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中资球队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德甲哪个球队是中资的,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中国资本入主了五大联赛那些球队
- 2、西班牙人即将降级,多家德甲豪门哄抢武磊,这是不是真的?
- 3、为什么中国资本不敢碰德甲
- 4、日本年轻球员为什么喜欢到欧洲踢球?
- 5、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本文目录导航:
中国资本入主了五大联赛那些球队
中国资本入主了五大联赛的球队有:西甲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法甲尼斯足球俱乐部、意甲AC米兰足球俱乐部、英超西布罗姆维奇足球俱乐部。
1、2015年11月3日,星辉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公司注资6000多万欧元控股皇家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此次并购是中国企业首次控股一支欧洲五大顶级联赛足球俱乐部。
2019年1月28日,皇家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官方宣布,中国足球运动员武磊身披24号战袍为西班牙人征战各项赛事。2019年3月2日,武磊在比赛第65分钟打进一球,这是中国球员在西甲联赛的首粒进球。 5月19日,西班牙人坐镇主场2比0击败皇家社会,武磊收获西甲第3球锁定胜局。西班牙人获得西甲2018/19赛季第7名,拿到下赛季欧联杯资格赛的参赛资格。
2、法甲尼斯足球俱乐部
2016年7月5日,宏爱大平台董事洪宏佳 、董事长李建,铂涛集团董事长郑南雁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成功收购法国尼斯球队80%股份。
3、AC米兰足球俱乐部
2016年8月5日,AC米兰俱乐部主席贝卢斯科尼旗下的Fininvest财团官方发表声明,他们与来自中国的财团就俱乐部转让已经达成协议,中国财团将以7.4亿欧元收购米兰99.93%的股份 。次年4月13日,转让正式完成 。2016年12月24日00:30,AC米兰最终以总比分5-4战胜尤文夺冠,夺得队史第7座意大利超级杯冠军,追平尤文图斯。
4、西布罗姆维奇足球俱乐部,是英格兰西米德兰兹区域西米德兰兹郡桑德韦尔都市自治市西布罗米奇的足球俱乐部,2007/08年赛季夺得英格兰冠军联赛冠军回升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仅一年后回降英冠。西布罗姆维奇足球俱乐部于1878年创立,是足球联盟创始成员。主场为山楂球场(The Hawthorns)。2016年8月,中国商人赖国传全资收购西布朗。2017年7月3日,张玉宁转会至球队,签约5年。
扩展资料
2015年11月,中国企业星辉互动娱乐耗资62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控股西班牙人,取得超50.1%的股权。2016年8月17日,星辉互动娱乐宣布完成增资,获得西班牙人俱乐部99.35%的股份,基本实现全资控股。
而星辉互动的董事长陈雁升,1970年出生于广东汕头,最早在一家渔具厂当工人。1995年,陈雁升创立星辉塑胶厂,从事玩具生产,第一款产品就是玩具足球。1998年正值法国世界杯,星辉设计出了一种“会唱歌的足球”,并一炮而红。
2004年,星辉决定转型做汽车模型业务,并获得了兰博基尼、宝马、奔驰等20多个世界知名品牌超过300款车模的授权,占据玩具车模高端市场。2010年1月,星辉集团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014年,公司正式更名为星辉互动,并逐步涉足游戏、体育等领域。在2018年的胡润百富排行榜上,陈雁升以53亿元的身家排在第767位。
在陈雁升入主西班牙人之前,俱乐部还背负着1.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6亿元)的债务,并时常欠薪。而据腾讯体育报道,陈雁升第一次以老板身份来到球队的更衣室时,就向球员承诺将会按时发放薪水,并在一年半时间内除引援和球队日常运营外,为球队还债7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4亿元)。
2016赛季结束时,西甲联赛主席特瓦斯造访西班牙人俱乐部时曾表示:“西班牙人是西甲外资收购最成功的案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家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
百度百科--尼斯足球俱乐部
百度百科--AC米兰足球俱乐部
百度百科--西布罗姆维奇足球俱乐部
西班牙人即将降级,多家德甲豪门哄抢武磊,这是不是真的?
