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排球规则优质回答一、球员的分配及位置1、分配排球比赛是一项集体比赛项目,每队由12名队员组成,两队各派6名队员在由球网分开的场地上进行比赛。各队可以在最后确认的12名队员中...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排球赛,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排球规则

排球规则

优质回答一、球员的分配及位置

1、分配

排球比赛是一项集体比赛项目,每队由12名队员组成,两队各派6名队员在由球网分开的场地上进行比赛。各队可以在最后确认的12名队员中选择1名作为自由防守队员,作为特殊的后排队员参加比赛。

2、位置

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发球队员除外)必须在本场区内按轮转次序站位。

队员场上位置为:靠近球网的3名队员为前排,其位置为4号(左)、3号位(中)和2号位(右)。另外三名队员为后排,其位置为5号位(左),6号位(中)和1号位(右)。

二、暂停制度

在比赛中,每队最多可以请求2次暂停。暂停时间限制为30秒钟。第1-4局,每局另外有2次时间各为60秒钟的技术暂停,决胜局没有技术暂停,每队在该局中可请求2次30秒钟的普通暂停。

三、得分制度

1、排球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胜三局的队胜一场。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得分的队伍同时获得发球权,队员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每局比赛先得25分并同时领先对手2分的队胜一局。

当比分为24: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为止。决胜局先得15分并同时领先对手2分的队获胜。当比分为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为止。

2、胜一局:前四局先得25分同时超出对方2分的队胜一局。当比分为24: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26:24、27:25……)为止。

3、胜一场:胜三局的队胜一场,如果2:2平局时,决胜局打至15分并领先2分获胜。某队被召换之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弃权。

对方以每局25:0的比分和3:0的比局获胜。某队无正当理由而未准时到场,则宣布该队为弃权,处理同规则。

某队被宣布一局或一场比赛阵容不完整时,则输掉该局或该比赛,应给对方胜该局或该比赛所要的分数和局数。阵容不完整的队保留其所得分数和局数。

扩展资料

打好排球需要以下几点

1、基本功

要想打好排球,基本功非常重要,排球的基本功就是垫球,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靠平时积累,方法是对着墙壁垫球,只要你坚持,你会看到你的球技一天天的上来的。

2、反应能力

反应力在排球中也很重要,反应能力也是在平时的训练中积累的。你要通过比赛去锻炼自己,没什么是一生下来就会的。

3、判断力

有好的判断力就可以决定这比赛的成败,这个排球该不该接,该谁接,要用多大力气接,这个球会不会出界,都需要选手们快速的做出判断。

4、步法

其实排球垫球有一套步法,基本是半蹲的状态,这个许多排球教学视屏里面都有,要熟练这套步法,它对你非常重要!

5、心态

无论什么比赛,心态很重要,排球是25分一局,所以没有必要为一分而苦恼!打好排球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只要有心去学,并且去练习,打排球就比较简单了。

参考资料:排球(球类运动项目)_百度百科

排球运动员如何编号码

优质回答队员的服装包括上衣、短裤和运动鞋。上衣、短裤和袜子必须统一、整洁和颜色一致。国际比赛中,全队队员鞋子的颜色必须一致,但商标可以不同。

上衣的号码必须是1-18号,号码的颜色必须与上衣明显不同。身前号码至少为10厘米宽,身后号码至少为15厘米高,号码笔画宽度至少为2厘米。

队员服装必须统一,上衣前后有明显号码(队长的标志是球衣号码下有一短横)。比赛场上两队各六名选手组成。每队的球员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1号位到6号位),三名网前选手(2、3、4号位)和三名靠近底线的选手(1、6、5号位)。由一队后排 右边(1 号位)队员发球开始算起。

每一方击球过网不得超过三次,原则上一名攻击手将和一名队友在网前拦截,阻止球落入本方半场并可以通过拦截直接得分。

扩展资料:

排球运动员编号规定:

