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信1元底价转让国安股权,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答中国足球现在的情况很是无奈,中国足球协会也是希望可以通过新政来改变现在的情况。中国足球协会的想法是好,中国足球不经过...

今天运困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中信1元底价转让国安股权,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中信1元底价转让国安股权,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中国足球现在的情况很是无奈,中国足球协会也是希望可以通过新政来改变现在的情况。中国足球协会的想法是好,中国足球不经过改革,只会越来越差。中国足球经过改革不一定可以立刻见效,但是也坏不了那去。中国足球要有刮骨疗伤的勇气。但是,对于中超俱乐部中性名称的改革,也是过于武断了。“一刀切”的方式,恐怕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也没有什么好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超各个俱乐部为了可以保住原来的名字,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中信也是在最后一个工作日即1月29日这一天,提交了1元底价转让国安股权的申请。中信为了保住“国安”这个名字也是拼了。

一、中超改名闹剧

足协为了可以振兴中国也是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中国足球不是改一个名字就可以了。中国足球不在人才培养上面下一番功夫,而是做一些出力不讨好的事。对于改名这件事,也是导致很多球迷的议论。

但是,既然规则已经出了,中超各个俱乐部不得不遵守。这也是中信1元底价转让国安股权的目地。

二、国安股权一文不值

国安俱乐部作为一个中超的豪门俱乐部,俱乐部36%股权,竟然一文不值。这件事也可以让足协看情况,现在的俱乐部如果不让冠名,谁还愿意投资中超俱乐部。这样的情况恐怕也不是足协想看到的。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制定一些更加务实的政策更好,对于一些没有意义的时还是不要做的好。

三、“转让底价”不等于“交易价格”

中信1元底价转让国安股权,不是说就是按照1元的价格直接转让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36%的股权。而是最终的转让价格,不能低于1元。并且本次交易,需要先交纳1552万元的保证金,没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想参与竞价也是不可能的。

各位,对于中信1元底价转让国安股权这件事的原因,您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中信提交了股权转让申请,以1元转让所持36%的国安股份,对此你怎么看?

中信提交了股权转让申请,以1元转让所持36%的国安股份,我的看法如下:

随着中国足协要求各级联赛俱乐部的队伍名称不能含有与投资方关联的字词这个规定的落地,国安俱乐部新赛季注册迫在眉睫。在启信宝中查阅得知:中信国安持有国安足球俱乐部36%的股份,中赫置地持有国安俱乐部64%的股份。要想国安俱乐部新赛季继续使用国安这个队名,势必中信国安要退出投资主体。国安这两个字对球迷来讲是精神支柱,我不知道失去国安招牌的足球队会不会少了些灵魂。保住“国安”就像要保住这座城市的一个标签,是千千万万的球迷的心声。

好在球迷的愿望得以实现,中信国安为了保住“国安”二字决定转让自己所持有的36%的股份。在产权交易所网站1月29日公开信息显示,中国中信有限公司提交产权转让申请,以1元低价转让所持36%的国安足球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股份。

是球迷都知道,中国的联赛和俱乐部盈利能力有限,许多大企业之所以投资足球俱乐部也是看上了投资足球产业可以提高自家企业的商誉,从而从能盈利的业务板块获取利润。在查询了国安足球俱乐部的资产负债情况看,国安目前总资产4.68亿元,负债为17.6亿元,属于资不抵债的情况。折合到中信国安的债务上也有6亿元。那么为什么中赫还要收购呢?国安这个36%的股份才值1元吗?答案是经过资产转让挂牌前评估机构的评估,36%国安俱乐部的股份价值确实就被评估为1元。资料显示2019年国安俱乐部亏损10亿元,这个资不抵债甚至可以申请破产的企业,确实不值钱。此次转让也是有中信国安确实不想在投资足球了,而且还有6亿元的负债包袱可以转嫁给接盘的投资方,从这个层面来说是中信愿意促成的交易。