2019年1月28日傍晚,老牌西甲球队西班牙人官宣武磊加盟球队,这无疑是中国足球一个重要时刻。武磊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中国足球也迈出了很大的一步,毕竟上一个在欧洲五大联赛站稳脚跟的还是十多年前的中国“太阳”孙继海。现如今武磊已经在西甲站稳脚跟,取得不错的数据。但是由于球队深处降级泥塘,诸多媒体报道武磊即将转会德甲,对此我的看法是:有可能,西班牙队内环境也并不适合武磊。
武磊说过他的梦想就是在五大联赛踢球,所以首先首先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西班牙人这赛季能不能降级?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西甲官方已于3月12日宣布停摆,鉴于疫情在西班牙疯狂肆虐,西甲联赛已有不少球员工作人员不幸感染,所以具体开赛时间还说不准。再之,现在而言病毒导致西甲可能会有多种结局:
一、通过淘汰赛的方式决出冠军和升降级球队;
二、本赛季直接结束,巴萨夺冠,西班牙人、马略卡和莱加内斯降级;
三、该赛季直接作废,本赛季所有数据不计入历史数据库
那我们先假设西班牙人降级了,武磊几个可能的去处:
1.跟着西班牙人去踢西乙,这肯能就会与他当初为什么愿意降薪去西班牙人踢球的原因背道而驰了。武磊之所以愿意去西班牙人,不就是因为想实现自己的五大联赛之梦吗?武磊都已经28岁了,技术上也很难有大的提升,难道要去西乙联赛锻炼锻炼就能涨球?武磊的职业生涯巅峰期也就这两三年了,一旦西班牙人降级,在短时间回到甲级联赛是非常难的,武磊用他黄金的两三年时光去帮助西班牙人重回西甲我看来是真的不太值得,所以当有德甲球队抛来橄榄枝的时候,我希望武磊不要错过。
2.武磊不跟着西班牙人降级踢西乙,但又不放弃自己的五大联赛梦,那就只有转会了。德甲也是最好的去处,武磊的技术特点最适合德甲踢球,因为德甲比较注重整体进攻和技战术,团队作战,对前锋的执行能力、跑动等十分看重,而这就是武磊的强项,他在前插和无球跑位的能力很强。武磊去了德甲会挺受欢迎。在更加注重技术的西甲,需要武磊有很强的持球和背身能力,这恰好就不算是武磊的强项了。虽然德甲联赛曝光度比西甲稍差点,但"中国唯一五大联赛球员”这个名头应该不会缺曝光度,对于那些对武磊有求购意向的德甲球队,肯定会有武磊的位置。
接下来就得说说武磊现在所在球队西班牙人的内部环境了,这是一家中资俱乐部,这是武磊之所以选择西班牙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球队老板在投入方面做的很有限。球员方面:卡莱里很毒,在与巴萨的那场比赛要不是他,武磊很有可能梅开二度甚至帽子戏法了。德托马斯更是严重。中场锋线球员都不太爱传球给武磊,这支球队很多时候看上去就是各自为战,西班牙人这支球队属实没什么配合,不适合武磊。
但总的来说,不管转会到哪支球队,武磊都需抓紧每次训练比赛的机会表现自己,用行动来打动主教练。另外我认为对于武磊我们不应将其与如日中天的孙兴民比较,他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我们需要多点耐心,足球这方面我们需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发展。
为什么中国资本不敢碰德甲
实际情况可以参照莱比锡草地球类运动协会(即莱比锡红牛足球俱乐部),现在德甲大部分人对这类外资是又爱又恨,爱他能够挑战现有的德甲形式,恨这种突然爆发没有底蕴的足球俱乐部。
德甲不允许外部资本控股球队,最多持股49%,所以不可能出现像大巴黎和曼城那种石油土豪投资,所以还得靠球队自己赚钱,这个真的十分困难,德甲联盟又对球队的财政健康状况要求十分严格,不允许负债经营。