排球中2、3、4三个位置的队员为前排队员,1、5、6三个位置的队员为后排队员,后排队员不能在三米线内起跳、进攻,否则判为后排违例。

理论上1、2号位为二传和接应的防守进攻位置,3、6号位为副攻和自由人的防守进攻位置,4、5号位为两个主攻的防守进攻位置。在发球队员抛球的同时,各个职能的队员应及时换到各自所属领地。

排球,排球(volleyball)球类运动项目之一,球场长方形,中间隔有高网,比赛双方(每方六人)各占球场的一方,球员用手把球从网上空打来打去。排球运动使用的球,用羊皮或人造革做壳,橡胶做胆,大小和足球相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排球

排球有什么规则 如何站位

优质回答123456号位 从左往右依次排,中间是4·5号位,每人只能击球一次,球落地即输。

比赛规则

排球比赛场地为18米×9米的长方形 ,四周至少有2米空地,场地上空至少高7米内不得有障碍物。场中间横划一条线把球场分为相等的两个场区。所有线宽均为5厘米。场地中线上空架有球网。网宽1米 ,长9.50米,挂在场外两根圆柱上。女子网高2.24米,男子网高2.43米。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的交界处各有5厘米宽的标志带 ,在其外侧各连接一根长1.80米的标志杆。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气压为0.40~0.45千克/厘米2。 排球比赛是由一队后排 右边(1 号位)队员发球开始算起,然后每队可触球3次 (拦网触球不计在内)。如果球落地、触及障碍物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判为失球。只有发球的队胜1球时,才得1分。如发球队犯规、失误或接发球队胜1球时 ,则接发球队取得发球权 ,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前4局比赛采用25分制,每个队只有赢得至少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 ,才胜1局。正式比赛采用5局3胜制,决胜局的比赛采用15分制,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决胜局没有最高分限,比赛进行至某队先得2分为止。 规则规定1个队最多有12名队员 ,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医生各1人。队员服装必须统一 ,上衣前后有明显号码。教练员可在暂停和局间间隙时间进行指导。比赛中只有场上队长可向裁判员提出询问或要求解释规则。如果教练员或队员有非道德行为表现,裁判员将出示黄牌给予警告,如再犯将出示红牌 ,判罚该队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如有辱骂裁判员或对方队员等严重犯规者,将取消其该局或全场比赛资格。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第二裁判员,不得更改。每队上场6人 ,站成两排 ,从左至右,前排为4、3、2号位,后排为5、6、1号位。在发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比赛成死球时 ,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每次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每队在1局比赛中,换人最多不得超过6人次。规则对技术动作的要求 :①发球:获得发球权的一方须先轮转 ,1号位队员在裁判员鸣哨后3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离手后 ,如果球在中途触及发球队场上队员、标志杆、其他障碍物,球落在对方界外或发球不过网均为发球失误,失发球权。在本队未失误前,发球队员连续发球。②触球:队员可用身体任何部位触球,但不得停留,如出现捞、捧、推、掷球的情况则被判为持球。每队最多触球3次(拦网除外) ,如果 1 个队员连续触球多于 1 次(拦网除外),被判为连击。同队2个队员同时触球作为2次触球。但双方队员在网上同时触球后均再可击球3次。③进攻性击球:直接向对方场区的击球为进攻性击球。前排队员可在本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进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进攻线后起跳则可击任何高度的球。④过网: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对方击球前 ,拦网队员手 触 及对方场区上空的球,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当对方队员击球后,许可在对方场区拦网。⑤过中线: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地面即判过中线犯规。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队员可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⑥拦网: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在1次拦网中,球可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 、头或腰部身体任何部位均算1次拦网。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球后 ,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正式排球比赛应有第一 、第二裁判员各1人,记录员1人,司线员2~4人。

编辑本段犯规和违例

发球

下列情况为发球犯规: (1)发球次序错误。 (2)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击球起跳时,踏及场区(包括端线)或发球区以外地面。 (3)发球队员在第一裁判鸣哨8秒内未将球击出。 (4)球未被抛起或未使持球手清楚撤离就击球。 日本排球第一美女菅山薰

