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普京的身世!答普京其人其事弗拉基米尔·普京 (Vladimir Putin)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1975年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工...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俄罗斯足球队,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普京的身世!

普京的身世!

普京其人其事

弗拉基米尔·普京 (Vladimir Putin)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1975年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工作。1985年至1990年他被派往前民主德国工作。1990年回国后,普京先后担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外事助理、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1994年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1996年8月,普京开始担任俄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1997年3月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监察局局长,1998年5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同年7月起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同年8月被任命为俄联邦总理。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普京出任代总统。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2004年3月,普京赢得大选胜利,连任总统,同年5月宣誓就任 。

布衣出身 平民风格

普京出身于列宁格勒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的祖父是个出色的厨师,曾为列宁的夫人和妹妹服务,后在莫斯科市委高级疗养院工作。他虽是一个高级厨师,为许多头面人物做过饭,但从未利用职务之便为己谋私。普京的父母是苏联普通的工人。在战后艰难的岁月里,这个普通工人家庭的生活非常拮据,但相互之间的爱使这个家庭充满温暖。普京的父亲是个严肃正派、善良智慧、富有远见的人,他经常告诫普京要积极向上,要学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去谋生、自卫、寻求发展机遇,使普京从小就培养出一种朴实无华、坚韧进取的性格。普京从小就住在列宁格勒一套只有27平米的工人公寓里,这里没有电梯,厨房也是合用的,楼里老鼠经常出没。结婚后,普京和妻子仍然与父母一起住在这套公寓里,直到1993年调去莫斯科。

长期的平民生活使普京对俄罗斯民众的艰辛有着切身体验,对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有着深刻的了解。对俄罗斯民众生活的体察使普京成为一种平民色彩很浓的“领袖”,他把了解民众的呼声与疾苦作为正确决策的关键。他到各地视察,经常打乱地方接待计划,随意走进未做事先安排的百姓家了解情况。普京今年考察远东时,路过一个村子。有个男子正穿着裤衩在劈木柴。老婆对他嚷道:“当家的,总统来了!”“什么总统,见鬼了!”男子不相信,可是抬头一看,愣了:“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真的是您!”“不,不是我。”普京开玩笑说。男子不知深浅地请普京跟他儿子一起游泳。当时水温只有21摄氏度,普京二话没说就下了水。这段故事快变成了传奇。此前不论是叶利钦还是苏共中央总书记,都喜欢事先精心策划的视察,听听当地领导汇报,看看名胜古迹。普京讲究“眼见为实”。即使在群众场合,普京也善于躲开当地领导安插的“工农代表”,专挑未经“训练”的普通人,跟他们聊家常。一次在外地,有个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太太对他抱怨,说自己的退休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没有享受任何优惠。普京回莫斯科后立即向退休基金会会长问明情况。原来,根据规定,想享受优惠就要自己办齐证件去申请,不申请就没有优惠。在普京的过问下,这种规定很快进行了修改,基金会工作人员应该为退休老人上门服务。正是这种平民主义的理念与做法,使普京的内外政策反映了多数俄罗斯人的愿望,他本人也成为普通百姓心目中的“自己人”。

注重传统 着眼未来

普京能够赢得广大俄罗斯民众的信赖,不仅是由于其朴实无华的平民风格,更是由于他的治国思想符合俄罗斯的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势,符合俄罗斯民众的物质与心理需求。普京执政以来,将俄罗斯的历史传统、当今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巧妙地糅和在一起,提出了能够为大多数俄罗斯精英与民众所接受的“新俄罗斯思想”。