红牛集团早有进入德国足坛的愿望,2006年曾试图注资购买东部德国地区萨克森州莱比锡市的传统球队FC Sachsen Leipzig(萨克森莱比锡——原东德时期顶级联赛中的传统球队),但未获俱乐部的同意和该市市民的支持,最后只得放弃。之后将目标转到莱比锡市西南的Markranstadt,开始逐渐对该地的足球俱乐部 SSV Markranstadt (马克兰斯塔特)队注资。当时该球队正参加德国第5级别12个区域联赛中的东北南区联赛(Oberliga NOFV Sud)。在2009年5月联赛结束后对该俱乐部成功的进行了重组,名称变更为 RasenBallsport Leipzig E.V (莱比锡草地球类运动协会)——德国足协规定,队徽及球队名称必须是中性的,即队徽和球队名称中不允许出现赞助商的名称,所以采用了这样一个变相的名称,但其缩写后和红牛(Red Bull)的缩写是一样的。(但在德国的所有足球俱乐部中,似乎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勒沃库森,Bayer 04 Leverkusen 名称中包含拜耳制药的bayer,但勒沃库森的这一名称是在这个规定之前就已存在,所以也就默认了)。在2010年俱乐部将球队的主场迁到了莱比锡市,使用2006年德国世界杯时曾作为比赛场地的那个莱比锡球场作为主场并更名为Red Bull Arena Leipzig(莱比锡红牛竞技场)。另外德国足协规定任何个人或团体都不能持有超过49%的俱乐部股份,因为任何重大决策都是需要股东大会超过半数或2/3通过才能执行的,不超过49%,这样就避免了投资人的经济行为干扰到俱乐部的事务,所以红牛只持有俱乐部49%的股份。球队在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将目标放在了升入第一级联赛中,即从2009年开始,期望能用8-10年时间升入德甲,并将远景目标设定在能获得德甲冠军。
日本年轻球员为什么喜欢到欧洲踢球?
日本足球采用双轨制:俱乐部和校园足球。 年少时,若足球天赋异禀,可申请加入俱乐部训练。 日本目前多达56人在欧洲各级联赛效力。原因何在? 严格薪资,鼓励球员外出留洋。 J1球员的平均收入是3500万日元,约合230万元人民币。年纪越轻,薪资越低。反之,亦然。20左右的球员,大部分只有360至480万日元收入(约合人民币23万至30万) 因此有足球才华的年轻球员,愿意到欧洲去闯荡。 对比我国,不说为好。
首先去欧洲踢球并不是想去就能去的,毕竟欧洲足球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成熟的体制,完善的梯队很适合年轻球员发展!
日本足球近年来的飞速的发展,在世界杯等国际赛事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技术足球的代表,所以抛开民族恩怨不说,足球方面必须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所以日本年轻球员去欧洲踢球,无论是俱乐部的一线队,还是青年梯队。对自身的发展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国家队效力,使国家队整体实力得到提升,在国际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题主问“日本年轻球员为什么喜欢到欧洲踢球”?
咱们可以先来个横向对比,那就是先了解下“为什么咱们国足球员们不喜欢到欧洲踢球呢”?
对比过后, 咱们就可以得出日本球员喜欢旅欧的结论。
实际上,足球是一项竞技项目,你去不去欧洲踢球,并不是凭借“喜欢”两个字就可以了,除非你像咱们以前中超球员那样到欧洲中资球队“出口转内销”,那另当别论。
论欧洲主流足球联赛的整体水平,肯定比亚洲的中超或J联赛高很多。
你在国内联赛能称王称霸, 到了欧洲主流联赛,说不定你连个看饮水机位置都挤不上。
没错,对于咱们中超的球员来说,在欧洲各大联赛基本上是打不上主力。
就拿咱们现役最强的球员武磊来说, 武磊在西甲保级队西班牙人,也不过是轮换球员,更何况是其他中国球员呢?
在欧洲打不上主力不要紧, 大部分时候在欧洲踢球的工资还没有在中超那么高, 欧洲五大联赛对于外援的吸引力更强,他们并不需要用高薪来吸引亚洲球员。
对于大部分中超联赛球员来说,留在国内,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钱多事少离家近,既能当球霸又能领高薪,何苦去欧洲五大联赛过着打替补又拿不到高薪的日子呢?
这就可以回到题主问的问题,说为什么日本年轻球员喜欢去欧洲踢球?