(5)双手击球或单手将球抛出、推出。 (6)球抛起准备发球,却未击球。

发球击球后

下列情况为发球击球后的犯规: (1)球触及发球队队员或没有通过球网的垂直平面。 (2)球触网后落入对方场区外,界外球。 (3)球越过发球掩护的个人或集体(在发球时,某一队员或2名队员密集站位或挥臂跳跃、移动遮挡接发球队员,且发出去的球从他或他们上空飞过,则构成个人或集体发球掩护犯规)。 对发球犯规的裁判方法 (1)发球犯规由第一裁判员判断,发球击球后的犯规由第一裁判和司线员进行判断。 (2)发球犯规如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应判位置错误在后,发球击球后的犯规如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应判位置错误在前。 (3)下列情况,第一裁判员应重新鸣哨发球: ①第一裁判未鸣哨、发球队员已将球发出。 ②遇特殊情况(如运动员受伤,球滚入场内等)。 ③第二裁判员在第一裁判鸣哨允许发球后,又鸣哨中断比赛允许某队暂停或换人的请求,第一裁判员不允许中断比赛的请求。 (4)第一裁判待发球队员进入发球区并拿到球做好准备、接发球一方已站好位置,即可鸣哨。鸣哨后,第一裁判员默数8 s。 (5)发球队员同场上本方后排其他两位队员无位置错误关系。

轮转错误

1.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轮转错误犯规 (1)未按记录表上登记的发球次序进行发球。 (2)发球队胜一球后,而换由其他队员继续发球。 2.对轮转错误的裁判方法 (1)比赛中主要由记录员发现该犯规,记录员应在球发出后鸣哨中断比赛并报告裁判员。 (2)对轮转错误犯规的判罚由第一裁判员鸣哨判定,结果为失一球,而对方得分并换由对方发球。 (3)令该队恢复到正确的位置上。 (4)记录员如能确定在错误过程中得分,则取消该队在误发中所得分数,而对方得分有效;记录员如不能确定在错误过程中所得分数,则只做失一球判罚。 (5)如一局结束或一场结束,运动员已交换场区或已退场,则分数、局数、比赛结果均有效。

位置错误

1.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位置错误犯规 (1)在发球队员击球时,场上其它队员未完全站在本场区内。 (2)未按规则“每一名前排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列后排队员的双脚距中线更近”。规则规定即4号位同5号位,3号位同6号位,2号位同1号位对比发生位置错误犯规。 (3)未按规则“每一名左边(右边)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脚距左(右)边线更近。规则规定3号位同4号位,3号位同2号位;6号位同5号位,6号位同1号位对比发生位置错误犯规。 2.对位置错误犯规的裁判方法 (1)第一裁判员观看发球一方有无位置错误犯规,第二裁判员观看接发球一方有无位置错误犯规。 (2)队员的位置,根据其脚着地部位来判定。 (3)位置错误犯规是击球瞬间造成的。击球前后均不存在位置错误犯规,击球后,队员可以在本场区任何地方和无障碍区自由活动。 (4)对位置错误犯规的处理办法同轮转错误相同。

连击

身体任何部分均可触球,但一名队员(拦网队员除外)连续击球两次或连续触及他身体的不同部位(第一次击球,同一个动作击球除外),即为连击犯规。 第一次击球,队员在同一击球动作中,允许球连续触及身体的不同部位。对连击犯规的裁判方法: (1)连击犯规由第一裁判员负责判断。 (2)第二裁判员可以用手势向第一裁判员表明背向第一裁判员的连击犯规,但不得坚持。 (3)第一次击球时,无论是上手传球或其他身体部位触球,只要是一个动作,则无连击犯规。 (4)第一裁判员要注意观察判断第二次、第三次击球中的连击犯规。

