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马龙潭简介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马龙,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张作霖八个把兄弟最后都结局怎么样了?
![张作霖八个把兄弟最后都结局怎么样了?](/uploads/2024-09-20/66ed2aa49b0d2.png)
优质回答张作霖8个把兄弟结局如下:
1、老大马龙潭,马龙潭彻底的退出了军政界,1940年马龙潭病逝于四平,享年83岁。
2、老二吴俊升,吴俊升是与张作霖一同走的,死于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措不及防的火车发生了爆炸,火车上的众人谁都没有反应过来,吴俊升当时就座在张作霖的身边。
3、老三汤玉麟,汤玉麟继续坐镇热河,手握兵权,在支持张学良为东三省司令的事情上,他表示全力的支持,当时很多人推选张作相,在汤玉麟与张作相的强烈反对下,张学良才成功上位成为总司令。
4、老四冯德麟,之前捞了不少银子,最终在北镇去世,享年59岁。
5、老五张景惠,张景惠居然做了卖国贼,成为了伪满洲国的国务总理。张景惠一生中反复无常,不过他的结局相比于冯德麟还是要好一点的,他就是典型的墙头草。
6、老六孙烈臣,孙烈臣死在了张作霖之前,众兄弟中,孙烈臣是唯一一个文武双全的。他身经百战在官场上也是一把好手,最终他积劳成疾于1924年病逝奉天,享年52岁。
7、老八张作相,张作相与张作霖的关系超出了结拜兄弟,张作霖在世时不论家中有大小事务一般都会吩咐张作相去做,因此张作相也学到了很多从政的方法。
张作霖个人简介: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汉族,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北小洼村人。北洋军阀奉系首领。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其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阀奉系首领。
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6月3日,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
张作相简介 张作相和张作霖是什么关系
优质回答 张作相简介 张作相和张作霖是什么关系
民间俗话: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一个好的兄弟就像是自己的手和脚一样重要,张作相是个好哥们够义气,他能为他的兄弟张作霖两肋插刀,一生忠心追随张作霖,刚正坚毅为自己心中的正义而战斗了一生。
机缘巧合之下成兄弟
张作相与张作霖一字之差,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以为他们俩是亲兄弟,其实他俩没有一丁点关系,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是二人的关系,比亲兄弟的关系还要铁。张作相是奉天锦州义县人,张作霖是奉天海城县人。因为两人名字上的巧合使两人情胜亲兄弟,然而二人并没有宗族关系,张作霖与张作相是拜把子的兄弟。那么,两人又是如何成为拜把兄弟的呢?
两兄弟都有着相似的出逃经历,张作霖在1888年的时候,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他与二哥前去报仇,枪走火误伤人命,二兄被捕,他逃走,从此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为生计奔波,饱尝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后来也落草了。1881年生于奉天锦州义县南杂木林子村的张作相,幼年家贫,只念过3年私塾,父亲张永安兼作民间吹鼓手,勉强有点收益,贴补家用。16岁那年,张作相的族兄张作正无辜被俗匪郭玉杀害。张作正临死前,特意嘱咐张作相为其报仇。张作相谨记报仇之事,但是为了自己的安危,现在还不能轻举妄动,他远走他乡,等到有朝一日时机成熟了再回来。