那是因为这些年轻球员具备了在欧洲五大联赛立足的实力,而且日本J联赛的工资也不高,他们也没必要为了更高的薪水而留在国内联赛。
归根结底, 球员转会无非就是图这几点,要么嫌钱少,要么嫌队烂,要么嫌打不上主力,而对欧洲联赛来日本球员来说,欧洲联赛球队显然不是这种情况(相比起J联赛,欧洲球队钱不少,队不烂,还能打主力)。
既然他们具备了立足欧洲五大联赛的实力,那么他们自然就会选择去欧洲五大联赛踢球。
在欧洲踢过球的亚洲球员当中,你觉得谁的经历最为成功的?欢迎一起讨论。
日本年轻球员为什么喜欢到欧洲踢球?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回答。有传承、有梦想、有收入、有经纪人的持续培养等各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
首先,日本足球的教育模式不只培养球技,更培养精神和热爱
日本足球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行50年计划,从此开始深度扎根青训,不断改变青训模式,不管成年队、J联赛遭遇到多大的困难,资金出现过什么问题,都没有改变过对青训的重视和培养。
像《足球小将》这种漫画,宣传的不光是对胜利的渴望,其实更多是足球的热爱、对梦想的追逐,而这正是日本足球教育的精髓。
他们从小看重的,不只是培养所有小球员的技术能力,更希望所有年轻人可以有梦想、有追求、有毅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对于所有小球员来说,能站上欧洲最高的巅峰,自然就是一种从小被培养被灌输的梦想。
本田圭佑小学毕业时的作文题目叫《我的梦想》,里面已经写道,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球员,参加意甲联赛,穿上10号,成为首发,每年挣40亿日元,参加世界杯,身穿10号成为国家队主力,等等等。
而他最终靠着一步步努力实现了很多梦想,这种榜样无疑是给后来的年轻人提供了学习和参照的依据;后辈们一代代的传承,更是让这种精神成为日本足球的一部分。
其次,日本球员想提高收入,必须要去欧洲踢球
权威数据机构《sporting intelligence》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 体育 收入报告,明确列举出来中超和日本J联赛的工资收入差异,其实已经说明问题。
中超2019年的一线队共有486名球员,球员的平均年薪高达超过120万美元(96.5万英镑),同比增加了20.8%,当然,其中大头都被超级外援们拿走。 中超的中位数年薪也达到了36.6万美元(29.3万英镑),中位数收入达到了257万人民币。
相比之前,日本J联赛18支球队的一线队共有524名球员,平均年薪只有32.7万美金,除了少数几个球员,大多数外援的收入远低于中超。同时,J联赛的中位数年薪只有13.6万美元(10.9万英镑),这个收入只有中超联赛的三分之一多一点。 也就是,日本J联赛球员的中位数收入都不到年薪100万人民币,很多球员的年薪非常少。
而日本足球推行的是校园足球模式+职业化球队梯队建设的双轨模式,小时候的青训人数非常多,随着球员年龄不断长大,淘汰率非常惊人,最终能够变成职业球员的,都是精英球员,都有非常强的天赋和抱负,当然所有人都会希望去更高的舞台展示自己,希望拿到更多的收入。
最后,引进日本球员已经变成一项收入丰厚的买卖
为了鼓励年轻小将有更高的追求,为了鼓励日本球员去欧洲发展,日本足协、日本球队这些年都不会给球员转会设置什么障碍,便宜成为最主要的利器。
2020年年初,日本身价排名前25名的球员,统计他们首次到欧洲的转会费,有2人是租借,4人自由转会,100万以下还有7人,真正200万的只有武藤嘉纪和昌子源2名球员,其中武藤嘉纪直接500万欧元加盟美因茨,昌子源300万欧元转会法甲图卢兹。
由于大量日本球员到欧洲时非常便宜,导致了他们加盟欧洲的时间越来越早,目前日本前25名身价的球员里,23岁以下已经留洋的人数多达15人。