持球

身体任何部分均可触球,但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否则即为持球犯规。对持球犯规的裁判方法: (1)持球犯规由第一裁判员判罚,其他裁判人员均不得对持球犯规进行判断或出示手势。 (2)判断持球的主要根据是球是否停滞在身体上。合法的击球是一个单一击球反弹动作,而持球犯规是先使球停滞(接住或抛出),再将球击出。 (3)第一裁判员应根据不同的比赛性质和对象确定对持球的判断,掌握好判断“尺度”。做到双方一致、前后一致。 (4)第一裁判要明确该条文的制定目的是鼓励防守。因此运动员第一次击球时或抢救险球时,判断应放宽,给予鼓励。 3.四次击球犯规借助击球犯规、同时击球及裁判方法: (1)每队最多击球三次(拦网除外)将球从球网上方从过网区击回对方,超过规定次数的击球,判为四次击球犯规。第一裁判员对四次击球犯规进行判罚,第二裁判员可以出示手势。 (2)队员在比赛场地以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的支持进行击球,即为借助击球犯规。第一裁判员对借助击球犯规进行判罚。运动员如果跑到场地以外如挡板外,看台上击球时,这种行为是规则允许的,应给予鼓励。 (3)同时击球 ①同队的两名或两名队员同时触到球,被计为两次或两次击球(拦网除外)。 ②网上同时击球后,球落入场内,继续比赛,获球一方还可击球三次。 ③网上同时击球后,球落入甲区场外,则判乙方击球出界。 ④同时击球,球触标志杆,判为双方出界,重新发球。 ⑤网上同时击球造成持球犯规,判为双方犯规,重新发球。 第一裁判员对网上同时击球进行判罚。 进攻性击球是指除发球、拦网外,所有的向对方的直接击球都是进攻性击球。进攻性击球犯规主要包括过网击球犯规,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击发球犯规。

过网击球

在对方场区空间击球,即为过网击球犯规。对过网击球犯规的裁判方法: (1)过网击球犯规由第一裁判员进行判罚。 (2)第一裁判员要把握住网的垂直面,以判断击球点是否过网。 (3)队员的击球点应作为判断是否过网击球的依据,球的位置只作为判断的辅助条件。 (4)过网击球不单指扣球动作,还指一切直接击球到对方的技术动作。如二传的过网二次吊球,伸手过网击球动作等,都属过网击球犯规。

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

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或球触对方拦网队员手即被认为完成进攻性击球),并且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即为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对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的裁判方法: (1)第一裁判员、第二裁判均可对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鸣哨判罚。 (2)裁判员要注意判断该犯规的三个条件,只有三个条件都存在,才构成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三个条件是:前场区,此时要注意后排队员起跳是否踩进攻线或在进攻性前;完成进攻性击球,如球触拦网的手即算完成进攻性击球;球整体高于球网。 (3)第一裁判员在判断时,要降低重心,判断球的整体是否高于球网上沿。 (4)后排队员在前排的二传球、吊球、处理球只要具备犯规的三个条件,都属进攻性击球犯规。

击发球犯规及裁判方法

在前场区对对方的发球在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时完成进攻性击球即为击发球犯规。对击发球犯规的裁判方法: (1)第一裁判员对击发球犯规进行判罚。 (2)第一裁判员要观察击发球行为是否在前场区,球的整体是否高于球网,如击球动作是击发球犯规,如是拦网动作则为拦发球犯规。

过网拦网

在对方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的同时,在对方场区空间拦网触球,即为过网拦网犯规。对过网拦网犯规的裁判方法: (1)过网拦网犯规由第一裁判员判罚。 (2)第一裁判员要注意判断是拦网先触球还是进攻击球先触球,或是同时触球。 (3)在对方第一、第二次击球时,球飞向网的方向,如果附近没有运动员准备击球,拦网队员可以过网拦网。 (4)平行球网的球不能过网拦网,第三次击球后除外。

后排队员拦网

后排队员完成拦网或参加了完成拦网的集体,即为后排队员拦网犯规。对后排队员拦网犯规的裁判方法: (1)第一裁判员、第二裁判员均可对该犯规鸣哨判罚。 (2)裁判员要注意后排对员拦网犯规的三个条件:在球网附近,手高于球网,触及球或参与完成拦网的集体。三个条件均具备才构成后排队员拦网犯规。