没过几年,风头一过,时间好像把一切都抚平了,感到时机成熟的张作相返回本村,联合要好的朋友,将仇家郭玉杀死,为族兄张作正报了仇。随后,为逃避官府的追捕,张作相组建了十几人的绿林武装,落草为寇。
1901年,张作相率领廿多人到新民府八角台投靠张作霖,加入保险队这个自治武装。不久,张作霖被清 *** 招安,张作相随之升任新民府巡防营哨官。此后,张作相跟随张作霖驻防新民。
1907年,按年龄为序,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8人结拜为盟兄弟,后来成为奉系军阀的中坚力量。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奉天革命党人积极响应准备起义,赵尔巽急忙调集张作霖的军队镇压,于是,张作霖军队顺利进入奉天。“辛亥革命”之后,曾大肆屠杀革命党人的张作霖摇身一变,竟成为国民军将领。
忠心辅佐之后绝尘寰
张作相跟随张作霖,先后担任了第廿七师骑兵团长、炮兵团长。1916年,袁世凯任命张作霖为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即奉天督军兼省长,随之任命张作相为第廿七师步兵旅长。
张作相为张作霖立下汗马功劳,张作霖统治东北期间,张作霖多次想擢升他,却屡次执意不肯就职,可以看出张作相识大局、顾整体,对个人职位高低不甚计较。1918年9月,张作霖升迁为东三省巡阅使;张作相担任了巡阅使署总参谋长,后来改为“巡阅使署总参议兼廿七师师长和卫队旅旅长”。
1919年2月,张作霖将原东三省讲武堂改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张作相兼任“堂长”,身兼数职的张作相,甘为张作霖奔走,没有了张作相在身边帮助他,张作霖还很不习惯。1920年12月,张作霖任命张作相为“东三省巡阅副使”。张作相认为这个官职太高自己受之有愧,遂坚决推辞。于是,张作霖便改任张作相为“东三省巡阅使署”、“奉天督军署”两署总参议,核阅两署文牍及操办练兵事宜,张作相才勉为其难接受。
1921年3月,张作霖又打算让张作相出任黑龙江省督军。张作相不仅再次婉言谢绝,还建议让张作霖的非嫡系、廿九师师长吴俊升出任黑龙江省督军。张作相对张作霖说:“论资格我不如兴权;论年龄他比我大。为表示待人公正,不徇私情,请让兴权先升。这于我们的前途事业有好处。”张作霖是一心想提拔张作相,张作相不贪图什么高官高位,在其位谋其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对张作霖这个好兄弟最大的忠诚。张作相的做法让张作霖感动,也由衷佩服张作相的为人。1921年5月,张作霖再次拟派张作相出任热河省都统。而张作相则依然拒绝,并极力推荐张作霖廿八师师长汲金纯出任热河省都统。此后,张作霖在没有提擢升的问题了,他已经了解了张作相内心的想法,就此作罢。
张作相为人胸怀宽广,识大局,顾整体。郭松龄反戈兵败后,张作相对被俘的郭松龄部将领,力主宽大。吴俊升、汤玉麟等要求统统从严处罚,唯独张作相苦劝张作霖万万不可株连郭的部属,见无人响应竟哭诉如若斩草除根,就先杀掉他好了,因而张作霖了他的意见,避免了军队内部的一场血雨腥风。
不仅对张作霖好支持他的儿子张学良,还是个极有节气的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以张氏声望素着,具有号召军民力量,派人去天津,饵以高官厚禄,张作相坚拒不就,张作相在东北的财产悉被伪政权没收。张作相曾在张作霖死后帮助张学良,主政东北,后来张学良被蒋中正软禁,张作相为张学良积极奔走。1948年,张作相在锦州被俘,被林彪送回天津,1949年因病去世。
张作相生有9个儿子和11个女儿。9个儿子分别是:廷兰、廷枢、廷范(一作廷藩)、廷录、廷声、廷馀、廷镇、廷诚、廷信。张作相的诸子中,最有作为的是次子张廷枢。1912年进东北讲武学堂,与张学良同学。曾经到日本留学,回国后先后晋升为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和预备军军长。1928年“东北易帜”后,任改编十二旅旅长,驻防锦州。在面临日寇侵略时,他能放下对峙立场,与冯玉祥组织的抗日同盟军建立联系,坚决主张抗日。1937年10月投奔晋东南八路军总部,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游击纵队司令员。1940年,张廷枢肝病发作,经党中央同意,他离开抗日根据地赴港治病。在这段日子里,周恩来和邓颖超,经常透过医生问候张廷枢,让他好好养病。1949年7月23日,张廷枢在北平去世,年仅45岁。
张作霖的八大结拜兄弟都什么结局?