很明显,这是一门好的生意,经纪人把年轻球员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卖到欧洲中小球队,经过培养,虽然有一定的失败率,但真正成才的球员会以10倍、20倍的转会回报,去更高的球队。球员收入暴涨、梦想实现,经纪人得到足够多的利益,日本足球实力越来越强,多方共赢。
因此,日本上下都很愿意宣传去欧洲踢球的梦想,也有意从小给所有球员灌输去欧洲踢球的梦想
瑞士一家 体育 机构CIES报告,2019年全球132个顶级或次级联赛中,一共有55865名球员效力,其中日本球员达到了1047人,排名世界各国的第9位,甚至超过了意大利、德国、葡萄牙等足球强国。
除了日本联赛提供了大量踢球岗位,分布在欧洲的几十名日本球员,同样让人羡慕。
综上所述,这就是日本足球几十年的努力
传承、大局观、全民的意识、对足球的热爱,等等等等,所有原因综合在一起,成就了如今的日本足球,让日本青少年球员一直梦想去欧洲踢球,并愿意为了这个梦想做出努力。
光羡慕是没有用的,中国足球各个方面都不具备模仿日本的能力,只照猫画虎去学一个青训体系或者青少年联赛的制度,完全不会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
中国足球真想培养青少年的足球氛围,首先要从意识、从精神、从所有小孩的追求和抱负入手,让所有小球员在从小接触足球时,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未来才有可能不被各种现实条件诱惑,才能真正有希望朝着超级球星的方向发展。
中国足球现在诱惑太多,小球员们从小到大面临太多其他的选择,一旦早早成名就会有各种利益诱惑,破坏他们的成功之路,这一切都是日本足球帮助小将们隔离的事情。因此,中国足球不缺少小时候的天才球员,却缺少把小将培养成人的能力。
这也是日本足球最值得学习的部分,他们真正找到了把年轻人集体培养成长的办法,真正付诸行动,并真正收获到了成功的果实,这才是最让人羡慕的地方。
乐学 体育 ,每天分享精彩 体育 新闻。
刨除 情感 来讲,不得不说日本足球的强大,日本足球应该算是亚洲一流强队,世界准二流强队。
20年前日本足球和我们同时起步,甚至国际排名比我们还底下,现在日本足球和我们已经不是一个档次,比我们高出很多了,现在日本足球世界排名28(积分1500,亚洲第一),中国足球排名76(积分1323,亚洲第九)。
题主问为什么日本年轻球员喜欢去欧洲踢球?
第一 ,欧洲足球是世界足球的最高水平,也是未来足球的风向标,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都有站在最高舞台的梦想。
第二 ,日本国情和体制,"逼”着球员去留洋。一般而言各国足协对未成年留洋都有均采取保护措施,连巴西足协也有未满18岁不得效力海外的禁令。但日本足协则不然,他们对少年天才的留洋梦想不但不扼杀,反而采取的是一种鼓励并且想尽各种办法保驾护航。
现在欧洲五大联赛均有日本籍球员,这正是他们踏踏实实做青训取得成就。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Sao课足球。
日本队FIFA排名28位,亚洲排名第一,在日本最新一期公布的世预赛名单中,23人的总身价高达9305万欧元,是中国队的4倍!而23人中更是有19名球员效力于海外联赛……英超,西甲,法甲,德甲,意甲,荷甲,葡超,比甲等欧洲主流联赛都有他们的身影,所以,这些国家队的主力球员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日本的年轻球员更倾向走出国门去“看一看”。
2019年9月2日,18岁89天的皇马外租球员久保健英迎来了自己的西甲首秀,他也刷新了日本球员旅欧最年轻出场记录。久保健英出道于巴萨青训,虽然身材不高,身体也略显单薄,但他拥有极其出色的盘带能力和不俗的左脚能力,球风很像梅西,不过之后选择加盟了皇马,目前已经是马略卡的绝对主力。久保健英是日本天才球员的代表,影响着很多更年轻球员旅欧的决心。
2020年1月28日,瑞士超级联赛锡永俱乐部官宣从J联赛湘南海洋签下18岁日本前锋若月大和,去年U17世青赛上,身高仅170的若月大和两度攻破荷兰球门,仅仅三个月后,刚刚高中毕业的他便实现了儿时的梦想—留洋欧洲!