拦发球

拦对方发球即为拦发球犯规。对拦发球犯规的裁判方法: (1)拦发球犯规由第一裁判员进行判罚。 (2)第一裁判员判断时要降低重心判断拦网人手是否高于球网。 从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并妨碍对方比赛,则为网下穿越犯规。队员的一只(两只)脚或一只(两只)手完全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则为过中线犯规。对网下穿越、过中线犯规的裁判方法: 1.第一裁判员可以鸣哨判罚。 2.该项犯规的判罚是第二裁判员主要职权范围。 3.判断穿越犯规时要观察是否妨碍对方比赛,如不妨碍则不算犯规。 4.在不影响对方比赛情况下,队员可以穿越而进入对方无障碍区。 5.裁判员要看清整个脚掌或手掌全部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方能鸣哨判罚。 6.队员除手和脚外的身体其他部分都不允许接触对方场区,否则即为过中线犯规。 7.裁判员在双方队员扣、拦时,要注意网前移动情况,第二裁判员在队员完成击球后,视线应在中线上稍有停留。 触网触标志杆不为犯规,但队员在试图击球或影响比赛时的触网或触标志杆则算犯规。 队员击球后可以触及网柱,全网长以外的网绳或其他任何物体,但不得影响比赛。对触网犯规及裁判方法: 1.第一裁判员可以对该犯规鸣哨判罚。 2.触网犯规的判罚是第二裁判员主要职权范围。 3.要注意观察是否试图击球,一切试图击球及掩护击球动作下的触网皆为犯规。 4.被动触网(如球击入球网而造成队员触网)不应算犯规。 5.队员触及9.50 m全网长以外的任何物体时,不得影响比赛。 6.第一裁判员应着重观察扣球一方及网上沿的触网犯规;第二裁判员应着重观察拦网一方的触网犯规。第二裁判员的视线在队员完成击球动作后,应在网附近有短暂停留,不宜跟球太快。 1.球触及比赛场区的地面包括界线为界内球。 2.下列情况为界外球: (1)球接触地面的部分完全在界线以外。 (2)球触及标志杆、网绳、网柱、场外物体、天花板或非比赛成员等。 (3)发球时,球的整体或部分从过网区外过网。 (4)击球后,球的整体或部分从过网区外进入对方场区。击球后,球的整体或部分从过网区外进入对方无障碍区,队员可以将球从同侧非过网区击回,对方队员不得阻碍此击球,击球队员不得进入对方场区。 3.对界内、外球的裁判方法 (1)对界内、外球第一、二裁判员根据自己的位置和职权范围做出相应的判断。 (2)司线员主要职责对界内、外球做出判断并展示相应的旗示。 (3)过网区指的是两条标志杆向上延长至天花板所组成的区域。 (4)球的整体越过球网以下垂直平面判为界外球。 (5)发球、球过网时,可以触网,球落入对方场区内比赛继续进行。排球的站位涉及到几个问题。一是不能越位犯规,即每次发球击球前同排队员(4、3、2号或5、6、1号)的左右顺序和同列队员(4、5号或3、6号或2、1号)的前后顺序不能颠倒;二是保证最有利的传球、进攻和防守,以下分接发球和防反的两个阶段介绍。

1、接发球的站位

我方接发球时,因为时间很短,除了二传的跑动或进攻队员打约好的战术配合外,一般是不换位的。接发球的站位主要是为配合二传的跑动。采用五一配备时,若主力二传在前排,则接应二传不插上;若主力二传在后排,则主力二传插上。采用四二配备时,前、后排是完全对称的,既可以后排二传插上也可以不插上。 1.1 后排二传不插上时的情况 1.1.1 前排二传在2号位时(即反边一二时,对方发球出手后,二传迅速至箭头位置)。注意3号位队员向左不能超过二传,向后不能超过6号位队员。见图1 1.1.2 前排二传在3号位时(即中一二)见图2 1.1.3 前排二传在2号位时(即边一二)见图3 1.2 后排二传插上时的情况 1.2.1后排二传在1号位时(对方发球出手后,二传迅速至箭头位置)。见图4 1.2.2 后排二传在6号位时。见图5 1.2.3 后排二传在5号位时(此时二传跑动的距离最长,因为他向前不能超过4号位队员,向右不能超过6号位队员)。见图6