优质回答张作霖8个把兄弟结局如下:
1、老大马龙潭,马龙潭彻底的退出了军政界,1940年马龙潭病逝于四平,享年83岁。
2、老二吴俊升,吴俊升是与张作霖一同走的,死于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措不及防的火车发生了爆炸,火车上的众人谁都没有反应过来,吴俊升当时就座在张作霖的身边。
3、老三汤玉麟,汤玉麟继续坐镇热河,手握兵权,在支持张学良为东三省司令的事情上,他表示全力的支持,当时很多人推选张作相,在汤玉麟与张作相的强烈反对下,张学良才成功上位成为总司令。
4、老四冯德麟,之前捞了不少银子,最终在北镇去世,享年59岁。
5、老五张景惠,张景惠居然做了卖国贼,成为了伪满洲国的国务总理。张景惠一生中反复无常,不过他的结局相比于冯德麟还是要好一点的,他就是典型的墙头草。
6、老六孙烈臣,孙烈臣死在了张作霖之前,众兄弟中,孙烈臣是唯一一个文武双全的。他身经百战在官场上也是一把好手,最终他积劳成疾于1924年病逝奉天,享年52岁。
7、老八张作相,张作相与张作霖的关系超出了结拜兄弟,张作霖在世时不论家中有大小事务一般都会吩咐张作相去做,因此张作相也学到了很多从政的方法。
张作霖个人简介: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汉族,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北小洼村人。北洋军阀奉系首领。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其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阀奉系首领。
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6月3日,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
求民国时期 黑龙江历代总督 简介
优质回答朱庆澜 黑龙江省督军
(1874~1941),字子桥、子樵、紫桥。绍兴钱清秦望村人。父锦堂,游幕山东,为历城县刑名师爷,庆澜生于任所。6岁丧父,14岁丧母,自幼孤贫力学。后随友赴东北,投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部下,深受赏识,历任三营统领,知县,东三省营务处会办,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任陆军步队第二标标统。同年入陆军将校研究所,充督练公所参议。
民国元年(1912),任黑龙江督署参谋长,1912年,被袁世凯聘任为临时总统军事顾问。1913年10月后改任护军使兼署民政长、巡按使、黑龙江省将军。期间整顿军队,巩固边防,收回沙俄所占的我黑龙江航权,民众以首航轮命名为“庆澜号”以资赞颂。
1914年初,孙中山总结了二次革命失败教训,把进攻重点放在东三省,革命据点设在大连。派宁武前往黑龙江等地进行策反。为策反黑龙江省督军朱庆澜、宁武赶赴齐齐哈尔游说朱庆澜。朱庆澜表示:“护国讨袁义不容辞,请宁兄向孙中山做负责介绍。”1914年9月中旬,蒋介石(化名石田雄介)、丁仁杰(化名长野周作)化装日本人,携带孙中山亲笔信,来到齐齐哈尔。宁武特陪同丁仁杰会晤朱庆澜,面交了孙中山亲笔信。朱庆澜表示坚决起义倒袁。遗憾的是朱庆澜手下师长许兰洲被袁世凯收买,率兵哗变,迫使朱庆澜远走天津。后来朱庆澜出任广东省长,广东新军司令,曾迎接孙中山离沪返粤,进行二次护法斗争。民国11年,应张作霖之邀,重返东北,任东北特区行政长官兼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将铁路沿线俄人所占100多万亩土地全部收回。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联络各界人士,组织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自任会长,积极募款支持东北义勇军。1925年后,朱庆澜脱离政坛,全力从事社会慈善和救济事业。三十年代初,曾支持韩朝爱国志士反日斗争,受到韩国政府的嘉奖。
朱庆澜先生淡泊名利,胸怀宽广,爱人救人,在同时代人民中佳话广为流传。终因积劳成疾,咯血不治,于1941年病逝,终年67岁。
鲍贵卿 黑龙江省督军兼署省长
1867-1934),字廷九(霆九),辽宁省海城县人。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工程科毕业。