“新俄罗斯思想”的第一面旗帜就是弘扬俄罗斯历史传统。普京上台后,一改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对俄罗斯历史特别是苏联历史妄自菲薄的态度,明确表示“毫无意义地否定历史将使整个民族数典忘祖”,苏联时期有某些领域值得骄傲,“看不见,甚至否定这一时期不容置疑的成就是错误的。”普京还强调,只有“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与俄罗斯的传统价值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俄罗斯的未来才有希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普京决定在联邦安全局总部内重新树立安德罗波夫的雕像,使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重又获得久违了的光荣感与自豪感;在胜利节的庆典上,他让5000名来自前苏联15个共和国的老战士走在阅兵式的最前列,使经历十年生活磨难的俄罗斯人重温昔日战胜法西斯的无限荣光;他最终拍板将苏联国歌的曲调定为俄罗斯国歌,使那激昂的旋律重新振奋了俄罗斯人的精神。同时,普京充分肯定东正教在培养人的道德与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不仅自己经常去教堂,还经常就重大决策征求大牧首阿列克西二世的意见。

“新俄罗斯思想”的第二面旗帜是爱国主义。普京自幼就受到了爱国主义启蒙教育,从小就立志要报效国家。当他发现,“一个情报员往往能够做到整个军队都做不到的事情”时,便义无反顾地加入克格勃。在一次访谈中普京坦言,“俄国的训练只有一项,就是爱你的国家。”普京强调,爱国主义“是人民英勇和力量的源泉”,“丧失爱国主义精神,就丧失了民族自豪感和尊严,也就将失去能够创造伟大成就的人民”。爱国主义在普京的内外政策中体现为“国家利益至上”。正是由此出发,在车臣问题上,普京宁愿冒着与西方决裂的危险也不允许俄国经受屈辱,宁愿背负暴君的恶名也不愿看到分离主义分子存在。在国际交往中无论是进还是退,普京首先考虑的也是国家利益。尽管美国对伊拉克早已磨刀霍霍,但考虑到俄罗斯在伊拉克的巨大经济利益,普京始终坚持反对美对伊动武的立场。普京的这种品质赢得了外国同行的尊重,不仅布莱尔、施罗德对普京十分敬重,连布什也承认,一看到普京的眼睛,就可以感觉到他的坦诚。

“新俄罗斯思想”的第三面旗帜是抛弃帝国思想,全面融入世界。普京曾在东德工作五年,经常走访西德、瑞士等发达国家,对西德的社会和经济运作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德式社会市场体制有着特别的好感。这种海外经历使普京具备了宽广的国际视野,也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以往俄罗斯自我封闭、与世界发展脱轨的后果。普京认识到,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帝国观念不符合俄罗斯的真正国家利益与当今世界的现实,“俄罗斯只要务实地考虑问题就无往而不胜,而在帝国思想占上风或自誉为救世主的时候就必然失败。”普京曾公开表示,帝国思想和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化给俄罗斯带来的是“国困民穷”,他对扭转俄帝国衰落不抱幻想,而是要将“国强民富”作为国家政策的根本目标。在放弃帝国野心的同时,普京将俄罗斯定位于“不属于当代世界最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国家”,承认俄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认为俄罗斯面临沦为“二、三流国家的危险”。同时,普京明确强调,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富贵与国家的强大必须与世界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俄罗斯必须全面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并在不同文明的对话与合作中实现俄罗斯的利益。

韬光养晦 以柔克刚

在人们的印象中,俄罗斯始终是一个对外征伐、不断扩张的国家。但事实上,俄罗斯在历史上也多次经受过内外交困的艰难时刻。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人往往能韬光养晦、卧薪尝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金帐汗国统治罗斯二百年,俄罗斯人对蒙古人明里送金嫁女,暗中分化腐蚀,最终莫斯科公国击败蒙古王公,收复俄罗斯失地;克里米亚战争后,沙皇俄国内忧外患,处境艰难,外交大臣哥尔恰科夫一面让出战争红利,一面利用欧洲列强矛盾合纵连横,最终使俄重新赢得欧洲大国地位;十月革命后,新生苏维埃政权十分虚弱,外有德国大兵压境,内有白匪挑战政权,列宁力排众议,与德签署《布列斯特和约》,虽付出了沉重代价,但为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作为在国家衰落时刻登上权力巅峰的领导人,普京继承并发扬了历史传统。他清楚地认识到,俄罗斯“正处于数百年来最困难的历史时期”,“未必能够大大改变国际关系的现有结构,未必能够动摇美国的霸权”,因而必须继承哥尔恰科夫的外交传统。俄外交智囊也明确建议普京,学习中国近20年来“韬光养晦”的外交经验,“放弃同外部世界对抗,着重国内经济建设,同时极其强硬地在小范围内坚持原则性的对外政策立场”。