日本足坛一直对球员留洋持开放态度,如果说之前香川真司在曼联和多特踢出名堂是在国内J联赛的锻炼,如果说南安普顿主力中卫吉田麻也和莱斯特城夺冠主力冈崎慎司都是经过国内联赛的洗礼才能慢慢走上更高的职业舞台。那么,近些年日本球员的留洋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20岁的球员前田大然(波尔蒂芒)、安部裕葵(巴塞罗那)、食野亮太郎(曼城),还有19岁的西川润也(巴萨)等等……
截止目前,五大联赛有日本留洋球员12人
英超3人:南野拓实(利物浦)、武藤嘉纪(纽卡斯尔)、吉田麻也(南安普顿)
西甲2人:久保健英(马略卡)、乾贵士(埃瓦尔)
意甲1人:富安健洋(博洛尼亚)
德甲3人:长谷部诚(法兰克福)、镰田大地(法兰克福)、大迫勇也(不莱梅)
法甲3人:酒井宏树(马赛)、昌子源(图卢兹)、川岛永嗣(斯特拉斯堡)
日本足球也是经历了阵痛期,也有过迷茫期,但他们静心搞青训,人才不断涌现,国家鼓励留洋,甚至承担有天赋球员的留洋费用,这就更加坚定了日本年轻球员去欧洲踢球的决心!而且,有前面这些旅欧丰富经验的老大哥为榜样,让他们比我们的年轻球员更加有自信心!
最后,不得不唠一下咱们的年轻球员,中超联赛也是一个不错的锻炼舞台,但是我们不能图安逸,能出去咱们就要出去,需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只有不断完善强大自己,才能永远不落后……希望中国足球能学习邻国,应该脚踏实地,少年强则国强!
就是我的全部观点,我是Sao课足球,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评论和指正,!
这是欧洲足坛对日本年轻球员的认可,你这问题问的怪怪的,日本球员去欧洲踢球是为了梦想踢球,愿意在欧洲足坛扎根,中国球员过去是镀金,只要混个几年,哪怕连主力都踢不上,回国就能拿个几千万年薪。
您的点名邀请!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谁的水平高,成绩好(这个要是国际世界公认才行)拜师学艺的追求者就多,不单单是日本,全世界都知道欧洲的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足球运动水平高,超级联赛办得精彩,办得有声有色、让世人瞩目,所以世界上有天赋、有梦想的年轻运动员,要想出人头地、要想超越取得成绩和被人认可,就要到那个世界上最高的足球平台去学习、锤炼、提高自己!我们国家的年轻球员,也都想去!愿意去!
人往高处走,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过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小日本儿,水平还不高,刚刚起步的时候,他们走的是请进来的基础之路,请当时非常有名的巴西球星,有白贝利美誉的济科当教练,也请过(那个年代,我们国家的足球水平高于日本)我们国家足球队的沈祥福、李辉、杨朝辉等去培养指教他们的年轻学员!为此,为了追求足球梦想,提高足球水平,有很多日本年轻学员,都是到巴西去深造学习,甚至有很多日本人,移民到巴西!
只要是你水平高,成绩好,就有人学习、就有人追求,我们国家的健力宝不也是去巴西深造和学习!也有很多去南美阿根廷学习的!
去哪儿学习,是双方的选择,欧洲高水平的足球学习培养也是管理、制度、方法很严格的!为了比赛的竞技精彩、训练协调一致、互相促进、同步有效,他们在青少年培训方面,是分等级的!不同年龄、不同等级,服务、待遇、包括场地设施的应用是有区别的!向意大利、西班牙等超级倶乐部,他们每一个年龄段的梯队,根据身体、素质、技术和思维意识等等的能力和水平,都分有abcde等七、八支队伍,想去比赛、训练学习,是要对号儿入座的!所以走出去学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条件、素质、水平、财力等实际情况,以及是否对自己的发展、锻炼、提高更有利,或者更适合自己,不要跟风或盲目!否则劳民伤财,训练效果不明显,耽误了孩子!
日本球员相对来说,脚下技术非常的细腻,脚下非常的灵活,有很强的一脚传球能力和组织能力,水平比较高,去欧洲踢球有利于他们的足球生涯的发展,成名的有本田圭佑,三都主都非常的不错
这还拿来提问?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势所必然。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德甲中资球队》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86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