2、我方发球或打完一攻后准备拦网并防守反击的站位

接发球和组织进攻的过程是很短的,当球落入对方场地后,我方就有了足够时间换位(我方发球也可看作打完一攻)。总的原则是无论前排后排,都是二传在右,副攻居中,主攻在左。但要注意,因为此时球在对方场区,对方还有扣球的可能,需要前排队员拦网,所以如果需要打插上战术,则此时后排二传还不能插上,他只能在右前方跟进保护。一旦球落入我方场地或对方已无扣球可能后就可及时插上传球。如果他已经接了一次球,此时就由前排二传传球,所谓接应二传就是起这个作用。边跟进的位置也不是死的,也要根据对方的球路随时摆动调整。见图7、8、9。

3、最后讲一下三米线

三米线与站位毫无关系,它是限制进攻队员的,所以它也叫攻击线,即后排队员不能在三米线(包括延长线)内将高于球网的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内。我们简单的理解就是后排队员不能在三米区内跳起扣球(包括起跳前脚踩三米线或其假想延长线),这也意味着后排队员不能拦网。

说到了踩线问题,就顺便说一下排球场划线的特点。排球场所有线均宽5cm,它的边界(除中线外)都是其外沿,只要沾上就算界内。所以压线球(球的落点接触边界线)是界内球;后排队员起跳前踩三米线就算进入三米区;发球队员击球前踩端线犯规;特别注意!本方队员踩中线,只要脚(或其地面的垂直投影)的任一部未脱离中线,就算仍在本方场内,而不算过中线犯规。

图片解说在下面,兄弟们都动动脑子看看理解一下哈!

回复 | 推荐给朋友 | 转贴 举报

排球比赛规则

优质回答排球比赛规则:

排球比赛中,每队上场六名运动员站成两排,前排从左至右分别为四号位、三号位、二号位,后排从左至右分别为五号位、六号位、一号位。

每局比赛中,双方各有六次换人的机会,领先的球队得分到达八分,第16分进入技术暂停抽签,确定发球权和双方厂区后,比赛正式开始,裁判员哨声响后获得发球权。

一方的一号位运动员发球到对方场区,球过网后,球所在厂区的运动员,除了篮网之外,可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触球,最多触球三次,不能出现持球情况。

运动员不能将手伸到对方场区击球。运动员来往时,手触球后球出界了,便判对方得分,排球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每局比赛先得到25分,并领先对方至少两分的一方获胜,决胜局先得15分,并领先对手至少两分的一方获胜。

排球排位赛赛制规则

优质回答排球排位赛赛制规则,是比赛采用5局3胜制,前四局比赛采用25分制,每个队必须赢得至少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才能赢得对局。

第五局为15分制,率先获得15分的队伍并且超过另一队2分,即可获胜。每队最多有12名队员,另外还有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医生各1人。每局比赛每队上场6人,分成前后各站3人,前排为4、3、2号位,而后排为5、6、1号位。

在排球比赛中,运动员发球后不得再手持球,且同一个运动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身体的任意部位都不得触碰网。若球碰到球员身上任意部位,应算对方得分。每局开始发球权由双方队长抽签决定,然后由获得发球权的队发球。如果发球队员没有发好球,则对方队可以获得发球权。

排球比赛特点

1、广泛的群众性: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

2、全面性:规则规定,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转,既要到前排扣球与拦网,又要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要求每个队员都要全面地掌握各项技术,能在各个位置上比赛。

3、技巧性:规则规定,比赛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连击。击球时间的短暂,击球空间的多变,决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

4、对抗性:排球比赛中,双方的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在一场比赛中,夺取一分往往需要经过六、七个回合的交锋。

5、攻防技术的两重性:排球是多种技术都可以得分,也能失分的项目,这种情况在决胜局比赛中更加突出,所以说每项技术都具有攻防的两重性,因此,要求技术既要有攻击性,又要有准确性。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排球赛号码规则》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