根据当前的国际环境,普京将其“韬光养晦”外交的基调定为“以融促变”: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与“对手”合作,融入其中,并借此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普京执政两年来,特别是在“9·11”后,加大了与西方的合作力度。俄主动与美开展反恐合作促使双边关系实现重大突破;俄与北约建立了新的合作机制,并借此促使北约由单纯的军事集团向军事政治组织转变;俄欧就建立共同经济空间、能源合作等问题积极磋商。普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所期望的变化:布什在公开场合把俄称作“伙伴”而不再是“对手”;美欧都承认俄是市场经济国家,加快了俄加入WTO的谈判进程;对车臣问题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俄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普京曾经说过,“柔道不是简单的体育运动,而是哲学”。他从柔道中体会出的哲理说是:不管对手有多强大,只要你掌握技巧、抓住对手的破绽,就能借势击倒对手。“柔”是为了“克刚”,退让是为了取胜。因而在外交上“韬光养晦”的同时,普京深知俄“并未失去成为伟大国家的潜力”,他隐忍退让是为了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在实践上,普京的“韬光养晦”并非一味的妥协退让,而是以国家利益为转移,量力而行,不再关心和介入与己无关的国际事务,集中力量增强国力:放弃与美全球对峙,转而构建周边“稳定弧”;坚持多极化目标但少说多做,反对美国单极企图但不挑头“扛旗”;处理国际事务强调“有选择参与”,集中资源投入关系俄罗斯切身利益的方向和领域;减少虚张声势,从逞强好胜转向量力而行,从注重大国面子转向更注重实际利益;在战略上坚持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性,在策略上讲求实现国家利益的灵活性。

普京执掌俄罗斯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俄罗斯这条几乎倾斜的航船重又找回了自己的方向。普京还可能成为这艘巨轮下一任的舵手,在他的统帅下,愈挫愈奋的俄罗斯还可能扬帆远航。

俄罗斯国歌的其他

在2000年以前,人们曾尝试改善当时的国歌《爱国歌》——这首歌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被当时的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选定为国歌的。这首由米哈依尔·格林卡谱曲的国歌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没有任何歌词。不少人试图为国歌填上歌词,其中包括有1990年维克托·拉杜金所作的歌词《荣耀吧,俄罗斯》(Славься,Россия!),但这些都没有被叶利钦总统采用。

关于国歌的辩论起于2000年10月。当时叶利钦的继任者弗拉基米尔·普京曾谈到,在悉尼奥运会的颁奖仪式上,获得金牌的俄罗斯运动员在奏国歌的时候沉默无声。CNN也有报道称,莫斯科斯巴达克足球俱乐部的队员曾抱怨没有歌词的国歌“影响了他们的士气和发挥”。普京于是提议将前苏联的国歌选为新的俄罗斯国歌,但强烈建议重写歌词。2000年12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381-51-1的投票决定采用由米哈尔科夫重写歌词的前苏联国歌。12月20日,普京总统签署了国歌法令;12月30日,新国歌首次被正式使用于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宫的仪式上。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新的国歌——前总统叶利钦批评普京不应“盲从于众人的意愿”而改变国歌。自由主义政党亚博卢党认为重新采用苏联国歌会“加深(俄罗斯)社会的分裂”。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与普京本人则对重新采用苏联国歌表示支持。反对苏联国歌的人们不但试图保留原来的《爱国歌》,而且还发起了采用沙皇时期的军队进行曲《向斯拉夫女人告别》的杜马投票。一位著名的俄罗斯异见作家弗拉基米尔·沃伊诺维奇对国歌进行戏仿后作为他对新国歌的提案,以表达自己对频繁更改国家象征的不满。而杜马的议员谢尔盖·尤申科夫甚至还建议应该考虑沃伊诺维奇的提案,并发动俄罗斯国会的成员进行投票,不过后来该提议被否决了。