幼年家贫,19岁投身行伍,在淮军总兵叶志超麾下,深受器重,送入榆关随营武备学堂、毕业于开平武备学堂,在新建陆军、武卫右军中供职,后调任直隶常备左军后营管带,继任北洋陆军第二镇步队第四协统领官。民国成立后,于元年10月任直隶第二师第四旅长,陆军少将衔,翌年补中将衔,任安徽芜湖大通司令官,后任鞠湖镇守使兼第三混成旅旅长。1915年,出任北京陆军讲武堂堂长。
张作霖就任奉天督军后,他因与张作霖是同乡并有亲姻关系,1917年6月,张作霖向北京政府推荐鲍贵卿署理黑龙江。7月26日,北京政府正式任命他为黑龙江督军,暂时兼署省长加陆军上将衔。从此,成为奉系军阀中的重要一员。在任职两年的时间里,采用“招标”的办法,卖官鬻爵。
1918年9月改任吉林督军。1927年6月,张作霖就任陆海军大元帅,组织军政府,他曾任军事顾问。张作霖于皇姑屯罹难后,他退隐津门。1934年3月1日病逝于北京。
孙烈臣 黑龙江督军兼行省省长
孙烈臣,原孙九功,字占鳌,后改赞尧。张作霖最信赖的心腹干将之一。1872年6月23日生于辽宁黑山芳山镇老河深屯的一个染匠世家。孙烈臣5岁丧父,家境贫穷,无力就读。他打过短工、贩过马、擅骑射,当过护院炮手。庚子年间,孙烈臣因护送盛京总督增祺而立功,留用于督军部堂任戈什(即总督的侍从武弁)。不久命他热量募兵马,拨擢为中营帮带。后在朱庆澜麾下任管带。张作霖任统领后,孙烈臣的队伍改为前路巡防营,任四营营长。随张作霖征剿陶克陶胡、白音大赉期间,战功卓著,升前路巡防营帮统。再由征剿叛匪得力,提拔孙烈臣为前路巡防队帮统。1912年,时年38岁的孙烈臣,任东北军54旅旅长,后来任师长、东北军副司令长官、黑龙江督军兼行省省长,47岁时,被授予陆军上将;后任吉林督军兼行省省长、吉林保安总司令。1922年,直奉大战,孙烈臣战功显赫,出任东北军陆军总部参谋总长,重组部队、举办军校、筹建空军,建立了东北地区第一家兵工厂、奉天兵工厂。孙烈臣身兼数职,疾病缠身,1924年4月25日,孙烈臣病逝,终年52岁,一生无子女。张作霖闻讯躬往吊唁,至则竟抱孙烈臣之尸体痛哭有半小时之久。
吴俊升 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
吴俊升是奉系军阀的主要头目之一,张作霖主政奉天省军政大权后的忠实伙伴。是奉系军阀中仅次于张作霖、冯德麟的第三号人物。
吴俊升(1863----1928)原名兆恩,字秀峰,后改名俊升,字兴权,又子琴,绰号吴大舌头,原籍山东历城。吴家世代务农,咸丰末年,山东年景不好,迫于生计,便迁到东北谋生,后在昌图兴隆沟落户。七八岁时便给人家放马牧羊,13岁当铺做小伙计,后又随其父贩过马匹。17岁,入辽源捕盗营,20岁编入骑兵。他在军中,作战勇敢,以功提升五次,迄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官至奉天后路巡防队统领,候补总兵。
1912年,满族王公勾结日人,策动“满蒙独立”,吴俊升率领所部给其以沉重打击。1918年,吴俊升参加了剿灭叛国蒙匪及打击前清肃亲王善耆和蒙古喀刺沁王的满蒙独立活动,及平息科尔沁右翼前旗札萨克图王乌泰叛乱的战事。吴俊升粉碎了外国反动势力分裂中国的图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也因此以骁勇善战扬名塞外。1912年10月,吴俊升功晋升陆军少将,先后任旅长,守备司令官,师长,陆军中将、洮辽镇守使,陆军上将衔、黑龙江督军兼行暂署黑龙江省长。获不同等级的文虎章、嘉禾章、大绶嘉禾章、宝光禾章,叙勋至二位。袁世凯图谋称帝时,与张作霖等共上《变更国体请愿书》,得封二等男爵。在讨袁运动中,又与张作霖联手驱逐了亲袁的奉天将军段芝贵。当黑龙江省发生许兰洲与巴英额、英顺军事对峙之际,他受命率军至齐齐哈尔,实行武力调停。接着又与孙烈臣夹攻吉林,辅佐张作霖当上“东北王”。1925年郭松龄反奉,吴俊升任讨逆军总司令,兼左路军团司令,击败郭松龄部队。1928年北伐战争张作霖失败后,决定息争罢战,退兵关外,吴俊升闻讯远迎至山海关,二人同乘一节车厢回奉。于当年6月4日清晨晨5时30分,在沈阳皇姑屯与张作霖同时被日本人炸死,卒年65岁。
吴俊升的身量矮,为人粗鲁。年幼时嘴受过冻伤,以致说话吐字不清,被人戏称“吴大舌头”。他貌似憨庸,而心实狡黠,集强悍、愚昧、荒唐、残暴于一身,却又善于玩弄权术,与张作霖、冯德鳞、马龙潭被称为奉天的四大军事重要人物。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马龙—马龙潭简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uqiumeng.cn/wenda/908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