从另一个角度想,接受中信国安股份的企业,虽然背上6亿元债务,但是并不代表这些债务就要立即马上还清,还是要按照债期还债的。况且一个亏损的企业在纳税方面国家是有政策的。接手的企业完全可以将自己旗下盈利大户的公司注入国安俱乐部,通过系统的税务筹划,可以有效的降低税收方面的额度。

为此我认为,中信国安1元转让36%国安股份是促成双赢的好事。

           

北京国安是什么企业

2017年1月,中赫集团旗下中赫置地有限公司成为国安俱乐部最大股东,拥有俱乐部64%的股权。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更名为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2020年3月,俱乐部更名为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

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92年12月29日,前身是北京足球队。在中国足球改革的浪潮中,中信国安集团公司和北京市体育局共同建立了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从而迈出了北京足球运动从单一政府管理体制向职业化体制过渡的第一步。

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历史最为悠久且始终未曾降级的老牌俱乐部之一,在中国足球界和球迷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永远争第一”的口号与中赫集团“志者恒进”的企业精神有着天然的契合。

为传承和发扬国安精神,中赫集团在入股伊始就提出了“三不变”原则,俱乐部的“国安”二字、LOGO和绿色的主题色均得以延用。对于俱乐部的运营管理,中赫集团秉持建设者、服务者的姿态,为北京中赫国安的球迷打造一支更加职业化、市场化的球队,同时,为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赫集团是国企还是私企

中赫集团是私企。

中赫集团是一家多元化企业集团,创立于2005年9月,总部位于中国北京,业务涉及高端地产、商业开发和文旅体育等产业,产品涵盖高端住宅、别墅、商业、写字楼等多种物业类型,已经开发运营了钓鱼台七号院、万柳书院等项目。

中赫集团自2011年起投资体育和文旅产业,是北京冬奥会重点建设项目——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的投资运营商,并负责北京工人体育场的改造复建和未来运营。2017年1月,中赫集团控股了国内足坛传统豪门——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2021年6月21日,中赫集团受让中信集团所持有的36%股权,持有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100%股权。

中信1块钱底价转让国安36%股权,究竟有何大动作?

29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中信集团提交产权转让申请,以1元底价转让所持36%的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股份。若股权成功转让,北京国安这一名字即可被保留。

中信集团一元转让国安36%的股权!

第一,中信集团信守承诺,为保住“国安”的名字动了真格,由于足协新政规定球队名称不得包含投资者名称或相关名称的字眼,中信集团(中信国安母公司)不得不出让其持有的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股权。

第二,这次交易的底价只有1块钱。当然,这只是底价,如遇到多方竞价,最终成交价格将不止1元,但这同样意味着,如无人竞价,1元钱真的可以拿下这家中超豪门的少数股权。

国安的死忠球迷们,是不是心动了?先别着急,本次交易的保证金为1552万元,意向受让方须在挂牌截止日前把这笔钱打入指定账号才能参与竞价。看来球队老板梦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圆的。

这是一家几乎没有价值的公司,接手后不仅不会带来收益,还要与中赫集团共同承担巨额负债,包括中信集团5.2亿的股东借款,以及未来无底洞般的后续资本投入。 其实这样的窘境在中国足坛并不稀奇,广州队退出新三板前最后一份年报显示,2019年俱乐部净亏损19.4亿元,净资产为-41.5亿。两家中超顶级俱乐部的财务状况都如此惨淡,可见一斑。                                                                

去年年底,在中国足协推出中性队名限制令的背景下,这36%的股份也成了留住“国安”名称的阻碍——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中赫集团从中信手中收购这36%的股份,以留住“国安”之名。

对于这场 “国安” 保卫战结果如何,圈内人士众说纷纭。就连北京当地媒体都觉得,国安的保名大战,面临着三种结局:中赫集团收购和另有企业接手,都将让国安这个名字得以延续。但如果公示期后,包括中赫在内没有企业接手,中赫和中信的股权结构保持不变,将意味着 “国安” 将成为京城球迷心中的记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股权结构》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qiumeng.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