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悠久的鱼雷制造商[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 白头鱼雷答众所周知,意大利在世界鱼雷市场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其最大鱼雷生产厂家就是大名鼎鼎的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阿莱尼亚,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最悠久的鱼雷制造商[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 白头鱼雷

[最悠久的鱼雷制造商[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 白头鱼雷

众所周知,意大利在世界鱼雷市场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其最大鱼雷生产厂家就是大名鼎鼎的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WASS)。它位于意大利西北海岸的里窝那,下辖3个鱼雷制造厂,是全球鱼雷制造先驱,生产从轻型到重型鱼雷,水面舰艇、潜艇反鱼雷装置,主动或被动舰载、直升机载声呐和水下监视装备,“白头”一度成为鱼雷的代名词。为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该公司还通过控欧洲鱼雷公司(法国舰艇建造局和泰利斯公司联合组建的公司)股份高达50%,使其成为法意联合研制先进鱼雷最主要的平台。作为芬梅卡尼卡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风靡世界鱼雷市场130余年。

开启鱼雷时代

提及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便不能不提及罗伯特・怀特黑德(1823年1月3日~1905年11月14日)。

1823年,怀特黑德出生于英国波尔顿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家庭,1840年从英国曼彻斯特机械学院工程系毕业后,前往法国土伦船厂工作,随后在意大利米兰担任工程顾问。欧洲战乱,他不得不放弃大量专利权迁至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沿海的里雅斯特的阜姆。在这里,他建立了一个钢铁厂,取名逢德里亚钢铁厂,这就是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前身。1856年,他担任经理,将工厂更名为阜姆士他俾劳勉图厂,为奥匈帝国海军服务,隶属于奥地利,主要生产舰船蒸汽机和发动机,是当时最先进的产品。

1866年,怀特黑德与刚从奥匈帝国海军退休的工程师卢皮斯研制出首款鱼雷,在海面以下的设定深度上航行,炸药和雷管装在头部,可破坏军舰的水下部分。它的直径为356毫米,长3.53米,重136千克,装药15~18千克,航速6节,航程200米,采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历史上称为冷动力发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鱼雷。采用静水压阀门和惯性摆锤共同操纵横舵。即利用静水压设定鱼雷的航行深度,用惯性摆锤减少鱼雷在定深线附近的波动。

1867~1868年,怀特黑德的海上试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炸药在水下的爆炸威力比在水面要大得多。这是人类史上的第一条真正鱼雷。由于怀特黑德英文whitedhead意为“白头”,故得名“白头”鱼雷。尽管鱼雷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但阜姆土他俾劳勉图厂由于1868年没能从奥匈帝国海军处拿到足够的鱼雷订单,1873年正式宣告破产。

1875年,心有不甘的怀特黑德索性在阜姆士他俾劳勉图厂基础上重建了一个私人公司,正式取名白头鱼雷制造厂。后该厂转成股份制公司,更名为白头鱼雷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早在1868年,怀特黑德就曾携带2枚鱼雷前往英国推销,并在1871年与英国签订在英国制造“白头”鱼雷的协议(英国鱼雷以此为原型开始发展),因此白头公司在成立后不久就被英国威格士有限公司和阿姆斯特朗-怀特沃斯公司收购。

1895年怀特黑德对“白头”鱼雷进行首次重要改进,采用奥地利人路德维格・奥布赖发明的方位角控制鱼雷陀螺仪技术:鱼雷轴的平衡环内置一个直径3英寸、重1.75磅的轮子(鱼雷发射前转速2400转/分,确保鱼雷发射后在一条直线上,但不影响鱼雷),减少鱼雷对平衡环的二次依赖,增加了鱼雷射程,达到7000码。比先前的1000码增加了6倍。但该型鱼雷最大缺陷是发射初期轨迹倾斜。1898年怀特黑德又引进当时的最新技术增强了“白头”鱼雷攻击方向的稳定性。

后来白头公司将鱼雷发明专利权出售给其它国家海军。“白头”鱼雷遂成为各国鱼雷发展公认的母型。不久,德国施沃尔茨-考普夫公司又研制出一种用磷青铜制作的“黑头”鱼雷(blackhead torpedo),其原理与“白头”鱼雷基本相同,但各项指标有所改进,如直径缩小为304毫米,长度增至4.57米,重量增至275千克,装药量增至20千克,航速达22节,只是射程最初仅有400米。

早期鱼雷主要由水面舰体携载发射,入水后按预先设定的航深和航向作直线航行,在有效射程内攻击水面舰船及其它水中目标,命中率取决于测定目标运动参数的准确度、鱼雷深度和航向控制的精确度。当时,海军战舰和特制的鱼雷艇普遍都装备一至数个鱼雷发射管,但两者的发射方式略有不同。战舰上的发射装置可以调整发射方向,鱼雷艇则因体积小。只能靠艇身的机动来调整发射方向。由于鱼雷只能自航数百米,作战时需冒险抵近攻击,故防护能力较弱的鱼雷艇一般是在大舰的掩护下发动突袭,或乘夜雾时单独进行偷袭。尽管当时鱼雷的航程有限,但威力极大,所以一问世便很快成为欧美各国海军的新宠。