由于俄罗斯国歌与1944年后的苏联国歌使用着相同的曲调,有些反对者扬言演奏国歌时将不起立。 在电视上播放国歌的时候,通常会播放克里姆林宫或俄罗斯国旗的画面虽然表演者在演奏国歌时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演唱歌词,但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官方歌词与乐曲进行演奏。当演奏的国歌被录制后,它可以使用于任何用途:例如在无线电或电视广播中播放。在严肃或庆祝的场合可以演奏国歌,但在俄罗斯总统的宣誓仪式、国家杜马与联邦议院的开庭和闭庭、以及其他的官方正式场合中必须演奏国歌。在电视和无线电广播中,每天节目开始之前与结束之后都会播放国歌,而如果节目是24小时一直播出的话,那么国歌会在每天的24时和6时播放。在俄罗斯国内外的体育比赛上也可能播放国歌,但这取决于与举办比赛方的协议。当演奏国歌时,每个人都应摘掉他的帽饰,当俄罗斯国旗出现时还应面向国旗。穿有制服的军人还必须在演奏国歌时行军礼。

根据《俄罗斯联邦著作权及邻接权法》的规定,国家标志不受著作权的保护。因此,国歌及其歌词能被自由地使用及修改。尽管在俄罗斯的国歌法中,以攻击性或失礼的方式演奏国歌的人被要求承担责任,但在其他法律中尚未定义有这样的行为与相应承担惩罚的规定。

在2004年夏天,普京总统惩罚了俄罗斯国家足球队,理由是演奏国歌时的不雅行为。在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开始之时,俄罗斯足球队被拍摄到在演奏俄罗斯国歌时嚼口香糖。普京让俄罗斯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列昂尼德·佳盖乔夫代他传话,要求队员们演唱国歌,并停止嚼口香糖。

2009年8月27日,俄罗斯国歌的作词者,诗人谢尔盖·米哈尔科夫在家中去世,享年97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都发去了唁电。 这首歌后来被网友评为十大最好听国歌之首,它优美的旋律,激昂的歌词,气势磅礴,恢弘大气使它当之无愧成为世界上最好听的国歌。

老一辈的俄罗斯人,也就是经历过苏联时代的人们,听着俄罗斯国歌有什么感想

时光荏苒,昔日的“苏联人”是否还会常常想起他们过去曾经拥有的身份?他们如何看待苏联这艘巨轮的沉没?

苏联是青春和光荣

二战老兵,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他们一直在前线作战。维克多的儿子是运气不错的商人,女儿则是《莫斯科新闻》的资深编辑。无忧无虑的晚年是幸福的,只是一想起苏联往事,维克多便心潮涌动,老泪纵横。“苏联是什么呢?”维克多说:“那是我的命运,我的一生,更是我的光荣。为了苏联,我的格鲁吉亚战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我的哈萨克朋友献出了生命。我死去的老伴到死都是苏联公民,我呢,就因为比她多活了十多年,我就不是苏联人了吗?我当然是苏联人。”

尼克是个电影导演,也是诗人。一谈起苏联时代,尼克的情绪总有些激动:“即便仅仅从政治意义上谈论苏联,也不能搞全盘否定,更何况苏联时代绝不仅仅是政治概念,那更是千百万人的命运。历史是无法抹去的,因为它是人们骨血的一部分。苏联是什么?那是我们大家的历史,是我们自己的命运。”

苏联是抹不掉的历史。甚至那些从理性上对苏联持彻底否定态度的人,用尽恶毒的词汇狂妄自负地辱骂一通苏联政治之后,也会发出一声由衷的感叹:“你怎么能抛弃你自己的简历!”

