利影响。
上述现象变化的共同根本原因一个字就是“钱”。欧洲靠经济优势吸纳足球人才,配备优质的硬件设施和各种辅助项目,然后就是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 南美足球在球员,俱乐部,国家队,3个维度层面均落后于欧洲足球 ,而以目前的情况,这种局面大概率往恶性循环模式发展。因此,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美足球的持续没落将无法避免 。
图1 两个欧洲人“姆巴佩PK哈兰德”会不会成为接下来足坛“双骄”?
欧足联评选的改变足球历史的19个人
谁是近50年来影响了世界足坛的人物?最新出版的UEFA官方杂志《CHAMPIONS》代表欧足联给出了答案,在本期杂志头版主打文章中,欧足联资深作者列举了19位改变世界的足球运动员(19 players who changed the world)和一名裁判,从这份19人名单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次完全“欧洲化”的评选结果,以球王贝利为代表的50-70年代巴西球员无一人入选,名单中仅有的两位来自南美的球员马拉多纳和斯蒂法诺也都曾有过在欧洲赛场的辉煌经历。
意大利球员成为此次评选的赢家,此次评选共有四名球员入选,创各国之最。而AC米兰球员皮尔洛则颇有些令人意外地成为了此次评选中最年轻的球员,他和队友马尔蒂尼、新近复出的法国中场齐达内是名单中仅有的三位现役球员,而唯一的一位裁判同样来自意大利,那当然就是刚刚宣布淡出江湖的科利纳。
四名入选“改变世界19人”的意大利球员分别是法切蒂(现任国米主席)、罗伯特巴乔、马尔蒂尼和皮尔洛。见证了上个世纪60年代国米辉煌历史的法切蒂被《CHAMPIONS》杂志称为“防守革命的制造者”,他是赫雷拉时代国米两夺欧洲冠军的后防中坚人物;巴乔则被评价为球场诗人,他的贡献在于“用美妙的表现使意大利队令人陶醉”;尚未退役便已经成为米兰一个传奇的马尔蒂尼被评为“球场人格魅力的典范”,他在后场的防守艺术与他对俱乐部的忠诚同样为人称道;皮尔洛则被称为“具有全新创造力的领军人物”,自从坐稳AC米兰主力后腰位置以来,皮尔洛别具一格的球风、出色的大局观和组织进攻能力赢得了欧足联的赞许,他被看作将后腰这一位置重新定义的历史性球员。而作为这份名单中的“第20人”,科利纳被点评为“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明星裁判”。
在名单中的几名现役球员里,皮尔洛的入选最出人意料,与数位前辈和齐达内、马尔蒂尼相比,皮尔洛尽管以全新风格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在为球队取得的成就方面还无法与先人相比。2002年之后他随AC米兰赢得了一次联赛冠军和一次欧洲冠军,在意大利国家队中则直到2004年之后的世界杯预选赛中才坐稳主力位置。显然,皮尔洛的入选很大程度上并非出于对竞技成绩的考量,而是因为在欧足联看来先今的世界足坛太需要一些创新与变革,皮尔洛在后腰位置上别具一格的表演,正是欧洲足球管理者们所期待看到的那种“革命性”表现,就这一点而言,皮尔洛的入选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除了四名意大利籍球员和科利纳之外,名单中另两位巨星级人物也曾经有过征战意甲的经历,曾效力尤文图斯的齐达内因为其阿尔及利亚血统被特别评论为“融合了竞技意义、社会意义和种族意义的人物”;而对阿根廷球王马拉多纳,文章则毫不吝啬地用天才二字形容,并称马拉多纳的存在使得“足球界相应决策者开始考虑改变竞赛规则。”
除了上述6位曾有意甲经历的球员之外,另外13位入选“改变世界19人”的球员分别是:50年代匈牙利球员库巴拉和希代古提、50年代皇马王朝缔造者之一斯蒂法诺、50年代英国教练吉米霍根、首届欧洲足球先生斯坦利-马休斯、50-60年代法国中场球员科帕、60年代曼联天才乔治-贝斯特、60年代南斯拉夫门将拉登科维奇、70-80年代前苏联球员布洛辛、德国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世界杯最佳射手穆勒、荷兰天皇巨星克鲁伊夫、曼联国王法国人坎多纳。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南美球员德甲水土不服—南美球员欧洲化》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844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