一战时,白头鱼雷股份有限公司被奥匈帝国强占。一战后意大利获得了白头鱼雷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为该公司主人。到二战结束时,白头鱼雷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生产了7个型号(MK Ⅰ、Ⅱ、Ⅲ、Ⅳ、Ⅴ、Ⅵ和Ⅶ型鱼雷)、2万余枚“白头”鱼雷,出口10多个国家。

二战结束前,“白头”鱼雷(含各种改进型)大多是重型冷动力鱼雷(压缩空气鱼雷,亦称冷机鱼雷,后为热动力鱼雷替代),长7米,装药量250~300千克。鱼雷问世改变了世界海军作战样式,作战重心由水面转移到水下。

“白头”鱼雷在其诞生后的历次战争中均有出色的表现。1891年智利内战时,智利海军“林其海军上将”号鱼雷艇发射360毫米口径“白头”鱼雷,击中100码处的叛军“布兰克・英卡拉达”号军舰左舷,致其沉没,为智利海军平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40年4月9日德国海军“布吕歇尔”号重型巡洋舰(1939年4月服役)被挪威海军2枚性能老化的“白头”鱼雷击沉,成为德挪海军交战中德海军的最大损失。

A244再战江湖

由于二战后阜姆划归南斯拉夫,1945年白头鱼雷股份有限公司从阜姆迁至意大利里窝那,更名为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开始研制以电力驱动的轻型鱼雷和冲压喷水发动机鱼雷,但由于战后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自研不堪其负。此时通过仿制“白头”起步的美国鱼雷工业后来居上,白头公司沉寂起来。

20世纪50年代初,白头公司向美国购买MK44型鱼雷,并获许可证生产。1960年,白头公司以MK44为原型研制出“白头”21鱼雷,1966年开始生产,航速27节,航程7000米,重1130千克,制导方式采用线导加音响制导。潜艇发射时,启用线导模式向目标靠近,随后用音响制导攻击目标。

70年代,白头公司和法国泰利斯水下系统公司在MK44鱼雷的基础上,联合研制出A244轻型鱼雷,白头公司再次引人注目。该鱼雷长2.75米,直径324毫米,巡航30节,最大航速39节,最大作战深度600米,最大航程13.5千 米,最大重量238千克,具有抗干扰能力、延长报警时间、射程远、发射后不管等特点,适应濒海地区的作战需求,可装备核潜艇、常规潜艇、水面舰艇、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最新改型为A244/S-3。

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总共生产了1000枚A244鱼雷,装备该型鱼雷的国家包括意大利、韩国(“蓝鲨”鱼雷就是A244韩国版)、印度、孟加拉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阿根廷、哥伦比亚、尼日利亚、瑞典、阿联酋和委内瑞拉等。当意大利ATR72反潜巡逻机、马拉西亚“超山猫”MK100直升机、新加坡海军“威武”级隐身护卫舰和“无畏”级巡逻艇等携带该型鱼雷,执行近海反潜任务时,才可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誉满全球。

此外,白头公司80年代末生产了A200超轻型鱼雷、90年代初生产了A290轻型鱼雷,还制造出C-310型鱼雷对抗系统(专门装备水面舰艇)和C-303型鱼雷对抗系统(专门装备潜艇)。

法意联手,新品层出

1993年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大部分老厂房不能再使用,1997年全部卖给房地产开发商,正式加盟意大利芬梅卡尼卡公司。随着21世纪到来,欧洲防务公司进一步整合,提升整体防务产品的研发能力,冠以欧洲之名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欧洲战斗机公司、欧洲直升机公司、欧洲运输机公司和欧洲鱼雷公司等。其中欧洲鱼雷公司就是法意水下防务系统合作平台,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利用其控股的欧洲鱼雷公司与法国舰艇建造局和法国泰利斯公司联合研制新型鱼雷。包括著名的MU90“冲击”轻型反潜鱼雷和“黑鲨”重型鱼雷。

2007年11月30日,法国舰艇建造局和泰利斯公司、意大利芬梅卡尼卡公司(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母公司)在尼斯宣布将整合两国水下武器系统公司,组建三个合资企业,其中鱼雷合资企业负责鱼雷系统(重型、轻型鱼雷和鱼雷对抗系统)设计研制、市场开拓和项目管理:鱼雷制造合资企业负责鱼雷测试和制造:声呐合资企业负责声呐设计、制造。法意两国将在欧洲鱼雷公司基础上进一步组建战略联盟,打造一个全球水下系统公司,2008年底之前组建完毕,将大大强化法意防务工业合作和提升鱼雷竞争力。白头阿莱尼亚水下系统公司将在新的体制下再放异彩。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阿莱尼亚的冒险》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