61岁的俄罗斯族老太太马依亚说:“1991年,我从电视新闻中听到苏联解体的消息,起初并未当真,心想那不过是政客的一时胡闹和任性。一个国家怎么会说没就没了呢?后来才发现,一切都真的发生了,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如今,表面看,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本质上,人们仍然尊重和认同苏联时代的生活方式。苏联是什么?这还用问?这套140平方米的房子,你坐的沙发,书架上万册书籍,再加上我的青春和爱情。”

苏联老情歌卖得最火

高加索山城万家灯火,阿明家的电视机声音开得很大,16岁的少女迪娜正在看80年代风靡一时的故事片《两个人的车站》。迪娜说,她喜欢苏联时期的老电影,因为它们耐看,有深度。迪娜告诉记者,一张名叫《老情歌》的唱碟近来卖得最火,碟子里几乎都是苏联歌曲,演唱者也都是在苏联时期唱红的歌星。阿明说,还是俄罗斯的电视节目“更亲切,更接近我们自己的生活,何况还经常播放苏联电影”。

阿明当年在阿塞拜疆团中央工作,尽管眼下日子过得让人羡慕,但他却时常怀恋当年平稳安逸、无忧无虑的日子。客观地说,他的心态很有代表性。阿明说:“在独联体各国,从普通工人到大学教授,一谈起往事,都会感慨万分:从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并没意识到它的优越性,如今感受了资本主义,才知道当年的日子简直就是共产主义的水平。这话既是戏说,也是真情,你怎么理解都行。说到社会主义,免不了谈谈中国。只要提到中国依然走社会主义道路,95%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我们在获得了虚张声势的民主与自由之后,才发现自己放弃了多少值得珍视的东西。我们不能不怀念过去,怀恋从前那种充满亲情、友爱的社会风尚和精神充实、富于高尚理想和美好追求的往昔。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任何时候也不会过时。”

老国歌重温强国梦想

莫斯科搞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在“20世纪风云人物”名册上,列宁高居榜首,斯大林紧跟其后。至今,莫斯科红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景象是瞻仰列宁墓的长队。俄罗斯人说,普京是一位很想把历史和现实连接在一起的政治领袖。叶利钦执政后期,谁会成为下任总统曾是热门话题。那时候,常听人说,不管新总统是谁,克里姆林宫的下一任主人的脑袋上肯定毛发不多,是个秃顶。从列宁开始,克里姆林宫的主人一直是秃顶和长发轮流坐庄。头发稀疏的普京果然成了长发叶利钦的接班人。普京解决车臣问题的手法深得民心。凝神注视这位前克格勃官员,俄罗斯人似乎想起了尘封的岁月,看到了久违的身影,听到了记忆深处的脚步声。

普京曾明确提出,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完全可以当作俄罗斯国歌,只需填写新词就行。俄罗斯人多么想再次感受苏联国歌中的意境啊!普京让人们如愿以偿,重温强国梦想,再谱大国光荣。俄罗斯人满意了,莫斯科“斯巴达”足球俱乐部的队员们满意了,他们不会再因《爱国主义之歌》的温柔旋律而蒙受尴尬,他们又可以在老国歌高昂雄壮的乐曲声中,抒发为国拼搏的信心。

正确认识苏联是对历史负责

时间真是一剂良药,它使人们终于找回对反思历史和回首往事来说必不可少的良心和公正。

西方学者仍然固执地认为,苏联解体是共产主义“乌托邦的破产”,是历史必然。很长一段时间,许多俄罗斯学者也曾人云亦云。然而,在经历了10年变革的痛苦磨难之后,人们在回首往事时,头脑不再发热,判断趋向冷静。

俄罗斯人说,正确认识苏联解体是对历史负责,是为了继承苏联时代留给后人的优良传统

PS:本人加一句,中国也不是社会主义了,但☭不承认……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俄罗斯足球队听到苏联国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